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经济发展的主基调和两大战略

合集下载

2013年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3年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3年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3年,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下,中共贵州省委、省人民政府团结带领全省各族人民,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持“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主基调、工业强省和城镇化带动主战略,坚持发展为要、民生为本、企业为基、环境为重的工作理念,各项工作扎实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绩,呈现出稳中有进、稳中有为、稳中向好的良好局面。

一、综合初步核算,2013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8006.79亿元,比上年增长12.5%。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29.05亿元,增长5.8%;第二产业增加值3243.70亿元,增长14.1%;第三产业增加值3734.04亿元,增长12.6%。

全省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22922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为3701美元。

全省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2.9%,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0.5%,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6.6%。

与上年比,第一产业比重下降0.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提高1.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下降1.3个百分点。

民营经济、县域经济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43%和67%,分别比上年提高2.7个和0.6个百分点。

二、农业全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311.84万公顷(4677.60万亩),比上年增长2.1%。

油料作物种植面积56.08万公顷(841.20万亩),比上年增长2.4%。

烤烟种植面积25.49万公顷(382.35万亩),比上年增长7.5%。

蔬菜种植面积84.77万公顷(1271.55万亩),比上年增长9.5%。

中药材种植面积11.75万公顷(176.25万亩),比上年增长57.4%。

全年粮食产量1029.99万吨,比上年下降4.6%。

其中,夏粮产量240.71万吨,增长8.5%;秋粮产量789.28万吨,下降8.0%。

全年猪存栏1604.10万头,与上年基本持平,出栏1832.28万头,增长5.6%。

贵州未来的发展趋势

贵州未来的发展趋势

贵州未来的发展趋势贵州是中国西南地区的一个内陆省份,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地理优势。

未来贵州的发展趋势将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加快推进经济转型升级。

贵州自2012年开始实施的“大数据战略”已初见成效,成为了中国大数据产业的重要聚集地。

未来贵州将进一步发展大数据产业,加快推进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的融合,培育新兴产业,提高经济发展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二、深度开发贵州的旅游资源。

贵州拥有丰富的自然和文化旅游资源,如黄果树瀑布、贵阳花果园和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风情等。

近年来,贵州旅游业取得了快速发展,未来将进一步加大对旅游业的投资,提升旅游设施和服务水平,吸引更多的游客和投资者。

三、促进贵州农业现代化。

贵州有着优质的农产品种植和养殖条件,未来将加强农业科技研发和推广应用,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和质量,在农业现代化方面取得更大的突破。

四、加强贵州与周边地区的合作。

贵州位于中国西南地区的中心位置,与周边省份和国家有着紧密的经济联系。

未来贵州将加强与云南、四川等省份的合作,深化与东盟国家的经济交流,推动贵州与周边地区的互利共赢发展。

五、加大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力度。

贵州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生态环境,但也面临着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

未来贵州将加大环境保护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倡导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理念。

六、推动贵州的教育和科技创新。

贵州拥有优质的教育资源和科研机构,在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方面具有较高的潜力。

未来贵州将加大投资力度,进一步提升教育和科研水平,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推动贵州的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

总之,未来贵州将以经济转型升级、旅游业发展、农业现代化、区域合作、环境保护和教育科技创新为主要方向,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贵州还将加强党的领导,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推动贵州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地域文化(专)》5205050经典例题精析

《地域文化(专)》5205050经典例题精析

《地域文化(专)》5205050经典例题精析填空题(共10题,共30分,每空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填对给分,填不对不给分。

)1.(3分)地之一。

单选题(共10题,共30分,答题要求:每空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填对给分,填不对不给分。

)11.(3分)贵州下列被称为凉都的是()。

A、遵义B、水城C、贵阳D、都匀12.(3分)贵州多民族的社会环境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经过多次人口()活动而形成的。

A、迁徙B、出生C、战争D、动荡13.(3分)2014 年 1 月 6 日,国务院正式同意设立贵州贵安新区为()新区。

A、县级B、地级C、省级D、国家级14.(3分)“一五”计划时期,贵州的建设主要以()为重点。

A、工业B、农业C、商业D、服务业15.(3分)贵州土家族主要分布在()A、安顺市B、铜仁市C、六盘水市D、黔东南州16.(3分)明代诗人( )曾说:“江南千重水,云贵万重山,五百年后看,云贵胜江南。

”A、袁中道B、刘伯温C、刘基D、张羽17.(3分)下列城市中被中国气象学会授予“中国避暑之都”称号的城市是()。

A、遵义B、凯里C、贵阳D、都匀18.(3分)苗族乐器最著名的是()。

A、唢呐B、芦笙C、古瓢琴D、铜鼓19.(3分)贵州的疆域范围基本定型是在()。

A、唐朝B、元朝C、明朝D、清朝20.(3分)贵阳市人民政府和贵州省人民政府成立的时间分别是()。

A、1949年的11月15日和11月22日B、1949年的11月23日和12月26日C、1949年的11月15日和12月26日D、1949年的11月23日和12月16日多选题(共10题,共30分答题要求:每空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填对给分,填不对不给分。

