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羊常见细菌性传染病的防治

合集下载

牛羊养殖过程中细菌性疾病的防治方法

牛羊养殖过程中细菌性疾病的防治方法

牛羊养殖过程中细菌性疾病的防治方法牛羊养殖是家畜养殖业中常见的经济作物,但在养殖过程中,细菌性疾病是一个常见的问题。

细菌性疾病会导致牛羊的生长受限、生产力下降甚至死亡,对养殖业造成重大损失。

了解细菌性疾病的防治方法对于养殖户来说至关重要。

1. 加强生态环境管理牛羊养殖场的环境卫生是预防细菌性疾病的关键。

要对饮水源、饲料和饲养场进行定期的清洁和消毒,保持环境卫生。

要避免过度饲养和过度密集的放牧,避免粪便和尿液积聚,以减少细菌的传播和滋生。

要遇充足的光照和通风,促进环境中细菌的消毒和减少。

2. 定期检疫和消毒定期的检疫是防治细菌性疾病的有效手段。

养殖户应定期请兽医对牛羊进行检查,发现疾病症状及时应对。

定期对养殖场进行消毒也是重要的一环。

通过使用消毒剂对饲料槽、饮水器、饲养场地等进行消毒处理,有效控制和降低疾病的传播和扩散。

3. 合理饲养管理合理的饲养管理可以有效减少牛羊细菌性疾病的发生。

要合理搭配饲料,保证牛羊获得充足的营养,增强抵抗力。

要避免过度饲养和群居饲养,避免因资源过度争夺而导致动物之间的争斗和伤害,降低细菌传播的可能性。

定期进行牛羊的体质检查,及时调整饲料配比和饲养管理措施,保证牛羊身体健康。

4. 积极防治疫情在疫情暴发时,要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治措施。

在发现牛羊出现异常症状时,要及时隔离和治疗,以防止疾病的扩散。

接着,要进行疫苗预防,定期为牛羊接种疫苗,增强其对特定传染病的抵抗力,有效控制和降低疾病的发生。

要定期应用驱虫药物,预防寄生虫病的发生。

5. 增强饲养技术提高饲养技术水平也是防治细菌性疾病的关键。

养殖户要加强对养殖技术的学习和提高,了解牛羊的生长发育规律和疫病特点,科学制定饲养计划和饲养处方,提高对牛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能力。

要加强与兽医的沟通交流,了解最新的养殖技术和疾病防治方法,及时调整饲养管理策略。

细菌性疾病是牛羊养殖过程中常见的问题,但通过加强环境管理、定期检疫和消毒、合理饲养管理、积极防治疫情和增强饲养技术等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细菌性疾病的发生。

牛羊细菌性疾病预防控制分析

牛羊细菌性疾病预防控制分析

牛羊细菌性疾病预防控制分析
牛羊细菌性疾病是指由细菌引起的疾病,在养殖业中具有很高的发病率和传染性。

这些疾病会给养殖场带来经济损失,同时也会对畜禽的健康和免疫系统造成严重的影响。

为了预防和控制牛羊细菌性疾病的发生,需要采取综合的管理措施。

建立科学的养殖环境是预防和控制细菌性疾病的基础。

保持牛羊舒适的生活条件和合理的温湿度,清洁舒适的温泉环境。

定期检查和消毒饲料槽、饮水设备和畜禽舍,防止细菌滋生。

使用环保的消毒剂和清洁剂,杀灭潜在的病原体。

加强对牛羊健康管理的重要性认识。

定期对牛羊进行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和治疗潜在的疾病。

按照兽医师的建议,定期接种疫苗,提高免疫力。

合理搭配饲料,提供营养均衡的饲料,增强畜禽抗病能力。

加强动物群体的管理。

在养殖过程中,严格控制动物数量和密度,防止动物间的接触导致疾病的传播。

定期对动物进行隔离、检疫和治疗,确保疫情得到控制。

及时清理和消毒牛羊的排泄物,减少细菌传播的机会。

加强养殖人员的培训和健康管理。

养殖人员要具备基本的兽医知识,并定期接受专业培训。

加强卫生和个人防护措施,避免细菌感染。

加强对养殖场的管理,提高养殖过程中的卫生水平,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牛羊细菌性疾病的预防和控制需要综合管理措施。

