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换机基础教程

合集下载

交换机的操作方法

交换机的操作方法

交换机的操作方法交换机(Switch)是一种用于构建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LAN)的设备,它能够根据MAC地址实现数据包的转发和交换,使得多个终端设备能够在同一个局域网中相互通信。

通过掌握交换机的操作方法,可以更好地管理和配置局域网,提高网络性能和安全性。

一、交换机的基本操作方法:1. 连接交换机:将终端设备(如电脑、服务器等)通过网线与交换机的端口相连,确保设备能够正常与交换机进行通信。

2. 主机名和管理IP地址配置:通过串行接口或网络接口进入交换机的管理界面,设置交换机的主机名和管理IP地址,以便进行管理和配置。

3. VLAN(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配置:VLAN是将物理局域网分割成多个逻辑上独立的虚拟局域网的技术。

通过配置交换机的VLAN,可以将不同部门或功能的设备进行隔离,提高网络安全性和管理灵活性。

4. 端口配置:可以对交换机的端口进行配置,如设定端口速率、双工模式、流量控制等,以适应不同设备和网络需求。

5. MAC地址表管理:交换机通过学习和记录设备的MAC地址,建立一个MAC 地址表进行转发和交换。

可以查看和管理交换机的MAC地址表,进行MAC地址的绑定、静态学习等操作。

6. 连接聚合和链路聚合配置:通过将多个端口进行聚合,可以增加链路带宽和冗余。

可以设置连接聚合和链路聚合,以提高网络的可用性和性能。

7. 交换机端口安全配置:可以对交换机的端口进行安全配置,如MAC地址绑定、端口绑定、安全策略等,以防止非法设备接入网络和保护网络资源的安全。

8. 交换机的QoS(Quality of Service)配置:通过配置交换机的QoS,可以为重要的应用或设备分配更多的带宽和优先级,以确保网络性能的公平性和优化。

9. 交换机的并发会话限制配置:可以限制交换机上的并发会话数,防止网络拥塞和资源占用过多。

10. 交换机的性能监控和故障排除:可以通过交换机的性能监控功能,实时查看交换机的运行状态和性能指标,以及通过日志记录和故障排除,解决网络故障和异常情况。

交换机简单的使用方法

交换机简单的使用方法

交换机简单的使用方法一、什么是交换机?交换机是计算机网络中的一种重要设备,用于连接多台计算机,实现数据的转发和交换。

它可以根据目的地址将数据包从一个端口转发到另一个端口,提高网络的传输效率和安全性。

二、交换机的基本操作1. 连接交换机:将交换机的一个端口与计算机的网卡连接,另一个端口与路由器或其他交换机连接。

2. 配置IP地址:进入交换机的管理界面,给交换机配置一个IP地址,以便进行管理和远程访问。

通常使用Telnet或SSH等协议进行远程管理。

3. 配置VLAN:VLAN是虚拟局域网的缩写,可以将交换机划分为多个虚拟局域网,实现不同网段之间的隔离和通信。

通过配置VLAN,可以提高网络的安全性和管理灵活性。

4. 配置端口:可以对交换机的端口进行配置,如启用或禁用端口、设置速度和双工模式等。

可以根据需要将某些端口设为Trunk端口,用于连接其他交换机或路由器。

5. 配置MAC地址表:交换机通过学习MAC地址来实现数据的转发,可以手动配置MAC地址表,也可以通过自动学习的方式更新MAC地址表。

6. 配置安全策略:可以对交换机进行安全配置,如设置访问控制列表(ACL)限制特定主机的访问、配置端口安全等,提高网络的安全性。

三、交换机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1. 无法远程管理交换机:检查交换机的IP地址是否配置正确,确认管理电脑与交换机是否在同一个网段。

