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抱母亲》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第一次抱母亲教案范文(通用7篇)

第一次抱母亲教案范文(通用7篇)

第一次抱母亲教案范文(通用7篇)第一次抱母亲教案范文第1篇一、教学目标1、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体会句子的深刻含义,体会我的情感变化。

2、抓住关键词句细细揣摩,体会母亲辛劳的一生,体会母爱的无私与伟大;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我第一次抱母亲的唐突以及对母亲的温情,感受到感激、热爱、孝顺母亲的心。

二、教学重点:抓住我左手托住她的脖子,右手托住她的腿弯,使劲一抱,没想到母亲轻轻的,我用力过猛,差点仰面摔倒。

和在我的记忆中,母亲总是手里拉着我,背上背着妹妹,肩上再挑100多斤重的担子这样年复一年,直到我们长大。

细细体会,感受我第一次抱母亲的唐突和对母亲辛劳一生的感慨。

三、教学难点:真正理解我第一次抱母亲的感受,知道我们更应该关爱母亲,让母亲感受到儿女的爱。

四、教学过程:㈠移情导入,直奔重点:1、总以为抱母亲是很平常的事情,可是我第一次抱母亲却抱出了意想不到的感慨。

2、同学们,通过昨天的学习,你还记得文中的我是怎样抱母亲的吗?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3、请大家把书打开,快速的读一读,找出相关的语句。

㈡品读语言,感受尴尬。

1、交流。

听清楚,我是怎样抱母亲的?2、出示:我左手托住母亲的脖子,右手托住她的腿弯,使劲一抱,没想到母亲轻轻的,我用力过猛,差点仰面摔倒。

①请大家一起来看看。

指名读。

②听了他的读,你看到了什么?A:引,左手在哪?右手在哪?我为什么要这样做?(小心,周到,细心)B:抱的是自己的母亲,而且是病中的母亲,请你来读读这句话好吗?③通过这句话,你还看到了什么?A:我使劲一抱,B:看到我仰面摔倒。

④是啊,第一次抱母亲,我就差点仰面摔倒,为什么呢?A:因为对母亲的不了解;B:一直都以为母亲很重,没想到母亲这么轻;C我母亲的关心太少了,从来没有发现母亲竟然这么轻。

⑤此时此刻,你有怎样的感受?A:对母亲不了解,心里感到难受;B:没想到母亲轻轻的。

C:这句话该用怎样的语气说?你再说一遍。

⑥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好吗?⑦第一次抱母亲,因为对母亲的不了解,才导致我用力过猛,差点仰面摔倒。

《第一次抱母亲》教学设计5篇

《第一次抱母亲》教学设计5篇

《第一次抱母亲》教学设计5上课之前,播放《心中的故事》,以创设氛围,激发学生热爱母亲,赞美母亲的感情,以形成共鸣。

一、导语设计同学们,你们听出这首歌是歌颂谁的吗?“妈妈”很好,这首歌是蔡国庆演唱的一首歌颂母亲的歌,叫做《心中的故事》。

歌颂母亲是千百年以来传诵不衰的主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歌颂母亲的文章。

二、教学步骤1、学生齐读,整体感知文章老师提出要求:拿起笔来,将你认为应该勾划的地方分别用各种符号勾划出来。

2、老师提问(1)你们感受到了什么?请用两个字来概括。

(2)这篇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如:按六要素来归纳。

时:母亲生病后地:在医院里事情的起因:“我”错以为母亲的体重不轻经过:从而体会到了母爱的伟大。

最后为报答母恩,也想抱一次母亲睡觉结果:母亲也被感动了。

3、学生将勾划的内容拿出来交流。

先在小组之间交流。

(1)学生认为写得好的地方,好在哪里?(2)学生有没有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可以在班上讨论。

(3)学生认为问题较好并且自己知道答案的,也可以先考全班同学,然后一齐分享。

4、老师设置问题,学生讨论做答(1)我望着母亲瘦小的脸,愧疚地说:“妈,我对不住你啊!”这里为什么说“我”对不住妈妈?(2)“我”为什么会突发奇想,要抱着母亲睡觉5、既然作品中的“我”都是大人了,还想出了用抱母亲睡觉的方式来报答母恩。

那么同学们你们说说,用你们现在能做到的方式,你会怎样“感恩”呢?6、读写拓展你们肯定也有这样一段心中的故事,能不能够拿起笔来将你与妈妈相处中,最让你感动或是记忆深刻的那段场景、那个画面,用一段话描述出来。

