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章 经济法的体系和地位 《经济法》马工程

合集下载

马工程教材-经济法学-教学大纲

马工程教材-经济法学-教学大纲

《经济法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教学目标旨在通过对经济法律规范的学习和研究,使学生系统地、准确地理解和掌握经济法的基本原理、具体法律制度及其相应的规范,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提升学生的法律素养,拓展和优化学生知识结构,使学生在掌握经济法的规律性、原理性和知识性的基础上,获得能够比较专业地解释涉法事务和解决具体问题的知识和能力,帮助其成长为具有较强职业能力的管理人才。

学生应达到的具体能力目标:掌握主要经济法律制度内容;具有必要的法律分析能力;能以基本的法律逻辑和知识要点正确分析典型案例;获得良好的法律自学能力和职业道德训练,具有较高的法律素养;形成以强烈的秩序观念和在秩序下创造的主动进取精神为核心的法治精神。

三、教学学时分配《经济法学》课程理论教学学时分配表四、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第一章经济法的概念和历史(2学时)(一)教学要求经济法的概念如何界定,直接影响对经济法学诸多理论的认识。

了解经济法的概念与历史,有助于研究经济法的特征、本质、地位、体系、原则等诸多理论问题,为后续章节的学习打下基础。

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要理解和掌握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应当如何界定,经济法要解决的基本问题,经济法的基本矛盾,经济法的定义,经济法的经济性、规制性和现代性,经济法的产生与发展的历程,经济法发展的特点。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经济法调整对象的界定、经济法的定义教学难点:经济法的经济性、规制性和现代性的内涵与表现,以及经济法发展的特点(三)教学内容第一节经济法的概念一、经济法的调整对象二、经济法的定义第二节经济法的历史和发展趋势一、外国经济法的历史二、中国经济法的历史三、经济法的发展趋势本章习题要点:完成本章课后自测习题第二章经济法的体系和地位(2学时)(一)教学要求第一章已经从内涵的角度回答了经济法是什么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本章内容从外延及外部关系的角度进一步寻找答案。

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要理解和掌握经济法体系的界定;经济法体系的构成;经济法的主要渊源和辅助渊源;经济法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经济法与其他法律部门之间的关系等问题。

马工程 经济法学 绪论PPT学习教案

马工程 经济法学   绪论PPT学习教案
第7页/共12页
一、学习和研究经济法学的理论指导
学习和研究经济法学,要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为指 导。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政治经济学和法理学, 对学习和研究经济法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哲学层面 政治经济学层面 法理学层面
第8页/共12页
二、学习和研究经济法学的基本方法
学习和研究经济法学需要从多个维度,运用多元的 方法来展开思考和研讨,这样才有可能更好地解决 各类“复杂性问题”。
第11页/共12页
马工程 经济法学 绪论
会计学
1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经济法学的研究对象 第二节 经济法学的产生和 发展 第三节 经济法学的体系
第四节 学习和研究经济法学 的理论指导和基本方法
第1页/共12页
本章导语:
本章与其他各章的联系:本章是全书的绪论,是学习全 书其他章节的基础。
本章考核要求:理解和掌握以下问题:经济法学的研究 对象、产生和发展历程、学科的体系以及学习和研究经 济法学的理论指导和基本方法。
从哲学与科学的二分法来看,可以将其分为哲学方 法和科学方法两大类,其中,哲学方法主要是指马 克思主义哲学提供的方法论指导,科学方法又可分 为一般科学方法和专门科学方法。
第9页/共12页
二、学习和研究经济法学的基本方法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 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的学习和研究方法,贯穿于本书的 各个部分。正确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 场、观点和方法,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 事求是,普遍联系地、发展地看问题,全面揭示相关矛 盾,对于认识经济法的产生、发展规律,具有极其重要 的价值。
➢矛盾分析方法 ➢普遍联系的原理
第10页/共12页
二、学习和研究经济法学的基本方法

经济法的地位和体系

经济法的地位和体系
➢ 按照第49条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 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 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 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一倍。
▪ (二)反不正竞争行为 由于欧典公司的不实广告的发布也造成
了对同行业其他生产经营者的不正当竞争, 在我国现行法上关于利用虚假广告进行不 正当竞争行为的有关规定:
▪ 《合同法》中第54条规定:下列合同,当 事人一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 变更或者撤销:(一)因重大误解订立的; (二)在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的。一方以 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 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受 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 更或者撤销。当事人请求变更的,人民法 院或者仲裁机构不得撤销。
▪ 第38条: 违反本法规定,发布虚假广告, 欺骗和误导消费者,使购买商品或者接受 服务的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由 广告主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第13条中规定消费者 的知情权:消费者享有获得有关消费和消费者 权益保护方面的知识的权利;
➢ 第19条规定了经营者的真实信息告知义务:经 营者应当向消费者提供有关商品或者服务的真 实信息,不得做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
造公平、自由的环境。
(二)经济法与民法的关系(其 他教材观点):
• 1、相同点
• (1)调整对象
• 都调整一定范围的经济关系,都有特定的调整对象
• (2)渊源 • (3)地位
• 都是独立的法律部门
• (4)作用
• 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经济秩序,推动改革 开放和经济发展。
▪ 2、联系
▪ (1)经济法以民法为基础
▪ 在我国现行法中没有法律规定如何对消协的此种 失察行为追究其责任,这与经济法中的基本原则: “责权利相统一原则”是不相一致的。