2. 无法上网:检查交换机的端口是否连接正确,确认网线是否插好、网卡是否启用等。

3. 网络速度慢:可能是交换机端口设置错误,可以检查端口的速度和双工模式是否匹配,或者通过查看交换机的日志来判断是否有异常。

4. VLAN隔离失败:检查交换机的VLAN配置是否正确,确认端口是否正确加入到相应的VLAN中,可以通过查看交换机的VLAN配置和端口状态来排查问题。

5. 安全问题:如果发现网络中存在恶意主机或攻击行为,可以通过配置ACL来限制其访问或阻止其攻击。

四、交换机的注意事项1. 交换机的性能和规模:在选择交换机时,要考虑网络的规模和性能需求,选择合适的交换机类型和端口数量。

交换机怎么用-交换机怎么连接

交换机怎么用-交换机怎么连接

交换机怎么用|交换机怎么连接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实际上交换机的设置方法是比较多的,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以下是小编为你精心整理的交换机使用教程方法,希望你喜欢。

交换机设置组网设备准备这里假设你已经到电信申请了ADSL宽带业务,并且已经安装到位。

组建共享局域网时,请先查看你的ADSLModem产品说明,如果支持路由功能,那就可以省去购买宽带路由器的钱;反之,这一设备必不可少;另外,另一必不可少的设备就是交换机,计算机之间的相互通信全靠它作中转设备;还有就是每台计算机需要安装一块网卡负责接收数据,以及急讣父荽涞耐ǖ馈撸琌K,基本上就这些东西了。

而如果你只有两台计算机,大可不必如此麻烦,直接在两台计算机里各安装一块网卡,再用网线连接起来就OK了。

1、交换机怎么设置:宽带路由器宽带路由器有两个作用,一个作用是连通不同的网络,另一个作用是选择信息传送的线路,它是共享宽带连接的最佳解决方案。

并以易使用、易管理、零维护的优点成为Internet共享接入的首选设备。

选择路由器和选择电脑是一个道理,首先要看硬件。

硬件是路由器运行的基础,硬件型号好,质量高,路由器不但功能稳定,而且可进行功能的扩展。

比如接入计算机数量,一般中上档次的接入路由器可支持100台PC机,且除了IP共享和路由功能外还具有防火墙、时间管理、DMZ等功能;再比如大容量的内存和闪存,都可为路由器提供强劲的处理能力。

目前市面上,这类产品的品牌不少,大家可向周围朋友打听打听,什么牌子在当地口碑不错。

比较常见的有:友讯、TP-LINK、艾泰科技、思科、3Com、华为3Com等。

2、交换机怎么选购交换机,这个集线器的后续产品,无论是在速度及具备功能上,都是前者所不能比拟的。

其主要功能就是实现多台计算机的互连互通,相当于文前提到的“中间人”的作用。

而在如今家用交换机市场,因为不同品牌、不同端口数的交换机价格差距很大。

所以在选购时,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比如选择的组网方式、承受的价格、品牌、喜欢的交换机外形等,另外还必须注意交换机的各项性能指标,比如接口数量等,一般说来,5口和8口的交换机是首选。

神州数码 以太网交换机基础教程(二)

