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二轮复习种子专题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微专题专练1 种子(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生物试题

微专题专练1 种子一、单项选择题1.(2020山东泰安4月一模)大麦种子吸水萌发时淀粉大量水解,新的蛋白质和RNA分别在吸水后15~20 min和12 h开始合成。
水解淀粉的淀粉酶一部分来自种子中原有酶的活化,还有一部分来自新合成的蛋白质。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淀粉酶水解淀粉的产物经斐林试剂检测后显砖红色B.干种子中淀粉酶和RNA消失,因此能够长期保存C.萌发种子中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高于干燥种子D.用赤霉素处理大麦种子可以使其无须发芽就产生新的淀粉酶2.(2020山东日照4月一模)下列关于细胞工程和胚胎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动物细胞培养中,需定期更换培养液,以防止培养过程中的杂菌污染B.人工种子制备中,需向人工薄膜内添加植物激素,以促进愈伤组织发育C.胚胎移植中,需向受体注射免疫抑制剂,以避免受体对植入胚胎产生排斥反应D.胚胎干细胞可在饲养层细胞上进行培养,从而维持其分裂而不分化的状态3.如下图是油菜种子在发育和萌发过程中,糖类和脂肪的变化曲线。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干重相等的可溶性糖和脂肪,所储存的能量不相同B.种子发育过程中,由于可溶性糖更多地转变为脂肪,种子需要的N增加C.种子萌发时,脂肪酶的活性很高D.种子萌发时,脂肪转变为可溶性糖,说明可溶性糖是种子生命活动的重要能源物质二、不定项选择题4.(2020山东滨州二模)低温胁迫能引起细胞中过氧化物增多而对细胞产生损伤,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则可以减少细胞中的过氧化物。
研究人员将大豆种子分别在常温(25 ℃)下萌发24 h(T24)和48 h(T48)后转移至4 ℃低温胁迫处理24 h,而后转移至常温继续发芽至5 d,研究不同浓度褪黑素浸种处理(0,50,100,200,400 μmol/L)对大豆种子萌发的影响。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褪黑素对大豆种子发芽率的影响具有两重性B.萌发的大豆种子遭遇低温的时间越早,使用褪黑素处理的效果越好C.褪黑素可以通过提高SOD的活性缓解低温对种子发芽的影响D.实验浓度范围内,褪黑素浓度越高,SOD的活性越高三、非选择题5.(2020山东潍坊一模)下图为某生物兴趣小组设计的密闭透明玻璃装置,内置烟草种子(底下铺有湿布)和一绿色盆栽植物,对种子的萌发和盆栽植物的某些生理活动以及二者的相互影响进行研究。
高三生物高考二轮复习育种方法专题(填空)通用

换兑市暧昧阳光实验学校育种方法专题一、知识整理在高中阶段所介绍的育种方法主要有:诱变育种、杂交育种、多倍体育种、单倍体育种、细胞工程育种(组织培养育种)、基因工程育种(转基因育种)、植物激素育种。
根据“可遗传变异的来源”原理进行育种1、杂交育种(1)原理:(2)方法:连续自交,不断选种,直到后代不发生形状分离为止。
(不同个体间杂交产生后代,然后连续自交,筛选所需纯合子)(3)发生时期:有性生殖的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后期或四分体时期(4)优点:使同种生物的不同优良性状集中于同一个个体,具有预见性。
(5)缺点:。
(6)举例:矮茎抗锈病小麦2、诱变育种(1)原理:(2)方法:用物理因素(如中子、激光、电离辐射)化学因素(如各种化学药剂)空间诱变育种(用宇宙强辐射、微重力条件)来处理生物。
(3)发生时期:有丝分裂间期或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间期(4)优点:,加速育种进程,可大幅度改良某些性状,创造人类需要的变异类型。
(5)缺点:有利变异少,须大量处理材料,具有盲目性;诱变的方向和性质不能控制。
(6)举例:青霉素高产菌株、太空椒3、多倍体育种(1)原理:(2)方法:。
