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工程概论》期末试题(含答案)

合集下载

石油概论试题答案及解析

石油概论试题答案及解析

石油概论试题答案及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石油的主要成分是()。

A. 碳B. 氢C. 碳和氢D. 碳、氢、氧答案:C解析:石油主要由碳和氢组成,这两种元素占石油总重量的95%以上,其余为硫、氮、氧等元素。

2. 石油的生成过程主要发生在()。

A. 地壳B. 地幔C. 上地幔答案:A解析:石油的生成过程主要发生在地壳中,特别是在沉积盆地中,有机物在缺氧环境下经过长时间的地质作用形成。

3. 石油勘探的主要方法不包括()。

A. 地质勘探B. 地球物理勘探C. 地球化学勘探D. 生物勘探答案:D解析:石油勘探的主要方法包括地质勘探、地球物理勘探和地球化学勘探,生物勘探不是石油勘探的常用方法。

4. 石油的开采过程中,下列哪项技术不属于二次采油技术?()A. 注水C. 酸化D. 压裂答案:C解析:酸化是提高油井产量的一种技术,属于三次采油技术,而注水和注气属于二次采油技术,压裂则是提高油气井渗透率的一种方法。

5. 石油炼制的主要目的是()。

A. 提取石油中的化学成分B. 提高石油的燃烧效率C. 生产各种石油产品D. 减少石油的环境污染答案:C解析:石油炼制的主要目的是将原油加工成各种石油产品,如汽油、柴油、润滑油等。

6. 石油产品中,下列哪项不属于燃料油?()A. 汽油B. 柴油C. 煤油D. 沥青答案:D解析:沥青是石油产品中的一种,主要用于道路建设等,不属于燃料油。

7. 石油的运输方式不包括()。

A. 管道运输B. 铁路运输C. 公路运输D. 航空运输答案:D解析:石油的运输方式主要包括管道运输、铁路运输和公路运输,航空运输不是石油的主要运输方式。

8. 石油污染的主要来源是()。

A. 工业排放B. 汽车尾气C. 石油开采和炼制D. 农业活动答案:C解析:石油污染的主要来源是石油的开采和炼制过程,这些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废气和固体废物。

9. 石油的可持续性问题主要涉及()。

A. 石油资源的有限性B. 石油价格的波动C. 石油的环境污染D. 石油的国际政治影响答案:A解析:石油的可持续性问题主要涉及石油资源的有限性,因为石油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随着开采的增加,资源会逐渐减少。

石油工业概论题库加答案

石油工业概论题库加答案

第一部名词解释1.石油:石油是储蓄在地下岩石空隙内不可再生的天然资源,主要是气相,并含有少量的非烃类物质,具有可燃性。

2.天然气:是以气态存在的石油。

3.石油的凝固点:指在规定条件下,油品遇冷而失去流动能力的最高温度。

4.天然气水合物:甲烷和水在低温和高压的条件下,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冰样水合物。

