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秋分的手抄报四年级

合集下载

二十四节气之秋分手抄报

二十四节气之秋分手抄报

二十四节气之秋分手抄报二十四节气之秋分手抄报:秋分的介绍秋分(Autumn equinox),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时间一般为每年的公历9月22~24日。

南方的气候由这一节气起才始入秋。

一是太阳在这一天到达黄经180°(秋分点),太阳几乎直射地球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不考虑大气对太阳光的折射与晨昏蒙影)。

秋分过后,太阳直射点继续由赤道向南半球推移,北半球各地开始昼短夜长(一日中白昼短于黑夜),南半球各地开始昼长夜短(一日中白昼长于黑夜)。

故秋分也称降分。

而在南北两极,秋分这一天,太阳整日都在地平线上。

此后,随着太阳直射点的继续南移,北极附近开始为期6个月的极夜,范围逐渐扩大;南极附近开始为期6个月的极昼,范围逐渐扩大。

我国古籍《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中说:“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

”秋分之“分”为“半”之意。

“秋分”的意思有二:一是,昼夜时间均等,并由昼长夜短变为昼短夜长。

太阳在这一天到达黄经180度,直射地球赤道,因此全球大部分地区这一天的24小时昼夜均分,各12小时;在北极点与南极点附近,这一天可以观测到“太阳整日在地平线上转圈”的特殊现象。

二是,气候由热转凉。

按我国古代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四季开始的季节划分法,秋分日居秋季90天之中,平分了秋季。

秋分在每年公历的9月22日,23日或24日,为中国传统节日中的二十四节气之一,此时太阳到达黄经180度。

秋分的含义《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八月中……解见春分”。

“分”示昼夜平分之意,同春分一样,此日太阳直射地球赤道,昼夜相等。

此后,阳光直射位置开始进入南半球,北半球开始昼短夜长,气温降低,在全国具有普遍意义。

秋分,“分”即为“半”。

秋分时,地球绝大部分地区这一天昼夜均分,各12小时;在北极点与南极点附近,这一天可以观测到太阳整日都在地平线上。

秋分之后,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

”秋分的特点秋分节气是二十四节气中比较特殊的。

WORD小报:秋分习俗小报手抄报电子小报word小报

WORD小报:秋分习俗小报手抄报电子小报word小报

智汇 专业文档
智汇 专业文档
特殊现象
在北纬45度线上,用不着爬高,便可丈量出建筑物的高度,因为他们好像早就和自己的影子商量好了似的:因为这一天高度和影子一样长,所以知道了影子的长度,也就知道了建筑物的高度了。

习俗 秋分随之即到,其时便出现挨家送秋牛图的。

其图是把二开红纸或黄纸印上全年农历节气,还要印上农夫耕田图样,名曰"秋牛图"。

送图
者都是些民间善言唱者,主要说些秋耕和吉祥不违农时的话,每到一家更是即景生情,见啥说啥,说得主人乐而给钱为止。

言词虽随口而出,却句句有韵动听。

俗称"说秋",说秋人便叫"秋官"。

秋分
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时间
一般为每年的9月22或23日。

南方的气
候由这一节气起才始入秋。

太阳在这一天
到达黄经180度,直射地球赤道,因此这
一天24小时昼夜均分,各12小时;全球
无极昼极夜现象。

秋分之后,北极附近极
夜范围渐大,南极附近极昼范围渐大。

《月
令七十二候集解》:“八月中,解见春分”、“分者平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
分。

”分就是半,这是秋季九十天的中分
点。

二十四节气秋分手抄报

二十四节气秋分手抄报

二十四节气秋分手抄报秋分的由来秋分,为中国传统节日中的二十四节气之一,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时间一般为每年的9月22或23日。

南方的气候由这一节气起才始入秋。

一是太阳在这一天到达黄经180度,直射地球赤道,因此这一天24小时昼夜均分,各12小时;全球无极昼极夜现象。

我国古代将秋分分为三候:“一候雷始收声;二候蛰虫坯户;三候水始涸”。

秋分之后,北极附近极夜范围渐大,南极附近极昼范围渐大。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八月中,解见春分”、“分者平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

”秋分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已经进入凉爽的秋季,南下的冷空气与逐渐衰减的暖湿空气相遇,产生一次次的降水,气温也一次次地下降。

