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认识

合集下载

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本科培养方案

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本科培养方案

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2017级本科培养方案一、专业简介沈阳航空航天大学“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原名“航空发动机专业”)成立于1952年,1978年正式更名为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是国内成立最早的航空动力专业之一,现有飞行器动力工程和飞行器动力工程(航空发动机维修)两个专业方向。

该专业依托航空宇航科学技术学科,将航空发动机作为重点对象,具有突出的专业特色。

该专业是辽宁省首批示范性专业、国家特色专业、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以及国家级“卓越计划”专业。

该专业具有航空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辽宁省飞行器及动力装置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辽宁省航空推进系统先进测试技术重点实验室、机械振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发动机构造强度及振动系列课程省级教学团队等优势学科与优质教学资源的支撑。

该专业注重工程教育与工程训练相结合,注重信息技术在设计、分析和实验技术中的应用;教学与航空发动机厂、所密切结合,突出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学生在航空发动机试验与测试和航空发动机维修与维护方面具有优势与特色。

二、培养目标及服务面向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热爱航空航天及能源事业,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理论知识,具有较强工程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具有较强的敬业精神和团队协作精神、具有创新意识的热动力工程类专业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兼顾为学生毕业后继续深造做准备,并为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基础。

培养飞行器动力工程领域内,具备飞行器动力装置及其控制系统等方面知识,能在航空、航天部门从事航空发动机及其它热动力机械的设计、研究、制造、试验、运行维护和技术管理,航空、民航部门从事航空发动机维修和运行维护等方面工作,也可在交通、能源、环境等部门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三、培养要求1、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较好的人文素养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体魄;2、具有从事领域工作所需的自然科学知识和社会科学知识;3、了解体育运动的基本知识,初步掌握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养成科学锻炼身体的习惯,达到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4、主要学习飞行器动力装置的基础理论;5、掌握航空发动机设计与制造、结构强度计算与分析、航空发动机试验与测试技术、机械学、热流科学和测控技术等方面知识;6、受到机械工程设计、实验测试和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训练;7、具有飞行器动力装置及控制系统设计、研制、试验和运行维护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飞行器动力工程知识点总结

飞行器动力工程知识点总结

飞行器动力工程知识点总结一、飞行器动力系统概述飞行器动力系统是指驱动飞行器进行飞行的动力装置,是飞行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直接影响着飞行器的飞行性能、经济性和安全性。

飞行器动力系统主要包括发动机、推进系统、燃料系统等部分。

1. 发动机发动机是飞行器动力系统的核心部件,其功能是将燃料燃烧产生的能量转化为机械能,推动飞行器进行飞行。

发动机根据其工作原理和结构,可以分为涡轮喷气发动机、涡桨发动机、活塞发动机、火箭发动机等几种类型。

2. 推进系统推进系统是将发动机产生的动力转化为推进力,推动飞行器进行飞行。

推进系统通常包括涡轮风扇、涡轮喷气发动机喷管、尾喷管等部分。

3. 燃料系统燃料系统是为发动机提供燃料和润滑油的系统,包括燃料供给系统、燃烧系统、排油系统等部分。

二、飞行器动力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工作过程1. 动力系统的基本原理飞行器动力系统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进而产生推进力,推动飞行器进行飞行。

不同类型的发动机有不同的工作原理,如涡轮喷气发动机是利用高速喷气产生的推进力进行推进,活塞发动机是通过活塞往复运动产生的机械能推动飞行器飞行。

2. 工作过程飞行器动力系统的工作过程通常包括燃烧室的燃烧过程、喷气和推进过程、涡轮的驱动过程等。

燃烧室的燃烧过程是将燃料燃烧产生高温高压气体,喷气和推进过程是将高温高压气体喷出产生推进力,涡轮的驱动过程是将喷出的气体推动涡轮转动,带动飞机前进。

三、飞行器动力系统的性能指标及影响因素1. 性能指标飞行器动力系统的性能指标主要包括动力性能、经济性能、可靠性等几个方面。

动力性能包括推力、功率、燃油效率等指标;经济性能包括单位功率燃油消耗、维护成本等指标;可靠性包括故障率、寿命等指标。

2. 影响因素影响飞行器动力系统性能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包括发动机结构和效率、燃料质量和供应、气温、气压等环境因素、飞行器的设计和载荷等因素。

