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煤矿产地分布介绍
全国矿山分布情况

全国矿山分布情况全国矿山主要分布在沿海和内陆资源丰富的地区,其中以山西、陕西、内蒙古、新疆、黑龙江、辽宁等省份为主。
矿产资源丰富的地区往往是经济发达地区,因为其能够为当地经济做出贡献,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和税收贡献。
一、山西省矿山分布情况山西省是全国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其煤炭储量达到4500亿吨,占全国总储量的20%,其煤炭品质也居全国前列。
山西省煤炭行业相当发达,拥有着丰富的煤炭矿产资源,矿区主要集中在太原、忻州、吕梁、运城、呼和浩特等地。
二、陕西省矿山分布情况陕西省矿山主要分布在宝鸡、汉中、安康等地,其中宝鸡市的铁路交通十分便利,汉中市的金银铜锡等重点矿产储量较大,安康市的金属矿资源储量也很丰富,是西部地区重要的资源开发地区之一。
三、内蒙古自治区矿山分布情况内蒙古自治区是中国最大的煤炭生产基地之一,有着龙腾虎跃的煤炭开发史,其煤炭储量超过1.2万亿吨,煤炭资源占全国的1/4以上。
首府呼和浩特市是煤炭产业区,鄂尔多斯市则是著名的煤炭生产基地,其他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也较为丰富,如铁、铜、锡等。
四、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矿山分布情况新疆是中国最西端的省级行政区,是国家能源支撑中心之一,其矿产资源包括煤、石油气、铬、铁、热带树脂、菱镁矿、天然硫磺、稀土和贵金属等,据调查,新疆储量前三的矿产资源分别是铬、钴和黄金。
五、内蒙古自治区矿山分布情况黑龙江省主要矿产资源有煤炭、石灰石、铁、金、钼等,其中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的煤炭储量占全国的1/7,是中国最大的煤炭储量之一,另外较为突出的是矿泉水和木材方面的资源优势,也有发展的前景。
六、辽宁省矿山分布情况辽宁省矿山主要分布在朝鲜族自治州、抚顺市、营口市等地,矿产资源丰富,包括铁、煤、金、石膏、石灰石、硅石、粘土、玻璃砂等多种矿产,铁矿、煤矿及金矿资源开发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综上所述,全国矿山分布情况主要是沿海和内陆资源丰富的地区,这些地区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在矿产资源方面起着支柱性作用。
我国煤炭资源主要集中在哪些省市

我国煤炭资源主要集中在哪些省市中国的煤炭资源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省份:
1. 山西省:山西是中国最大的煤炭生产省,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储量。
该省的煤炭产业历史悠久,是中国的煤炭基地之一。
2. 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是中国北部的一个重要煤炭生产区,尤其以大庆煤田、乌兰察布煤田等为代表。
3. 陕西省:陕西是中国西部地区的主要煤炭产区,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
4. 河北省:河北省也是中国的煤炭产区之一,尤其以磁县、邯郸等地的煤田比较富集。
5. 安徽省:安徽省的煤炭产区主要分布在淮北地区。
6.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在西部地区也有一些煤炭产区。
这些省市地区的煤炭资源丰富,为中国提供了重要的能源基础。
然而,由于煤炭开采和使用对环境带来的影响,中国也在积极推动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以减缓对煤炭的依赖。
1/ 1。
国内煤炭资源分布详细

国内煤炭资源分布详细我国是世界上煤炭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也是消耗煤炭最大的国家之一。
由于煤炭资源的广泛分布和资源量的丰富,我国煤炭开采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
本文将详细介绍我国煤炭资源的分布情况,并探讨其区域差异和影响因素。
我国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华北、华东、西南和华南等地区。
其中,华北地区主要煤种为焦煤和烟煤,储量约占全国总量的三分之二。
山西、内蒙古是华北地区煤炭开采的重要省份,尤其是内蒙古自治区的大量煤炭储量主要分布在呼伦贝尔盟、锡林郭勒盟、鄂尔多斯市等地,是全国最大的煤炭生产区之一。
华东地区的主要煤种为长焰煤和无烟煤,储量约占全国总量的25%。
山东、安徽、江苏是华东地区煤炭开采的主要省份。
其中山东省的煤炭储量最大,占全国总量的17%,是全国第一大煤炭生产省份。
西南地区煤炭储量约占全国总量的7%,主要分布在贵州、云南、四川等省份。
华南地区储量约占全国总量的6%,广西、广东等省份是该地区的主要煤炭生产区。
煤炭资源分布的区域差异主要受以下因素影响:首先是地质构造。
我国是一个地形复杂的国家,不同地区的地质构造类型不同,对煤炭储量分布产生了重要影响。
其次是地层时代。
不同时代地层的成因、构成、孔隙度、热史等因素的不同,对煤炭形成和分布产生了影响。
第三是沉积环境。
影响煤炭形成的沉积环境包括水动力条件、泥质含量、植被和气候等,不同的沉积环境对煤炭分布的影响也不同。
此外,经济发展程度以及地区和行业政策的制定也会对煤炭资源分布产生影响。
总体而言,我国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北方内陆地区。
煤炭资源的丰富及其开采产生的环境影响已成为我国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应当通过加强监管和技术创新来保障煤炭开采的可持续性。
中国重点煤矿地区分布情况

