汽车电子产品振动仿真分析研究
盘式制动器振动特性的仿真分析的开题报告

盘式制动器振动特性的仿真分析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与意义盘式制动器作为一种常见的制动装置,在车辆、机械设备等领域广泛应用。
然而,在高速运行或长时间连续制动的情况下,盘式制动器往往会出现振动现象,导致制动效果下降、噪音增大、甚至引起事故。
因此,研究盘式制动器振动特性及其影响因素,对于提高制动器安全性和性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目的与内容本文旨在通过仿真分析盘式制动器的振动特性,探究制动器振动机理,并研究影响因素。
具体内容包括:1.建立盘式制动器的数学模型,包括制动盘、制动片、制动钳等组件,考虑制动片与盘之间的接触、动态特性等。
2.基于ANSYS等有限元分析软件,进行制动器振动仿真模拟,对制动器固有频率、谐振点、振动幅值等参数进行分析,探究振动机理。
3.对影响制动器振动的因素进行研究,包括制动片材料、制动力、制动片厚度等因素,分析其对制动器振动特性的影响。
4.结合实际情况,提出有效的措施以减小或避免制动器振动,提高制动器性能和安全性。
三、研究方法1.理论分析:通过文献综述等方式,梳理盘式制动器的相关理论知识,确定仿真模型的建立方式,分析制动器振动机理及影响因素。
2.有限元仿真:借助ANSYS等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盘式制动器的有限元模型,进行振动仿真分析。
3.数据处理:对仿真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得到制动器的振动特性参数,探究振动机理和影响因素。
四、预期结果与意义通过对盘式制动器振动特性的仿真分析,得出制动器的振动特性参数和影响因素,为制动器的设计、优化和改进提供参考。
同时,研究结果也为厂家生产制动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提高制动器的安全性和性能,有利于推进我国制造业的发展。
客车车身振动和声学特性的仿真及改进研究的开题报告

客车车身振动和声学特性的仿真及改进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与意义随着人们对交通工具舒适性要求的不断提高,客车的乘坐质量成为车辆设计中不可忽视的因素之一。
其中,客车车身振动和声学特性直接影响乘客的舒适感受。
因此,开展客车车身振动和声学特性的仿真及改进研究,旨在优化客车的乘坐质量,提高客车的市场竞争力。
二、研究内容与目标本研究将采用数值仿真方法,模拟客车车身振动和声学特性。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建立客车的有限元模型,分析车身的振动情况;2.利用声场分析方法,分析客车车内噪声的传播规律和音质;3.评估客车车身振动和声学特性对乘客的影响,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4.优化客车结构,减少车身振动,提高车内声学舒适度;5.通过实验验证仿真结果的准确性,进一步完善研究内容。
本研究的目标是:1.建立客车车身振动和声学特性的仿真模型;2.分析客车车身振动和声学特性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3.优化客车结构,提高车身振动的控制水平,并降低车内噪声的传播;4.为客车设计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参考。
三、预期结果本研究预期能够:1.建立客车车身振动和声学特性的仿真模型,较为准确地模拟车身振动和车内声学特性;2.分析客车车身振动和声学特性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3.证明优化客车结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车身振动和车内噪声的传播;4.为客车设计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参考。
