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器设计

合集下载

异步信号同步方法

异步信号同步方法

异步信号同步器设计(2)时间:2011-09-19 14:59 作者:赵信来源:网站投稿三、异步电路中同步的三种方法如果使用GALS设计电路,那么就需要将异步信号进行同步处理,那么同步处理最大的问题就是如何消除亚稳态,本章将主要介绍四种同步方法。

3.1 电平同步器只要在采到异步信号等待足够长的时间,处在亚稳态的触发器就会恢复到一个有效地电平上,这个延时通常通过在采到异步信号的触发器后面再加入一级触发器来实现,也就是说异步信号只有在经过目的时钟域的两级触发器采样后才会对目的时钟域的后续电路起作用。

这样的双触发器构成的异步信号采样逻辑被称为电平同步器。

这些策略不能够消除亚稳态,只是减小亚稳态。

同步使用的两个触发器,这两个触发器之间只要满足hold的要求即可。

注意,如果两个以上的关联信号,需要使用特别的方法,不能使用该方法。

该方法电路如下所示:图4 电平同步器值得注意的是如果第一级触发器进入亚稳态状态,而恢复到稳定电平需要的时间很大,那么第二级触发器很可能采到的数据也是亚稳态状态。

但是事实上实际电路的极小噪声和环境的变化都会是触发器脱离亚稳态状态,所以经过两级触发器同步的后,信号出现亚稳态的可能性就会减小到可以忽略的地步。

如果对性能要求比较高的系统,可以增加同步触发器的级数,来获取更好的稳定性,但是代价是付出更多的同步延时。

这种方法要求两个触发器足够近,时钟的偏斜比较小,且两个触发器之间要满足hold要求。

3.2 脉冲同步器脉冲同步器如下图所示:图5 脉冲同步器波形如下:图6 脉冲同步器波形这种方法的功能是将一个时钟域的单时钟周期信号转换为另一个时钟域的单周期信号,这种方法的局限是两个脉冲之间必须有最小的时间间隔,如果两个脉冲离的太近,那么在同步时钟域的两个脉冲就可能相邻,导致在同步时钟域的信号可能大于一个时钟时钟周期。

如果两个脉冲信号非常近,那么同步器将检测不到任何一个脉冲,一般要求两个脉冲的时间间隔大于两个接受时钟周期。

同步器设计手册教学教材

同步器设计手册教学教材
对于二档换一档的退档过程中,同理是齿轮P1和S1的减速度要比齿轮P2和S2要大。所以高档换低档是极其复杂的。在分开二档齿轮之前,齿轮S1的圆周线速度VS1比齿轮S2、P2、P1要大,如图3所示,齿轮P2和P1在t′x 时趋于零,齿轮S2和S1在tx 时趋于零,他们之间相距很大。根本不能相交,齿轮P1和S1圆周线速度永远没有相等的时间。所以,要想在瞬间内使这两个齿轮直接相啮合是不可能的。必须采取一种辅助方法使齿轮P1和S1圆周线速度接近。这就是通常的做法“两脚离合器”:
对于中间轴,是齿轮A、B随第一轴即离合器而转动。由于这一段的转动惯量小,离合器分离后,会在很短时间t′x 内停止转动,Vp3和VP2很快随第一轴的停止而趋于零。
当中间轴与第二轴以不同的速度降低的过程中,齿轮P3和S3圆周线速度相等,驾驶员就要巧妙地抓住这段时间,把齿轮P3和齿轮S3接合上。所以在低档换高档的过程中,全靠驾驶员的熟练操作和丰富经验,同时注意力也要特别集中。
图7
6.同步器齿环。同步器齿环是同步器中的一个重要零件。内孔是锥面,与接合齿的外锥面配合。整个内锥面上是螺距等于0.6左右的螺纹,用来破坏外锥面上的油膜,提高它们之间的摩擦系数。内锥面沿轴向开有一些槽,便于流出被两锥面之间挤出的油。轮齿靠近齿套端有倒角。倒角有两个作用,一是在没有同步前起锁止作用,二是同步后便于齿套进入。倒角角度的大小与齿套相同。齿环的外圆处,有三个均布的方槽(或三个凸台),是滑块推动同步环的位置,方槽(或凸台)中心应与所在齿槽中心重合,方槽(或凸台)宽度与滑块(或齿毂上的槽)宽度的差等于二分之一齿距。
早期开发的同步器为常压式同步器,有锥形和片式两种。由于它不能保证被啮合齿轮在同步状态(即角速度相等)下实现换档,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换档时啮合冲击问题,所以这种同步器目前已被淘汰。

