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常见传染病的防治

合集下载

舍饲养羊常见病的防治措施

舍饲养羊常见病的防治措施

舍饲养羊常见病的防治措施在舍饲养羊的过程中,常见病的发生对养殖业有着严重的影响。

因此,采取一定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对于羊的健康养殖至关重要。

以下是舍饲养羊常见病的防治措施。

1.布鲁氏菌病布鲁氏菌病是一种由布鲁氏菌感染引起的疾病,在羊只中有较高的发病率。

预防措施包括:-消毒:对饲料、水源、养殖环境等进行必要的消毒,避免布鲁氏菌的传播。

-隔离:将新进羊隔离观察,确保无病毒携带者。

-疫苗预防:定期给羊只接种布鲁氏菌病疫苗,增强免疫能力。

2.口蹄疫口蹄疫是一种病毒感染引起的高度传染性疾病。

防治措施包括:-清洁环境:定期清洁和消毒养殖场地,尽量避免污染物的存在。

-隔离:对于来自口蹄疫疫区的羊只,务必进行隔离观察,以防疫情扩散。

-疫苗预防:定期给羊只接种口蹄疫疫苗,提高羊只的免疫力。

3.病毒性腹泻病毒性腹泻是由传染性细胞坏死性病毒引起的疾病,该病可导致羊只的生长迟缓和重大的经济损失。

防治措施包括:-消毒:对养殖环境进行定期的清洁和消毒,以有效地杀死病毒。

-隔离:将新进的羊只进行隔离,观察其是否存在病毒性腹泻。

-接种疫苗:定期给羊只接种病毒性腹泻疫苗,增强免疫能力。

4.羊钩虫病羊钩虫病是由寄生虫感染引起的疾病,该病多在潮湿的环境中发生。

防治措施包括:-清扫环境:定期清理养殖场地,避免潮湿环境的形成,从而减少寄生虫的滋生。

-饲养管理:改善饲养条件,适当增加饲养密度,减少虫卵的孵化。

-防治药物:定期使用防治药物,驱除和杀灭寄生虫。

5.肺炎肺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感染疾病,容易导致羊只死亡。

防治措施包括:-保持通风:充分通风,保持养殖环境的清洁和干燥。

-隔离:将患有肺炎的羊只进行隔离,避免疾病的扩散。

-尽早治疗:一旦发现肺炎症状,必须及时进行治疗。

总的来说,预防和控制疾病是舍饲养羊的关键。

通过加强养殖环境的管理、规范饲养管理、合理使用疫苗和药物等措施,可以有效地减少疾病的发生,提高养羊的经济效益和养殖品质。

羊常患几种传染病的防治

羊常患几种传染病的防治
草 食 动 物
羊常 患 几种 传 染病 的防治
谢 志 东
( 黑龙 江省 北安 垦 区龙镇 农 场 ,五大 连池 1 6 4 0 0 0)
DOI : 1 0. 3 9 6 9 / J . I SSN. 1 6 71 — 6 0 2 7 . 2 01 3 . 1 2. 0 3 7
俗 话说 “ 收多 收少在管 理 , 收与不 收在 防疫 ” , 发展养羊 就必须 把防疫工作放在首位 , 严格控制传染 病的发生。
肠炎和心肌炎症状 , 发病急 , 死亡快 。
膨胀 , 有痛感 , 排粪 困难 , 里急后重 , 有的排黑色稀粪 , 一 般体 温不高 , 有的可升高到 4 1 ℃, 数小时 内痉挛或 昏迷而死 。 本病常发地 区 , 每年定期注射“ 羊快疫 、 猝 狙、 肠毒血症 、 三联 苗或羔羊痢疾 、 黑疫 五联菌 苗” , 不论 大小羊 , 均皮下 或
水或碘甘油 。
4 羊快疫及其防治
7 . 1 唇

3 1 唇 嘴角部 、 鼻子部位形成丘疹 、 脓胞 , 溃后成
羊 快疫是 由腐 败梭菌 引起 的主要 危害绵 羊的一种 急性
黄色或棕色疣 状硬痂 , 无继发 感染 1 2 周痊愈 , 痂块脱 落 , 皮

