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川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十六课 秦汉时期的文化复习巩固第二十八篇
最新精选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十六课 秦汉时期的文化川教版复习巩固二十

最新精选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十六课秦汉时期的文化川教版复习巩固二十第1题【单选题】在今天陕西省韩城市郊有一座古柏环绕的“汉太史公墓”,郭沫若同志曾为之题诗:“龙门有灵秀,钟毓人中龙。
学殖空前富,文章旷代雄。
怜才膺斧钺,吐气作霓虹。
功业追尼父,千秋太史公。
”这位太史公的杰作是( )A、《史记》B、《汉书》C、《后汉书》D、《资治通鉴》【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这是谁的名言( )A、孟子B、孔子C、班固D、司马迁【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张仲景,华佗都是( )A、政治家B、军事家C、医学家D、文学家【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东汉末年,大将关羽曾被毒箭射伤,当时能为他手术疗伤的首选医生是( )A、张仲景B、华佗C、孙思邈D、李时珍【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可以从书中查阅的史实有( )①商汤灭夏②大禹治水③齐桓公称霸④淝水之战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张衡制造的地动仪(如下图)是一项伟大的发明,这主要因为它( )A、是世界上公认的第一台地震仪器B、是构思巧妙的地动仪C、能够测出地震方向D、是世界上最早测出地震方向的仪器【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历史上为“纸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是( )A、孔子B、李冰C、蔡伦D、祖冲之【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 )A、《论语》B、《离骚》C、《史记》D、《道德经》【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2015年,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
在我国古代,也有一项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麻沸散。
它问世于( )A、春秋战国之际B、秦朝C、汉朝D、新朝【答案】:【解析】:第10题【单选题】从“神仙方术”“注重现实人生”“太上老君”,你能联想到的宗教是( )A、佛教B、基督教C、道教D、伊斯兰教【答案】:【解析】:第11题【单选题】东汉时,编制了“五禽戏”体操,并创造了麻醉药剂“麻沸散”的名医是( )A、张仲景B、炎帝C、华佗D、李时珍【答案】:【解析】:第12题【判断题】《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述了从皇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
2019-2020年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第十六课 秦汉时期的文化]川教版巩固辅导[含答案解析]五
![2019-2020年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第十六课 秦汉时期的文化]川教版巩固辅导[含答案解析]五](https://img.taocdn.com/s3/m/41e6a2d2f8c75fbfc67db232.png)
2019-2020年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第十六课秦汉时期的文化]川教版巩固辅导[含答案解析]五十二第1题【单选题】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中医药,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和推崇。
下列人物中,对中国古代医学作出重大贡献的是( )A、李斯、商鞅B、孔子、老子C、蔡伦、张仲景D、张仲景、华佗【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道教之所以被统治阶级尊奉,是因为它( )A、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B、适应了统治者统治的需要C、有利于文化事业的发展D、主张修身养性,得道成仙【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传说东汉末年,他的家乡传染病流行,他决心钻研医学,写成医书,阐述中医理论和治病原则。
他医术高明,医德高尚,勤求古训,博采众方。
就是人称医圣的( )A、李时珍B、华佗C、张仲景D、扁鹊【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蔡伦被当今世人誉为“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人类有史以来最佳发明家之一”,是因为他( )A、修筑都江堰B、改进造纸术C、发明活字印刷术D、制造地动仪【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北京奥运会“祥云”火炬的设计灵感来自中国传统的纸卷轴。