基于轴角转换器的绝对式感应同步器测角系统设计

基于轴角转换器的绝对式感应同步器测角系统设计

第37卷,增刊红外与激光工程2008年4月V ol.37SupplementInfrared and Laser EngineeringApr.2008收稿日期:2008-02-29作者简介:尚超(1981-),男,河南汝州人,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精密角度测量技术研究。

Email:newstars c@ 。

导师简介:陈桂林(1941-),男,福建南安人,中国科学院院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空间红外遥感技术研究。

基于轴角转换器的绝对式感应同步器测角系统设计尚超,王淦泉,陈桂林(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上海200083)摘要:为了实现高精度高速电机扫描控制,设计了基于追踪型轴角转换器(Tracking resolver-to-digital converter)的绝对式感应同步器测角系统。

该系统包括感应同步器磁电路、信号调理电路、轴角转换器电路、数字逻辑电路及PC 数据采集软件等部分。

使用工业标准高精度经纬仪对测角精度进行了检测,实验结果表明精度为±2.0",重复精度优于0.5"。

关键词:绝对角度;感应同步器;追踪型轴角转换器;测角中图分类号:TP21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2276(2008)增(几何量)-0090-04Absolute rotary inductosyn angle measurement system designbased on tracking RDCSHANG Chao,WANG Gan-quan,CHEN Gui-lin(Shanghai Ins ti tute of Techni cal P hysics,Shanghai 200083,Chi na)Abstr act:In order to implement a high-speed and high-accuracy scanning motor control system,a n angle measuring system was developed based on absolute rotary inductosyn and tracking resolver-to-digital converter.It was composed of exciter circuits,signal conditioning circuits,digital process circuits and PC client software etc.The measuring accuracy was examined with industrial standard high-accuracy theodolite.Experim ent results show that the accuracy is ±2.0"with repeatability better than 0.5".Key wor ds:Absolute angle;Inductosyn;Tracking RDC;Angle measurem ent0引言绝对式感应同步器(Inductosyn )是一种精密的绝对角度传感器,具有精度高、寿命长、速度快、耐恶劣环境、稳定可靠等一系列优点,因而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机械加工、精密仪器等领域。

汽轮机同步器结构的改进设计

汽轮机同步器结构的改进设计
KC 0 B电机 系 直 流 电机 (, 55 z=1 0 mi ) 二 0r n 经 5 / 级蜗 轮 蜗杆 减速 后 变 成 1 . / n 这 样 就 需 设 2 5r mi ,
套 之一 , 是 控 制 汽 轮 机 启 动 、 速 、 减 负 荷 的 它 升 加
给定 装 置 。启 动 时通 过 同 步 器 操 纵 调 速 器 滑 阀 , 使 危急 遮 断 器滑 阀挂 闸 , 启 主汽 门和调 节 汽 门 , 开
3 KC 0 B 电 机 转 速 是 固定 的 , 同 步 器 控 ) 55 在
合器 的打 滑 等 问题 。


