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丁辛醇装置的工艺与技术改造 王琪

合集下载

丁辛醇生产工艺

丁辛醇生产工艺

丁辛醇的生产工艺有两种路线,一种是以乙醛为原料,巴豆醛缩合加氢法;另一种是以丙烯、合成气为原料的低压羰基合成法,该法是当今国际上最为先进的技术之一,目前世界丁辛醇70%是由丙烯羰基化法生产的。

它以丙烯、合成气为原料,经低压羰基合成生产粗丁醛,再经丁醛处理、缩合、加氢反应制得丁辛醇。

低压羰基合成法生产丁辛醇典型的流程包括:原料净化、羰基合成、丁醛精制、缩合、加氢、粗醇精馏等工序。

丁醛精制是指粗丁醛除去轻组分后在异构塔内精馏分离得正丁醛和异丁醛。

缩合是指正丁醛脱去重组分后进入缩合系统,在NaOH存在、120℃和0.4MPa条件下,进行醛醛缩合生成辛烯醛(EPA)。

加氢一般是指正、异丁醛或混合丁醛或辛烯醛加氢生产相应的醇。

但是不论采用那一种方法,都必须经过丁烯醛/丁醛、辛烯醛加氢来制取丁醇和辛醇。

醛加氢是丁辛醇生产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丁辛醇的产品质量和生产过程的经济性都有很大的影响。

1丁辛醇加氢工艺路线丁醛加氢制备丁醇和辛烯醛加氢制备辛醇的工业化工艺路线主要有气相法和液相法两种。

液相加氢反应采用多段绝热固定床反应器,由于液相热容量较大,反应器内不用设置换热器。

根据反应条件,段间设置换热器移走反应热,防止醛的缩合反应。

BASF公司曾经采用过高压液相加氢,加氢的压力为25.33MPa。

高压加氢的唯一优点是氢气耗量较少,所用的液相加氢催化剂为70%Ni、25%Cu、5%Mn,该催化剂要求氢气分压不低于3.5MPa,所以总高压时,尾气的氢气浓度可降低,氢耗少。

但采用该高压工艺,原料氢气必须高压压缩,电耗大、设备费用大,目前已经被淘汰。

BASF公司和三菱化成工艺中醛的加氢采用中压液相加氢工艺,加氢压力为4.0-5.0MPa,加氢反应器形式采用填充床,反应温度为60-190℃。

气相加氢法由于操作压力相对较低,工艺设备简单而被广泛应用。

目前,工业上丁辛醇装置上大多采用铜系催化剂气相加氢工艺。

如U.D.J联合工艺中采用低压气相加氢,压力为0.59-0.69MPa。

研究丁辛醇罐区尾气焚烧系统的应用及技术改造

研究丁辛醇罐区尾气焚烧系统的应用及技术改造

研究丁辛醇罐区尾气焚烧系统的应用及技术改造【摘要】本文主要研究了丁辛醇罐区尾气焚烧系统的应用及技术改造。

文章首先介绍了该系统的基本概况,然后详细解析了尾气焚烧的原理。

接着分析了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技术改造方案。

在此基础上,评估了技术改造后系统的应用效果。

通过实验数据和案例分析,得出结论表明该技术改造方案在减少废气排放、提高环境质量和节约能源方面具有显著效果。

该研究对于推动丁辛醇罐区尾气焚烧系统技术的进步和提升具有积极的意义,同时也为其他类似系统的技术改造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丁辛醇罐区、尾气焚烧系统、应用、技术改造、系统概述、尾气焚烧原理、现有技术问题、技术改造方案、应用效果评估、结论1. 引言1.1 引言丁辛醇是一种广泛用于工业生产的有机化合物,其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尾气。

为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丁辛醇罐区尾气焚烧系统被引入到生产过程中。

该系统是通过把尾气进行高温燃烧来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从而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本文将对丁辛醇罐区尾气焚烧系统的应用及技术改造进行研究分析。

首先将介绍系统的概述,包括系统的组成部分及工作原理。

接着将解析尾气焚烧的原理,探讨现有技术问题,例如能耗过高、设备老化等。

然后提出针对性的技术改造方案,以提高系统的效率和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最后将对改造后的系统应用效果进行评估,从而为丁辛醇罐区尾气焚烧系统的进一步优化提供参考。

通过本文的研究,将为丁辛醇生产企业提供技术支持,促进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环境保护和经济效益的双赢局面。