马工程 经济法(第2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00章--绪论

马工程  经济法(第2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00章--绪论
《经济法学》以经济法为研究对象,深入探讨其产生、发展规律,在法学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绪论部分作为全书基础,详细阐述了经济法学的研究对象、发展历程、学科体系及学习和研究的方法。经济法学被视为新兴学科,其产生与发展与现代国家法律体系紧密相连。尽管各国研究存在不均衡,但市场经济深入发展使得各国在经济法学基本方面达成共识。经济法学体系包括总论与分论,构成二元结构框架。学习和研究经济法学需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为指导,结合哲学、政治经济学和法理学层面进行深入探究。同时,运用多元方法,包括哲学方法、一般科学方法和专门科学方法,以更好地解决复杂性问题。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贯穿全书,强调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பைடு நூலக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于认识经济法的产生、发展规律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国际经济法(第二版)全套课件马工程(2024)

国际经济法(第二版)全套课件马工程(2024)

国际金融监管
各国金融监管机构对跨境 金融活动进行监督管理, 维护国际金融稳定。
2024/1/30
风险防范机制
建立风险评估、预警和处 置机制,防范国际金融风 险。
反洗钱与反恐融资
加强国际合作,打击洗钱 和恐怖融资等非法金融活 动。
22
06
国际税法
Chapter
2024/1/30
Hale Waihona Puke 23税收管辖权与国际重复征税
9
国际贸易支付与结算法律制度
2024/1/30
国际贸易支付方式的种类和特点
国际贸易支付方式包括汇付、托收、信用证等。不同支付方式具有不同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如汇付方式简单 快捷但风险较高,信用证方式相对安全但成本较高。
国际贸易结算的法律制度
国际贸易结算涉及多个环节和多个当事人,因此需要建立完善的法律制度来保障交易的安全和顺利进行。这 些法律制度包括票据法、托收统一规则、信用证统一惯例等。
国际贸易支付与结算的风险防范
在国际贸易支付与结算过程中,买卖双方需要采取一系列风险防范措施来降低交易风险。这些措施包括选择 信誉良好的交易对手、采用安全的支付方式、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等。
10
03
国际技术贸易法
Chapter
2024/1/30
11
国际技术许可协议法律制度
1 2
技术许可协议的概念和种类
国际合作与发展原则
各国应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促进 全球经济的均衡和可持续发展。
01 02 03 04
2024/1/30
平等互利原则
在国际经济交往中,各国应平等 对待,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互利共赢。
尊重国家社会制度原则
在国际经济交往中,应尊重各国 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选择,不 干涉他国内政。

【学习课件】第二章经济法的概念和地位

【学习课件】第二章经济法的概念和地位
第二章 经济法的概念和地位
[教学目的及要求]
本章是经济法基础理论的核心,教学中应结合前章 关于经济法产生与发展的分析,正面阐 明经济经济法 的定义,以及经济法调整对象及其范围。通过对经济法 地位判别标准,以及经济法与相邻法律部门关系的分析 比较,阐明经济法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并对经济法的 结构体系也应作出分析。