中国重点煤矿地区分布情况重点煤矿:山西省有大同、王坪、小峪、平朔、轩岗、西山、太原、寨沟、东山、阳泉、荫营、汾西、霍州、潞安、韩城、晋城等;内蒙古自治区有扎赉诺尔、伊敏、大雁、霍林河、平庄、乌达、海渤湾等;陕西省有铜川、浦白、澄合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有乌鲁木齐、哈密等;贵州省有水城、六枝、林东、盘江等;宁夏有石咀山、石炭井、灵武等;安徽省有淮北、淮南等;河南省有鹤壁、义马、焦作、郑州、平顶山等;山东省有龙口、淄博、新汉、肥城、兖州、枣庄等;黑龙江省有鹤岗、双鸭山、七台河、鸡西等。
河北省有开滦、邢台、邯郸、峰峰、井陉等;江苏省有徐州;辽宁省有北票、阜新、铁法、南票、沈阳、抚顺等;江西省有萍乡、丰城、乐平等;四川省有攀枝花、广旺、达竹、华蓥山等。
此外还有北京。
一、中国煤炭资源概况及煤矿分布(一)中国地质构造煤炭资源在地壳中的分布是受地质构造条件控制的。
在地质历史时期中,地壳运动引起海陆变迁、气候更替,推动了植物界演化迁移和聚煤作用呈波浪式向前发展。
同时,地壳运动引起的地壳形变,使地球表面出现一系列隆起和坳陷,为聚煤作用提供了适宜的天然场所,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聚煤古地理景观。
聚煤盆地形成的含煤建造又遭受后期构造变形的切割,保存下来的含煤建造都在一定构造的体系中占有相应的部位,并依着一定的规律展现。
中国境内已确立的构造体系,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即巨型纬向构造体系、经向构造体系和各种扭动构造体系。
1)巨型纬向构造体系,包括若干巨型的复杂东西构造带,每一复杂东西构造带又自成一个体系。
他们的主体是由走向东西的各种褶皱带和挤压性断裂构成。
在我国境内发育最完好的有三条巨型纬向构造带,由南到北依次是:阴山一天山构造带,秦岭—昆仑构造带,南岭构造带。
此外,在黑龙江北部及海南岛、南海海域中,也有两条明显的构造带。
2)经向构造体系,一般表现为南北向挤压构造带,由南北向的褶皱带和压性断裂带组成,有时也以巨大的张裂带形式出现。
描述我国煤炭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

描述我国煤炭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煤炭是我国最主要的能源资源之一,其储量和产量居世界前列。
根据中国煤炭资源丰富程度、矿床数量、分布面积、煤种品种、资源结构及矿业区空间布局等方面的特点,可以将我国煤炭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一、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区域我国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华北、东北和西南地区以及陕甘宁、西北和江南地区,其中华北地区和东北地区的煤炭资源储量最为丰富。
华北地区以山西、内蒙古和河北为主要产煤省份,东北地区则以辽宁、黑龙江和吉林为主要产煤省份。
此外,西南地区以四川、云南和重庆为主要产煤省份,陕甘宁地区以陕西和甘肃为主要产煤省份,西北地区以新疆和宁夏为主要产煤省份,江南地区以湖南和江西为主要产煤省份。
二、煤炭资源分布特征1. 西部地区煤炭资源储量较大,但开发利用程度较低。
西部地区(包括新疆、内蒙古、甘肃、青海、宁夏等地)煤炭资源储量较大,但由于交通条件相对薄弱,煤矿大多分布在偏远的山区,开发利用程度相对较低。
2. 东北地区煤炭资源储量逐渐减小,但开发利用程度较高。
东北地区的煤炭资源储量在我国煤炭资源总储量中所占比例逐渐减小,但由于该地区的煤矿主要分布在工业城市周边,交通便利,因此其开发利用程度相对较高。
3. 华北地区煤炭资源储量丰富,但煤炭开采长期以来对环境造成较大影响。
华北地区的煤炭资源储量丰富,但长期以来由于乱采滥采、环境保护意识薄弱,煤炭开采对环境造成了较大影响,包括地表破坏、水质污染等问题。
4. 江南地区煤炭资源储量较大,但煤矿规模较小、开采条件较差。
江南地区的煤炭资源储量较大,但由于地势平缓、水系发达,该地区的煤矿规模较小,开采条件较差。
5. 西南地区煤炭资源储量相对较小,但煤种多样化。
西南地区的煤炭资源储量相对较小,但由于地处喀斯特地貌,地质条件复杂,煤种种类多样化。
三、煤炭资源分布的影响因素1. 地质条件:地质条件是决定煤炭资源分布的主要因素,包括地理位置、构造条件、煤层赋存形式等。
中国7大煤田、世界6大煤田都在这了,你家乡的上榜了吗

