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控阀的工作原理及应用
地暖温控阀工作原理

地暖温控阀工作原理地暖温控阀是地暖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是根据室内温度的变化,控制热水循环流入地暖管道的数量,从而调节室内温度。
在地暖系统中,温控阀的工作原理非常关键,影响着地暖系统的效率和舒适度。
本文将介绍地暖温控阀的工作原理及其在地暖系统中的作用。
一、地暖温控阀的基本结构地暖温控阀是一种自动控制阀,其主要由阀体、执行机构和控制元件组成。
阀体负责控制入口和出口的开闭,执行机构则是根据信号控制阀门的开度,控制元件则接收室内温度信号,将其转化为控制执行机构的信号。
通过这三个部分的协调工作,温控阀能够实现自动调节室内温度的功能。
二、地暖温控阀的工作原理1. 接收室内温度信号地暖温控阀的工作原理首先是接收室内温度信号。
通常情况下,地暖系统会安装室内温度传感器,该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室内温度,并将信号发送给温控阀的控制元件。
2. 控制元件信号处理控制元件接收到室内温度信号后,会对信号进行处理。
在室内温度低于设定温度时,控制元件会将信号发送给执行机构,打开温控阀,使热水循环流入地暖管道;当室内温度高于设定温度时,控制元件则会发送信号让执行机构关闭温控阀,停止热水循环。
3. 执行机构控制阀门开闭执行机构在接收到控制元件的信号后,会根据信号控制阀门的开闭。
当执行机构收到打开信号时,会打开温控阀,使热水流入地暖管道;收到关闭信号时,会关闭温控阀,停止热水循环。
三、地暖温控阀在地暖系统中的作用1. 调节室内温度地暖温控阀能够根据室内温度的变化自动调节热水循环的流量,从而实现室内温度的精准控制。
当室内温度低于设定温度时,温控阀会自动打开,增加热水循环流量;当室内温度高于设定温度时,温控阀则会自动关闭,减少热水循环流量,以保持室内舒适的温度。
2. 节能节电地暖温控阀能够根据室内温度的实际需求进行智能调节,避免了因为人为疏忽或忘记而导致的能源浪费。
通过合理使用温控阀,可以实现地暖系统的节能节电,达到节省能源、降低使用成本的目的。
自力式温控阀工作原理与用途

自力式温控阀工作原理与用途摘要:自力式温控阀是一种常用于工业和建筑领域的温度控制设备。
本文将介绍自力式温控阀的工作原理和广泛应用的用途。
引言:随着工业和建筑领域对温度控制的需求不断增加,自力式温控阀成为了一种常见的温度控制设备。
自力式温控阀通过调节流体的流量来控制温度,具有简单、可靠、节能等优点。
本文将重点介绍自力式温控阀的工作原理和用途。
一、工作原理自力式温控阀根据温度变化来调整阀门开度,从而控制流体的流量。
其工作原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温度感应器检测温度变化:自力式温控阀通常通过热膨胀元件作为温度感应器。
当温度发生变化时,热膨胀元件会发生膨胀或收缩,进而引起其他部件的运动。
2. 传导热量到活塞或传感元件:热膨胀元件通常会通过传导热量来影响活塞或传感元件的运动。
这通常是通过热传导实现的。
3. 控制阀门开度:活塞或传感元件的运动会进一步影响阀门的开度。
当温度升高时,活塞或传感元件会扩张,从而打开阀门,增加流体流量。
相反,温度降低时,活塞或传感元件会收缩,关闭阀门,减小流体流量。
通过这样的工作原理,自力式温控阀可以实现对流体的精确温度控制。
二、用途自力式温控阀在工业和建筑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它们常见的用途:1. 暖通空调系统:自力式温控阀可以应用于暖通空调系统中,实现对室内温度的精确控制。
它们可以用于调节供暖水或冷却水的流量,以及控制供暖或制冷设备的运行。