通过建立科学的养殖环境、加强牛羊健康管理、加强群体管理和培训养殖人员,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控制牛羊细菌性疾病的发生,保障牛羊的健康和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细菌性疾病在牛羊中的防治分析

细菌性疾病在牛羊中的防治分析

细菌性疾病在牛羊中的防治分析细菌性疾病是牛羊养殖中常见的疾病,严重影响了牛羊的健康和生产性能。

细菌性疾病在牛羊中的防治至关重要,直接关系到牛羊养殖的效益和利润。

本文将对细菌性疾病在牛羊中的防治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一、细菌性疾病的种类及病因在牛羊养殖中,细菌性疾病主要包括乳房炎、疥疮、肺炎、脓毒症等。

这些疾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细菌感染引起的。

1. 乳房炎:乳房炎是牛羊养殖中最为常见的细菌性疾病之一,主要是由青霉菌、链球菌等细菌引起的。

乳房炎会导致牛羊的产奶量下降,乳质变差,严重时还会导致乳房组织坏死。

2. 疥疮:疥疮是由疥螨感染引起的皮肤疾病,会导致肌肤粗糙,毛发脱落,甚至形成皮肤溃烂,影响牛羊的健康和生产。

3. 肺炎:肺炎是由多种细菌感染引起的呼吸道疾病,会导致牛羊出现呼吸困难、咳嗽、精神不振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导致死亡。

由于细菌性疾病的种类繁多,病因复杂,因此在预防和治疗上需要采取多种综合措施。

二、细菌性疾病的防治措施针对细菌性疾病在牛羊中的防治,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加强环境卫生管理。

牛羊圈舍的卫生状况直接关系到细菌性疾病的发生。

要保持牛羊圈舍的干燥通风,定期清理粪便,勤换垫料,定期对牛羊圈舍进行消毒杀菌,以减少细菌的传播。

2. 合理饲养管理。

合理的饲养管理可以有效预防细菌性疾病的发生。

要保证牛羊饮水清洁卫生,避免饮用污浊水源;饲料要新鲜干净,避免发霉变质;定期对牛羊进行体检,及时发现疾病隐患。

3. 合理用药预防。

定期对牛羊进行驱虫和预防接种,预防细菌感染的还能提高牛羊的免疫力,减少疾病的发生。

在疾病高发季节,可以适当使用抗生素预防疾病发生。

4. 饲料管理。

饲料是牛羊生产的重要因素,不良的饲料管理容易导致细菌性疾病的发生。

要保证饲料的质量,避免发霉变质,生产过程中要进行严格卫生要求,确保饲料的卫生安全。

5. 护理管理。

对于患病的牛羊要给予及时的护理,保持圈舍清洁干燥,不与健康牛羊混养,避免病从一群传染给另一群。

牛羊养殖过程中细菌性疾病的防治方法

牛羊养殖过程中细菌性疾病的防治方法

牛羊养殖过程中细菌性疾病的防治方法牛羊养殖中,细菌性疾病是十分常见的,对于养殖户来说,如何有效地预防和控制细菌性疾病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我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细菌性疾病以及其防治方法。

1. 疯牛病(疯牛症)疯牛病是一种极具传染性的神经系统疾病,主要影响牛只。

疯牛病的防治主要包括加强饲养管理和健康监测以及进行疫苗接种。

要保证牛只的饲料和饮水卫生,避免交叉感染;定期对牛只进行健康监测,一旦出现可疑症状,立即隔离患病牛只,并进行相应的检测和处理;疫苗接种也是预防疯牛病的关键步骤,要根据兽医的建议,及时为牛只接种疫苗。

2. 疯狂牛病(bovine spongiform encephalopathy,BSE)疯狂牛病是一种传染性脑病,对牛只的健康和养殖业造成了严重威胁。

预防和控制疯狂牛病的方法与疯牛病类似,主要是加强饲养管理和健康监测,以及进行疫苗接种。

还需要加强对饲料成分的管理,确保饲料的安全和卫生。

3. 猪瘟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对猪只的免疫力造成严重影响。

预防猪瘟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加强饲养管理,保持猪圈的清洁和卫生,避免不同猪群的交叉感染;要加强对猪只的健康监测,一旦发现症状异常,立即隔离患病猪只,并进行相应的检测和处理;要定期为猪只接种疫苗,提高其免疫能力。

