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污染控制工程 第一章 排水沟道系统
水污染控制工程考点重点

1.排水系统分类:合流制(直排式和截流式)和分流制(完全分流制、不完全分流制和半分流制)。
合流制:将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混合在同一套沟道内排除的系统。
分流制:将污水和雨水分别在两套或两套以上各自独立的沟道内排除的系统。
完全分流制:有污水排水系统,又有雨水排水系统。
不完全分流制:只有污水排水系统,没有完整的雨水系统。
半分流制:既有污水排水系统,又有雨水排水系统。
在雨水干沟上设雨水跳越井可截流初期雨水和街道冲洗废水入污水沟道。
排水系统:为了系统地排除和处置各种废水而建设的一整套工程设施。
排水体制:污水不同的排出方式所形成的排水系统。
2.沟管接口形式:承插式、企口式和平口式。
3.常见的沟道附属构筑物:检查井、跌水井、水封井、溢流井、跳越井、冲洗井、潮门井、雨水口、倒虹管、管桥、出水口。
4.污水管道的出水口和雨水沟道的出水口设置要求:沟道出水口的位置和形式应根据出水水质、水体的水位及其变化幅度、水流方向、下游用水情况、边岸变迁(冲、淤)情况和夏季主导风向等因素确定,并要取得当地卫生主管部门和航运管理部门的同意。
当经处理后的废水需和受水水体充分混合时,出水口常长距离伸入水体。
当水量大时,常设置泵房和压力井,压力井连接排放管伸入水体,在伸入水体的出口处应设置标志。
污水管道的出水口应尽可能淹没在水中,管顶标高一般在常水位以下。
雨水管道的出水口应露在水体水面以上,雨水管道出水口的管底标高,一般设在常水位以上。
出水口与河道连接处,一般设置护坡或土墙。
出水标高比水体水面高出很多时,应考虑设置单级或多级跌水设施。
5.污水沟道水力学设计原则:不溢流、不淤积、不冲刷管壁、要注意通风。
6沟道的最小设计流速与最大设计流速:污水沟道的最小设计流速为0.6m/s;明沟的最小设计流速为0.4m/s。
最大设计流速混凝土管为5m/s,钢管为10m/s 。
设计流速:管渠中流量到达设计流量时的水流速度。
沟道的最小覆土厚度决定因素:①必须防止沟道中的污水冰冻和因土壤冰冻膨胀而损坏沟道②必须防止沟壁被车辆造成的活荷载压坏③必须满足支沟在衔接上的要求。
水污染控制工程经典课件第一章排水沟道系统

1)素混凝土管 (1)特点: a. 可预制或现场制作; b. 用于排除雨水、污水; c. 抗蚀性差,不耐酸碱,抗渗性能差; d. 管节短、接头多。管径一般小于450mm,
管长一般1m。 (2)接口形式:
承插、启口、平口三种,见图1-12。
水污染控制工程经典课件第一章排水沟 道系统
水污染控制工程经典课件第一章排水沟 道系统
2.排水系统的分类
排水系统分城市污水排水系统、工厂废水排水系统、 雨水排水系统三部分。
(1)城市污水排水系统
由建筑物污水管道系统、城市污水沟道系统、污 水泵站、污水处理厂、处理水排放口组成。
建筑物污水管道系统:卫生器具→室内排水管道 →排水出户管→化粪池→小区沟道(或街坊沟道)
水污染控制工程经典课件第一章排水沟 道系统
第二节.排水系统的组成部分
1.污(废)水、雨水排水系统的组成
污(废)水排水系统的组成:由沟道系统、污水处 理系统、处理水排放口系统组成。
雨水排水系统的组成:由沟道系统、排放口系统组 成。
沟道系统— 收集及输送污水的沟道、污水泵站等; 污水处理系统— 采用物理、化学、生物处理方法的 水处理设施; 处理水排放口系统— 污水处理厂出水管道及排放口。
水污染控制工程经典课件第一章排水沟 道系统
水污染控制工程经典课件第一章排水沟 道系统
