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神经、内分泌和免疫系统的相互调节资料
神经内分泌免疫相互调节信息分子

神经内分泌免疫相互调节信息分子
神经内分泌免疫相互调节信息分子是指在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之间相互作用中起到信息传递和调节作用的分子。
这些分子包括神经递质、激素、细胞因子等。
它们可以在不同系统之间传递信号,从而实现系统间的协同作用。
例如,当身体遭遇病原体入侵时,免疫系统会释放细胞因子,这些细胞因子可以通过血液循环到达中枢神经系统,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
同时,内分泌系统也会释放激素,如肾上腺素和皮质醇等,以应对压力和炎症反应。
这些激素可以影响免疫系统的功能,并与细胞因子相互作用。
神经内分泌免疫相互调节信息分子的研究对于深入了解身体的生理和病理过程具有重要意义,也为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靶点。
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间的相互调节作用

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间的相互调节作用《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间的相互调节作用》嘿,朋友们!想象一下,你的身体就像一个超级复杂但又超级有序的大工厂。
在这个工厂里,有三个特别重要的部门,那就是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
它们就像是三位配合默契的好伙伴,相互调节、相互协作,共同维持着你身体这个大工厂的正常运转。
有一天,你因为一些事情心情特别不好,就像那天空突然布满了乌云。
这时候神经系统这个急性子家伙就开始行动啦!它感受到你的情绪变化,迅速发出信号。
内分泌系统这个慢性子呢,也不慌不忙地开始调整各种激素的分泌。
你瞧,就像有一群小精灵在身体里忙碌地传递着各种信息。
这时候免疫系统也察觉到了异样,它可是个厉害的卫士呢!它会根据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指示,调整自己的状态。
比如说,当你压力特别大的时候,免疫系统可能就会稍微有点松懈,就像一个累坏了的士兵,战斗力可能会下降那么一点点。
但要是你心情特别好,吃嘛嘛香,那免疫系统就像打了鸡血一样,活力满满,时刻准备着对抗那些入侵身体的坏家伙。
咱们来具体说说这三个小伙伴是怎么相互调节的吧。
神经系统就像个指挥官,它通过神经信号快速地传达各种指令。
内分泌系统呢,就像个魔法师,它用各种激素来施展魔法,影响身体的各种功能。
而免疫系统呢,就是那个勇敢的战士,负责保护身体免受外敌的侵害。
神经系统可以直接影响内分泌系统。
比如说,当你紧张的时候,神经系统会让肾上腺分泌出更多的肾上腺素,让你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准备好应对紧急情况。
这就好像神经系统对着内分泌系统喊:“嘿,伙计,快给我来点能量!”内分泌系统马上就行动起来,给身体提供动力。
反过来,内分泌系统也能影响神经系统。
那些激素就像魔法药水一样,可以改变神经系统的功能。
比如甲状腺激素能让你更有精神,更聪明伶俐。
而免疫系统和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之间的关系也很密切呢!当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出问题的时候,免疫系统也可能会跟着乱了套。
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调节.ppt

神经内分泌免疫⽹络调节.ppt2.活化的单核⼀巨噬细胞⽣成和释放IL-l增多,则IL-1作⽤于下丘脑,促进CRH释放,进⽽促进腺垂体释放ACTH,继⽽促进肾上腺⽪质释放GC。
3.ACTH和GC可分别抑制IL-1的进⼀步⽣成和释放。
4.ACTH的前体POMC裂解释放的α-MSH可在中枢⽔平对抗IL-l刺激CRH分泌的效应。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质-胸腺环路该环路是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质(HPA)轴与胸腺(thymusgland)构成的环路(HPA-胸腺环路)。
具体调节机制是:1.HPA轴中的ACTH和GC均可抑制胸腺的功能,即抑制胸腺细胞的增殖和胸腺激素、细胞因⼦的释放(图16-3)。
神经纤维不仅分布在⾎管周围,还深⼊到⽪质和髓质的实质细胞中,与胸腺细胞,T、B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形成接触。
⽤辣根过氧化酶标记法证实了胸腺的神经纤维是来源于脊髓腹⾓和延髓的神经核团。
(-)⼤脑⽪质对免疫系统的调节⼤脑⽪质是中枢神经的最⾼中枢,⽽且参与了许多免疫反应的调节,并且存在分区现象。
