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秋高中历史岳麓版选修四课件:第五单元 杰出的科学家 第21课
2017_2018学年高中历史第五单元杰出的科学家第21课“地质之光”李四光课件岳麓版选修4201709060244

目标导航
预习导引
三、甩掉贫油的帽子 1.担任地质部部长:195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部成立,李四光 担任部长。 2.1953年,李四光分析了中国的地质条件,认为中国的陆地一定有 石油。毛泽东、周恩来支持了他的观点。 3.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我国相继找到了大庆、胜利、 大港、华北等大油田,摘掉了“中国贫油”的帽子,同时也使李四光的 地质力学理论得到了有力的证明。
问题导学
当堂检测
二、对李四光的评价 活动与探究 材料一 李四光是位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他早年受孙中山“要 努力学习,蔚为国用”的勉励,后两度出国留学,在新中国成立之际冲 破重重阻碍回到祖国,他打破了两个“洋神话”,被誉为中国的“地质 之光”。 材料二 “第二个五年计划建设起来的大庆油田,是根据我国地 质学家独创地质理论进行勘探而发现的。” ——周恩来总理在第三届人大会议上 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1964年)
问题导学
当堂检测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探究,李四光打破了哪两个“洋神话”? 提示:①确定中国第四纪冰川的存在并得到国际学术界的公认, 推翻了外国人作出的“中国不存在第四纪冰川”的错误结论。②在 地质力学理论的指导下,中国成功地发现了许多大型油田,推翻了 外国人的“中国贫油论”。 (2)据材料二探究,“我国地质学家独创地质理论”主要指什么?依 据“独创地质理论”还有哪些重大的科技成就? 提示:①李四光的地质力学理论;②寻找铀矿资源、对地震的生 成和预测等。 (3)李四光的哪些精神值得当今青年科技工作者学习? 提示: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为科学献身的精神,少年大志的精神, 敢于挑战权威、勇于探索真理的精神,严谨治学的精神等。
目标导航
预习导引
一、求学生涯 1.少年时代:1889年出生于湖北黄冈农村,后入武昌高等小学堂学 习。 2.留学生涯 (1)留学日本:1904年,考入日本大阪高等工业学校,学习造船。 (2)留学英国:袁世凯上台后,辞去高官,入英国伯明翰大学,学习采 矿、地质。 3.回国效力:1920年回国,先任教于北京大学,后任中央研究院地 质研究所所长等。
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杰出的科学家 第21课《“地质之光”李四光》参考课件2 岳麓版选修4

在李四光的一生中,面临 无数次的选择,你能从本课的 学习过程中领会到这种选择的 艰难吗?
一、 早年 经历 颇具 传奇 色彩 的李 四光
晚清时期:1889-1911年 1、出身贫寒家庭,幼年就读私塾 2、少年独闯武汉,考入武昌学堂 3、学习成绩优异,派往日本留学 4、接受革命思想,成同盟会会员 5、学习造船归国,赐与工科进士 民国时期:1911年之后 6、在湖北军政府,任实业部部长 7、后袁世凯上台,辞官留学英国 8、学习采矿地质,获得硕士学位 9、回国受聘北大,担任地质教授 10、南京地质所长,中国地质会长
二、李四光的科学贡献
(二)地质力学 5、地质力学的成功运用之甩掉贫油的帽子 5)发现石油的意义 A.政治上: 打破了西方国家对中国的能源封锁; 促进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从而 B.经济上: 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C.摘掉了“中国贫油”的帽子,也使李四光 的地质力学理论得到了有力的证明。
面临选择三:轻信权威还是挑战权威?
面临选择三:轻信权威还是挑战权Hale Waihona Puke ?大 庆 华 大北 港 胜 利
中国的陆地一定有石油!——李四光
对李四光的评价
从小立志,为科学献身 重视实践,不迷信权威 “让事实说话”的科学精神 目标专一,持之以恒 ……
对李四光的评价 1、人格特征: 周恩来高度评价李 他把一生都献给了科学事业,献给祖国和人民。 四光“是一面旗帜,是 他早年立下报国之志,以国家强大、开发祖国地下 辛亥革命的老同志,为 宝藏为己任,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面临选择一:出国学什么?