词: 汽轮机 ; 同步器 ; 离合器 ; 改进
中 图分 类 号 :12 2 文 献 标 识 码 : 1 (6 A
I pr v m e n S nc o z r S r c u e o t a r i e m o e nto y hr ni e t u t r f S e m Tu b n
0 引 言
哈尔 滨 汽轮 机 厂 有 限 责 任公 司 ( 以下 简 称 哈 汽) 生产 的 2 0MW 以下 机 械 液 压 式 或 电 液 并 存 0
式 的汽 轮机 调 节 系统 中 , 同步 器 是 关 键 的 调 节 部
以下 机 械液 压 或 电液 并 存 的 汽 轮 机 调 节 系统 中 。 它设 计 成 可 电 动 和 手 动 2种 操 作 方 式 , 用 采 KC 0 B直 流 减 速 电 机 作 为 电动 传 动 机 构 , 于 55 由
见故 障进 行 了结 构 改 进 , 决 了运 行 中 同步 器 离 解
2 设计 有 机 械离 合 器 , ) 由于 加 工 、 装 等方 面 安 的原 因 , 传 动过 程 中经 常 出现 离 合器 ( 越 离合 在 超 器) 打滑 现象 , 经 改 进 成 摩 擦 片式 离 合 器 , 通 虽 它 过调 整 弹簧 预 紧 力 来 调 整 摩 擦 片 间 的 传 动 力 , 但 弹簧 预 紧力 调 整 困难 , 即预 紧力 大 了 , 电机 转带 动 手轮 轴 转 , 是 手 轮操 作 困难 ; 紧 力 小 了 , 轮 可 预 手 操作灵活 , 可是 电机转 带不 动 手 轮轴 转 , 能 消除 不 打滑 现象 , 响汽 轮机 的正常 运 行操 作 , 为汽 轮 影 成 机 控 制 系统 的 一种 常 见故 障 。

同步器设计手册

同步器设计手册

同步器设计手册前言汽车变速器中采用同步器,可以保证换档操作迅速、轻便无冲击,延长齿轮和传动系统的使用寿命,提高汽车在换档和加速起步时的动力性和经济性,改善驾驶舒适性的有效措施。

同步器技术目前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车型上。

同步器的应用是机械变速器发展过程中一次质的飞跃,在我国汽车行业标准QC/T29063中明确规定轻型汽车变速器前进档必需装有同步器结构,中型汽车除一档、倒档外,其余各档也必需装有同步器结构。

随着同步器技术不断发展,对于提高变速器传动性能,具有十分重要的经济技术意义。

本手册是在综合同步器理论和实践研究的基础上编写而成。

本书结构新颖,文字简洁,图文并茂,通俗易懂。

内容包括:同步器结构形式,工作原理,设计参数,结构参数,以及影响同步器性能的因素。

本手册可供从事汽车变速器的设计、生产、维修人员参考。

本手册经等人员审阅并提出修改意见,在此表示感谢。

由于作者水平有限,难免有不足之处,请广大员工提出宝贵意见。

作者2007/11/16目录绪论第一章同步器的结构形式及其特点第一节锁销式同步器第二节锁环式同步器第三节锁环式多锥同步器第二章同步器工作原理第三章同步器设计参数及其计算第一节转动惯量及其转换第二节同步力矩 Tc及同步时间第三节拨环力矩T B第四节计算实例第四章结构参数设计第一节结构参数设计第二节结构参数设计对换档性能的影响第三节同步器摩擦材料第五章影响同步器性能的因素第一节润滑油对同步器性能的影响第二节其他对同步器性能的影响第六章同步器试验绪 论汽车变速器是汽车传动系中的一个重要部件,它的功能是在不同的使用条件下,改变由发动机传到驱动轮上的转矩和转速,使得汽车得到不同的牵引力和车速,以适应不同的使用条件。

同时也可以使发动机在最有利的工况范围内工作。

为保证变速器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对变速器提出以下基本要求:1. 应有合适的变速档位数和传动比,保证汽车具有良好的动力性和经济性指标。

2. 较高的传动效率。

关于汽车变速器同步器设计的两个关键点

关于汽车变速器同步器设计的两个关键点

关于汽车变速器同步器设计的两个关键点摘要:变速器换挡力的大小是评价整车操控性的重要指标之一,汽车同步器齿环的设计合理与否,对变速器换挡力有重要影响。

锁止比计算及有限元分析是整个变速器同步器设计的两个关键点,本文着重进行探讨,并基于UG软件,完成了同步器零件的三维建模和装配;对锁环零件的受力情况进行了有限元分析。

