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疫苗案

合集下载

疫苗事件面试题目(3篇)

疫苗事件面试题目(3篇)

第1篇一、引言近年来,疫苗安全问题频发,尤其是2016年山东疫苗事件,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

该事件暴露出我国疫苗监管体系的漏洞,给公众健康带来严重威胁。

作为一名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如何应对疫苗事件,提高自身业务素质,确保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以山东疫苗事件为例,分析疫苗事件背后的原因,探讨如何防范疫苗事件的发生,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二、疫苗事件回顾1.事件背景2016年3月,山东警方破获一起特大非法经营疫苗案,涉案疫苗涉及25个省市。

这批疫苗未经批准,未经检验,流向了全国多个省份,涉及疫苗种类繁多,包括儿童疫苗、成人疫苗等。

事件发生后,全国各地纷纷开展自查自纠,部分疫苗已投入使用,引发公众恐慌。

2.事件原因(1)监管漏洞。

山东疫苗事件暴露出我国疫苗监管体系存在诸多漏洞,如疫苗生产、流通、使用等环节监管不力,导致非法疫苗流入市场。

(2)企业违规操作。

涉案企业为追求利润,非法购进疫苗,未经检验合格即销售,严重违反了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3)基层防疫部门监管不力。

部分基层防疫部门对疫苗进货、储存、使用等环节监管不严,导致非法疫苗流入接种点。

三、疫苗事件引发的思考1.疫苗安全的重要性疫苗是预防传染病的有效手段,对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疫苗事件的发生,让我们深刻认识到疫苗安全的重要性。

2.疫苗监管体系的完善(1)加强疫苗生产、流通、使用等环节的监管,确保疫苗质量。

(2)建立健全疫苗追溯体系,实现疫苗来源可查、去向可追。

(3)加大对违规企业的处罚力度,提高违法成本。

3.提高公众疫苗安全意识(1)加强疫苗科普宣传,提高公众对疫苗安全的认识。

(2)倡导科学接种,引导公众理性看待疫苗。

四、防范疫苗事件发生的对策1.加强疫苗监管(1)完善疫苗监管法律法规,明确监管职责。

(2)加强对疫苗生产、流通、使用等环节的监督检查,确保疫苗质量。

(3)建立疫苗追溯体系,实现疫苗来源可查、去向可追。

2.提高企业自律意识(1)加强企业内部管理,确保疫苗生产、流通、使用等环节符合国家规定。

2016年山东疫苗事件

2016年山东疫苗事件

未冷藏疫苗危害:
疫苗失效: 和无效的假药一样,超温失活的疫苗流入市 场也会带来严重危害,对个体而言,接种无效疫苗的后果如 何要看疫苗本身的种类。未严格按照疫苗保存温度要求保存 的疫苗我们可以叫做超温疫苗,疫苗中的抗原成分失活,接 种之后也无法激活免疫反应,再次遇到病原体的时候,机体 也就无法得到保护了。举例来说,如果接种的已经失效的水 痘疫苗,产生不了效果,有可能会让接种者又得上水痘,但 发发烧、出出疹子,过上十天半个月,大多也就自愈了。
一是改革完善第二类疫苗集中采购机制。 第二类疫苗由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组织集中采购,由县级 疾控机构向疫苗生产企业采购后供应给辖区内接种单位。接种 单位不得直接向疫苗生产企业购买第二类疫苗。疫苗生产企业 直接向县级疾控机构配送第二类疫苗,或者委托具备冷链储存、 运输条件的企业配送,这将大大减少中间环节,有效解决第二 类苗流通混乱的问题。 二是加强疫苗冷链管理。 疫苗储存、运输的全过程不得脱离冷链,并定时监测、记录 温度。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将组织制定疫苗生产、储存、运输的 操作规范,加强冷链运输过程的规范化管理。 三是推进疫苗全程追溯体系建设。 加快建立全国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疫苗生产企业、疫苗 进口单位、配送企业、县级疾控机构和接种单位要依法建立真 实完整的销售、购进、储存、分发、供应记录,并做到票证一 致、票货一致、票款一致。
应对措施:
疫苗是一种脆弱的生物制品,对温度敏感,存储要在冷库、 运输要靠专用冷藏车。除极个别种类的疫苗需要在零下20℃的 低温冷库中存放外,一般的疫苗,需存放在2℃到8℃的常温冷 库中。针对未冷藏情况,补救的方法就是补种一次正规有效的 疫苗。补种疫苗对于防御传染病的好处,远大于不良反应的风 险。很多省市疾控部门已经开始调查,之后应该会逐步公布涉 及的区域和批次。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4月13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 山东济南非法经营疫苗系列案件调查处理情况汇报,决定先行 对一批责任人实施问责;通过《国务院关于修改〈疫苗流通和 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的决定》,强化制度监管,研究建立进一 步加强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的长效机制。

