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社会学期末考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名词解释

1、城市

城市是大量异质性居民聚居、以非农业职业为主、具有综合功能的社会共同体。

2、城市化(提到城市)

城市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转移、农村地区逐步演变成城市地区、城市生活方式不断普及的过程;是生产力进步所引起的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价值观念的转变的过程。

3、房奴

房奴是指购买商品房之后,沉重的月供使其不堪重负,以至于正常生活受到严重影响的特殊群体。简单来说,一旦家庭所承受的住房按揭月供超过家庭可支配收入的50%,那么这个家庭中的就业人口就成为房奴。

目前我国32.18%的人月供占到了收入的50%以上,成为“房奴”。

4、里坊制

所谓“里”,即无论内城外城的居住区都按照一平方里的面积划分为一个整齐的居住单元,每个里都只有一条通道与外部连接,设一处里门,专人把守,平民住宅的门只能开向这个通道,只有达到一定阶层的人家才允许门开向大街(类似“甲”、“由”字)。

5、城市群

城市群是在特定区域内集聚相当数量的不同性质、类型和等级规模的城市,以一个或两个特大城市为中心,依托一定的自然环境和交通条件,城市之间的内在联系不断加强,共同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城市“集合体”。

6、公共空间

狭义上:城市公共空间是属于城市的外部空间,即室外的、位于建筑之间的空间,同时具有明显的公共性,是承载城市公共人际交往的主要场所。如公园、广场、街道等。

广义上:承载着城市公共生活职能和内容的场所就是公共空间,它既可能是室外的(如公园),也可能是室内的(如茶馆)。

从社会学角度看,广义上的公共空间更有社会学分析的价值。

7、虚拟社区

虚拟社区是为了满足社区居民的多层次需要而借助互联网技术发展起来的新型网络社区。涉及的主体主要包括社区的业主、居住社区的开发商、社区物业管理部门以及网站管理者等。虚拟社区中的话题内容十分繁杂,涉及领域极为广泛,可以大致归结为休闲娱乐、互帮互助、发布信息、业主维权等类型。

8、公共交通

是指城市范围内定线运营的公共汽车及轨道交通、渡轮、索道等交通方式,具体的交通工具有公共巴士、出租车、地铁、高铁、轻轨、缆车、轮船、民航飞机等。从社会学角度看,不同的交通工具实际上意味着克服空间障碍能力的差异。

9、门禁社区

弗兰纳根对美国郊区的“门禁社区”的特征进行了描述:它是居住联合体的一种类型,它在通往社区的道路上设置大门;限制进入口数量;社区四周建起围墙和篱笆;雇佣私有的保安,使用摄像头和红外线探测器等。

齐格蒙特·鲍曼认为这类社区属于“自愿的隔离区”,它的首要目的是,阻止外来人的进入——而内部的人可以随心所欲地自由出入。

二、简答题

1、春秋战国时期的城市状况

春秋战国时期,诸候割剧称雄,根据自己的政治和军事的需要,极力扩大旧城和建筑新城,大大地加速了城市的兴起。

城市分布的范围数量进一步扩大,如在长江流域出现了郢(江陵)、吴(苏州)、蜀(成都)等比较重要的城市,著名的经济都会就有26个。

城市人口的规模得到迅速发展。战国时期各大国的都城,大邑人口规模都在万户以上,其中齐国都城临淄高达7万户20万人,是当时规模最大的都城之一。

城市的经济职能等到了很大的体现,如临淄、邯郸、开封、洛阳等城市均属当时商业兴旺的大都会。

2、城市化的几个过程

(1)人口集中:城市化的过程首先表现为人口由农村向城市集中的过程。一是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引起城市人口绝对数量的增加,城市比重不断提高;二是城市内部人口的自然增长与机械增长。作为城市化的表征,人口集中的速度与比例,从数量上表达了城市化的水平。

(2)地域转变:城市化最直观的表现就是地域变化。城市内高楼林立、工厂密布、人口稠密,而农村则呈现出另外一种景观,城市化使城市景观表现出了差异,使地域性质发生变化。其地域转化的速度和规模从形态、景观上表达了城市化的水平。