2. 正文2.1 系统概述丁辛醇罐区尾气焚烧系统是指在丁辛醇生产过程中,将产生的废气通过焚烧设备进行处理,达到减少污染物排放的目的。

该系统主要由焚烧炉、烟气处理设备、控制系统等组成,通过高温焚烧和化学反应将废气中的有机物和有害物质分解转化为无害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丁辛醇罐区尾气焚烧系统具有以下特点:系统设计合理,有效利用能源,减少废气排放对环境的污染。

丁辛醇合成工艺评价及选择

丁辛醇合成工艺评价及选择

丁辛醇合成工艺评价及选择摘要:本文介绍了合成丁辛醇技术,对丁辛醇装置主要专利技术的特点做了评价,并举例炼油化工一体化企业中建设丁辛醇装置技术选择及总体平衡。

关键词:羰基法丁辛醇工艺技术炼化一体化一、概述丁辛醇是重要的基本有机原料,包括正丁醇、异丁醇和辛醇(或称2-乙基己醇)三个重要品种。

正丁醇可作溶剂、生产邻苯二甲酸二丁脂、醋酸丁脂、磷酸脂类增塑剂、丁醛、丁酸、丁胺和和乳酸丁酯等化工产品。

异丁醇可以用于生产石油添加剂、抗氧剂、醋酸异丁酯等有机产品;辛醇主要用于制造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和对苯二甲酸二辛酯,还用于柴油添加剂、合成润滑剂、抗氧剂、溶剂、消泡剂等。

二、丁辛醇生产工艺情况丁辛醇的工业化生产方法主要有乙醛缩合法、发酵法、齐格勒法和羰基合成法等。

1.乙醛缩合法二战期间,德国开发了乙醛缩合法(aldol)法。

利用乙醛在碱性条件下进行缩合和脱水,生产丁烯醛(巴豆醛),丁烯醛加氢制得丁醇,丁醇经选择性加氢得到丁醛,丁醛经醇醛缩合、加氢制得辛醇。

由于此方法工艺流程长、收率低、生产成本高,现已基本被淘汰。

2.发酵法利用粮食或其它淀粉农副产品,经水解得到发酵醇,然后在丙酮-丁醇菌作用下,经发酵制得丁醇、丙酮及乙醇的混合物,再经精馏得到相应的产品。

由于近几十年石油化工的高速发展,发酵法已经难于以丙烯为原料的羰基合成法竞争,因此近年来很少采用该方法生产丁辛醇产品。

3.齐格勒法该方法以乙烯为原料,利用齐格勒法(ziegler)生产高级脂肪醇,同时副产丁醇的方法。

4.羰基合成法羰基合成法主要以丙烯与合成气(一氧化碳和氢气)为原料生产丁辛醇,其主要工艺过程为①丙烯氢甲酰化反应,粗醛精制得到正丁醛和异丁醛;②正丁醛和异丁醛加氢得到产品正丁醇和异丁醇;③正丁醛经缩合,加氢得到产品辛醇。

④进行反应生成丁醛,加氢得到丁醇。

丙烯羰基合成法又分为高压法、中压法和低压法。

4.1高压法高压法羰基合成技术是四十年代开发成功的,六十年代建了大量装置,主要技术专利商有鲁尔(ruhr)技术、巴斯夫(basf)技术、三菱(mcc)技术、壳牌(shell)技术。

丁辛醇装置控制系统设计与研究

丁辛醇装置控制系统设计与研究

丁辛醇装置控制系统设计与研究摘要:丁辛醇是合成精细化工产品的重要原料,应用范围广,主要用于生产增塑剂、溶剂、脱水机、消泡剂、分散剂、浮选剂、石油添加剂以及合成香料等,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本文主要丁辛醇装置多、工艺复杂、控制复杂,对丁辛醇控制系统进行设计与研究,对提高丁辛醇控制系统的稳定可靠性、高精准度和易操作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丁辛醇;控制系统;设计与研究一.丁辛醇基本概念丁醇和辛醇由于可以在同一套装置中用羟基合成的方法生产,所以也称之为丁辛醇。