7、学生写好后同桌交流,然后选几篇较好的实物投影。

让作者自己声情并茂地朗读。

8、读写拓展这节课让我们感受到了浓浓的母爱。

我们难道不想送点礼物给妈妈吗?好:现在我请各位小诗人来编写一首诗或者儿歌写在卡片上,送给你妈妈。

9、学生创作成果展示三、小结:唐代诗人孟郊曾说:“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那么我们就用优异的成绩来报答妈妈,好不好?今天课就上到这儿,下课!《第一次抱母亲》教学设计6一、交流感受,触发情感1、母亲,一个伟大的名字;母爱,一个永恒的话题。

2024最新-第一次抱母亲教案(优秀6篇)

2024最新-第一次抱母亲教案(优秀6篇)

第一次抱母亲教案(优秀6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总归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

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可爱的编辑给家人们收集整理的第一次抱母亲教案(优秀6篇),欢迎参考阅读。

《第一次抱母亲》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从关键字词入手,通过朗读,理解文章大意,感悟母亲胸怀的无畏、博大,激发对母亲的崇敬和爱戴之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学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第13课——第一次抱母亲。

抱母亲,多么简单的一个动作,却让我的心情很不平静。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好好地品味一下作者的第一次抱母亲。

二、学习第1自然段1、自由读第1自然段,用“——”找出描写我第一次抱母亲的语句,读一读,说说从中可以看出什么?2、学生自读后交流。

(从“我左手托住母亲的脖子……差点仰面摔倒。

”感受到我对母亲身体很轻的情况一点也不了解,以为母亲很重。

)3、这一自然段中还有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我以为母亲很重?4、母亲这么轻,只有89斤,我却不知道,以为她有100多斤。

是因为我们不关心母亲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注意“轮流”“赶紧”)5、让我们再读一读这段内容,尤其是人物的对话要读好。

指导朗读这一自然段。

三、学习第2~3自然段1、我们都很关心、体贴母亲,可现在才发现并不了解母亲。

母亲只有89斤,为什么我会以为她很重,有100多斤呢?请大家认真读一读第2自然段。

2、重点理解“在我的记忆中,母亲总是手里拉着我……没想到她是用80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

”(出示文字)(1)再读读这几句话,具体说说为什么我会以为母亲很重,有100多斤?(从第一句话中感受到母亲对子女的关爱和生活的无比艰辛,她很强健;第二句话中感受出母亲一直都是这么做的;第三句感受出母亲情愿自己吃苦受累也不让我们吃苦,我们也习惯了,觉得母亲能做,她力大无比。

自然这样的人应该是很健壮,很重的。

《第一次抱母亲》教案15篇

《第一次抱母亲》教案15篇

《第一次抱母亲》教案15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老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助于堆积教学阅历,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我帮大家收拾的《第一次抱母亲》教案,盼望对大家有所帮忙。

《第一次抱母亲》教案1【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2、通过合作、探索,理解文章大意,感悟母亲胸怀的无畏、博大,激发对母亲的崇敬和爱戴之情。

3、体会宏大的母爱,激发学生对母爱的报答。

【教学重点】学生通过自主探索体会宏大的母爱,激发学生对母爱的报答。

【教学难点】怎样使学生体会母爱的宏大和孝子情怀,并能从语言文字中走出来,感悟自己的母爱和叙述自己的爱。

【教学目标】学会本课5个生字。

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正确,流畅地朗诵课文。

3、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

【教学重点】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

【教学难点】给课文分段。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板书课题:第一次抱母亲。

〔指导:“第〞是竹字头的“第〞,“抱〞上面的横折钩短一些。

〕齐读课题。

提出主意或者疑问。

〔为什么要抱母亲?第一次抱母亲有什么感触?母亲有什么感触?什么时候、什么地点抱母亲?〕二、初读课文。

1、检查生字词的控制状况:脖子、摔倒、瘦小、翻山越岭,抱歉、仰面、责怪、突发奇想〔1〕自在挑选朗诵方式,读词语。

进行多种形式的练读。

〔2〕全班沟通:〔重点理解“翻山越岭〞翻越不少山头。

形容走山路的艰辛。

“责怪〞谴责;抱怨。

“抱歉〞心里羞愧担心。

“突发奇想〞骤然产生一种神奇的主意。

〕2、检查课文朗诵状况。

指名分小节朗诵课文,指名评价。

三、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1、重点指导:〔1〕为什么要抱母亲?〔换床单,报母恩〕板书:换床单报母恩出示:母亲病得不轻,转身下床都很吃力。

