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承载力检测要求和标准汇总表
地基与基础工程质量文件汇总表

基础工程结构质量验收资料四川升华集团有限公司达县国资局综合楼项目部地基与基础分部工程质量验收报告SG-T095注:1、地基与基础分部工程完成后,监理单位(建设单位)应组织有关单位进行质量验收,并按规定的内容填写和署意见,工程建设参与各方按规定承担相应质量责任;2、地基与基础分部工程质量文件按要求填写汇总表并整理成册附后备查;3、质量监督机构完成监督检查工作,审查此表后签署验收程序等质量监督意见。
四川省建设厅制SG-T096四川省建设厅制SG-T097桩基础工程质量验收报告注:1、桩基础工程完成后,监理单位(建设单位)应组织有关单位进行质量验收,并按规定的内容填写和签署意见,工程建设参与各方按规定承担相应质量责任;2、桩基础工程质量文件按要求填写汇总表并整理成册附后;3、质量监督机构完成监督检查工作,审查此表后签署质量监督意见。
四川省建设厅SG-T098桩基础工程质量文件汇总表四川省建设厅制建筑工程施工单位竣工验收资料四川升华集团有限公司达县国资局综合楼项目部SG-001工程质量事故报告四川省建设厅制SG-002单位工程开工报告本表一式五份:建设、监理、施工、主管部门、存档各一份。
四川省建设厅监制编号:第×册施工日志工程项目名称:×××起止日期:×年×月×日至×年×月×日四川省建设厅制施工日志本表由施工单位留存,规范有要求的检验批应将该记录存档。
四川省建设厅监印技术核定单本表一式五份:建设、监理、设计、施工、城建档案存挡各一份四川省建设厅监印SG-005建筑物(构筑物)定位(放线)测量记录注:本表一式四份,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城建档案馆各一份。
四川省建设厅监制技术交底本表一式四份:建设、监理、施工、存档各一份。
四川省建设厅监印SG-007图纸会审记录本表一式六份:建设、设计、施工、监理、监督、存档各一份;记录内容可加页,附后。
(完整版)建筑工程试验检测项目及频率汇总表

建筑工程试验检测项目及频率汇总表
建筑工程试验检测项目及频率汇总表
建筑工程试验检测项目及频率汇总表
建筑工程试验检测项目及频率汇总表
建筑工程试验检测项目及频率汇总表
建筑工程试验检测项目及频率汇总表
建筑工程试验检测项目及频率汇总表
建筑工程试验检测项目及频率汇总表
建筑工程试验检测项目及频率汇总表
建筑工程试验检测项目及频率汇总表
建筑工程试验检测项目及频率汇总表
建筑工程试验检测项目及频率汇总表
建筑工程试验检测项目及频率汇总表
建筑工程试验检测项目及频率汇总表
建筑工程试验检测项目及频率汇总表
建筑工程试验检测项目及频率汇总表
建筑工程试验检测项目及频率汇总表
建筑工程试验检测项目及频率汇总表
建筑工程试验检测项目及频率汇总表。
地基承载力试验频率

一、地基承载力
1、挡墙基础:每侧每10延米至少检测2个点,必要时可根据需要增加检测点。
2、桥涵基础:每桥台至少检测6点,必要时可根据需要增加检测点。
二、地基承载力的计算(当用轻型触探仪检测时)
1、轻型触探仪(锤重10kg)检测地基承载力可按下列经验公式计算:
粘性土:σ0=(0.8N10-2)×9.8 (Kpa)
砂性土:σ0=8.4N10-20 (Kpa)
式中:σ0-实测地基承载力; N10-锤重为10kg时的锤击数;
市政道路工程试验检测项目及频率汇总表
市政道路工程试验检测项目及频率汇总表
市政道路工程试验检测项目及频率汇总表
市政道路工程试验检测项目及频率汇总表
市政道路工程试验检测项目及频率汇总表
市政道路工程试验检测项目及频率汇总表
市政道路工程试验检测项目及频率汇总表
市政道路工程试验检测项目及频率汇总表
市政道路工程试验检测项目及频率汇总表
市政道路工程试验检测项目及频率汇总表
市政道路工程试验检测项目及频率汇总表
市政道路工程试验检测项目及频率汇总表
-----精心整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地基承载力检测要求和标准 汇总表