19年“山东疫苗案”当事人仍判19年

19年“山东疫苗案”当事人仍判19年

19年“山东疫苗案”当事人仍判19年
佚名
【期刊名称】《健康大视野》
【年(卷),期】2017(000)010
【摘要】2017年5月19日,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对上诉人庞红卫、孙琪非法经营一案二审公开开庭宣判,裁定驳回庞红卫、孙琪的上诉,维持原判。

被告人庞红卫、孙琪犯非法经营罪一案,山东省济南市中级人民法院于2017年1月24日一审宣判,认定庞红卫、孙琪犯非法经营罪,分别判处庞红卫有期徒刑十五年,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与其前罪刑罚并罚,决定执行有期徒刑十九年,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判处孙琪有期徒刑六年,并处没收财产七百四十三万二干八百五十九元四角。

【总页数】1页(P8-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1
【相关文献】
1.破坏商标品质保证功能构成商标侵权——“不二家案”判前判后的思考 [J], 成文娟;张书青
2.故意杀人为何只判5年?——首例反家暴轻判第一案始末 [J], 阿红
3.故意杀人为何只判5年?——首例反家暴轻判第一案始末 [J], 阿红
4.反向社会情绪:舆论引导的靶标--以“山东非法疫苗案”和“雷洋案”为研究对象 [J], 王一岚
5.探讨山东人用疫苗案引起的基层兽用疫苗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重要性 [J], 司庆生;李所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山东非法疫苗案例分析

山东非法疫苗案例分析

山东非法疫苗案例分析作者:赵尉梅来源:《文存阅刊》2017年第06期摘要:山东非法疫苗案2015年曝光,次年3月引发热议,在网络舆情一再升温的情况下,政府不断回应并引导舆情,同时完成内部整合。

但同时也存在着回应迟缓、信息公开不足的问题,针对此种情况如何改进值得探讨。

关键词:舆情;应急;沟通一、事件回顾山东非法疫苗案2010年发生,2015年曝光,2016年引起舆论的强烈反响。

根据目前社会事件所引起的舆论反映的一般过程,即:事件曝光—自媒体广泛传播—舆论反响—官方媒体跟进—舆论继续讨论—事情解决,下面就这一事件的发生经过进行简单梳理:(一)事件发生2014年底,济南警方开始就这一事件进行侦查。

2015年4月28日,山东济南警方突击检查了庞某租用的仓库,当场抓获庞某的女儿孙某,查获用于预防脊髓灰质炎、腮腺炎等的二类疫苗、生物制品共25种,价值近70万元。

其违法经营的疫苗流向全国24省市,4月29日,公安部将该案列为督办案件[1]。

(二)事件曝光2016年2月2日,央广网发布报道:《济南查获大宗失效人用二类疫苗案,涉国内24省市有疾控人员参与》。

3月18日,山东疫苗事件“震动”微信朋友圈以及微博等社交媒体平台,澎湃新闻当日的报道“数亿元疫苗未冷藏流入18省份:或影响人命,山东广发协查函”引发广泛关注。

(三)政府回应3月15日,济南市食药监局稽查支队队长郝永刚向澎湃新闻表示,已向全国20个地级市发出协查函,核实疫苗流向和使用单位。

18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新闻发言人表示,食药监总局已责成山东省食品药品监管局会同公安和卫生计生部门,立即查清疫苗等相关产品的来源和流向。