关键词:汽车变速器;同步器设计;关键点引言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大量的轿车进入家庭,驾驭者对整车操控的要求也愈来愈高,在保证汽车正常换挡的情况下,换挡力愈小表明整车的操控性愈好,其中同步器齿环的设计合理与否,对变速器换挡力有着重要的影响。

采用以CAD/CAE集成技术为核心的仿真驱动设计技术,使同步器新品的开发周期大为缩短,同时使以往设计中的一些经验性知识以量化的形式出现,产品的开发效率更高。

本文采用Math CAD和UGNX5软件对锁环式同步器进行设计和有限元分析。

一、确定同步器元件布置形式同步器位置布置常有两种形式:(1)接合套安装在空转齿轮上,同步环布置在接合套和轴之间;(2)接合套安装在轴上,同步环布置在接合套和齿轮之间。

前种方式接合套只能用于一档速度,而后种方式一个接合套可以得到二档速度,故此同步器采用第(2)种布置形式。

同步器的各功能元件布置如图1所示。

同步元件应位于存在转速差的两元件之间,同步环与接合套一起转动,摩擦面位于同步环和空转齿轮之间;锁止元件位于空档时一起转动的两元件之间,即同步环与接合套一起转动,锁止元件位于同步环和接合套之间,同步前阻止接合套轴向移动穿过同步环进入啮合。

同步环与空转齿轮一起转动,锁止元件位于同步环和空转齿轮齿圈之间,同步前阻止接合套和同步环一起轴向移动进入啮合。

弹性元件布置应使得接合套能够自动回位处于空档位置。

图1同步器元件布置方案二、滑块宽度及内啮合套缺口宽度图2所示为啮合套和同步环在锁止面接触最佳时的正投影。

未转动时,同步环的A点与啮合套的B点重合,最佳接触时的分度尺寸a等于接合齿的1/4周节,即a=t/4,则转动距离c为式中,Rƒ为接合齿分度圆半径;Ru为滑块轴向移动后的外半径。

同步器知识Synchronizer

同步器知识Synchronizer

同步器的设计和结构子目录: 计算计算摩擦计算摩擦力矩力矩, 质量减少和摩擦功率换挡力止动效果设置同步后备量这样对于摩擦力矩:T R = 摩擦力矩[Nm]T B = 加速力矩[Nm]T 损失= 6% -8% [Nm] durchPlantschen und Pumpe wird vernachlässigtT L = 负载力矩[Nm]摩擦摩擦力矩力矩摩擦摩擦力矩力矩设定: = const., ω直线递升d ωdttω这样一来对于摩擦力矩:T R = 摩擦力矩[Nm]T B = 加速力矩[Nm]J = 惯性力矩[kgm 2]ωA = 起始转速ωE = 终止速度t S = 换挡时间[s]对于带有中间轴的变速器,当活动轮在主轴上(输出轴):减低的质量惯性)降低J 1= Σ(, 输入轴, 中间轴, 输入轴-齿轮, 中间轴-齿轮, 主轴-齿轮离合器T LT需考虑的同步质量减少J x =齿轮的惯性矩[kgm 2]降低质量惯性降低质量惯性力矩力矩J A =车辆惯性矩[kgm 2](J K +=J red, 5J 1)J AW +J 5 ++(J VW +2(i 5/6)2(i 2/1)2J 2+J 6+J 4+J 8)(i 5/6)2+J 3(i 4/3)2++J 7(i 8/7)2(i 5/6)2i a/b =单级齿轮副的变速比,i a/b =z az b这样一来对于摩擦功率:P R = 摩擦功率[W]TR= 摩擦力矩[Nm]ωA= 起始转速ωE= 终止转速J= 质量惯性力矩[kgm2]tS= 换挡时间[s]摩擦功率单位摩擦功单位摩擦功率:= 单位摩擦功率[W/m 2]= 允许的单位摩擦功率[W/mm 2]= 摩擦功率[W]= 同步面积[m 2]子目录: 计算计算摩擦力计算摩擦力矩矩, 质量减少和摩擦功率换挡力止动效果设置同步后备量对于换挡力得到:换挡力µB=同步锥的摩擦系数DK= 齿圈齿的直径[m]DB= 同步锥的平均直径[m] S= 换挡力[N]α= 同步面的倾斜角度TR= 摩擦力矩[Nm]对于获得的数值的对于获得的数值的讨论讨论P R 随着∆ω2而增长T R 增加,当t s 减小且∆ω增加换挡力和滑动时间= f (J; µB ; α;∆ω)很难影响∆ω,也就是说ω和J影响主要通过pRzul子目录: 计算计算摩擦力计算摩擦力矩矩, 质量减少和摩擦功率换挡力止动效果设置同步后备量计算止动效果需要下列关系:示意图:止动效果Z = 止动效果[N]β= 止动啮合的顶角S = 换挡力[N]示意图:止动力止动力矩矩β=止动啮合的顶角T Z = 制动力矩[Nm]D K = 齿圈啮合直径[m]S = 换挡力[N]示意图:摩擦力摩擦力矩矩T R = 摩擦力矩[Nm]µB =同步锥的摩擦系数α=同步面的倾斜角度S = 换挡力[N]D B =同步锥的平均直径[m]这样一来能建立止动条件:这样:止动条件TZ= 止动力矩[Nm]TR= 摩擦力矩[Nm]T Z < TR对止动条件有:止动条件β=止动啮合的顶角D K = 齿圈啮合直径[m]D B =同步锥的平均直径[m]µB =同步锥的摩擦系数α=同步面的倾斜角度子目录: 计算计算摩擦力计算摩擦力矩矩, 质量减少和摩擦功率换挡力止动效果设置同步后备量一般概况计算和设计同步器的损坏目录由于棘轮传动产生的,载货车同步器齿圈的圆锥摩擦面的环槽。