我抓紧说:“妈,你别动,我来抱你。

〞指导朗诵。

“转身下床都很吃力〞慢一点,读出吃力的形状。

“抓紧〞读得快一些,叙述一种急迫,我要是不抓紧,母亲可能就要吃力地自己下床了。

第一次抱母亲教案四篇

第一次抱母亲教案四篇

第一次抱母亲教案四篇第一次抱母亲教案篇1一、交流导入:在四年三班这个小家庭里,我作为家长,有严厉也有关爱,我和你们一样享受着课上的自由交流,课下的平等对话,老师真的为拥有你们而幸福,我爱你们,你们呢?爱我就请抱抱我。

是的,爱是需要表达的,爱也是可以传递的。

不管我们身处何处,只要心中有爱,一切就更美好!二、课题引申品读“抱”字1.请齐读课题:第一次抱母亲2.指名读课题,展现不同的读,突出“第一次”,“抱”,“母亲”等词语。

在读中交流不同的感受。

[为什么这么读?]3.通过突出不同词语的读,让我们了解了一个中年男人,在母亲生病时,第一次像抱婴儿一样抱了母亲。

[这也是对课文内容的回顾,课文主要内容的概括。

形式的不同但学生概括能力、思维能力却得到了充分的训练。

]三、整体读文“抱”之不同作者始终抱着母亲,开始的抱与后来的抱有什么不同?板书:开始是情急地抱后来是深情地抱四、精读课文感受母爱同是抱母亲,由最初的情急地抱,到后来发自内心地抱母亲入睡,这个过程中作者的内心究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1.默读课文,难过、愧疚的原因?[屏幕出示词语:两个表达内心情感的词语,难过—伤心;愧疚—自责。

]2.划出难过、愧疚原因的句子。

[屏幕出示句子]3.交流中品读词语,体会母爱的无私与伟大翻山越岭----艰辛日复一日----艰辛力大无穷----80多斤 [体会母亲的“含辛茹苦”]4.感受角色,角色朗读“我”:难过、愧疚,对母亲的心疼。

母亲:虚弱、朴实,中国妈妈典范,为儿女置自己于度外。

[屏幕出示母亲的话]护士:责备—动情—对母亲的敬佩、敬重。

[我这样难过、愧疚,文中的护士有什么样的情感变化呢?]五、研读课文感恩母爱作者的愧疚、心疼,让儿子有了深情抱母亲的想法。

文中用了一个词写他想抱母亲时的想法——突发奇想。

[突然产生奇特的想法。

]为什么会突发奇想呢?作者动情地一抱是对母亲含辛茹苦的回报,是对母亲的感恩,对已人到中年的作者,这第一次的“抱”让他有无限的愧疚。

《第一次抱母亲》教案

《第一次抱母亲》教案

《第一次抱母亲》教案《第一次抱母亲》教案《第一次抱母亲》教案1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对重点语句的朗读感悟,体会母爱的无私与伟大,激发学生对母亲的崇敬与爱戴之情。

教学重点:通过对重点语句的朗读感悟,体会母爱的无私与伟大,激发学生对母亲的崇敬与爱戴之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还记得唐朝大诗人孟郊写的那首《游子吟》吗?师生齐背。

2、是啊,母亲对子女的爱是天底下最无私、最伟大的爱,是子女用一生也报答不尽的。

这节课就让我们继续来学习第13课——(生齐读课题。

)二、品读课文。

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己读读课文,去感受那浓浓的母子情。

2、作者第一次抱母亲,他感到母亲怎样(很轻)交流,出示:母亲竟然这么轻,我心里很难过。

(指名读)3、母亲竟然这么“轻”,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母亲很轻呢?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文的第一节。

交流句子,出示,指名读。

A:我左手托住母亲的脖子,右手托住她的腿弯,……没想到母亲轻轻的,我用力过猛,差点仰面摔倒。

B:我这一生,最重的时候只有89斤。

再次出示:母亲竟然这么轻,我心里很难过。

4、母亲“竟然”这么轻,“竟然”是什么意思(没想到)我和母亲一起生活了几十年,为什么几十年来我没有发现母亲这么轻呢?请同学们自己读读第二节,圈画出有关的句子。

5、交流,出示:在我记忆中,母亲总是手里拉着我,背上背着妹妹,肩上还挑着100多斤中的担子,……没想到……那么重的担子。

6、师引导:在我记忆中,母亲是怎样的(总是手里拉着我,背上背着妹妹,肩上还挑着100多斤重的担子翻山越岭)你从中体会到什么(很辛苦)特别是从哪些词中体会到的(抓住“总是、拉着、背着、100多斤、翻山越岭、年复一年”体会)7、小结并指导想象:是啊,母亲这么做不是一天两天,不是一个月两个月,而是年复一年。