留学日本:选择学习造船
留学英国:选择学习采矿、地质 1905年,年仅16岁的李四光在 日本宣誓加入同盟会,成为同盟会 中年龄最小的会员。孙中山赞赏李 四光的志向,勉励他: “努力向学,蔚为国用。”
高中历史第5单元杰出的科学家单元归纳提升课件岳麓版选修4

对中外科学家的认识
1.李时珍的贡献及其历史地位 李时珍是中国古代卓越的医药学家,世称“医中之圣”,他的伟大医学成 就受到了世界人民的赞誉,被公认为对人类最有贡献的科学家之一。李时珍的 《本草纲目》是中国古代医药学、植物学的宝贵遗产,对中国乃至世界医药学 的发展都起到了重大推动作用,它首创了按药物自然属性逐级分类的纲目体系, 这种分类思想是现代生物分类学的重要源泉之一,比现代植物分类学创始人林 奈的《自然系统》早了一个半世纪。达尔文曾将这部书称为“中国的百科全书”。
知
专
识
题
·
·
网
归
络
纳
构
提
建
升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明清科技的特点
1.与中国古代其他时期相比 (1)明清时期的科学技术是中国古代科技的继承和发展。明清时期,中国经 济未能在传统农业、手工业基础上实现根本性突破,仍处于封建农业为主体的 文明时代。正因为如此,明清时期的科学技术仍属于传统科学技术的范畴,和 秦汉、唐宋元时期的科学技术一脉相承。明清时期的代表作《本草纲目》《农政 全书》和《天工开物》正是对中国传统科技的大总结。
版高中历史全程复习方略配套课件 第5单元 杰出的科学家 岳麓版选修4

答案:(1)背景:建国初期,石油严重短缺;国民经济恢 复后开始的工业化建设,使国家对石油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2)依据:他创立的地质力学理论。
史实:根据李四光的地质力学理论,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
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的贡献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本草纲目》的部分插图
(1)上述图片反映出《本草纲目》在内容上的两个突出特 点,请你指出并评价这样做的意义。 材料二 1953年春,世界著名学府莫斯科大学新校舍落成。
在宽阔的礼堂两侧墙壁上,镶嵌着世界各国著名科学家的彩 色大理石画像。其中,有哥白尼、伽利略、达尔文等人。中 国两位著名科学家的画像也并列其中,一位是南北朝时期的 大数学家祖冲之,另一位就是中国明代伟大的中医药学家李
材料二
1953年底,毛泽东和周恩来把李四光请到中南海,
询问中国天然石油的前景如何,李四光分析了我国的地质条 件,认为中国的陆地一定有石油,并指出“美孚的失败,并
不能证明中国没有石油可采”。
请回答: (1)材料二中,毛泽东和周恩来把李四光请到中南海询问中 国天然石油前景的背景是什么?
(2)李四光认为中国的陆地一定有石油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詹天佑给美国老师的信
材料二
各出所学,各尽所知,使国家富强不受外侮,以自
立于地球之上。 ——詹天佑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如此艰巨的重任”指什么?外国人为什么
认为中国工程师“决不可能担当如此艰巨的重任”?
(2)在主持这项艰巨任务时,詹天佑有什么杰出的设计? 有什么意义? (3)詹天佑的主要历史功绩是什么?我们应如何评价他? (4)我们应该学习詹天佑的什么精神?
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并受到全世界男女老少的尊敬和爱戴
呢?……爱因斯坦是一位有社会责任感和科学良心的世界公 民。
最新精选岳麓版历史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第五单元 杰出的科学家第21课 “地质之光”李四光复习巩固七十

最新精选岳麓版历史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第五单元杰出的科学家第21课“地质之光”李四光复习巩固七十三第1题【单选题】下列属于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的客观条件的是( )A、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B、执著坚定的信念C、勇于探索和创新的献身精神D、个人的兴趣和爱好【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李四光是中国一位非常杰出的科学家,他很好地把地质学和力学相结合从而产生了一门新的学科,这一新兴学科具有很重要的应用价值,以下各项能反映这一学科应用价值的是A、为成昆铁路选线B、为攀枝花钢厂选址C、寻找铀矿资源D、发表《地质力学概论》【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1948年,在第18届国际地质学会上,李四光就其地质力学作了学术报告,从而使地质力学这一新学科正式载入史册。