(3)优点:可培育出自然界中没有的品种,且培育出的植物器官大,产量高,营养丰富。
(4)缺点:结实率低,发育延迟。
(5)举例:三倍体无子西瓜、八倍体小黑麦4、单倍体育种(1)原理:(2)方法:获得单倍体植株,再人工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
(3)优点:。
(4)缺点:技术相当复杂,需与杂交育种结合,其中的花药离体培养过程需要组织培养技术手段的支持,多限于植物。
(5)举例:“京花一号”小麦5、细胞工程育种(植物体细胞杂交)(1)原理:(2)方法:。
(3)优点:。
(4)缺点:技术复杂,难度大;需植物组织培养技术(5)举例:白菜--甘蓝6、基因工程育种(转基因育种)(1)原理:(2)方法:基因操作(提取目的基因→装入载体→导入受体细胞→基因表达→筛选出符合要求的品种)(3)优点:。
高三生物二轮复习微专题 ------种子

种子的类型和结构1.根据种子成熟时是否有胚乳,将种子分成两类:一种是有胚乳的,称为有胚乳种子(由种皮、胚和胚乳三部分组成);另一种是无胚乳的,称为无胚乳种子(由种皮和胚两部分组成)。
2.根据种子中含量多的有机物的不同,将种子分成三类:一种是淀粉种子,一种是油料种子,一种是蛋白质种子。
类型一种子成熟时的物质变化及储藏条件1.种子成熟时的物质变化可溶性糖合成淀粉,转化为脂肪等,干重增加;自由水减少;脱落酸增加,赤霉素减少。
2.种子储藏的条件最适条件是干燥、低温和低氧。
如果湿度大,温度高,种子内储藏的有机养料将会通过种子的呼吸作用而大量消耗。
完全干燥的种子是不利于储藏的,因为这样会使种子的生命活动完全停止,所以,一般种子在储藏时,含水量有一个安全系数。
对于储藏种子的仓库必须保持干燥通风,使种子呼吸时产生的热量和水分及时散失。
1 [2018·全国卷Ⅱ]有些作物的种子入库前需要经过风干处理。
与风干前相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风干种子中有机物的消耗减慢B.风干种子上微生物不易生长繁殖C.风干种子中细胞呼吸作用的强度高D.风干种子中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大[拓展] 种子入库保存前需要经过风干处理,而蔬菜、水果保存的环境条件是。
种子在风干成熟过程中(植物激素)的含量会逐渐上升,从而达到抑制种子萌发的效果;在种子萌发过程中该激素含量会逐渐下降,而(植物激素)的含量会逐渐上升。
同时绝大多数种子萌发早期有机物的重量(干重)会,直到时,干重才开始上升。
但对于某些油料种子,在萌发早期干重会,导致这一结果的主要元素是(填“C”“N”或“O”)。
某植物的光合作用明显大于其他植物,但是籽实产量并不高的原因是。
2 种子贮存时可采取密封保存或低温保存的方法。
下列分析中不正确的是()A.密封保存和低温保存都能抑制种子内有机物的分解B.密封保存可造成种子细胞缺氧,抑制有氧呼吸C.低温保存能降低种子细胞内酶的活性D.密封保存能避免由水分过分蒸发导致的种子细胞失活类型二种子萌发时的物质变化及萌发条件1.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胚是有生命力的,一定的氧气,适宜的温度,充足的水分。
高三生物第二轮复习 种子成熟过程及萌发过程中相关物质的转化

种子成熟过程及萌发过程中相关物质的转化例1(经典高考题)如图表示油菜种子在成熟过程中种子质量和有机物相对含量的变化趋势,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大量糖类输入并参与代谢,导致种子质量不断增加B.细胞代谢利用大量糖类,导致淀粉含量降低C.糖类不断转化为脂质,导致脂质含量持续增加D.糖类不转化为蛋白质,导致含氮物质含量不变答案 D解析分析图像可以看出,油菜种子在成熟的过程中,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都减少,而脂肪的含量及种子的总质量迅速增加,有机物主要以脂肪的形式储存在油菜种子中,可见大量的糖类输入主要参与脂肪的合成,细胞代谢过程中,大量糖类转化为脂质是淀粉含量降低的主要原因,A、B、C项正确;含氮物质含量在种子成熟过程中基本保持稳定,可知细胞代谢过程中蛋白质的消耗与合成保持平衡,D项错误。
例2(2013·全国Ⅰ,29)某油料作物种子中脂肪含量为种子干重的70%。