22日,最高检挂牌督办。

23日,李克强对案件作出批示;28日,国务院批准组织山东济南非法经营疫苗系列案件部门联合调查组,开展案件调查、处理工作。

截至4月25日,已查实45家涉案药品经营企业存在编造药品销售记录、向无资质的单位和个人销售疫苗等生物制品、出租出借证照、挂靠走票等行为,严重违反了相关法律法规,有关地方食品药品监管局正在对这些企业依法予以查处[2]。

山东问题疫苗事件

山东问题疫苗事件

山东问题疫苗事件✓热点概述2016年3月,山东警方破获案值5.7亿元非法疫苗案。

母女涉嫌非法购入2.6亿元非法疫苗,卖出金额3.1亿元,买卖涉案资金总额共计5.7亿元,非法获利5000多万。

疫苗含25种儿童、成人用二类疫苗。

此次涉及疫苗买卖线索的共有山东、安徽、北京、福建、甘肃、广东,广西、贵州、河北、河南、黑龙江、湖北、吉林等24个省份近80个县市。

根据已查明情况,会议决定,依法依纪对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卫生计生委和山东等17个省(区、市)相关责任人予以问责,有关方面先行对357名公职人员等予以撤职、降级等处分。

✓相关评论@光明日报评论:“长时间大量的疫苗流入非法渠道,监管部门没有及时发现,说明我们的监管工作还存在一些漏洞。

”李国庆说,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负责疫苗的质量和流通监管工作,目前我国有1.2万家药品批发企业、5000家药品生产企业、40多万家药品零售企业,监管对象数量多,基层人员缺乏,全国有药品检查资质的人员不足500人,监管检查存在死角盲区。

@人民日报评论:建议以此次事件为政策窗口,秉持“最小折腾,最稳路径,最大改善”的原则,从制度层面明确“食药警察”队伍。

一方面,新队伍不新增行政编制,可通过现有食药稽查人员转换身份或公安民警转任岗位来实现。

另一方面政策可先在国家和省级层面试点,待时机成熟后再向市县和基层延伸。

尤为重要的是,改革最终目的是突破单一行政监管的传统模式,综合运用刑事司法等手段治理食品药品违法犯罪行为,真正落实用“四个最严”保障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

