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小反刍兽疫治疗方法.doc

合集下载

羊小反刍兽疫的诊断要点及防控措施

羊小反刍兽疫的诊断要点及防控措施

下药,按照患病部位不同,进行针对性治疗。

口腔出现症状的病羊,可用0.1%高锰酸钾液冲洗,然后涂甘油2~3次/d。

蹄部出现症状的病羊,用2%来苏尔液清洗溃疡位置,同时涂松馏油(1∶10),可以用绷带包扎蹄部。

持续治疗一段时间之后,蹄壳脱落,新蹄壳就会长出。

乳头部位出现溃疡症状的病羊,用3%硼酸液洗净,涂抹青霉素软膏。

3.2 羊肝片吸虫病 羊肝片吸虫病是一种寄生虫疾病,通常以雌雄同体的肝片吸虫为主。

该疾病不仅仅在羊群中出现,在牛、猪等一些家畜中也会出现。

在对羊肝片吸虫病进行防治的时候,养殖户要对羊群饲喂方面的工作做好科学的安排,保证羊群的水源卫生无污染,同时和潮湿放牧地区保持较远的距离。

当出现感染羊肝片吸虫病的病羊时,要第一时间做好隔离,为其灌服硝氯酚等药物。

除此之外,还要对所有的羊群做好按时驱虫,9月份下旬、10月份分别驱虫1次,第二年2~3月份、10~11月份展开两次驱虫。

用三氯苯唑驱虫,剂量为5~10mg/kg·bw,空腹灌服,5周后重复用药1次。

3.3 羊急性瘤胃膨胀 羊急性瘤胃膨胀是因为羊在进食的时候,食用过多容易发酵的饲料,这些饲料堆积在体内就会产生气体且无法有效排出。

通常情况下,病羊出现急性瘤胃膨胀的症状时,会伴随着呼吸急促、腹部空胀等症状,有些病羊还会出现口吐白沫。

对此,养殖人员要做好对病羊的处理。

首先,可以通过穿刺放气法减轻病羊的症状。

其次,放气后,注入0.5%普鲁卡因青霉素80~240万IU,或者酒精20~30mL。

还可以给病羊服用花生油、棉籽油50~100mL,可以有抑制发酵的作用。

最后,灌服硫酸镁50~100g,或植物油100mL,让病羊可以快速排出胃肠内容物。

4 结语综上所述,随着生活质量提升,人们对肉制品的健康方面有了更高的要求。

但当前羊群发病率不断上升,使人们的粮食安全和食品健康安全受到威胁。

所以,寻找动物发病因素,同时制定科学的手段进行预防和治疗是非常有必要的。

羊得了小反刍兽疫怎么办?如何紧急应对-.doc

羊得了小反刍兽疫怎么办?如何紧急应对-.doc

羊得了小反刍兽疫怎么办?如何紧急应对?概述:小反刍兽疫的流行无明显的季节性,自然发病主要是山羊、绵羊、羚羊、美国白尾鹿等小反刍动物,但山羊发病时比较严重。

羊得了小反刍兽疫怎么办?如何紧急应对?羊得了小反刍兽疫怎么办?1、注射小反刍兽疫活疫苗或小反刍兽疫高免血清进行预防。

2、羊舍周围用碘制剂消毒药每天消毒两次。

3、针对发病的羊只使用羊速清和刀豆素混合肌肉注射,0.1ml/kg 体重,一天一次,连用2-3天。

4、针对怀孕的母羊按照治疗量每天分两次注射,两天后化脓的部位出现结痂,结痂后完全恢复正常。

羊小反刍兽疫来了如何紧急应对?一般来讲,小反刍爆发时,死亡率几乎为100%。

尽管有研究称,当轻度爆发时死亡率不足50%,但此说法似乎太过乐观。

至于治疗方案,在真的发生疫情时很难很快治愈。

说白了,一旦患上此类疾病,除了赶紧出售,没有任何好的办法。

当然,按照相关规定,一旦发病,是要隔离、深埋处理的。

如何有效防控小反刍兽疫?(1)依法引羊。

严禁从存在本病的国家或地区引进羊群。

养羊户从外地引羊必须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进行申报,通过相关部门审核批准后方能引羊。