丁辛醇无色透明、带有特殊的气味、呈液体状、易燃、能够与水及多种化合物形成共沸物,并且都带有中等毒性。

丁辛醇作为重要的基本的有机化工原料,应用范围广泛,主要用于生产增塑剂、溶剂、脱水剂、消泡剂、分散剂、浮选剂、石油添加剂(如:等)及合成香料等。

二.丁辛醇的生产方法丁辛醇主要生产方法有以下三种:(一)发酵法。

发酵法是主要是产品通过水解发酵,在丙酮-丁醇菌的作用下发酵得到丙酮-丁醇和乙醇的混合物,然后经精馏分离即得到相应产品。

但是这种方法还比较传统,虽然设备、投资少,但是使用面积也小,生产能力小,该生产方法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限制。

伴随着生物技术工程的发展,发酵法将会发挥它自身的作用,原料产品的多样化,都给发酵法的发展和利用创造更多的生产空间。

(二)乙醛缩合法。

这种生产方法主要是以乙醛为原料,巴豆醛缩合加氢法,但是,目前这种方法已经基本上被淘汰,主要是乙醛缩合法对设备影响大,并且工艺时间较长,不经济,不适应现在社会对丁辛醇生产的需求。

(三)丙烯羰基合成法。

这种方法是以丙烯为原料的羰基合成法。

是目前应用最广,使用最普遍的一种方式。

本文主要采用的就是丙烯羰基合成方法,其工艺路线如下图1所示。

图1丁辛醇工艺路线图三.丁辛醇装置控制技术的发展状况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丁辛醇的应用范围不断的扩大,对许多行业的发展都起到重要的影响,但是,我国的丁辛醇生产质量、品质等各方面都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丁辛醇生产技术受到限制,造成生产与市场需求供不应求的局面。

关于丁辛醇装置加氢催化剂国产化研究的探讨

关于丁辛醇装置加氢催化剂国产化研究的探讨

关于丁辛醇装置加氢催化剂国产化研究的探讨摘要:在使用丁辛醇装置进行生产的过程中,加氢反应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催化剂的形态、类别等都会对加氢反应的效果产生直接影响。

本文对加氢反应催化剂的分类情况和制备方法进行了分析,并就加氢催化剂的国产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现阶段,丁辛醇装置加氢催化剂的国产化在技术方面已经趋于成熟,相比进口催化剂存在一定差距,不过同样能够满足生产需求,而且性价比更高,完全可以取代进口催化剂。

关键词:丁辛醇装置;加氢催化剂;国产化前言:某化工企业主要的产品是丁醛和辛烯醛,采用的是50万t级别的丁辛醇装置,实际生产中采用的是低压羰基合成工艺技术,丁醇和辛烯醛加氢环节采用的是气相加氢的方法,使用的催化剂是铜锌催化剂。

在以往的生产中,企业使用的都是进口催化剂,但是其价格比较昂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经济利润。

对此,加快对于加氢催化剂的国产化研究非常关键。

1丁辛醇装置的生产原理丁辛醇装置主要是将丙烯以及合成气体作为原料,将三苯基膦络合物作为催化剂,运用低压羰基合成的方式,生产混合丁醛,混合丁醛在进入到加氢系统后,可以生成混合丁醇,经过精馏装置脱出轻重组分,对异构物进行分离,可以得到正丁醇和异丁醇。

如果是进行辛醇的生产,需要先对混合丁醛中存在的异构物进行分离,然后将分离出的正丁醛进行缩合,得到辛烯醛,加氢和精馏脱出轻重组分,可以得到辛醇。

在该企业中,丁辛醇装置辛烯醛生产中采用的是气相法为主的加氢工艺,借助辛烯醛气相加氢反应器,从蒸发器中出来的辛烯醛会被加热到120℃以上,然后从反应器的底部进入到反应器中,接触到催化剂后开始加氢,得到的粗辛醇则会通过冷凝的方式从顶部出来,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实现与循环气的气液分离。

2加氢反应催化剂的分类情况在生产过程中,加氢反应要求具备足够的反应速率,这就必然会用到催化剂。

可以被应用到有机物加氢反应中的催化剂多种多样,如果依照形态对其进行分类,大致可以分成五种类型:(1)骨架催化剂。

25万吨年丁辛醇工艺分析及优化

25万吨年丁辛醇工艺分析及优化

25万吨/年丁辛醇工艺分析及优化
丁辛醇是重要基本的有机化工原材料,在化工、石油、医药等方面具有非常广泛的用途。

以惠生(南京)化工有限公司年产25万吨丁辛醇装置研究为对象,通过分析比较不同丁辛醇合成工艺及装置的特点和运行要求,选择了 DAVY/DOW 丙烯铑低压羰基合成-液相循环工艺技术,确定了工艺流程,计算该工艺的生产消耗及物料平衡。