4. 羊白喉羊白喉是由白喉杆菌引起的传染病,对羊只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预防羊白喉的方法包括加强饲养管理和健康监测,定期进行消毒和清洁,隔离患病羊只,并进行相应的治疗,同时要定期为羊只接种白喉疫苗。

要预防和控制细菌性疾病,首先要加强饲养管理,保持环境的卫生和清洁,避免交叉感染。

要加强对牲畜的健康监测,一旦发现症状异常,要及时隔离患病牲畜,并进行相应的治疗。

要定期为牲畜接种疫苗,提高其免疫能力,有效预防细菌性疾病的发生。

希望养殖户能够重视细菌性疾病的防治工作,保障牲畜的健康和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牛羊养殖过程中细菌性疾病的防治方法

牛羊养殖过程中细菌性疾病的防治方法

牛羊养殖过程中细菌性疾病的防治方法
在牛羊的养殖过程中,细菌性疾病是常见的健康问题。

这些疾病通常由细菌引起,可影响动物的健康和生产表现。

以下是一些防治细菌性疾病的方法:
1. 保持卫生
保持良好的卫生条件是预防细菌性疾病的关键。

牛羊畜舍应经常清洁和消毒,以减少细菌感染的风险。

将动物定期清洗和修剪毛发,可减少细菌和寄生虫的滋生。

2. 限制动物接触
动物之间的接触是许多细菌性疾病的主要途径。

因此,应该将感染疾病的动物与其他健康的动物隔离,并限制动物之间的接触。

此外,不应让动物与野生动物频繁接触,以减少病原体的传播风险。

3. 疫苗接种
疫苗接种可以帮助减少许多细菌性疾病的风险。

有许多疫苗可用于预防某些疾病,包括百日咳、炭疽、布氏菌病和伤寒等。

疫苗应在动物幼年时接种,以确保其接种后的免疫力正常。

4. 畜群分离
分离病态的动物也是防止细菌性疾病传播的另一种方法。

对于已感染疾病或被疾病感染过的动物应严格隔离,一旦发现疑似疾病症状,应立即分离和治疗。

5. 合理的营养和补充
提供适当的饮食和补充营养可以大大提高动物的免疫力,并降低细菌感染的风险。

饲料应新鲜、清洁,并且应基于动物的品种和生长率选择合适的食物。

此外,可以使用补充营养素和维生素的配方,以加强动物的身体免疫力。

总之,预防和控制细菌性疾病的关键是保持卫生,限制动物接触,接种疫苗,分离病态动物以及提供适当的营养和补充。

这些措施可减少疾病的传播,帮助保持牛羊的健康和生产表现。

牛羊常见细菌性疾病的发生与防治

牛羊常见细菌性疾病的发生与防治

牛羊常见细菌性疾病的发生与防治牛羊常见的细菌性疾病包括病毒性腹泻、口蹄疫、疯牛病、布氏杆菌病等。

这些疾病会给养殖业产生重大危害,因此及早预防和控制这些疾病的发生对于保障牛羊的健康非常重要。

一、病毒性腹泻是一种广泛分布的肠道传染病,主要感染幼仔牛。

防治措施包括:1. 做好保护幼仔的环境卫生,保持饮水和饲料的清洁卫生。

2. 勤换消毒牛圈和仔犊舍的床垫、垫草等物品。

3. 配备充足的母乳或高质量牛奶来喂养仔犊,加强仔犊的免疫力。

二、口蹄疫是一种高度接触性的疾病,引起牛羊口蹄疫病毒感染。

防治措施包括:1. 国家层面实施的强制性免疫计划,对于高危区域和高危产业实施大规模免疫。

2. 严禁使用已病的或疑似的动物进行交易和运输。

3. 采取物理隔离措施,避免接触传染源。

4. 做好疫区的环境处理工作,对传染源进行彻底处理和消毒。

三、疯牛病是一种可怕的、神经系统疾病,会影响牛羊的行为和生物功能。

防治措施包括:1. 及时进行病情监测,发现疑似病例后采取隔离措施,防止病毒感染扩散。

2. 对于出现疯牛病症状的牲畜,要进行淘汰处理,避免病毒传播。

3. 维持良好的环境卫生,消毒牲畜使用的水源和饲料。

四、布氏杆菌病是一种由布氏杆菌引起的动物性疾病,主要感染牛和羊。

防治措施包括:1. 加强养殖场的卫生管理,定期进行场地消毒。

2. 父母畜要进行合理的免疫接种,提高抗体水平,减少疾病的传播。

3. 加强对施肥肥料的管理,避免牲畜食用受污染的饲料。

预防和控制牛羊常见细菌性疾病的发生对于保障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加强动物养殖管理,提高饲养环境卫生水平,加强免疫养殖,严格控制疫情扩散,才能有效降低疾病的发生率,提高牛羊的健康水平。