1. 排水沟
明沟:一般沿地面一般为修筑,常设在道路旁,可 为敞开式或上加盖板,盖板上设有排水槽的铸铁雨水 蓖盖板。明沟断面一般常用的为梯形或矩形。
暗沟:沟顶加设盖板,分为地面式暗沟和地下暗沟。
a. 地面式暗沟为一种无覆土盖板渠,盖板上一般设 有泄水孔,主要排除雨水,也可用以排除冷却水,但 不宜用以排除污水。
水污染控制工程第一章排水沟道系统

PPT文档演模板
水污染控制工程第一章排水沟道系统
•第二节 沟道及沟道系统 上的构筑物
PPT文档演模板
水污染控制工程第一章排水沟道系统
•一、 概述
•暗
•沟
沟
道
•明
沟
•要 求
PPT文档演模板
•沟 管 •沟 渠
•不渗水 •抗腐蚀 •内壁面整齐光 滑•能承担外压力 •正确选择管材
水污染控制工程第一章排水沟道系统
水污染控制工程第一章排水沟道系统
•(五) 跳越井
• 一般用于半分流制排水系统,设在截留沟道与 雨水沟道的交接处。
PPT文档演模板
•跳越井
水污染控制工程第一章排水沟道系统
•(六) 冲洗井
• 当污水在沟道内的流速不能保证自清时,为防 止淤积可设置冲洗井。
•人工冲
•类
洗
型
•自动冲
洗
• 适用条件:管径小于400mm的较小沟道,冲洗沟 道长度一般为250m左右。
•直管式倒虹管
水污染控制工程第一章排水沟道系统
•防止倒虹管内污泥淤积的措 施
• (1)提高倒虹管内的设计流速:1.2-1.5m/s; • (2)最小管径采用200mm; • (3)在进水井中设置可利用河水冲洗的设施; • (4)在进水井或靠近进水井的上游沟道的窨井中 设置事故排出口; • (5)在上游沟道靠近进水井的窨井底部设沉淀槽; • (6)折管式倒虹管的上升管与水平夹角应不大于 30度; • (7)在进水井中应设置闸门或闸槽 • (8)在虹吸管内设置防沉装置
土。
• 井底:① 材料:低标号混凝土
•
② 设计要求:半圆形或弧形流槽;
P31图1-16
•(2)井身
《水污染控制工程》第一章排水管渠系统(下)[1]
![《水污染控制工程》第一章排水管渠系统(下)[1]](https://img.taocdn.com/s3/m/a275316cb9f3f90f77c61b2b.png)
第二节 管渠及管渠系统上的构筑物 二.管道
断面形式——预制的圆形管
1. 圆形管的水力条件好流量大。 2. 用料省,便于预制。 3. 能承受较大的荷载。 4. 运输和养护也较方便。
管材——大多数沟管是非金属材料,其次是金属材料
混凝土管 钢筋混凝土管 陶土管
石棉水泥管 瓦管 塑料管
铸铁管 钢管
《水污染控制工程》第一章排水管渠 系统(下)[1]
《水污染控制工程》第一章排水管渠 系统(下)[1]
第二节 管渠及管渠系统上的构筑物 二.管道
3. 陶土管
Minnesota clay pipe, 1883. This piece of clay pipe was in service as a sanitary sewer in Sleepy Eye, Minnesota, from 1883 through 1922. The type of joints used is not known; it is possible that the pieces of pipe were simply abutted up against each other. In the early years, some groundwater inflow was considered good -- it helped to let enough water into the sewer to provide adequate flushing velocities.