根据年产25万吨丁辛醇生产要求,设计了羰基合成反应器,研究了影响羰基合成反应的因素,包括原料杂质、合成气中氢碳比、温度、压力、三苯基膦浓度及铑催化剂失活对羰基合成反应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改善措施,以保证装置安全、稳定、长周期、满负荷、优化运行。

介绍了羰基合成催化剂失活原因,并简单阐述了本装置催化剂回收方式。

丁辛醇装置回收残液及尾气中丙烯丙烷工艺生产技术要点

丁辛醇装置回收残液及尾气中丙烯丙烷工艺生产技术要点

山 东 化 工 收稿日期:2017-10-25作者简介:王青龙(1982—),助理工程师,2005年毕业于湖北长江大学化工学院化工机械专业,现在山东建兰股份有限公司丁辛醇车间从事一线技术工作。

丁辛醇装置回收残液及尾气中丙烯丙烷工艺生产技术要点王青龙(建兰股有限公司,山东淄博 255438)摘要:采用丁醛吸收丙烯丙烷技术回收丁辛醇装置残夜及尾气中的丙烯丙烷,根据本文工艺建成的尾气残液回收装置已经开车成功,正常平稳运行,取得较好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关键词:丙烯;丙烷;残液;吸收;冷凝;分离中图分类号:X7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21X(2017)24-0128-02TheButylAunitIsUsedtoRecovertheResidualLiquidandthePropylenePropaneintheTailGasTechnicalPointsofProcessProductionWangQinglong(JianlanSharesCo.,Ltd.,Zibo 255438,China)Abstract:Objective:Inthispaper,usingbutylaldehydeabsorbpropyleneoxidetechnologyrecycledbutyloctylalcoholdevicepropyleneoxideinthenightandexhaustgas,accordingtotheresidualliquidrecoveryunithasbeenbuiltinthispaper,processexhausttodrivesuccess,normalrunningsmoothly,obtaingoodeconomicbenefitandecologicalbenefit.Keywords:propylene;propane;residue;absorption;condensation;separation 山东某大型煤化工丁辛醇装置,其低压羰基合成生产丁辛醇产生的尾气中丙烯丙烷含量在百分之50%左右,一套年产20万吨的丁辛醇装置产生的尾气中的丙烯大约在3000t/a左右,吧丙烷1500t/a左右。

低压羰基合成丁辛醇工艺技术王琪

低压羰基合成丁辛醇工艺技术王琪

低压羰基合成丁辛醇工艺技术王琪发布时间:2021-09-23T08:13:01.767Z 来源:《中国科技人才》2021年第16期作者:王琪[导读] 作为化工生产中的基础性化工材料之一,丁辛醇可用于橡胶制品生产环节,可作为增塑剂使用,也属于良好的脱水剂与消泡剂,还具备溶剂的功能。

在丁辛醇生产过程中,主要应用的是低压羰基合成技术。

文章将以低压羰基合成技术的分析入手,分别对其三种合成方法进行阐述,而后概述了当前我国丁辛醇工艺技术的发展状况,并展望了未来丁辛醇生产工艺的发展方向。

大庆石化公司化工二厂丁辛醇造气车间摘要:作为化工生产中的基础性化工材料之一,丁辛醇可用于橡胶制品生产环节,可作为增塑剂使用,也属于良好的脱水剂与消泡剂,还具备溶剂的功能。

在丁辛醇生产过程中,主要应用的是低压羰基合成技术。

文章将以低压羰基合成技术的分析入手,分别对其三种合成方法进行阐述,而后概述了当前我国丁辛醇工艺技术的发展状况,并展望了未来丁辛醇生产工艺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丁辛醇;低压羰基;工艺技术;发展方向丁辛醇因可利用同一装置采用羰基合成方法同步制备丁醇与辛醇而得名,合成后可得到油状透明液体,其属于无色、可燃性液体,可在化工生产中可作为精细原料而使用,除了化工领域之外,在医药、食品等其他行为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基于此,了解丁辛醇的生产工艺,探究利用低压羰基合成此材料的具体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1.基于低压羰基合成的丁辛醇技术分析根据合成中所用压力的高低不同,可将低压羰基合成丁辛醇技术分为三种工艺类别,具体如下: 1.1戴维合成技术这是一种源于英美两国,诞生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的丁辛醇合成技术,该时期美国研制出了首台铑法低压羰基合成装置,可以丙烯原料以及合成气为基础,在羰基铑的催化作用下进行丁辛醇的合成,所属压力仅为1.76MPa即可。

