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的读书心得

《道德经》的读书心得
《道德经》的读书心得

《道德经》的读书心得

《道德经》的读书心得提要:老子告诫说,“坚忍不拔,持之以恒;致阴致阳,致柔致刚;涤除杂念,专心致志;顺其自然,无为而治;大智若愚,虚怀若谷

《道德经》的读书心得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

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

爱国治民,能无为乎?

明白四达,能无知乎?

生之畜之,生而不有,

为而不恃,长而不宰,

是谓玄德。

最近看《道德经》,虽似懂非懂,一颗忙乱和浮躁的心竟然也渐渐沉静下来。最有感触的几句话摘录如上,与君共赏。

自我反省,在现今竞争激烈的科研环境中,能保持住心态埋头专心专攻,看似有点不争不抢,其实却是成功的捷径。秉持婴儿般单纯、专注、平静的心态,一步步从理论基础、关键技术突破再到原理样机,顺着科学研究的自然规律走。克服浮躁、大跃进的心态,慢一些,或许能有另一种收获。

《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百家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传说是春秋时期的老子李耳所撰写。老子是较早的从哲学方面有意识地、明确地否认天帝的思想家。老子学说的精髓,是他光辉的辩证法思想。老子观察了自然界的变化,生与死、新与旧的相互关系,观察了社会历史与政治的成与败、福与祸等对立的双方的相互关系,发现了事物内部所具有的一些辩证规律。欧洲从十九世纪初就开始了对《道德经》的研究,到二十世纪的四五十年代,欧洲共有60多种《道德经》译文,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尼采,俄罗斯大作家托尔斯泰等世界著名学者对《道德经》都有深入的研究,并都有专著或专论问世。黑格尔说:“中国哲学中另有一个特异的宗派……是以思辨作为它的特性。这派的主要概念是道,这就是理性。这派哲学及与哲学密切联系的生活方式的发挥者是老子。”老子的著作、思想早已成为世界历史文化遗产的宝贵财富。

老子告诫说,“坚忍不拔,持之以恒;致阴致阳,致柔致刚;涤除杂念,专心致志;顺其自然,无为而治;大智若愚,虚怀若谷;无知无欲,通达四方。”这是致高致远的境界。当然“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要做到这个境界实在难,除了天性如此。虽不能求全责备,却是可以通过读书培养这浩然之气。以文化的力量,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精神世界,再经由精神影响人的物质世界,达到修身养性的目的。心中坦然,精神愉快。

我很佩服身边有的同事,十年如一日,始终做一个方向。平时看似不怎么活跃,无论是什么类型的项目申请,他都是做这块,别的不争也不抢。可随着时间的推移,国内国外一提这个领域,大家不约而同的都推荐他。因为大家真心佩服他,做的专,做的好。“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术有专攻”源于韩愈的师说,他道出了专业领域的专有技术的重要性。耐得住寂寞做一个方向,是做学问的一大考验。能全心全意地扑在自己喜欢的学术方向上,专心专攻,估计也是现今科研人的追求吧。

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