)21.(3分)贵州苗族舞蹈种类很多,富有浓郁的民族特色,以下属于苗族的舞蹈的有()A、芦笙舞B、反排木鼓舞C、“锦鸡舞”D、“多耶舞”22.(3分)贵州完成土地制度改革以后,逐步开展的“三大改造”是()。

A、对个体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B、对个体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专升本《地域文化》形考任务2题库(含答案)

专升本《地域文化》形考任务2题库(含答案)

专升本《地域文化》形考任务2题库(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

1.抗战时期贵州作为大后方,一些沿海地区的机关、学校、商号、企业纷纷迁入,使贵州的社会经济出现了短暂繁荣。

学校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浙江大学,其旧址在(A)。

单选题(1 分) 1分A.湄潭文庙B.阳明书院C.甲秀楼D.天台山2.党的十八大以来,贵州牢牢守住发展和(C)两条底线,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力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

单选题(1 分) 1分A.稳定B.文化C.生态D.扶贫3.下列城市中被中国气象学会授予“中国避暑之都”称号的城市是(C)。

单选题(1 分) 1分A.遵义B.凯里C.贵阳D.都匀4.(A)不仅是贵州历史上的第一次教案,也是全国“反洋教”斗争的先声。

单选题(1 分) 1分A.青岩教案B.遵义教案C.开州教案D.安庆教案5.贵州多民族的社会环境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经过多次人口(A)活动而形成的。

单选题(1 分) 1分A.迁徙B.出生C.战争D.动荡6.2006 年5 月20 日,贵州省(B)申报苗族鼓藏节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单选题(1 分) 1分A.台江县B.雷山县C.三都县D.黎平县7.贵州土家族主要分布在(B)。

单选题(1 分) 1分A.安顺市B.铜仁市C.六盘水市D.黔东南州8.2014 年1 月6 日,国务院正式同意设立贵州贵安新区为(D)新区。

单选题(1 分) 1分A.县级B.地级C.省级D.国家级9.(C)是实施乡村振兴的基础和保障。

单选题(1 分) 1分A.生态宜居B.乡风文明C.产业兴旺D.治理有效10.贵州少数民族有的存在自己的文字。

有一种从字形看有的类似于甲骨文或金文,有的则是仿汉字倒写或反写,被称为“反书”。

它是(C)族的古老的文字。

单选题(1 分) 1分A.彝B.仡佬C.水D.瑶11. 贵州的疆域范围基本定型是在(D)。

单选题(1 分) 1分A.唐朝B.元朝C.明朝D.清朝12. 贵州十八个世居民族中人数最少的是(A)。

《贵州省情教程》绪论解析

《贵州省情教程》绪论解析

屯堡文化

安顺屯堡文化系明代从江南随军或经商 到滇、黔的军士、商人及其家眷生活方式 的遗存。随着岁月的变迁,安顺一带的屯 堡人仍奇迹般地保存着600年前江南人的生 活习俗,其民居、服饰、饮食、民间信仰 、娱乐方式无不具有600年前的文化因子, 这种屯堡文化为古代汉民族的研究提供了 丰富的资源。
天龙屯堡
1. 贵州习水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2. 贵州赤水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3. 贵州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4. 贵州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5. 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6. 贵州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7. 贵州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8. 贵州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9. 贵州宽阔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10、九洞天风景名胜区 11、铜仁九龙洞风景名胜区 12、黎平侗乡风景名胜区 13、紫云格凸河风景名胜区 14、平塘风景名胜区 15、瓮安江界河风景名胜区 16、石阡温泉群风景名胜区 17、榕江苗山侗水风景名胜区
18、沿河乌江山峡风景名胜区
贵州9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 • • • • • • • •
阳明文化
•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汉族 ,幼名云,字伯安,别号阳明。浙江绍兴府余姚县( 今属宁波余姚)人,因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 阳明子,学者称之为阳明先生,亦称王阳明。 • 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陆王 心学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弘治十二 年(1499年)进士,历任刑部主事、贵州龙场驿丞、 庐陵知县、右佥都御史、南赣巡抚、两广总督等职, 晚年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因平定宸 濠之乱军功而被封为新建伯,隆庆年间追赠新建侯。 谥文成,故后人又称王文成公。

贵州省情

贵州省情

贵州省情考试题型为:填空、单选、多选、简答、论述1、省情的概念P1 绪论第一句答:省情是一个省的自然、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等方面历史、现状和发展规律的综合反映,是一个多要素相联系、相互作用,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系统。

2、贵州十二五时期发展的主基调P11最后一段3、答:2010年10月召开的中共贵州十届十次全会提出“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作为|十二五|时期发展的主基调。

4、工业强省战略和城镇化带动战略P12 最后一段到P13第一段答:第一,;牢牢把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