(2)加强免疫,提高抗病力。

对健康羊群免疫小反刍兽疫活疫苗,免疫持续期为36个月(3年)。

养羊场对1月龄以上的羊进行一次全面免疫后,适时对未免疫的新生羊进行补免,对免疫满36个月的羊追加免疫。

对健康状况不良的羊,应待康复后免疫。

免疫疫苗时必须注意:小反刍兽疫活疫苗免疫必须在-20℃以下保存,使用前检查包装是否完好,疫苗是否在有效期内;使用前认真仔细阅读说明书,按瓶签注明的头份,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ml/头份,充分混合均匀;注射前用75%的酒精术部消毒,在羊颈部皮下注射1ml/只;注射器和针头必须保持无菌,尽量做到一羊一针头,或至少一圈一针头;疫苗开瓶稀释后应3小时内用完,严禁阳光照射或接触高温,气温过高时应放在冷藏箱里保存;用过的疫苗瓶,剩余疫苗及接种用注射器等应消毒和作无害化处理。

羊小反刍兽疫治疗方法.doc

羊小反刍兽疫治疗方法.doc

羊小反刍兽疫治疗方法概括:小反刍兽疫是由小反刍兽疫病毒惹起的发热、口炎、腹泻和肺炎为特色的接触性传得病,拥有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而被我国及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列为 A 类传得病,绵山羊是小反刍兽疫病毒的自然宿主,山羊比绵羊更易感染。