四、飞行器动力系统的设计与发展1. 设计要求飞行器动力系统的设计要求主要包括实现足够的推力和功率、提高燃油效率、确保可靠性和安全性等几个方面。

2023年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介绍

2023年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介绍

2023年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介绍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是航空航天工程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航空发动机、飞行器传动、液压传动、制动和降落装置等方面的技术和应用,是航空航天工程学科中的核心课程之一。

一、专业特点1. 基础课程全面:飞行器动力工程涉及的课程十分综合,包括力学、动力学、热力学、流体力学、材料力学、电子电气技术等基础课程。

这样设计的专业教育体系,使得学生综合能力得到了全方位的锤炼。

2. 软件应用广泛:飞行器动力工程的研究需要大量软件的辅助,学生不仅需要熟练掌握飞行器设计和分析软件,还需要具备各种数值计算、仿真分析和数据处理软件的使用能力。

3. 实践教学强化:学飞行器动力工程的专业学生,在校期间除了学习理论基础知识外,还需要完成多种实验和课程设计,这些实践操作,都是为了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实践机会,增强学生的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能力。

二、就业前景目前,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航空航天工程领域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在这种情况下,延伸出来的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迎合了市场需求,毕业后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就业方向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飞机厂、涡轮机厂、质量检测业、航空部件制造业、运输航空业、飞行试验基地、研究院等。

三、主要学习内容1. 动力学:系统介绍航空发动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着重学习涡轮机的原理和构造以及涡轮增压器、燃烧室、涡轮、喷气出口、叶轮等结构,了解动力系与配进系之间的相互作用。

2. 液压传动:涉及液力传动的基本原理、构造、特点及其应用,学习液压传动系统的基本组成、元件、控制及其电动控制方法、维护保养。

3. 制动和降落装置:主要介绍轮式制动和气垫制动的原理和特点、轮组的选择、运行条件及其维护保养、液压降落装置和退弹式降落装置。

4. 热力学与流体力学:深入学习热力学和流体力学,在飞行器动力工程的应用中掌握流场的数值计算,同时研究各种冷却技术和冷却系统的设计。

5. 数值计算:学会使用各种计算机仿真软件来模拟飞行器动力系统的工作环境,对各种受力条件和实际工作条件下的性能进行模拟,以及各种测试数据的处理。

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就业方向及前景分析

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就业方向及前景分析

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就业方向及前景分析导言飞行器动力工程是航空航天工程领域的一个重要专业方向,随着航空业的飞速发展,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的就业前景也变得越来越广阔。

本文将对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的就业方向和前景进行详细分析。

就业方向航空发动机设计与研发在航空工业中,航空发动机是飞行器动力的核心,负责提供足够的推力以保证飞行安全。

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毕业生可以选择从事航空发动机的设计与研发工作,参与新型发动机的设计、试验和改进,提升发动机的性能和可靠性。

航空发动机维修与保养航空发动机的维修与保养是确保飞机安全运行的重要环节。

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毕业生可以成为航空发动机的维修与保养技术人员,负责检修和维护发动机的各个部件,保证发动机在运行中的稳定性和高效性。

航空工程师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毕业生还可以从事航空工程师的职业,参与整个飞行器的设计、制造和调试工作。

他们可以负责飞机结构和动力系统的设计与优化,保证飞机在空中的飞行性能和可靠性。

航空航天研究员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毕业生还有机会成为航空航天研究方向的专家和学者,他们可以参与航空航天领域的科研项目,研究并解决各种技术难题,推动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

就业前景分析市场需求旺盛随着民航业的快速发展和世界各国对军事航空力量的加强需求,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的就业前景非常广阔。

市场对航空发动机设计与维修、航空工程师和航空航天研究员等人才的需求量较大,毕业生可以在国内外航空工业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高校等机构就业。

薪资水平较高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是航空航天工程领域的重点专业,毕业生在就业时往往能够获得较高的薪资待遇。

