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认识国家第一节 日本导学案(学生用)

第三章  认识国家第一节  日本导学案(学生用)
第三章  认识国家第一节  日本导学案(学生用)

第一节日本导学案(学生用)

课标解读

1、掌握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首都;

2、运用地图说明日本的自然环境特点;

3、运用资料分析日本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成功之处;

重点难点

1、日本的自然地理特征、资源状况、工农业发展状况等;

学法建议

自主、合作、探究法

学时安排:2课时

学习过程

一、自然地理特征

通过读P95页图及相关内容掌握日本的自然地理特征:(自主学习)

提示:从1、地理位置及领土组成:2、地形特征:3、气候特点:4、河流特征:5、气候特征:

6、资源状况着手

二、人文地理

1、日本农业发展优势及存在的不足有哪些?

2、工业发展

通过左图说明:

(1)日本工业发展的区位条件及存

在的不足

(2)日本工业带与新型工业区的分布

主要工业区:

工业分布特点:

工业主要部门:

工业原料来源:

工业产品市场:

3、主要城市

(1)(2)(3)(4)

(5)(6)(7)(8)

三、课堂训练

1、如何理解日本是一个“多火山、地震的岛国”?

2、试分析日本房屋建筑的防震性备受关注的主要原因

3、日本东西两侧降水季节分配特点及原因

4、日本地形和气候对日本河流主要特征的影响

5、英国与日本地理特征的异同点(提示:包括自然与人文地理)

6、日本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的主要原因

7、说明日本与其他亚洲国家相比水稻生产特点的不同之处

8、日本渔业发达,分析其原因

9、日本为何会有“发达的加工贸易经济”?

10、分析日本二战后经济迅速崛起的原因

四、课堂反思

五、限时训练

在2008年樱花盛开的季节,胡锦涛主席一行圆满完成了对日本的“暖春之旅”。此行进一步推进了中日友好关系的发展。

1.日本与我国一水之隔,这里的“一水”是指:

A.日本海 B.渤海 C.黄海 D.东海

2.每年日本不同地区樱花开放日期各不相同。从4月初到6月末樱花依次盛开的地区是:

A.本州、九州、北海道 B.北海道、本州、九州

C.九州、本州、北海道 D.北海道、九州、本州

3.5月10日胡主席参观了松下电器公司。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该公司部分电器装配厂较早转移到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影响这种选择的主导因素是()

A.能源 B.劳动力 C.技术 D.交通运输

4.日本工业集中分布在()

A.日本海沿岸

B.太平洋沿岸及濑户内海沿岸

C.本州岛中部地区

D.海外基地

(基础作业)图示意日本本州岛部分

地区樱花初放日期。完成5~7题。

5.导致该岛滨海地区樱花初放日期自南向北变化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太阳辐射

C.土壤

D.降水

6.导致N地樱花初放日期比M地早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洋流

C.土壤

D.降水

7.导致P地樱花初放日期比M、N地晚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洋流

C.太阳辐射

D.降水

8.根据下表回答问题:

(1)东京和济南两地气候类型是什么。结合数据分别描述两地的气候特征。

(2)从日本海陆分布和地形、地势的特点,分析东京季风气候海洋性明显的原因?

9.(拓展作业)

下图是“日本工业分布图”,读图后回答:

(1)将图中数字号代表的工业区填在下面

相应空格处

①_______ _;②___ _____;

③;④;

⑤。

分析这些工业区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

(2)近年来,日本太平洋沿岸地带污染

严重,以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原因,日本已加快扩大海外投资,将一些

工业,包括把________较多的工业移往海外。

(3)日本经济对外依赖越来越严重,分析

其原因。

(4)日本太平洋沿岸人口密集、工业用地和生活用地极为紧张,为了解决用地不足问题,日本采取“________”办法。除此以外,一些大城市中心地区还向________发展,日本是世界上填海造陆和地下街最多的国家。

10、读日本图,回答问题

(1)该图的比例尺是______________

(2)冬季,A地区的降水比B地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 岛北侧的降水较_____,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日本森林资源丰富,但严格控制森林的砍伐,并大量进口木材.试分析该国森林资源丰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日本对本国森林资源的策略的意义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量进口

木材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日本的土地利用类型中,耕地的比重较小,原

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国的人均耕地只有0.04公顷,比我国还少,但粮

食自给有余.其粮食生产的侧重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日本工业高度集中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 (7)1999年日本人口的出生率为1%,死亡率为0.8%,自然增长率为0.2%,由此判断日本的人口再生产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趋势的负面影响是_______________

(8)图中D 地区形成城市的区位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图 2 一 2 一 3 :

11. 在图中找出北海道渔场的位置,标上 洋流的名称。说明该处形成大渔场的 原因?

12.读图分析:日本海沿岸冬季多降雪的 原因?

140o 40

30A

B C

寒流 暖流

城市①

② ③

读图 2 一 2 一 5 日本进口主要工业原料所占

百分比( % ) 分析:

13 .日本资源自给度最高的是什么?试分析

原因。

图 2 一 2 一 6 日本的工业地带和工业地域读图分析

14 .日本主要工业带有哪些?其分布有什么特点?试分析这一特点形成的因素。

15 .试分析日本工业多集中在南部太平洋沿岸的主要原因。

16 .从图中日本城市、人口的分布,分析当自

然灾害发生时,对受灾程度有什么影响?

为什么?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