属于一种低压合成方法。

此合成方式无需应用大量设备,对反应条件没有较高要求,并且操过程便捷简单,所应用的催化剂具有较高活性,此技术一经推出便得到了广泛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丁辛醇装置的工艺与技术改造王琪
发表时间:2019-03-25T16:38:23.120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34期作者:王琪
[导读] 众所周知,我国近代工业发展相对缓慢,大多数的生产工艺技术都来源于国外,对于丁辛醇产品的生产制造也是如此。

大庆石化公司化工二厂丁辛醇车间大庆 163714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现阶段丁辛醇的制造工艺以及制造装置,并提出了相关的改进措施,希望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我国丁辛醇的制造工艺能够更进一步,同时也能够为我国的化学行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关键词:丁辛醇;装置;工艺制造;工艺技术
引言
众所周知,我国近代工业发展相对缓慢,大多数的生产工艺技术都来源于国外,对于丁辛醇产品的生产制造也是如此。

丁辛醇装置的工艺技术起源于西方,近年来,我国大力引进外国的先进技术,不断学习先进知识,对于丁辛醇的制造方法以及使用丁辛醇的制造装置都有一定的心得,也能够为我国的化学行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1、丁辛醇工艺制造装置概述
1.1丁辛醇工艺制造装置来源
丁辛醇产品的生产原料是纯度在95%以上的聚合级丙烯和以一氧化碳、氢气为主要成分的合成气体,以铑和三苯基膦作为催化剂,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合成粗制丁辛醇产品。

早在上世纪20年代初期,我国就已经全面引进了丁辛醇产品的制造方式,而那个时期我国工业发展比较缓慢,大多数都源于西方,西方国家丁辛醇的制造工艺较为先进,能够充分满足化学工业的发展要求。

丁辛醇产品的相关制造装置要求是比较严格的,如果温度、压力等工艺参数出现偏差,就易导致丁辛醇产品的纯度降低、硫酸显色度增大,而且容易引发一系列的化学现象,给正常实验带来影响。

因此,丁辛醇产品对制造工艺和制造装置的要求比较严格,尤其是近些年来我国化学工业发展比较迅速,丁辛醇产品应用十分广泛,因此如何提高丁辛醇装置的工艺技术显得尤为重要,在引进西方技术的同时,也要加大工艺技术创新力度,才能够提高我国的丁辛醇装置生产技术水平,从而更好地促进我国化学工业的长远发展。

1.2丁辛醇制造装置发展分析
在上世纪初期,我国丁辛醇产品的制造工艺完全采用外国技术,不能实现自主制造,还需要雇用外国技术人才帮助进行丁辛醇产品的生产,而丁辛醇制造装置的工艺技术也是通过购买国外装置工艺包实现,无法独立自主实现丁辛醇工业生产,导致我国化学工业的发展比较缓慢,也极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的经济发展。

由于丁辛醇的制造装置在外国发展的比较快,也有较为成熟的技术,所以说我国目前丁辛醇制造大多都是国外比较先进的高压羟基合成技术。

早在上世纪末就基本已经可以建成并且投入使用。

制造丁辛醇的主要原料以丙烯及一氧化碳,催化剂等等为主,压力主要在1.85兆帕左右,而且正丁醛和异丁醛的比例约3:1,经过一系列的分离处理,再经过缩合反应,基本可以生成辛烯醛,并在催化剂的催化作用下可以和氢气生成辛醇。

在近些年来,我国在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的同时,也在不断提高国内各丁辛醇装置的制造水平,已经能够独立地生产丁辛醇产品,而且能够不断优化丁辛醇制造装置及工艺技术。

虽然技术先进程度仍然不高,在国际上占有一定的地位,但还需大力创新才能全面提高我国丁辛醇的产量,也能够促进经济发展和化学行业的迅速发展。

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丁辛醇的制造一定要摆脱国外技术限制,独立自主加大创新,才能够实现我国化学工业的繁荣发展。

1.3丁辛醇制造工艺简介
丁辛醇的制造工艺主要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首先是起车时的升温时间,然后是蒸汽冷凝液的回收与利用,另外还包括丁辛醇制造过程中所产生尾气的一系列处理。