长度:1m或0.6m
◆ 制作方法:预制管模,混凝土压进管模里。
(1)捣实法:人工捣实。 (2)压实法:用机器压制管胚。 (3)振荡法:用振荡器振荡。
◆ 优点:原料易得,制作工艺简单 缺点:抗蚀性差,不耐酸也不耐碱;
《排水沟道施工》课件

施工设备
列举并解释排水沟道施工所需 的设备。
施工安全
介绍排水沟道施工中的安全要 求和注意事项。
排水沟道施工的步骤和流程
排水沟道施工的步骤和流程决定了施工的效率和质量。详细了解并遵循正确的流程能确保项目的顺利进 行。
工程测量与设计
解释施工前的测量和设计过程,以确保施工 计划的准确性。
挖掘和开挖
介绍挖掘和开挖的步骤,包括土方开挖和支 护结构的施工。
施工过程监测
解释如何监测施工过程,及 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质量问 题。
防水处理
介绍防水处理的重要性,以 保护排水沟道结构免受水的 侵蚀。
排水沟道施工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排水沟道施工中常会遇到各种问题,及时解决这些问题是确保施工顺利进行的关键。
1 土质问题
解释不同土质对施工产 生的影响,并提供解决 方法。
排水设施安装
说明如何安装和连接排水设施,确保排水系 统的正常运行。
填挖土与压实
解释填挖土的过程以及如何进行土壤压实, 确保施工结构的稳定性。
排水沟道施工的设备与工具
合适的设备和工具对排水沟道施工至关重要。选择合适的设备和有效使用工具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挖掘机
施工人员
介绍挖掘机的种类和适用场景, 以及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2 施工现场标记
解释标记设备和施工区域的重要性,以提醒人员注意安全。
3 个人防护装备
介绍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头盔、安全鞋、手套等。
排水沟道施工中的质量控制与监督
质量控制和监督确保排水沟道施工达到预期的标准和要求。采取合适的控制和监测措施可提高项目质量。
材料选择与检查
说明如何选择优质的材料, 并进行检查以确保其质量合 格。
市政排水沟工程施工方案

目录第一章:总体情况一、工程概况二、施工准备三、施工布置第二章:质量保证措施一、质量保证体系二、质量保证措施三、隐蔽工程质量保证措施四、档案管理第三章:安全保证措施一、安全生产保证体系二、安全防范重点及安全制度三、安全技术保证措施第四章:文明施工与环境保护措施一、文明施工保证措施二、环境保护措施第五章:施工进度计划及工期保证措施一、施工工期和施工进度计划二、工期保证措施第六章:施工方案及措施一、总体工程施工方案二、沟槽开挖及垫层三、钢筋砼箱涵底板四、模板工程五、钢筋工程及沉降缝六、混凝土工程七、毛石挡墙八、回填土九、草皮种植十、施工协调措施第七章:施工资源计划与先进性一、拟投入机械设备计划二、材料投入计划三、劳动力安排计划四、劳务分包情况第八章:施工部署和总平面布置一、施工总部署二、施工指导思想三、施工总平面布置图第九章:季节性施工措施第十章:施工成本控制附表一、投入本标段的主要施工设备表附表二、拟配备本标段的试验和检测仪器设备表附表三、劳动力计划表附表四、计划开、竣工日期和施工进度网络图附表五、施工总平面图附表六、临时用地表第一章总体情况一、工程概况1、工程名称:巫溪马镇坝林城怡园(东侧)排水沟工程2、工程位置及规模:本工程为巫溪县林城怡园东侧附属排水沟工程,排洪明渠总长380m,箱涵总长233.753m,涵洞内空净高2.2m,净宽2.2m,箱涵置于回填土上,箱涵进口段设置消力池兼沉砂凼,并设拦污栅,箱涵出口段平顺连接下游。