基于以太网的时间同步器校园打铃系统设计

基于以太网的时间同步器校园打铃系统设计
Ab s t r a c t Mu h i — n o d e c o n t r o l s y s t e m i s a t i me s y n c h r o n i z a t i o n d e v i c e ba s e d Et h e r n e t , wh i c h u s e s a s e v e r t o
a 叶技 2 0 1 3 年 第 2 6 卷 第 9 期
E l e c t r o n i c S c i . &T e c h . / S e p . 1 5.2 01 3
基 于 以太 网 的 时 间 同步 器 校 园打 铃 系统 设 计
李许军 ,姜毅龙
( 甘肃机 电职业技术学 院 科 研处 ,甘 肃 天水 7 4 1 0 0 1 )
( D e p a r t m e n t o f S c i e n t i f i c R e s e a r c h ,G a n s u Me c h a n i c a l & E l e c  ̄ i c a l V o c a t i o n l a C o l l e g e ,T i a n s h u i 7 4 1 0 0 1 ,C h i n a )
C8 0 5 1 F 3 4 0 a n d n e t wo r k US R. TCP 2 3 2 一 T c o n v e r t e r .T h i s s y s t e m ma k e s u s e o f t h e o r i g i n a l n e t wo r k c a b l e t o b u i l d t h e wh o l e c o n t r o l s y s t e m,a n d h a s t h e a d v a n t a g e s o f l o w c o s t ,r e l i a b l e pe r f o r ma n c e ,a n d s i mp l e ma i n t e n a n c e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节同步器设计同步器有常压式、惯性式和惯性增力式三种。