✓模拟题2016年3月,山东警方破获案值5.7亿元非法疫苗案。

母女涉嫌非法购入2.6亿元非法疫苗,卖出金额3.1亿元,买卖涉案资金总额共计5.7亿元,非法获利5000多万。

请谈谈你对此事的看法。

✓参考要点此次事件的发生,引起了社会的极大恐慌,很多家长深深担忧自己的孩子是否打上了问题疫苗。

疫苗质量安全事关人民群众尤其是少年儿童生命健康,是不可触碰的“红线”。

山东问题疫苗事件处理流程

山东问题疫苗事件处理流程

山东问题疫苗事件处理流程
哎呀呀,说起山东问题疫苗事件,那可真是让人痛心疾首啊!那到底是怎么处理的呢?来来来,听我给你慢慢道来。

一开始啊,这事曝光后,那简直是引起了轩然大波,就好像是平静的湖面突然被扔下了一块巨石!大家都震惊了,愤怒了,这可是关系到孩子们健康的大事啊,能不着急吗?好多家长都慌了神,到处打听自己孩子打的疫苗有没有问题,那场面,真的是让人揪心!
然后呢,相关部门迅速行动起来啦!就像消防员冲向火场一样果断!他们开始严查涉事的企业和人员,一个都不放过!这时候就有人问了:“能查清楚吗?”嘿,那必须能啊!警察叔叔们可不是吃素的呀!他们就像侦探一样,不放过任何一个线索!
接着呢,对那些违法违规的人进行了严厉的惩处!这可真是大快人心啊!就好比是给坏人们一记响亮的耳光!让他们知道,做坏事是要付出代价的!那些伤害孩子们的人,绝对不能放过!
还有啊,政府也加强了对疫苗市场的监管,这就像是给疫苗上了一道保险锁!以后可不能再让这样的事情发生了!这多重要啊,是不是?
最后,我想说,这件事虽然很糟糕,但是通过大家的努力,我们也看到了希望!我们看到了政府为了我们的健康在努力,看到了大家团结一心的力量!我们不能因为一次的问题就对所有的疫苗失去信心,就像不能因为一颗老鼠屎就坏了一锅粥啊!我们要相信,未来会更好!疫苗会更安全!我们的孩子们会更健康!
总之,山东问题疫苗事件虽然给我们带来了伤痛,但也让我们更加坚强和警醒!相信经过这次的事件,我们的疫苗安全会更上一层楼!。

近年来重大疫苗事件案例

近年来重大疫苗事件案例

近年来重大疫苗事件案例
1. 2018年长春长生狂犬病疫苗事件:该公司涉嫌大规模生产、销售不合格狂犬病疫苗,涉及全国多个省份,引起公众广泛关注。

2. 2016年武汉生物制品破伤风疫苗问题:该公司被曝光生产的破伤风疫苗部分批次未实现“一瓶一针”管理,存在交叉感染的风险。

3. 2013年深圳康美生物制品超标事件:该公司涉嫌生产销售非法、假冒、劣质疫苗,引发社会关注和公众恐慌。

4. 2010年上海华宝生物制品百白破疫苗问题:该公司被曝光生产的百白破疫苗部分批次有安全隐患,引发公众关注和家长恐慌。

5. 2007年山东省济南市红旗制药公司“销毁”疫苗事件:该公司在生产过程中出现误操作,有部分疫苗受到污染,但公开声称已销毁,却仍在销售给各地医院,引起公众恐慌。

山东疫苗

山东疫苗

事例:上海除了规范疾控系统疫苗采购流程,确保疫 苗采购渠道可靠、安全,同时为疫苗的储存和运输提 供了安全的冷链保障。上海的每一个接种点的疫苗均 向上海市疾控中心统一订购,按各接种单位依据接种 实际情况制定计划,全程冷链监控下配送至各接种单位。 疫苗出入库在信息系统中均保留痕迹,各接种单位存 放疫苗的冰箱均有温度监测。疫苗来源和储存、运输 安全可靠。全面严格的监控让不法分子毫无漏洞可钻。
组员:玉、闫鑫鑫、 赵玉智、赵继帅、 朱文彪、高立鑫
“山东济南疫苗案”案件描述
目 录
“ 山东济南疫苗案”案件分析
“山东济南疫苗案”案件总结
案件概况

山东疫苗事件是 指2016年3月,山 东警方破获案值 5.7亿元非法疫苗 案,疫苗未经严 格冷链存储运输 销往24个省市。 疫苗含25种儿童、 成人德也提出了一些新
的要求。制度和政策设计欠 缺伦理的考量,职业道德就 难以抓实、抓好。
不管各行各业多么不同, 也不管同一行业的岗位多 么不同,都必须敬业,承 担自己的责任,不能“捣 浆糊”、更不能“忽悠”。
Thangk you for watching
参赛系部:建工系 参赛班级:管A1501 参赛成员:吴玉涛 张志 国 梁晋禹 赵丽蓉 辅导老师:王媛媛
我们应该如何堵塞漏洞, 保障人们群众生命健康
1、科学认识疫苗的作用和意 义,打疫苗是为了防群发疾 病,而不是个体疾病
2、依法打击违法犯罪行为, 对相关失职渎职行为严肃问 责。
3、完善监管制度,落实监管
责任,堵塞漏洞,保障人民 群众生命健康。我们国家的 法律不可谓不完善.
如何保障疫苗安全接种的呢?