二、施工准备开工前的准备工作是整个工程实施的重要环节,是工程顺利进行的基础和保障,准备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工程施工的进度和质量,所以我们将具体落实如下的准备工作:技术方面的准备1.1 公司总部对项目部交底后,组织项目部成员进行图纸会审,熟悉掌握招标文件所规定的相关技术规范及设计要求。
1.2 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交桩资料,进行复核、加密水准点,确定并闭合导线点。
1.3 做好土样标准击实及钢筋、水泥、砂、石料、石灰、沥青砼等主要原材料进场检验及相关配合比设计,准备相应的质检、试验仪器设备。
水污染控制工程教材第一章排水沟道系统

采用护坡的出水口
采用挡土墙的出水口
T形管
江心分散式出水口
一字式出水口
八字式出水口
第三节 排 水 泵 站
一、排水泵站的功能 污水泵站 雨水泵站 合流泵站 终点泵站 中途泵站 将上游来水提升至下游沟道内 总干沟的终端,把废水排入水 体,或把废水送入污水厂
二、排水泵站的设备 泵 电机 变配电 发电机
设在交叉路口、路侧边沟的一定距离处以及设有 道路边石的低洼地方。 雨水口的形式和数量应按汇水面积上所产生的 径流量和雨水口的泄水能力来确定。 雨水口包括进水、井身和连接管三部分。 形式:边沟雨水口、侧石雨水口和联合式雨水 口。 雨水口分为落底和不落底的。
连接在同一连接管上的雨水口不宜超过三个。
边沟雨水口
排水 体制
将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 雨水混合在同一套沟道内 排除的系统 完全分流制 分流制
只有污水排水系统, 没有完整的雨水系 统
不完全分流制
半分流制
将污水和雨水分别在两套 或两套以上各自独立的沟 道内排除的系统
既有污水排水系统, 又有雨水排水系统。 在雨水干沟上设雨 水跳越井可截流初 期雨水和街道冲洗 废水入污水沟道
自动冲洗
冲洗井一般适用于管径小于400mm的较小沟道, 冲洗沟道长度一般为250m左右。
冲洗井
十、潮门井 为防止潮水或河水倒灌进排水沟道,在排水沟 道出水口上游的适当位置应设置潮门井,潮门井是 装有防潮闸门的窨井。
1:10~1:20
潮门井
十一、雨水口
雨水口是在雨水沟道或合流沟道上收集地面雨 水的构筑物。
厂内沟道系统
其他的组成部分与城市污 水系统相同
房屋雨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管道系统
雨水排 水系统 街坊或厂区雨水沟道系统 街道雨水沟道系统 雨水泵站及压力管
水污染治理及水生态修复工程施工方案

水污染治理及水生态修复工程施工方案第一节河道清淤施工方案土方开挖工程,先采用机械大开挖至设计标高以上30cm,然后采用人工清槽底,具体施工方法如下:一、挖土准备1、场地平整,具备安全行车条件。
2、地表水或雨水及时排走,使场地保持干燥,以利施工。
3、各种测量点已测设完毕,并做好保护。
4、配备足够夜间施工的照明设备,各种设备接线及电源安全可靠,能到各施工地点,能保证土方开挖时基坑处照明和抽水要求。
5、应备足突发事件的各种材料,例如:彩条布、草袋、黄砂等。
以防止下雨及塌方等意外事故的发生时能及时组织抢救;6、劳动力进场充足,能保证施工的需要;7、配备反铲挖掘机一台,推土机一台;8、研究制定好土方开挖方案,绘制好土方开挖平面图确定好开挖路线、顺序、范围、坑底标高,边坡坡度。
二、土方开挖施工方法:土方开挖前应再次向建设单位询问待开挖区是否有管道设施等。
土方开挖后浮土清理及边坡修整采用人工进行,挖掘机大面积开挖,为防止超控和持力土层不受扰动,保护边坡坡度。