2 0 1 3年 第 1 2期
可配上小苏打粉 。 6 羊肠 毒血症及其 防治
产前食欲减退 、 : 1 3 渴、 萎顿 、 阴道流出黄色粘液 。流产 多发生 于怀孕后的第 3个月 、 第 4个月 。 流产母羊 多数胎衣不下 , 继
发子宫 内膜炎 , 影 响受 胎。公羊表现睾丸炎 , 睾丸上缩 , 行走
困难 , 拱背, 饮食减少 , 逐渐消瘦 , 失 去配种能力 。 其它症状可 能还有乳房炎 、 支气管炎 、 关节炎等。 此病 的主要 防治措施就 是严格检 疫 ,发 现病畜立 即隔 离、 扑杀 。 在饲养过程中要加强人 员的防护 , 毛或无毛处如 眼、 唇、 1 3 角、 鼻翼 、 四肢 和尾 内侧 、 阴唇 、 乳房、 阴囊 、 包皮等处 发生 圆形 、 红色斑点 , 很快形成痘疹结节 , 以后痘疹 内充满浆液 , 形成水泡 , 其 中央 凹陷如脐 , 以后转为脓疱 , 脓疱 破溃结痂 , 以后 痂脱落 留下红 色瘢痕而愈 。 痘疹 初为暗红 , 后为灰 白, 周 围有红晕 。 此外 , 前

羊常见传染病的防治

羊常见传染病的防治

1 羊常见传染病

传染病 。
现在春夏之交 和秋 季牧草给籽后呈散发性流行 。
1 1 1 流行情 况 . .
该病 侵害 多种动 物 ( 、牛 、猪 、骆 驼 1 3 3 症状 羊 ..
多数突然 死亡 。病 程略长分 2 种类 型 ,一 类是
等 )和人 。传染源 是病畜 和带毒 动物 ,经 消化道 和呼 吸道 侵 搐搦 为其特征 ,另一类 是 昏迷 和安静死 亡 。前 者倒前 四肢强 入 ,也可随空气流动传播 ,无季节性 。 烈划 动 ,肌 肉颤搐 ,眼球转动 ,磨牙 ,口水过 多 ,关 颈抽搐 1 1 2 症状 患羊发 病后体 温升高到4 .。 一4 .。 。精神 2~ 死亡 ,后者病程不急 ,早期步态不稳 ,卧倒 ,并有感觉 .. O5 15 4h 咯咯 ”作 响 ,继 昏迷角 膜反射 消失 ; 不 振 , 口腔黏 膜 、蹄 部皮肤 形成水疱 ,疱破 后形 成溃疡 和靡 过敏 ,流涎 ,上 下颌 “ 烂 。病 羊表 现疼痛 ,流涎 ,涎水呈 泡沫状 。常见 的部位唇 内 有的病羊发生腹泻 ,常3 安静死去 。 ~4 h . . 面 、齿 龈 ,舌 面及颊 部黏膜 ,有 的在蹄叉 ,蹄冠 ,有 的在 乳 1 3 4 防治措施 预 防参 照羊快 疫 ,治疗用 抗生 素或 磺胺 0 房 ,水 疱破裂 后眼 观形成痕 。羔 羊易发生 心肌炎 死亡 。有 时 药结 合强 心 ,镇 静 等对症 治疗 。也 可灌 服石 灰水 ,大羊 2 0
1 2 2 临床 症状 .. 发病 突然 ,不见症状在放 牧或早晨死亡 。
2 3 做好免疫接种工作 .
有计划 的对羊群 进行免疫接 种是 防制 羊传染病 的重要 措 用 于预 防羊 炭疽 。绵羊皮 下注 射05 .