5.石油工业:指的是从事石油和天然气的勘探,开发,储存和运输的生产部门。

6.岩浆岩:岩浆岩是岩浆遇冷而变成的岩石。

7.变质岩:是原来的岩石在外界条件的作用下而形成的新岩石(大理岩,石英岩)。

8.沉积岩:沉积岩就是原来的母岩(岩浆岩,变质岩和沉积岩)遭受风化剥蚀,经搬运,沉积和成岩作用而形成的岩石。

9.生,储,盖组合:是指生油岩(烃源岩)储集岩和盖层在空间上的搭配而形成。

10. 有效圈闭:地质圈闭是指储集层中能够阻止油气运移并使油气聚集的一种场所,有效圈闭的“有效“是指形成时间和分布位置能够有利于捕获有气。

11. 石油勘探:就是根据石油地质学介绍的有关油气田分布的知识规律,才有各种合适的先进的勘探技术和方法寻找油气的全部过程。

12. 地质储量:地下原始条件下,油气层中所有存在的原油和天然气总量。

13. 预测储量:是指在圈闭预探阶段,预探井获取了油气流或综合解释有油气层存在时,对有进一步勘探价值的可能存在的油气藏,估算求的的确定性很低的地质储量。

14. 控制储量:是指在圈闭预探阶段,预探井获得的工业油气流,并经过初步钻探认为可供开采后,估算求得的,确定性较大的地质储量。

15. 探明储量:是指在油气藏评估阶段,经评价钻探证实油气藏可供开采,并且能获得经济效益后,估算求的,确定性很大的地质储量。

16. 油气苗:是指地下已经生成的天然气,或在运移过程中,或已经储机后又遭破坏,沿一定通道跑到了地面的产物。

17. 地震勘探技术:就是人工激发地震波,利用弹性震动研究地层中不同岩石的弹性差异,以认识地层的分布情况和地质构造的一种有效的地质探方法。

《石油工程概论》(油气井部分)

《石油工程概论》(油气井部分)

《石油工程概论》(油气井部分)一、名词解释:1.深井、超深井;深井,是指完钻井深为4500~6000米的井;超深井是指完钻井深为6000米以上的井。

深井、超深井技术,是勘探和开发深部油气等资源的必不可少的关键技术。

2.地层孔隙压力;地层孔隙压力:指岩石孔隙中的流体所具有的压力,也称地层压力。

3.地层破裂压力地层破裂压力:地层承受压力的能力是有限的,使地层产生破裂的液体压力,称为地层破裂压力。

4.井斜角;井斜角:井眼轴线的切线与铅垂线之间的夹角。

5.井斜方位角;井斜方位角:井眼轴线上某点切线的水平投影与正北方向的夹角,以正北方向为始边。

6. 岩石可钻性岩石可钻性:岩石破碎的难易程度,可以理解为在一定的钻头规格、类型及钻井工艺条件下岩石抵抗钻头破碎的能力。

7.岩石各向异性;岩石各向异性:岩石性质随方向的不同而不同。

8.机械钻速;机械钻速:单位纯钻时间内的钻头进尺数,以米/小时表示。

9.欠平衡钻井;欠平衡钻井:指钻井液柱压力小于地层孔隙压力的钻井。

二、填空题1. 岩石可以分为三大类,包括岩浆岩、变质岩、沉积岩,其中,(沉积岩)是钻井中常遇到的岩石。

2. 钻机的三大系统包括起升系统、旋转系统、循环系统。

3. 井眼轨迹的基本要素为:井深、井斜角和方位角。

4. 目前石油钻井中常用的钻头分为刮刀钻头、牙轮钻头及金刚石钻头三大类。

5、钻柱包括方钻杆、钻杆、钻铤以及各种接头。

6. 钻具连接必须满足的三个基本条件是尺寸相等、扣型相同、公母相配。

7. 钻井八大件包括:天车、游车、大钩、水龙头、转盘、绞车、泥浆泵、井架。

8. 定向井井身剖面的四个基本段为:垂直段、增斜段、稳斜段、降斜段。

9. 常用的气体钻井方式包括干气体、雾化、泡沫以及充气钻井等。

10. 钻井过程中常见的复杂情况有井喷、井漏、卡钻、钻具事故等。

三、判断题:正确打“√”,错误打“╳”1. 钻进过程中,固相含量及其分散性会影响钻速。

(√)2. 定向井与直井的最大区别在于定向井的井眼弯曲度较大。

石油工程概论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石油工程概论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绪论单元测试1.关于石油工程的理解,说法正确的是()。

A:开展石油工程研究与工作和油气生成、油气藏类型及其特征等无关B: 石油工程包括油气藏工程、钻井工程、油气开采工程、地面工程等多方面内容C:石油工程是石油天然气工业体系中的重要一环D:石油工程是经济有效地将深埋于地下的油气从油气藏中开采到地面所实施的一系列工程和工艺技术的总称答案:BCD第一章测试1.油藏流体是指存在于地下油藏岩石中的石油、石油伴生气(天然气)和地层水;随温度、压力的变化,油藏流体的物理性质也会发生变化。