2. 工业生产:在工业生产中,自力式温控阀可以用来控制流体的温度,确保生产过程中的温度要求得到满足。
例如,在化工生产中,自力式温控阀可以用来控制反应器中的温度。
3. 锅炉控制系统:自力式温控阀在锅炉控制系统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它们可以用来控制锅炉的水温和蒸汽压力,确保锅炉运行在安全、高效的状态。
4. 热水供应系统:自力式温控阀可以用于热水供应系统,在供热过程中对水温进行控制,保证用户得到符合需求的热水。
5. 汽车工业:自力式温控阀也广泛应用于汽车工业中,用于控制汽车的冷却系统。
温控阀原理

温控阀原理温控阀是一种用于控制流体温度的装置,它在工业生产和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温控阀的原理是基于热力学和控制理论,通过调节阀门的开启程度来控制流体的温度,从而实现温度的稳定和精确控制。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温控阀的原理和工作机制。
首先,温控阀的原理基于热力学定律,根据流体的温度变化来调节阀门的开启程度。
当流体温度超出设定值时,温控阀会自动调节阀门的开启程度,使流体温度恢复到设定值附近。
这样可以保证流体在一定温度范围内稳定运行,满足工业生产和生活中对温度精度的要求。
其次,温控阀的工作机制主要包括传感器、执行机构和控制系统三部分。
传感器负责感知流体的温度变化,将信号传输给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根据传感器信号来判断流体的温度是否超出设定值,并控制执行机构调节阀门的开启程度;执行机构则根据控制系统的指令,调节阀门的开启程度,从而实现对流体温度的精确控制。
最后,温控阀的原理还涉及到流体的物理特性和控制理论。
不同的流体在不同的温度下具有不同的物理特性,如粘度、密度等,温控阀需要根据流体的特性来选择合适的控制策略,以实现对流体温度的精确控制。
同时,控制理论中的PID控制等算法也被广泛应用于温控阀的控制系统中,通过对传感器信号进行处理,实现对阀门开启程度的精确调节,从而实现对流体温度的稳定控制。
总的来说,温控阀的原理是基于热力学和控制理论,通过传感器、执行机构和控制系统的协作,实现对流体温度的精确控制。
温控阀在工业生产和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对于保障生产安全和产品质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保障生活环境舒适度等方面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温控阀的原理和工作机制,为相关领域的工作者和研究人员提供参考和帮助。
温控阀工作原理

温控阀工作原理引言温控阀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系统中的自动调节装置。
其作用是通过对流体介质的温度进行监测和控制,来实现温度的稳定和调节。
本文将介绍温控阀的工作原理,包括其组成结构、工作过程以及工作原理的应用等方面。
一、温控阀的组成结构温控阀由温度感应元件、执行机构和控制系统组成。
1. 温度感应元件温度感应元件是温控阀的核心部分,它负责感知周围环境的温度变化,并将其转化为电信号输出。
常见的温度感应元件有热电偶和热敏电阻等。
热电偶是一种基于两种不同金属的接触效应产生电动势的元件。
当温度发生变化时,两种不同金属的伸缩性不同,导致电动势的变化。
这个变化通常用来测量温度。
热敏电阻是一种在温度变化下电阻发生变化的元件。
根据温度上升,电阻值呈正相关性变化,根据这种变化可以确定温度变化的大小。
2. 执行机构执行机构是根据温度感应元件的信号来控制流体介质的流动。
