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煤矿分布图

合集下载

第十二章中国煤田地质特征概述

第十二章中国煤田地质特征概述

第十二章 §2中国的含煤地层和聚煤盆地 构造的基本特点
综上所述,中国聚煤盆地从晚古生代到中、 新生代,总体演化趋势是:
大型内陆碎屑陆表海聚煤坳陷
大型内陆湖盆坳陷(古前陆塌陷)
断陷盆地群(湖盆为主)
山间小型坳陷和断陷盆地
第十二章 中国煤田地质特征
§3 聚煤古地理环 境和古气候的演变
第十二章 §3聚煤古地理环境和 古气候的演变
第十二章 §3聚煤古地理环境和 古气候的演变
早二叠世华北、西北地区广泛海退的同时,华南地区 的海域范围则继续扩展,海水向西北上扬子古陆区快速侵 漫,沿古陆边缘的泻湖潮坪环境发育早期含煤沉积,并迅 速被广海碳酸盐沉积所代替。早二叠世晚期,由于东吴运 动的影响,华南广大地区隆起为陆,海水退居东南隅,在 海西期造山带的前缘堆积了滨海碎屑含煤岩系。晚二叠世 早期,海水由西南方向再度进侵。在海域不断扩大的趋势 下,华南地区呈现比较复杂的岛海古地理景观,海陆穿插, 沉积类型多样。东南沿海为陆相、过渡相碎屑含煤沉积, 盆地中部为滨海、浅海相碳酸盐含煤沉积,黔西、滇东地 区则持续发育大型三角洲复合体,为煤层最富集的地区。 随着海域不断扩展,聚煤带向古陆方向迁移。晚二叠世晚 期,华南地区再次被广海淹没,以碳酸盐和硅质沉积为主, 含煤沉积则局限于川滇古陆东侧的滇东、黔西和川西一带。
中国煤盆地富煤带的展布和特厚煤层的形成, 也受着盆地构造演化的制约。厚煤层或特厚煤层 的形成,主要是在基底沉降稳定和坳陷速率适当 的部位。最有利于聚煤的盆地是发育在刚性地块 上的晚古生代坳陷型盆地及继承性的中生代坳陷 盆地,其次是发育在已经稳定的褶皱带上的中、 新生代盆地。
第十二章 §2中国的含煤地层和聚煤盆地 构造的基本特点
南宁
广州

中国煤炭分布图

中国煤炭分布图

1、神东基地:神东、万利、准格尔、、、府谷矿区2、陕北基地:榆神、榆横矿区3、黄陇基地:彬长(含永陇)、黄陵、旬耀、、蒲白、澄合、城、华亭矿区4、晋北基地:、平朔、朔南、轩岗、河保偏、岚县矿区5、晋中基地:西山、东山、汾西、霍州、离柳、乡宁、霍东、石隰矿区6、晋东基地:、潞安、、武夏矿区7、蒙东(东北)基地:扎赉诺尔、宝日希勒、伊敏、大雁、霍林河、平庄、白音华、胜利、、铁法、、、鸡西、七台河、双鸭山、鹤岗矿区8、两淮基地:、矿区9、鲁西基地:兖州、、新汶、枣滕、龙口、、肥城、巨野、黄矿区10、基地:、、义马、、、永夏矿区11、冀中基地:峰峰、、、井陉、开滦、蔚县、下花园、北部、平原大型煤田12、云贵基地:盘县、普兴:、水城、、六枝、织纳、黔北、老厂、小龙潭、、镇雄、恩洪、筠连、古叙矿区13、宁东基地:、石炭笋、灵武、鸳鸯湖、横城、韦州、马家滩;积家并、萌城矿区大型煤炭基地煤炭储量丰富、煤类齐全、煤质优良,开采条件较好,区位优势明显,已具有一定的生产开发规模和配套工程设施。