()A:错B:对答案:B2.多组分烃类系统相图中的三线包括()。

A:露点线B:等压线C:等液量线D:等温线E:泡点线答案:ACE3.地层油的粘度随着温度增加而降低,随着压力增加而增加。

()A:对B:错答案:B4.表征天然气与理想气体差异的主要参数是()。

A:天然气的体积系数B:通用气体常数C:天然气的压缩系数D:天然气的压缩因子答案:D5.关于地层水的高压物性说法正确的是()。

A:同样温度压力条件下,溶有天然气的地层水较不含气的地层水的压缩性大B:地层水的体积系数可近似视为1C:地层水的压缩系数与地层油的压缩系数定义形式相似D:地层水中溶解的天然气量一般比较少答案:ABCD第二章测试1.岩石的孔隙度是指岩石孔隙体积与岩石外表体积之比,可分为绝对孔隙度、有效孔隙度、流动孔隙度等。

()A:错B:对答案:B2.关于流体饱和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同一油气藏中,含油、含气、含水饱和度之和小于1B:剩余油饱和度不随时间变化C:残余油饱和度是指被工作剂驱洗过的地层中被滞留或闭锁在岩石孔隙中的油的体积占孔隙体积的比例D:油藏中若已知束缚水饱和度就可以求出原始含油饱和度答案:CD3.岩石的压缩系数是指单位体积岩石中孔隙体积随有效压力的变化值;该值很小,油田开发过程中常被忽略()。

A:错B:对答案:A4.关于油藏岩石渗透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石油工业概论题库加答案

石油工业概论题库加答案

石油工业概论题库加答案Document number【AA80KGB-AA98YT-AAT8CB-2A6UT-A18GG】第一部名词解释1.石油:石油是储蓄在地下岩石空隙内不可再生的天然资源,主要是气相,并含有少量的非烃类物质,具有可燃性。

2.天然气:是以气态存在的石油。

3.石油的凝固点:指在规定条件下,油品遇冷而失去流动能力的最高温度。

4.天然气水合物:甲烷和水在低温和高压的条件下,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冰样水合物。

5.石油工业:指的是从事石油和天然气的勘探,开发,储存和运输的生产部门。

6.岩浆岩:岩浆岩是岩浆遇冷而变成的岩石。

7.变质岩:是原来的岩石在外界条件的作用下而形成的新岩石(大理岩,石英岩)。

8.沉积岩:沉积岩就是原来的母岩(岩浆岩,变质岩和沉积岩)遭受风化剥蚀,经搬运,沉积和成岩作用而形成的岩石。

9.生,储,盖组合:是指生油岩(烃源岩)储集岩和盖层在空间上的搭配而形成。

10. 有效圈闭:地质圈闭是指储集层中能够阻止油气运移并使油气聚集的一种场所,有效圈闭的“有效“是指形成时间和分布位置能够有利于捕获有气。

11. 石油勘探:就是根据石油地质学介绍的有关油气田分布的知识规律,才有各种合适的先进的勘探技术和方法寻找油气的全部过程。

12. 地质储量:地下原始条件下,油气层中所有存在的原油和天然气总量。

13. 预测储量:是指在圈闭预探阶段,预探井获取了油气流或综合解释有油气层存在时,对有进一步勘探价值的可能存在的油气藏,估算求的的确定性很低的地质储量。

14. 控制储量:是指在圈闭预探阶段,预探井获得的工业油气流,并经过初步钻探认为可供开采后,估算求得的,确定性较大的地质储量。

15. 探明储量:是指在油气藏评估阶段,经评价钻探证实油气藏可供开采,并且能获得经济效益后,估算求的,确定性很大的地质储量。

16. 油气苗:是指地下已经生成的天然气,或在运移过程中,或已经储机后又遭破坏,沿一定通道跑到了地面的产物。

2013年北京石油学院大学函授石油工程概论答案

2013年北京石油学院大学函授石油工程概论答案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期末考核《石油工程概论》一、综述题(共5小题,每小题20分,第1、2和3题选做两道,第4和第5题选做一道,共60分)(每道题目不少于500字。