实验表明,切除⼩⿏的左侧⼤脑⽪质,T淋巴细胞和NK细胞的活性,以及IL-2产⽣的能⼒受到抑制;⽽切除⼩⿏的右侧⼤脑⽪质,产⽣T淋巴细胞和NK细胞活性增强等免疫促进作⽤。
条件反射是脑的⾼级功能的表现,主要涉及感知和⾏为的联系。
传统的免疫学观点看来,免疫反应与感知和⾏为⽆关。
但近来的研究表明,免疫反应可以建⽴条件反射(条件性免疫反应),这是⼤脑⽪质参与免疫调节的⼀个佐证。
条件性免疫反应(conditionedimmuneresponse)是指根据巴甫洛夫条件反射的模式,将某⼀中性刺激与⼀些能够引起机体免疫反应的刺激(⾮条件刺激)相结合并强化后,在⾮条件刺激完全不存在的情况下,单独给予该中性刺激,仍然会引起近似于或⼤于单独⾮条件刺激所致的免疫学效应;⽽该中性刺激与少于先前强度的⾮条件刺激结合时,也可取得等于甚或优于⾮条件刺激全量的免疫学效应。
神经和内分泌系统的协调与调控

内分泌系统组成及功能
01
下丘脑-垂体系统
通过分泌多种激素调节机体的生长 、发育、代谢和免疫等功能。
肾上腺
分泌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等激 素,参与机体的应激反应。
03
02
甲状腺
分泌甲状腺激素,调节机体的代谢 率和能量消耗。
胰岛
分泌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等激素, 调节血糖水平。
04
两者间相互作用关系
神经系统对内分泌系统的调节
神经和内分泌系统的协调 与调控
汇报人:XX 2024-01-27
目录
contents
• 神经和内分泌系统概述 • 神经对内分泌系统调控机制 • 内分泌对神经系统影响及作用机制 • 典型案例分析:应激反应中神经-内分
泌协调 • 实验方法与技术应用探讨 • 总结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01
神经和内分泌系统概述
细胞培养技术在机制研究中应用
原代细胞培养
从动物或人体组织中分离出原代细胞进行培养,以研究神 经内分泌细胞的生理功能、信号传导和调控机制。
细胞系培养
利用建立的神经内分泌相关细胞系,如神经元、垂体细胞 等,进行大规模培养和研究,以揭示细胞增殖、分化和激 素分泌等过程的分子机制。
三维细胞培养
通过模拟体内细胞生长环境,建立三维细胞培养体系,以 更真实地反映神经内分泌细胞在体内的生长和调控情况。
生物信息学分析
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高通量测 序和蛋白质组学数据进行深入挖 掘和分析,以发现新的调控网络 和关键分子,为神经内分泌相关 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靶点和思路 。
06
总结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当前存在问题和挑战
01
神经和内分泌系统交互机制尚未完全明确
《婴幼儿生理基础》题库

《婴幼儿生理基础》题库第一章人体概述一、判断题1.人体的基本组成是细胞、组织、器官和系统构成的。
()2.细胞膜是固态脂质双分子层为骨架,其中镶嵌着各种蛋白质。
()3.人体的生理调节包括神经调节、体液调节、自身调节。
()二、单选题1.下面不是属于细胞器的是 ( )。
A.线粒体B.核糖体C.内质网D.细胞核2.下列哪个不是人体组织四大类( )。
A.上皮组织B.结缔组织C. 神经组织D.肌组织3.下列不属于人体器官的是 ( )。
A.单层扁平上皮B.心脏C.肝脏D.肾脏三、简答题1.简述上皮组织包括哪些上皮?2.简述结缔组织包括哪些?3.人体系统包括哪些?参考答案一、判断题二、单选题三、简答题1.简述上皮组织包括哪些上皮?单层扁平上皮、单层立方上方、单层柱状上皮、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复层扁平上皮、变移上皮2.简述结缔组织包括哪些?广义的结缔组织,包括淋巴、血液、较坚固的软骨与骨和松软的固有结缔组织;大家经常说的结缔组织仅指固有结缔组织而言。
结缔组织由细胞和大量细胞间质构成,而结缔组织的细胞间质包括固态、液态或胶体状基质、细丝状的纤维和不断循环更新的组织液,具有重要功能和意义。
3.人体系统包括哪些?人体共有十大系统:运动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感觉器官和皮肤、免疫系统,这些系统协调配合,使人体内各种复杂的生命活动能够正常进行。
第二章神经系统一、填空题1.中枢神经系统包括_____和_____。
2._____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3.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是_______。
4.会两手传递玩具是______月龄婴幼儿所能达到的能力。
二、选择题1.()反射的建立提高了人适应环境的能力。
A.高级反射B.低级反射C.条件反射D.非条件反射2.脑的高级功能也体现在托育机构的()活动中。
A.语言B.认知C.睡眠D.运动3.下列属于非条件反射的是()。
A.握持反射B.吸吮反射C.缩手反射D.膝腱反射4.通过吸引婴幼儿兴趣来提高婴幼儿注意力的方式,主要是利用了神经系统的什么活动特点?()。
神经内分泌和免疫功能的关系.