无论刮风下雨,也无论严寒酷暑,母亲总是手里拉着我,背上背着我,肩上再挑100多斤的担子翻山越岭,直到我们长大。

《第一次抱母亲》教案(15篇)

《第一次抱母亲》教案(15篇)

《第一次抱母亲》教案(15篇)《第一次抱母亲》教案(15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第一次抱母亲》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第一次抱母亲》教案1教学目标抓住重点词语“无数次”“轻轻地”“担子”“翻山越岭”“泪水”,体会伟大的母爱,激发学生对母爱进行报答。

教学过程一、课前欣赏,谈话导入(课件播放:《世上只有妈妈好》。

)师:听了这首歌,你们想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二、对话文本,入情入境(一)感受“我”的愧疚,体会母亲的伟大。

1.出示“母亲挑担图”及第2自然段的文字“在我的记忆中……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

(1)学生自由读,体会“我”当时的心情。

(2)“我”为什么这么难过,愧疚?指导朗读:“我一直以为母亲力大无穷,没想到她是用80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

(3)母亲一直以来承受着怎样重的担子?你能从这段话的哪些地方体会到母亲的担子重?画出你感受最深的一句,读出自己的感受。

师:平时我们爬一座山有什么感觉?而文中的母亲呢,她翻越的何止是一座山啊!更何况肩头还要挑100多斤的担子。

谁能把母亲的艰难读出来?师:“年复一年”说明了什么?“我”长大后呢?(生读“长大后”的句子)。

(4)启发想象,深入理解“重担”的含义。

在这个家庭中,作为母亲,她除了挑担子以外还要做些什么?(5)小结:母亲承受的不仅仅是肩头100多斤的担子,母亲承受的是整个生活的重担啊!这时候你再去读这段话,感受会不一样,心情也会不一样。

谁能够通过朗读把这种心情释放出来?(6)个别读,学生评议,齐读。

师:深刻体会了这段话之后,你觉得这是一位怎样的母亲?而母亲是怎样对待这些事的?2.出示“母亲笑了笑说:‘提那些事干什么,哪个母亲不是这样过来的?’”(1)个别读。

从母亲的表情和话语中,你体会到母亲说这句话的意思了吗?(2)过渡:母亲的话感动了“我”,“我”产生了抱母亲入睡的想法,在护士的劝说下,母亲答应了“我”的要求。

《第一次抱母亲》公开课教案

《第一次抱母亲》公开课教案

•••••••••••••••••《第一次抱母亲》公开课教案《第一次抱母亲》公开课教案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

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第一次抱母亲》公开课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第一次抱母亲》公开课教案篇1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感受母亲的辛劳以及“我”难过、愧疚的心理。

3、通过“我”抱母亲的场景,激发对母亲的崇敬和爱戴之情。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在我们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母亲为我们付出了许多艰辛。

歌颂母亲也一直是千百年来人们传诵不衰的主题。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篇歌颂母亲的文章——第一次抱母亲。

(师生同板题)生齐读课题体会“抱”,再读题。

二、精读悟情:1、师指导读书方法(“煮书”)。

请同学们有感情地自由朗读课文,想一想:“我”在抱母亲的过程中有哪些情感变化,并画出文中表示“我”心情的词句。

2、生交流,师相机板书:难过、愧疚3、课件出示:母亲竟然这么轻,我心里很难过。

①“竟然”是什么意思?(居然、没想到、出乎意料)作者没想到什么?(没想到母亲这么轻)从前文的哪些语句中可以看出我没想到母亲这么轻?生交流,师课件出示:我左手托住母亲的脖子,右手……差点仰面摔倒。

我没想到我妈这么轻。

母亲说:“我这一生,最重的时候只有89斤。

”②指导用“竟然”说一句话,要求说完整。

③男女生分别读这几句话。

4、母亲轻轻的,我为什么会感到难过和愧疚?默读课文,联系上下文仔细想一想,找到相关的语句,把它划出来,想想从这些语句中你体会到什么。

①生汇报交流。

②出示母亲挑着重担翻山越岭的插图。

引导学生观察插图,说说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我们再来看看课文是怎么写的。

③师相机课件出示:在我记忆中,母亲总是手里拉着我,背上背着妹妹,肩上再挑100多斤重的担子翻山越岭。

这样年复一年,直到我们长大。

我们长大后,可以干活了,但逢有重担,母亲总是叫我们放下,让她来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次抱母亲》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设计思
想]
jj 指导思想:(1)以课程标准为指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