常压式同步器结构虽然简单,但有不能保证啮合件在同步状态下(即角速度相等)换挡的缺点,现已不用。

得到广泛应用的是惯性式同步器。

一、惯性式同步器惯性式同步器能做到换挡时两换挡元件之间的角速度达到完全相等之前,不允许换挡,因而能完善地完成同步器的功能和实现对同步器的基本要求。

按结构分,惯性式同步器有锁销式、滑块式、锁环式、多片式和多锥式几种。

虽然它们的结构不同,但都有摩擦元件、锁止元件和弹性元件。

图3—17a所示锁销式同步器的摩擦件是同步环2和齿轮3上的凸肩部分,分别在它们的内圈和外圈设计有相互接触的锥形摩擦面。

锁止元件位于滑动齿套1的圆盘部分孔中做出的锥形肩角和装在上述孔中、在中部位置处有相同角度的斜面锁销4。

锁销与同步环2刚性连接。

弹性元件是位于滑动齿套1圆盘部分径向孔中的弹簧7。

在空挡位置,钢球5在弹簧压力作用下处在销6的凹槽中,使之保持滑动齿套与同步环之间没有相对移动。

滑动齿套与同步环之间为弹性连接。

图3—17b所示锁环式同步器摩擦元件,是通过滑动齿套8及锁环9上的锥面来实现的。

作为锁止元件是锁环9的内齿和做在齿轮10上的接合齿端部。

齿轮10和锁环9之间是弹性连接。

图3—17 惯性式同步器结构方菜a)锁销式b)锁环式1、8--滑动齿套2--同步环3、10--齿轮4--锁销5--钢球6--销7--弹簧9--锁环在惯性式同步器中,弹性元件的重要性仅次于摩擦元件和锁止元件,它用来使有关部分保持在中立位置的同时,又不妨碍锁止、解除锁止和完成换挡的进行。

锁销式同步器的优点是零件数量少,摩擦锥面平均半径较大,使转矩容量增加。

这种同步器轴向尺寸长是它的缺点。

锁销式同步器多用于中、重型货车的变速器中。

滑块式同步器本质上是锁环式同步器,它工作可靠、零件耐用;但因结构布置上的限制,转矩容量不大,而且由于锁止面在同步锥环的接合齿上,会因齿端磨损而失效,因而主要用于轿车和轻型货车变速器中。

多锥式同步器的锁止面仍在同步环的接合齿上,只是在原有的两个锥面之间再插入两个辅助同步锥,如图3—18所示。

由于锥表面的有效摩擦面积成倍地增加,同步转矩(在同步器摩擦锥面上产生的摩擦力矩)也相应增加,因而具有较大的转矩容量和低热负荷。

这不但改善了同步效能,增加了可靠性,而且使换挡力大为减小。

若保持换挡力不变,则可缩短同步时间。

多锥式同步器多用于重型货车的主、副变速器以及分动器中。

惯性增力式同步器又称为波舍(Porsehe)式同步器,见图3—19。

它能可靠地保证只在同步状态下实现换挡。

只要啮合套和换挡齿轮之间存在转速差,弹簧片的支承力就阻止同步环缩小,从而也就阻止了啮合套移动。

只有在转速差为零时,弹簧片才卸除载荷,于是对同步环直径的缩小失去阻力,这样才可能实现换挡。

波舍式同步器的摩擦力矩大、结构简单、工作可靠、轴向尺寸短,适用于货车变速器。

图3—18 多锥式同步器图3—19 波舍式同步器二、同步器工作原理同步器换挡过程由三个阶段组成。

第一阶段:同步器离开中间位置,做轴向移动并靠在摩擦面上。

摩擦面相互接触瞬间,如图3-17a所示,由于齿轮3的角速度ω和滑动齿套31的角速度ω不同,在摩擦力矩作用下锁销4相对滑动齿套11转动一个不大的角度,并占据图上所示的锁止位置。