羊的常见疾病防控与治疗

羊的常见疾病防控与治疗

羊的常见疾病防控与治疗羊是一种常见的家畜动物,但它们也容易患上一些常见的疾病。

为了保护羊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我们需要重视羊的疾病防控与治疗。

下面我将介绍一些羊的常见疾病以及相应的防控和治疗方法。

1. 肺炎:肺炎是羊常见的传染病之一,主要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

预防肺炎的关键是加强环境卫生,保持羊舍的通风和干燥,避免过度拥挤。

一旦发现羊出现咳嗽、呼吸急促等症状,应立即隔离患病羊,进行适当的药物治疗。

2. 羊胃肠炎:羊胃肠炎是由病毒、细菌或寄生虫引起的肠道感染疾病。

预防羊胃肠炎的关键是加强羊圈卫生,定期清洁消毒,提供清洁的饮水和饲料。

在发生羊胃肠炎时,应及时就诊,根据病情给予适当的药物治疗。

3. 羊疟疾:羊疟疾是由寄生虫引起的血液传染病,易于在夏季和秋季发生。

防止羊接触感染源(如蜱虫)是预防疟疾的关键措施。

要加强羊群的营养管理,提高羊的免疫力,预防并控制疟疾的发生。

4. 羊肺囊虫病:羊肺囊虫病是由细小线虫囊虫寄生在羊的肺部引起的疾病。

预防该病的关键是加强饲养管理,定期清理羊圈,避免羊和犬的接触。

一旦发现羊患有肺囊虫病,应进行及时的药物治疗。

5. 羊痘:羊痘是由病毒引起的传染病,易于在冬季和春季发生。

预防羊痘的关键措施包括定期给羊进行疫苗接种,加强环境卫生,控制羊圈的虫害。

6. 羊体外寄生虫感染:羊容易感染一些体外寄生虫,如蜱虫、跳蚤、虱子等。

为了预防和控制这些寄生虫的感染,应定期给羊进行驱虫,保持羊圈清洁干净,并及时发现和处理寄生虫感染的羊。

羊的常见疾病防控与治疗需要综合考虑多个方面,包括羊圈和环境的清洁卫生、饲料和水源的质量、羊的免疫力等。

只有做好预防工作,及时发现和治疗疾病,才能保证羊群的健康和生产效益。

羊病毒病的防治

羊病毒病的防治

羊病毒病的防治一、小反刍兽疫的防治小反刍兽疫俗称羊瘟,又名小反刍兽假性牛瘟、肺肠炎、口炎肺肠炎复合症,是由小反刍兽疫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病毒性传染病,主要感染小反刍动物,以发热、结膜炎、口炎、腹泻、肺炎、流产为特征。

山羊比绵羊更易感,且症状更严重。

1942年本病首次在象牙海岸发生,主要危害绵羊和山羊,并造成了重大损失。

亚洲的一些国家也报道了本病,我国也有流行。

【流行病学】本病主要感染山羊、绵羊等小反刍动物,流行于非洲西部、中部和亚洲的部分地区。

在疫区,本病为零星发生,当易感动物增加时,即可发生流行。

本病主要通过直接接触传染,病畜的分泌物和排泄物是传染源,被污染的饲料、垫草、器具为主要的传播媒介。

特别是跨省、跨市调运羊只造成传染。

严重暴发时发病率几乎100%,通常羔羊的死亡率可达100%,幼年羊死亡率约40%,成年羊10%左右。

尤其是怀孕母羊感染后90%以上会导致流产。

处于亚临诊型的病羊尤为危险。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

【临床症状】小反刍兽疫潜伏期为4~5d,最长21d,自然发病仅见于山羊和绵羊,山羊发病更严重。

一些康复山羊的唇部形成口疮样病变。

急性型体温可上升至41℃,并持续3~5d。

感染的羊只烦躁不安背毛无光、口鼻干燥、食欲减退。

流黏液脓性鼻漏,呼出恶臭气体(图1-1)。

在发热的前4d,口腔黏膜充血,黏膜进行性广泛性损害、导致多涎,随后出现坏死性病灶,开始口腔黏膜出现小的粗糙的红色浅表死病灶,以后变成粉红色,感染部位包括下唇、下齿龈等处(图1-2)。

严重病例可见坏死病灶波及齿龈、腭、颊部及其乳头、舌头等处。

后期出现带血水样腹泻,严重脱水,消瘦,随之体温下降。

出现咳嗽、呼吸异常。

发病率高达100%,在轻度发生时,死亡率不超过50%。

幼年动物发病严重,发病率和死亡都很高,为我国划定的一类疾病。

图1-1 小反刍兽疫病羊鼻腔发炎,鼻腔周围有分泌物图1-2 小反刍兽疫病羊的眼结膜充血,眼周围有大量的分泌物【病理变化】尸体剖检病变与牛瘟病牛相似。

肉羊主要传染病的防治方法

肉羊主要传染病的防治方法

肉羊主要传染病的防治方法一、引言肉羊是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的主要饲养品种,具有生长快、繁殖力强、适应性广、肉质优良等特点。