航空工程师、航空发动机设计师等职位的工资水平普遍较高,且随着工作经验的积累和职业发展的提升,薪资待遇会进一步提高。

行业前景光明随着航空航天技术的不断发展,飞行器动力工程领域的发展前景也非常光明。

航空发动机的新技术、新材料不断涌现,航空工程师和航空航天研究员在相关创新项目中扮演重要角色。

飞行器动力工程本科专业培养方案

飞行器动力工程本科专业培养方案

飞行器动力工程本科专业培养方案一、专业背景飞行器动力工程是航空航天领域的重要学科,主要涉及飞行器的动力系统设计与开发,包括发动机、燃料系统、涡轮机、推进系统等各个方面。

该专业培养拥有扎实的数理基础、系统化的工程技术知识及创新思维能力的高级专业人才。

二、培养目标飞行器动力工程本科专业旨在培养具备以下能力和素质的应用型人才:1. 扎实的数理基础:具备扎实的数学、物理等基础知识,能够运用数学方法和物理原理解决飞行器动力系统工程中的问题。

2. 专业技术能力:掌握飞行器动力系统设计、调试、测试与维护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能够独立进行飞行器动力系统的设计和实施。

3. 工程实践能力:具备工程实践能力,能够熟练操作飞行器动力系统的实验设备,进行系统性能测试和产品改善。

4. 创新能力与团队合作精神:具备创新思维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善于合作与沟通,在团队中能够有效发挥自己的作用。

5. 终身学习与发展能力:具备不断学习和自我提高的意识,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能够适应未来科技发展的需要。

三、课程设置飞行器动力工程本科专业培养方案主要包括以下课程:1. 基础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电路原理、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等。

2. 专业核心课程:飞行器动力学、燃气轮机原理、燃烧与燃烧器、航空发动机设计与制造、推进系统原理等。

3. 应用能力课程:航空航天材料、噪声与振动控制、航空发动机试验技术、航空发动机故障诊断与维修等。

4. 实践教学环节:飞机发动机实验、飞行器动力系统设计与实施实践等。

四、实践教学与创新活动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飞行器动力工程本科专业设置了一系列实践教学和创新活动,包括:1. 实验教学:开设飞行器动力系统的实验教学,使学生能够熟悉实际动力系统的操作和性能测试。

2. 实习实训:组织学生到航空航天企事业单位进行实习实训,锻炼学生的实际动力系统设计与制造能力。

3. 科研训练:鼓励学生参与科学研究,组织学生参加科技竞赛和创新创业活动,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2023年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介绍及就业方向

2023年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介绍及就业方向

2023年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介绍及就业方向飞行器动力工程,是一门研究航空发动机与飞行器推进系统、控制系统等动力装置的学科。

该专业主要涉及燃气轮机、涡轮螺旋桨、离心式压气机、液压机等主要活塞机械、液压工艺等动力理论与技术,培养的学生应具有较强的物理、数学与力学基础以及对航空推进系统及相关领域的兴趣。

本专业的毕业生主要有以下的就业方向:一、科研机构、大专院校、航空航天企事业单位的科研、技术研发及管理工作。

二、航空航天科技、装备制造、维修企业的设备安装、调试、维护、技术研究及管理岗位。

三、国内外主流飞机及发动机设计研发企业的研发、设计、制造和质量控制等相关工作。

四、涡轮机生产企业的工艺、工程、管理、设计和维修等岗位。

由于当前我国正在积极推进航空产业的发展,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

毕业生可以选择在航空航天领域寻找发展机会,积极参与国内各大探险、载人航天计划以及著名航空器的设计、测试、制造等方面的工作。

这个专业从工作中新的领域就是如下:首先,无人机的快速发展,加速了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的发展。

毕业生可以到无人机的生产厂家、技术研发部门等机构寻找未来的发展方向。

其次,我国积极推进航空商业化发展,相关航空公司在发展过程中需要大量人才。

毕业生可以选择在各大航空企业的技术部门中工作,负责航空器的动力研发等方面的工作。

此外,在国外,各航空公司也都需要大量的航空机械师、飞行工程师、航空技术人员等工作岗位,毕业生可以选择到国外寻找更广阔的发展机会。

总之,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将在未来的航空产业中担当重要的角色,该专业培养的学生要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不断学习新知识、把握机遇,为国家航空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航空航天工程师的飞行器动力学和控制