规划建设大型煤炭基地,对维护国家能源安全、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调整和优化煤炭生产结构、促进资源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神东、晋北、晋中、晋东、陕北大型煤炭基地处于中西部地区,主要担负向华东、华北、东北等地区供给煤炭,并作为"西电东送"北通道电煤基地。

冀中、、鲁西、两淮基地处于煤炭消费量大的东中部,担负向京津冀、中南、华东地区供给煤炭。

蒙东(东北)基地担负向东北三省和东部地区供给煤炭。

云贵基地担负向西南、中南地区供给煤炭,并作为"西电东送"道电煤基地。

黄陇(含华亭)、宁东基地担负向西北、华东、中南地区供给煤炭。

大型煤炭基地建设将按照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综合开发利用煤炭及与煤共伴生资源,实现上下游产业联营和集聚,把大型煤炭基地建成煤炭调出基地、电力供应基地、煤化工基地和资源综合利用基地。

煤炭资源概况

煤炭资源概况

图1 各地区煤炭探明可采储量(2010年)
Coal reserves-to-production (R/P) ratios
Distribution of proved coal reserves
• 从国别来看,美国煤炭储量为2373亿吨,以占总 量27.6%居世界第一位,储采比为241。俄罗斯为 1570.1亿吨,以占总量18.2%居世界第二位,储 采比为495。中国紧随其后,煤炭可探明储量居 世界第三位,为1145亿吨,占总量13.3%,储采 比为35。
图2 2010年世界煤炭世界贸易所占比重
拉美, 3% 北美, 5% 非洲和 中东地区,3%
欧洲, 37%
亚太地区, 52% 欧洲 北美 拉美 非洲和中东地区
亚太地区
Coal production/consumption by region
世界石油储量
• 从储采比角度看,全球石油资源储量仍较为丰富。 据BP(2011a)数据统计,全球石油探明储量从 1980年底的6675亿桶增长到2010年底的13832亿 桶,年均增长2.5%。 • 世界原有资源地域特征明显,分布丌均。据BP (2011a)数据显示,1990年、2000年和2010年 各个地区原油探明储量所占百分比如图1-2所示。
投资额(亿美元)
1000 500
1035 628 409 220
0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年份
图5 全球可再生能源新增投资额比例(2004~2010年)
图6 全球可再生能源新增投资额比例
• 2010年全球可再生能源投资最多的是中国,超过 500亿美元,占全球投资的24%,其次为德国、 美国、意大利和巴西,如图6所示。

矿产资源精品文档

矿产资源精品文档

矿产资源1.使同学通过阅读图文资料,了解我国矿产资源的分布特点。

2.使同学熟识我国主要的煤矿、油田、铁矿和有色金属矿的分布地。

3.使同学了解我国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对策。

4.通过分析我国土地资源利用中的主要问题,使同学熟悉到合理开发、节省、综合利用矿产资源、寻求替代品的必要性与责任感,树立正确的资源观。

教学建议关于“矿产资源”的教材分析本节内容包括四部分,首先介绍了矿产资源总的分布特征,并且分析了分布相对集中带来的有利和不利方面;其次部分介绍了能源矿产,包括它们的分布、储量、在世界中的地位以及我国能源资源的短缺形势;第三部分介绍了金属矿产,这部分是分类介绍的。

与铁矿相比,有色金属矿对于学校生来说,可能不太熟识,因此教材中举了很多实例,以使同学熟悉到有色金属的重要性。

前面三部分都是以关于煤矿、铁矿、有色金属矿和油气田的分布的四幅图为基础的,目的就是训练同学的读图分析力量。

在最终一部分里,教材通过大量实例介绍了我国在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缘由,提出了对策。

关于“矿产资源”的教法建议关于矿产资源的分布,建议指导同学读4幅我国矿产资源分布图,从宏观上分析煤矿、油田、铁矿和有色金属矿分布的特点是广泛且相对集中。

关于矿点名称,老师要详细指导同学利用省区、江河、山脉等参照物,查找矿点与它们之间的方位上的联系,并通过读图、填表、图表对比、看图连线等方法稳固地名的记忆,进一步培育读图技能。