牛羊常见细菌性疾病的发生与防治

牛羊常见细菌性疾病的发生与防治

牛羊常见细菌性疾病的发生与防治牛羊常见细菌性疾病包括痢疾、布鲁氏菌病、白喉等。

这些疾病对牛羊的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及时发现、防治这些疾病至关重要。

痢疾是由于肠道细菌感染引起的一种疾病。

牛羊感染痢疾后,会出现腹泻、粪便稀水等症状,甚至可能引发中毒性肠炎,严重的情况下甚至会危及生命。

为了防止痢疾的发生,饲养牛羊的环境应做好清洁卫生,定期给牛羊进行消毒。

可以给牛羊进行疫苗接种,提高其免疫力,减少感染的风险。

布鲁氏菌病是一种由布鲁氏菌引起的疾病,在牛羊中较为常见。

布鲁氏菌可以通过被感染的牛羊体液如尿液、胎盘、脐带等传播给其他健康的牛羊。

感染后,牛羊会出现发热、厌食、无精打采等症状。

防治布鲁氏菌病的关键在于控制疾病的传播。

饲养场应该定期进行消毒,禁止进入有病变的牛羊。

疫苗接种也是预防布鲁氏菌病的重要措施。

白喉是一种由白喉杆菌引起的传染病,主要影响牛羊的呼吸道。

感染白喉后,牛羊常常会出现呼吸困难、喉头肿胀、产生粘液等症状。

为了预防白喉的发生,饲养场的空气流通应良好,定期进行消毒,防止细菌的滋生。

对于新生牛羊,可以进行白喉的疫苗接种,提前预防此病的发生。

除了以上三种细菌性疾病,牛羊还可能感染其他疾病,如炭疽病、马铃薯病等。

防治这些疾病的关键在于提高牛羊的免疫力,在饲养过程中加强环境管理和卫生,减少细菌的传播途径。

定期给牛羊进行疫苗接种也是预防疾病的重要手段。

牛羊常见的细菌性疾病影响牛羊的健康,但通过做好环境卫生管理、定期消毒和疫苗接种等措施,可以有效地预防这些疾病的发生。

牛羊养殖过程中细菌性疾病的防治方法

牛羊养殖过程中细菌性疾病的防治方法

牛羊养殖过程中细菌性疾病的防治方法牛羊养殖过程中,细菌性疾病是常见的疾病之一,它不仅会影响畜禽的生长发育,还会对养殖生产造成损失。

因此,有效的防治方法对养殖企业来说非常重要。

一、加强消毒消毒是防治细菌性疾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养殖场的卫生条件应该保持良好,每天要对养殖场、饮水设施、饲料器等器具进行消毒处理。

消毒剂的选择要合适,如过氧化氢、过酸等消毒剂对细菌、病毒、真菌等均有较强的杀菌效果。

另外,要定期更换消毒剂,以避免细菌对消毒剂的抗性。

二、加强疫苗接种疫苗接种是防治细菌性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要定期给牛羊接种疫苗,以增强其免疫能力,减少疾病的传播。