航空航天工程师的飞行器动力学和控制

航空航天工程师的飞行器动力学和控制航空航天工程师是一项充满挑战性和魅力的职业,他们负责设计、开发和改进各种类型的飞行器。

在这个岗位上,飞行器动力学和控制是必不可少的知识领域。

本文将介绍航空航天工程师在飞行器动力学和控制方面的工作内容和技术要求。

一、飞行器动力学飞行器动力学是研究飞行器在空气中运动规律的科学,主要包括力学、空气动力学和运动学三个方面。

作为航空航天工程师,对于飞行器的动力学性能有着深入的理解是必不可少的。

首先,航空航天工程师需要掌握力学的基本原理,包括牛顿定律和质心力学等。

这些原理将帮助工程师了解飞行器在加速、转弯和停止过程中所受到的力和力矩。

其次,空气动力学是飞行器动力学的核心内容。

航空航天工程师需要了解空气动力学的基本原理,包括空气动力学力学和气动力学的相关知识。

他们需要通过数值模拟、实验测试和经验公式等方法来研究飞行器在不同飞行状态下的气动特性,以便优化设计并提高飞行性能。

最后,运动学是研究飞行器运动轨迹和姿态的学科。

航空航天工程师需要掌握运动学的基本概念,如欧拉角、姿态稳定性和航线规划等。

这些知识将帮助工程师设计飞行器的姿态控制系统和飞行计划。

二、飞行器控制飞行器控制是确保飞行器安全、稳定和精确操控的关键技术。

航空航天工程师需要在飞行器动力学的基础上,熟悉各种控制理论和方法,并将其应用于飞行器控制系统的设计和优化。

首先,航空航天工程师需要了解传统控制理论,如PID控制和根轨迹法。

这些理论为设计主动控制系统提供了基础,可以使飞行器自动地控制其姿态、速度和航向等。

其次,现代控制理论也是飞行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航空航天工程师需要熟悉状态空间表示法、H∞控制和模糊控制等。

这些理论可以提高控制系统的性能和鲁棒性,以应对飞行器在不同飞行环境下的扰动和不确定性。

最后,航空航天工程师还需要掌握飞行器导航和制导技术。

导航是确定飞行器位置和航向的过程,而制导则是根据导航信息指导飞行器的飞行路径。

飞行器动力实习报告

飞行器动力实习报告

一、实习背景随着我国航空工业的快速发展,飞行器动力工程作为航空工业的核心技术之一,其重要性日益凸显。

为了更好地了解飞行器动力工程的实际应用,提高自身专业素养,我于2023年在某知名航空企业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飞行器动力实习。

本次实习内容丰富,包括动力系统原理学习、实际操作训练、现场参观等多个环节。

二、实习内容1. 动力系统原理学习实习初期,我系统地学习了飞行器动力系统的基本原理,包括发动机结构、工作原理、性能参数等。

通过查阅资料、听讲座和与工程师交流,我对发动机的工作过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 实际操作训练在实习过程中,我参与了发动机装配、调试、测试等实际操作训练。

在工程师的指导下,我学会了如何正确装配发动机,掌握了一定的调试和测试技巧。

此外,我还参与了发动机性能试验,了解了试验过程和数据分析方法。

3. 现场参观为了拓宽视野,实习期间我还参观了企业的生产线、实验室和装配车间。

通过现场参观,我对飞行器动力工程的实际应用有了更直观的认识,了解了企业生产流程和质量管理。

4. 顶岗实习在实习后期,我参与了企业的一项研发项目,负责动力系统性能优化工作。

在工程师的指导下,我运用所学知识,对动力系统进行了优化设计,提高了发动机性能。

三、实习收获1. 提高了专业素养通过本次实习,我对飞行器动力工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动力系统原理、实际操作技能和项目管理经验,提高了自身专业素养。

2. 增强了团队协作能力在实习过程中,我与同事们共同完成了多个项目,学会了与他人沟通、协作,提高了团队协作能力。

3. 培养了创新意识在参与研发项目的过程中,我不断尝试新的设计方案,培养了创新意识,为今后的工作打下了基础。

4. 拓宽了视野通过参观企业、参与项目,我对航空工业有了更全面的了解,拓宽了视野,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四、实习总结本次飞行器动力实习使我受益匪浅,不仅提高了专业素养,还锻炼了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为我国航空工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认识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方向培养航空、航天、民航、航海及机械、动力、能源等领域设计、制造、科研各部门从事航空动力、地面燃气轮机、热能工程、流体机械及工程机械方面的设计、制造、试验以及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使用维护和技术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