教学中要用资料、数据说明能源矿产丰富,同时联系生产实际说明煤和石油的生产还不能完全满意需要。

老师要结合实例说明矿产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有自然缘由也有人为缘由,要针对问题提出相应实际的解决方法。

在这节内容的讲授中,有三个点老师应当特殊留意:一个是金属矿产的作用,许多同学对于煤、石油、自然气和铁矿的作用特别熟识,但是简单忽视金属矿产,老师应当在教学中特殊强调,由于这会关心同学充分熟悉矿产资源与我国经济进展〔尤其是工业〕的亲密关系;其次是对新能源的开发,在谈到对矿产资源问题的对策时,同学往往简单把目光集中在问题的治理上,其实治理是一方面,同时还应当引导同学开阔思路,想方法找出更多的新能源,但是要使同学熟悉到,开发新能源是以科学技术的进步为前提的;第三,矿产资源与前面介绍的两种资源以及后面的海洋资源相比,有一个重要的特征,那就是它是非可再生的,在教学中,要对我国矿产资源在世界上的地位以及开发利用中的问题讲得适度,避开消失盲目的乐观和悲观心情,教育同学要以客观、实际的看法看待我国矿产资源问题。

中国的煤炭资源概述

中国的煤炭资源概述

中国的煤炭资源概述(根据第三次全国煤田预测资料)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能源消耗总量大。

我国是一个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国家,煤炭在能源生产和消费中的比例一直在70%以上,而且这种格局短期内不会根本改变;据有关专家预测,到2050年,煤炭在能源中的比例仍占50%以上。

为节约和保护资源,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正确认识我国煤炭资源基本特征是非常必要的。

一、我国的煤炭资源量及其分布1、我国的煤炭资源量根据第三次全国煤田预测资料,除台湾省外,我国垂深2000米以浅的煤炭资源总量为55697.49亿吨,其中探明保有资源量10176.45亿吨,预测资源量45521.04亿吨。

在探明保有资源量中,生产、在建井占用资源量1916.04亿吨,尚未利用资源量8260.41亿吨。

2、我国煤炭资源的地域分布我国煤炭资源主要分布于昆仑-秦岭-大别山以北地区。

大致以昆仑-秦岭-大别山一线以北的我国北方省区煤炭资源量之和为51842.82亿吨,占全国煤炭资源总量的93.08%;其余各省煤炭资源量之和为3854.67亿吨,仅占全国煤炭资源总量的6.98%。

在昆仑-秦岭-大别山以北地区探明保有资源量占全国探明保有资源量的90%以上;而这一线以南探明保有资源量不足全国探明保有资源量的10%。

显然,我国煤炭资源在地域分布上存在北多南少的特点。

我国煤炭资源主要分布于大兴安岭-太行山-雪峰山以西地区。

大致这一线以西的内蒙古、山西、四川、贵州等11个省区,煤炭资源量为51145.71亿吨,占全国煤炭资源总量的91.83%。

这一线以西地区,探明保有资源量占全国探明保有资源量的89%;而这一线以东地区,探明保有资源量仅占全国探明保有资源量的11%。

显然,我国煤炭资源在地域分布上存在西多东少的特点。

我国煤炭资源地域分布上的北多南少、西多东少的特点,决定了我国的西煤东运、北煤南运的基本生产格局。

3、我国主要省区煤炭资分布我国煤炭资源丰富,除上海以外其它各省区均有分布,但分布极不均衡。

陕西全省煤炭分布

陕西全省煤炭分布

陕西省煤炭资源分布图陕西省煤炭资源简介&wbtreeid=1008陕西省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工业基地之一,全省含煤总面积约57000km2,累计探明资源量1700亿吨,保有资源量位居全国第三位。