不同的牛、羊需要接种不同的疫苗,因此在选择疫苗时要根据病情和养殖环境来选择合适的疫苗。

三、加强饲料管理饲料是影响牛羊生长和免疫力的重要因素。

要注意饲料的质量和卫生条件,不选择变质的饲料,饲喂时要避免交叉感染,定期清理饲喂器具。

另外,在饲喂过程中可添加一些抗菌剂,如大蒜、辣椒等,能有效增强牛羊的免疫力,减少细菌感染。

养殖场的管理水平直接决定了牛羊的健康状况,一些细小的细节也会导致细菌性疾病的发生。

因此,要做好养殖场卫生管理,定期清理牲畜粪便,及时消除畜舍内的异味,避免因高温、潮湿等环境条件导致细菌滋生。

另外,要对牛羊的体温、饮食、精神状态等进行监测,发现不适应的情况及时处理,以避免细菌性疾病的发生。

总之,防治细菌性疾病是牛羊养殖中必须重视的问题。

通过加强消毒、加强饲料管理、加强疫苗接种和加强管理等措施,能够有效减少细菌性疾病的发生,保障牛羊的生长发育和健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
1 . 6 其他细茵病 除以上细菌性传染病 , 炭疽病 、 布氏杆菌病、 大 肠杆菌病 、 结 核杆 菌病 、 放 线菌病 、 破伤 风等传染
2 0 1 5年 第 0 2期
进行预 防接种 , 对发病 的地 区进行消毒处理 , 对病 死的羊及 时焚烧处理 , 然后进行该地 的消毒 , 保证 羊 的生 活环境 洁净 。 2 . 6 其他 细菌病 对经常发生的疾病进行及时的处理 , 对 于其他 细菌性传染病也要受到重视 , 根据不 同疾病 的发病
牛羊养殖业的发展在不断的扩大 , 在养殖 的过 程 中一些疾病 的发生和防治也是每个养殖户必须 要学 习的内容 , 对牛羊养殖 中经常发生 的一些疾病 的了解有利于控制牛羊的数量。因此把握好一些常 见疾病的知识是养殖户做好养殖的前提。常见细菌 性传染病的知识也是必须学习的内容 , 现将牛羊养 殖 中出现的细菌性传染病 的发生及防治进行详 细
为外源致病菌 的繁殖生长和入侵提供了良好条件 。
1 . 3 消毒工作不力 奶牛养殖员未能建立健全严 格的场地消毒制度 ,造成环境病原微生物的增多 ,
特别是牛舍与产房 的卫生管理不当能够加 大奶牛 产后 的感染率 。同时 , 接产员在接产过程 中的方不 当以及相关设备的消毒不彻底 , 导致奶牛产道感染 细菌 。此外 , 在对奶牛子宫颈炎 、 阴道脱 、 子宫脱和 难产等疾病进行治疗时由于措施不当或消毒不严 , 也容易造成奶牛子宫炎症 的发生。 人工授精操作不规范或阴道检查消毒不严导致 感染菌侵入奶牛子宫引起炎症 。前者主要体现在频 繁 的输精次数 以及子宫受到输精设备 的损伤 ;后者 主要表现为奶牛外阴部与输精器械 的消毒不彻底。 1 . 4 疾病 治疗不及 时 奶牛感染诸如布氏杆菌病 等其他疾病 的情况下未能及时地诊 断与治疗而继 发 子 宫炎 。 2 临床 症状 2 . 1 急性奶牛子 宫 内膜炎 急性子宫 内膜炎多见 于产后一周内, 病牛发热 , 体温升高可至 4 2 %, 食欲 减退 , 精神萎靡 , 产奶量降低 , 瘤 胃停滞 , 部分病牛 伴有脱水下痢 。 重症病牛常卧地不起 , 代谢紊乱 , 在 阴门和尾根部位常粘有子宫内分泌物。 直肠检查能 可以防止其他没患病牛羊的传染 , 因此在牛羊的养 殖 中进 行 合 理 的管 理 是 保 证 牛 羊 产 量不 减 少 的前 提, 对患病 的牛羊进行及 时处理也是正确对待疾病 发生 的手段 , 发生 了疾病不可怕 , 要正确的对 待每
・● ●
草 食 动 物
奶牛子宫 内膜 炎的防治措施
董 占莲
( 青海省大通县朔北乡鸾沟畜牧兽 医站 ,青海 大通 8 1 0 1 O 0 )
关 键词 : 奶 牛子 宫 内膜 炎 ; 发 病原 因; 临床症 状 ; 诊 断; 措施
DOI : 1 0. 3 9 6 9 / J . I SSN. 1 67 1 - 6 0 2 7 . 2 01 5 . 0 2 . 0 31