本专业学制四年,招收理科考生,毕业生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设有“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系统仿真与控制”、“机械设计及理论”硕士点和博士点以及“动力机械及工程”硕士点,并设有“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博士后流动站。

二、专业内容
本专业以飞行器动力(发动机)总体设计、部件设计、控制系统设计及热能工程中的动力机械为主要内容。

主干学科:工程热物理、流体力学、固体力学、机械学、电工与电子技术、自动控制。

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数理基础和流体力学、固体力学、机械学、工程热力学、传热学、计算机控制及电工与电子学等方面基础知识,以获得以下几方面的专业知识、综合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
?发动机总体性能分析、总体与部件设计
?发动机结构设计及强度和振动分析、计算、试验及测试
?控制系统分析、设计及试验
?热能系统部件与系统设计及试验
?一般机械设备与装置的设计、工程分析及开发
相近专业:热力涡轮机、火箭发动机、热能工程、内燃机、机械设计与制造、热能动力机械与装置、工程热物理、流体控制与操纵系统、自动控制、
工业自动化。

三、主要专业课程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工程图学、机械设计基础、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工程热力学、工程流体力学、弹性力学、计算机语言与程序设计基础、电工与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原理、传热学、叶片机原
理与设计、发动机原理、发动机构造、发动机强度等基础与专业课程,五组分组专业课程:(1)粘性流体力学、计算流体力学、实验流体力学;(2)机械振动基础、强度振动测试技术、有限元基础;(3)发动机控制元件、发动机控制系统、计算机控制技术;(4)发动机燃烧技术、热工测量、传热应用与分析;(5)高超声速气动力学、冲压发动机、火箭发动机,以及
专业选修课程。

四、毕业生适应工作范围
本专业涉及面广,根据课程选修情况,可以有五个不同侧重方向:(1)性能与气动力学;(2)结构与强度;(3)控制与仿真;(4)燃烧与传热;(5)航天推进系统。

这五个方向相互交叉,不完全独立,而是有所侧重,以便学生所从事的工作范围更为广泛。

毕业生可以去研究所、设计所、高
校、部队、工厂、企业等单位工作。

侧重于性能与气动力学和航天推进系统的学生适合于航空、航天发动机设计所、研究所高校、部队和企业的设计、生产部门,可从事发动机的总体性能分析、总体与部件设计、故障分析等方面的工作,也可从事热能工程、轻型燃气轮机、热力涡轮机、鼓风机等机械的设计和试验研究,还可在民航、航天、航海、武器装备等相关单位从事动力装置性能与气动力学分析、设计、试验、研究等方面工作。

侧重于结构与强度的学生适合于航空、航天发动机设计所、研究所高校、部队和企业的设计、生产部门,可从事发动机结构设计及优化、强度、疲劳寿命、可靠性和振动分析及试验研究及机械故障分析等方面的工作,也可从事热能工程、轻型燃气轮机、热力涡轮机、鼓风机及一般机械的结构设计和试验研究,还可在民航、航天、航海、武器装备等相关单位从事动力装置结构设计、强度分析、试验研究、维护等方面工作。

侧重于控制与仿真方向的学生适合于航空、航天发动机设计所、研究所、高校、部队和企业的设计、生产部门,从事发动机控制系统及其元件、部件和发动机数字电子控制器的设计、性能分析和试验工作,控制系统装配、维护及故障分析,也可去民航、航天、航海、武器装备等相关单位从事热动力装置、生产过程自动化系统的设计和试验研究工作,或从事机电
液一体化产品的设计和开发工作。

侧重于燃烧与传热的学生适合于航空、航天发动机设计所、研究所高校、部队和企业的设计、生产部门,从事燃烧、传热、流动、机械维护、热能系统工程等方面的研究和设计工作,也适合电力机械、石油、化工、
轻纺、冶金、建材、有关研究所、工厂、油田及火力发电厂等部门,从事热能、能源开发以及锅炉等热工设备的传热、燃烧、流动等方面的研究、
设计、运行维护以及技术改造等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