为探究该植物种子萌发过程中干重及脂肪的含量变化,某研究小组将种子置于温度、水分(蒸馏水)、通气等条件适宜的黑暗环境中培养,定期检查萌发种子(含幼苗)的脂肪含量和干重,结果表明:脂肪含量逐渐减少,到第11 d时减少了90%,干重变化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1)为了观察胚乳中的脂肪,常用____________染液对种子胚乳切片染色,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可见____________色的脂肪微粒。
(2)实验过程中,导致种子干重增加的主要元素是________(填“C”“N”或“O”)。
(3)实验第11 d如果使萌发种子的干重(含幼苗)增加,必须提供的条件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苏丹Ⅲ(或苏丹Ⅳ)橘黄(或红)(2)O (3)光照所需的矿质元素离子解析(1)根据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脂肪实验可知,用苏丹Ⅲ(或苏丹Ⅳ)染液可以将细胞中的脂肪颗粒染成橘黄色(或红色)。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高考热点专项练 热点5 种子

热点5 种子专项专练,突破高考热点大关,冲刺满分!1.种子萌发过程需要大量酶参与,酶的来源有两条途径,一条是干种子中酶活化而来,另一条是萌发时重新合成。
新的RNA在吸水后12 h开始合成,而蛋白质合成在种子吸水后15~20 min便可开始。
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有些RNA、酶可以在干种子中长期保存B.新的RNA、酶的合成过程需要水作反应物C.干种子自由水含量少,酶的活性较低D.吸水12 h内,蛋白质合成模板是种子中保存的RNA【解析】选B。
根据题干信息“新的RNA在吸水后12 h开始合成,而蛋白质合成在种子吸水后15~20 min便可开始”可知萌发种子中早期合成的蛋白质是以种子原来合成并储存下来的RNA作为模板的,而蛋白质合成所需要的酶也是种子原来储存的酶;新的RNA、酶的合成过程中有水生成而不需要水作为反应物;干种子代谢弱就是因为其自由水含量少,酶的活性较低。
2.如图表示某植物种子萌发过程中CO2释放和O2吸收速率的变化趋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12~24 h期间,细胞呼吸的主要方式是有氧呼吸B.曲线相交时,有氧呼吸速率与无氧呼吸速率相等C.从第12 h到胚根长出期间,萌发种子的干物质总量会相对不变D.胚根长出后,萌发种子的有氧呼吸速率明显升高【解析】选D。
据图可知,在12~24 h期间,O2吸收量很少,而CO2释放量很多,表明此时的呼吸作用主要是无氧呼吸,A错误;曲线相交时,吸收的O2量等于呼出的CO2量,说明此时种子只进行有氧呼吸,B错误;种子萌发过程中,当胚根未长出时,种子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只进行细胞呼吸,消耗细胞中的有机物,为种子萌发提供能量和营养,干物质的总量下降,C错误;根据图中的CO2和O2量的变化,胚根长出后,耗氧量迅速增加,说明萌发种子的有氧呼吸速率明显升高。
3.下列以水稻为实验材料的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A.将发芽的种子研磨液置于试管内,加入斐林试剂,试管内立即呈现砖红色沉淀,这是因为发芽的小麦种子中含有还原糖B.用水稻幼苗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时,加入无水乙醇后研磨、过滤即可C.用水稻根尖观察有丝分裂的操作步骤是解离、染色、漂洗、制片D.鉴别某株水稻是否为纯合子的最佳操作是套袋、收获、种植、观察【解析】选D。
生物二轮复习种子的成熟与萌发

加,必须提供的条件是__光__照__和_所__需_无__机__盐_离__子__。
例5(2012全国新课标)将玉米种子置于25℃、黑暗、水分适宜的条件 下萌发,每天定时取相同数量的萌发种子,一半直接烘干称重,另一半 切取胚乳烘干称重,计算每粒的平均干重,结果如图所示,若只考虑种 子萌发所需的营养物质来源于胚乳,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3)依据该实验结果推测,桃果实采摘后减缓变软的保存办法应该是 适当降,
因为 温度可降低有关酶的活性,延缓果实老。化