四、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数值仿真和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具体包括:1.建立客车的有限元模型,分析车身的振动情况;2.采用声场分析方法,分析客车车内噪声的传播规律和音质;3.设计实验方案,比较仿真结果和实验数据,验证仿真模型的准确性;4.依据仿真和实验结果,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五、进度安排本研究计划在两年内完成,具体安排如下:第一年:1.收集相关资料,熟悉客车车身振动和声学特性的相关知识;2.建立客车的有限元模型,对车身振动进行仿真分析;3.采用声场分析法,对客车车内噪声进行仿真分析。
汽车震动仿真分析

汽车震动仿真分析廉清泉;徐晶才【摘要】首先概述了汽车的行驶平顺性课题研究的意义和背景,随着私家车和重型汽车的需求量不断提高,私家车和重型汽车的行驶平顺性研究变得非常重要,体现了汽车行驶平顺性的建模与仿真分析研究具有的重要意义,介绍了国内外汽车行驶平顺性的建模与仿真研究的现实状况,确定了文章研究的主要议题.本文围绕汽车行驶平顺性的模型建立与仿真分析展开了研究,提出建模与仿真新方法:虚拟激励法的频域及时域仿真,基于有限元思路建立汽车振动结构数学模型的方法,基于变分理论时域数值方法,应用这二者对汽车行驶平顺性建模与仿真展开了研究,得出了有益结论.将平稳随机振动虚拟激励方法应用到了汽车行驶的平顺性仿真分析中,介绍了虚拟激励方法在行驶平顺性的仿真中的应用,探讨了虚拟激励法对于整车行驶平顺性仿真的有效性.【期刊名称】《汽车实用技术》【年(卷),期】2015(000)003【总页数】5页(P89-92,110)【关键词】华晨;汽车;震动;仿真分析【作者】廉清泉;徐晶才【作者单位】华晨汽车工程研究院外饰工程室,辽宁沈阳 110141;华晨汽车工程研究院外饰工程室,辽宁沈阳 11014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461.4CLC NO.: U461.4 Document Code: A Article ID: 1671-7988(2015)03--从1886年世界第一辆汽车问世到现在,汽车工业经过了一百多年的历史。
这一百多年以来,汽车工业使得人类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成为人类文明的重要篇章。
在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汽车成为方便、快捷、安全、舒适的代步工具及货运工具,是世界上使用最为广泛、产量最多的交通工具。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新的设计、新技术的不断应用使汽车工业的发展万象更新。
与此同时,汽车工业反映时代的变化和文化发展,促进了各个技术领域的革新。
汽车在行驶时,路面起伏和发动机、传动系统和车轮等旋转部件引起汽车的振动。
汽车电器系统振动可靠性试验系统的研究与开发的开题报告

汽车电器系统振动可靠性试验系统的研究与开发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近年来,汽车电器系统越来越复杂,包括了很多的电子器件和传感器,这些器件对振动、温度等运行环境要求十分苛刻,因此电器系统的振动可靠性试验至关重要。
目前,汽车电器系统振动可靠性试验主要还是以实验室试验为主,存在以下不足:测试难度大、测试周期长、测试成本高等问题。
因此,开发一种高效、低成本的汽车电器系统振动可靠性试验系统势在必行。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在于研究和开发一种全新的汽车电器系统振动可靠性试验系统,以实现以下目标:1. 提高测试效率,缩短测试周期,降低测试成本。
2. 保证试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提高汽车电器系统的可靠性,确保汽车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三、研究内容1. 研究一种电器系统振动可靠性试验方法,探讨可靠性试验中的特殊考虑因素以及振动等环境因素对系统运行的影响。
2. 设计和制作试验装置,实现试验效率的提高以及成本的降低。
3. 制定试验标准,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四、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实验室试验的方法,结合数值模拟,开发一种可靠性试验方法,对汽车电器系统的不同部分进行振动测试。
同时,应用相应的软硬件技术,设计电器系统振动可靠性试验装置,并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与处理。