纸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你知道下列哪位人物改进了造纸术( )A、蔡伦B、张仲景C、张衡D、祖冲之【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下列文化名人与其代表性成就对应不正确的是( )A、司马迁──《史记》B、屈原──《离骚》C、王羲之──《道德经》D、孙武──《孙子兵法》【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以下关于秦汉科学技术成就的叙述,不准确的是( )A、蔡伦发明了造纸术B、“医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C、“神医”华佗制成了全身“麻沸散”D、《九章算术》的出现标志着一计算机为中心的中国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下列科学家与成就的搭配,正确的是( )①华佗——麻沸散②张仲景——《伤寒杂病论》③祖冲之——《九章算术》A、①②③B、①②C、①③D、②③【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目前世界上已知最早的纸出现在我国( )A、战国时期B、秦朝时期C、西汉时期D、东汉时期【答案】:【解析】:第10题【单选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蔡伦发明了造纸术B、张仲景创编出了“五禽戏”C、《史记》记述了黄帝到汉武帝时的史事D、道教、佛教都是由外国传入中国的宗教【答案】:【解析】:第11题【判断题】华佗因医术高明,发明麻沸散,被尊为“医圣”;王羲之因书法艺术精湛,集书法之大成,被尊为“书圣”。
精选2019-2020年川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十六课 秦汉时期的文化拔高训练三十七

精选2019-2020年川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十六课秦汉时期的文化拔高训练三十七第1题【单选题】20世纪50年代,世纪和平理事会把我国的哪位著名的诗人定为世界文化名人( )A、老子B、孔子C、屈原D、孙子【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造纸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几位同学因课堂没有听清楚老师所讲的关于造纸术的内容,下课后互相讨论,形成了以下几个观点,下列表述准确无误的是( )A、华华:西汉宦官蔡伦改进了造纸术B、明明:东汉宦官蔡伦改进了造纸术C、军军:西汉宦官蔡伦发明了造纸术D、冬冬:东汉宦官蔡伦发明了造纸术【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王立群读史记”在央视《百家讲坛》栏目播出,吸引了不少历史爱好者观看。
下列有关《史记》表述错误的是( )A、作者司马光生活在汉武帝时代B、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C、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D、肯定了陈胜吴广反抗暴秦的革命首创精神【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美国人麦克·哈特在《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位名人排行榜》中,将蔡伦排在第七位。
蔡伦上榜并排在第七位的理由是( )A、改进造纸术B、为丝绸之路开通奠定基础C、写成《伤寒杂病论》D、创编医学体操“五禽戏”【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中国古代文化丰富多彩,下列各项同属于一个朝代的是( )①指南针广泛应用于航海②雕版印刷品《金刚经》③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④蔡伦改进造纸术A、①③B、②④C、②③D、③④【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中国古代科技发达,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下列科技成就,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大麻纸的发明②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③蔡侯纸的发明④雕版印刷术的出现A、③①②④B、③①④②C、①③②④D、①③④②【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东汉前期,政权进一步加强与地方势力的融和,使国家趋于稳定,在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等方面都超过了西汉的水平。
(新)川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6课《秦汉时期的文化》教案

《秦汉时期的文化》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掌握我国古代的重大科技成果包括造纸术、医学等方面的贡献;记忆《史记》的作者及写作时代;了解佛教传入中国内地和道教创立的基本情况(2)通过学习,培养和提高归纳概括能力;培养评价科技人物和科技成果的能力,提高学生创造性地改造物质文化生活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学课文,自主提取教材提供的图文信息的方法。
通过课堂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方法。
通过学生想象和生活体验,培养历史与现实结合的方法。
(2)通过历史图片资料,创设历史情景,激发学习历史的兴趣,加深对所学知识的了解。
通过阅读和独立思考,对历史现象进行初步的归纳、概括和比较。
(3)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能够对历史现象进行初步地分析评价;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等活动方式。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了解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进行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教育,通过我国古代科学家的优秀品质,进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的教育。
【教学重点】1.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
2.史学家司马迁的主要成就。
【教学难点】1.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的内容与价值。
