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内丹修炼(张兴发)⑥炼神还虚引论

合集下载

丹田探奥——《天仙金丹心法》秘诀刍议

丹田探奥——《天仙金丹心法》秘诀刍议

现在不妨从生理解剖学的观点,来设想一下四大关窍的方位,以供参考。
四大关窍的体内横线部位,上文已有所指。泥丸为两眉间的印堂穴,神室为紫宫穴,气海为膻中穴,丹田为神阔穴。因此再由体内上下设想一条垂直线,两线的交点就是关窍的方位。有些文章中,认为从头顶的“百会穴”到“会阴穴”引一条垂直线。笔者认为,“百会穴”在头部的稍后,这一垂线在体中也稍后,不符“前七,后三”的比例。笔者认为由“囱会穴”引线至“会阴穴”为好。“囱会”是人生中的一个重要部位。婴儿在出生后,“囱会”是顶骨未合缝的地方,出生后一年半左右才封闭。四大关窍的设想方位如图二。
内丹术的关窍是在身体内部,而经穴的方位是在体表。内丹术的关窍名称,在经穴中是找不到的,如泥丸、神室,等。内丹术的有些名称,虽然和经穴的名称相同,但各有所指,不是一个部位,如气海、命门等。为了确定内丹术的关窍方位,参照一些体表的有关经穴,是必要的。
《心法·息火》说:“以本性元神,注意规中,一日三次所得,融为一粒”。《心法.筑基》说:“还精于生精之所”、“下注命门还元”。《心法·结胎》说:“结丹之所为下丹,结胎之所为上丹 (神室)”。在此《心法》也称“丹田”为“下丹田”、“规中”、“命门”等名称。
脑垂体是一个受中枢神经系统控制的一个人体最关键的内分泌器官,它分泌有十种不同的激素,这些激素分别凋控全身的其他内分泌器官。如甲状腺、胸腺、肾上腺、性腺…等。身体的所有部位都受脑垂体的调节影响。当然,现在人体科学对神经内分泌的很多机理还是一个不解之迷。
总而言之,泥丸、神室、气海、丹田是内丹术的四大关窍。丹经中对关窍的繁多名称,都是这四大关窍的别称。明确掌握了这四大关窍,修炼内丹术就不会走入岐途。《心法》的指点,可谓天机洩尽了。
神室是内丹术在中乘阶段时的主要修炼关窍。时间比百日炼丹更长,须“十月结胎”。

秘传丹道功讲座(六)炼神化神炼神还虚

秘传丹道功讲座(六)炼神化神炼神还虚


这 里 海底 指髓 海之 底 即 尾

九圈 构 成 一 转 ; 八 十 一 圈

羔 在 脑 中呆 够 了 会 自 己 下 来 如 久 久 不 下 也 可 用 九 张 九合 意守心 (绛 宫 )的 办法 丹人心 下 在
, , , , ”

椎 (尾间 )
,
圣 胎不 像羔胎那样能脱
,
就是 九转
结 阳 丹 和 金 丹 要无 为 而
;
” 。 。
:

热极为丹成
,
热极
;
形 形 同 本人 舍 利 子 也 是 由 小 到 大 发展 所以 海底
” 。
阳 接 交 时 羔 一 般 会 在 脑 中转 圈 一
时 如 水已 开 温度 不 可 再升 高 了 再 升 高 就有 危 险 就 可 能 漏
, , “ 。
吕洞 宾说
,
:

生 个娃儿在
,
这就叫

又说
, ,
抱 朴子 描绘 它 说
,
大如 弹 丸黄 如 弹丸 是眼

不 克 与天 同寿 为而成 仍 有
, ,
另外 金 丹 虽 是 无

,
橘 中有嘉味甘如蜜 球
” 。 “ ”