然而,由于饲养管理不当、环境卫生差、传染病防控措施不到位等原因,肉羊的疾病发生率较高,对养羊户产生了较大的经济损失。

因此,了解肉羊主要传染病的防治方法,对于保障养羊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病毒性疾病的防治1. 羊痘病羊痘病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性疾病,主要症状为皮疹、淋巴结肿大和发热。

防治方法有以下几点:•建立健康的养殖环境,保持饲料、水源清洁卫生;•对于因羊痘病感染而丧失抵抗力的肉羊,应该采取强化饮食、纠正贫血等治疗方法;•养羊户可向当地兽医部门购买羊痘疫苗,并按照指示进行疫苗注射;2. 蓝舌病蓝舌病是由蓝舌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性疾病,主要症状为口腔和舌部损害、结膜炎和皮肤病变等。

防治方法有以下几点:•加强饲养管理,保持饲料、水源清洁卫生;•定期检查肉羊的舌部和口腔有无异常,发现问题及时隔离治疗;•养羊户应当为肉羊注射蓝舌病疫苗,可根据兽医部门提供的指导进行疫苗注射;3. 羊瘤病羊瘤病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性疾病,主要症状为皮肤、粘膜和淋巴结肿瘤等。

防治方法有以下几点:•强化环境卫生,及时清除羊舍粪便和尸体等;•减少不必要的应激因素,如交(运)头、换场、更换饲料、药物过量等;•养殖户可向兽医部门询问羊瘤病疫苗的种类、用法和剂量,并按照兽医的指示进行疫苗注射;三、细菌性疾病的防治1. 炭疽病炭疽病是由炭疽芽孢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感染性疾病,常见症状为发热、全身疼痛、呼吸困难等。

防治方法有以下几点:•加强环境卫生,保持饲料、水源清洁卫生;•定期巡视,发现疑似病例及时隔离治疗;•养殖户应当为肉羊注射炭疽病疫苗,制定合理的防疫计划;2. 猪链球菌病猪链球菌病是由猪链球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性疾病,常见症状为发热、关节肿胀、呼吸困难等。

防治方法有以下几点:•做好肉羊饲养管理,保持饲料、水源清洁卫生;•定期检查羊只的喉咙和鼻腔有无炎症,发现问题及时隔离治疗;•养羊户可向当地动物卫生监督所购买猪链球菌病疫苗,并按照指示进行疫苗注射;四、其他疾病的防治1. 弓形体病弓形体病是由弓形体引起的一种寄生性疾病,常见症状为肌肉疼痛、头痛、全身抽搐等。

羊链球菌病的防治

羊链球菌病的防治

羊链球菌病的防治羊链球菌病是由羊链球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常见于羊和其他反刍动物。

本文将介绍羊链球菌病的防治措施。

一、增强免疫力羊链球菌病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因此增强羊的免疫力是预防羊链球菌病的关键。