照抄知识点提示不得分。

)1. 阐述井身结构的主要内容,说出各内容所包括的具体知识,并画出基本的井深结构图。

(20分)知识点提示:井深结构的主要内容包括套管的层次、各层套管下入深度、相应的钻头直径、套管外水泥返高等,请详细列出各内容所包含的具体内容,并画出简单的井深结构图。

答:井身结构是指由直径、深度和作用各不相同,且均注水泥封固环形空间而形成的轴心线重合的一组套管与水泥环的组合。

包括井中套管的层数及各种套管的直径、下入深度和管外的水泥返深,以及相应各井段钻进所用钻头直径。

井身结构是钻井施工设计的基础。

(一)井身结构的组成及作用井身结构主要由导管、表层套管、技术套管、油层套管和各层套管外的水泥环等组成。

1.导管:井身结构中下入的第一层套管叫导管。

其作用是保持井口附近的地表层。

2.表层套管:井身结构中第二层套管叫表层套管,一般为几十至几百米。

下入后,用水泥浆固井返至地面。

其作用是封隔上部不稳定的松软地层和水层。

3.技术套管:表层套管与油层套管之间的套管叫技术套管。

是钻井中途遇到高压油气水层、漏失层和坍塌层等复杂地层时为钻至目的地层而下的套管,其层次由复杂层的多少而定。

作用是封隔难以控制的复杂地层,保持钻井工作顺利进行。

4.油层套管:井身结构中最内的一层套管叫油层套管。

油层套管的下入深度取决于油井的完钻深度和完井方法。

一般要求固井水泥返至最上部油气层顶部100~150米。

其作用封隔油气水层,建立一条供长期开采油气的通道。

5.水泥返高:是指固井时,水泥浆沿套管与井壁之间和环形空间上返面到转盘平面之间的距离(二)相关名词及术语1.完钻井深:从转达盘上平面到钻井完成时钻头所钻井的最后位置之间的距离。

2.套管深度:从转盘上平面到套管鞋的深度。

3.人工井底:钻井或试油时,在套管内留下的水泥塞面叫人工井底。

石油工程概论_答案

石油工程概论_答案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远程教育学院期末考试《石油工程概论》学习中心:__ ___ 姓名:__ ___ 学号:__ ____关于课程考试违规作弊的说明1、提交文件中涉嫌抄袭内容(包括抄袭网上、书籍、报刊杂志及其他已有论文),带有明显外校标记,不符合学院要求或学生本人情况,或存在查明出处的内容或其他可疑字样者,判为抄袭,成绩为“0”。