五、预期成果本研究将研发出一种高效、低成本、准确可靠的汽车电器系统振动可靠性试验系统,该系统将大幅缩短测试周期,降低测试成本,提高测试效率。
同时确保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保障汽车电器系统的可靠性,为汽车行业的发展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
六、研究方案1. 研究可靠性试验方法。
2. 设计和制作试验装置。
3. 制定试验标准。
4. 进行试验和数据分析。
5. 评估试验效果。
七、研究计划本研究计划历时一年,具体分为以下五个阶段:第一阶段(1-2个月):研究可靠性试验方法,探讨汽车电器系统的振动可靠性试验的具体方案。
第二阶段(3-4个月):设计和制作试验装置,以满足可靠性试验方案的要求。
MATLAB在车辆振动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MATLAB在车辆振动分析中的应用研究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MATLAB在车辆振动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首先概述了车辆振动的产生原因及其分类。
然后介绍了MATLAB在汽车动力学模型建立、车辆振动分析方法及其应用、车辆系统动力学仿真应用以及车辆振动测试分析等方面的应用研究。
最后阐述了MATLAB在车辆振动分析中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并对其未来应用进行展望。
关键词:MATLAB;车辆振动;汽车动力学模型;仿真一、引言车辆振动是指汽车运动或固定工况下的系统振动,其产生原因复杂多样,包括路面不平顺、机械部件的失衡、弹性变形等因素。
车辆振动不仅会危害到乘客和驾驶员的舒适性和安全性,而且还会影响到车辆的功能和寿命。
因此,车辆振动分析在车辆研发、设计和生产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MATLAB是一种常用的科学计算软件,具有直观的图形用户界面(GUI)和开放式的编程接口(API),能够方便地对复杂的数字和符号计算进行处理。
由于其强大的数据处理和仿真功能,MATLAB在车辆振动分析中的应用也越发广泛。
二、车辆振动的产生原因及分类车辆振动的产生原因复杂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路面不平顺。
由于路面凹凸不平,车辆在行驶中受到冲击力和慢慢震动,导致车辆振动。
2、机械部件的失衡。
车辆行驶时,发动机、传动系统、车轮等机械部件会因自身质量分布的不均匀而导致失衡,进而引起车辆振动。
3、弹性变形。
车辆各个机械部件在运动中需要具备一定的弹性变形,如果弹性变形过大,则会引起车辆振动。
根据振动形式的不同,车辆振动可分为以下几类:1、触地振动。
触地振动是因为车轮在路面上与地面相互接触而引起的振动。
2、悬挂系统振动。
悬挂系统振动是由车辆悬挂系统上的动态力学相互作用引起的振动。
3、车身结构振动。
车身结构振动是由车内乘客、末及和仪器设备引起的振动。
汽车动力学模型是车辆振动分析的基础,因此建立一个准确的汽车动力学模型显得尤为重要。
MATLAB在汽车动力学模型建立中的应用主要涉及以下方面:1、车辆参数测定。
汽车电子产品振动仿真分析研究

王 承 (延峰伟世通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1 前 言 汽车电子产品在使用过 程中会受到 汽车行驶引 起的机械力的干扰,这些机械力的主要形 式包括:振 动、冲击 等,它 们是汽车电子产品零部件机械结构破坏的主要诱因。为了提高汽车电子产 品抗振动、 冲击载荷的能力,在 设计早 期通过 CAE 技术预测产品性 能并改进设 计,已成为必不可少的手段。 2 汽车 电子产品所受 振动、冲击 载荷简述 2.1 振 动、冲击载 荷分类 汽车电子产品在使用过 程中会受到 汽车行驶引 起的振动、冲击等载荷带来的机械力的影 响。根据机械环境对 设备的 作用性质,可将其分为 3 种类型: ( 1 )周期性振动 这是指机械力的周期性 运动对设备 产生的振动干扰,并引起设备做周期性的 往复运动。 产生这一干扰的主要 原因是:电子产品自身产生共振; 发动机工作时产生的强烈振动;其他设备,如 电机,风机 、泵等产生的振动; 为 了 预 测 汽 车 电 子 产 品 抗 周 期 性 振 动 载 荷 的 能 力 , 汽 车 OEM 都 制 定 了 正 弦 扫 频 振 动 试 验 ( Sine Sweep vibration ) ,其目的为在汽车可 能发生共振的频率范围内(如 200Hz 以内) ,验证电子产品抵抗加速度载荷(一般 不超过 5g ) 的能力。 ( 2 )非周期干扰 —— 冲击 这是指机械力作非周期 扰动对设备 的作用。如撞车或紧急刹车,其特点是次数少,不经 常遇到,作 用时间短 暂,但 加速度很大 ; 为了评估汽车电子产品 抗冲击载荷 的能力,汽车 OEM 都制定了冲击试验, 以验证电子 产品在短时间内(一 般为几 毫秒至十几毫秒) ,电子产品抵抗大加速度载荷(一 般为 30g~60g )的能 力。 ( 3 )随机振动 这是指机械力的无规则 运动对设备 产生的振动 干扰。随机振动在数学分析上 不能用确切 的函数来表 示,只能 用概率 和统计的方法来描述其规律。随机振动主要是外力的随机性引起的,路面的凹凸不平 是汽车产生 随机振动。 为了预测汽车电子产品 抗随即振动 载荷的能力,汽车 OEM 都根据所采集的 汽车路面载 荷谱确定了功率谱密 度( PSD ) ,并以其为载荷输入,验证电子产品 抵抗随机振 动载荷的能力。 2.2 振动、冲 击载荷对汽 车电子产品的影响 在电子设备所处的机械 环境中,各种机械力和 干扰形式都有可能对设备的可靠性造成危 害,其中危害最大的 是振动 和冲击。它们造成的危害主要有以下两种: ( 1 )设备在某一激振频率下产生振幅很大的共振,最终因振 动加速度超过设备所 能承受的极 限加速度而破坏;或 者由于 冲击产生的冲击力超过设备的强度极限而是设备破坏。 ( 2 )振动加速度 或冲击力引起的应力虽低于材料在静载荷下的强度, 但由于长时 间振动或多次冲击使材料疲劳 , 从而导 致设备破坏。 因此,为了提高汽车电 子产品抵抗 振动、冲击载荷的能力, 在汽车电子产品 结构设计时,应充分考虑振动和 冲击带 来的影响,并进行仿真分析,在实际样品生产之前预估其抗振动的能力, 以提高产品 的结构强度。
基于汽车电子控制器的模态仿真技术研究-设计应用

基于汽车电子控制器的模态仿真技术研究-设计应用1 前言随着汽车电子产品在整车中的广泛应用,汽车电子产品的可靠性也备受关注。
振动问题是影响汽车电子产品可靠性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在研发设计阶段就能准确的预估汽车电子产品的振动特性,则对汽车电子产品的可靠性设计具有重大的意义。
利用有限元技术能够在研发设计阶段预估汽车电子产品的振动特性,但是对于具有复杂结构的电子产品来说,由于模型的复杂度,材料参数的不确定性、边界设定的非线性、计算机配置要求等因素的影响,使仿真结果的可信度不高。
因此提高仿真分析的可信度是当今仿真工作者的首要任务。
本文对某具有复杂结构的汽车电子控制器进行了模态仿真分析和模态试验,并对仿真分析中的几何模型修正,单元类型选择,边界条件设定等方法进行了研究。
2 汽车电子控制器结构介绍汽车电子控制器由PCBA(集成电路板)和上、下壳体组成,如图1所示(为展示控制器内部结构,剖掉部分壳体)。
装配该控制器时,先把PCBA沿壳体上的卡槽插入下壳体中,再把上壳体扣合到下壳体上,完成装配。
该控制器在车上的安装方式是:用螺栓穿过壳体上的安装耳再固定到支架上。
图1 控制器的实物图图2 上壳体的修正模型图3 PCBA的修正模型图4 下壳体的修正模型3 有限元建模和仿真计算3.1几何模型修正在实际工作中发现,几何模型修正的好坏决定着网格质量的好坏。
对复杂的模型来说,不修正几何模型,会增加奇异单元的数目和单元的总数目,导致仿真分析周期变长,分析成本变大,甚至使仿真分析无法进行。
该控制器的PCBA上有成百上千个微小的孔和器件,壳体上有过密的硬点和线以及微小的倒圆角等,如果不修正几何模型,在中等配置的HP工作站上无法完成分析。
所以在划分网格前,先对该控制器的几何模型进行修正。
几何模型修正工作包括:去掉较小的倒圆角和圆孔;隐藏过密的曲线和硬点;切分不规则的几何体;忽略微小电器件等。
该控制器修正后的几何模型如图2、图3、图4所示。
汽车振动系统的虚拟样机仿真及试验研究_钱德猛

汽车振动系统的虚拟样机仿真及试验研究钱德猛1,赵韩1,魏映2(1合肥工业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合肥230009;2空军第一航空学院一系,信阳464000)摘要应用面向整体系统的虚拟样机的概念,将研究对象分解为多个子系统,设计车辆行驶的路面特性文件和轮胎特性文件,建立某型空气悬架客车的虚拟样机仿真模型,进行平顺性仿真。
结合试验,测试车身上相应位置的加速度值,然后利用编制的计算软件,计算加权加速度均方根值。