正如人们常所说的那样,到了“一场秋雨一场寒”的时候,但秋分之后的日降水量不会很大。

此时,南、北方的田间耕作各有不同。

在我国的华北地区有农谚说:“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

”谚语中明确规定了该地区播种冬小麦的时间;而“秋分天气白云来,处处好歌好稻栽”则反映出江南地区播种水稻的时间。

此外,劳动人民对秋分节气的禁忌也总结成谚语,如“秋分只怕雷电闪,多来米价贵如何”。

秋季降温快的特点使秋收、秋耕、秋种的“三秋”大忙显得格外紧张。

据考证,我国很早就以“秋分”作为耕种的标志了。

汉末崔寔在《四民月令》中写到:“凡种大小麦得白露节可中薄田,秋分中中田,后十日中美田。

”秋分,正是收获的大好时节。

农民朋友们要及时抢收秋收作物,免遭受早霜冻和连阴雨的危害;还要适时早播冬作物,为来年丰产奠定基础。

秋分:祭月秋分曾是传统的“祭月节”。

如古有“春祭日,秋祭月”之说。

现在的中秋节则是由传统的“祭月节”而来。

据考证,最初“祭月节”是定在“秋分”这一天,不过由于这一天在农历八月里的日子每年不同,不一定都有圆月。

而祭月无月则是大煞风景的。

所以,后来就将“祭月节”由“秋分”调至中秋。

据史书记载,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习俗。

霜降一等奖手抄报内容

霜降一等奖手抄报内容

霜降一等奖手抄报内容霜降作文在不知不觉中,霜降到了,秋天已经过去了。

看着学校开始凋零的银杏树叶,不禁回想起那件往事,心中对爸爸的思念也更加浓厚了。

外公家门口也有一排银杏树。

那一年秋天,爸爸还未去打工。

一天,爸爸带着我去探望外公外婆。

大人们在说话的时候,我闲得无聊,抬头看见了那一排银杏树,心中便有了一个有趣的想法:把银杏叶子摘下来!要知道爸爸也是个孩子气十足的人,他很快也加入到了摘银杏叶的游戏中。

爸爸像个孩子似的爬上树,我则在下面用外婆的篮子接树叶。

不到二十分钟,我们便收获了满满两个花篮子的银杏叶。

我和爸爸用针线将银杏叶子穿了起来。

银杏叶子,有的是绿色的,有的是金黄色的,互相搭配着,好看极了!我和爸爸从太阳高挂一直玩到夕阳西下,我们开心得毫无疲惫之感。

看着金黄的银杏树上面蔚蓝的天空,看着天空上轻捷的云雀和南迁的大雁,我只觉得心中全是满足之感!可是,不久爸爸就去打工了。

摘银杏叶的往事,也已经过去三、四年了。

现在每次看见银杏,我就会想念爸爸,想念那银杏树下的游戏。

霜降的作文秋季六个节气,立秋是秋季的开始。

白居易常常在立秋日惦念远方的朋友故人千万里,新蝉两三声。

处暑是表示炎热的暑天结束。

白露,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天气转凉,露凝而白。

秋分,昼夜平分。

秋意渐浓,寒气加重,进入寒露,露水触手冰凉。

再往后半个月,是霜降,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而霜降,是二十四节气中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是秋季到冬季的过渡节气。

江南这一带地区,露水凝霜时相对于北方还好些,北方凝霜时,温度一般在零度以下。

凝结成霜冻,霜冻摧残百草,它会将百草中的水分吸干使枯竭而死。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九月中。

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

草木黄落。

色黄而摇落也。

这是形容南方。

在江南霜降这段时间,气温下降,刮风落叶,也给尾秋蒙上几分凄凉。

在南方很少见到霜冻,且空气干燥,晚上霜降后,清早起来只能见着最后霜消失的尾巴了,草地上一片片白色,枯黄的叶子上闪着点点白光。

地理手抄报24节气的内容

地理手抄报24节气的内容

地理手抄报24节气的内容
24节气的内容:
1. 立春: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开始。