2.佛教、道教在中国的传播原因及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教学方法】本课时所使用的教学方法有:讲述法、讨论法、图示分析法等。
学习方法有:学生分组探究法、自主探究法等。
【课前准备】学生自学课文,自主提取教材提供的图文信息的方法;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秦汉时期,由于国家统一,经济发展,科技文化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
那么,领先世界的科技文化有哪些成就呢?对世界的发展又做出了什么贡献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走进这段历史。
2.讲授新课:本课共学习四个板块:板块一:造纸创奇迹板块二:史学领风骚板块三:医学站前沿板块四:佛道同流传生:齐读四个板块内容。
课件展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的四大发明是什么吗?生: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
2019-2020学年度川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十六课 秦汉时期的文化巩固辅导第七十五篇

D、张仲景——“五禽戏”
【答案】:
【解析】:
为了抢救中医药文化遗产,中央电视台将隆重推出一部《中华瑰宝﹣﹣中医药》的大型纪录片.历史上为我国中医治疗学奠定基础、被后世尊称为“医圣”的是( )
A、张仲景
B、华佗
C、贾思勰
D、郦道元
【答案】:
A、华佗
B、张仲景
C、李时珍
D、郦道元
【答案】:
【解析】:
书籍《天工开物》中记录了中国古代某项手工技术的制作流程:斩竹漂塘—煮楻足火—荡料入帘—覆帘压平—透火焙干。该项手工技术是( )
A、制作火药
B、造纸术
C、雕版印刷术
D、活字印刷术
【答案】:
【解析】:
墨子周游列国时带了三大车竹简,出行不便。导致这一现象发生根本变化的发明是( )
【答案】:
【解析】:
中国古代科技文化成就灿烂辉煌,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领先于世界。为了提升同学们的历史学科素养,老师利用本次期末考试机会,以“古代中国灿烂的科技文化成就”为主题,让同学们自主开展了以下探究活动,请你积极参与。
【辉煌的思想】
材料一:图说历史
孔子
韩非
【灿烂的科技】
材料二: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解析】:
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现象。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是( )
A、佛教
B、基督教
C、道教
D、伊斯兰教
【答案】:
【解析】:
西汉史学家司马光编著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材料阅读材料: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请回答:(1)上述材料出自哪位历史人物?他生活在什么时代?(2)他的主要成就是什么?如何评价此人?(3)这句话是意思是什么?
2019年精选川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第十六课 秦汉时期的文化复习特训-含答案解析第九十

2019年精选川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第十六课秦汉时期的文化复习特训-含答案解析第九十一篇第1题【单选题】“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
”这句谚语说明了节气对指导农业生产的重要作用。
我国测定出一年24个节气是在( )A、夏朝时期B、西周时期C、春秋时期D、战国时期【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他采纳董仲舒的主张,任用精通儒家学问的人为官,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他”是( )A、秦始皇B、汉武帝C、唐太宗D、宋太祖【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司马迁的《史记》是一部( )A、纪传体断代史B、纪传体通史C、编年体通史D、编年体断代史【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俗语“家家观世音,人人阿弥陀”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佛教在中国民间的盛行。
请问佛教传入我国是在( )A、秦朝时期B、西汉时期C、魏晋时期D、隋唐时期【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下列关于秦兵马俑的说法,正确的是①再现了秦朝时的军容②反映了秦朝繁重的徭役③显示了秦朝高超的造型艺术④反映了秦朝手工业的成就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â‘ â【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下列属于尼罗河流域文明成果的是( )A、金字塔B、造纸术C、佛教D、阿拉伯文字【答案】:【解析】:第7题【判断题】西汉初期,人们为了祈福,经常去寺庙求神拜佛。
A、正确B、错误【答案】:【解析】:第8题【材料分析题】我国古代文化艺术和科技相辅相成,不断进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图。
材料二材料三汉代造纸术的发明,使书写的载体变得快捷便利,也为书法艺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教材图一是我国哪一时期的文字?比较三幅图片,书写材料是怎样变化的?上图所示现象是在怎样的形势下出现的?有什么意义?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发明造纸术的历史意义。
试举一位魏晋时期的书法家及其代表作品,并概括其艺术特点。
精选2019-2020年川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第十六课 秦汉时期的文化巩固辅导五十四