三、回填土工程本工回填土采用机械、人工回土,蛙式打夯机夯填,局部蛙式打夯填部位由人工夯实。
1、材料及主要机具:(1)土:宜优先利用基槽中挖出的土,但不得含有机杂质,其粒径不大于50mm,含水率应符合规定。
(2)主要机具有:蛙式大夯机、手推车、挖掘机、铁锹(尖头与平头)、胶片管、小线和木折尺等。
2、成品保护(1)施工时,对定位标准桩、轴线引桩、标准水准点、龙门板等,填运土时不得碰。
并应定期复测和检查这些标准桩点是否正确。
(2)夜间施工时,应合理安排施工顺序,设有足够的照明设施,防止铺填超厚。
(3)基础或管沟的现浇混泥土应达到一定强度,不致因填土而受损坏时,方可回填。
四、清理淤泥根据河道具体情况,经过施工调查及清淤方案论证,我标段确定采用机械直接下河作业挖出淤泥,长臂挖机配合转土的施工方法。
1、河道清淤按照两个施工分段同时进行流水线施工、按照先中央后两侧的顺序施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 设置条数
倒虹管宜敷设两条以上,以便一条发生故障时,另一条可继 续使用,平时也能逐条清通。 通过谷地、旱沟、小河时,因维修困难不大,可以采用一条。
f. 设计注意事项
由于清通困难,为防止管内积泥,应遵循以下规定: 1) 管内流速不宜小于0.9m/s,一般为1.2~1.5m/s,且不得小于 上游沟道中的流速。当管内流速达不到0.9m/s时,应定期冲洗, 冲洗流速>1.2m/s。 2) 管径不小于200mm。 3) 上游检查井应设沉泥槽,在条件及卫生部门许可时应设事 故排出口,在管道检修时将水直排水体。 4) 上升管与水平管的夹角应不大于30°,以防管内积泥。
4.溢流井
a. 作用:在截留式合流制排水系统中,晴天时合流 管道中水量小,均通过截留管道送至污水处理厂处理; 雨天时,合流管道中水量大,除部分雨污水通过截留 管道送至污水处理厂外,超过截留管道设计流量的雨 污水则进入溢流管而直排水体。溢流井就是完成截流 和溢流的作用。 b. 设置条件: 设置于截流沟道与溢流沟道的交接处。 c. 构造要求 多数采用截流槽式或溢流堰式,参见图1-23、124。 对于截流槽式,槽顶应与截流干管管顶相平 特点: a. 需预制,抗压强度大; b. 用于排除雨水、污水; c. 抗蚀性尚好,耐一般酸碱,抗渗性能较好; d. 管 节 长 、 接 头 少 。 管 径 一 般 500mm ~ 2400mm,管长一般1~3m。 (2)接口形式: 承插、启口、平口三种。
3)陶土管 (1)特点: a. 耐火粘土制造经烧制而成,但抗压 强度差; b. 用于排除雨水、污水,特别适用于 排除酸性废水; c. 抗蚀性好,抗渗性能较好; d. 管 节 短 、 接 头 多 。 管 径 一 般 ≤600mm,管长一般≤1m。 (2)接口形式: 平口及钟口均带齿纹。
9.倒虹管
a. 敷设位置及要求: 排水沟道穿过河道、旱沟、洼地或地下构筑物等障碍物不能按 原高程径直通过时,应设倒虹管,从障碍物下通过。 b. 构造要求 由进水井、倒虹沟道、出水井三部分组成。 c.类型和特点 分折管式和直管式两种形式。其构造参见图1-33、1-34。
特点: 折管式:由进水井、下降管、中部管段、上升管、出水井 组成。施工复杂、养护困难,适用于河床较宽、较深的情况。 直管式:由进水井、倒虹管、溢流管、出水井组成。施工、 养护较折管式简单。
半分流制
半分流制(截流式分流制):
在完全分流制的雨水干沟上设置雨水跳跃井,见图1-5。
• 初期雨水、街道冲洗污水→雨水跳跃井→污水排水系统→
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排入水体;
• 当雨水量大于截流管流量时:
雨水→雨水跳跃井→雨水排水系统→直排水体 ↓少量 污水排水系统→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排入水体