(3)产业结构升级:城市化是由第二、第三产业区位的聚集带来了人口的聚集,加强了生产的社会化和专业化,导致了不同产业构成在空间场所上的分工,由此改变了地域景观,造就出了城市性聚落的面貌。在城市内部经济区位的空间配置不断向更高效率的集约化的方向发展。

(4)生活方式变革: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城市化的过程是新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产生、集聚、发散的过程。城市是先进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集散地。随着社会的发展,受城市拉力和农村推力的双重影响,人口不断地向城市集中,并产生异于农村社会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同时,城市生活方式扩展到农村,导致人际关系的血缘、亲缘关系削弱,业缘关系强化,社会生活向城市性状态转变。

3、城市社会形成的原因

1、社会生产力动因:

(1)定居的形成:从游牧、采集到农耕。

(2)社会分工的深化:自然分工(性别、年龄、地域等)到社会分工(三次社会大分工)。(3)农业生产率的提高。

(4)剩余产品:社会生产发展创造一定生产剩余,少数人占有他人的剩余产品成为可能。

2、城市与阶级关系——城乡对立与阶级对立

(1)蒙昧—野蛮—文明的过程,创造了穷富差异并转化为阶级差异。

(2)部落的富有者成为部落权力者。

3、技术进化与文化进化的原因

(1)金属工具:青铜器—铁器的发展。

(2)数学及相关科学的发展。

(3)筑城技术的提高与筑城工具的发展。

(4)城市管理能力的提高。

4、发达国家城市化的特点

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进程,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世界城市化的总体发展趋势。其特点如下:

一、前提是发达的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是城市产生了聚集功能,吸引社会的劳动力、技术和资本,加快了城市化步伐;对殖民地的掠夺和剥削加速了原始积累过程,为资本主义城市化提供了大量的初始资金。

二、原动力是工业化。发达国家城市化的加速与起飞是与工业化结合在一起的,工业化使城市二、三产业迅速发展,为社会提供众多岗位,吸引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移民;同时工业发展又使农业生产集约化和现代化程度提高,更多的人从传统的土地中解放出来,成为后备的城市人口。为城市的发展准备了丰富的物质基础和充足的可供转移的“剩余劳动力”。

三、与经济发展呈正相关关系。城市化水平高,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也高,经济发展速度快,二者同步发展。如1955年日本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194美元,到1987年增加到19642美元,与之相应,日本的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由56.1%上升到79%。

四、经历由集中到分散的过程,分六个阶段:绝对集中的城市化;相对集中的城市化;相对分散的郊区化;绝对分散的郊区化;绝对分散的逆城市化;相对分散的逆城市化时期。城市人口的增长历经高速增长、低速缓慢增长和负增长的过程。

5、库兹涅茨有关农业发展对城市发展贡献理论

一般来说,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是城市化兴起和(早期)成长的第一前提,农村劳动力的剩余是第二前提。库兹涅茨将农业对城市发展的贡献归结为四个方面:

A、产品贡献,包括非农业人口所需要的食品和工业所需要的原料;

B、市场贡献,农业人口是本国工业品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C、要素贡献,这包括农业剩余资本向非农产业的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向非产业转移;

D、外汇贡献,农产品出口可以为工业发展换回外汇。

6、房奴危害性

(1)过高的债务负担,导致贷款购房者沉重的经济压力。月供收入比过高,一旦借款人生病、失业或发生意外,借款人都有可能丧失偿债能力,在海外,无法偿还房贷已成为导致个人破产的重要原因。

(2)借贷过度使借款人出现严重的心理压力。房奴基本上是22岁至35 岁的青年,由于欠缺足够的经济和心理承受力,由于承受着巨大的心理煎熬,出现了困惑、迷茫、焦虑、压抑等心理问题。

(3)房奴现象将导致中间阶层减少,贫富分化加剧。房奴现象往往发生在中等及中下收入阶层,这将使培育中间收入阶层变得困难,并导致社会阶层间的贫富差距扩大。

(4)挤出效应将导致内需不足,影响经济长期持续增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一项统计显示,上海和北京的家庭负债率高达155%和122%,均超过了2003年美国家庭债务的比例115%。高度负债迫使家庭用大量的资金养房,必然导致消费者减少其它消费的支出,产生“挤出效应”,不利于居民消费的长期增长,将导致内需不足,影响经济成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