,
密法 不 得此法
。 ,
,
,
你不 想数数了
“ ” 。 ,

这 就是 这就是
前现 象 就 是 《 第二步》 提 到的 玻璃 嘉 味 是丹 香 味
, , , , 。
丹 经过 玄关 窍 和 黑 穴 回 到 尾 间 这 就是 返 本 还 原
。 , 。 ,
炼 或神光失 照 或呼 吸失嘘 或药 产 不 知 或 升 降 昏沉 散 乱 或 丹 成 而 不 知 景 或 温 养 失 宜 或不 采 大 药 等法是也 应以 炼功 次

真气运行法与道家内炼养生

真气运行法与道家内炼养生

真气运行法与道家内炼养生吕直道家养身,名目繁多,如行气、调气、服气、食气、炼气、胎息、存想、返观、内视、守一、导引、内丹等。

内丹术是道家炼养法术中具有代表性的能达到最高层次的功夫。

真气运行法具有内丹术的实质。

道家内丹术从炼己入手,通过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达到炼需合道,也即“与道合真”、“返朴归真”的境界,实现“长生久视”。

这种长生久视,并不是肉体上的长生不死,但可获得健康长寿,精神境界的永存。

真气运行法则以五步功法完成炼精化气和炼气化神的小周天和大周天功夫,在第五步功“元神蓄力育生机”中又有炼神还虚的四个不同阶段,以坚持不懈的持久锻炼达到炼虚合道的目的。

下面以内丹术的全过程与真气运行法相结合作一概述:一、炼已筑基炼已即是集中注意、排除杂念,实际上是修心炼性的方法。

具体做法是结合意守下丹田,也就是“凝神入气穴”;也可以数息随息,以一念代万念,还有运用掐指念字、存想外景等作为排除杂念的措施。

张伯端《金丹四百字·序》中强调用“含眼光、凝耳韵、调鼻息,缄舌气”即“和合四象”的方法,达到排除杂念,栓心猿、锁意马的目的。

真气运行法的五步功法也始终贯穿了炼己的功夫,如第一步“呼气注意心窝部”,注意呼气、意守中丹田,用凝神调息的方法使练功者心不二用,专注于功法的锻炼,达到炼已收心的目的。

如杂念起时,还可以用数息(数呼气的次数),从一到十,反复进行。

第三步“意息相随丹田趋”,仍是专意于心窝的热流随着每一次呼气下沉丹田。

到第三步“调息凝神守丹田”,则更强调凝神气穴。

真气运行法第一步的功法要领都以一定的方法拴心于一处,不使散乱,以增强练功效果。

从“有为法”下手,是真气运行法炼已的特色。

至于筑基,是指理虚补漏。

年老体衰或是病痛缠身之人,皆因元气泄漏,真气亏乏,人体正气虚衰。

内丹术强调要用一些方法手段,首先要将破漏亏虚的身体修复,而后求得祛病延年,长生久视。

内丹术认为小周天的修炼过程,属于筑基的功夫,所谓“百日筑基”。

最强解说!张三丰真人内丹功法解说

最强解说!张三丰真人内丹功法解说

最强解说!张三丰真人内丹功法解说张三丰,元﹑明(一说金)著名道士,生卒年不详,传说生辰时间跨越南宋、蒙元和明朝三个朝代(名通,又名全一,字君实(亦作“君宝”),号玄玄子,是太极拳的创史人,经考证得字子冲南宋淳祐七年(张三1247年)生于福建省邵武市和平古镇;另有记载元定宗三年(1248年)生于辽东懿州望平县(今黑山县姜屯镇)在莲花湖畔亦有张真人故居。