将理论计算与实车的道路试验进行对比研究表明,仿真结果和实测结果接近,一定程度验证了所建立的多体动力学模型的正确性,对于产品的开发与改进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关键词:虚拟样机平顺性仿真道路试验中图分类号:U4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3133(2006)01)0074)03The research on simulation of virtual prototype and experimentto the libration system of automobileQian Demeng1,Zhao Han1,Wei Ying2(1Department of Mechanism and Automobile,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Hefei230009,C HN;2The First Aviation Institute of the Air Force,Xinyang464000,C HN)Abstract Based on the idea of virtual prototype that faces to the whole part,the research object is divided into several subsystems.By desi gni ng the road and tyre characteristic files according wi th automobile.s running the virtual prototype of some kind of passenger auto-mobile which i s equipped wi th air suspension.Then the si mulation of comfortable capability is carried.Through the experi ment the acce-l eration value of some locations on the body is tested and the esti mation target is calculated usi ng the software the author compiled.The si mulation result is near to the testing resul t comparing the theory calculation wi th the road experi ment,so the experiment proves that the mul t-i body dynamics model is correct.T he work i s valuable to the develop ment and improvemen t of products.Key words:Virtual prototype Comfortable capability Si mulation Road experiment汽车是一个复杂的多自由度振动系统,定量分析和评价平顺性的关键在于构建准确的动力学模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 3 车身控 制器模型
图 4 车身控制器 上盖模型
图 5 该车身控制器第四阶振型 4.2.2 稳态频率响 应分析 由式 (6) 可知当激励载荷频率和电子产品的固有 频率相同时,电子产品所受载荷最大,属于较 危险的工况。对 应振动 试验项目 1 ,为 了评估该车 身控制器在简谐激励作用的频率范围内( 200Hz 以内)发生共振时的 应力及位 移大小 ,在空间三个方向对模型进行频率响应分析,计算该产品共振时所受应力和位移大小,整个产品的结构阻 尼为 3% ,最终的分析结果如表 4 所示。
序号 试验名称 试验内容 加 速 度 : 30m/s 2 ; 1 正弦扫频振动试验 频 率 范 围 : 5~200Hz ; 空间 3 个方向,每方向振动 8 小时 加 速 度 35g ; 2 机械冲击试验 持 续 时 间 11ms ; ±X, ±Y, ±Z 方 向 各 做 一 次 试 验 频 率 范 围 10Hz~1000Hz ; 3 随机振动试验 加 速 度 均 方 根 有 效 值 27.8m/s 2 ( PSD 谱 见 表 2 ) ; 空间 3 个方向,每方向振动 8 小时 外观要求: 无变形无损坏 试验要求