常见的执行机构有电动执行机构和气动执行机构。
电动执行机构是通过电动机驱动来控制阀门的开启和关闭。
当温度感应元件检测到温度变化时,电动执行机构会根据控制系统的指令来调整阀门的开启程度,以控制流体介质的流动量。
气动执行机构是利用气源驱动阀门的开启和关闭。
当温度感应元件检测到温度变化时,气动执行机构会根据控制系统的指令,通过控制气源的压力变化来控制阀门的开闭状态。
3. 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是温控阀的智能部分,它接收温度感应元件的信号,并根据预设的温度范围和工作参数来控制执行机构的动作。
控制系统可以包括计算机、微处理器、传感器等组成。
二、温控阀的工作过程温控阀的工作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温度感应温度感应元件会根据流体介质的温度变化,产生相应的电信号。
这个信号通常是模拟信号,需要通过信号处理电路进行处理。
2. 信号处理信号处理电路会将模拟信号转化为可供控制系统处理的数字信号。
处理电路可以进行放大、滤波等操作,以保证信号的稳定和可靠性。
3. 控制指令控制系统接收到信号处理后的数字信号,根据预设的温度范围和工作参数,生成相应的控制指令。
温控阀门原理

温控阀门原理
温控阀门是一种能够根据温度变化自动调节流体通道的装置,
它在工业生产和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温控阀门的原理是利
用温度感应元件感知介质温度的变化,通过控制阀门的开启程度来
调节介质的流量,从而达到控制温度的目的。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
温控阀门的工作原理及其应用。
首先,温控阀门的工作原理是基于热力学原理的。
当介质温度
发生变化时,温度感应元件会感知到这一变化,并将信号传递给控
制系统。
控制系统根据接收到的信号,调节阀门的开启程度,从而
改变介质的流量,进而实现温度的控制。
这种自动调节的特性使得
温控阀门在工业生产中能够稳定地控制介质的温度,提高生产效率。
其次,温控阀门的应用非常广泛。
在工业生产中,温控阀门常
用于控制冷却水、加热蒸汽、热油等介质的温度,保证生产设备的
正常运行。
在生活中,温控阀门也被广泛应用于空调、暖气等领域,调节室内温度,提升生活舒适度。
另外,温控阀门还常用于医疗设备、实验室仪器等领域,确保设备运行时的稳定温度。
总之,温控阀门是一种能够根据温度变化自动调节流体通道的
装置,其工作原理基于热力学原理,通过温度感应元件感知介质温
度的变化,实现对介质流量的自动调节。
温控阀门在工业生产和生
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能够稳定地控制介质的温度,提高生产效率,提升生活舒适度,确保设备运行时的稳定温度。
因此,温控阀门在
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对于提高生产效率和改善生活
质量都具有重要意义。
温控阀工作原理

温控阀工作原理
温控阀是一种用于调节流体流动和温度的装置,工作原理主要基于温度感应元件和执行元件的作用。
1. 温度感应元件:温控阀内部安装有感温元件,通常为热敏电阻、热电偶或热电阻。
这些感温元件可以根据流体温度的变化发生相应的电信号输出。
2. 控制系统:温控阀还配备了一个控制系统,用于接收感温元件发出的电信号,并进行适当的处理。
常见的控制系统有PID 控制器,可以精确地控制和调节温度。
3. 执行元件:根据控制系统的指令,执行元件控制温控阀的开启程度。
一般来说,执行元件有两种类型:电动执行器和气动执行器。
电动执行器通过电机驱动温控阀的开启和关闭,而气动执行器则通过气压实现。
具体工作过程如下:
1. 当流体温度升高时,感温元件检测到温度的变化,并输出相应的电信号。