在犯罪嫌疑人的22个银
行账户(卡)中,涉嫌非法
经营收款金额3.1亿元,支 出2.6亿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总理力督:疫苗案办了!李克强总理近一个时期以来反复强调,现代政府要及时回应社会关切。

他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堪称此方面表率。

4月13日的常务会,即回应了群众和企业两大关切。

一是舆论高度关注的“疫苗案”,二是呼声越来越强的降低企业“五险一金”问题。

当天会议听取山东济南非法经营疫苗系列案件调查处理情况汇报,决定先行对一批责任人实施问责;通过《国务院关于修改〈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的决定》,强化制度监管。

群众关心这件事,国务院就盯着督办这件事。

总理3月22日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彻查“问题疫苗”的流向和使用情况,对相关失职渎职行为严肃问责,绝不姑息。

同时要抓紧完善监管制度,落实监管责任,堵塞漏洞。

这两方面,落实总理批示如何,给人民群众交代如何,此次常务会给出了初步答案。

3月28日国务院批准组成部门联合调查组,并成立国务院工作督查组。

半个月时间,第一阶段调查处理工作基本完成,随即上常务会,向社会公开,可谓“及时”。

目前各地已立案刑事案件192起,刑事拘留202人。

根据已查明情况,常务会决定,依法依纪对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卫生计生委和山东等17个省(区、市)相关责任人予以问责,有关方面先行对357名公职人员等予以撤职、降级等处分。

从中可以看出决心:问责不玩虚的,对公职人员处理实打实,严肃并且精准。

更可期待的是,会议明确了,下一步还要坚决依法严惩违法犯罪和失职渎职行为,并根据案件查处情况,提出进一步问责处理意见。

总理亦多次强调举一反三和标本兼治。

与案件调查处理同步,相关条例高效修改。

从此次常务会通过的《国务院关于修改〈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的决定》看,非常注重以山东济南非法经营疫苗系列案件暴露出的问题为导向,在制度设计上堵塞漏洞。

健全的制度,构成严格监管的依据和根基。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增加了地方政府及监管部门主要负责人引咎辞职的规定。

这无疑是对现代政治伦理的一种强烈彰显。

《决定》还完善了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补偿制度等内容。

这既是对当下群众关切的一种直接回应,长远看也是对社会心理的一种有效抚慰。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4月13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山东济南非法经营疫苗系列案件调查处理情况汇报,决定先行对一批责任人实施问责;通过《国务院关于修改〈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的决定》,强化制度监管;决定阶段性降低企业社保缴费费率和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为市场主体减负、增加职工现金收入。

据新华社电先行对一批责任人实施问责会议指出,我国的疫苗体系总体是安全可靠的,凡发现漏洞,必须坚决堵住。

山东济南非法经营疫苗系列案件发生后,国务院批准组成部门联合调查组,并成立国务院工作督查组,深入开展实地调查,推进全国协查联办。

目前第一阶段调查处理工作基本完成。

初步查明,此次疫苗系列案件涉及面广,性质恶劣,是严重违法犯罪行为,也暴露出疫苗质量监管和使用管理不到位、对非法经营行为发现和查处不及时、一些干部不作为、监管和风险应对机制不完善等突出问题,教训深刻。

会议要求抓紧完成对涉案疫苗接种人群的风险评估,及时向社会公开评估结果,妥善做好后续处置,并加快完善食品药品监管体制和疫苗管理长效机制。

目前各地已立案刑事案件192起,刑事拘留202人。

根据已查明情况,会议决定,依法依纪对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卫生计生委和山东等17个省(区、市)相关责任人予以问责,有关方面先行对357名公职人员等予以撤职、降级等处分。