可以通过定期接种疫苗来提高羊的抗体水平,防止感染。

定期做好免疫强化措施,从而增强羊的免疫力。

二、加强饲养管理1.饲养环境保持羊圈的干燥,保持空气流通,降低细菌滋生的环境。

经常清洗和消毒羊圈,以防止细菌的滋生和传播。

2.饲料管理合理搭配饲料,保证营养均衡。

食物中应包含足够的维生素和矿物质,以提高羊的免疫力。

3.水源管理饮水设施应保持清洁,定期更换水源,避免细菌的滋生和传播。

4.羊群合理组织将病羊和健康羊进行隔离,以防止病菌传播。

及时发现并处理有发热、咳嗽和气喘等症状的羊,并加强羊群巡视,确保早发现早隔离。

三、消毒措施1.消毒工具定期对饲料槽、饮水设施、消毒喷雾器等进行消毒,以杀灭细菌。

2.灭菌消毒剂选择有效的灭菌消毒剂,如重金属盐类、过氧化物、碘伏等,用于饲料槽、饮水设施等的消毒。

3.人员消毒进入羊圈前要做好个人卫生,洗手消毒,并穿戴好防护服和口罩,以防止细菌的传播。

四、合理用药在兽医指导下,根据羊链球菌病的症状和临床表现,采取合理的药物治疗措施。

一般情况下,提前采取预防性用药,可以减少疾病的发生。

五、加强监测定期对羊进行健康检查,观察羊的呼吸道症状和体温等生理指标,及时发现疾病病变。

及时采取隔离和治疗措施,以防止疾病的传播和扩散。

羊常见传染病的防治

羊常见传染病的防治


传染性角膜炎俗称“ 红眼病” 是 由嗜血杆菌 、 立克次氏体 引起的反刍家畜的一种急性传染病 。 损害部位仅限于眼部 , 使 眼结膜和角膜发生 明显炎性变化 , 怕光流泪 , 结膜潮红充血 , 眼角流出粘液或脓性分泌物 。 本病 常发于温度较高 、 蚊蝇较多 的夏秋高温季节 , 如不及时根除, 会呈周期性突然发病 。此病 的治疗 , 病羊隔离 , 圈舍消毒 , 用2 %~ 5 %的硼酸水 或淡盐水或 0 . 0 1 %呋喃西林洗眼 , 擦干后选用红霉素 、 氯霉素 、 四环素 、 2 %
发生 的重要 因素 ,下面简单介绍 几

种羊常见病及治疗方法 : 1 羊梭菌病 羊梭菌病是 “ 羊快疫 ” 、 “ 羊肠 毒 血症” 和“ 羊猝狙 ” 的统称 , 因此三 种 病每年均有发 生 ,而且发病 急和死 亡率高 , 要引起高度重视。 1 . 1 羊 快疫 是 由生 芽孢 的厌 氧 菌一腐败梭菌 引起 的绵羊和 山羊 的
8 腐蹄病
口蹄疫是以动物 口腔 、 蹄部发生水泡 和溃烂为特征 , 可通
过食物 、 空气 、 水源 、 接触性传染 , 也 可传染 给人 , 患畜体温 升 高, 口腔损坏可使食 欲下 降 , 蹄部损 害可造成跛行 , 轻者 1 ~ 2 周, 重者 2 ~ 3 周可痊愈。 发生 口蹄疫疫情后 , 不允许治疗 , 就地 扑杀, 进行无害化处理 , 每年进行 口蹄疫疫苗强制免疫 2 次。
草 食 动 物
羊饲养密度提 高 , 运 动量减少 , 人工饲养管理 不善 ,一些疾病会 相
4 羊传染性脓疱( 羊 口疮 )
羊常 见传 染 病的防治
对增多 。事实上 8 5 % 以上 的羊病 都 涉及到营养 , 羊群 的生 产水平越高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常见传染病的防治(一)羊病的防制措施1、搞好饲养管理,增强个体的抗病能力加强饲养管理严格遵守原则,不喂发霉变质饲料,不饮污水和冰冻水,使用权羊膘肥体壮,提高个体的抗病能力。