神州数码 以太网交换机基础教程(二)
4.2.2 生成树协议中根网桥的选择
交换机 X 默认优先级 32768 (8000 hex) 物理地址0c0011111111
BPDU
交换机 Y 默认的优先级 32768 (8000 hex) 物理地址0c0022222222
BPDU = 桥协议数据单元(默认每2秒发送一次) 根桥=最小的桥ID 桥ID = 桥优先级 +桥的物理地址
切换方式也可称为在线(on the line)方式,它只参照MAC帧头的目的 地址,接收到数据帧的头6个字节后就可查找内部MAC地址表,找到输 出端口后立即输出。因此从帧的接收到转发它的内部时延很小,对延时 敏感的多媒体业务十分有效。 缺点是不检查帧的正确与否,并且不能匹配不同速率的传输端口,也不 能连接异种类型的链路,如以太网与FDDI、以太网与ATM等。
目的主机1
目的主机2 交换式以太网
源主机2
源主机1
目的主机1
目的主机2
源主机2
交换机的体系结构
SDRAM
BUS
CPU
输入 输出 逻辑 逻辑
输入 输出 逻辑 逻辑
……
输入 输出 逻辑 逻辑
端口1
端口2
端口n
总线结构: 各个模块共享同一背 板总线结构,每个端 口的输入部件和输出 部件都直接连接到总 线上。
Tagged 帧
Destination Address
0
4bytes
VLAN的帧格式
• VLAN有两种不同的信息表示方式,一种是 在MAC帧内带有VLAN标记的显式表示方法, 另一种是MAC帧内不带VLAN标记的隐含表 示方法。 • 在无标记的数据帧中,则利用数据帧的 MAC地址或交换设备的端口号来识别数据 帧所属的VLAN组。

新手配置交换机详细教程

新手配置交换机详细教程

新手配置交换机详细教程配置交换机的详细教程如下:一、连接交换机:1. 将电源线插入交换机的电源插口,并连接电源。

2. 使用网线将电脑与交换机的任意一个Ethernet口相连。

二、进入交换机配置界面:1. 打开电脑,并确保已经给电脑配置了IP地址。

2. 打开浏览器,输入交换机默认IP地址(通常为192.168.0.1或192.168.1.1)后敲击回车键。

3. 输入管理员用户名和密码来登录交换机。

三、配置交换机基本设置1. 在配置界面中找到交换机的基本设置选项。

2. 设置交换机的名称、主机名和设备密码。

3. 检查子网掩码、默认网关和DNS设置是否正确。

四、配置 VLAN(虚拟局域网)1. 在配置界面中找到 VLAN 设置选项。

2. 创建需要的 VLAN 号,并为每个 VLAN 配置名称和端口成员。

3. 根据需求,将端口分配到相应的 VLAN。

五、配置端口设置1. 在配置界面中找到端口设置选项。

2. 检查每个端口的状态,确保链接状态是正常的。

3. 根据需求,将端口设置为 access 或 trunk 模式。

六、配置端口安全性1. 在配置界面中找到端口安全性选项。

2. 启用端口安全性,并设置最大允许连接的MAC地址数量。

3. 允许或阻止相应的MAC地址。

七、配置交换机的链路聚合1. 在配置界面中找到链路聚合选项。

2. 创建聚合组,并将相关的端口添加到聚合组中。

八、配置交换机的QoS(服务质量)1. 在配置界面中找到 QoS 设置选项。

2. 根据需求设置端口的优先级和带宽限制。

九、保存配置并重启交换机1. 在配置界面的底部找到保存配置选项。

2. 点击保存配置,并等待配置文件保存完成。

3. 在配置界面的底部找到重启选项。

4. 点击重启,等待交换机重启完成。

以上为配置交换机的详细教程,按照以上步骤进行配置,即可完成交换机的设置。

新手配置交换机详细教程

新手配置交换机详细教程

新手配置交换机详细教程介绍交换机是计算机网络中的重要设备,用于连接多台计算机和网络设备,实现数据的传输和网络资源的共享。

对于初学者来说,正确地配置交换机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将提供一份新手配置交换机的详细教程,帮助你正确地配置交换机并使网络工作正常。

步骤一:物理连接首先,确保你已经正确地连接交换机到你的局域网中。

在连接之前,确认以下几点: - 交换机的电源已连接并打开。

- 交换机的端口与计算机或其他网络设备的网线正确地连接。

- 电缆质量好,无损坏和松动。

步骤二:访问交换机要配置交换机,你需要访问交换机的管理界面。

通常,交换机的管理界面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访问: 1. 串口连接:通过串口线将计算机与交换机直接连接,并使用串口终端软件(如SecureCRT、Putty等)进行访问。