最近几年来,我国主要养羊地区均有小反刍兽疫疫情的发生,给我国的养羊业带来了严重的损失。

下边我们一同来看下羊小反刍兽疫的治疗方法:羊小反刍兽疫的流行特色本病在季节交替时易发,其传染源为生病羊及其分泌物、排泄物,被污染的草料等也可流传本病。

本病主要经过直接和间接接触传染,人工授精或胚移植等亦可致使传染。

本病易感人物为山羊及绵羊,山羊较绵羊易感且临床症状较严重,不一样品种的山羊或同品种不一样个体的羊易感性不一样。

羊小反刍兽疫的发病症状(1)临床症状。

对羊小反刍兽疫发生症状进行追踪察看后发现,山羊比绵羊更简单遇到病毒感染,并且在发病过程中会体现出较为典型的疾病症状。

病羊在遇到有关病毒感染后,会有短则4~5 天、长至 21 天的潜藏期。

疾病发生后,病羊体温快速高升,可达 41℃左右,并且在发病后的 3~5 天内连续保持高温。

从而出现精神不振、浮躁不安、背毛黯淡、不肯进食和口鼻干燥等症状。

并且其口腔和鼻腔等处会出现脓性粘液,呼吸时夹杂有恶臭气味。

病羊在出现发热症状后的4 天内,口腔黏膜充血泛红、稍微腐败,跟着病程加长腐败症状渐渐加重,致使其部位出现组织坏死症状。

而后渐渐延伸至牙床、上下颚、颊膜和舌优等口腔组织,并且会因为其组织坏死零落而形成不规则型状的腐败斑。

病变性质较为平和的病羊可在 2 天内渐渐康复,这部分病羊存在较大的治愈时机。

而病变性质严重的病羊在发病后期会出现腹泻、脱水、消瘦等症状,处于妊娠期的母羊则可能出现流产现象。

此类疾病症状会连续至病情日趋恶化而致其衰竭死亡。

(2)病理变化剖析。

因为羊小反刍兽疫实为病毒流传而形成的感染性疾病,因此在针对其疾病的预防方案拟订时,保持养殖环境的整洁和洁净是基本预防目标。

小反刍兽疫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小反刍兽疫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养 员等 工作 人员 要每 天洗 澡 和勤 洗衣 物 、鞋 帽 ,并 对衣 物 、鞋 帽消 毒 处理 。三 是酸 性和 碱 性等 不 同类 型 的消 毒剂 不可 同时使 用 ,要 交替 使用 ;四是 对病 死 羊要 及 时按照 国务 院兽 医主 管部 门的规 定进 行焚 烧 、深 埋等 无害 化处 理 ,严禁 倒卖 和食 用 。
出人 员 、车 辆 、用 具 都 要 彻 底 消 毒 ,禁 止 闲 杂 人 员 、车辆 进入 ;二是 认真 执行 畜牧 兽 医主 管 部 门规 定 ,禁止 跨省 调运 。省 内调运 也 要严 格执 行 动物 检 疫 的有关 规定 ,凭动 物检 疫合 格证 明 出售 或购 入 羊
山羊和 绵羊 是 本病 唯一 的 自然 宿主 , 山羊 比绵 羊 更 易感 ,且 临床症 状 比绵 羊更 为 严重 。山羊 不 同 品种 的易感 性 有 差 异 。鹿 、野 山羊 、长 角 大 羚羊 、 东方盘 羊 、瞪羚 羊 、驼可 感染 发病 。
口腔 和鼻 腔 黏膜 糜烂 坏 死 ;支气 管肺 炎 ,肺 尖 肺 炎;有 时可 见 坏死 性或 出血性肠 炎 ,盲 肠 、结 肠 近端 和直 肠 出现特 征 性条 状 充血 、 出血 ,呈斑 马 状 条 纹 ; 有 时可 见淋 巴结特 别 是肠 系 膜淋 巴结 水肿 , 脾脏 肿大 并可 出现 坏死病 变 。
而 出现 糜 烂 。初 期 多在 下 齿 龈 周 围 出 现 小 面 积 坏 死 ,严 重病例 迅速 扩 展到 齿垫 、硬 腭 、颊 和颊 乳 头

旁设 置 消毒通 道 ,两 侧和 顶 部安 装紫 外 线灯 ,底 部 放 消毒 垫 ,可使 用 2 %火 碱 、 百毒 杀 、 过氧 乙酸 制
剂等 ,供 进入 人 员消 毒 。养 殖 区入 口建 更衣 消毒 室