这些资源主要分布在鄂尔多斯盆地及其边缘褶皱带,按照地质时代及地域分布情况,陕西省主要煤炭资源可分为五大煤田,即陕北侏罗纪煤田、陕北石炭二叠纪煤田,陕北三叠纪煤田、陕西三大煤炭基地(图)&wbtreeid=1009陕西省煤炭资源分布概况陕西省位于我国西北之东部,面积万平方公里.基中含煤面积万平方公里,占全省的23%,是国内较丰富的省份。

陕西煤炭资源十分丰富,分布地区较广,约占全省总面积的四分之,97个县(市)中,67个县(市)有煤炭资源,其中47个县(市)具备一定规模的煤炭生产能力。

现探明加预测储量3107亿吨,截至98年底保有储量达1600多亿吨,居全国第三。

秦岭以北有渭北石炭二叠纪煤田、黄陇侏罗纪煤田、陕北侏罗纪煤田、陕北三叠纪煤田和陕北石炭二叠纪煤田;秦岭以南有陕南煤田。

全省煤炭开采历史悠久,煤种齐全。

目前建成生产的有铜川、蒲白、澄合、韩城、焦坪、黄陵、神府等七大矿区,以及各地(市)、县的地方国有煤矿和乡镇煤矿,年产量达5000万吨。

煤种以低变质的长焰、不粘、弱粘和气煤为主,肥煤、焦煤、瘦煤、贫瘦煤和贫煤次之。

有不同等级冶炼精煤,有大、中、小块品种齐全的化工用煤,有低灰、低硫、高发热量的优质动力用煤,可以满足各待业对煤炭的需求。

陕西煤炭资源概况及矿区划分情况(一)陕西煤炭资源状况陕西预测煤炭资源总量为4143亿吨,仅次于新疆、内蒙和山西,居全国第四位。

按照地质时代及地域分布情况,陕西省主要煤炭资源可分为五大煤田,即陕北侏罗纪煤田、陕北石炭二叠纪煤田,陕北石炭三叠纪煤田、渭北石炭二叠纪煤田和黄陇侏罗纪煤田,五大煤田煤炭资源量占全省煤炭资源总量的%以上。

1、陕北侏罗纪煤田分布:府谷、神木、榆林、横山、靖边、定边煤层:可采煤层1~14层,可采总厚~,单层最大厚度为。

煤矿千米深井开采技术现状

煤矿千米深井开采技术现状

煤矿千米深井开采技术现状1 国内外深井开采现状在我国已探明的煤炭资源中,约占50%的煤炭埋深超过千米。

随着对能源需求量的增加和开采强度的不断加大,我国煤炭开采逐步转向深部,煤矿开采深度以8~12m/年的速度增加。

如何能够安全、高效、低成本地开采深部煤炭资源,将其转换为经济建设有力的能源保障,成为目前我国煤炭行业亟需寻求突破的重大技术难题。

1.1 国外深井开采现状煤矿深部开采是世界上大多数主要采煤国家目前和将来要面临的问题。

在世界主要采煤国家中,美国、澳大利亚、德国、英国、波兰、俄罗斯等国家采矿业较为发达,原西德和前苏联较早进入深部开采。

在20世纪60年代初,原西德埃森北部煤田中的巴尔巴拉矿的开采深度就已经超过1000 m,达到1200m;从1960~1990年,原西德煤矿的平均开采深度从730m 增加到900m 以上,最大开采深度从1200m 增大到1500m,并且以每年约10m 的速度递增。

前苏联在解体前的20年中,煤矿的开采深度以每年10~12m左右的速度递增。

在俄罗斯,仅顿巴斯矿区就有30个矿井的开采深度达到1200~1350m,波兰的煤矿开采深度已达1200 m,日本和英国的煤矿开采深度曾分别达到1125 m 和1100m。