第二节.排水系统的组成部分 1.污(废)水、雨水排水系统的组成
c. 构造要求 1) 由雨水蓖、井身、连接管组成。雨水蓖一般为 钢制或高分子材料制成,也有采用混凝土结构。 2) 雨水口不宜过深,否则带来养护困难、投资加 大,一般不宜大于1m。雨水口深度指雨水口井盖至 连接管管底的距离,不含沉泥槽深度。 3) 雨水口井身分落底和不落底两种,落底式应定 期清除底泥。 4) 雨水口连接管管径一般为DN200,管坡为1%, 同一连接管上的雨水口数量不宜超过3个。
8.雨水口
a. 作用:收集路面雨水并导流到雨水沟道。 b. 设置条件: 应能保证迅速有效地收集地面雨水。一般设置如 下: 1)宜设置于汇水点上。如道路上的汇水点、交叉路 口、街坊中的低洼处、沿街建筑物雨落管附近。 2)宜设置于截水点上。如道路上每隔一定距离的地 方、沿街单位出入路口或人行横道线上游。 3) 雨水口的布置应根据地形及汇水面积确定,否则 布置太密会造成浪费。
7.潮门井
a. 作用:防止潮水或河水倒灌入排水沟道。 b. 设置条件: 设置于排水沟道排放口上游。 c. 构造要求 在潮门井上游管道的出口处设置防潮闸门(俗称 拍门),当排水沟道中无水时,靠钢制或铸铁制防潮 闸门的自重关闭;上游来水时水流顶开防潮闸门将水 排入水体;涨潮时或水体水位升高时,水体的水压使 防潮闸门顶闭,潮水则不倒灌。其构造参见图1-27。 d. 注意点 安装倾斜度一般为1:10~1:20。
污(废)水排水系统的组成:由沟道系统、污水 处理系统、处理水排放口系统组成。 雨水排水系统的组成:由沟道系统、排放口系统 组成。
沟道系统— 收集及输送污水的沟道、污水泵站等; 污水处理系统— 采用物理、化学、生物处理方法的 水处理设施; 处理水排放口系统— 污水处理厂出水管道及排放口。
2.排水系统的分类
(2)工厂废水排水系统
由车间内部沟道系统、厂内沟道系统、废水处 理站、处理水排放口组成。 车间内部沟道系统:车间内部收集和输送生产 用水设备排放的废水。 厂内沟道系统:收集和输送各车间排放的废水。 较干净的废水(如循环水)直接排入雨水管道; 受污染的水送至废水处理站处理后回用或排入城 市排水系统。
4)金属管 (1)特点: a. 铸铁管或钢管,但抗压强度好; b. 用于排除雨水、污水,不适用于排除 腐蚀性废水; c. 抗渗性能较好,但不耐腐蚀; d. 管节长、接头少。管径不限,管长一 般≤6m。 e. 价格较昂贵。 (2)接口形式:焊接
二.沟道上的附属构筑物
1.检查井(窨井)
a. 作用: 连接管道、检查和清通管道用。 b. 设置条件: 管道方向转折处;管道坡度改变处;管道端 面(尺寸、形状、材质)变化处;管道交会处;直 线管道上每隔一定距离处(参见室外排水规范表 3.4.2)。
3.水封井
a. 作用:阻火、防爆。 b. 设置条件: 在排水中含有易燃的挥发性物质时。 c. 构造要求 参见图1-22。 d. 设置要求 1)水封高度应保持0.25m,井上应设通风设施,井 底应设沉泥槽; 2)水封井以及同一管道系统中的其它检查井均不 应设在车行道和行人众多的地段,并应适当远离产生明 火的场地; 水封井设在排放含有易燃、挥发性物质处及干管上每 隔适当距离处。
第一篇 排水沟道系统
第一节
排水系统的体制和组成
一.排水系统的体制
1.基本概念 1)沟道— 排水沟渠和排水管道的合称。 2)排水系统— 系统地收集、输送、处理、排放或处置 (如再利用)各种污(废)水而建设的一整套工程设施。 3)排水体制— 采用不同的污水排除方式所形成的排水 系统,也称排水制度。 例如:生活污水、工业废水、雨水是采用同一条沟道混 合来排除(合流制),还是采用两套或以上独立的沟道来排 除(分流制)。
2.排水体制的分类:
合流制、分流制。
a.合流制分类: 直排式合流制(老城市)、截留式合流制(老城市改造)。 b.分流制分类: 完全分流制、不完全分流制、半分流制(截流式分流制)。 完全分流制:污水、雨水系统完全分开,图1-3。 污水→污水排水系统→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排入水体; 雨水→雨水排水系统→直排水体。 不完全分流制:只有污水排水系统,没有完整 的雨水排除 系统,图1-4。 污水→污水排水系统→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排入水体; 雨水→地面漫流→小河沟→较大的水体。水从地势高处→ 地势低处漫流。
d.类型和特点 一般由平蓖雨水口(边沟式)、立蓖雨水口 (侧石式)和两者联合的三种形式。其构造参见 图1-28、1-29、1-30。 特点: 平蓖雨水口:水流通畅,但暴雨时易被树枝 等杂物堵塞,影响收水能力。单个雨水排泄量为 15~30l/s,一般安装时低于路面数公分。 立蓖雨水口:不易堵塞,但边沟需保持一定 水深,但城市逐年维修道路会使路面抬高而使蓖 面断面减小,影响收水功能。 平蓖、立蓖联合雨水口:扩大进水面积,提高 进水能力。由双蓖联合式或三蓖联合式。
5.跳跃井
a.作用:在截留式合流制排水系统中,小雨或初雨 时,雨水量不大, 全部雨水被截流送至污水处理厂; 当大雨时,雨水量大,雨水越过截流管而进入下游雨 水管排入水体。 b.设置条件: 设置于截流沟道与雨水沟道的交接处。 c.构造要求 其构造参见图1-25。
6.冲洗井
a. 作用:防止淤泥在管道中沉积而设置贮水冲洗的冲洗井。 b. 设置条件: 设置于管道内流速不能保证管道自清时。排水管渠自清流速应遵循下以 规定: 1)污水管道在设计充满度下为0.6m/s; 2) 雨水管道和合流管道在满流时为0.75m/s; 3) 明渠为0.4m/s; c. 构造要求 工程中多采用人工冲洗井,其构造参见教材图1-26。 冲洗原理: 依靠上游污水或自来水使冲洗井中保持一定容积的水,冲洗井的出流 管上设有闸门,井内溢流管以防止井中水溢流出井口,冲洗时提拉闸门控 制绳索即可。 d. 注意点 1)采用自来水灌水时,自来水管口应高于溢流管管口约20cm; 2)冲洗井一般适用于管径小于400mm的较小管道,冲洗长度一般 为250m。
c. 构造要求
1.一切检查井都要求在井底砌筑流槽,流槽为 半圆形或弧形,以减少阻力,流槽中心线弯曲半径 一般不宜小于下游大管管径; 2.井筒内径一般为∮700,井筒高度≥4m时应将 下部加大设检修室,检修室在管道埋深许可时一般 为1.8m,污水检查井该高度从流槽顶起,雨水检查 井该高度从管底起,井壁应设置直爬梯,方便检修 和清理; 3.位于车行道和经常启闭的检查井应采用铸铁井 盖、座,且盖应与地面平,其它地方可采用其它材 质,如混凝土、高分子材料; 4.接入检查井的管道数量不宜超过3根。
排水系统分城市污水排水系统、工厂废水排水系统、 雨水排水系统三部分。
(1)城市污水排水系统
由建筑物污水管道系统、城市污水沟道系统、污 水泵站、污水处理厂、处理水排放口组成。 建筑物污水管道系统:卫生器具→室内排水管 道→排水出户管→化粪池→小区沟道(或街坊沟道) 城市污水沟道系统:小区沟道(或街坊沟道) →干沟→总干沟→污水泵站→污水处理厂→处理水 排放口
2.排水管
排水管一般为预制的圆形水泥制品管道,只有 特殊情况下采用金属管道。 圆形排水管的特性: a. 圆形断面水力条件好,便于制造; b. 材料经济; c. 能承受较大荷载,运输、养护方便。 材质: 常用的有素混凝土管、钢混管、陶土管。其它: 石棉水泥管、沥青混凝土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