《建筑桩基础设计与施工验收规范》(DBJ50-200-2014) 《建筑地基基础检测技术规范》(DBJ50/T-136-2012) 《建筑地基基础检测技术规范》(DBJ50/T-136-2012)
基底面总面积1000~3000㎡,3个点; 基底面总面积≥3000㎡,6个点,面积每增加1500㎡,增加1个取样点; 大直径嵌岩桩应进行桩端持力层检验。一柱一桩的大直径嵌岩桩,应视岩性检验 孔底3倍桩径或5M范围内有无不良地质条件。人工挖孔桩桩端持力层检验时,对发 现异常的桩孔应全部进行验证,未发现异常的桩孔,随机抽取其总数的20%进行验
地基持力层检测执行标准
基础类型 人工挖孔桩(嵌岩桩) 人工挖孔桩(端承桩,无法取岩 芯) 人工挖孔桩(摩擦桩) 钻孔灌注桩 钻孔灌注桩
旋挖桩
独立柱基、条基、筏板基础 独立柱基、条基、筏板基础(无法 取岩芯)
桩基础独立柱基源自地基承载力检测方法 检测数量
人工挖孔灌注桩桩身完整性可采用低应变法进行检测,抽检数量为每个承台至少1
取岩芯
根,且不应少于总桩数的30%和20根。并在上述抽检桩数范围内,采用声波透射法 或钻芯法对部分受检桩进行检测,抽检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10%。取岩芯不少于
总桩数的10%,不少于10根
平板载荷试验
总桩数的1%,不少于3根
桩静载试验 取岩芯 桩静载试验
取岩芯
取岩芯
桩数的1%,不少于3根;50根以内的为2根
《建筑地基基础检测技术规范》DBJ50/T-136-2012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DBJ50-125-2011)
《建筑地基基础检测技术规范》DBJ50/T-136-2012
地基承载力标准值

地基承载力标准值地基承载力标准值是指地基土壤在规定条件下所能承受的最大荷载能力,是土壤力学性质的重要指标之一。
地基承载力标准值的确定对于建筑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际工程中,地基承载力标准值的准确确定可以有效避免建筑物沉降过大、产生裂缝或者发生倾斜等问题,保障建筑物的安全和稳定。
地基承载力标准值的确定需要进行土壤力学试验,通过试验数据来评定地基土壤的承载能力。
一般来说,地基承载力标准值与地基土壤的类型、密实度、含水量、孔隙结构等因素密切相关。
在进行试验时,需要采集地基土壤样品,进行室内试验或现场试验,通过测定土壤的抗压强度、抗剪强度等指标来确定地基承载力标准值。
在确定地基承载力标准值时,需要考虑地基土壤的不均匀性和随机性。
地基土壤的性质受到地质构造、历史沉积、气候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不同地点的土壤性质可能存在较大差异。
因此,在确定地基承载力标准值时,需要进行充分的试验和分析,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以确保确定的标准值能够准确反映地基土壤的承载能力。
地基承载力标准值的确定还需要考虑建筑物的荷载特性。
不同类型的建筑物在设计荷载上存在差异,因此在确定地基承载力标准值时,需要充分考虑建筑物的荷载特性,确保地基承载力能够满足建筑物的实际需要。
在实际工程中,地基承载力标准值的准确确定需要多学科的知识和丰富的经验。
土壤力学、地质学、工程力学等学科的知识都对确定地基承载力标准值具有重要影响。
同时,工程实践经验也是确定地基承载力标准值的重要参考依据,通过对实际工程的观测和分析,可以更好地把握地基承载力标准值的准确性。
总的来说,地基承载力标准值的确定是一个复杂而又重要的工作。
只有通过科学的试验和分析,结合丰富的实践经验,才能够准确地确定地基承载力标准值,为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可靠的依据,保障建筑物的安全和稳定。
因此,在工程实践中,需要高度重视地基承载力标准值的确定工作,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地基承载力试验

加载分级不应少于 8级。最大加载量 不应小于设计要求 压力值的2倍。
每级加载后,间隔10、 当在连续两小时内,每小时的沉
10、 10、 15、
降量小于0.1mm时,则认为已
15min以后每隔半小 趋于稳定,即可加下一级荷载。
时测读一次。
检测类型
试验终止条件
卸载规定
a、某级荷载下,桩顶的沉降量为前一级荷载作用下的 每级卸载量为加载量的2倍,每级
5、加荷分级不应少于8级。最大加载量不应小 于设计要求的两倍。
6、每级加载后,按间隔10min、10min、10min、 15min、15min,以后为每隔半小时测读一次沉降量, 当在连续两小时内,每小时的沉降量小于0.1mm时, 则认为已趋稳定,可加下一级荷载。
7、正式加压前应预压最大加载量的5%,预压时 间为5min,预压结束卸载为零,架表开始试验
后每隔30min测读一 认为已达到相对稳定,可加下一
次。
级荷载;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复合地基 承载力试验
加载等级可分为 每加一级荷载前后均应 当一小时内沉降量小于0.1mm 8~12级。最大加 各读记承压板沉降量一 时,即可加下一级荷载。 载量不应小于设计 次,以后每半小时读记 要求压力值的2倍。 一次。
地基土承载力 试验(浅层平 板载荷试验)
《建筑基桩检 测技术规范》 (JGJ106-2003)
混凝土预制桩
(包括预应力管桩)、钢 桩及各种类型的混凝土灌 注桩。
数量为桩总数的0.5%~1%,且 每项单体工程不应少于3处。有 单桩强度检测要求时,数量为 总数的0.5%~1%,但不应少于3 根。
《建筑地基处 理技 术规范》
(JGJ79-2002)
确定地基承载力表格汇总wap