明成祖永乐年间大修武当山,专门为张三丰修建了“遇真宫”。

明英宗天顺三年(1459年)封其为“通微显化真人”。

据道教界推测,其活动时期约由元延佑(1314~1320)年间到明永乐十五年(1417)。

传说其丰姿魁伟,大耳圆目,须髯如戟。

无论寒暑,只一衲一蓑,一餐能食升斗,或数日一食,或数月不食,事能前知。

游止无恒。

居宝鸡金台观时,曾死而复活,道徒称其为“阳神出游”。

入明,自称“大元遗老”。

时隐时现,行踪莫测。

洪武二十四年(1391)朝廷觅之不得。

永乐年间,成祖遣使屡访皆不遇。

天顺三年(1459年)诏封通微显化真人。

张三丰认为古今仅正邪两教,所谓儒﹑释﹑道三教仅为创始人之不同,实则“牟尼﹑孔﹑老皆名曰道”,而“修己利人,其趋一也”,又称“一阴一阳之谓道,修道者修此阴阳之道也,一阴一阳一性一命而已矣,《中庸》云:修道之谓教。

三教圣人皆本此道以立其教也”。

他还认为:“玄学以功德为体,金丹为用,而后可以成仙。

”后人编有《张三丰先生全集》。

收入《道藏辑要》。

关于张三丰其人,历来传说很多,姑且不论,但他对内丹功造诣很深,确有据可查。

兹根据气功古籍,综述如下。

一、张三丰论炼己功夫《玄机直讲》中说:“初功在寂灭情缘,扫除杂念,是第一着筑基炼己之功也”。

1.练已的涵义炼己是内丹功法最基本的要求,贯彻于整个过程中,不可须臾或离,所以也称炼己筑基。

所说筑基,一是指“炼己”阶段,或指内丹功法第一步炼精化气小周天,是强调炼己这步功法的重要性。

什么叫炼,明代伍冲虚《天仙正理》上说:“谓炼者,即古所谓:苦行其当行之时曰炼,熟行其当行之事曰炼,绝禁其不当之时亦曰炼,精进励志而求其必成亦曰炼,割绝贪爱而不留余爱亦曰炼,禁止旧习而全不染习亦曰炼”。

修炼内丹步骤与方式

修炼内丹步骤与方式

(一)炼精化气(1)调药调药是最初一步,药不调那么真种不生。

是以佛经有“和合凝集,决定成绩”之语。

和合者,合神气二者为一也。

神栖于心,气寓于肾,不能自相和合;必神入气穴,始能神气相抱为一,而后始有真种发生。

故一忌念动,念动那么神驰;一忌昏睡,昏睡那么气散。

神驰气散,虽坐七日,不如静观一时。

故初坐时须放下心身,大静一场,即先以两目视鼻端,如木工之标线,总要不偏不倚。

然后返照两眉中间,俟眉间稍热,即用意从眉间运两道金光上至绝顶,再由绝顶双分左右,从耳后绕至喉间,下重楼、入气穴。

此穴在脐下一寸三分。

目照于斯,神凝于斯,心目不离那个,行住莫忘其间,一念不起,万虑俱寂,念止神凝,神凝气回,既不着相,又不落空,坦坦然然守我真如,融融和和调我神气,不即不离,不粘不脱,神气相抱,心息相依,而后入得大定,自有真动,以正所谓“冬至子之半,一阳来复时”也。

此机虽动,我仍主静,仍凝神于气穴,呼吸也移到此处。

我主于静,彼必愈动;彼愈动,我愈静,动气为神吸收,自与神混合,久而阳气充沛,自有真种发觉,产药景至。

但年老精气衰残,必需二六时中常常回光返照,药始发生;一有中断,即不可得矣。

(2)采药药产景至,如光透帘帷,火球上驰,耳后生风,暖溢四肢,恍恍忽惚,外肾勃但是举,此即采药归炉时也。

当以神宰之,使不外驰;以息摄之,使归炉内。

宰是以神探其动处,坐镇丹田,不沉昏,不散乱,主宰其间,动气自转而相依。

摄是用呼气之法([注]按采药当用吸机摄之归炉。

此言“摄是用呼气之法”,疑属排印错误。

因为,呼气时内气是下降的,而吸气时内气却是上升的。

真种产出时,真气下冲阳关,外肾勃起,应当用吸气之法使其“逆归玉炉”。

《大成捷要.采小药天机口诀》说:“先天真一之气以动,且不可出静,速凝神气穴,目光照定,心力提起,一意不敞,万虑俱宁,用吸字往上提,用舐字舌舐上腭,用撮字紧撮谷道,用闭字闭住三关,线人口是也……用吸不用呼,呼乃后随之罢了”,可供参考。