2. 网络连接:将计算机通过网线与交换机连接到同一局域网中,并使用终端软件或者Web浏览器通过IP地址访问交换机的管理界面。

步骤三:登录交换机一旦访问了交换机的管理界面,你就需要登录到交换机进行配置。

首先,需要输入正确的用户名和密码。

如果是第一次登录交换机,默认的用户名和密码通常为admin/admin或者admin/空密码。

请注意,这些用户名和密码可能会因不同的交换机厂商和型号而有所不同。

步骤四:基本设置一旦登录成功,你可以开始进行基本的交换机设置。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配置项:- 主机名:设置交换机的名称,以便于识别和管理。

- 网络协议:配置交换机的IP地址、子网掩码和网关,确保其在你的局域网中具有正确的网络配置。

- VLAN(虚拟局域网):配置不同的VLAN,以将交换机上的端口划分到不同的虚拟网络中。

步骤五:端口配置一旦完成基本设置,你可以对交换机的端口进行配置。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端口配置项: - 端口速率和双工模式:根据连接的设备和需求来设置端口的速率和双工模式。

- VLAN成员关系:将端口关联到对应的VLAN,以实现不同VLAN之间的通信。

交换机配置教程

交换机配置教程

交换机配置教程目录一、基础概念 (2)1.1 什么是交换机 (2)1.2 交换机的功能 (3)二、交换机基本操作 (4)2.1 连接电源 (5)2.2 登录交换机 (6)2.3 查看和修改配置 (7)三、交换机基本配置 (8)四、交换机高级配置 (9)五、交换机故障排查与维护 (10)5.1 常见故障排查方法 (11)5.2 系统升级与备份 (12)六、交换机配置实例 (14)6.1 企业办公网络配置示例 (15)6.2 校园网配置示例 (16)6.3 企业数据中心配置示例 (17)七、交换机命令行界面 (18)八、交换机配置文件管理 (19)8.1 配置文件的作用 (21)8.2 配置文件的创建与导入 (22)8.3 配置文件的备份与恢复 (24)九、交换机与网络操作系统的集成 (24)十、交换机安全性配置 (26)10.1 交换机安全管理 (27)10.2 交换机端口安全 (28)10.3 交换机访问控制列表 (29)十一、交换机性能优化 (31)11.1 交换机端口流量控制 (33)11.2 交换机背压控制 (34)11.3 交换机缓存优化 (35)十二、交换机应用场景 (37)12.1 企业办公网络 (38)12.2 企业数据中心 (40)12.3 无线网络 (42)十三、总结与展望 (43)13.1 交换机配置教程总结 (44)13.2 未来交换机技术发展趋势 (44)一、基础概念交换机是一种网络设备,主要用于在局域网(LAN)中实现数据的转发和通信。