2、搞好环境卫生,圈舍做好清毒工作。

圈养羊应保持圈舍、场地和用的卫生。

经常清扫圈舍,对粪便、尿等污物集中堆积发酵30天左右。

同时定期用消毒药(如:百毒杀、易克林惠昌消毒液等到高效低毒药物)对圈舍场地进行消毒,防止疾病的传播。

3、有计划地搞好免疫接种工作对羊群进行免疫接种,是预防和控制羊传染病菌的重要措施。

目前预防羊主要传染病菌的疫苗有以下几种:(1)无毒炭疽芽苗用于预防羊炭疽。

绵羊皮下注射0。

5毫升,注射后14天产生坚强免疫力,免疫期一年。

(此苗不能用于山羊)(2)破伤风明矾沉降类霉素用于预防破伤风。

羊颈部皮下注射0。

5毫升,1个月后产生免疫力,免疫期1年,第二年再注射1次,免疫期可持续4年。

(3)绵、山羊痘弱毒冻干苗用于预防绵、山羊痘。

接瓶签上的头数应用,每头份用0。

5毫升生理盐水稀释;每只羊皮内注射0。

5毫升(不论大小瘦弱、怀孕均可同量)。

注射后5-8天肿胀,硬结,5-10天逐渐消失。

注射后4-6天可产生坚强免疫力,免疫期1年。

(4)羊快疫、猝疽、肠毒血症(羔羊痢疾)三联四防苗用于预防羊快疫、猝疽、肠毒血症和羔羊痢疾。

干粉苗:用20%铝胶盐水溶解不论羊只年龄大小均皮下或肌肉注射1毫升,14天产生免疫力,免疫期1年。

湿苗(又称羊四联苗):应用前摇均后每只皮下或肌肉注射5毫升,免疫期6个月。

(5)中口型口蹄疫天活疫苗用于预防羊O型口蹄疫。

肌肉注射:成年羊每只2毫升,羔羊每只1毫升。

注射后15天产生免疫力,免疫期4个月。

注射后出现不良反应用肾上腺素救治。

免疫接种对体质健壮的成羊会产生很强的免疫力,对幼羊,体弱或患慢性疾病的羊效果不佳。

而对于怀孕母羊,特别是临产前的母羊,接种时由于驱赶、捕捉和疫苗反应等有时会引起流产、早产,影响胎儿发育和免疫效果不佳。

应该注意交通规则于疾病威胁区不应考虑上述结果,为确保羊群健康,应紧急预防接种疫苗。

4、发生传染病时应采取措施羊群发生传染病后,应立即进行隔离、封锁,逐级上报畜牧兽医部门,由市、县级兽医部门确诊,按国家〈动物防疫法〉做无毒化处理。

(二)羊主要传染病及其防治方法1、口蹄疫它是由偶蹄兽共同晚染口蹄疫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烈性传染病。

(1)流行情况:该病侵害多种动物(羊、牛、猪、骆驼等)和人。

传染源是病畜和带毒动物,经消化道和呼吸侵入,也可随空气流动传播,无季节性。

(2)症状:患羊发病后体温升高到40。

5-41。

5度。

精神不振,口腔粘膜、蹄部皮肤形成水疱,疱破后形成溃疡和靡烂。

病羊表现疼痛,流涎,涎水呈泡沫状。

常见的部位唇内面、齿龈,舌面及颊部粘膜,有的在蹄叉,蹄冠,有的在乳房,水疱破裂后眼观形成痕。

羔羊易发生心肌炎死亡。

有时呈现出血性胃肠炎。

临床与羊传染性脓疱病鉴别:羊传染性脓疱病发生于1周岁以下的幼龄羊,特征:口唇郏部水疱、脓疱及疣状痂,在齿龈,舌面、唇内也有脓、疣状厚痂的疱,但不流涎。

初期体温变化不大。

(3)防治方法(1)发病后要及时上报,划定疫区,由动物检疫部门的扑杀销毁疫点内的同群易感家畜;被污染圈舍、用具,环境严格彻底消毒;封锁疫区防止易感畜及其产品运输,把病源消灭在疫区内。

(2)对威胁区的易感家畜紧急接种疫苗防止疫病的扩散。

(3)该病只能预防,无治疗药品,不准治疗。

2、羊快疫本病病原为腐败梭菌引起的,发生于绵羊的一种急性传染病。

特征是发病菌突然病和被子短,真胃出血,炎性损害。

(1)流行特点:腐败梭菌常以芽胞形式分布于低洼草地,耕地及沼泽之中。

羊采食被污染的饲料和饮水,芽胞进入羊消化道,多数不发病。

在气候骤变,阴雨连绵、秋、冬寒冷季节,引起羊感冒或机体抗病能力下降,腐败梭菌大量繁殖,产生外毒素引起发病死亡。

(2)临床症状:发病突然,不见症状在放牧或早晨死亡。

急性病羊表现为愿行走,运动失调,腹围膨大,有腹痛,腹泻,磨牙,抽搐,最后衰弱昏迷,口流带血泡沫。

多在数分钟至几小时死亡,病程极为短促。

(3)防治措施(1)该病以预防为主。

用羊三联苗搞预防注射。

湿苗每年春秋两次,子苗每年一次。

(2)羊以舍饲为好,防止放牧时误食被病菌污染饲料和饮水。

(3)注意舍内的保暖通风,饲料更换时要逐渐完成,不要突然改变。

(4)治疗:可肌注青毒素每次80-160万单位,首次剂量加倍,每天3次,边用3-4天。

或内服磺胺脒0。

2克/公斤体重,第二天减半,连用3-4天。

3、羊肠毒血症该病由魏氏梭菌,又称产产所黄膜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毒血症。

死后肾组织易于软化,又称软肾病。

(1)流行特点:魏氐梭菌为土壤常在菌,羊采食被芽胞污染的水和饲草进入消化道,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时发病。