2、两人或两人以上答题内容或用语有50%以上相同者判为雷同,成绩为“0”。

3、所提交试卷或材料没有对老师题目进行作答或提交内容与该课程要求完全不相干者,认定为“白卷”或“错卷”,成绩为“0”。

一、简述题(共8小题,每小题15分,任选4小题,共60分)(简述题请根据知识点提示结合课件组织答案,每道题目不少于300字。

照抄知识点提示不得分。

)选做题号:12371. 简述井身结构的主要内容,说出各内容所包括的具体知识。

知识点提示:井深结构的主要内容包括套管的层次、各层套管下入深度、相应的钻头直径、套管外水泥返高等,请简要列出各内容所包含的具体内容。

答:井身结构是指由直径、深度和作用各不相同,且均注水泥封固环形空间而形成的轴心线重合的一组套管与水泥环的组合。

包括井中套管的层数及各种套管的直径、下入深度和管外的水泥返深,以及相应各井段钻进所用钻头直径。

井身结构的组成及作用:井身结构主要由导管、表层套管、技术套管、油层套管和各层套管外的水泥环等组成。

①导管:井身结构中下入的第一层套管叫导管。

其作用是保持井口附近的地表层。

②表层套管:井身结构中第二层套管叫表层套管,一般为几十至几百米。

下入获取此页面内容后,用水泥浆固井返至地面。

其作用是封隔上部不稳定的松软地层和水层。

③技术套管:表层套管与油层套管之间的套管叫技术套管。

是钻井中途遇到高压油气水层、漏失层和坍塌层等复杂地层时为钻至目的地层而下的套管,其层次由复杂层的多少而定。

作用是封隔难以控制的复杂地层,保持钻井工作顺利进行。

④油层套管:井身结构中最内的一层套管叫油层套管。

石油工程05期末考试试题

石油工程05期末考试试题

石油工程05期末考试试题科目:流体力学 共2页一、判断题1、液体粘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大,气体粘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小。

2、压力表和测压计上测得的压强是绝对压强。

3、一块毛巾,一头搭在脸盆内的水中,一头在脸盆外,过了一段时间后,脸盆外的台子上湿了一大块,是由于毛细现象。

4、在弯曲断面上,理想流体动压强呈静压强分布特征。

5、流线是曲线的流场可能是定常流场。

6、只有当过水断面上各点的实际流速均相等时,水流才是均匀流。

7、连续性微分方程有以下几种形式:一般形式,恒定流,不可压缩流。

8、固体壁面往往可作为零流线来考虑。

9、应用能量方程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水一定从高处向低处流动。

10、在位置高度相同,管径相同的同一管道的两断面上,其势能、动能都相等。

二、计算题1、某一采暖系统没水的总体积38m V =,加热前后水的温差C T 050=∆,水的膨胀系数约为C t 0/0005.0=β,为防止管道及散热器胀裂, 如图增装膨胀水箱,求膨胀水箱的最小容积。

1 题图2、一离心泵吸入管直径150mm ,排出管直径100mm ,若限制吸入管流速不超过0.7m/s ,求流量及排出管流速各为多少?3、如图所示,已知流速场为2222,,0x yz Cx Cyx y x y υυυ===++,其中C 为常数,求流线方程。

3题图4、下图为一滚水坝,上游水位因坝的阻挡而抬高,测得断面1-1的水深为m 5.1,下游断面2-2水深为m 6.0。

略去水头损失,求水流对单位坝宽(垂直纸面方向)的水平作用力F 。

4题图5、试阐述射流泵工作原理射流泵装置如图所示,其原理为:根据伯努利方程,利用泵内喷嘴出口的高速射流,在2-2截面产生真空,将下方容器B 中液体吸入泵中,与射流一起输往下游。

设2-2处高速射流是由上游高位容器A 中液体出流造成,容器A 、B 敞口,容器内液体密度为ρ,截面4-4通大气,已知2H 、3H 、2d 和4d ,求射流泵正常工作时,液面1-1必须达到的高度1H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深井、超深井;深井,是指完钻井深为4500~6000米的井;超深井是指完钻井深为6000米以上的井。