它的主要功能是接收来自一个端口的数据包,然后根据目标MAC地址将数据包转发到另一个端口,从而实现不同设备之间的通信。

交换机的工作原理类似于电话交换机,通过识别源MAC地址和目标MAC地址来决定数据包的转发路径。

交换机通常有两种工作模式:访问控制列表(ACL)模式和广播模式。

在ACL模式下,交换机会根据预先设定的规则对数据包进行过滤,只有符合规则的数据包才会被转发。

交换机 使用方法

交换机 使用方法

交换机使用方法
交换机是计算机网络中的重要设备,用于接收、处理和转发数据包。

以下是交换机的使用方法:
1. 连接设备:将交换机连接到计算机、服务器、打印机等其他网络设备上,通过网线将各个设备与交换机连接。

2. 配置基本参数:对于新的交换机,需要进行基本的配置,如设定管理IP地址、子网掩码等。

3. VLAN配置:如果需要划分虚拟局域网(VLAN),可以配置交换机支持VLAN 功能,并设置端口的VLAN属性。

4. 端口配置:根据需求,可以对交换机的端口进行配置,如设定端口的速率、全双工/半双工模式,或者进行一些安全设置。

5. STP配置:如果需要使用生成树协议(STP)来防止网络环路的产生,可以配置交换机的STP参数。

6. 交换机监控:可以通过管理界面或者命令行界面来监控交换机的状态,包括端口的使用情况、流量统计等。

7. 安全设置:对于需要限制访问的交换机,可以进行安全设置,如MAC地址过滤、端口安全等。

8. 故障排除:在出现网络问题时,可以使用交换机提供的故障排除工具来定位和解决问题,如抓包工具、端口状态查看等。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品牌和型号的交换机可能具有不同的配置方法和功能,使用前应查阅相关文档或咨询供应商。

此外,对于大型网络或需要更高级功能的用户,可能需要深入了解交换机的配置和管理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交换机工作原理和技术
互联网应用中心
本章主要内容






3.1 交换机的概念 3.2 交换机的分类 3.3 交换机的连接 3.4 交换机的配置 3.5 交换机的交换技术 3.6 交换机的交换结构 3.7 交换机的技术指标 3.8 VLAN技术原理
3.1 交换机的概念

按照线缆段微化的思想,线缆段越多,可用带宽就越高。极限 情况是每一台计算机处在一个独立的缆段上。如果网络上有 10 台计算机,需要一个10端口的网桥将它们连接起来,但实现这 样一个网桥不太现实,软件转发速度也跟不上。交换机将上述 多端口的网桥硬件整合,以达到更低的成本和更高的性能。 交换机内有一条很高带宽的背板总线和内部交换矩阵,此背板 总线带宽通常是交换机每个端口带宽的几十倍。交换机的所有 端口都挂接在这条背板总线交换矩阵上,每个端口都有自己的 固定带宽,同时具有两个信道,在同一时刻既可发送数据,又 接收其他端口发送来的数据。 与共享带宽(一个时间只能为一对网络节点服务)、无目的地 进行数据发送(广播)的集线器不同,交换机可以在一个时间 内同时为所有的网络节点服务,并可以有目的地发送数据,所 以在带宽占用、减少阻塞、网络安全和全双工传输方面都是集 线器不可相比的。

企业级交换机 一般采用模块配置,属于第三层或第四层千兆位(或 以上)交换机,通常能支持500个信息点以上。 部门级交换机 一般为千兆位第三层交换机,固定配置或模块配置, 通常能支持300~500个信息点。 工作组级交换机 一般为固定配置,10/100Mbps自适应,通常支持的 信息点少于100个。
有线交换机和无线交换机 10/100Mbps自适应标准以太网交换机 1Gbps(千兆位)以太网交换机(模块化) 10Gbps(万兆位)以太网交换机(全光纤接口) ATM交换机(传输介质一般采用光纤,成本高, 通常用作ADSL和HFC的骨干节点,广泛用于电 信、邮政网的主干网段) FDDI交换机(全光纤接口,成本高)


交换机的功能



交换机的每个端口都具有桥接功能,可以互联一个LAN或 一台高性能计算机。所有端口由专用处理器进行控制,并 经过控制管理总线转发信息。中高档交换机可以用专门的 网管软件进行集中管理。 可将每个端口所互联的网络工作站分割为独立的LAN (VLAN)。 每个端口都与大带宽的背板连通,从而为每个端口提供专 用的带宽。 流量控制(网桥无流量控制能力)。 采用专用集成电路(ASIC)处理器完成高速交换。


按网管功能分类

非网管型交换机

不支持网络管理 可通过网络方式进行管理,包括交换机各端口的流量 控制、QoS和端口协议的配置等,以便使所有的网络 资源尽可能处于最佳状态 网管型交换机上都有一个“Console”控制端口(一般 为RS232串口型)以便进行基本配置,有的还支持基于 Web页面和Telnet远程登录网络等多种网络管理方式 支持SNMP(简单网络管理协议),并采用RMON (Remote Monitoring,远程监视)技术跟踪流量和会 话状态(允许用户查看每个交换端口上的流量),增 强了流量管理、监视与分析能力。
级联GBIC模块