小反刍兽疫用什么药?治疗小反刍最好的药.doc

小反刍兽疫用什么药?治疗小反刍最好的药.doc

小反刍兽疫用什么药?治疗小反刍最好的药概述:小反刍兽疫发病率高达100%,在严重暴发时,死亡率为100%,在轻度发生时,死亡率不超过50%。

幼年动物发病严重发病率和死亡都很高,一旦发生要及时控制。

小反刍兽疫用什么药?30%氟苯尼考注射液。

羔羊0.1mL/kg,肌肉注射,每天1次,连用3d。

病较重的晚上加注射1次双黄连注射液,按0.1mL/kg。

小便不利的羊羔,肌肉注射1次呋塞米注射液,0.1mL/kg。

也可用速尿,肌肉注射。

对拉稀严重的羔羊。

用混感金刚注射液,0.1mL/kg,还可用磺胺注射液,0.1mL/kg,连用3d,1d1次。

对咳嗽严重的病羊羔,肌肉注射每瓶500mg头孢塞呋喃,按0.1mL/kg,连用2d,每日2次。

对肝肾病重羔羊可用肝肾血毒清(双黄连注射液)按0.1mL/kg,1日1次。

对外嘴唇破烂的羊只,喷碘甘油,早晚各1次,如果嘴唇破烂严重延伸到口腔、齿龈舌发炎严重,可在舌头上撒冰硼散,早晚各1次。

外唇烂者可涂紫药水。

治疗小反刍最好的药治疗时每吨饲料中添加羊全清2000g,连用5-7天开创一种全新的、全面的羊专用治疗和保健模式。

小反刍病又叫羊瘟,是一类动物传染病,按照动物防疫法规定是捕杀、无害化处理,这个病也不好治,一旦发生第一时间上报,上报后捕杀处理后政府有一定的补贴。

对于有治疗价值的也没有有效治疗药,只能对症治疗。

小反刍兽疫治疗方案国家疫病防控中心建议:针对疫区没发病的羊群紧急接种疫苗,发病的采用血清抗体,能够直接中和羊小反刍兽疫病毒。

新采购的羊进群后使用普克彼大群做紧急预防,净化体内小反刍兽疫病毒,防治外地的羊带毒。

小反刍兽疫防控具体实施方案:方案一:适用时机:新抓进圈羊,及时注射特维舒,净化体内病毒,保护率达98推荐理由:经过长途运输进的羊,一方面防止疫区带毒,另一方面防止长途运输应激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感染此病。

方案二:适用时机:出现疑似小反刍兽疫症状,如高热不退、精神沉郁、食欲减退、鼻镜干燥、脸部肿胀、口鼻腔分泌物逐步变为黏液脓性,呼吸不畅等症状。

探讨羊小反刍兽疫病的特点及防控对策

探讨羊小反刍兽疫病的特点及防控对策

小反刍兽疫病是一种较为常见且具有较高传染性的疾病,小反刍兽疫病的主要感染群体为山羊、绵羊等哺乳纲偶蹄目的草食性动物,一旦感染小反刍兽疫病则会导致羊只出现发育迟缓甚至危及生命进而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需要引起关注和重视。

本篇文章也以此为中心,主要讨论了羊小反刍兽疫病的病原和流行特点,分析了发病症状、临床诊断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防控措施。

希望通过本篇文章的探讨和分析,可以为畜牧业发展提供更多的参考与帮助,有效落实羊小反刍兽疫病防控。

经济社会的发展让现阶段人们的物质资料生产能力和获取能力不断提升,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的饮食结构在发生变化,羊肉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且较为契合于我国人民的饮食喜好,因此市场上对于羊肉的需求量变得越来越高,这也从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畜牧业的发展,但是在羊群养殖的过程当中,羊小反刍兽疫病的出现很容易会造成大范围的损失,必须引起关注和重视,明确防控对策,而在此之前,首先则需要了解羊小反刍兽疫病的病原和流行特点以及发病症状。

一、病原及流行特点羊小反刍兽疫病又称羊瘟,是常见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羊小反刍兽疫病病原属于副黏病毒科麻疹病毒属,该种病毒的抵抗力是相对较低的,一般情况下在2小时内即可以完成消灭工作,同时在pH<4.5或pH>11.1的条件下病毒也很难存活,但是在冷藏冷冻的环境中病毒可以长时间保存。

除此之外,醇、醚等相应的清洁剂也可以起到较好的灭杀效果,例如2%的氢氧化钠溶液和苯酚都可以起到较为明显的消杀效果,因此做好防治往往可以较好避免这一问题的出现,有效地防止羊小反刍兽疫病大范围传染的情况。

该病主要的感染群体为山羊、绵羊等哺乳纲偶蹄目的草食性动物,当然不同种类的动物其感染概率和感染之后所造成的影响是有所区别的,例如相较于绵羊,山羊在感染羊小反刍兽疫病之后所呈现出的临床症状更加明显,而年龄相对较小以3~8月为主的山羊在感染羊小反刍兽疫病时症状最为严重。

除此之外,鹿、野猪等都会感染小反刍兽疫病,区别则在于其临床症状以及感染状态。

羊小反刍兽疫的流行病学 羊小反刍兽疫的临床症状及防控措施 - 养羊技术

羊小反刍兽疫的流行病学羊小反刍兽疫的临床症状及防控措施-养羊技术小反刍兽疫是一种急性或者亚急性的接触性传染病,羊是由于感染小反刍兽疫病毒(PPRV)而导致,发病率和死亡率都较高。

病羊主要是发生高热、下痢,有黏脓性分泌物从眼鼻流出,口腔黏膜形成溃疡,甚至发生糜烂坏死,在较大程度上损害养羊业的发展。

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羊小反刍兽疫的流行病学羊小反刍兽疫的临床症状及防控措施。