2. 控制系统接收到电信号后,根据事先设定的温度设定值和控制算法进行计算和判断。
3. 控制系统根据计算结果,输出控制信号给执行元件。
4. 执行元件根据控制信号的作用,控制温控阀的开度。
开度的大小决定了流体的流量,从而调节温度的变化。
5. 当流体温度接近或达到设定的温度值时,控制系统调整控制信号,使温控阀关闭或部分关闭,以保持温度在设定范围内。
总之,温控阀通过感温元件、控制系统和执行元件的协同作用,实现对流体温度的自动控制和调节。
温控阀工作原理

温控阀工作原理温控阀是一种用于控制流体介质温度的装置,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建筑、供暖、制冷等领域。
它可以根据预设的温度要求,自动调节流体介质的流量和温度,以实现精确的温度控制。
本文将介绍温控阀的工作原理及其组成部分。
一、温控阀的组成部分温控阀主要由阀体、阀芯、温度传感器、控制模块及执行机构等组成。
1. 阀体:阀体是温控阀的主体,用于连接管路并控制流体的流动。
通常是由金属材料制成,并具有良好的耐压和耐腐蚀性能。
2. 阀芯:阀芯是温控阀的核心部件,负责控制流体的流量。
根据不同的工作原理,阀芯可以分为直动式和反作用式两种。
3. 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用于实时监测流体介质的温度,并将监测到的温度信号传送给控制模块。
常见的温度传感器有热电偶、热电阻等。
4. 控制模块:控制模块是温控阀的大脑,根据接收到的温度信号和设定的温度目标,控制阀芯的开度,从而调节流体介质的温度。
5. 执行机构:执行机构根据控制模块的指令,来驱动阀芯的运动,实现温度的调节。
常见的执行机构有电机驱动、气动驱动等。
二、温控阀的工作原理温控阀根据温度信号的变化,通过控制阀芯的开闭程度,来调节流体介质的温度。
下面将结合直动式和反作用式两种不同的工作原理进行介绍。
1. 直动式温控阀的工作原理直动式温控阀通过温度传感器实时监测流体介质的温度,并将监测到的温度信号传递给控制模块。
控制模块根据设定的温度目标和实际温度,计算出阀芯的开度。
然后,执行机构根据控制模块的指令,驱动阀芯的运动,实现温度的调节。
当流体介质温度低于设定温度时,控制模块将指令传递给执行机构,执行机构打开阀芯,增大流体的流通面积,提高流量和温度。
反之,当流体介质温度高于设定温度时,执行机构将阀芯关闭,减。
自力式温控阀工作原理

自力式温控阀工作原理自力式温控阀是一种用于调整水或蒸汽流量的阀门。
它能够依据温度变化自动调整阀门的开度,从而达到保持负载温度稳定的目的。
在以下文档中,我们将深入探讨自力式温控阀的工作原理及其常见应用场景。
1. 工作原理自力式温控阀的工作原理基于金属薄膜的热敏效应。
当温度上升时,金属膜会发生热膨胀,从而导致内部的阀门芯移动,更改阀门的开度。
相反,当温度下降时,金属膜也会收缩,阀门芯就会向原始位置移动,以达到最优的调整状态。
要实现这种机制,自力式温控阀通常包括两个紧要部分:一个作为感温器的温度感应元件和一个与阀门芯相关联的微型掌控组件。
整个系统通常由下列部件构成:•阀门本身•对温度数据进行解读的传感器•热敏金属薄膜•用于确定最佳掌控位置的阀门芯•与阀门芯直接相关联的掌控器•压力表及其它附属设备下面是自力式温控阀的实在工作流程:1.当流体进入自力式温控阀时,会使阀门芯的位置发生微小变化,并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调整。
2.一旦传感器感知到温度变化,就会判定当前温度与设定值之间的差距,并通过管路中内置的捏管或其它阀门的开度来调整水流量,以达到设定温度。
3.此时,阀门芯会自动移动以更改阀门的开度,流体流量因此发生变化,温度得以稳定。
总的来说,自力式温控阀是一个特别稳定的系统,能够在微小的波动范围内维持负载温度。