他报告的题目是( )A、《地质力学的基础与方法》B、《地球表面形象变迁的主因》C、《地质力学概论》D、《新华夏海的起源》【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京张铁路的建成,一度使外国人折服,其原因是( )。
①中国人独立自主地完成了外国工程师不敢接手的工程②京张铁路提前完成了建设③京张铁路造价低廉,达到了“花钱少,质量好”的目标④京张铁路大长了中国人的志气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以下图片都与詹天佑主持修建的京张铁路有关。
其中体现了京张铁路在减缓坡度方面的独特设计的是A、B、C、D、【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1999年,中国土木工程学会设立最大奖——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大奖,该大奖以詹天佑的名字命名的主要原因是( )A、詹天佑被称为“中国铁路之父”B、詹天佑主持修建了中国第一条铁路C、詹天佑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D、詹天佑成功修建了19世纪中国最长的铁路大桥【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我国勘探部门能找到大庆油田、胜利油田等大油田,主要依据于李四光的( )A、蜓化石研究成果B、地质力学理论C、第四纪冰川研究D、大陆板块学说【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在自强不息的中国人中,不论是古代的屈原、戚继光,还是近代的詹天佑、林则徐,他们这些自强者的共同特点是( )A、取得社会的支持B、为人生的理想执著地追求C、认识自己的长处D、避开自己的短处【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古代有位科学家,其著作具有总结性,并注意参照西方自然科学知识,重视调查,被誉为“中国近代科学先驱”。
历史第五单元杰出的科学家复习课件(岳麓版选修4)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
理》一书,从力学的基本概念
(质量、动量、惯性、力)和基
本定律(运动三定律)出发,运
用他所发明的微积分这一锐利的
数学工具,不但从数学上论证了
万有引力定律,而且把经典力学
解析与探究 ♣
提示:
战争刺激了科学的发展和应用,科学的发 展和应用为战争规模的扩大和杀伤力的增强 创造了条件,从而威胁了世界和平。
在特定条件下,先进的科技成果能够加快战 争的结束,如“二战”中对日本使用原子弹, 加快了日本的投降。
自我测评 ♣
【参考答案】
成就:建立了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
作用:(1)奠定了系统、科学的物质观和时空观 为人们认识宏观宇宙创造了条件。 (2)它与量子理论一起构成了现代物理学的两大支柱, 为物理学的发展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并对其他学科发 展产生了历史性的影响。 (3)爱因斯坦的研究揭示出可以将物质的部分质量转 换为巨大的能量,从而极大地扩展了物理学的应用领域。
伽利略望远镜
伽利略为科学遭受迫害
由于伽利略积极宣扬日心说,因而遭到教会 的迫害,被迫在1633年于罗马宗教裁判所接受审 判,并被迫在“悔罪书”上签字。这使他的身体和 精神都受到很大的摧残。1979年11月10日,罗马 教皇才公开承认对伽利略审判的不公正,1980年
10月,世界主教 会再一次声明, 为科学巨人伽利 略沉冤昭雪。
晚清时期:1889-1911年 1、出身贫寒家庭,幼年就读私塾 2、少年独闯武汉,考入武昌学堂 3、学习成绩优异,派往日本留学 4、接受革命思想,成同盟会会员 5、学习造船归国,赐与工科进士 民国时期:1911年之后 6、在湖北军政府,任实业部部长 7、后袁世凯上台,辞官留学英国 8、学习采矿地质,获得硕士学位 9、回国受聘北大,担任地质教授 10、南京地质所长,中国地质会长
高中历史同步精品课件 第五单元《第21课 “地质之光”李四光》(岳麓版选修4)

李四光的人格特征
【角度1】► 从李四光强烈的爱国心、自尊心角度分析
提示 李四光把一生都献给了科学事业,献给了祖国和人 民。他早年立下报国之志,以国家强大、开发祖国地下宝 藏为己任。在国外学成后,婉言谢绝国外高薪聘用,回到
祖国。
【角度2】► 从李四光强烈的自信心和责任感角度分析 提示 新中国成立时,李四光克服重重阻碍,回到祖国, 在国内科研条件极差、科技基础薄弱的条件下,克服困
抒发了李四光怎样的情怀?
答案 结合1920年的时代背景:国际上列强对中国侵略, 国内处在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之下,在这种背景下,李四
光的《行路难》鲜明地抒发了一代知识分子在旧中国黑暗
的社会环境中挣扎求索、追求光明的人生历程。
拓展2 结合下图分析,新中国成立之时李四光全家都在英国,他 为什么又一次回来了?