图 1 强迫简 谐振动系统 图 1 表示受简谐激励力 f(t)=ma sin(pt) 作用的有 阻尼单自由度弹簧质量系统。其 中 m 为物体质量,a 为加速度 幅值, p 为激振频率。 物体的强迫 简谐振动的方程可表示为 :
cz kz ma sin pt m z
2
(1)
式 (1) 中,z 为物体从静平衡位置为起点的垂直位移,k 为弹簧刚度,c 为阻尼系数,令 k/m=ω n ,c/m=2 ζω n
图 2 矩形脉冲激励
( 7) 根据式 (7) 可知,在瞬时矩形脉冲作用,在载荷 消失后,在 之后的一段时间范围内,系统 仍然受到载 荷作用; 另外系 统的响应与 其固有频率有密切关系,若在分析软件中采用模态法进行瞬态 响应计算, 软件将计算响应视为
各阶模 态下响应的叠加。因此物体的固有频率 ,尤其是振型为整体运动的模态,对最终的瞬 态响应有较 大的影响。 4 某汽车 车身控制器 振动仿真分 析 下面以某车身控制器的 设计开发为 例,对振动仿真分析过程进行详细描述。 4.1 振 动试验要求 某汽车车身控制器振动 试验要求如 表 1 所示: 表 1. 某汽车车身 控制器振动试验要求
汽车电子产品振动仿真分析研究
王 承 (延峰伟世通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1 前 言 汽车电子产品在使用过 程中会受到 汽车行驶引 起的机械力的干扰,这些机械力的主要形 式包括:振 动、冲击 等,它 们是汽车电子产品零部件机械结构破坏的主要诱因。为了提高汽车电子产 品抗振动、 冲击载荷的能力,在 设计早 期通过 CAE 技术预测产品性 能并改进设 计,已成为必不可少的手段。 2 汽车 电子产品所受 振动、冲击 载荷简述 2.1 振 动、冲击载 荷分类 汽车电子产品在使用过 程中会受到 汽车行驶引 起的振动、冲击等载荷带来的机械力的影 响。根据机械环境对 设备的 作用性质,可将其分为 3 种类型: ( 1 )周期性振动 这是指机械力的周期性 运动对设备 产生的振动干扰,并引起设备做周期性的 往复运动。 产生这一干扰的主要 原因是:电子产品自身产生共振; 发动机工作时产生的强烈振动;其他设备,如 电机,风机 、泵等产生的振动; 为 了 预 测 汽 车 电 子 产 品 抗 周 期 性 振 动 载 荷 的 能 力 , 汽 车 OEM 都 制 定 了 正 弦 扫 频 振 动 试 验 ( Sine Sweep vibration ) ,其目的为在汽车可 能发生共振的频率范围内(如 200Hz 以内) ,验证电子产品抵抗加速度载荷(一般 不超过 5g ) 的能力。 ( 2 )非周期干扰 —— 冲击 这是指机械力作非周期 扰动对设备 的作用。如撞车或紧急刹车,其特点是次数少,不经 常遇到,作 用时间短 暂,但 加速度很大 ; 为了评估汽车电子产品 抗冲击载荷 的能力,汽车 OEM 都制定了冲击试验, 以验证电子 产品在短时间内(一 般为几 毫秒至十几毫秒) ,电子产品抵抗大加速度载荷(一 般为 30g~60g )的能 力。 ( 3 )随机振动 这是指机械力的无规则 运动对设备 产生的振动 干扰。随机振动在数学分析上 不能用确切 的函数来表 示,只能 用概率 和统计的方法来描述其规律。随机振动主要是外力的随机性引起的,路面的凹凸不平 是汽车产生 随机振动。 为了预测汽车电子产品 抗随即振动 载荷的能力,汽车 OEM 都根据所采集的 汽车路面载 荷谱确定了功率谱密 度( PSD ) ,并以其为载荷输入,验证电子产品 抵抗随机振 动载荷的能力。 2.2 振动、冲 击载荷对汽 车电子产品的影响 在电子设备所处的机械 环境中,各种机械力和 干扰形式都有可能对设备的可靠性造成危 害,其中危害最大的 是振动 和冲击。它们造成的危害主要有以下两种: ( 1 )设备在某一激振频率下产生振幅很大的共振,最终因振 动加速度超过设备所 能承受的极 限加速度而破坏;或 者由于 冲击产生的冲击力超过设备的强度极限而是设备破坏。 ( 2 )振动加速度 或冲击力引起的应力虽低于材料在静载荷下的强度, 但由于长时 间振动或多次冲击使材料疲劳 , 从而导 致设备破坏。 因此,为了提高汽车电 子产品抵抗 振动、冲击载荷的能力, 在汽车电子产品 结构设计时,应充分考虑振动和 冲击带 来的影响,并进行仿真分析,在实际样品生产之前预估其抗振动的能力, 以提高产品 的结构强度。
表 2. 频域范围内功率谱密度( PSD )谱值
频 率 Hz. 10 55 180 PSD (m/s 2 ) 2 /Hz 20 6.5 0.25 频 率 Hz. 300 360 1000 PSD (m/s 2 ) 2 /Hz 0.25 0.14 0.14