1、流行病学病原特性。

小反刍兽疫病毒是单股负链RNA病毒,病毒粒子呈球状,具有囊膜。

在自然环境下,该病毒具有较弱的抵抗力,如在50℃温度下作用1 h就可被灭活,且在pH值小于4的强酸和大约11的强碱条件下也能够失活。

如果将该病毒置于冷冻或者冷藏组织中,能够保存相对较长的时间。

但是,该病毒对多种消毒剂都比较敏感,如酒精、乙醚、柠檬酸、碘化物以及酚化物和碱类都能够使其灭活。

易感动物。

该病主要是绵羊和山羊容易发生,且相比于绵羊,山羊具有更高的发病率,且表现出更为严重的临床症状。

绵羊和山羊是该病的唯一自然宿主。

另外,野鹿和野山羊等也能够感染该病,但牛和猪等家畜感染后往往呈隐性感染,不会表现出明显的症状。

传染方式。

该病的主要传染源是患病动物和带毒动物,主要是经由分泌物和排泄物排出病毒,患病动物污染的草料、饮水以及用具等也是该病的传染源。

该病主要是通过直接接触或者间接接触而经由呼吸道感染。

2、临床症状最急性型。

通常是幼羊容易发生,具有较短的潜伏期,大约只有2天。

病羊主要表现出体温明显升高,可达到41-43℃,精神沉郁,食欲不振,甚至完全废绝,有黏液性分泌物从眼睛和口腔流出。

病羊开始时发生便秘,之后发生水样腹泻,从出现发病到死亡一般在5-6天以内。

有时病羊甚至没有表现出任何明显的临床症状,死亡率能够达到100%。

急性型。

该类型具有4-6天潜伏期,临床上通常在3-21天之间。

病羊往往急性发病,呈现高热,体温超过41℃,持续3-5天稽留。

发病初期,病羊鼻镜干燥,有黏液脓性分泌物从口鼻腔流出,呼出气体散发恶臭味,齿龈和口腔黏膜发生充血,进一步恶化会导致颊部黏膜发生广泛性损害,造成分泌大量液体,并形成坏死性病灶,感染部位主要是下唇、下齿龈等。

羊小反刍兽疫疫病的有效防治做法解读

2018 年第 4 期(下半月)农民致富之友 Nong Min Zhi Fu Zhi You200科研◎畜牧兽医羊小反刍兽疫疫病的有效防治做法解读郭志铭小反刍兽医是一种急性病毒病症,在畜牧养殖过程中患上此病主要表现为腹泻、肺炎、发热等基本特征,此病能够通过空气进行直接传播,是危害较大的疫病,对羊等小反刍动物感染性较大,对畜牧养殖经济造成了较大威胁。

本文以下主要对羊小反刍兽疫疫病防治措施进行探析,对促进养殖业经济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1 羊小反刍兽疫疫病的基本发病原理分析1.1 病原分析羊小反刍兽疫主要是由小反刍兽疫病毒感染之后导致的传染病,从当前养殖基本现状可知,对绵羊、山羊等小反刍动物感染性较大,其中山羊养殖中感染概率较大。

此类病毒属于副黏膜病毒科麻疹病毒,动物在养殖过程中感染之后病毒会对动物身体各个组织展开攻击。

从养殖情况来看,患病之后的主要表现症状为体温持续上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热情况,此外呼吸会出现不均匀的情况,如果病情危害较为严重,没能及时采取救助措施,将会出现腹泻和死亡情况。