低温度
(4)采摘后若要促使果实提前成熟,可选用的方法有用__乙__烯__处_理__和适_当__升__温___。 (5)一般来说,果实成熟过程中还伴随着绿色变浅,其原因是叶__绿__素__含__量__降_低。
例3(2013山东卷)大豆种子萌发过程中鲜重的变化曲线如图
(1)阶段Ⅰ和Ⅲ大豆种子的鲜重增加明显,阶段Ⅰ中,水进入种子 胚细胞的穿(跨)膜运输方式为_被__动__运__输__。阶段Ⅲ中,种子胚 细胞内水的主要存在形式是 ___自_由__水______ 。
(2)阶段Ⅱ期间,大豆种子胚细胞合成的__赤__霉__素_________解除 种子休眠,促进种子萌发。阶段Ⅲ中根向地生长的原因是
油料种子在成熟过程中干物质的积 累情况 A.可溶性糖 B.淀粉
C.千粒重
E.脂肪
1、贮藏物质的变化
蛋白质类种子:大豆、蚕豆等
含N物质先从叶片运送到豆荚中 合成蛋白质,再由豆荚运送至种 子中合成贮藏蛋白。
蚕豆中含氮物质的运送情况
2、呼吸速率的变化
种子成熟过程是有机物质合 成积累的过程,需要大量的能量 供应。实验证明,干物质积累迅 速时,呼吸速率旺盛;种子接近 成熟时干物质积累缓慢,呼吸速 率就逐渐降低。
【人教版】2020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一小专题1 种子成熟过程及萌发过程中相关物质的转化学案

种子成熟过程及萌发过程中相关物质的转化例1(经典高考题)如图表示油菜种子在成熟过程中种子质量和有机物相对含量的变化趋势,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大量糖类输入并参与代谢,导致种子质量不断增加B.细胞代谢利用大量糖类,导致淀粉含量降低C.糖类不断转化为脂质,导致脂质含量持续增加D.糖类不转化为蛋白质,导致含氮物质含量不变答案 D解析分析图像可以看出,油菜种子在成熟的过程中,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都减少,而脂肪的含量及种子的总质量迅速增加,有机物主要以脂肪的形式储存在油菜种子中,可见大量的糖类输入主要参与脂肪的合成,细胞代谢过程中,大量糖类转化为脂质是淀粉含量降低的主要原因,A、B、C项正确;含氮物质含量在种子成熟过程中基本保持稳定,可知细胞代谢过程中蛋白质的消耗与合成保持平衡,D项错误。
例2(2013·全国Ⅰ,29)某油料作物种子中脂肪含量为种子干重的70%。
为探究该植物种子萌发过程中干重及脂肪的含量变化,某研究小组将种子置于温度、水分(蒸馏水)、通气等条件适宜的黑暗环境中培养,定期检查萌发种子(含幼苗)的脂肪含量和干重,结果表明:脂肪含量逐渐减少,到第11 d时减少了90%,干重变化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1)为了观察胚乳中的脂肪,常用____________染液对种子胚乳切片染色,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可见____________色的脂肪微粒。
(2)实验过程中,导致种子干重增加的主要元素是________(填“C”“N”或“O”)。
(3)实验第11 d如果使萌发种子的干重(含幼苗)增加,必须提供的条件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苏丹Ⅲ(或苏丹Ⅳ)橘黄(或红) (2)O (3)光照所需的矿质元素离子解析(1)根据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脂肪实验可知,用苏丹Ⅲ(或苏丹Ⅳ)染液可以将细胞中的脂肪颗粒染成橘黄色(或红色)。
高三生物二轮复习 高考热点专项练5 种子 新人教版

热点5 种子专项专练,突破高考热点大关,冲刺满分!1.关于小麦种子成熟后期物质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结合水含量减少B.淀粉大量水解C.需要含磷的无机盐参与脂质的合成D.与淀粉合成有关的酶活性增强【解析】选C。
小麦种子成熟后期自由水含量减少,结合水含量增加,淀粉大量合成,A、B错误;脂质中的磷脂的合成需要磷元素,C正确;酶的活性与温度、pH等有关,不能确定酶活性的变化,D错误。
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研究哈密瓜种子萌发时的代谢,得到下图所示曲线图(QCO2表示CO2释放量,QO2表示O2吸收量)。