由表 1 可知:该产品振 动试验要求 包括了正弦扫频、机械冲击和随机振动三 项试验,其 试验要求均 为试验完 成后, 产品外观无 变形无损坏。为了在样品生产之前就对其结构强度进行振动分 析,利用 Abaqus 软件对其进行 CAE 分析 ,预测其通过实际振 动试验的可 能性。 4.2 振 动仿真分析 该车身控制器主要由上、下盖 板和电路板总成 等零件组成,其模型如图 3 所示。整个总 成通过上盖 上三个固 定孔和车身连接, 上盖模型及其上的固定 孔位置如图 4 所示。 上、下盖板 的材料为 ABS ,其材料的破环强度为 50Mpa 。在 Hypermesh 软件中建立该控制器的 CAE 仿真 模型,上、下 盖板间 通过若干个 卡扣连接,在仿真软件中 通过相 应节点间自由度耦合( *COUPLE_DIS )实现该 连接。同时 固定三个安装孔上节点的所有自由度。 4.2.1 固有频率分 析 零部件的固有频率直接 决定其在振 动试验中的 性能表现,电子产品发生共振 时其受振动 载荷的干扰最大,发 生失效 的可能性也最大,为此对该车身控制器进行固有频率分析,得到其总成前十阶模态分 析结果,如 表 3 所示。 该总成第 4 阶模态振型 如图 5 所示,其振型为 Z 轴方向的整 体移动和,由于该 模态整型为整体振动,共振质 量较大 ,是一个较危险的工况。
Z 1 Z0 (1 2 ) 2 (2 ) 2
(6)
由式 (6) 可知,动力放大系数表 示把静载荷 ma 换成简 谐力 mA sin pt 所引起的变形的扩大程度 ,其值主要由频 率比 γ 和阻尼比 ζ 两个因素决定。 下面对对的影响进行分析 ( 1 )当 γ << 1 时, λ ≈ 1 。这表明激振力变化缓慢时,振幅 B 相当于激振力 mA 引起的静变形 Z 0 ; ( 2 )当 γ >> 1 时, λ → 0 。这表明在激振力变化及其迅 速时,物体由于惯性而显得来不及振动,因此强迫振 动振幅 反而变得很小,此时可以不计阻尼的影响。 ( 3 )当 γ = 1 时,在 ζ 较小的情况下, λ 很大。如果 ζ =0 ,即无阻 尼时,振幅 为无穷大。因此,一般把 γ = 1 , 即激振 频率等于系统固有频率称为共振。 阻尼对共振时的振幅影响很大,随着阻 尼的增大, λ 的极大值减小。 根据 ζ 的计算公式 (2) 可知,增加 ζ 的主要手 段为:①增加阻尼系数 c ;②减小共振质量 m ;③减小弹簧刚度 k 。 对于具 体的电子产品,固定位 置处的刚度和阻尼可变化的范围较小,因此通过增强整个产品 的结构强度,尽可能 的避免 出现整体模态,进而减小共振质量,是降低动力放大系数、提高整个产品 抗振动能力 的主要手段。 对于汽车电子产品的正 弦振动试验,其激励载荷的频率范围从几赫兹到几百 赫兹进行扫 频,整个频率范围一 般都会 覆盖电子产 品的前几阶固有频率。当激励频率与电子产品的固有频率相等 时,电子产 品和激励载荷共振, 动力放 大系数 λ 达到极值,产品受到的载荷最大,所受载荷可能是激励载荷的几 十倍或者更 大,属于较危险的工 况。 另外对于电子产品随机 振动试验, 其激励 f(t) 为 不确定激励 ,功率谱密度( PSD )给出了 激励的统计 性规律。 对于频 域范围内的随机激励,其最大值是若干个频率上激励的叠加,其极值不一 定在产品的 共振频率上 。但从前 面的分 析可知, 共振频率下的载荷明显要大于其它频率下的载荷,它对最总统计 意义上的最 大载荷贡献最大,因 此通过 降低共振时的载荷大小、进而降低随机振动过程中的最大载荷具有十分重 要的意义。 3.2 矩 形脉冲作用下系统的响 应 汽车电子产品冲击试验 载荷一般为 脉冲输入,其激振函数如图 2 所示 ,a 1 为冲击加速度,t 0 为激励作用时间。 通常冲 击载荷作用时间非常短暂,结构在很短的时间内达到最大响应,在此短促的时间中, 结构的阻尼还来不及 吸收较 多的能量,因此,冲击问题一般采用无阻尼系统模型。对于如图 1 所示的 单质量无阻 尼系统,根据杜哈美 积分, 可得到其在 矩形脉冲作用下的响应为:
(3)
z 1 对应于有阻 尼振动齐 次方程的解 ,在弱阻尼的情况下,它代表的是一种衰 减运动,只 在振动开始的一段时 间内才 有意义,故为瞬态振动,在一般情况下可以不予考虑。 特解 z 代表系统在简谐激振下产生的强迫振动,它是一种持续的等幅振动,故为 稳态振动。 设特解 z 2 为: z 2 = Z sin( pt - θ ) (4) 式 (4) 中, Z 为激振力引起的系统对强迫振 动的响应振 幅, θ 为激振力与系统 对强迫振动 响应的相位差。由式 (4) 可知,在简谐 激振力的作用下,物体的强迫 振动也为简谐振动,其频率与激振频率相同,但由于存在 阻尼,其 相位角 滞后 θ 。 由于强迫振动的振幅可 确定弹性支 承的变形和 动压力,所以研究强迫振动的 振幅是一个 很重要的问题。 将 z 2 带入式 (3) ,可求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