2. 应用场景自力式温控阀具有精度高、噪音低、安装简便等优点,在很多应用场景得到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自力式温控阀的应用场景:2.1. 暖通空调领域在暖通空调系统中,自力式温控阀是一种广泛应用的调整阀门。
它通常用于维持入口水温度的稳定,以及保持空气流量在合理范围内。
随着供暖需求量的加添,自力式温控阀的使用在这一领域中越来越普遍。
2.2. 水处理领域自力式温控阀也被广泛应用于水处理行业中。
它们通常被用于监测储存水箱的温度,以及调整恒定水流通过过滤器时的水温。
这些阀门通常会在恒定水流显现异常,或者温度超出设定范围时,自动关闭,以避开水流过热或过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控阀的工作原理及应用摘要:温控阀是供暖系统流量调节的最主要的调节设备,一个供暖系统如果不设置温控阀就不能称之谓热计量收费系统。
本文简介了温控阀的构造和原理,通过分析温控阀的流量特性,结合散热器的流量特性,同时引进阀权度的概念,阐述在散热器热特性、温控阀流量特性和阀权度的共同作用下如何确保散热器系统调节的有效性;并介绍了温控阀的安装方案;最后阐述温控阀节能作用。
关键词:温控阀流量特性阀权度热计量节能一、散热器温控阀的构造及工作原理用户室内的温度控制是通过散热器恒温控制阀来实现的。
散热器恒温控制阀是由恒温控制器、流量调节阀以及一对连接件组成,其中恒温控制器的核心部件是传感器单元,即温包。
温包可以感应周围环境温度的变化而产生体积变化,带动调节阀阀芯产生位移,进而调节散热器的水量来改变散热器的散热量。
恒温阀设定温度可以人为调节,恒温阀会按设定要求自动控制和调节散热器的水量,从而来达到控制室内温度的目的。
二、散热器的调节特性是由散热器热特性、温控阀流量特性及阀权度共同决定的。
温控阀在某开度下的流量与全开流量之比G/Gmax称为相对流量;温控阀在某开度下的行程与全行程之比l称为相对行程。
相对行程和相对流量间的关系称为温控阀的流量特性,即:G/Gmax=f(l)。
它们之间的关系表现为线性特性、快开特性、等百分比特性、抛物线特性等几种特性曲线。
对散热器而言,从水利稳定性和热力是调度角度讲,散热量与流量的关系表现为一簇上抛的曲线,随着流量G的增加,散热量Q逐渐趋于饱和。
为使系统具有良好的调节特性,易于采用等百分比流量特性的调节阀以补偿散热器自身非线性的影响(1)。
阀权度对调节特性的影响。
可调比R为温控阀所能控制的最大流量与最小流量之比:R=Gmax/GminGmax为温控阀全开时的流量,也可看作是散热器的设计流量;Gmin则随温控阀阀权度大小而变化。
在散热器系统中,由于温控阀与散热器为串联,故可调节比R与阀权度的关系为:R=RmaxKV0.5(2)以某型号的温控阀和散热器为例,散热器的流通能力为5m3/h,温控阀的阀权度为88%,实际可调比为28,对应的流量可调节范围100%-4%。
散热器在不同进出口温差下散热量的实际可调节范围见下表。
进出口温度差(℃)25 20 15 10 5可调节范围(%)100~11.6 100~13.5 100~16.1 100~20.2 100~28 有表可知,当散热器进出口温差较小时,散热量的实际可调节范围也见小。
但散热器进出口温差小于10℃时,温控阀的最小可调节散热量约为标准散热量的20%,温控阀的有效工作范围减小。
此外值得注意的一点是,温控阀的高阻力是由散热器的调节特性决定的,设计时必须考虑温控阀的这一特性,以免出现资用压力不够的情况。
三、温控阀的安装位置1、散热器恒温阀一般安装在每台散热器的进水管上或分户采暖系统的总入口进水管上。
尤其是对内置式传感器不主张垂直安装,因为阀体和表面管道的热效应可能会导致恒温控制器的错误动作,应确保恒温阀的传感器能够感应到市内环流空气的温度,不得被窗帘盒、暖气罩等覆盖。
2、为了减少投资,提出在户内系统(一户一个供暖系统)上只装一个温控阀的方案。