精选2019-2020年川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第十六课秦汉时期的文化巩固辅导五十四第1题【单选题】为了抢救中医药文化遗产,中央电视台隆重推出一部《中华瑰宝——中医药》的大型纪录片。
历史上为我国中医治疗学奠定基础、被后世尊称为“医圣”的是( )A、张仲景B、华佗C、贾思勰D、郦道元【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下列不属于秦汉文化昌盛原因的是( )A、国家的统一B、封建经济的繁荣C、各民族、各地区之间经济文化交往的加强D、世界各国之间文化的广泛融合【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纸的出现是人类书写材料的一次革命,它极大地促进了文化的传播。
下列人物中与纸的发明、改进直接相关的是( )A、屈原B、张衡C、蔡伦D、郦道元【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日益关注。
我国历史上最先提出“治未病”理论,提倡预防疾病的医学家是( )A、扁鹊B、张仲景C、华佗D、张角【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据《史记?太史公自序》记载,司马迁为了完成父亲的遗业,大量阅读朝廷史官记载,还到各处实地探访考察,搜集遗闻,辨别真伪,最终写成了不朽名著《史记》.由此可见司马迁( )A、侧重史书记载B、注重史料考证C、注重史学文学价值D、秉承朝廷旨意著史【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板蓝根”源自于《神农本草经》——作为中国第一部药物学专著一直被历代医学家所珍视,是重要的医学瑰宝。
在医学界同样影响深远,被誉为“医圣”的是( )A、李时珍B、扁鹊C、华佗D、张仲景【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一横长城长,一竖字铿锵;一画蝶成双,一撇鹊桥上……”歌曲《龙文》形象地赞誉了我国的书法艺术,书法在我国成为一门艺术开始于( )A、西汉末年B、东汉末年C、三国时期D、南北朝时期【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它是我国古代一部杰出的史学著作,它以“纪”、“传”等体例进行编写,史料详实,文笔生动,是后世编写史书的典范;鲁迅先生称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最新精选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川教版巩固辅导第十六篇

最新精选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三单元秦汉时期川教版巩固辅导第十六篇
➢第1题【单选题】
下列对“丝绸之路”的认识,错误的是( )
A、加强了汉与西域的政治、经济、文化的联系
B、有利于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C、汉朝与外界联系的唯一一条通道
D、这条通道在我们今天的现实生活中仍有着重要的价值和作用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有关中国古代文化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墨子主张的“兼爱”“非攻”体现了追求社会和谐的愿望
B、佛教在西汉初年沿丝绸之路传入中国
C、东汉时期张陵等人在民间创立道教
D、通史巨著《资治通鉴》叙述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与长城南北相呼应,同为世界之奇观”,它被称为“秦的三大水利工程之一”,它的兴修,沟通了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为中原与岭南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这一水利工程是( )
A、大运河
B、郑国渠
C、灵渠
D、白渠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书籍《天工开物》中记录了中国古代某项手工技术的制作流程:斩竹漂塘—煮楻足火—荡料入帘—覆帘压平—透火焙干。
该项手工技术是( )
A、制作火药
B、造纸术
C、雕版印刷术
D、活字印刷术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张骞通西域后,不少西域的物种传到中原,丰富了中原人民的生活。
下列物种,哪一种不是从西域传入的(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川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十六课秦汉时期的文化复习巩固第
二十八篇
第1题【单选题】
袁浩同学要制作介绍古代中医学成就的网页,下列人物可以选作素材的是( )
①张仲景②华佗
③李时珍④宋应星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伦乃……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
”这一历史现象发生在( )
A、春秋
B、战国
C、秦
D、东汉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下面的著作是中国史书的典范。
在这两部著作中均有记载的史实是( )
A、秦国统一六国
B、东汉建立
C、三国鼎立局面形成
D、隋朝开凿大运河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四大发明在向西方传播的过程中,做出贡献最大的是( )
A、日本的遣唐使
B、意大利传教士
C、阿拉伯人
D、中国航海家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工艺流程与生产水平密切相关.观察如图,它反映了我国汉代哪一生产活动的工艺流程?( )
A、造纸
B、炼铁
C、纺织
D、制瓷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平平同学在学完七年级历史上册后进行了总结,其中错误的是( )
A、北京人会使用天然火,过着群居生活
B、春秋时期,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