1.2 病毒传染源分析当动物在养殖过程中患病之后,与患病动物接触后都会成为重点传染源,比如接触患病动物的排泄物和身体组织等。

养殖人员在养殖过程中需要及时清理与患病动物接触过的饲料和饮水等,全面控制病毒传染源的广泛传播。

1.3 羊小反刍兽疫病毒主要传播途径羊在正常养殖过程中如果进入了小反刍兽疫,主要传播途径是羊消化道和呼吸道,患病羊只排泄物中含有大量小反刍病毒。

如果母羊在养殖过程中受到了病毒感染,母羊乳液中会含有较多病毒,如果羊羔汲取乳汁之后便会遭受病毒侵害。

小反刍兽疫潜藏的时间较短,大约在4至6天内,最长的时间可以达到20天左右。

小反刍与大多数常见的动物传染病有较大的相似之处,就是在羊群中传染之后,在较短时间内会爆发较大疫情。

2 羊小反刍兽疫疫病发病症状概述小反刍兽疫属于急性病毒,从当前已有的临床症状可知,主要有腹泻、发热、肺炎等情况,其中山羊和绵羊容易发病,病情较为明显。

小反刍兽疫常见症状及其防治措施分析

U 小反刍兽疫常见症状及其防治措施分析才秀加小反刍兽疫也被称作是羊瘟以及肺肠炎等,主要是由于小反刍兽疫病毒会导致某些急性传染病的出现,进而会对小反刍动物产生很大程度上的影响。

在现阶段的畜牧领域不断发展大环境下,多种畜牧疫病经常出现,让养殖大户出现了经济方面的 损失。

尤其是小反刍兽疫,相关的养殖人员要更加重视,使用合理有效地防治方法,降低疫病出现的概率。

一、 流行病学小反刍兽疫的感染对象主要是小反刍动物,例如,绵羊以及山羊等,在亚洲与非洲等区域所流行。

此类疾病的传播渠道是直 接接触,而排泄物以及分泌物属于非常重要的传染源,尤其是对于病羊而言,其传染性非常高。

对于此疾病而言,会感染到猪类动物,然而,却不会存在临阵症状。

二、 疾病症状此疾病的潜伏时间主要是4天到21天,所以要及时进行诊断。

如若出现自然发病现象,只会出现在绵羊与山羊的身上,其它现象都属于病原传播感染。

此疾病能够进行治疗。

然而,某些山羊康复之后的唇部位置会出现口疮情况。

经过感染的动物,其 具体症状和牛瘟病牛之间类似,其体温会上升到41!,持续3天到5天的时间。

患有疾病的牲畜非常容易发生烦躁现象,降低 食欲现象。

在发热疾病的前四天时间当中,口腔黏膜出现了充血现象,颊黏膜会遭受巨大的损害,之后也会发生坏死性病灶。

与此同时,口腔黏膜存有坏死病灶现象,之后转变为粉红色,不断 向下齿龈以及下唇的位置进行演变。

对于病情较为严重的牲畜而言,会过度到乳头以及舌头等位置。

在此疾病一直发展到后期 阶段的时候,病畜容易出现腹泻现象,不断消瘦以及脱水,其致死率非常高。

三、 临床表现山羊患有此疾病的症状非常显著,对于绵羊而言较为轻微。

病畜经常出现忽然发热现象,具体的时间在2天之后的温度会实现42!,之后持续性发热3天的时间,在发热后期的时候,病羊会出现死亡现象。

在刚开始生病的时候,病羊容易流出水样的鼻液,然后不断变成粘稠性的鼻液,导致病畜的鼻孔出现堵塞现象,导致呼吸非常困难。

羊小反刍兽疫的危害、病状及防治措施.doc

羊小反刍兽疫的危害、病状及防治措施概述: 1.概念:小反刍兽疫也称羊瘟、假性牛瘟,2007年首次传入我国,是由小反刍兽疫病毒引起的,以发热、口炎、腹泻、肺炎为特征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

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将其列为A类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

2.流行特点及危害性:该病主要感染小反刍动物,特别是山羊较为易感,临床症状也较为严重,绵羊次之,野生动物偶有感染;传染源多为患病动物及其分泌物、排泄物以及被其污染的草料、用具和饮水等;该病主要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感染途径以呼吸道消化道为主;小反刍兽疫潜伏期一般为4—6天,最长可达到21天;易感羊群发病率通常达60%以上,病死率可达50%以上,该病对养殖业危害重大,一旦发生可能造成严重损失。