免疫系统对神经活动的影响
大鼠实验中观察到,用注入羊红细胞方法诱 导免疫反应,抗体生成增多达顶峰时,下丘 脑某些神经元电活动增加1倍以上,提示免 疫反应可改变神经活动。 在裸鼠中注入白介素-1,可使下丘脑有关神 经元释放更多的促肾上腺皮持激素释放激素, 致血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和糖皮质激素升高 几倍,说明白介素-1可作用于下丘脑神经元。
神经、内分泌和免疫功能的关系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王建明
神经与内分泌功能间有密切的关 系,近来年研究发现,神经、内分泌 和免疫功能间也有密切的关系,并认 为三者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调节网络。
神经对免疫功能的作用
神经通过两条途径影响免疫功能,一 是通过神经释放递质发挥作用,另一 是通过改变内分泌活动转而影响免疫 功能。骨髓、胸腺、淋巴结等免疫器 官均有自主神经进入,虽然神经纤维 主要是支配血管的,但末梢用于免疫细胞。
免疫系统对内分泌功能的影响
白介素-1能作用下丘脑而增加促肾上腺皮质 激素和糖皮质激素的血中含量。大鼠中观察 到,注入羊红细胞诱导免疫反应达到高峰期 间,血中糖皮质激素含量上升而甲状腺激素 含量下降,这一机制可能是一种负反馈调节, 使免疫反应受到压抑而不致过分。较低浓度 白介素-1使胰岛B细胞的胰岛素分泌增加。 免疫细胞具有内分泌细胞样功能。免疫细胞 分泌各种免疫因子均为多肽或蛋白质,认为 免疫因子是免疫细胞产生的内分泌样物质。
神经对免疫功能的作用
去甲肾上腺素能抑制免疫反应,免疫细胞上 有相应有肾上腺素能受体。乙酰胆碱能增强 免疫反应,免疫细胞上胆碱能受体主要为M 型。脑啡肽能增强免疫反应,β-内啡肽作用 比较多样,有时能促进免疫反应,有时则抑 制免疫反应。
神经细胞在特定条件下可产生免疫因子,如 在内毒素处理后产生白细胞介素-1(白介素1)等。
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的相互调节机制

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的相互调节机制人体的免疫系统可以看作是一个精密的机器,保护我们免受外界细胞和病原体的侵害,维护着我们的生命系统。
神经系统则是人体的“控制中心”,掌管着我们的感知、思维、行动等一系列生理活动。
然而,这两个系统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之间也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和相互作用。
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之间的联系是如何建立的?这得从胚胎时期开始说起。
在胚胎发育的早期,胚泡内部的某些细胞放出化学物质,以吸引另一些细胞向它们聚集。
其中,两类分化成神经原细胞和免疫细胞。
随着胚胎的发育,这两类细胞在不同的组织、器官和系统中不断分化、增殖和分布。
因此,它们之间的联系由胚胎时期就已定型,并随着生长发展不断加强。
要说明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之间的联系,首先要介绍神经内分泌系统。
神经内分泌系统由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组成,其主要作用是传递神经信号和物质通过内分泌途径发挥生理效应。
神经系统通过神经元传递神经信号,内分泌系统通过内分泌腺细胞分泌激素,这两者之间交互作用密切,共同维持机体的稳态。
神经内分泌系统在免疫系统中的作用是调节免疫功能。