见。
1 . 2 巴氏杆菌病 此 病 是 由多 杀性 巴 氏杆 菌 引起 的一 种 地 方 性 流行病 , 多为散发 , 属于急性热性传染病, 以败血症 和炎性 出血 为主要 表现 。
1 . 3 沙门氏茵病 此病 是 由沙 门 氏杆 菌 引起 的 一 种 散 发 或 地 方 流行性疾病 , 临床上多产后 遭受细 菌感染而引发的一种常见的繁殖障碍性疾病 , 是致 使奶牛不孕的关键诱 因。该病具有较高 的发病率 , 按照病程能够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 , 临床上多呈慢 性经过 , 往往不能引起奶牛养殖户的重视 , 从而导 致本 病 发 生后 造 成较 大 的经济 损 失 。基 于此 , 笔 者 首先分析了奶 牛子宫内膜炎的发病原因 , 然后 阐述 了该病 的主要 临床症状及诊断 , 最后探讨 了防治奶 牛子宫 内膜炎的有效措施 , 旨在为奶牛养殖户提供
1 牛羊 常见 的细菌性 传染 病
1 . 1 内毒梭 茵 中毒 此病是一种中毒性疾病 , 因为吸收 肉毒梭菌毒 素而造成 , 多为散发 , 不成群发生 , 主要危害动物 的 运动神经 , 从而导致麻痹症状的出现。本菌的毒素 可分为 A 、 B 、 c 、 D 、 E 、 F 等几个型 ,临床上以 c型多
的分析 。
病, 养殖户也应注意防范。 2 牛羊 常见 的细 菌性传 染病 的 防治 2 . 1 肉毒梭 茵中毒 此病主要 由牛羊啃食腐烂 的食物所致 , 主要表 现神经系统被麻痹 , 其他器 官均正常 , 多 因治疗不 及时导致麻痹死亡 。 这种疾病的防治就是确保牛羊 进食 的干净食 物 , 牛羊周 围的环境清洁 , 对腐烂 的 食物清理后并焚烧 。定期给牛羊接种疫苗。 2 . 2 巴氏杆 茵病 患畜表现高热 , 温度可达 4 0 %, 精神不振 , 粪尿 带血 。 分浮肿型和肺肿型, 均会威胁牲畜 , 应及 时治 疗。防治主要是隔离患畜 , 采用一些青霉素等抗菌 药物治疗 ; 对病死 的牛进行烧毁 , 被污染 的地方必 须进行消毒处理 , 及时定期 的进行接种 , 主要接种 牛 出败氢 氧化 铝疫 苗进行 预 防 。 2 . 3 沙门氏茵病 此病畜表现为高热、 腹泻 、 精神萎靡不振 、 卧地 不起等。此病的防治是确保牛羊的饮食饮水清洁 , 给予足够 的营养 , 增强牲畜 的抵抗力 ; 对病畜 用土 霉素 、 氯霉素、 痢特灵 、 磺胺类等药物治疗 。 2 . 4 羊梭 茵性疾病 此病多急性发作 ,多看不到临床症状即死亡 。 病程短来不及治疗 , 因此应该注意平 时的预防接种 进行预 防。对羊群 的管理应该放牧在干燥高 的地 方, 及 时对羊 群接种 。 2 . 5 羊链球 茵病 患羊 主要表现淋 巴结出血肿大 , 肝肿大 , 胆囊 肿大 , 胆汁外溢和心包积液 , 心外膜有 出血点 , 咽喉 肿胀 , 黏膜充血出血等 。其 防治措施是定期对羊群
牛和 羔羊 。
1 . 4 羊梭 茵性疾病 由梭状芽胞杆 菌属 中的微生物引起 的一类 急 性传染病 , 对羊的危害比较大 , 主要有羊快疫 、 羊肠 毒 血症 、 羊猝疽 、 羊 黑疫 等 。 1 . 5 羊链球茵病 此 病 是 由一 种 溶 血性 链 球 菌 引起 的 急性 热 性 败血症的传染病 , 多发于绵羊。主要表现为颌下淋 巴结和咽喉肿胀 , 各脏器 出血 , 大叶性肺炎 , 胆囊肿
草 食 动 物
牛羊常见细菌性传染病 的防治
马 洪 宝
( 青海省 门源县青石嘴镇兽 医站 ,青海 门源 8 1 0 3 0 0 )
关键词 : 牛羊养殖; 常见细菌性传染病 ; 发生和防治 ; 分析
DO l : 1 0 . 3 9 6 9  ̄。 I SSN. 1 6 7 1 — 6 0 2 7. 2 01 5 . 0 2. 0 3 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