3.主要临床症状与鉴别诊断:山羊临床症状较典型,绵羊症状一般较轻微;感染动物临诊症状与牛瘟病牛相似。

急性型体温可上升至41℃,并持续3~5天。

感染动物烦躁不安,背毛无光,口鼻干燥,食欲减退。

流黏液脓性鼻漏,呼出恶臭气体。

在发热的前4天,口腔黏膜充血,颊黏膜进行性广泛性损害、导致多涎,随后出现坏死性病灶,开始口腔黏膜出现小的粗糙的红色浅表坏死病灶,以后变成粉红色,感染部位包括下唇、下齿龈等处。

严重病例可见坏死病灶波及齿垫、腭、颊部及其乳头、舌头等处。

后期出现带血水样腹泻,严重脱水,消瘦,随之体温下降。

出现咳嗽、呼吸异常。

诊断方面应注意与牛瘟、蓝舌病、口蹄疫、羊痘等鉴别。

4.防控措施:(1)加强动物的饲养管理,提高环境控制水平。

饲养方式与疫病的发生和控制有密切关系,加强饲养管理是预防该病的前提,只有在良好的饲养管理条件下才能保证家畜处于最佳的生长状态并具备良好的抗病能力,尽量避免羊群与野生易感动物接触,提高环境控制水平对小反刍兽疫的防控具有重要。

(2)加强饲养场的消毒工作。

小反刍兽疫病毒随患病动物的排泄物及分泌物排出体外进而污染周围环境,但该病毒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弱,对乙醚、氯仿等较为敏感,可选用氯制剂、季铵盐类、强酸强碱、醛类的消毒药品,如环境消毒可选用可佳、百毒杀、火碱、过氧乙酸等;针对皮毛、仓库等熏蒸消毒可选用甲醛、高锰酸钾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羊小反刍兽疫治疗方法
概述:小反刍兽疫是由小反刍兽疫病毒引起的发热、口炎、腹泻和肺炎为特征的接触性传染病,具有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而被我国及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列为A类传染病,绵山羊是小反刍兽疫病毒的自然宿主,山羊比绵羊更易感染。

近年来,我国主要养羊区域均有小反刍兽疫疫情的发生,给我国的养羊业带来了严重的损失。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下羊小反刍兽疫的治疗方法:羊小反刍兽疫的流行特点
本病在季节交替时易发,其传染源为患病羊及其分泌物、排泄物,被污染的草料等也可传播本病。

本病主要通过直接和间接接触传染,人工授精或胚移植等亦可导致传染。

本病易感动物为山羊及绵羊,山羊较绵羊易感且临床症状较严重,不同品种的山羊或同品种不同个体的羊易感性不同。

羊小反刍兽疫的发病症状
(1)临床症状。

对羊小反刍兽疫发作症状进行跟踪观察后发现,山羊比绵羊更容易受到病毒感染,而且在发病过程中会呈现出较为典型的疾病症状。

病羊在受到相关病毒感染后,会有短则4~5天、长至21天的潜伏期。

疾病发作后,病羊体温迅速升高,可达41℃左右,并且在发病后的3~5天内持续保持高温。

进而出现精神不振、烦躁不安、背毛黯淡、不愿进食和口鼻干燥等症状。

而且其口腔和鼻腔等处会出现脓性黏液,呼吸时夹杂有恶臭
气味。

病羊在出现发热症状后的4天内,口腔黏膜充血泛红、轻微糜烂,随着病程加长糜烂症状逐渐加重,导致其部位出现组织坏死症状。

然后逐渐蔓延至牙床、上下颚、颊膜和舌头等口腔组织,而且会由于其组织坏死脱落而形成不规则型状的糜烂斑。

病变性质较为温和的病羊可在2天内逐渐痊愈,这部分病羊存在较大的治愈机会。

而病变性质严重的病羊在发病后期会出现腹泻、脱水、消瘦等症状,处于妊娠期的母羊则可能出现流产现象。

此类疾病症状会持续至病情日益恶化而致其衰竭死亡。

(2)病理变化分析。

由于羊小反刍兽疫实为病毒传播而形成的感染性疾病,所以在针对其疾病的预防方案制定时,保持养殖环境的整洁和干净是基本预防目标。

其环境预防管理可通过饲料、养殖场和养殖人员三个方面来实施。

对患有小反刍兽疫而致死的病羊进行解剖可知,其气管、喉部等处有因感染引发的支气管肺炎所形成的出血性血斑,肠道、皱胃等处有糜烂坏死现象,盲肠、直肠等部位呈条纹状出血。