大量研究表明,神经内分泌系统可以通过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调节,影响免疫细胞的增殖、功能和分泌。
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是人体自主神经系统的两个分支,分别对应着人体的应激和放松、休息状态。
它们通过释放不同的神经递质,对免疫细胞的活性和数量进行控制。
例如,交感神经释放去甲肾上腺素和能使免疫细胞产生炎症反应的细胞因子,而副交感神经则释放乙酰胆碱和能抑制炎症反应的细胞因子。
这些神经递质可以影响白细胞通过血管壁进入感染部位、减少细胞凋亡和增强免疫干预效应等。
另外,神经内分泌系统还可以通过神经肽和荷尔蒙对免疫细胞产生影响。
神经肽是由神经元释放的分子,具有广泛的生理功能,包括促进细胞增殖、调节炎症反应、消除自由基等。
荷尔蒙则是由内分泌腺分泌的分子,能够调节免疫细胞的生长、分化、功能和分泌等生理活动。
神经生物学第七章 神经、内分泌与免疫系统的关系

下丘脑调节因子的化学性质和主要作用
(3) 下 丘 脑 调 节 性 多 肽 发 挥作用的途径
下丘脑—垂体门脉系统
下丘脑的促垂体区核团神 经元轴突投射到正中隆 起,将下丘脑调节肽释 放入第一级毛细血管网 (下丘脑-垂体门脉系 统),到第二级毛细血 管网转运到腺垂体,调 节后者的分泌活动。
神经垂体主要贮存抗利尿激素 (antidiuretic hormone, ADH, 血管升压素)和催产素 (oxytocin, OXT)
下丘脑的内分泌区主要集 中在正中隆起、弓状核、 视交叉上核、腹内侧核和 室周核等基底部的“促垂 体 区”(hypophysiotropic area),以及视上核、室旁 核等核团
海马、杏仁核破坏:免疫功能增强:淋巴细胞绝对 数、免疫球蛋白、淋巴细胞反应性和NK细胞活 性增加
3、应激与免疫 ➢应激的类型:过冷、过热、中毒、感染、
创伤、外科手术、发热、缺氧、疼痛、过 劳、恐惧等
➢一般情况下,应激可激活下丘脑-垂体- 肾上腺轴的作用,引起肾上腺皮质激素升 高,导致免疫功能下降
二)、神经递质对免疫系统的调节作用 1、儿茶酚胺 情绪激动、恐惧使机体儿茶酚胺升高或外给儿茶酚胺:
数量
4、组胺 抑制单核细胞产生IL-1、IFN-、IL-2 抑制巨噬细胞产生补体
三)、神经肽对免疫系统的调节作用
神经肽(neuropeptide):一类生物活性肽。 1、内源性阿片肽:-内啡肽(endophin)、亮啡
肽、甲啡肽
对免疫功能的作用较复杂:不能定论。 低浓度-内啡肽促进淋巴细胞转化,高浓度抑制
▪ TRH成为第一个被分离纯化并被阐明结构与功能 的下丘脑激素,它为3肽,因此也是迄今为止所 知的最小的活性肽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神经、内分泌和免疫系统的相互调节
一.引言 二.神经系统对免疫系统、内分泌系统的调节 三.内分泌系统对神经系统、免疫系统的调节 四.免疫系统对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的调节 五.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相互调 节的 机制
一.引言
1.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概念: A. ’1963,谢少文首先提出构想 B. ’1977,Besedovsky首先获得证据 C. ’1980Blalock and Smith正式提出了神经— 内分泌—免疫网络的设想。 2.目前的研究方向: A.神经、内分泌对免疫的调节 B.免疫系统对神经、内分泌系统的调节 C.各种调节因子与人类行为及健康的关系
神经肽对免疫功能的调节