1.2 国内深井开采现状近年,我国经济持续高速稳定发展,能源需求旺盛,煤炭产量大幅度增加,2012年生产原煤36.5亿t。

矿井开采延深速度加快,一大批矿井快速进入深部开采阶段。

东北及中东部地区的多数矿区开采历史长,开采深度相对较大。

预计在未来20年,很多煤矿的开采深度将达1000~1500m。

如现在新汶矿区平均最大回采深度达到1032m。

图我国煤矿千米深井分布图据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初步统计,我国已有平顶山、淮南和峰峰等43个矿区的300多座矿井开采深度超过600m,逐步进入深部开采的范畴,其中开滦、北票、新汶、沈阳、长广、鸡西、抚顺、阜新和徐州等近200处矿井开采深度超过800m,而开采深度超过1000m 的矿井全国有47处。

第五讲 全国矿产地数据库

第五讲 全国矿产地数据库


LOGO
图2 数据库关系示意图


LOGO
3、由项目综合技术组组织对各单位矿产地数据 库进行汇总,建立全国矿产地空间数据库。内容 包括: 数据库的拼接和合并; 数据库检查和修正; 全国矿产地数据库的集成; 建立全国矿产地数据库查询、检索等应用系统; 建立全国矿产地数据库信息共享服务体系。
LOGO

二、数据库结构和数据库关系
1、数据库结构 矿产地属性数据库的内容初步拟包括矿产地11个数据文件,156个属性数 据项(详见《矿产地数据库建设工作指南》修订版)。11个数据文件分别是: (1)矿产地基本情况,包括矿产地编号、矿种、矿产地名、交通位置、 地理经度、地理纬度、矿床成因类型、共生矿、伴生矿、矿床规模、成矿时 代、三级成矿带、四级成矿带、地质工作程度和开采情况15个数据项。 (2)矿区地质情况,包括矿产地编号、矿区大地构造位置、岩石地层单位、 侵入岩、火山岩、变质岩、地质构造特征、围岩蚀变、年龄测定方法种类、 同位素地质年龄、采样位置、样品编号、稳定同位素分析方法和稳定同位素 地球化学14个数据项。 (3)矿体特征,包括矿产地编号、矿体数、主矿体数、矿体形状、矿体埋 深、矿体走向、矿体倾向、矿体倾角、矿体侧伏方向、矿体长度、矿体斜长、 矿体厚度、氧化带深度、矿石自然类型、矿石结构、矿石构造、矿石的矿物 组成、矿石品位、矿石品级、伴生有益组分、矿石工业特征和矿石工业类型 22个数据项。 (4)煤矿产特征,包括矿产地编号、含煤地层、含煤层数、可采煤层层数、 可采煤层累计厚度、煤层总厚度、煤层型别、宏观煤炭类型、工业牌号(煤 类)、煤层倾向、煤层倾角、埋藏深度、煤层顶板、煤层底板、露天开采、 矿井瓦斯、自燃倾向等级和地温状况18个数据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神东基地:神东、万利、准格尔、包头、乌海、府谷矿区2、陕北基地:榆神、榆横矿区3、黄陇基地:彬长(含永陇)、黄陵、旬耀、铜川、蒲白、澄合、韩城、华亭矿区4、晋北基地:大同、平朔、朔南、轩岗、河保偏、岚县矿区5、晋中基地:西山、东山、汾西、霍州、离柳、乡宁、霍东、石隰矿区6、晋东基地:晋城、潞安、阳泉、武夏矿区7、蒙东(东北)基地:扎赉诺尔、宝日希勒、伊敏、大雁、霍林河、平庄、白音华、胜利、阜新、铁法、沈阳、抚顺、鸡西、七台河、双鸭山、鹤岗矿区8、两淮基地:淮南、淮北矿区9、鲁西基地:兖州、济宁、新汶、枣滕、龙口、淄博、肥城、巨野、黄河北矿区10、河南基地:鹤壁、焦作、义马、郑州、平顶山、永夏矿区11、冀中基地:峰峰、邯郸、邢台、井陉、开滦、蔚县、宣化下花园、张家口北部、平原大型煤田12、云贵基地:盘县、普兴:、水城、、六枝、织纳、黔北、老厂、小龙潭、昭通、镇雄、恩洪、筠连、古叙矿区13、宁东基地:石嘴山、石炭笋、灵武、鸳鸯湖、横城、韦州、马家滩;积家并、萌城矿区大型煤炭基地煤炭储量丰富、煤类齐全、煤质优良,开采条件较好,区位优势明显,已具有一定的生产开发规模和配套工程设施。