这几点工艺要求不仅仅是丁辛醇制造过程中的重要影响因素,同时也是我国丁辛醇制造业发展的难关。

近些年,我国的丁辛醇制造工艺突飞猛进,虽然发展时间较短,但是发展十分迅速,已经基本实现丁辛醇产品的自主生产,也能够对工业相关装置进行良性改造,确保能够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

但是因为丁辛醇在制造的过程中对精度要求比较高,而且排放的气体、液体对环境易产生污染,因此在整个丁辛醇制造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定的缺陷,由于羰基合成技术存在的副产物较多,排放量较大,也就造成了一定的能源损失,不仅降低了生产效率,同时也影响了环境。

这也是我国丁辛醇产品在制造过程中的一大问题,目前国内丁辛醇装置也均处于瓶颈期,要大力创新才能够实现我国化学制造行业的迅速发展,而丁辛醇制造装置改造也是改善此类问题的重要措施之一。

丁辛醇装置的工艺改造仍然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不断的实验、不断的开拓制造技术,对于我国化学行业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丁辛醇装置的工艺与技术改造
2.1升温处理
化学反应需要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同样,在丁辛醇产品的生产过程中,温度也是以重要的工艺考量指标。

尤其是装置开工期间反应器升温时间过长,会对整个工艺产生一定的影响,加以改造才能够实现丁辛醇的高效生产,也能够避免其排放物对环境造成影响。

首先在化学反应进行之前就应该使得其达到相应温度,符合丁辛醇制造的基本要求,在加入各原料之前,充分考虑原料的反应环境及最大反应效率,如何才能够实现丁辛醇高效率合成,需要通过科学的分析,并对丁辛醇制造装置进行改造,才能更好地适应反应温度,实现丁辛醇的高效生产。

因此,如何降低开车时升温时间,首先应该从装置上进行改造,通过内循环的方式避免温度流失,从而降低开车升温时间,从而提高装置的经济效益。

2.2扩大生产
我们制造丁辛醇的目的就是使用丁辛醇来进行其他行业的生产,所以说丁辛醇的生产量也影响着我国众多工业的发展。

为了提高丁辛醇的产量,我们可以从丁辛醇装置的工艺技术改造方面下手。

不仅能够节约能源,同时对于提升丁辛醇的生产效率与生产量都有重要的意义。

扩大生产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节约能源,如何提高反应物的转化率,值得人们深入探讨,对于丁辛醇的装置而言,在工艺和技术改造的过程中,对于扩大丁辛醇的生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充分利用氢气和一氧化碳等材料,这对于我国丁辛醇制造业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同时对丁辛醇的制造工艺加以改进,考量相关反应温度和催化剂等等,并改变丁辛醇装置的形状,对于扩大丁辛醇的生产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提升丁辛醇的制造效率以及生产量,才能够保证我国丁辛醇制造行业的快速发展。

2.3尾气处理
在化学反应的过程中总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附加物,在丁辛醇制造的过程中也是如此。

一些尾气如果不加以处理任其排放,很有可能对空气造成影响,甚至会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

比如说在丁辛醇制造的过程中,我们要利用到一氧化碳,而一氧化碳若是不安全排放,很容易给人们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

因此,如何加强尾气回收已经成为人们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不仅有利于实现高效的丁辛醇生产,还能够保障实验人员的生命安全。

另外一些气体也能经过充分的回收实现再利用,避免尾气对环境造成影响,也能够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在以往回收的过程中,对于氢气和一氧化碳处理,我们往往都采用燃烧装置,避免其对空气产生污染,但是这种办法往往会造成巨大的浪费,一些气体往往能够回收再利用,如果对丁辛醇的制造装置加以改造,实现一氧化碳和氢气等气体的充分回收,不仅能够保护环境,同时也能够在以后的化学生产过程中再利用,进而实现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这也是化学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之一。

因此,丁辛醇制造装置的改造与创新已经成为我国化学行业发展的重要机遇,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也要培养更多的人才,实现化学行业的迅速革新。

结束语
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仍要不断提高丁辛醇装置的工艺与技术,这样才能够更好地促进化学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庞博,朱晓琪.浅析丁辛醇装置的工艺与技术改造[J].化工管理,2015(32).
[2]瞿亮,胡勇.丁辛醇的出路[J].中国石油石化.2017(Z1).
[3]何淑芹.丁辛醇装置的工艺分析与技术改造[D].华东理工大学,2014.
[4]王建龙.丁辛醇装置工艺技术分析[J].江西化工,2015(05).
[5]袁志.丁辛醇的技术进展与市场前景[J].广东化工,2012(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