内原性阿片肽可提高外周血中T细胞数量;促进 抗体生成,促进IFN-γ、IL-2的产生;增强NK 细胞的杀伤力;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 P物质促进巨噬细胞的趋化性、游走性和吞噬能 力;增加抗体的分泌;提高T淋巴细胞的数量。 生长抑制素为一14肽,可抑制生长激素、胰岛素、 的多种激素的释放,也调节巨噬细胞的活性。
神经系统
激素
神经肽 神经激素 递质 免疫系统 细胞因子
内分泌系统
三.内分泌系统对神经系统、免疫系统的调节
免疫组化实验结果显示:神经细胞膜和 细胞质中存在着几乎所有内分泌激素的 受体。 各种激素分别作用不同的神经元,产生 生理活动的改变。 免疫细胞上也有多种激素受体。
四.免疫系统对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的调节
1.免疫器官释放的激素对神经-内分泌的 影响(胸腺素对下丘脑神经细胞释放促 激素的影响) : 2.免疫细胞释放的细胞因子对神经-内分 泌的影响:
二.神经系统对免疫系统、内分泌系统的调节
(一)实验证据
脑(下丘脑、隔区、海马、杏仁核、大脑皮质) 损伤,可抑制免疫功能,主要表现为脾细胞 数量减少,淋巴细胞增殖及自然杀伤细胞的 活性下降。 左侧大脑皮质破坏,可抑制大鼠的T细胞增殖; 右侧大脑皮质 破坏时,T细胞增殖增强。 精神因素(焦虑、紧张的心理应激)使T细胞活 性下降,对病毒、真菌感染的抵抗能力和对 肿瘤细胞的检测能力下降,间接引起B细胞抗 体的生成能力降低,导致继发性感染。
B.神经-体液因素对免疫功能的调节
神经系统
下丘脑分泌释放促激素和抑制释放激素 CRF 垂体分泌促激素 ACTH 内分泌腺分泌激素 免疫细胞的功能 Glucocorticoid
(三)神经系统对内分泌功能的 调节
A.神经调节: 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 B.神经-体液调节: 下丘脑-垂体-内分泌器官
二.神经系统对免疫系统、内分泌系统的调节
(二)调节途径
1.神经系统通过神经末梢释放神经递质调节 免疫器官和内分泌器官的活动 2.神经系统通过下丘脑释放神经激素调节免 疫器官和内分泌器官的活动
神经系统对免疫功能的调节
A.神经支配: 骨髓、胸腺、脾、淋巴结上都有植物神经的 分布,切断新生期大鼠支配脾的神经,出现 免疫应答增强。交感神经兴奋可抑制T细胞的 增殖,副交感神经的作用与此相反。 免疫细胞膜上几乎具有所有神经递质 和调质的受体。
细胞因子对内分泌的调节
生长激素释放激素(GHRH) 促性激素(CRF) 促甲状腺激素(TSH) 催乳素 (PRL)
细胞因子对痛觉的调节
IFN-α 具有中枢镇痛作用,这种作用可 被纳洛酮所阻断或反转。 IL-2具有中枢和外周镇痛作用,这种作 用也可被纳洛酮所阻断或反转。 机理: IFN-α , IL-2 内源性阿 片肽的释放 镇痛
细胞因子对神经系统的调节
IL-1,IL-2,IL-6,IL-3,TNF,IFN-α, IFN-β,IFN-γ对神经元的都具有营养作用, 修复作用。 IL-2促进海马区ACH神经元活动并释放递质; 大脑前额叶,脑干,下丘脑NE神经元活动 增强。
五.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之间的调节
神经递质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儿茶酚胺升高,使巨噬细胞的趋化性和吞噬能 力下降;外周血中的淋巴细胞减少;抗体 减少。NE是通过β 2受体介导的。 5-HT可使IgG/IgM的分泌减少。 Ach可增加骨髓中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的数量。 组织胺对巨噬细胞产生补体成分C2、B因子有 剂量依赖效应;对IFN-γ、IL-2的分泌起抑 制作用。组织胺通过H2受体介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