第二类疫苗纳入省集中采购会议通过了《国务院关于修改〈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的决定》,明确一要严格疫苗流通管理,将自愿接种的第二类疫苗比照国家免疫规划用的第一类疫苗,全部纳入省级公共资源交易平台集中采购,不再允许药品批发企业经营疫苗,坚决制止通过借用资质和票据进行非法经营的“挂靠走票”等行为。

二要建立疫苗从生产到使用的全程追溯制度,强化储存、运输冷链要求,增设疾控机构、接种单位在接收环节索要温度监测记录的义务。

三要加大处罚及问责力度,对非法购销、未按规定储运疫苗等违法行为提高罚款金额,增设对责任人员的禁业处罚,并严格属地监管职责,增加地方政府及监管部门主要负责人引咎辞职的规定。

《决定》还完善了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补偿制度等内容。

■调查进展疫苗案19批样本送检17批合格据新华社电3月28日,国务院批准成立部门联合调查组,并同时成立国务院工作督查组。

昨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了山东济南非法经营疫苗系列案件调查处理工作汇报。

2015年4月,山东省济南市公安局食品药品环境犯罪侦查支队会同食品药品监管局稽查支队,破获庞某、孙某(二人系母女)非法经营疫苗案。

公安机关查明,犯罪嫌疑人庞、孙二人在未获取营业执照、药品经营许可证情况下,获取二类疫苗购销信息,购入二类疫苗加价销售给下游非法经营人员。

在犯罪嫌疑人的22个银行账户(卡)中,涉嫌非法经营收款金额3.1亿元,支出2.6亿元。

专家组对查扣的12个品种32批次产品进行质量检验,已完成19批次样本检验,其中17批次样本的效力指标全部合格;一个乙肝免疫球蛋白(不属于疫苗)效力不合格;一个狂犬免疫球蛋白(不属于疫苗),效力合格,但大小蛋白分布指标不合格。

■措施接种单位禁从厂家购买二类疫苗昨日,记者从国家卫生计生委、食品药品监管总局获悉,为贯彻落实国务院第129次常务会议精神,两部委正在会同相关部门,按照国务院关于修订《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的决定,研究建立进一步加强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的长效机制。

疫苗流通如何管?1 改革完善第二类疫苗集中采购机制。

第二类疫苗由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组织集中采购,由县级疾控机构向疫苗生产企业采购后供应给辖区内接种单位。

接种单位不得直接向疫苗生产企业购买第二类疫苗。

疫苗生产企业直接向县级疾控机构配送第二类疫苗,或者委托具备冷链储存、运输条件的企业配送,这将大大减少中间环节,有效解决第二类疫苗流通混乱的问题。

2 加强疫苗冷链管理。

疫苗储存、运输的全过程不得脱离冷链,并定时监测、记录温度。

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将组织制定疫苗生产、储存、运输的操作规范,加强冷链运输过程的规范化管理。

3 推进疫苗全程追溯体系建设。

加快建立全国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

疫苗生产企业、疫苗进口单位、配送企业、县级疾控机构和接种单位要依法建立真实完整的销售、购进、储存、分发、供应记录,并做到票证一致、票货一致、票款一致。

4 严格禁止非法疫苗销售行为。

未取得资质的任何企业和个人不得从事疫苗买卖、储存、运输等活动。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采用邮售、互联网交易等方式销售疫苗,也不得以任何方式赠送疫苗。

药品经营企业不得销售疫苗。

预防接种如何管?1 加强接种单位规范化建设。

规范接种单位设置和人员资质,在农村地区实行以乡镇为单位的集中接种模式,村医不得开展第二类疫苗接种业务。

同时,规范预防接种设施条件、疫苗和冷链管理、监测和不良反应处理、预防接种告知和宣传行为以及预防接种记录和报告。

2 完善并落实政策保障机制。

根据《中央编办、财政部、卫生计生委关于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机构编制标准的指导意见》的规定,确保落实各级疾控机构人员编制。