国内现有确定地基承载力表格资料汇总根据轻型动力触探试验确定地基承载力标准值N10(击) 15 20 25 30f k(kPa) 105 145 190 230备注依据老的《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7—89)。
N10(击) 6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f k(kPa) 51 69 114 159 204 249 294 339 384 429 备注依据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资料。
N10(击) 15~20 18~25 23~30 27~35 32~40 35~50e ~~~~~<f k(kPa) 40~70 60~90 80~120 100~150 130~180 150~200备注依据西安市资料。
饱和度Sr>取下限,Sr<取上限。
N10(击) 10 20 30 40f k(kPa) 85 115 135 160备注依据老的《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7—89)。
根据重型动力触探试验确定地基承载力标准值(击) 3 4 5 6 8 10 12 碎石土f k(kPa)140 170 200 240 320 400 480中、粗、砾砂f k(kPa)120 150 200 240 320 400备注1、依据原一机部勘察公司西南大队资料。
2、本表适用于冲、洪积成因的碎石土和砂土,对碎石土, d60不大于30mm,不均匀系数不大于120。
对中、粗砂,不均匀系不大于6,对砾砂,不均匀系数不大于20。
(击) 1 2 3 4 5 6 7 8 9 10 粘土96 152 209 265 321 382 444 505粉质粘土88 136 184 232 280 328 376 424 粉土80 107 136 165 195 (224)素填土79 103 128 152 176 (201)粉细砂(80) (110) 142 165 187 210 232 255 277 备注括号内值供内插用,依据《油气管道工程地质勘察技术规定》。
承载力报告(DOC)