櫘欂栁鱈夒执嬖嚵饖牰娌葖騾绷
泅嫰孂其颪幄棣饩沑详唌缓諷蕒
瑉擫瓔熹绰頢蹉寿艆朩揲騍齧紛
蛀规庵的賿发 裣囒蕙珼竣姆拂験遬耋柶 絨范纵梁呆 扴釈鰙寇巿逮邓爖呃柣嘪 烐化鐤伏的的 壔忁厦阘搰辁箏驲辇涩硂 嬅员鷧叮叮 諭裄頝廇孮瀧幾滫給渙鐟 骣螠另当 頉蹱灛泄霋汈斶尽祸聊棰 鸪綄暟当的 侩餁齮腂糠顊柊冺狎奤晚 楜堃讀郩騹啛遌ppt课介件 矲娐癦芘遆靲 20
❖ 5466666666 ❖ 5444444444444
❖ ❖ ❖ ❖ ❖
❖ hggghgh54545: (1)有独立的调整对象 (2)符合法律专业化分工的发展趋势 (3)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ppt课件
9
❖ 判别经济法的独立地位应注意以下问题: ❖ (1)经济法价值目标的独特性。 ❖ (2)经济法调整对象的特殊性。 ❖ (3)经济法调整方法的综合性。
ppt课件
10
二、经济法与邻近法律部门的联系和区别
ppt课件
4
2.市场秩序调控关系 (1)市场秩序调控关系的含义; (2)阐明经济法对市场秩序进行调控的客 观必然性; (3) 市场调控关系的内容和目标。
ppt课件
5
3.宏观经济调控和可持续发展保障关系
(1)宏观经济调控关系和可持续发展保障关系 的含义;
(2)阐明经济法对宏观经济调调控和可持续发 展保障关系进行调整的客观必然性;

国际经济法学马工程重点

国际经济法学马工程重点

国际经济法学马工程重点第一章:1.经济法概念:调整在现代国家进行宏观调控和市场规制过程中发生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总称,即调整调制关系的法律规范总称。

2、产生因素:〔1)经济因素:法律是经济关系的记载和表述。

经济法的产生有其经济因素.人的生存发展离不开经济基础,人的社会关系核心是经济关系,人的社会矛盾集中于经济利益冲突。

这就决定了经济关系从来就是法律所要调整的重要对象,法律从根本上说是经济利益的准贝测。

无论何种经济形式都需要相应的法律规则;经济形势不同,其法律规为保症好的阕凌体盗建敬味要缩放浏览器头办存在宏观调控关系和市场规制关系,它们构成经济法的调整对象。

市场经济是经济法的决定性因素,只有立足、扎根市场经济,经济法才能安身立命。

〔2)政治因素:国家作为重要的政治因素,向来处于经济、政治和社会的核心地位。

但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不同的社会环境和经济形势下,国家权力、国家干预及其限制有所不同。

这些不同对法律有着直接响。

社会主义国家的国家干预更具自觉性、自主性和有效性,当然也理应更加规范化、法治化,确以和规范国家干预的经济法是社会主义国家履行其基本职责所必需的法律依据。

(3)社会因素:法律历来被视为“善良公平之术”,“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法律的宗旨和使命就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实现社会主义,国家负有重要的经济社会职能,如宏观调控和市场规制。

但国家要履行其宏观调控和市场规制职能,必须有法可依、依法进行,实现法治化,这就要求制定宏观调控法和市场规制法。

经济法是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和法制体系的重要构成要件。

〔4)法律因素:法律发展史表明,法律部门的产生呈现这样的规律:一是客观上存在一种社会关系需要某种法律部门调整;二是这种社会关系应先有已有法律部门去调整,只有当它们不能或不宜调整时,才有必要产生新的法律部门。

经济法的产生也是如比。

市场经济形成了一种宏观调控关系和市场规制关系,这种社会具有普遍性,内在地需要国家干预。

而已有的法律部门各有其定位和职能,它们不能或不宜对这种社会关予以调整,于是出现了“法律空白”,需要新兴的法律部门予以弥补。

经济法第3讲经济法的地位与体系

经济法第3讲经济法的地位与体系

二、经济法与其他法的关系


(一)经济法与民商法 民法是行为法,而商法不仅是行为法,也 一种组织法,是对商事主体的特别要求。 民商事主体从事市场行为时,因行为性质 的不同,会受到不同部门法的调整。也就 是说,不是民商事主体从事的任何行为, 都属于民商法的调整范围。主体不是区分 的主要因素,行为性质才是。
公平观



形式公平:以抽象的人格平等为基础,给每个 主体以平等的权利,赋予他们以获取收入或积 累财富机会的平等,即机会均等、起点公平。 它认为在市场竞争中,只要处于同一起跑线, 都按自己的能力和努力来进行竞争,尽管结果 有差异,起点相同就是公平的。“商品是天生 的平等派”;同等情况同等对待;静态公平。 形式公平的难题: 第一,起点公平?个体差异性;竞争中会出现 经济实力强弱之分;群体分化。“依赖性经济” 第二,起点公平必然带来结果公平?
2、经济法从行政法中分离?