规划建设大型煤炭基地,对维护国家能源安全、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调整和优化煤炭生产结构、促进资源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神东、晋北、晋中、晋东、陕北大型煤炭基地处于中西部地区,主要担负向华东、华北、东北等地区供给煤炭,并作为"西电东送"北通道电煤基地。

冀中、河南、鲁西、两淮基地处于煤炭消费量大的东中部,担负向京津冀、中南、华东地区供给煤炭。

蒙东(东北)基地担负向东北三省和内蒙古东部地区供给煤炭。

云贵基地担负向西南、中南地区供给煤炭,并作为"西电东送"南通道电煤基地。

黄陇(含华亭)、宁东基地担负向西北、华东、中南地区供给煤炭。

大型煤炭基地建设将按照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综合开发利用煤炭及与煤共伴生资源,实现上下游产业联营和集聚,把大型煤炭基地建成煤炭调出基地、电力供应基地、煤化工基地和资源综合利用基地。

规划要求,大型煤炭基地建设以大型煤炭企业为主体,优先建设大型现代化露天煤矿和矿井。

国家支持大型煤炭企业重组,并通过合作、合资等形式吸引各类投资者,参与国有煤炭企业的股份制改造,参与大型煤炭基地建设。

对大型煤炭基地内已经存在的小煤矿不再新配置资源,地方政府要通过制定和实施中小煤矿联合改造规划,对小煤矿进行分类处理:凡适宜大矿开采的资源,要按照规划进行资源整合和矿井改造;凡影响大矿开采的要予以关闭,给予适当的经济补偿或折价入股;凡非法及布局不合理、浪费资源严重、没有安全保障的小煤矿要坚决依法关闭。

13个亿吨级煤炭能源基地概况1、神东亿吨级煤炭生产基地神东基地:以神府、东胜矿区为主。

1984年发现的神府煤田位于陕西榆林,面积约2.6万平方公里,煤矿储量达1349.4亿吨,其与内蒙古东胜煤田连为一体,是我国规模较大的优质造气动力煤田。

东胜煤田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伊克昭盟境内,面积12860平方千米,探明储量2236亿吨,是我国已探明储量最大的整装煤田。

占全国已探明储量的1/4,属世界八大煤田之一。

神府-东胜煤田的煤为世界少见的优质动力煤,尤以煤田南部为最佳。

2005年神华集团神东分公司原煤产量突破1亿吨,因此成为全国第一个亿吨级安全高效绿色煤炭基地。

此举树起了中国煤炭工业发展史上的丰碑。

在亿吨煤炭基地规划中,神东煤田地区占到8个矿区,分别是神东矿区、神府新民矿区、榆神矿区、榆横矿区、渭北矿区、彬长矿区、宁东矿区、平朔矿区,神东矿区已率先建设成为我国第一个亿吨煤炭生产基地。

神华集团是我国最大的煤炭公司,2004年,神华集团原煤产量居全球第5位。

神东分公司是神华集团的"长子"。

神东矿区开发20年来,神东分公司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其原煤产量连续6年以千万吨速度递增,这在世界煤炭发展史上极为罕见。