此时锁止面接触,阻止了滑动齿套向换挡方向移动。

第二阶段:来自手柄传至换挡拨叉并作用在滑动齿套上的力F,经过锁止元件又作用到摩擦面上。

由于ω和1ω不等,在上述表面产3生摩擦力。

滑动齿套1和齿轮3分别与整车和变速器输入轴转动零件相连接。

于是,在摩擦力矩作用下,滑动齿套1和齿轮3的转速逐渐接近,其角速度差△ω=|ω一3ω|减小了。

1在△ω=O瞬间同步过程结束。

第三阶段:△ω=O,摩擦力矩消失,而轴向力F仍作用在锁止元件上,使之解除锁止状态,此时滑动齿套和锁销上的斜面相对移动,从而使滑动齿套占据了换挡位置。

三、主要参数的确定1、摩擦因数f汽车在行驶过程中换挡,特别是在高挡区换挡次数较多,意味着同步器工作频繁。

同步器是在同步环与连接齿轮之间存在角速度差的条件下工作,要求同步环有足够的使用寿命,应当选用耐磨性能良好的材料。

为了获得较大的摩擦力矩,又要求用摩擦因数大而且性能稳定的材料制作同步环。

另一方面,同步器在油中工作,使摩擦因数减小,这就为设计工作带来困难。

摩擦因数除与选用的材料有关外,还与工作面的表面粗糙度、润滑油种类和温度等因素有关。

作为与同步环锥面接触的齿轮上的锥面部分与齿轮做成一体,用低碳合金钢制成。

对锥面的表面粗糙度要求较高,用来保证在使用过程中摩擦因数变化小。

若锥面的表面粗糙度差,在使用初期容易损害同步环锥面。

同步环常选用能保证具有足够高的强度和硬度、耐磨性能良好的黄铜合金制造,如锰黄铜、铝黄铜和锡黄铜等。

早期用青铜合金制造的同步环因使用寿命短,已遭淘汰。

由黄铜合金与钢材构成的摩擦副,在油中工作的摩擦因数f取为O.1。

摩擦因数厂对换挡齿轮和轴的角速度能迅速达到相同有重要作用。

摩擦因数大,换挡省力或缩短同步时间;摩擦因数小则反之,甚至失去同步作用。

为此,在同步环锥面处制有破坏油膜的细牙螺纹槽及与螺纹槽垂直的泄油槽,用来保证摩擦面之间有足够的摩擦因数。

2、同步环主要尺寸的确定(1)同步环锥面上的螺纹槽如果螺纹槽螺线的顶部设计得窄些,则刮去存在于摩擦锥面之间的油膜效果好。

但顶部宽度过窄会影响接触面压强,使磨损加快。

试验还证明:螺纹的齿顶宽对厂的影响很大,厂随齿顶的磨损而降低,换挡费力,故齿顶宽不易过大。

螺纹槽设计得大些,可使被刮下来的油存于螺纹之间的间隙中,但螺距增大又会使接触面减少,增加磨损速度。

图3—20a中给出的尺寸适用于轻、中型汽车;图3-20b则适用于重型汽车。

通常轴向泄油槽为6~12个,槽宽3~4mm。

图3—20 同步环螺纹槽形式(2)锥面半锥角α摩擦锥面半锥角口越小,摩擦力矩越大。

但α过小则摩擦锥面将产生自锁现象,避免自锁的条件是tanα≥f。

一般取α=6º~8º。

a=6º时,摩擦力矩较大,但在锥面的表面粗糙度控制不严时,则有粘着和咬住的倾向;在a=7º时就很少出现咬住现象。

(3)摩擦锥面平均半径R R设计得越大,则摩擦力矩越大。

R往往受结构限制,包括变速器中心距及相关零件的尺寸和布置的限制,以及R取大以后还会影响到同步环径向厚度尺寸要取小的约束,故不能取大。

原则上是在可能的条件下,尽可能将R 取大些。

(4)锥面工作长度b 缩短锥面工作长度b(图3-17),便使变速器的轴向长度缩短,但同时也减少了锥面的工作面积,增加了单位压力并使磨损加速。

设计时可根据下式计算确定bb=22pfR M m式中,p 为摩擦面的许用压力(MPa),对黄铜与钢摩擦副p ≈1.O ~1.5MPa ;Mm 为摩擦力矩(N ·mm);厂为摩擦因数;R 为摩擦锥面平均半径(mm)。

上式中面积是假定在没有螺纹槽的条件下进行计算的。

(5)同步环径向厚度与摩擦锥面平均半径一样,同步环的径向厚度要受结构布置上的限制,包括变速器中心距及相关零件特别是锥面平均半径R 和布置上的限制,不易取很厚,但是同步环的径向厚度必须保证同步环有足够的强度。

