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创新设计课程设计--推骑婴儿车

合集下载

电动婴儿车课程设计

电动婴儿车课程设计

电动婴儿车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电动婴儿车的基本结构原理,掌握其电路组成、驱动方式及安全性能要求。

2. 学生能够掌握电动婴儿车的主要部件及其作用,如电池、电机、控制器等。

3. 学生了解我国电动婴儿车行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决电动婴儿车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2.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设计并制作一个简易的电动婴儿车模型。

3. 学生能够运用科学方法,对电动婴儿车的性能进行测试和评估。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电动婴儿车及科技创新的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2. 学生树立安全意识,关注电动婴儿车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问题。

3. 学生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学会分享、交流和合作。

本课程针对五年级学生设计,结合学生好奇心强、动手能力逐步提高的特点,注重实践性与探究性。

课程以电动婴儿车为主题,结合课本知识,让学生在了解电动婴儿车原理的基础上,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安全意识、团队协作精神及科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电动婴儿车的基本结构原理- 电动婴儿车的电路组成与工作原理- 驱动方式:电机、电池、控制器的作用及相互关系2. 电动婴儿车主要部件及其功能- 电池类型、性能参数及其使用注意事项- 电机的工作原理、类型及选型方法- 控制器的作用、分类及其控制原理3. 电动婴儿车安全性能要求- 我国电动婴儿车安全标准及规定- 安全装置:制动系统、灯光、安全带等的作用及检查方法4. 电动婴儿车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我国电动婴儿车市场现状及竞争格局- 新技术、新材料在电动婴儿车行业中的应用与发展趋势5. 实践操作:电动婴儿车模型设计与制作- 小组合作,设计方案,制作简易电动婴儿车模型- 性能测试与评估:速度、续航、稳定性等教学内容按照课程目标,结合课本第十五章《电与磁》的相关知识,进行科学、系统地组织。

先进设计系统课程设计——能上下楼梯的小推车

先进设计系统课程设计——能上下楼梯的小推车

先进设计系统课程设计——能上下楼梯的小推车一《先进设计系统》课程设计任务书1.本课程设计的目的先进系统课程设计是《先进设计系统》课程的重要教学环节,是一次重要的专业设计训练。

要达到的基本目的是:⑴使学生学会《先进设计系统》(戴庆辉编著, 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提供的产品设计基本理论,加深对新产品规律和特点的认识,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培养学生独立从事整机设计和创新设计的初步能力。

⑵通过上机、计算、绘图、运用设计资料、手册,熟悉国家标准、规范,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机构选型、组合和确定运动方案、进行产品系统设计的基本技能,以及运用计算机、现代设计方法和技术资料诸方面的能力。

⑶强化本课程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得到一次较完整的设计过程的基本训练,为今后从事设计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2. 本课程设计的工作内容在规定的时间内,要求每个学生完成以下工回顾和总结,分析此次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以提高今后的设计能力。

通过答辩也可检查学生实际掌握的设计知识情况,作为评定成绩的主要依据之一。

在答辩前,应做好两方面的工作:⑴按要求完成规定的作业。

把图样叠好,说明书订好。

⑵作好回顾和总结。

从功能设计到结构设计中各方面的具体问题,做一个全面的回顾和总结,进一步把不懂的、不清楚的或尚未考虑到的问题弄懂、弄透。

答辩不以选题所涉及的内容为限,主要有:功能实现、方案制定、理论计算、结构设计、材料选择、加工工艺、尺寸、公差和制图等方面的问题。

5. 考核方式根据所完成设计的图样和说明书的质量,特别是对教材的实际学习情况,平时设计过程中的学习态度、工作能力、方案制订,诸方面综合评定,重在全程参与,有所创新。

成绩先分为优、良、中、及格、不及格5个等级,后排序计分。

二《先进设计系统》课程设计说明书能上下楼梯的小推车设计说明书一、设计说明(一)设计目标及要求1. 目标:能上下楼梯的小推车根据调查分析以及自己现有水平的限制,设计的小推车主要是比较简单的类似于超市的购物车大小的小推车,在超市购物车的基础上来改进前腿和后轮使得小推车能够便捷的上下楼梯。