通常的情况下,应该每一组散热器(即每个房间)上安装一个温控阀。
为了减少投资,提出在户内系统(一户一个供暖系统)上只装一个温控阀的方案。
下面首先分析单管系统的热特性,即流量与室温的变化规律,并指出温控阀的安装方法。
2.1 单管户内系统只在末端房间装一个温控阀。
利用热网工况模拟分析软件对一个五层楼的上分式单管顺流系统(也适用于户内单管顺流系统)进行计算,其结果见表1。
表1为供水温度恒定的情况,这种情况较符合一个大的供热系统出现流量分配不均的实际工况,因而具有代表性。
在设计外温下,凡实际流量小于设计流量的(相对流量小于1),均出现上层热、下层冷的现象;凡实际流量大于设计流量的(相对流量大于1.0)都发生上层冷、下层热的情形。
表1:上分式单管顺流系统供水温度恒定时流量与室温变化室温(℃)5层4层3层2层1层相对流量(%)1.80 18.5 18.7 18.9 19.3 19.61.00 18.6 18.3 18.2 17.7 17.5、0.48 17.8 16.8 15.8 14.8 13.50.24 17.3 15.3 12.3 9.9 8.6注:供水温度81℃上述室温与流量之间的变化规律,具有普遍性。
当室外温度不等于设计外温时。
这种变化规律仍然存在,所不同的只是在设计外温,即气温最冷时,系统垂直失调最严重,也就是最高层与最低层之间的室温偏差最大;随着气温变暖,垂直失调也逐渐趋缓。
单管系统发生这种垂直失调现象的原因,主要是流量变化与散热器表面温度的变化不一致所造成的。
一般而言,散热器的散热量主要取决于散热器的表面平均温度。
在设计状态下,散热器传热面积的选取,都是根据设计工况下,各层散热器的设计表面平均温度计算的。
但在实际运行中,由于流量分配不均,各层散热器的表面平均温度的变化比率将与设计工况发生差异。
当立管实际的流量小于设计流量(即相对流量小于1.0)时,立管的供、回水温差即大于设计时的温差,此时上层散热器的表面平均温度比下层的散热器表面平均温度更有利于散热,因而出现上热下冷现象;相对流量大于1.0时,情况正相反。
单管系统垂直失调的特点是流量愈大,末端房间室温愈高;流量愈小,末端房间室温愈低,根据这种热特性,对于单管系统,每户一个温控阀,应该按如下原则按:(1)对于单管顺流的户内系统,一个温控阀应该装在该户内系统最末端房间的散热器上;(2)对于带跨越管的单管户内系统,一个温控阀应装在户内系统的入口供水管或回水管上,该温控阀的远程温度传感器需放在户内系统最末端房间里;(3)对于旧建筑的上分式单管顺流系统,每根立管的一个温控阀,应装在最底层房间的散热器上,此时,供热量应采用热量分配器计量。
应该指出:这种温控阀的使用方法,其优点是既提高了供暖系统的调节性能,又能减少工程的初投资;其缺点是每户各房间的室温为同一标准,不能随心所欲的进行调节。
2.2 双管户内系统一个温控阀装在户内入口处。
双管系统的垂直失调,是由于自然循环作用压头的变化引起系统流量变化而产生的。
这种系统,最理想的方案是在每个散热器上都装温控阀。
一些房地产开发商不愿意增加投资,取消了所有的温控阀,尽管在户内系统中,不会出现严重失调现象,但必然导致楼内各层之间的垂直失调。
在工程实践中,也证明了这一点。
为降低造价,又不影响供暖系统的调节功能,在双管户内系统中,在户内入口处装置一个温控阀,其远程温度传感器可放置任何房间。
这一方案,虽然每房间的室温调节缺乏灵活性,但却改善了楼内各层之间的冷热不均,比较符合目前国内的经济状况。
四、散热器恒温阀在采暖系统中的节能作用散热器恒温阀正确安装在采暖系统中,用户可根据对室温高低的要求,调节并设定温度。
这样就确保了个房间的室温恒定,避免了立管水量不平衡以及单管系统上下层室温不均匀的问题。
同时,通过恒温控制、自由热、经济运行等作用可以既提高室内热环境舒适度,又实现节能。
恒温控制——随气候的变化动态的调节出力,控制室温恒定,即可节能。
同时,消除温度的水平和垂直失调,也能是有利环路减少能量浪费,同时使不利环路达到流量和温度的要求。