中国7大煤田、世界6大煤田都在这了,你家乡的上榜了吗1、神府-东胜煤田内蒙古煤炭资源极其丰富,截至2016年底,内蒙古全区累计查明煤炭资源量10246亿吨,居全国首位。
大部分的煤炭资源储量集中分布于鄂尔多斯市的东胜煤田和准格尔煤田、锡林郭勒盟的胜利煤田和白音华煤田、呼伦贝尔市的陈巴虎煤田、通辽市的霍林河煤田。
内蒙古的神府-东胜煤田是中国已探明的最大煤田,总面积约2.2万平方公里,预测储量约6690亿吨,探明储量约2300亿吨。
按照中国每年约30亿吨的煤炭消费量计算,神府东胜煤田可满足中国煤炭消费223年。
神府-东胜煤田的煤为世界少见的优质动力煤,尤以煤田南部为最佳,其硫分小于0.5%,灰分小于8%,发热量达30兆焦/千克,由于开采条件优越,煤炭生产成本也比较低,在国际市场上有很强的竞争力。
神华神东集团主要负责神府-东胜矿区的煤炭开发与建设,目前,神东拥有生产矿井15个,其中内蒙古境内9个,陕西境内5个,山西境内1个。
在矿井规模上,有2 个达到了2000 万吨/ 年以上,8 个达到1000 万吨/ 年,形成了千万吨矿井群生产格局,整体产能超过2亿吨。
2、大同煤田大同煤田位于山西省北部,是中国最古老的煤炭矿区之一,煤炭资源量约369.10亿吨,其中侏罗系煤田工业储量60.80亿吨,石炭二叠系煤田地质储量303.30亿吨。
煤田煤种为弱粘煤,灰分、硫分含量低,系中国著名的优质动力用煤,目前,大同煤田基本上为一个国有大矿为主(同煤)、集体个体共同开发的生产布局。
大同煤田地下开采条件较好,但也存在下述问题。
3、沁水煤田沁水煤田介于太行山、吕梁山、五台山、中条山之间,跨太原、阳泉、沁县、长治、晋城、沁水等20余市县,面积近30000平方公里,沁水煤田煤炭资源量约3000亿吨,1989年底已探明煤炭储量860亿吨,占全国9.58%。
煤种以无烟煤为主,阳泉煤是优等高炉喷粉、烧结用煤;晋城煤是合成氨,氮肥的优质原料;潞安的主焦煤和瘦煤则是优质炼焦配煤。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中国煤矿分布必背知识点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中国煤矿分布必背知识点
我国的煤矿主要分布在山西、内蒙古、陕西、新疆等省(区),其次是贵州、宁夏、安徽、云南、河南、山东、黑龙江等省(区)。
下面是中国煤矿分布必背知识点,希望对考生复习有帮助。
重点煤矿:山西省有大同、王坪、小峪、平朔、轩岗、西山、太原、寨沟、东山、阳泉、荫营、汾西、霍州、潞安、韩城、晋城等; 内蒙古自治区有扎赉诺尔、伊敏、大雁、霍林河、平庄、乌达、海渤湾等;陕西省有铜川、浦白、澄合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有乌鲁木齐、哈密等;贵州省有水城、六枝、林东、盘江等;宁夏有石咀山、石炭井、灵武等;安徽省有淮北、淮南等;河南省有鹤壁、义马、焦作、郑州、平顶山等;山东省有龙口、淄博、新汉、肥城、兖州、枣庄等;黑龙江省有鹤岗、双鸭山、七台河、鸡西等。
此外,河北省有开滦、邢台、邯郸、峰峰、井陉等;江苏省有徐州;辽宁省有北票、阜新、铁法、南票、沈阳、抚顺等;江西省有萍乡、丰城、乐平等;四川省有攀枝花、广旺、达竹、华蓥山等。
此外还有北京。
《煤炭产业政策》明确提出,我国将建设神东、晋北、晋中、晋东、陕北、黄陇(华亭)、鲁西、两淮、河南、云贵、蒙东(东北)、宁东等13个大型煤炭基地,以提高煤炭的持续、稳定供给能力。
对于神东等13个大型煤炭基地建设,原则
上一个矿区由一个主体开发,一个主体可以开发多个矿区。
按照资源禀赋、运输、水资源等条件和环境承载能力确定开发规模和开发强度,在大型整装煤田和资源富集地区优先建设大型和特大型现代化煤矿。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中国煤矿分布必背知识点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高考地理必背栏目。
中国煤炭基地和矿区