机械创新设计课程设计

机械创新设计课程设计
机械创新设课程设计
------推骑婴儿车
指导老师:康志成 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班级:10机制本一 姓名:廖才生 学号:10011042
设计前景
当你出门陪孩子的时候你可以小心翼翼的推
着自己的小孩散步,但是散步累了,你就可 以通过旋转锁紧装置完成变形,使我们的婴 儿车能变成轻松百倍的三轮车婴儿车。 这样的爱心机械创新设计一定会受到大部分 的家长的喜爱,再加上估计制作成本不高, 一定会受到一定的是市场青睐。
骑行结构
推行结构
骑行模型
推行模型

转换动画
欢迎指正

机械创新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

机械创新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

《机械创新设计》课程综合大作业设计题目:推骑婴儿车分院:机电分院专业:机械设计与制造及其自动化学号:20110410220423班级:机制 4 班姓名:章林辉指导教师:周启兴设计日期:2013年11月11日摘要 (1)一、创意构思与前景分析 (1)二、设计步骤 (1)1、功能分析 (2)(1)要实现的功能 (2)(2)功能实现的原理 (2)2、功能求解 (2)(1)婴儿车骑行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2)第一次转换结构示意图 (3)(3)第二次转换 (4)(4)第四次转换示意图 (5)(5)旋转前机构的模型 (5)(6)旋转后结构模型 (6)三、设计结构模型展示 (6)1、第一次旋转 (6)2、第二次垫旋转装置 (7)3、链轮链条和车轮 (7)四、设计小结 (8)1、设计准备 (8)2、创新能力的提高 (9)根据机械创新设计课程要求,要求每个学生以自己创新思维为依据,结合软件工具设计出自己的机械创新设计作品,本文结合课程要求针对设计做出三个部分分析:第一部分为创意构思与前景分析,主要分析推骑婴儿车的创新思想,创新思想结合作品的市场需求,还对机械结构做了简单的介绍;第二部分为设计步骤,具体主要的介绍了推骑婴儿车机械转化结构,通过要实现的推骑功能,实现推骑功能的原理,还具体详细的结合了示意图分析的每次转化结构的具体情况;第三部分结合主要对三维软件(UG)设计作品的结果进行展示,让作品清晰明了的展现在读者面前。

本文只针对机械创新设计课程设计要求作出满足要求的作品设计,对机械结构满足机械性能要求作出简单设计,使用三维软件(UG)对其进行简单建模。

关键词:推骑婴儿车;机械结构;课程设计;三维软件。

一、创意构思与前景分析把婴儿车下方扣环向后一拉,前轮变到车的后方,现出藏在车下的车座,婴儿车瞬间“变形”为三轮自行车,而“变形”过程中,用于乘坐婴儿的婴儿车一直在车的前端。

推着婴儿车走累了,“咔咔咔”几下,婴儿车变形成自行车,骑上车载着婴儿走;一个人在家,想要搬动家中大型家具,拿出一个小型搬运器,按一下开关,就能轻松地推着家具往前走;打个电话、发条短信,房门自动打开,如果房门被强制开启,就会自动发送报警到主人的手机上……以前,这些场景只能在科幻片中出现,而不久的将来,这些场景就可能出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

推小车小班综合教案:专为幼儿推车设计的课程

推小车小班综合教案:专为幼儿推车设计的课程

推小车小班综合教案:专为幼儿推车设计的课程推小车小班综合教案是专为幼儿推车设计的课程,其目的是帮助幼儿提升推车技巧、促进身体协调与平衡发展、培养团队合作意识等。

推车是幼儿园生活中常见的活动之一,通过设计适宜的推车活动能让幼儿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力。

教学目标1. 了解推车的特点:掌握推车的基本技能,学会控制速度、转弯等。

2. 培养身体协调发展:通过推车活动让幼儿锻炼身体,促进身体协调性的发展。

3. 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在推车活动中,幼儿需要相互配合,学习倾听与合作,促进社交发展。

教学过程第一环节:介绍推车的特点通过大屏幕显示推车的照片和视频,引导幼儿认识推车的基本特点。

以游戏的形式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引导幼儿关注推车的基本构造以及如何进行推车。

第二环节:掌握推车的基本技能在室外设立推车大赛的基地,在老师的指导下,幼儿分成小组进行推车竞赛,了解推车的控制速度、转弯技巧、加速以及手法等一系列的基本技能,通过游戏的形式增强幼儿的兴趣,并让学习变得有趣。