C、《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D、东晋的王羲之被后人称为“书圣”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中国古代有这样一部史学巨著,其内容“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其作者“功业追尼父,千秋史公”;其体例则开纪传体史书的先河。
它就是( )
A、《史记》
B、《汉书》
C、《通典》
D、《资治通鉴》
【答案】:
【解析】:
第8题【单选题】
文物就是鲜活的历史,下列文物能够反映秦朝历史的是( )
A、
B、
C、
D、
【答案】:
【解析】:
第9题【填空题】
铁器工具(铁制农具)广泛使用是在______。
【答案】:
【解析】:
第10题【填空题】
中国古代的思想文化。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在治理国家的问题上有不同的思想主张,其中主张以“德”教化人民,以“礼”治国的学派是______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______主持编写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的北宋史学家是______
【答案】:
【解析】:
第11题【问答题】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是一个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
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以下问题:探究一政治制度篇(1)统治阶级为加强中央集权,不断调整政策,开创新的政治制度。
秦朝、汉朝在地方上各实行的什么行政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探究二经济发展篇(2)早在六七千年前,我国的原始居民就培植了世界上最早的农作物,你知道是什么吗?(两例即可)(3)生产工具的创新和改进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
列举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古代史上最典型的例子,并说明其影响。
探究三科技文化篇“中国在许多个世纪以来,一直是人类文明的主要中心之一”。
让我们与历史进行亲密接触,寻找其中蕴藏的民族智慧,感悟民族精神。
(4)上图反映的是秦汉时期领先世界的两项科技成就,请写出这两项成就的名称与改进、发明者。
探究四感悟篇(5)综合以上内容,在如何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方面,你获得了哪些启示?
【答案】:
【解析】:
第12题【问答题】
读图说史
图1孔子图2丝绸之路上的商队图3四大发明阅读上面三幅图文后,回答问题(1)图1孔子创立的学派是什么?其思想的核心是什么?(2)图2丝绸之路的起点是。
丝绸之路开通与哪一历史事件有直接的关系?(3)图3中哪一项发明引起军事上的革命,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的崩溃?哪两项发明对促进人类文化的传播起到重要作用?(4)结合以上信息,请你从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的影响这个角度谈一句话体会。
【答案】:
【解析】:
第13题【改错题】
改错题:1.我国长江流域先民河姆渡居民最先种植的粮食作物是粟。
2.我国有文字可考得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那时的文字是金文。
3.周族首领周武王联合各部落击败商朝军队,灭亡商朝,建立东周。
4.孙武是春秋时期兵家的创始人,代表著作有《孙膑兵法》。
5.《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答案】:
【解析】:
第14题【材料分析题】
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司马迁(前145年—前90年),字子长。
元封三年(前108年)任太史令,继承父业,著述历史。
因替李陵辩解而受宫刑,后任中书令,继续完成所著史籍,被后世尊为太史公。
他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
该书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上下三千年的历史,是“二十五史”之首。
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司马光(1019年—1086年),字君实。
王安石变法以后,他离开朝廷,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全书通贯古今,上起战国初期,下迄五代末年。
作者把这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史实,依时代顺序记写,对重大的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及各方面的关联交代得清清楚楚。
清代史学家王鸣盛说:“此天地间必不可无之书,亦学者不可不读之书”。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指出《史记》和《资治通鉴》相同之处。
并写出纪传体和编年体史书撰写的特点。
【答案】:
【解析】:
第15题【综合题】
根据提示,写出正确的答案。
春秋时期的第一位霸主是______,战国争霸战争中最终胜出的诸侯国是______国。
战国时期李冰主持修建的______是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秦朝建立以后,为了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骚扰,修筑了闻名中外的______。
《______》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代表作《______》,享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
【答案】: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