神东分公司建成了以大柳塔煤矿、补连塔煤矿、榆家梁煤矿、上湾煤矿等为代表的7个千万吨级矿井群和3个千万吨综采工作面。

其中大柳塔煤矿年产原煤超过2000万吨,被誉为"世界第一矿"。

仅用10个月建成的千万吨级的榆家梁煤矿创造了世界同类矿井建井史上的纪录,成为世界上一井一面产量最高的矿井之一。

只有100人的哈拉沟煤矿年产原煤1000万吨,成为我国乃至世界上首个百人千万吨级煤矿。

2、晋北亿吨级动力煤生产基地晋北基地是我国特大型动力煤基地,位于山西省会太原以北地区,包括大同市、朔州市、忻州市、太原市、娄烦县、吕梁市和岚县。

由大同、平朔、朔南、轩岗、河保偏和岚县等6个矿区组成。

这里动力煤资源丰富,又位于“西电东送”北通道中枢位置,正在推进由动力煤基地向煤电基地转变。

平朔矿区是晋北基地的主要矿区,生产优质动力煤,拥有煤炭资源总量近95亿吨。

平朔矿区现有安太堡和安家岭2个露天矿以及安家岭一号、二号2个井工矿,在建的有安太堡井工矿,还在筹建的有东露天煤矿。

随着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自产商品煤结构的调整,平朔矿区的原煤生产成本有望进一步降低,2007年平朔矿区煤炭开采成本仅83.6元/吨。

大同市矿藏资源丰富,是我国著名的"煤乡",煤炭储量大、质量好、热值高,已探明的煤炭总储量达376.9亿吨,是我国重要的优质动力煤生产基地。

大同矿区位于大同市西南,矿区含煤面积约1827平方公里,保有探明储量386.43亿吨,矿区现有生产煤矿55处,设计总规模4500万吨/年。

3、晋中亿吨级煤炭基地晋中基地地处山西省中部及中西部,跨太原、吕梁、晋中、临汾、长治、运城6个市的31个县(市)。

包括太原西山、东山、汾西、霍州、离柳、乡宁、霍东、石隰矿区,煤炭可采储量192亿吨。

西山矿区位于西山煤田西北部,分为前山区和后山区两部分,可利用储量65.2亿吨。

汾西矿业集团公司汾西矿业集团公司前身是汾西矿务局,成立于1956年1月。

矿区横跨霍西、河东、西山、沁水四大煤田,井田面积625平方公里,地质储量58亿吨。

霍州矿务局位于山西省中南部临汾盆地北端,地处霍西煤田中部,矿区总面积为700平方公里,地质储量65亿吨。

4、晋东亿吨级无烟煤生产基地晋东基地是我国最大和最重要的优质无烟煤生产基地,位于山西阳泉、长治、晋城和晋中等市县境内,由晋城、潞安、阳泉和武夏等4个矿区组成。

这里地理位置优越,煤层气资源丰富,水资源充沛,化工用无烟煤质量优良,发展清洁能源,以煤、电、气、化为一体的晋东基地正在形成。

晋城矿区位于山西省沁水煤田南端,南起煤层露头线;北界为高平市南缘马村、河西一线。

矿区面积约280平方公里。

阳泉具有丰富的煤炭资源,井田含煤面积1051平方公里,已探明地质储量104亿吨,其中地方煤矿井田面积约340平方公里。

5、蒙东亿吨级煤炭生产基地内蒙古东部的呼伦贝尔市、通辽市、赤峰市、兴安盟和锡林郭勒盟,简称蒙东地区,总面积66.49万平方公里,煤炭资源丰富,探明储量为909.6亿吨,在全国五大露天煤矿中,伊敏、霍林河、元宝山三大露天煤矿处于蒙东地区。

仅呼伦贝尔市煤炭探明储量就是东三省总和的1.8倍。

伊敏煤田于1959年发现,北距海拉尔市85公里,面积35000平方公里,探明煤炭储量50亿吨。

霍林河煤田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哲里木盟扎鲁特旗境内,面积540平方公里,保有储量131亿吨。