自由热——阳光入射、人体活动、炊事、电器等热量称为采暖自由热,这部分热量由于不确定性而没有在设计运行中予以充分考虑,仅作为安全系数考虑。
实现室温控制后,这部分能量可以取代部分散热量,同时,不同朝向的房间温差也可以消除,既提高了市内热环境的舒适度,又节省了能量。
经济运行——办公建筑、公共建筑在夜间、休息日无需满负荷供热。
住宅用户也以尽量做到无人断热,以节省能量和热费。
甚至在不同的房间可以实行不同的温度控制模式:当人员集中在客厅时,卧室温度可以降低设定,客厅温度可以提高设定;在睡眠休息的时间里,卧室温度可以提高设定,客厅温度可以降低设定等等。
这些措施都可以通过散热器恒温阀来实现,已达到节能目的。
参考文献(1)李建兴,涂光备. 散热器调节特性分析. 暖通空调,2001,(5):83-85(2)涂光备,袁哲宁,黄保民等. 供热计量技术.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2006年03月09日] [阀门]专业生产各类温控阀、电磁阀、热电偶、电热管电话:86 0574 135678909**[2006年05月12日] [反应设备]欢迎各厂家来电来厂洽谈!中山市富贵电器燃具有限公司电话:86-760-322246**[2006年03月07日] [阀门]我司是专业生产减压阀,烤炉阀以及温控阀的厂家。
产品已经获得CSA, AGA, CE等认证。
公司成立13年,产品远销欧美,东南亚等国家。
产品质量稳定,已获得ISO9001认证。
电话:86 760 22463**[2005年11月27日] [其他未分类]WZA-RF11/12 系列温控阀,适用于燃气烤炉、燃气炸锅、西厨设备用常明火燃气温控阀。
详情请登陆本公司网站。
WZA-RF11/12 series temperature control valve, applicable for fuel gas oven, fuel gas boiler an... 乐清市华西电子有限公司电话:86 0577 626536**月30日闭幕的“家用电器安全标准国际学术交流会”透出信息:由全国家用电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组织的2004版IEC家用电器安全标准的转化工作即将完成,新版标准的重要变化之一,就是增加了家用电器的智能化内容。
据全国家用电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高级工程师李一介绍,国际电工委员会即IEC 的2004版《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第1部分通用要求》是在2001版的基础上修订的,我国直接将2004版的IEC家用电器安全标准转化为国家标准,这项工作即将进入报批阶段。
新版IEC家电安全标准的一个重要的变化是增加了智能化的要求。
李一举例说,空调温控器原来是通过温控包体积的变化来控制的,温度误差在正负1.5摄氏度,现在是通过电子传感器控制,温度误差可在正负0.5摄氏度之间。
空调的间室温度以往是机械式温控装置,各间室的温度是固定的,现在使用了智能化的技术,温度是可以调节的。
各种智能化技术应用于家用电器,极大地方便了消费者的使用,也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家用电器的能源消耗,但这些技术需要通过标准确定其安全性能。
压力式温控既然根据金属热胀冷缩的原理,可以设计出双金属温度开关,人们不禁要问那么能不能利用其他物体的这种特性来做成温度开关呢?回答是肯定的,压力式温控开关就是利用了气体受热膨胀,压力增大来实现开关的功能的。
压力温控开关在工业领域应用很广,主要是因为它的输出力比较大,而且不用电源,完全是气体,符合本征安全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