第三环节:培养身体协调性发展通过制定不同的推车路线和难度系数,让幼儿在推车活动中锻炼身体协调性的发展,同时加强心肺功能训练。

在活动过程中,老师要及时指导幼儿保持正确的姿势,尤其是对于脊椎发育尚未成熟的幼儿,更要获得有效的保护。

第四环节:培养团队合作意识针对性别、性格等各方面的差异进行分组,在推车活动中培养幼儿团队合作意识,激发幼儿团队互助的精神,共同实现任务达成的目标。

通过团队合作,使幼儿更好地认识出现在小组中的各种人际关系,也培养了幼儿合作的自觉意识,学习互相信任和帮助的方法。

教学评价推小车小班综合教案旨在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通过精心设计的环节培养幼儿的推车基本技能,加强幼儿身体协调性发展,更加注重培养团队合作意识,以确保活动效果最大限度地得到提高。

在教学中,老师要精准把握幼儿的特点和性格,灵活地去适应他们的各种需求和情感反应,以确保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

最终,通过推车小班综合教案的教学,幼儿将获得更好的身体协调性和团队合作意识,这将为幼儿以后的学习生活奠定基础。

机械创新 多功能婴儿车

机械创新 多功能婴儿车

多功能婴儿车所属技术领域:本新型涉及有婴儿车的不足,实现车身操作人性化、自动化、智能化,为父母提供一个更加全面呵护和了解自己宝宝的生理状况的产品。

我们发明了一个多功能婴儿车。

该车能根据道路的不同状况,改变婴儿车的形状。

使得在车水马龙的都市中,父母都能够带着自己的宝宝出行,全无后顾之忧。

同时,我们也添加了许多人性化的设施,比如婴儿报尿装置、音乐播放、声音(哭闹声)感应等等背景技术:对于传统的婴儿车,在使用的过程中总是觉得少了很多的东西,很多方面的功能没有得到好的拓展,比如婴儿车的行动不够灵敏:平地上行走还算灵活,一旦遇到要上陡坡、上台阶就必须得几个人抬着走才行了,这无疑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婴儿车的应用范围;在我们小的时候,一般的家庭都是用的尿片。

现在的婴儿,是用的纸尿裤,但是,纸尿裤不能够保证婴儿皮肤的透气度。

尿湿虽然能够大部分的吸收,但是还是存留在了纸尿裤内,父母都不能方便的察觉。

时间长了,让小BABY感到不适,更严重的可能导致感冒;小的时候最喜欢的就是摇篮,那是每一个小孩的筑梦空间,也是我们梦想最初孕育的地方,每一个宝宝都曾听着那些温暖而柔和的摇篮曲,伴随着摇篮左右摇摆的节奏安然入睡,现在的婴儿车虽然有摇篮的空间,但却缺少可以左右摇摆的装置,在很多时候宝宝不肯睡觉还哭闹不停,在这样的情况下必须得父母抱在怀里才能使之安然,这不仅浪费了许多时间,次数一多,更会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刚生产不久的妈妈大多有一些肥胖,同时在很大程度上需要多进行一些体育运动,当然,如果你手里还推着自己的小孩,那么无疑你会放弃锻炼身体这个想法,看好孩子还是第一位的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见,也是有所体会到的,随着需要的迫切,近些年也有许多的厂家在尝试各种改良的方法,效果参差不齐,难以满组着许多要求,这次设计的多功能婴儿车真正实现了各种功能的大集合,可以多方位多层次满足需求,而此种婴儿车目前尚不见报道或知识产权登记证明。

创意机器人小推车教案

创意机器人小推车教案

创意机器人小推车教案一、教学目标。

1.了解机器人小推车的基本原理和结构。

2.掌握机器人小推车的搭建和编程方法。

3.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机器人小推车的搭建和编程方法。

难点,编程语言的学习和应用。

三、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熟悉机器人小推车的搭建和编程方法,准备相关教学资料和实验器材。