多表现在春夏之交和秋季牧草给籽后呈散发性流行。

(2)症状:多数突然死亡。

病程略长分两种类型,一类是搐搦为其特征,另一类是昏迷和静静死亡。

前者倒前四肢强烈划动,肌肉颤搐,眼球转动,磨牙,口水过多,关颈抽搐2-4小时死亡,后者病程不急,早期步态不稳,卧倒,并有感觉过敏,流涎,上下颌“咯咯”作响,继昏迷角膜反射消失;有的病羊发生腹泻,常3-4小时静静死去。

(3)防治措施(1)预防参照羊快疫(2)治疗:用抗生素或磺胺药结合强心,镇静等对症治疗。

也可灌服石灰水,大羊200毫升,小羊50-80毫升。

4、羊猝狙该病是由C型魏氏梭菌所引起的一种毒血症,以急性死亡,腹膜炎和溃疡性肠炎为特征。

(1)流行特点:与羊快疫和羊肠毒血症相同。

(2)症状:C型魏氏梭菌随饲草和饮水进入消化道,在小肠的十二指肠和空肠内繁殖,产生毒素引起发病。

病程短,未见症状突然死亡,有时病羊掉群,卧地、表现不妥、衰弱成痉挛,数小时内死亡。

(3)防治措施参照羊快疫。

5、羊的传染性脓疱病(又称口疮),该病由传染性脓疱病毒(又称羊口疮病毒)引起的,羔羊多群发,特征为口唇处皮肤和粘膜形成丘疹,脓疱、溃疡和结成疣状厚痂。

(1)流行特点:绵羊、山羊以3-6月龄羔羊发病最多,成年羊同样易感,人和猪也可感染,无季节性,以夏秋季多发。

自然感染主要由购入病羊或带毒羊而转入健康羊群,引起群发,通过被污染的圈舍、牧场,用具而引起,病毒的抵抗力较强,所以本病在羊群中危害多年。

(2)症状:分三种类型:唇型、蹄型,外阴型。

唇型:口唇嘴角部…鼻子部位形成丘疹、脓胞,溃后成黄色或棕色疣状硬痂,无继发感染1-2周痊愈,痂块脱落,坡肤新生肉芽不留瘫痕。

严重的,颓面、眼脸、耳廓、唇内面、齿龈、郏部、舌及软腭粘膜也有灰白或浅黄色的脓疱和烂斑,这时体温升高,还可能在肺脏,肝脏和乳房发生转移性病灶,继发肺炎或败血病而死亡。