三、甩掉贫油的帽子 1.主持地质工作:新中国成立后,李四光回国组建了全国的 地质部 成立,李四光 地质机构。195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_______
担任部长。 2.领导石油普查,发现油田:针对解放初期石油短缺问题, 地质力学 理论,在松辽平原、华北平原开展 李四光依据_________ 了大规模的石油普查。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地
大庆 、胜利、 质部门、勘探部门经过努力,相继找到了_____ 大港、华北等大油田,使中国摘掉了“贫油”的帽子。
李四光发现石油对中国建设产生了重大的影 响。政治上,打破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能源封锁。经济 上,使中国摘掉了“中国贫油”的帽子,中国进口石油的 “洋油”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促进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从 而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答案
他推翻了外国人作出的“中国不存在第四纪冰川”
Hale Waihona Puke 的错误结论,确定中国第四纪冰川的存在并得到国际学术
2021学年高中历史第五单元杰出的科学家5.21“地质之光”李四光课件1岳麓版选修4

思考: 〔1〕毛泽东和周恩来把李四光请到中南海询问 中国天然石油的前景的背景是什么?
〔2〕李四光认为中国陆地一定有石油的理论依据 是什么?用史实来说明他理论的正确性。
什么是地质力 学呢?
李四光创立新理论“地质力学〞
“它的一条腿站在地质学方面, 另一条腿站在力学方面。反映 地壳运动的一切现象是地质力 学考察和研究的对象〞
进展。地震是一种地质现象,是地壳运动的一种表 象……总之,这是地球表层一局部地区所发生的现象。 有的地区在活动,有的地区那么安静。在我看来,这 是一种地质地质现象……但传统的习惯都是按物物理理的现象来 处理,所以一般用物理的手段来了解地震。
──据李四光?论地震?
思考:与传统的了解地震的手段相比,李四光提出用 什么手段了解地震?
唐山地震 1976年7月28日3时42分54秒, 7.8级,242419人丧生(包括天 津等受灾区),100多万人受伤,15886户家庭解体······
1967年10月距唐山大地 震9年,时任地质部部长李四 光,在国家科委地震办公室 研究地下水观测的会议上指 出,“应向滦县、迁安地区 (属唐山地区)做些工作。如 果这些地区活动的话,那就 很难排除大地震的发生。〞
立即做好了回国准备。是此举触怒了国民党
当局1。92国0年民,党李驻四英光国在大英使国馆伯秘明书翰找大到学李收四到光一,封
留学 日本
电 聘 那 掏 发 威报 请 封出 表 胁造 船和 他 信了 个 说一 去 ,一 公 :当封 它张开“后工信是五声你任程。蔡千明如湖师电元美,果北1,报培金否不军实91政待业是从的认肯0年救府遇印国支中,国回实优度内票华我国业厚友寄,人将,部…人来说民采部…发 的共 取:长;来 ,。和 必“他的 当国 要你又, 时。 措向翻表 蔡〞 施世蔚开示 元又 ,界了想 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济建设提供了能源保障。该理论是
A.古生物学理论 B.石油地质理论
C.冰川学理论
解析
D.大陆漂移理论
√
石油是工业发展的重要资源。冰川学理论对工农业生产的作用主
要体现在解决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等有关问题。大陆漂移说是德国气象 学家魏格纳在 20 世纪初提出的,李四光在《地球表面形象变迁的主因》 中,提出的是大块大陆运动的方向性假说。
1.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一位教授在中国作了一番地质调查以后,发表文章断
言:中国东南部找到石油的可能性不大;西南找到石油的可能性更是遥
远;西北部不会成为一个重要的油田;东北地区不会有大量的石油。从
理论和实践上批驳了这一“中国贫油论”的是
A.李时珍 B.李四光
C.詹天佑
D.毛泽东
√
1
2
3
4
5
答案
2.李四光以其独创的理论,不仅推翻了外国人的错误结论,还为中国的经
第五单元
杰出的科学家
第21课 “地质之光”李四光
课标要求
了解李四光的主要事迹,认识他对社会发展所作的贡献。
内容索引
自主学习 基础知识 —— 把握教材知识体系 史料实证 深化探究 —— 理解重要史料史论
反馈训练 随堂巩固 —— 会做题才是硬道理
自主学习
基础知识
—— 把握教材知识体系
一、求学生涯
或间接地去解决有关工业的问题。”上述语言也成为李四光一生真实的
写照。
问题思考
举例说明李四光的科技成就在中国工业化或社会主义建设中的运用。
提示
主题二
李四光的评价
史料一
李四光是位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他早年受孙中山“要努力学