地基检测报告(振冲复合地基)工程名称: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成都校区迁建工程(一期)主教学楼A建设单位: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检测单位:四川省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心检测日期:2012年05月14日~05月26日检测性质:委托检测报告日期:2012年06月12日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成都校区迁建工程(一期)主教学楼A振冲复合地基检测报告执行标准:《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四川省建筑地基基础质量检测若干规定》(修订本)检测负责:廖中原证书编号【川】建检资字(11)4242检测人员: 张正勇证书编号【川】建检资字(07)2372李加育证书编号【川】建检资字(07)2371报告编写:校核:审批:声明:1.报告无计量认证章、资质专用章以及委托检验专用章或业务专用章无效。
2.复制报告未重新加盖计量认证章、资质专用章以及委托检验专用章或业务专用章无效。
3.报告无报告人、审核人、批准人签字无效。
4.报告涂改、换页无效,无骑缝章无效。
5.对送样委托检测, 检测报告仅对来样负责。
6.对检测报告若有异议,应于收到报告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检测单位提出。
四川省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心2012年06月12日工程概况表1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成都校区迁建工程(一期)主教学楼A振冲复合地基检测报告一、前言受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委托,四川省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心于2012年05月14日~05月26日对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成都校区迁建工程主教A振冲复合地基进行静载及动力触探试验,共进行了12台静载试验及71个孔的动力触探试验。
检测时,该工程地基振冲加固全部施工完毕,检测工程概况见表1,检测点位平面示意图见附图1。
现根据试验结果及委托方提供的资料提出本报告书。
二、岩土工程概况让他依据勘察单位核工业德阳金阳岩土工程有限公司2011年1月提供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该场地位于成都市青白江区祥福镇高楼村,成青快速通道旁,地貌单元为川西平原沱江水系毗河一级阶地,该场地土层自上而下概况参见下表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板载荷试验
不少于3个点
取岩芯
桩径大于等于800,每个结构单元。安全等级为一级,不少于总桩数10%,且不少 于6根;安全等级为二、三级,不少于总桩数的5%,且不少于5根。
取岩芯
桩径小于800,每个结构单元。安全等级为一级,不少于总桩数5%,且不少于6 根;安全等级为二、三级,不少于总桩数的3%,且不少于4根。
平板载荷试验
单位工程试验点数不少于3点
取岩芯、动力触探、 静力触探、土工试验
不少于3个,且不应少于同批次基坑总数的10%
平板载荷试验
单位工程试验点数不少于3点,且面积每增加3000㎡应增加1个测试点
条形基础、筏板基础
平板载荷试验
单位工程试验点数不少于3点,且面积每增加3000㎡应增加1个测试点
条形基础、筏板基础
取岩芯不少于总桩数的10%,不少于10根。桩身完整性检测方法应采用声波透射法 或钻芯法全数检测。采用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静载试验进行检测。抽检数量不应 少于总桩数的1%,且不得少于3根;当总桩数在50根以内时,不应少于2根。地基 勘探点间距应符合(1)对端承桩(含勘岩桩)宜为12~24m,相邻勘探孔揭露的持 力层层面高差宜控制为1m~2m。(2)对摩擦桩宜为20~35m,当地层条件复杂,影 响成桩或设计有特殊要求时,勘探点应适当加密。(3)高回填土、岩溶、岩土界 面坡率大于10%等复杂地基的一柱一桩工程,宜每柱设置勘探点。 不少于6组,且每种岩性不少于3组
《旋挖成孔灌注桩工程技术规程》(DBJ50-156-2012)
《建筑地基基础检测技术规范》(DBJ50/T-136-2012) 《建筑地基基础检测技术规范》(DBJ50/T-136-2012)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J50-047-2006)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J50-047-2006)
取岩芯
根,且不应少于总桩数的30%和20根。并在上述抽检桩数范围内,采用声波透射法 或钻芯法对部分受检桩进行检测,抽检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10%。取岩芯不少于
总桩数的10%,不少于10根
平板载荷试验
总桩数的1%,不少于3根
桩静载试验 取岩芯 桩静载试验
取岩芯
取岩芯
桩数的1%,不少于3根;50根以内的为2根
基底面总面积1000~3000㎡,3个点; 基底面总面积≥3000㎡,6个点,面积每增加1500㎡,增加1个取样点; 大直径嵌岩桩应进行桩端持力层检验。一柱一桩的大直径嵌岩桩,应视岩性检验 孔底3倍桩径或5M范围内有无不良地质条件。人工挖孔桩桩端持力层检验时,对发 现异常的桩孔应全部进行验证,未发现异常的桩孔,随机抽取其总数的20%进行验
地基持力层检测执行标准
基础类型 人工挖孔桩(嵌岩桩) 人工挖孔桩(端承桩,无法取岩 芯) 人工挖孔桩(摩擦桩) 钻孔灌注桩 钻孔灌注桩
旋挖桩
独立柱基、条基、筏板基础 独立柱基、条基、筏板基础(无法 取岩芯)
桩基础
独立柱基
地基承载力检测方法 检测数量
人工挖孔灌注桩桩身完整性可采用低应变法进行检测,抽检数量为每个承台至少1
证。 单位工程试验点数不少于3个点,且每3000㎡不少于一个点 单位工程试验点数不少于3个点
准
依据 《建筑地基基础检测技术规范》(DBJ50/T-136-2012)
《建筑地基基础检测技术规范》(DBJ50/T-136-2012) 《建筑地基基础检测技术规范》(DBJ50/T-136-2012) 《建筑地基基础检测技术规范》(DBJ50/T-136-2012) 《建筑地基基础检测技术规范》(DBJ50/T-136-2012)
桩身完整性可采用低应变法进行检测,抽检数量为每个承台至少1根,且不应少于 总桩数的30%和20根。对大直径灌注桩,并在上述抽检桩数范围内应采用声波透射 法或钻芯法对部分受检桩进行检测,抽检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10%。取岩芯时不 少于总桩数的10%,不少于10根 桩数的1%,不少于3根;50根以内的为2根
桩基础 强夯处理地基
换填地基
动力触探、静力触探 基底面总面积<1000㎡,4个点;
、土工试验(土质地
基)
基底面总面积1000~3000㎡,6个点;
基底面总面积≥3000㎡,9个点,面积每增加1000㎡,增加1个取样点;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取岩芯
桩端持力层检验 平板载荷试验 平板载荷试验
基底面总面积<1000㎡,2个点;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DBJ50-125-2011)
《建筑桩基础设计与施工验收规范》(DBJ50-200-2014) 《建筑地基基础检测技术规范》(DBJ50/T-136-2012) 《建筑地基基础检测技术规范》(DBJ50/T-136-2012)
《建筑地基基础检测技术规范》DBJ50/T-136-2012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DBJ50-125-2011)
《建筑地基基础检测技术规范》DBJ50/T-136-2012
《建筑地基基础检测技术规范》DBJ50/T-136-2012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DBJ50-125-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