经济法的产生与行政法没有关系,不是从行 政法中分离出来的。 经济法产生于私人行为的外部性、公共性增 强的时候,一开始就是着眼于内容而非形式。 只是经济法产生之后,作为解决市场失灵的 手段,公权力被提了出来。此后,控制公权 力运作才成为经济法的内容之一。而且事实 上,经济法一般也不关注形式,形式留给行 政法去解决。

(一)主要渊源 1、宪法 有限的几条。例如第15条:国家加强经济 立法,完善宏观调控。此外,有些条文还 涉及财政、税收、预算、金融、计划等方 面内容,也构成经济法的渊源。

2、法律
《立法法》第8条规定,涉及“基本经济制 度以及财政、税收、海关、金融和外贸的 基本制度”等内容,只能制定法律。 经济法上强调“法定原则”,很多内容都 应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法律,故这 类渊源在经济法上具有最重要地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章教学重难点:经济法体系的含义、经济法体系的基本 构成、经济法体系的层级结构、宏观调控法和市场规制法的 交叉融合问题、经济法的主要渊源、经济法在经济社会发展 中的地位、经济法与民法的关系、经济法与行政法的关系。
•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一节 经济法的体系
一、经济法体系的界定 二、经济法体系的构成 三、经济法的渊源
•高等教育出版社
(三)某些特殊规范的归属问题 1、市场监管规范:一类特殊的市场规制规范 2、价格规范:涉及价格总水平调控的属于宏观调控 法规范,一般规制价格行为的属于市场规制法规范
•高等教育出版社
(四)经济法体系内部两类规范的紧密联系 在宏观调控法和市场规制法各自的发展过程中,一些非典
型性的宏观调控法规范和市场规制法规范,作为“二元结构” 的“中间地带”,也逐渐变得重要,宏观调控法和市场规制 法的联系更为紧密,经济法作为一个统一的部门法的地位更 为牢固。
•高等教育出版社
三、经济法的渊源
(一)经济法的主要渊源 (二)经济法的辅助渊源
•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二节 经济法的地位
一、经济法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 二、经济法与其他法律部门的关系
•高等教育出版社
一、经济法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
经济法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1、市场经济的本质属性和主要优势在于市场竞争,规制限制 和排除竞争行为的反垄断法是市场竞争的守护神。 2、市场经济的重大缺陷和主要劣势是自发性和盲目性,为了 克服上述弊端,必须进行宏观调控,而且唯有将宏观调控法治化 才能科学有序,计划法、财政法、金融法和产业政策法都旨在实 现宏观调控法治化。 由于市场失灵的存在,没有法治化的国家干预,就无法建立健 全市场调节和市场体制。经济法是一种国家干预之法,其宗旨是 确立和规范国家干预,实现国家干预的法治化。这就决定了经济 法之于市场体制的建立健全具有重大意义。
•高等教育出版社
二、经济法与其他法律部门的关系
(一)经济法与民商法的关系 (二)经济法与行政法的关系
•高等教育出版社
(一)经济法与民商法的关系 1、经济法与民商法的区别 2、经济法与民商法的联系
•高等教育出版社
(二)经济法与行政法的关系 1、经济法与行政法都是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2、经济法与行政法的区别 3、经济法与行政法的相互配合
•高等教育出版社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高等教育出版社
二、经济法体系的构成
(一)经济法体系的基本构成 (二)对上述基本构成的进一步理解 (三)某些特殊规范的归属问题 (四)两类规范的交叉融合问题
•高等教育出版社
(一)经济法体系的基本构成 1、新社会关系——宏观调控关系和市场规制关系 2、基本划分——宏观调控法和市场规制法
经济法体系的层级结构:
第一层结构:宏观调控法和市场规制法 第二层结构:由亚部门法组成,“财金计划调控法,两反一保规制法” 第三层结构:每个亚部门法进一步分为成的若干小的部门法。
•高等教育出版社
(二)对上述基本构成的进一步理解 上述将经济法体系分为宏观调控法和市场规制法的“二分 法”,是学界的一种“基本”共识,体现的是经济法体系的 基本框架。在上述认识的基础上,过去也有学者主张把市场 主体法、社会保障法、政府投资法、涉外经济法等纳入经济 法体系。
•高等教育出版社
一、经济法体系的界定
经济法体系的定义: 所谓经济法的体系,通常是指各类经济法规范所构成的和谐统一的整体。 1、构成要素:经济法规范 2、构成方式:经济法规范——部门法——经济法系统,包含横向和纵向关
联。 3、研究方法:以调整对象为基础,对经济法规范进行分类,运用系统分析
方法和结构功能分析方法。
《经济法学》教学课件
•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二章 经济法的体系和地位
第一节 经济法的体系 第二节 经济法的地位
•高等教育出版社
本章导语:
本章与其他各章的联系:第一章已经从内涵的角度回答了 经济法是什么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本章内容从外延及外部 关系的角度进一步寻找答案。
本章考核要求:理解和掌握以下问题:经济法体系的界定; 经济法体系的构成;经济法的主要渊源和辅助渊源;经济法 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经济法与其他法律部门之间的关 系等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