2. 雨水:降雨开始,雨量渐增。

3. 惊蛰:蛰是藏的意思。

惊蛰是指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

4. 春分:分是平分的意思。

春分表示昼夜平分。

5. 清明:天气晴朗,草木繁茂。

6. 谷雨:雨生百谷。

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

7. 立夏:夏季的开始。

8. 小满: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

9. 芒种: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

10. 夏至:炎热的夏天来临。

11. 小暑:暑是炎热的意思。

小暑就是气候开始炎热。

12. 大暑: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13. 立秋:秋季的开始。

14. 处暑:处是终止、躲藏的意思。

处暑是表示炎热的暑天结束。

15. 白露:天气转凉,露凝而白。

16. 秋分:昼夜平分。

17. 寒露:露水已寒,将要结冰。

18. 霜降:天气渐冷,开始有霜。

19. 立冬:冬季的开始。

20. 小雪:开始下雪。

21. 大雪:雪量增大,地面可能积雪。

22. 冬至:寒冷的冬天来临。

23. 小寒:气候开始寒冷。

24. 大寒:一年中最冷的时候。

三年级语文秋日小报

三年级语文秋日小报

三年级语文秋日小报以下是关于三年级语文秋日小报内容:深秋,秋高气爽,天高云淡。

走进深秋,深秋的阳光,温暖、不耀眼湖水波光粪粼,泛着点点的阳光。

蓝色的天空中,一只雄势翱翔在天边,时而高时而低,枫叶很红,满山遍野。

深秋的雨,细腻、凉爽。

缠缠绵绵,走出深秋,阳光明媚.秋天褪去了深绿的衣裳,风把秋天染成了斑斓的季节,由黄到浅淡的红色。

秋天和晚霞,蓝色和琥珀,自然里的一切如此美丽,枫叶红了,听到了天籁的呼唤。

秋天的阳光,闪着水银的色彩,小草匍匐在绿叶上,一种沉醉和清馨绕着你不肯离去,红色的星枫叶在秋天里窃窃私语,阳光透过森林照在地上,让人向往,很是美丽。

星枫叶上写满了诗韵,红色的雨浸透了深秋的湛蓝,绵绵如丝、细腻如泥土,浪漫而释怀,枫叶飘逸而洒脱,没有喧嚣和功利,享受着大自然的青睐,享受着天籁和泉水的洗涤,心也潮湿了,喊着被大自然感动的泪水,凝望着那一片片飘飞的枫叶,悄然又轻盈,写满岁月的痕迹。

浓浓的秋意,淡淡的美丽。

枫叶的红,深邃明澈,飘落的枫叶,在山间、在溪水、在蜿蜒的江河,呼唤泉水,呼唤河流,写满这枫叶,让风儿捎去远方的朋友。

红如秋叶静美,优雅不失朴实。

高尚不失平易,境界慎美枫叶被雨水冲刷过,青翠欲滴,澄澈迷人、红的醉人,红的揪心。

清爽的风吹来,满山秋天的惬意。

枫叶和湛蓝澄澈的湖水,在微风中轻轻弹奏,波光券《舞《的旋律,韵律和美丽彩霞和夕阳浸透了红红的枫叶,怎样的一幅情景和诗意,拾起一片枫叶,珍藏在秋的日记。

走进深秋,追逐秋风和枫叶,层林尽染的天山,牵挽夕阳和晚霞,银丝被枫叶染透的美丽。

走出深秋,感叹自然的美丽,深秋的颜色是最朴素的,没有修饰,没有点缀,有的只是深沉和厚有的是温暖。

深秋的颜色是最本色的,没有虚化,没有娇媚,没有春的柔和与夏的火热,没有冬天重,的坚强,有的是沉淀和升华。

四时八节话秋分绘本

四时八节话秋分绘本

四时八节话秋分绘本秋分(Autumnal equinox),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时间一般为每年的公历9月22~24日。

南方的气候由这一节气起才始入秋。

一是太阳在这一天到达黄经180°(秋分点),太阳几乎直射地球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不考虑大气对太阳光的折射与晨昏蒙影)。

秋分过后,太阳直射点继续由赤道向南半球推移,北半球各地开始昼短夜长(一日中白昼短于黑夜),南半球各地开始昼长夜短(一日中白昼长于黑夜)。

故秋分也称降分。

秋天,丰收的季节。

在这个秋分的日子里,简主张收集了一些关于秋天的故事,关于秋天的小手工,爸爸妈妈们可以与孩子一起打开绘本,读一读;打开工具箱,做一做。

带着孩子一起享受秋天的果实,体会季节之美。

绘本1.《来吧,我们一起发现秋天》秋天的大自然,带给我们许多奇妙体验候鸟南飞,树叶变色,白天变短果实成熟,人们收获满满让我们跟着尤莉娅和卢卡斯一起品美食,玩游戏,做手工,一起来发现秋天2.《凯文在秋天》本书为比利时原版引进,全世界销量超750000册,被翻译成了十几种文字出版,是国内第一套幼儿性别培养绘本。