),即稍用意于呼,吸那么仅随之罢了。

内丹学的修持法诀举要

内丹学的修持法诀举要

下修 。 “ ” 自心”二字合为 “ ” “ 息 , 自心头”即 鼻下 呼吸起头处的 “ 虚无窟子” “ 山塔”即 , 灵 鼻准 , “ 灵山塔下”即鼻孔下虚空方寸之地 ,足
见此诗即鼻下虚无窍之秘语 。莫认真诗云 : “ 平

中 国道 教 2 1 0 】年第 5期
… ◆ + 一 ◆ + . .¨ 一 ◆ 。 + ‘ ◆ + ¨ + ~ + 一 。
动气而得铅 ,以 自 然之真火候采取抽添 ,迎之 以
意 ,送之以 目,惺惺默默,不久则两 肾火起 ,夹 脊如车轮 ,泥丸如汤浇 ,口中生甘露 ,两 目生神 光 ,不仅得铅 ,而且得汞 ,以铅伏 汞 ,渐成仙 胎。 “ 得铅 ”实为 “ 水府求玄”之功 ,神火人水
求先见性 ,足见得汞之法非止一途 ,读者不可将
外铅 为虚 空 中先天 一暴 ,意 注丹 田转 为先 天 虚无
的像 “ ,便是得铅 。我为接引后学 ,亦 曾总 铅” 结 出一个 “ 得铅定律” “ : 修道者依法诀在肚脐 部位的丹 田凝神,使身心在一定火候下发生光合 作用 ,产生放热反应 , 久之形成以肚脐为中心的
境界 ,燕穴形成 ,玄关 开窍 ,便可招摄外来之 铅。 再次,讲 “ 得命颠倒至”一句 ,丹功中有两 次颠倒。第一次颠倒为坎离交媾 、采药归鼎的复
媾 、移神换鼎的见性功夫 ,可得金液还丹。刘一 明游金城遇龛谷老人 ,得丹诀云 : “ 性命必须双 修 ,功夫 还分 两段 ” “ 天一罴 , 自虚 无 中 , 先 来” 。这说 明丹道功夫分为命 功和性功 ,二者是

养 生 修 真
~ … … … - - 一+ -¨ - + - 一 m + + - ¨ w◆ 一 一 ・
生姿韵爱风流 ,凡笑时人 向外求 ;万别千差无觅

无极丹派之内丹工夫修证旨归(上)

无极丹派之内丹工夫修证旨归(上)

无极丹派之内丹工夫修证旨归(上)
运和道人
【期刊名称】《搏击》
【年(卷),期】2014(000)009
【摘要】丹家之"性命"丹道修炼,分为内丹、外丹两种。

采药物、矿石之类在炉鼎中烧炼,以求"长生不死"之药,叫炼制外丹,由此形成的一系列理论和方法称之为外丹学。

【总页数】3页(P56-58)
【作者】运和道人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太乙五行七步功——武当山太乙梁九门无极丹派快速入门筑基功法 [J], 运和道人;
2.无极丹派之内丹工夫修证旨归(上) [J], 运和道人;
3.无极丹派之内丹工夫修证旨归(下) [J], 运和道人
4.无极丹派之内丹工夫修证旨归(下) [J], 运和道人;
5.道教内丹学的研究价值及钟吕丹派的基本特征 [J], 胡中孚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内丹修炼基础