下列有关该图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世纪金榜导学号73414250( )A.胚根长出前,种子无法吸水B.18~30小时内,呼吸作用的主要方式是无氧呼吸,但也能进行有氧呼吸C.刚开始萌发的种子无法进行光合作用,但DNA含量和有机物种类则显著增加D.胚根长出后,有氧呼吸显著加强,此前的种子既能进行无氧呼吸也能进行有氧呼吸【解析】选A。
胚根长出前,种子可以吸水;18~30小时内,O2吸收量很少,此时主要进行无氧呼吸,也能进行有氧呼吸;刚开始萌发的种子没有叶绿体,无法进行光合作用,有机物含量减少,种类增加,由于细胞分裂,DNA含量增加;胚根长出后,O2吸收量增加,有氧呼吸显著加强,无氧呼吸减弱。
3.科研人员以萌发的豌豆种子为材料,研究外源H2O2对根生长的影响。
世纪金榜导学号73414251(1)研究发现,植物细胞代谢过程中产生的H2O2可作为信息分子__________________植物的生命活动。
细胞内的__________________可催化H2O2分解,以避免H2O2浓度过高对细胞产生毒害。
(2)用不同浓度的H2O2处理萌发的豌豆种子,得到下表所示结果:H2O2浓对照组20 40 60 80 度(mM)弯曲度0(向地生长) 35.3 45.0 55.2 65.5 相对值本实验对照组是用_______________处理萌发的豌豆种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种子萌发图像
(1)可溶性糖 (2)淀粉 (3)千粒重 (4)含N物质 (5)粗脂肪
不同种子有机物的含量
• 种子的储藏 干燥 低温 低氧 • 种子的休眠 休眠的主要原因 ①种皮限制; ②种子未完全成熟; ③胚未完全发育; ④抑制物的存在。 休眠意义: 避免种子在不适宜的条件或季节里萌发, 免于幼苗受到伤害和死பைடு நூலகம்。
孟德尔发现自由组合定律 具有两对(或更多对)相对性状的亲本进行杂交,在子一代产生配子时,在等位基因分离的 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表现为自由组合。
无子西瓜:用秋水仙素处理二倍体西瓜的种子或幼 苗,使其在细胞分裂的中期,阻止纺锤丝生成将分 裂的染色体拉向细胞两极,使普通二倍体西瓜染色 体组加倍而得到四倍体西瓜植株。然后与二倍体西 瓜植株(作为父本)杂交,从而得到三倍体种子。三 倍体的种子发育成的三倍体植株,由于减数过程中, 同源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 再用普通西瓜二倍体的成熟花粉刺激三倍体植株花 的子房而成为三倍体果实。
无子番茄:在未受粉的雌蕊柱头上涂 上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子 房就可以发育成无子果实
人工种子
通过植物组织培养得到 的胚状体,不定芽,顶 芽和腋芽等为材料,经 过人工薄膜包装得到的 种子。
种子专题
高中生物二轮复习
种子的萌发
• 萌发条件 外界(充足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足够的氧气)自身(有生命力且完整的胚、有足够的营养储备、不处于休眠状态 ) • 吸水方式 第一阶段进行进行吸胀吸水(急剧吸水阶段),第二阶段吸水迟缓,胚根长出后,第三阶段主要进行渗透吸水(生长吸 水阶段)。 • 呼吸作用 先以无氧呼吸供能,后有氧呼吸逐渐加强。在种皮破裂后胚根进入土壤,无氧呼吸逐渐减弱,有氧呼吸逐渐加强。 • 有机物的变化 淀粉的转化:淀粉在淀粉酶的作用下水解为麦芽糖,以后麦芽糖又在麦芽糖酶的作用下再转就为葡萄糖 脂肪的转化:先在脂肪酶的作用下水解成甘油和脂肪酸,甘油在酶的催化下,转化为葡萄糖蔗糖等,脂肪酸转化为蔗糖。 蛋白质的转化:蛋白质在酶的作用下产生氨基酸,用于新器官中蛋白质的合成。 • 激素的变化 脱落酸等抑制剂下降,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赤霉素含量上升,使胚乳中贮藏物的降解,促进胚根胚芽的生长,控制幼苗 的向地性生长。 • 干重与鲜重的变化(脂肪种子) 干重先略有所增加(导致干重增加的主要元素是氧),后下降(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再增加(光合作用产生了有机 物)。鲜重持续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