2.学生准备,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动手操作实验器材。

四、教学过程。

1.引入新课。

教师向学生介绍机器人小推车的基本原理和结构,激发学生对机器人的兴趣和好奇心。

2.理论学习。

教师讲解机器人小推车的搭建和编程方法,介绍相关的编程语言和软件。

3.实践操作。

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动手搭建机器人小推车,并进行编程操作,实现小推车的基本功能。

4.实验设计。

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想法,设计机器人小推车的功能和外观,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5.实验总结。

学生对实验过程和结果进行总结,分享自己的体会和收获。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机器人小推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搭建和编程的基本方法,培养了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部分学生对编程语言的学习和应用有一定困难,需要针对性地进行辅导和训练。

六、教学延伸。

可以邀请专业人士来学校进行机器人小推车的演示和讲解,开展机器人小推车的比赛和展示活动,激发学生对机器人的兴趣和热情。

七、教学反馈。

可以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和表现来进行评价,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和不足,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八、教学总结。

机器人小推车教案的设计和实施,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

希望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能够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UG课程设计——多功能婴儿车设计论文

UG课程设计——多功能婴儿车设计论文

多功能婴儿车摘要本篇论文阐述了在婴儿车的造型设计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后,整理出一系列的婴儿床造型设计种类和风格模式,从分类、外观、及设计特点、设计方向等角度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并根据时代的发展节奏,分析出立足于时代的婴儿床造型设计理念,对未来婴儿床的造型设计与开发趋势进行了实有依据的预测。

关键词:婴儿车;造型;设计AbstractPram modeling design is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has carried on the thorough research, compiled a series of baby bed types and style design mode, from the classification, features, and design features and design direction Angle are analyzed, and according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ra, the rhythm, the analysis of the modeling design concept based on the age baby bed, the modeling of the crib for the future design and development trends for the actual basis of forecast.Key words: baby carriage; shape; design目录一. 绪论 (1)二.市场调研 (1)2.1调查内容 (1)2.2我国婴儿车市场存在的问题 (5)2.3调查总结 (6)2.4使用者与婴儿车产品之间相关方面的研究 (6)2.5使用主体与婴儿车之间的关系研究 (7)2.6 成人对婴儿车产品的心理需求 (9)三. 婴儿车的设计实践 (11)3.1设计目标 (11)3.2设计定位 (12)3.3婴儿车的总体设计方案 (12)3.4婴儿车的主要结构组成 (12)3.5功能方面设计的具体情况 (12)四. 婴儿车主要部件的实体建模及运动参数曲线 (13)4.1车床身 (13)4.2滑动底座 (16)4.3摆动杆 (18)五. 婴儿车总装配实体图 (21)六. 结论 (22)参考文献 (23)一·绪论儿童这一特殊的群体一直是受各个方面关注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创新设计》课程
综合大作业
设计题目:推骑婴儿车
分院:机电分院
专业:机械设计与制造及其自动化
摘要 (1)
一、创意构思与前景分析 (1)
二、设计步骤 (1)
1、功能分析 (2)
(1)要实现的功能 (2)
(2)功能实现的原理 (2)
2、功能求解 (2)
(1)婴儿车骑行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
(2)第一次转换结构示意图 (3)
(3)第二次转换 (4)
(4)第四次转换示意图 (5)
(5)旋转前机构的模型 (5)
(6)旋转后结构模型 (6)
三、设计结构模型展示 (6)
1、第一次旋转 (6)
2、第二次垫旋转装置 (7)
3、链轮链条和车轮 (7)
四、设计小结 (8)
1、设计准备 (8)
2、创新能力的提高 (9)
根据机械创新设计课程要求,要求每个学生以自己创新思维为依据,结合软件工具设计出自己的机械创新设计作品,本文结合课程要求针对设计做出三个部分分析:第一部分为创意构思与前景分析,主要分析推骑婴儿车的创新思想,创新思想结合作品的市场需求,还对机械结构做了简单的介绍;第二部分为设计步骤,具体主要的介绍了推骑婴儿车机械转化结构,通过要实现的推骑功能,实现推骑功能的原理,还具体详细的结合了示意图分析的每次转化结构的具体情况;第三部分结合主要对三维软件(UG)设计作品的结果进行展示,让作品清晰明了的展现在读者面前。