还有部分病羊的脾脏、淋巴结出现肿大和坏死性病灶。

羊小反刍兽疫的预防措施
(1)重视环境消毒。

饲料应严格按照科学配方搭配,并规范饲喂的时间与用量。

还需避免以生水作为羊的饮用水。

在养殖场管理方面应制定相应的规章,要求定期对羊舍、养殖场周边和喂食栏等固定场地进行彻底消毒。

同时应该加强对人员和车辆等流动因素的消毒监控,可在养殖场前建立消毒隔离区域,人员在进出养殖场时需严格做
好手脚等接触部位的清洁消毒。

(2)重视疫苗接种。

当有羊小反刍兽疫病例出现时,养殖人员应该及时将病羊隔离并给予治疗,病情严重者须扑杀。

但若是大面积感染,则需迅速采取接种疫苗的方式进行预防。

接种疫苗可选用小反刍兽疫活疫苗,对大于1月龄的羊只进行接种,接种剂量为1mL,颈部皮下注射。

(3)提升专业知识。

养殖人员需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

要加强与周边养殖户的交流,从而充分掌握羊小反刍兽疫的疾病成因、传播途径和防治措施等。

羊小反刍兽疫的治疗方法
一旦发现患病,要将发病羊只迅速隔离,进行诊治。

治疗方案(一)
1.西药疗法:
羊瘟金针+精品头孢+刀豆素+地米(2支),肌肉注射,连用2-3天。

孕羊不得加地米。

2.中药疗法:
麻黄6、杏仁6、石膏30、桔梗9、甘草6、枳壳9、柴胡9、丹参12、地榆12、白头翁15、黄连6、二花15、连翘15、板蓝根30、车前子12、丹皮9、黄芪30.水煎服,每1-2日一剂,灌服食欲废绝、50公斤大羊一只。

有食欲羊以1:500的比例研磨混饲,另加酵母粉和氟苯尼考粉效果更好。

治疗方案(二)
1.用地塞米松注射液5毫升(人用药)稀释一瓶强效聚肌胞(如果是怀孕的母羊直接用生理盐水或者维生素C注射液5毫升稀释)
2.稀释后混合到一瓶小反刍血抗里面
3.混合后管200斤体重,一天注射一次,一个疗程23天,如果羊断续发烧,粪便不好,建议配合人用药头孢曲松(一瓶管30斤体重)+清开灵(一毫升管20-30斤体重)分点注射效果更好。

4.病情严重的羊(特别是前期用过很多药品都没有治疗好的羊)建议后海穴(羊尾巴下面肛门上面)注射,这样起效快,吸收好。

5.针对特别严重的又怀孕的母羊,建议把混合后的药品加入到200毫升葡萄糖水里面,给母羊输液,这样起效快,控制力度更好。

6.针对那种粪便发黑、有血便、胃肠道严重腐烂的羊建议输液治疗(参照5条)再加入一些维生素针剂进去,有利于胃肠道粘膜修复。

7.病羊尽量隔离治疗,羊圈尽量每天消毒。

8.病羊饮水里面加入小苏打或者红糖(用温开水)有助于病情恢复。

治疗方案(三)
病羊使用羊疫健、头孢治疗,有高烧的配合使用中药退烧,病情严重的配合使用干扰素或刀豆素,连用1~3d。

未发病的羊紧急预防接种小反刍兽疫疫苗,同时做好消毒工作,对病料、死羊等进行无害化处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