本书取材于幼儿的真实生活,直面孩子在生活中遇到的难题,站在孩子的立场,用孩子听得懂的语言去描述这些感受,并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

让孩子和小主人公一起,学会解决生活遇到的各种问题3.《小瓢虫讲述的秋天菜园的故事》以精美绝伦的插图、简练流畅的文笔,带着小朋友们走近森林、原野和湖泊,去发现、探索有关秋天菜园的鲜为人知的秘密,去认识四季更替所形成的完美图景:春季的温暖、夏季的炎热、秋季的萧瑟、冬季的严寒,并逐渐形成珍爱生命、保护生态的环保理念4.《田鼠阿佛》就在小田鼠们忙着为过冬采集食物的时候,阿佛却独自坐在一旁,并且告诉大家他也在工作,只不过在采集另外一些东西。

冬天漫长而寒冷,慢慢地,食物被大家吃光了,这时,阿佛拿出了他“采集”的那些东西……5.《落叶跳舞》在静静的森林里,落叶一起跳着快乐的舞蹈。

24节气手抄报范文

24节气手抄报范文

24节气手抄报范文导语:这是我们国家传统农历上面的一些特定日子的名称,每个季节有6个节气,一年总共是24个节气。

下面是搜集的24节气手抄报。

希望能帮到你!24节气作文去年9月的一天,谈老师走进了我们的教室。

奇怪的是,他不教语文,不教数学,更不教英语,他教节气。

他告诉我们节气的由来,讲述那些跟二十四节气有关的神奇传说,更教会了我们如何观察节气的特征,如何看见平时不易看到的生活点滴。

于是,我们在节气的世界里,东奔西走,上蹿下跳,想怎么玩,就怎么玩。

我们逐渐变得留心观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开始对一朵花微笑,为一片新叶欢欣和激动。

而这,与之前比较是质的改变。

时间飞快,谈老师的最后一课结束了,他留给我们的,不只是每个节气都写的作文,也不只是一本本《节气里的读写》。

他教给了我们一种能力,一种观察到别人忽视的事物的能力。

是的,这是一种能力,只不过不同于别的能力,它能触及到人们内心最柔软的一面。

因为,这是一种大自然的能量,只有有心观察的人,才能得到罢了。

今后,见到谈老师的机会可能会少很多。

这一年,我跟随着谈老师,循着二十四个节气一路学习,一路收获,一路探索,一路发现。

就这样子,我们慢慢地走过了中国传统的各个节气,也渐渐明白了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

24节气格言这一年,既漫长,又短暂。

这一年,我也为自己的成长而感动。

1、初一落雨,初二散,初三落雨到月半。

2、乌云若接日,明天不如今日。

3、正月雷,二月雪,三月无水过田岸。

4、早春好佚陶,早夏粒米无。

5、闪烁的星光,星下风会狂。

6、雷打蛰,雨天阴天四九日。

7、二月踏草青,二八三九乱穿衣。

8、透早东南黑,午前风甲雨。

9、二月三日若天清,著爱忌清明。

10、三日风,三日霜,三日以内天清光。

11、春天南,夏天北,无水通磨墨。

12、正月寒死猪,二月寒死牛。

三月寒著播田夫。

13、立夏小满雨水相赶。

14、云势若鱼鳞,来朝风不轻。

15、春茫曝死鬼,夏茫做大水。

16、四一落雨空欢喜,四二落雨有花无结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由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来论述。总括起来, 大体有以下三个视角。 (一)哲学视角 自然界本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学科的划分是人 为的。因此,要整体地认识自然,必须理解各学科是怎样相互联系的。从这个意义上 说,开设综合理科课程是有必要的。另一方面,由于自然界是统一的,各门学科在本 质上也具有一致性。一般认为,各门科学都具有两种结构,即概念结构(实在内容)和 方法结构(探究过程)。尽管各门学科都有自己的概念体系,但在最基本的层次上,它 们是相通的,都要涉及物质、能量、平衡、运动等概念。各门学科的具体探究过程可 能会有所差异,但基本的方法对所有学科都是适用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开设综合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