级联使用的GBIC模块分为4种, 一是1000Base-T GBIC模块 (如图1所示),适用于超五 类或六类双绞线,最长传输距 离为100米;二是1000Base SX GBIC模块(如图2所示), 适用于多模多纤,最长传输距 离为500米;三是1000 BaseLX GBIC模块,适用于单模光 纤,最长传输距离为10千米; 四是1000Base-ZX GBIC,适 用于长波单模光纤,最长传输 距离为70千米~100千米。
SFP模块
3.4 交换机的配置


本地配置(基本配置) 通过Console端口连接并配置 通常为RS-232串口,须使用配置专用连线直接连接至计算机的串 口,利用终端仿真程序(如Windows下的“超级终端”)进行本 地配置。思科交换机则通常采用RJ-45端口,须使用专门的 Console线(两端均为RJ-45接头的扁平线)。 远程配置 通过交换机的普通端口连接并配置 Telnet方式 Web浏览器方式
堆叠和级联的区别(续)




级联相对容易,但堆叠这种技术有级联不可达到的优势。首先,多台 交换机堆叠在一起,从逻辑上来说,它们属于同一个设备。这样,如 果你想对这几台交换机进行设置,只要连接到任何一台设备上,就可 看到堆叠中的其他交换机。而级联的设备逻辑上是独立的,如果想要 网管这些设备,必须依次连接到每个设备。 多个设备级联会产生级联瓶颈。例如,两个百兆交换机通过一根双绞 线级联,则它们的级联带宽是百兆。这样不同交换机之间的计算机要 通讯,都只能通过这百兆带宽。而两个交换机通过堆叠连接在一起, 堆叠线缆将能提供高于1G的背板带宽,极大地减低了瓶颈。 级联还有一个堆叠达不到的目的,是增加连接距离。比如,一台计算 机离交换机较远,超过了单根双绞线的最长距离100米,则可在中间 再放置一台交换机,使计算机与此交换机相连。堆叠线缆最长也只有 几米,所以堆叠时应予考虑。 堆叠和级联各有优点,在实际的方案设计中经常同时出现,可灵活应 用。
堆叠和级联的区别)和级联(Uplink)是多台交换机或 集线器连接在一起的两种方式。它们的主要 目的是增加端口密度。但它们实现的方法不同。 级联是通过集线器的某个端口与其它集线器相连的,如使用一 个集线器UPLINK口到另一个的普通端口;而堆叠是通过集线 器的背板连接起来的,它是一种建立在芯片级上的连接,如 2 个24口交换机堆叠起来的效果就像是一个48口的交换机,优点 是不会产生瓶颈的问题。 级联可通过一根双绞线在任何网络设备厂家的交换机之间,集 线器之间,或交换机与集线器之间完成。而堆叠只有在自己厂 家的设备之间,且此设备必须具有堆叠功能才可实现。级联只 需单做一根双绞线(或其他媒介),堆叠需要专用的堆叠模块和 堆叠线缆。 交换机的级联在理论上是没有级联个数限制的 (注意:集线器级 联有个数限制,且10M和100M的要求不同),而堆叠各个厂家 的设备会标明最大堆叠个数。
第四层交换机 能够基于传输层中的TCP/UDP应用端口号决定传输,即根据端口主 机的应用需求来自主确定或动态限制端口的交换过程和数据流量,即 具有第四层智能应用交换需求