深井、超深井技术,是勘探和开发深部油气等资源的必不可少的关键技术。

2.地层孔隙压力;地层孔隙压力:指岩石孔隙中的流体所具有的压力,也称地层压力。

3.地层破裂压力地层破裂压力:地层承受压力的能力是有限的,使地层产生破裂的液体压力,称为地层破裂压力。

4.井斜角;井斜角:井眼轴线的切线与铅垂线之间的夹角。

5.井斜方位角;井斜方位角:井眼轴线上某点切线的水平投影与正北方向的夹角,以正北方向为始边。

6.岩石可钻性岩石可钻性:岩石破碎的难易程度,可以理解为在一定的钻头规格、类型及钻井工艺条件下岩石抵抗钻头破碎的能力。

7.岩石各向异性;岩石各向异性:岩石性质随方向的不同而不同。

8.机械钻速;机械钻速:单位纯钻时间内的钻头进尺数,以米/小时表示。

9.欠平衡钻井;欠平衡钻井:指钻井液柱压力小于地层孔隙压力的钻井,即p b p p。

10.地层油等温压缩系数;地层油等温压缩系数:温度一定,单位体积地层油随着压力的变化的体积变化率。

11.地层油溶解气油比;地层油溶解气油比:在油藏温度和压力下地层油中溶解的气量,m3/m3。

12.地层油体积系数;地层油体积系数:又称原油地下体积系数,是指原油在地下体积与其在地面脱气后的体积之比。

13.岩石孔隙度;岩石孔隙度:岩石孔隙体积与岩石外表体积之比。

14.岩石有效渗透率岩石有效渗透率:当岩石中有两种以上流体共存时,岩石对某一相流体的通过能力,又称相渗透率。

有效渗透率不仅与岩石本身性质有关,而且与流体性质及其数量比例有关。

15.蒸汽吞吐;蒸汽吞吐:在本井完成注蒸汽、焖井、开井生产三个连续过程,从注蒸汽开始到油井不能生产为止,即完成一个过程称为一个周期。

16.蒸汽驱;蒸汽驱:按一定井网,在注汽井连续注汽,周围油井以一定产量生产。

17.采油指数;采油指数:单位生产压差下的油井日采油量。

18.油井流入动态曲线油井流入动态曲线:表示产量与井底流压关系的曲线,简称IPR曲线。

19.气举启动压力气举启动压力:气举过程中当环形空间的液面达到管鞋时,压风机所具有的最大压力。

20.基质酸化;基质酸化:在低于岩石破裂压力下将酸注入地层,依靠酸液的溶蚀作用恢复或提高井筒21.压裂酸化;压裂酸化:在高于岩石破裂压力下将酸注入地层,在地层内形成裂缝,通过酸液对裂缝壁面物质的不均匀溶蚀形成高导流能力的裂缝。