轿车同步环厚度比货车小些,应选用锻件或精密锻造工艺加工制成,这能提高材料的屈服强度和疲劳寿命。

货车同步环可用压铸加工。

锻造时选用锰黄铜等材料,铸造时选用铝黄铜等材料。

有的变速器用高强度、高耐磨性的钢与钼配合的摩擦副,即在钢质或球墨铸铁同步环的锥面上喷镀一层钼(厚约O .3~O .5mm),使其摩擦因数在钢与铜合金摩擦副范围内,而耐磨性和强度有显著提高。

也有的同步环是在铜环基体的锥孔表面喷上厚O.07~O.12mm的钼制成。

喷钼环的寿命是铜环的2~3倍。

以钢质为基体的同步环不仅可以节约铜,还可以提高同步环的强度。

3、锁止角β锁止角β选取得正确,可以保证只有在换挡的两个部分之间角速度差达到零值才能进行换挡。

影响锁止角β选取的因素主要有摩擦因数f摩擦锥面平均半径R、锁止面平均半径和锥面半锥角α。

已有结构的锁止角在26º~42º范围内变化。

4、同步时间t同步器工作时,要连接的两个部分达到同步的时间越短越好。

除去同步器的结构尺寸、转动惯量对同步时间有影响以外,变速器输入轴、输出轴的角速度差及作用在同步器摩擦锥面上的轴向力,均对同步时间有影响。

轴向力大,同步时间减少。

而轴向力与作用在变速杆手柄上的力有关,不同车型要求作用到手柄上的力也不相同。

为此,同步时间与车型有关,计算时可在下述范围选取:对轿车变速器高挡取0.15~O.30s,低挡取O.50~O.80s;对货车变速器高挡取O.30~O.80s,低挡取1.O0~1.50s。

5、转动惯量的计算换挡过程中依靠同步器改变转速的零件统称为输入端零件,它包括第一轴及离合器的从动盘、中间轴及其上的齿轮、与中间轴上齿轮相啮合的第二轴上的常啮合齿轮。

其转动惯量的计算:首先求得各零件的转动惯量,然后按不同挡位转换到被同步的零件上。

对已有的零件,其转动惯量值通常用扭摆法测出;若零件未制成,可将这些零件分解为标准的几何体,并按数学公式合成求出转动惯量值。

四、同步器的计算同步器的计算目的是确定摩擦锥面和锁止面的角度,这些角度是用来保证在满足连接件角速度完全相等以前不能进行换挡时所应满足的条件,以及计算摩擦力矩和同步时间。

换挡第一阶段,处于空挡瞬间,考虑到润滑油阻力在常温条件下对齿轮转速的降低作用可忽略不计,并假设汽车在阻力不大的道路上行驶,同步时间不大于1s,则认为在该瞬间汽车速度保持不变,即变速器输出端转速于换挡瞬间不变,而输入端靠摩擦作用达到与输出端同步。

如上所述,换挡时为保证没有冲击地将齿轮和轴连接起来,必须使它们的转动角速度相等。

如图3-21所示,此时同步器必需的摩擦力矩Mm用下式计算图3—21 惯性式同步器计算简图()tJ t w J M a b r r n ω-ω=∆= (3-16) ⎪⎪⎭⎫ ⎝⎛ω-ω=+k e k e r i i t J 11 ⎪⎪⎭⎫ ⎝⎛-ω=+k k er i i t J 111(3-17) 式中,r J 为离合器从动盘、第一轴和与第二轴常啮合齿轮连接在一起转动的齿轮的转动惯量;e ω为发动机的角速度;a ω为在第k 工作时变速器输出轴角速度;b ω为第k+l 挡的输出轴上齿轮的角速度;k i 、1+k i 为变速器第k+l 挡的传动比。

另一方面,设换挡时作用在变速杆手柄上的法向力为Fs(对轿车和大客车,取Fs=60N ;对货车,取Fs=100N),变速杆手柄到啮合套的传动比为gs i ,则作用在同步器摩擦锥面上的轴向力F 应为η=gs s i F F (3-18)式中,η为换挡机构传动效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