地位;(2)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2设计理念:依据教材实际和学生实际,教学中运用引学法和合作探究法,抓注重点语段,反复品读,再在读中悟,
由悟再议,合作交流,进而培养语感,升华情感,揭开文本的内涵。

3教材简析:文章记叙了“我”去守护生病住院的母亲,抱

起母亲让护士换床单时,才察觉母亲是那样轻,不由想起了母亲以她瘦
弱的身体挑着重担翻Lh越岭的事,心里很难过,也很愧疚,于是像小
时侯母亲抱我一样,“我”把母

抱在怀里,让母亲入睡,结果发现母亲的眼角却流出了泪水。

字里行间
洋溢着母亲对子女的爱,更表达了儿子对母亲深深的感激之情。

4学情分析: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仅停留于文字的表面,不

积极主动感知文本,交流感受,也就不能从心底引起共鸣,达到激情导
行的目的。

【教学目
标】
1 知识与能力:读懂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 方法与过程: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通过合作探究,感悟母亲胸怀的无私、博大。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母爱的伟大,激发对母亲的感恩之情。

4、教学手段运用:通过倾听音乐、观看“母子情深”的课件感悟人世间最
伟大的情感一一母爱。

音乐的感染5体会母爱的伟大和无私。

【教学难点】通过练笔歌颂母亲。

【教学准备】《世上只有妈妈好》歌曲录音,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引读法,合作探究法。

【学法指导】读一一议一一,['吾
【教学重点】抓住重点语段,运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加上画面、
【教学过程】:
激情导入。

1、播放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引导学生交流,你的母亲生病
或劳累时,你照顾过她吗?事后你有什么感受?(师作适当肯定)
2、作者与我们有同样的体验,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一次抱母
亲》。

(师板书课题)
、指导朗读,感悟深化。

1、生自由读第一自然段。

出示课件1,指导对话,体会母亲这样
轻,作为儿子,我内心的愧疚及护士的责
怪。

2、出示课件2,快速浏览第二自然段。

图文对照,体会母亲身上的担子重、身体累和生活难。

抓住重点词“重担”、“翻山越岭”小组内合作探究:
母亲除了每天挑起100多斤的担子,还有别的担子
吗?(生活的重担)“翻Lh越
岭”
又有什么深刻的含义呢?遇到重担,母亲总是让我们放
下,为什么?(板书:母爱伟大)请用一句话来表达此
时你的感受。

(如生发自
肺腑的“我爱您,妈妈!”)多种形式有感情朗读,
加深体会。

3、分角色读第三自然段,抓住“我愧疚、护士感动、
母爱无私”来感悟。

勾画你最感兴趣的语句,与同桌交流:从中你
明白了什么?
班级汇报。

(从母亲的表情和话语中,再次体
验到母爱的无私。


指导大声深情朗读护士的话“大妈,您真了不
起!”
4、出示课件3,指名读最后两个自然段,其他同学边听
边观察图画。

却流泪了,为什么?(幸福的泪,激动的泪,欣慰的
泪。

)交流:如果你是护士,面对此情此景,你想对
母亲说什么?对儿子说什么?
配乐朗读最后一段。

、联系生活,升华情感。

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你对母亲的感恩。

如:A唱一曲《世上只有妈妈好》。

深情吟诵《游子吟》。

在心愿卡上写一首小诗。

为妈妈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
(在班级内交流)
四、课外作业。

1、把自己报答母恩的想法付诸于行动之中。

2、搜集有尖母爱的资料,办一份手抄报。

板书:13第一次抱母亲
难过
母爱伟大无私
【教学反思】
教学中,一直围绕“真情”这个基调进行。

先由倾听歌曲《世
上只有妈妈好》来激发学生对母亲的感激,再通过整体感知、精
读领悟,合作探究,进一步联系实际升华情感,达到对“三维目标”落实。

在精读感悟中,抓住重点语段,反复朗读体验,采用个别读、小组分角色读、全班齐读、配乐朗读等方式,加上音乐、画面的渲染,引导学生读♦议、悟结合,养
了学生的合作探究精神,让学生的情感体验层层推进5受到了美好情感的熏陶。

在课堂接近尾声时,学生的感恩之情也喷薄而岀,在快乐的氛围中创造性的完成了提高练习,突破了本课的难点。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
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
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