22.体积波及系数.体积波及系数:与驱替剂接触的部分油藏体积与整个油藏含油体积之比。

二、填空题1.岩石可以分为三大类,包括岩浆岩、变质岩、沉积岩,其中,(沉积岩)是钻井中常遇到的岩石。

2.钻机的三大系统包括起升系统、旋转系统、循环系统。

3.牙轮钻头的牙齿分为铣齿和镶齿两大类。

4.目前石油钻井中常用的钻头分为刮刀钻头、牙轮钻头及金刚石钻头三大类。

其中牙轮钻头使用最多。

5.钻柱包括方钻杆、钻杆、钻铤以及各种接头。

6.钻具连接必须满足的三个基本条件是尺寸相等、扣型相同、公母相配。

7.钻井八大件包括:天车、游车、大钩、水龙头、转盘、绞车、泥浆泵、井架。

8.定向井井身剖面的四个基本段为:垂直段、增斜段、稳斜段、降斜段。

9.井眼轨迹的基本要素为:井深、井斜角和方位角。

10.常用的气体钻井方式包括干气体、雾化、泡沫以及充气钻井等。

11.钻井过程中常见的复杂情况有井喷、井漏、卡钻、钻具事故等。

12.油气藏形成的必要条件有:生油层、储油层、盖层、保护层。

13.地质储量按控制程度及精确性由低到高分为:预测储量、控制储量、探明储量。

14.油藏流体在井筒垂直管中流动可能存在的流型有纯液流、泡流、段塞流、环流和雾流五种。

15.自喷油井生产中,流体由地层流至地面分离器一般经过地层渗流、多相垂直或倾斜管流、嘴流和近似水平管流四个基本流动过程。

16.油藏驱油的天然能量主要包括边底水的压能、液体和岩石的弹性膨胀能、气顶气的弹性膨胀能、溶解气的弹性膨胀能、原油本身的位能五种。

17.目前国内外油田所采用的注水方式主要分为边缘注水、切割注水、面积注水、点状注水四种。

18.根据压裂液在不同施工阶段的任务,可分为前置液、携砂液和顶替液。

19.按照酸化工艺不同,可分为酸洗、基质酸化和压裂酸化。

20.提高油藏采收率的方法主要有化学驱油法、混相驱油法、热力采油法、和微生物采油法。

三、判断题:正确打“√”,错误打“╳”1.钻进过程中,固相含量及其分散性会影响钻速。

(√)2.定向井与直井的最大区别在于定向井的井眼弯曲度较大。

(×)3.目前广泛使用的完井方法为射孔完井法。

(√)4.由于地层自然造斜等原因,实际钻成的油气井没有绝对垂直的。

(√)5.PDC钻头适用于硬的、不均匀的地层钻进。

(×)6.原油的体积系数一般大于1。

(√)7.同一岩石中,多相流体共存时,各相流体相对渗透率之和总小于1。

(√)8.一般情况下,泡流的滑脱损失最大,而雾流的滑脱损失最小。

(√)9.水油流度比M越大,波及系数越大。

(×)10.地层油的粘度随着温度降低而降低。

(×)四、简答题1.简述钻井的基本工艺过程。

答案:三个阶段:即钻前淮备、钻进以及固井与完井。

(1)钻前准备:修公路、平井场及打水泥基础、钻井设备的搬运和安排、井口准备(打导管和钻鼠洞)、备足钻井所需要的各种工具、器材等。

(2)钻进:是进行钻井生产取得进尺的唯一过程。

一开:从地面钻出一个大井眼,然后下表层套管;二开:用较小一些的钻头继续钻进,若遇到复杂地层,用钻井液难以控制时,便要下技术套管(中间套管)。

三开:再用小一些的钻头往下钻进,直到设计井深,下油层套管,进行固井、完井作业。

(3)固井与完井:固井包括下套管和注水泥;完井包括用特定的方法连通油、气层和井筒,替喷或抽汲等方法诱导油、气流进入井筒,然后进行油气生产。

2.简述牙轮钻头的破岩作用。

答:①冲击压碎作用:纵向振动产生的冲击力和静压力(钻压)一起使牙齿对地层产生冲击、压碎作用,形成体积破碎坑。

②滑动剪切作用:牙轮牙齿的径向滑动和切向滑动对井底地层产生剪切作用,破碎齿间岩石。

③射流的冲蚀作用:由喷嘴喷出的高速射流对井底岩石产生冲蚀作用,辅助破碎岩石。

3.简述钻柱的组成和功能。

答案:(1)钻柱的组成:方钻杆、钻杆、钻铤、各种接头。

(2)功能:传递扭矩;施加钻压;输送洗井液;延伸井眼;起下钻头;特殊作业。

4.钻井液的功用有哪些?答:携带和悬浮岩屑;冷却和润滑钻头及钻柱;造壁性能;控制地层压力;从所钻地层获得资料;传递水力功率等。

5.说明井身结构主要内容并予以图示。

答:套管的层次,各层套管下入深度,相应的钻头直径,套管外水泥返高等。

(图略)6.简述井斜的原因。

答案:(1)地质因素:地层倾斜和地层可钻性不均匀两个方面;(2)钻具因素:主要原因是钻具的倾斜和弯曲;(3)井眼扩大:钻头在井眼内左右移动,靠向一侧,钻头轴线与井眼轴线不重合,导致井斜。

7.对比分析常用的两种完井方式的优缺点。

答案:常用的两种完井方法分别是射孔完井和裸眼完井。

射孔完井的优点:适用范围广,有利于分层开采,避免层间干扰等射孔完井的缺点:出油面积小,完善程度差,注水泥及射孔可能污染地层等裸眼完井的优点:出油面积大,完善程度高,完井费用低等裸眼完井的缺点:适用范围小,无法分层开采,无法进行酸化压裂等。