元宝山煤田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东南部,面积约612平方公里,煤炭保有储量16亿吨。

6、两淮亿吨级大型煤电基地(计划投资700亿元)2008年12月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在安徽淮南举行两淮亿吨级大型煤电基地竣工投产仪式。

这是国家规划建设的13个大型煤炭基地中首个正式建成投产的基地。

两淮大型煤电基地建成投产后,对促进皖北地区经济发展,缓解上海、浙江等地区高速增长的能源需求,保障区域能源安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两淮基地包括淮南、淮北矿区,这个基地探明煤炭储量近300亿吨。

其中,淮南是不折不扣“煤的世界”,远景储量444亿吨,探明储量153亿吨。

按照规划,到2010年,该地区煤炭年产量达1亿吨,形成1000万千瓦的火电装机容量。

到2020年,煤炭年产量达1.5亿吨,火电装机容量将超过三峡电站1800万千瓦的规划装机容量,达2000万千瓦。

淮北矿区位于安徽省北部,面积约9600平方公里,含煤面积约4100平方公里,探明储量98亿吨,现有生产矿井23处,总设计能力为1932万吨/年。

随着两淮地区“升级”为国家级的亿吨级煤炭供应基地,安徽省对两淮地区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思维也在“升级”:两淮地区将不再仅仅依赖“卖煤炭”来赢取利润,两淮地区煤炭业全面转型已经启动。

最近几年,安徽省将向两淮煤炭基地投入700亿元巨资来推动这种转型,这700亿元将被用于续建及新建17个煤炭建设项目,13个电力建设项目,9个煤化工项目,这些项目建成后,两淮地区将成为华东地区最大的能源供应基地。

7、云贵亿吨级煤炭生产基地(计划投资300亿以上)云贵两省是我国南方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煤炭资源是两省的一大优势,但长期受“以运定产”的生产销售方式困扰,煤炭生产受到极大限制。

贵州省已经初步探明南、北盘江腹地煤炭储量达330亿吨,其中可就近通过水运的煤炭储量达到92亿吨。

云南省的文山、红河两州煤炭储量超过50亿吨。

特别是贵州,为担起“西电东送”的重任,建设大型煤炭基地是必备条件。

云南省规划到2010年建成三大煤电基地和五大煤炭生产基地,形成三块一片的煤炭生产格局,全省形成20户以上百万吨级生产能力的煤炭企业。

三大煤电基地是:滇东煤电基地(火电970万千瓦,煤炭5300万吨/年);滇东北煤电基地(火电360万千瓦,煤炭2500万吨/年);滇中南煤电基地(火电483.5万千瓦,煤炭2700万吨/年)。

五大煤炭生产基地是:白龙山煤矿(1800万吨/年)、小龙潭矿务局(1490万吨/年)、昭通褐煤露天矿(1200万吨/年)、镇雄矿区(1000万吨/年)、恩洪矿区(1000万吨/年)。

8、冀中亿吨级煤炭基地冀中地区探明能源煤炭储量达到150亿吨,可采储量20亿吨以上。

包括开滦、峰峰和蔚县矿区。

河北金牛能源集团于2005年12月由邢台矿业集团、邯郸矿业集团联合重组而成,后又兼并重组了井陉矿务局、中煤河北煤炭四处。

现辖有金牛能源股份公司、邢矿集团公司、邯矿集团公司、张矿集团公司、井矿集团公司、机械装备集团公司六个子公司,拥有河北邢台、邯郸、井陉、张家口和山西晋中五个矿区21座生产矿井。

企业煤炭生产规模2200万吨/年,年销售收入150亿元。

峰峰煤矿的开采利用至今已有130年的历史。

1949年9月成立峰峰矿务局,1977年,峰峰矿务局跃升为全国十大千万吨级矿务局之一,成为我国重要的主焦煤和动力煤生产基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