习,蔚为国用”的勉励,后两度出国留学,在新中国成立之际冲破重重
阻碍回到祖国,他打破了两个“洋神话”,被誉为中国的“地质之光”。
1 2 3 4 5
解析
答案
3.1964年周恩来总理在第三届全国人大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
指出: “ 第二个五年计划建设起来的大庆油田,是根据我国地质学家独
摘掉了“贫油”的帽子。 同志,为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很大贡献。”
关键点拨
3.周恩来的评价:周恩来高度评价李四光“是一面旗帜,是辛亥革命的老
知识图示
史料实证
深化探究
—— 理解重要史料史论
主题一 史料一
李四光的主要成就
20世纪30年代,李四光先后到庐山、黄山等地考察,并认为庐
山是“中国第四纪冰川的典型地区”。并于1937年完成了《冰期之庐山》
学,后回到国内从事地质研究,从政治转移到学术。说明了其追求民主
的精神,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国家的富强。 (3)由史料及所学,说一说李四光体现出的伟大人格魅力。 提示 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为科学献身的精神,少年大志的精神,敢
于挑战权威,勇于探索真理的精神,严谨治学的精神。
提示
反馈训练
随堂巩固
—— 会做题才是硬道理
川,直接作用于人类的生存环境,研究和确认第四纪冰川既有特殊的理
论意义,其研究成果对掌握地下水文和构造、寻找地下水资源也具有十
分重要的作用。
提示
史料二
1918年,李四光在他的硕士毕业论文中写道: “今天我们要求
新兴一代的‘黄帝’子孙,认识到自己肩负的责任,也许并非为时过晚。
一方面,要为纯科学的发展而尽力;另一方面,要用得来的知识,直接
职,进入英国伯明翰大学,学习采矿、地质。
3.回国效力,专研地质
1920年,李四光回到祖国,担任 北京大学 地质系教授、系主任;后担任
中国 地质学会 会长,此后一直从事地质教学与研究。
二、第四纪冰川 1.确定中国存在第四纪冰川 (1)发现:1921年,李四光在太行山的沙河县、山西大同盆地附近发现了
1.留学日本,投身革命
1904 年,李四光被选派到日本留学,考入日本大阪高等工业学校,学
习 造船,留日期间,宣誓加入了中国 同盟会 。 1911 年 9 月,李四光参加了北
京清政府的“
游学毕业生考试 ”,获“最优等”成绩,赐“
”,成为
工科进士 中国历史上最后一批进士之一。 2.步入政坛,求学英国
武昌起义后,李四光当选为湖北军政府 实业部 部长。袁世凯上台后,辞去官
第四纪冰川遗迹。
(2)意义:第四纪冰川的确立,是我国第四纪地质学 和 重要里程碑,其研究成果对掌握地下的 水资源 对发展建设事业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气候学 研究上的一个 , 水文和构造 、寻找地下
2.创立地质力学
自20世纪20年代起,李四光运用力学的观点,对我国和东亚的地质结构
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先后发表了《中国地质学 》《地质力学之基础与方法》
史料二 李四光在日本留学,学习造船,而后,又到英国学习采矿,后
又转学地质,甲午战争中,中国北洋舰队全军覆没,他要立志发展中国
的造船业,有朝一日雪国耻。造船需要钢铁,钢铁开采需要地质知识。
问题思考
(1)李四光在研究领域打破了两个“洋神话”指什么?
提示
(2)由李四光学习内容的转变说一说他追求的目标。 提示 李四光由一个同盟会最小的会员到北洋政府的高官,再到英国留
《地质力学概论》等著作,创立了一种新的理论—— 地质力学 。
教材互补 概念辨析
三、甩掉贫油的帽子
1.主持地质工作:新中国成立后,李四光回国组建了全国的 地质机构 。
195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部成立,李四光担任部长。
2.领导石油普查,发现油田
针对解放初期,石油短缺问题,李四光依据地质力学理论,在 松辽平原 、 华北平原 开展了大规模石油普查。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地质 部门经过努力,相继找到了 大庆、胜利、大港、 华北 等大油田,使中国
问题思考
(1)史料表明李四光对第四纪冰川学的确立做出了怎样的贡献? 提示 从理论到实践,初步奠定了基础。新中国成立后,开始有组织地指
导全国第四纪冰川研究工作的开展,不断地促进中国第四纪冰川学的提高 与发展。
Hale Waihona Puke 提示(2)冰川的研究一直吸引着人们为此付出不懈的努力,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提示
冰川的出现对全球气候和生物发展的影响很大,特别是第四纪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