8.简述有杆抽油泵在上冲程的工作原理。

答案:有杆抽油泵在上冲程的工作原理:(1)抽油杆柱带着柱塞向上运动,柱塞上的游动阀受管内液柱压力而关闭。

(2)泵内压力降低,固定阀在环形空间液柱压力(沉没压力)与泵内压力之差的作用下被打开。

(3)泵内吸入液体、井口排出液体。

9.简述影响有杆抽油泵泵效的因素。

答案:影响有杆抽油泵泵效的因素:(1)抽油杆柱和油管柱的弹性伸缩;(2)气体和充不满的影响;(3)漏失影响;(4)体积系数的影响。

10.简述水力压裂增产增注的机理。

答案:水力压裂增产增注的机理:(1)改变流体的渗流状态:使原来径向流动改变为油层与裂缝近似的单向流动和裂缝与井筒间的单向流动,消除了径向节流损失,降低了能量消耗;(2)降低了井底附近地层中流体的渗流阻力:裂缝内流体流动阻力小。

11.简述水力压裂的工艺过程。

答案:水力压裂的工艺过程:(1)利用地面高压泵组,将高粘液体以大大超过地层吸收能力的排量注入井中,在井底憋起高压;(2)当此压力大于井壁附近的地应力和地层岩石抗张强度时,在井底附近地层产生裂缝;(3)继续注入带有支撑剂的携砂液,裂缝向前延伸并填以支撑剂,关井后裂缝闭合在支撑剂上,从而在井底附近地层内形成具有一定几何尺寸和导流能力的填砂裂缝。

12.简述提高碳酸盐岩酸化效果的措施答案:(1)提高酸化效果的措施主要包括:降低面容比;(2)提高酸液流速;(3)使用稠化盐酸、高浓度盐酸和多组分酸;(4)降低井底温度等。

13.简述影响酸化时酸岩复相反应速度的因素。

答案:(1)面容比:面容比越大,反应速度也越快(1分)(2)酸液的流速:酸液流速增加,反应速度加快;(3)酸液的类型:强酸反应速度快,弱酸反应速度慢;(4)盐酸的质量分数:浓酸的反应时间长,有效作用范围越大;(5)温度:温度升高酸岩反应速度加快。

五、计算题1.某井井深3000m,地层压力38MPa,地层水为盐水,求地层压力梯度,并判断该地层压力属于什么压力系统。

1.(1)地层压力梯度计算公式:G P=P p/HG P—地层压力梯度,MPa/m;P p—地层压力,MPa;H—井深,m。

G P=38/3000=0.0127MPa/m。

2.某井井深3200m,产层的地层压力梯度为0.0088MPa/m,地层水为淡水,求产层的地层压力,并判断该地层压力属于什么压力系统。

2.(1)地层压力计算公式:P p=G P×HP p—地层压力,MPa;G P—地层压力梯度,MPa/m;H—井深,m。

P p=3200×0.0088=28.16MPa。

(2)由于地层水为淡水,地层压力梯度0.0088MPa/m小于0.00981MPa/m,因此,该地层为异常低压地层。

3.已知某油藏,含油面积4.1Km2,平均有效厚度7.5m,平均有效孔隙度19.2%,平均含油饱和度63.8%,原油体积系数1.063,原油密度0.872g/cm3,请利用容积法计算其地质储量。

3.容积法计算油田地质储量公式:N=100×A·h·φ·S o·ρo/B oiN—石油地质储量,104t;A—含油面积,km2;h—平均有效厚度,m;φ—平均有效孔隙度,小数;S o—平均原始含油饱和度,小数;ρo—地面原油密度,t/m3;B oi—原始原油体积系数;N=100×4.1×7.5×0.192×0.638×0.872/1.063=308.99×104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