第七层交换技术



亦称“第七层认知技术”,是目前最新的交换技术,可以 实现有效的数据流优化和智能负载均衡。 用户不仅能验证是否在发送正确的内容,而且还能打开网 络上传送的数据包(不用考虑IP地址或端口),并根据包 中的信息做出负载均衡决定。 如端口80,除了WEB传输流,还有许多类型的传输流 (如流媒体数据)通过此端口传输。第四层交换无法区分 这两种类型的数据,而第七层交换可以自由地完全打开传 输流的应用层/表示层,仔细分析其中的内容,根据应用 的类型而非仅仅根据IP和端口号做出更智能的负载均衡决 定,比如规定WEB传输流具有更高优先级。 目前还没有这类第七层的标准。
3.2 交换机的分类

交换机和集线器

不能“以貌取人”
TP-link TL-HP8MU HUB

桌面型交换机和模块化交换机

异在“按需定制”
D-Link DFE-916DX HUB
3Com Switchs
3Com SuperStack 3 4400 switch
按网络类型分类


Cisco GigaStack GBIC堆叠模块和电缆
SFP模块

SFP(Small Formfactor Pluggables)可 以简单的理解为GBIC的 升级版本。SFP模块(如 图所示)体积比GBIC模 块减少一半,可以在相同 面板上配置多出一倍以上 的端口数量。由于SFP模 块在功能上与GBIC基本 一致,因此,也被有些交 换机厂商称为小型化 GBIC(Mini-GBIC)。
DB-9串行端口
DB-25串行端口
按协议层次分类

第二层交换机(网桥技术) 使用可编程的ASIC(专用集成电路)通过高速背板/总线(速率可达 每秒几十GB)并基于MAC地址完成不同端口间的数据转发,价格最 低,性能亦最低,支持VLAN,通常为非网管型 第三层交换机(路由技术) 使用可编程的ASIC(专用集成电路)而不是运行在处理器之上的软 件进行数据转发和IP路由处理,具有线速路由功能,可为每个端口配 置独立的IP地址,可根据IP地址划分为小而独立的VLAN——既可完 成第二层交换机的端口交换功能,又能完成部分路由器的路由功能
3.5 交换机的交换技术



端口交换 端口间的通道由人工预先设定并固定下来,改变端口间的互联通道须由 人工配置—基于物理层,非真正意义的所谓“端口交换机” 帧交换 Cut-through(直通交换方式) 只检查数据包的包头(通常14字节)中目的地址,一确认即开始 传送(不 需要存储,延迟最小,无检错功能) Fragment Free(碎片隔离方式,Modified Cut-through) 传送时会检查是否有冲突(少于64字节的“残帧”)发生,若有则丢弃 该包——中等延迟,广泛应用于低档交换机。 Store and Forward (存储转发方式) 接收端口将传送来的整个数据包完整接收下来后存储在缓冲区中,然后 进行检错,只有完好的数据包才能得以向目的地址转发。应用最广泛。 优点:无错转发;支持不同速度端口间的转发,改善网络性能 缺点:延迟最大 信元交换 定长包,硬件快速交换,语音、视频等多媒体信号传输最佳,但设备昂贵
3.3 交换机的连接




当单一交换机所能够提供的端口数量不足以满足网络计算机的需求时, 必须要有两个以上的交换机提供相应数量的端口,这也就要涉及到交换 机之间连接的问题。从根本上来讲,交换机之间的连接不外乎两种方式, 一是堆叠,一是级联。 级联(Uplink) 上层交换机普通以太网端口与下层交换机的Uplink(级联)端口连 接 需要注意的是交换机不能无限制级联,超过一定数量的交换机进行 级联,最终会引起广播风暴,导致网络性能严重下降。 堆叠(Stack) 几台交换机堆叠在一起,采用专用堆叠电缆进行连接 堆叠中的所有交换机可视为一个整体交换机来进行管理,但必须有 专门端口(Up和Down,通常都是D型25孔接口) 群集(集群) 堆叠和级联技术的综合,可将分布各处的交换机逻辑地组合到一起, 其中一台为Commander(管理者),其他交换机则处于从属地位, 由Commander统一管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