疾控机构的人员经费、公用经费和业务经费要全额列入预算,对于财政投入不足的部分要进行认真核实,由同级财政予以保障。

科学核定疾控机构绩效工资总量,并实行动态调整。

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和绩效工资分配制度。

科学核定县级疾控机构第二类疫苗储存运输费和接种单位接种服务费标准。

3 建立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动态调整机制。

根据传染病防控需要和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结合专家科学论证意见,逐步将安全有效、财政可负担的第二类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

4 建立完善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补偿保险机制。

鼓励建立通过商业保险等形式对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受种者予以补偿的机制,提高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补偿公平性和补偿效率。

在未建立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保险机制之前,各地应仍按现行规定开展补偿工作。

新京报记者李丹丹■焦点官方公布涉案疫苗风险评估报告:未发现涉案疫苗有效性下降情况昨晚,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官网发布了《山东济南非法经营疫苗系列案件涉案疫苗接种安全性和有效性风险评估报告》。

报告称,基于数据分析和实验室检测结果,接种了涉案疫苗不会对受种者带来常规不良反应以外的安全性风险,没有发现涉案疫苗有效性下降的情况发生。

该报告称,专家委员会分析了全国和各省疫苗不良反应和疫苗针对疾病报告数据,赴涉案地区进行典型案例调研,分析了查扣涉案疫苗样品检验结果等,对接种涉案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风险等进行了分析与研判。

涉案疫苗流向山东等23个省份报告称,目前我国每年儿童免费接种的第一类疫苗针对疾病覆盖脊髓灰质炎等12种疾病,儿童接种信息报告年均接种约4亿剂次,由省、市、县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通过冷链系统分发至预防接种单位。

本次疫苗案件不涉及第一类疫苗。

每年由受种者自费选择的第二类疫苗针对26种疾病,覆盖37种品类,每年报告接种的第二类疫苗约1亿剂次。

本次涉案的12种第二类疫苗,均为正规企业生产的合格产品。

本次涉案的疫苗流向山东等23个省份的部分基层接种单位。

从查扣的涉案疫苗调查情况看,疫苗在庞氏母女经销仓库中未冷藏。

2015年4月28日在案发现场被查扣的23000多支疫苗,现场温度为14℃,有23支储存时间超过4周,14000多支储存时间在1周以内。

涉案疫苗不会带来额外不良反应通过对全国和涉案省份预防接种不良反应分析发现,12种涉案疫苗在重点涉案省份和其他省份的异常反应发生率无差异,变化趋势没有异常。

此外,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对查扣的涉案疫苗进行了安全性项目检验,即小鼠和豚鼠异常毒性试验,截至目前未发现异常。

基于多种证据,专家委员会经过综合评估认为,接种涉案疫苗不会对受种者带来常规不良反应以外的安全性风险。

疫苗有效性问题是专家委员会关注的另一个重点问题,也是制定后续处置措施的关键依据。

2016年3月21日,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对涉案查封的12种27个批号的疫苗进行与效力有关的实验室检验。

现已完成8种(12批)疫苗的实验室检测,包括腮腺炎疫苗、水痘疫苗、脊灰灭活疫苗、ACYW135群流脑多糖疫苗等。

其中检测时尚在有效期内的疫苗2批(甲肝灭活疫苗和腮腺炎疫苗各1批),其他10批疫苗检测时已超过有效期1至8个月。

所有已完成的检测结果均达到质量要求。

结果提示,较短时间脱离冷链的查扣涉案疫苗的有效性未受到明显影响。

本次涉案的12种疫苗共涉及10种疾病,其中7种为法定报告传染病。

通过分析发现,全国范围脊髓灰质炎自1994年以来保持无本土病例,甲型病毒性肝炎(甲肝)、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狂犬病等自2005年以来呈持续下降趋势,流行性腮腺炎(腮腺炎)整体保持平稳。

通过分析2005年以来甲肝等6种法定传染病在重点涉案省份和其他省份的年发病率情况,相关疾病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未出现异常情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