蹄型:多数单蹄叉、蹄冠系部形成脓疮。

外阴型的少见。

与羊痘的鉴别:羊痉的痞疹多为全身性,而且病羊体温升高,全身反应严重。

痘疹结节呈圆形突出于皮肤表面,界限明显,似脐状。

(3)防治措施(1)本病菌流行时,病羊应隔离饲养,禁止放牧,圈含每两天用百毒杀(或其它药也可)消毒1次,连用6-9天,防止病原体传播。

(2)可先用水杨酸软膏软化痂垢,除去痂垢后再用0。

1-0。

2%高锰酸钾溶液冲洗创面,然后涂2%龙胆紫,碘甘油溶液或土霉素软膏或呋喃本标软膏每日1-2次。

口腔脓疱用0。

1-0。

2%高锰酸钾或生理盐水冲冼创面后,涂撒冰硼散,每天2次连用7天,痊愈为止。

继发咽炎或肺炎者,肌注青毒素或磺胺嘧啶钠。

二、常见寄生虫病该病是由肝片吸虫和大片吸虫寄生于羊肝脏,胆管所致。

(1)病原与流行情况:肝片吸虫成虫在胆管内产生虫卵随胆汁进入消化道,并与粪便排出体外。

虫卵在适宜的条件下经10-25天孵化出毛蚴,它遇到中间宿主椎实螺,则侵入其体内,经过几个发育阶段最后形成尾蚴。

尾蚴自螺体逸出附着于水生植物上或水面上形成囊蚴,羊在吃草或饮水时吞食了囊蚴而感染该病。

每年的春季,在夏末,秋初发病。

(2)症状:急性型病羊,初期发热,衰弱,离群落后,叩诊肝区半浊音界限扩大、压痛明显、贫血、粘膜苍白,严重者几天死亡。

慢性型病羊主要表现消瘦,贫血、粘膜苍白、食欲不振、异嗜,被毛乱无光泽,眼睑、颌下、胸前、腹下出现水肿,便秘与下痢交替发生。

(3)病理变化:急性死亡的可见到急性肝炎和贫血现象,慢性的可见增生性肝炎,胆管内可见虫体。

(4)防治措施(1)定期驱虫:每年春秋两次进行驱虫。

(2)药物:丙硫味唑按每千克体重5-15毫克,口服。

或皮下注射碘硝酸20%,每千克体重注射0。

5毫升。

另外,驱虫散、四氯化碳、硝氯酸等也可。

2、羊消化道绒虫病(1)病原与流行情况:寄生于羊消化道线虫种类很多,如捻转血矛绒虫,奥斯特绒虫、马歇尔线虫,毛圆绒虫,细颈绒虫、古柏绒虫、仰口绒虫等。

有时是几种绒虫的混合感染,是每年春季造成羊死亡的重要原因。

无中间宿主。

各种绒虫的虫卵随粪便排出体外,羊在吃草或饮水时食入感染性虫或幼虫而发病。

(2)症状:主要表现为消化紊乱、胃肠道发炎、腹泻、消瘦、眼结膜苍白,贫血‟严重病例下颌间隙水肿、羊体发育受阻。

少数病例体温升高,呼吸脉搏频散、心音减弱,最后衰竭死亡。

(3)防治措施:定期驱虫可很好地控制该病的发生。

(1)丙硫咪唑,按每千克体重5-20毫克口服。

(2)左旋咪唑,按每千克体重5-10毫克,混饲喂或皮下,肌肉注射。

也可用其它药物,如伊维菌素、精制百敌虫、硫酸铜,驱虫散,碘硝酚等。

3、螨病(1)病原与流行情况:羊螨病是由疥螨和痒螨寄生在体表而引起的慢性寄生性皮肤病。

螨病又叫疥癣、疥虫病、短期内可在羊群中传播漫延,危害严重。

虫体肉眼不能见到,疥螨和痒螨一生都有在宿主体上度过。

通过接触传播或通过被螨及其卵所污染的厩舍。

用具所间接接触引起感染。

主要发生于冬季。

秋末和春初。

(2)症状:疥螨病一般寄生于皮肤柔软且毛短的部位,痒螨则发生于被毛稠密的部位。

发生该病时,可见病羊不断在围墙、栏柱等外磨擦,由于磨擦和啃咬,患部皮肤出现丘疹,结节、水疱甚至脓疱,以后形成闸皮和龟裂。

绵羊患疥螨病时,因病变主要在头部。

患部皮肤如干涸的石灰,故有“石灰头”之称。

羊患痒螨病时,可见患部有大片被毛脱落。

(3)防治措施(1)可选用伊维菌素,碘硝酚等药物注射。

(2)诮用除癞灵,按说明涂擦患部。

(3)定期药浴:适用患畜量多。

每年的5-6月份剪毛后,气候温暖时,对羊群适时药浴,会取得满意效果。

4、羊鼻蝇蛆病(1)病原与流行情况:羊鼻蝇蛆病是由羊鼻蝇内幼虫寄生在羊的鼻腔及附近腔窦内所引起的疾病。

它的传播主要是通过雌性鼻蝇突然将幼虫产在羊鼻孔内或鼻孔周围,幼虫逐渐爬入额窦或鼻窦内,在其内生长,造成炎症而致病。

一般发生于每年的5-9月份。

(2)症状:患羊最初流多量鼻液,鼻液初为浆液性,后为粘液性和脓性,有时混有血液。

当大量鼻漏干涸在鼻孔周围形成硬痂时,使用权羊发生呼吸困难,此时病羊表现不安,打喷嚏、时时摇头,摩鼻,眼晗浮肿、流泪,食欲减退,日渐消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