煤炭基地及矿区1、神东基地:神东、万利、准格尔、包头、乌海、府谷矿区2、陕北基地:榆神、榆横矿区3、黄陇基地:彬长(含永陇)、黄陵、旬耀、铜川、蒲白、澄合、韩城、华亭矿区4、晋北基地:大同、平朔、朔南、轩岗、河保偏、岚县矿区5、晋中基地:西山、东山、汾西、霍州、离柳、乡宁、霍东、石隰矿区6、晋东基地:晋城、潞安、阳泉、武夏矿区... 全文↓1、神东基地:神东、万利、准格尔、包头、乌海、府谷矿区2、陕北基地:榆神、榆横矿区3、黄陇基地:彬长(含永陇)、黄陵、旬耀、铜川、蒲白、澄合、韩城、华亭矿区4、晋北基地:大同、平朔、朔南、轩岗、河保偏、岚县矿区5、晋中基地:西山、东山、汾西、霍州、离柳、乡宁、霍东、石隰矿区6、晋东基地:晋城、潞安、阳泉、武夏矿区7、蒙东(东北)基地:扎赉诺尔、宝日希勒、伊敏、大雁、霍林河、平庄、白音华、胜利、阜新、铁法、沈阳、抚顺、鸡西、七台河、双鸭山、鹤岗矿区8、两淮基地:淮南、淮北矿区9、鲁西基地:兖州、济宁、新汶、枣滕、龙口、淄博、肥城、巨野、黄河北矿区10、河南基地:鹤壁、焦作、义马、郑州、平顶山、永夏矿区11、冀中基地:峰峰、邯郸、邢台、井陉、开滦、蔚县、宣化下花园、张家口北部、平原大型煤田12、云贵基地:盘县、普兴:、水城、、六枝、织纳、黔北、老厂、小龙潭、昭通、镇雄、恩洪、筠连、古叙矿区13、宁东基地:石嘴山、石炭笋、灵武、鸳鸯湖、横城、韦州、马家滩;积家并、萌城矿区大型煤炭基地煤炭储量丰富、煤类齐全、煤质优良,开采条件较好,区位优势明显,已具有一定的生产开发规模和配套工程设施。
规划建设大型煤炭基地,对维护国家能源安全、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调整和优化煤炭生产结构、促进资源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神东、晋北、晋中、晋东、陕北大型煤炭基地处于中西部地区,主要担负向华东、华北、东北等地区供给煤炭,并作为"西电东送"北通道电煤基地。
冀中、河南、鲁西、两淮基地处于煤炭消费量大的东中部,担负向京津冀、中南、华东地区供给煤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立志当早,存高远
中国煤矿产地分布介绍
我国煤炭资源丰富,品种齐全、分布广泛。
全国32 个省(区、市)中除上海
市外,都有煤炭资源,但区域分布不均衡。
总体特征是北多南少,西多东少,
山西和西北地区最富集。
根据国土资源部《二○○六年全国矿产资源储量通报》,截至2006 年底全国煤炭保有储量为:资源储量11597.79 亿吨,资源量8262.99 亿吨,基础储量3334.8 亿吨,储量1825.39 亿吨。
从地理分布上看,在秦岭大别山以北的储量约为9100 亿t,约占全国保有储
量90.0%左右;分布于太行山雪峰山以西的储量约为8750 亿t,约占全国总储量
的87%左右,其中晋陕蒙地区约为6459 亿t,占全国总区域储量的64%左右,西北自给区的新甘宁青四省区约为1405 亿t,约占14%,西南的云贵川渝四省
市约为903 亿t,约占9%,且集中分布在云、贵两省,其余东北、京津冀、华
东和中南各省市区保有储量约为1266 亿t,约占全国总储量的13%;尤其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东部十省市(含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和广东等省市)已查证的资源量仅为568 亿t 左右,约占全国总量
5.7%左右。
按区域分布,华北地区1930.84 亿吨,占57.87%,华中地区148.68 亿吨,占4.46%,华南地区11.25 亿吨,占0.34%;华东地区253.75 亿吨,占7.60%,东北地区144.53 亿吨,占4.33%,西北地区557.39 亿吨,占16.70%,西南地区290.35 亿吨,占8.70%。
2007 年全国煤炭产量25.36 亿吨,其中2008 中国煤炭企业100 强产量在各地区分布与2007 比相对稳定,其中产量占100 强企业
全部产量比例达10%以上的省份和公司是山西省、神华集团、内蒙古,分别是18.13%、16.08%、10.43%,3 家产量合计占总产量的44.63%。
排在第4~10 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