本文只针对机械创新设计课程设计要求作出满足要求的作品设计,对机械结构满足机械性能要求作出简单设计,使用三维软件(UG)对其进行简单建模。

关键词:推骑婴儿车;机械结构;课程设计;三维软件。

一、创意构思与前景分析
把婴儿车下方扣环向后一拉,前轮变到车的后方,现出藏在车下的车座,婴儿车瞬间“变形”为三轮自行车,而“变形”过程中,用于乘坐婴儿的婴儿车一直在车的前端。

推着婴儿车走累了,“咔咔咔”几下,婴儿车变形成自行车,骑上车载着婴儿走;一个人在家,想要搬动家中大型家具,拿出一个小型搬运器,按一下开关,就能轻松地推着家具往前走;打个电话、发条短信,房门自动打开,如果房门被强制开启,就会自动发送报警到主人的手机上……
以前,这些场景只能在科幻片中出现,而不久的将来,这些场景就可能出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

前面一个轮子,后面两个轮子,乍一看与其他婴儿车没有任何分别,把婴儿车下方的几个扣环打开,向后一拉,最前方的轮子变到车的后方,藏在婴儿车下方的车座也呈现出来。

婴儿车瞬间“变形”为三轮自行车,而在“变形”的过程中,用于乘坐婴儿的婴儿车一直在车的前端。

二、设计步骤
1、功能分析
(1)、要实现的功能
这个设计希望推行的婴儿车可以不借助工具在短时间内完成变形,转换为骑行婴儿车,而且可以不影响婴儿座椅的稳定性。

(2)、功能实现的原理
骑行婴儿车整体结构示意图如图2-1所示,通过一个旋转装置,加上定位销的固定作用,使骑行的婴儿车旋转60゜转向竖直方向(如图2-2所示),再用一个旋转装置的作用可以使旋转之后的婴儿车再次旋转90゜彻底转化为三轮婴儿车(如图2-3所示),但是坐垫还是会给三轮婴儿车一定的阻碍,所以再通过一个旋转装置使坐垫旋转成水平位置(如图2-4所示),完成骑行的婴儿车转化为推行的婴儿车。

2、功能求解
(1)婴儿车骑行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1婴儿车骑行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第一次转换结构示意图
图2-2 第一次转换结构示意图
(3)第二次转换
图2-3第二次转换示意图
(4)第四次转换示意图
图2-4 第四次转化示意图(5)旋转前机构的模型
图2-5 旋转前结构模型
(6)旋转后结构模型
图2-6 旋转后结构模型
三、设计结构模型展示
1、第一次旋转
旋转前如图3-1旋转后如图3-2:
图3-1 旋转前图3-2 旋转后2、第二次垫旋转装置
旋转前如图3-3旋转后如图3-4
图3-3 旋转前图3-4 旋转后3、链轮链条和车轮
图3-5 链轮链条和车轮
四、设计小结
1、设计准备
这次机械创新课程设计为两周进行,两周完成,老师给我们多出了一个星期的时间来更完善,更好好的完成课程设计的机会。

这样我们也有足够的时间去探讨研究。

这次是机械创新课程设计,所谓创新之处就是可以做老师制定的题目,也可以自己选题,灵活性非常大。

从创新点出发,再加上较强的工作能努力、随机处理问题的自主能力、强烈的责任感和互助互爱的人性美。

最终确定了一个题目,题目确定下来之后,就开始了整体的构思和任务的分析,其中有很大的灵活性,可以做自己熟悉的和自己擅长的。

约定秉着求是务实的态度做任务的每一个部分,不为结果追逐,只为过程而努力。

机械创新设计说明书
2、创新能力的提高
本次课程设计中,最大的收获之一便是通过机构的设计和实现提高了创新能力。

我们认为创新是需要理论支持的,通过机械原理这门课的学习,我们系统的了解了各种机构的组成和特点功能及其有关工程背景,因此我们首先从工程背景出发,设计了原始机构,在后来的替代机构的设计过程中,我们通过分析原始机构和工程背景,想出了几大类替代机构。

我们认为其实现方式从本质上基本分为两大类,直接和间接。

有了理论支持,我们便从这两个方面和几种机构中挑选替代机构,在整个过程中,从理论分析,筛选机构,参数设计到模型简历和实体的设计,无一不体现我们的创新能力。

与此同时我们也对课本知识进行了复习,可谓一举两得。

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