内丹修炼基础

内丹修炼基础一、修炼基础1. 丹道原理《老子道德经》曰:“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杳兮冥兮,其中有精。

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此即后世丹经所谓先天一气之说。

《易经.系辞》曰:“天地氤氲,万物化醇;男女媾精,万物化生。

”后世丹经所言阴阳的道理不能外此。

“易”曰:“天地氤氲,万物化醇。

”盖氤氲者,天气下交于地,地气上交于天,温和酝酿,欲雨未雨,将雷未雷,所谓“万里阴沉春气合”者是也,若雷雨既施,则非氤氲矣。

露乃地面之水因热化气,腾散于空中,至夜遇冷,遂附着于最易散热之物体,而凝结成露。

丹道亦同此理,可以神悟,难以言传。

以世俗严,男子偏于阳,女子偏于阴。

以丹道言,男子外阳而内阴,女子内阴而外阳。

总而言之,不管他们谁是阴谁是阳,都嫌其偏枯而不完全,此乃人类有身以来最大的缺憾,亦即生死流传唯一的动机。

但后天阴阳虽分为二,而先天一气却是整个的,其本性实不欲分离。

修道者贵在利用后天之阴阳,以返还先天一气,换言之,即是从偏枯不自然之变态上,逆行造化以求回复中和自然之本性而已。

《书经》曰:“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此十六个字将修行的道理已包括尽了。

《庄子.在宥篇》引广成子教黄帝之言曰:“至道之精,窈窈冥冥;至道之极,昏昏默默。

无视无听,抱神以静,行将自正,必静必清。

无劳汝行,无摇其精,乃可以长生。

目无所见,耳无所闻,心无所知,汝神将宁形,形乃长生。

慎汝内,闭汝外,多智为败。

我为汝遂于大明之上矣,至彼至阳之原也;为汝入于窃冥之门矣,至彼至阴之原也。

天地有官,阴阳有藏,慎守汝身,物将自壮。

我守其一,以处其和。

故我修身千二百岁矣,吾形未尝衰。

”陈撄宁按:这段文章,把长生不死的道理和盘托出,玄妙无论。

凡后世丹经所言,炼己筑基周天火候之说无不在此。

黄帝为道家之祖,而广成子又是黄帝之师,其言如此显露如此切实,奈何后世学道者,不于此寻一个出路,反去东摸西撞七扯八拉,真所谓盲人骑瞎马,愈来愈错,越弄越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引 论
炼神还虚,又称上关,九年关。指一种出神入化的境界,是内丹修炼的高级阶段。通过炼炁化神这一关后,便进入丹道修炼的高级阶段。这一修炼过程不同于初关“有为”、中关“有无之交”,而是行持无为之法,入大定功夫,内观定照,乳哺温养,炼就纯阳之神。也就是说由之前的肉体修炼而转入精神修炼,即由仙功转入道功,进一步温养自己的阳神,使阳神最终出窍。元李道纯《中和集》说:“工夫到此,一个字也用不着。”即说无为入定。道教内丹修炼家多用“○”表示“虚无”,即抱元守一,一切入于虚空之中,一切圆明,返本归根,明心见性。其称“九年关”者,类似于佛教达摩祖师面壁九年。道教内丹修炼家认为,十月胎圆之后,婴儿移神天谷,仍须藏以玄玄,守以默然,聚天地生意以哺之,如谭处端所说:“婴儿移在上丹田,端拱冥心合自然;修到三千功行满,凭他作佛与升仙。”翁葆光说:“九载功圆,则无为之性自圆,无形之形自妙。神妙则变化无穷,隐显莫测;性圆则慧照十方,灵通无破。故能分身百亿,应显无方,而其至真之体,处于至静之域,寂然而未尝有作者,此其神性形命与道合矣。”近代学者王沐说:“神入景,逐渐壮大成长矣。”这里所说的也就是“阳神出窍”的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