第二,牢牢把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

第三,牢牢把握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和|“城镇化带动”战略这两个关键。

第四,牢牢把握改革开放这个强大动力。

第五,牢牢把握改善民生这个出发点和落脚点。

5、天无三日晴对贵州的有利和不利的影响P2答:从有利方面看:一是大气降水比较丰富。

二是光、热、水基本同季。

三是立体气候明显。

从不利方面看,贵州大气降水虽然比较丰富,但由于山高坡陡,降水流失较快,对降水的利用十分困难。

所以,灾害性气候是贵州农业发展的最大威胁。

6、地无三里平对贵州的有利和不利的影响P3答:从有利方面看:一是土地类型与多种气候类型组合在一起,有利于多种生物的繁衍生长,因此,贵州的生物资源比较丰富。

二是能源矿产资源十分丰富,组合态势良好,开发前景广阔。

三是多种矿产资源与煤水结合、水火电互济的能源优势组合在一起,形成了高能耗的原材料开发基地。

7、贵州封闭半封闭状态形成的两个原因P7最后一段答:一是“地无三里平”的山区自然条件对发展交通通讯十分不利,阻碍了商品流通和信息交流。

二是是由特定的社会环境决定的。

8、贵州与湖南交界、北与四川和重庆相连、西与云南接壤、南与广西毗邻9、贵州的地貌特点P15 最后一段4—5句答:贵州地貌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在1100米左右,是一个海拔较高、喀斯特地貌典型发育的山区。

10、贵州面上最高地区和最低地区、最高点和最低点P16第一段答:从面上看,最高地区是西部的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平均海拔在2166米,最低地区是东部的玉屏侗族自治县,平均海拔541米,最高地区与最低地区海拔相差1625米。

未来贵州的经济发展趋势

未来贵州的经济发展趋势

未来贵州的经济发展趋势
未来贵州的经济发展趋势可能表现如下:
1. 大数据产业的发展:贵州省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宽敞的土地,这使其成为大数据中心建设的理想地点。

未来贵州可能继续发展大数据中心和云计算产业,吸引更多的投资和人才。

2. 生态旅游的兴起:贵州省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这使其成为旅游业发展的热门地区。

未来贵州可能继续发展生态旅游,推动当地经济的增长,并提升贵州的知名度。

3. 农业现代化的推进:贵州省拥有广阔的农田和丰富的农产品资源。

未来贵州可能通过农业现代化的推进,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进一步促进农业产业的发展,并提高农民收入。

4. 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贵州省近年来积极引进高新技术企业和科研机构,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未来贵州可能继续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推动经济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

5. 跨境贸易的拓展:贵州省位于中国西南地区,与东南亚国家接壤,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优势。

未来贵州可能通过加强与周边国家的经贸合作,拓展跨境贸易,并推动经济的国际化进程。

总体而言,未来贵州的经济发展趋势可能是多元化、高科技化和可持续发展的。

政府将继续推动各项政策,吸引投资和人才,提升区域竞争力,推动经济实力的持续增长。

贵州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及发展方略

贵州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及发展方略

贵州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及发展方略贵州位于中国西南地区,地处亚热带,是全国贫困面最广、程度最深的省份之一、贵州的区域经济发展状况主要表现为相对落后的产业结构、薄弱的基础设施和不平衡的发展水平。

然而,贵州也有着独特的地理和自然资源优势,如得天独厚的自然风景和丰富的矿产资源,为其经济转型和发展提供了机遇。

为了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质量,贵州应制定发展方略。

首先,贵州应加快优化产业结构。

目前,贵州的经济主要以农业和传统工业为主,产业结构相对单一、贵州可以利用其丰富的土地资源,培育农业产业新优势,如发展特色农产品和生态农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同时,贵州还可以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如信息技术、新材料和生物医药等,以促进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

其次,贵州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而贵州的基础设施相对薄弱。

贵州应加大基建投资力度,提高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特别是要加快发展交通网,提升贵州与周边地区的互联互通,加强与国内外的经济合作和交流。

第三,贵州应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贵州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优美的生态环境,但由于长期的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利用,生态破坏问题日益突出。

贵州应制定科学的资源环境规划,加大生态保护力度,推进绿色发展,促进生态经济的发展。

第四,贵州应加强教育和人才培养。

人力资源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而贵州的人才储备相对不足。

贵州应加大投入,改善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同时,应加强与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吸引和培养更多的科研人才,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

最后,贵州应积极拓展对外开放。

开放合作是实现经济转型和发展的重要手段,贵州应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交流。

可以通过吸引外资、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贵州经济的快速发展。

同时,要加强对外宣传和形象塑造,提升贵州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总之,贵州的区域经济发展状况相对落后,但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机遇和优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的生 活 , 州 的经济 面貌也 因 而发生 了 巨大变 化 。 贵
但 与周边 省 区乃 至西 部 省 区的平 均 水 平 相 比 , 州 贵
天独厚 , 殊 的地 形 地 貌 孕 育 了 丰 富 的生 物 资 源 。 特
省 内现有 生物 资源 丰富 , 全省 有 7 0种植 物列 入 国家
矿 质 佳 量 大 , 有 储 量 为 30 亿 吨 ; 矿 储 量 保 .5 磷 2 .6亿 吨 , 08 占全 国总量 的 4 % 以上 ; 晶石储 量 占 0 重
到全 国 的 3 % 以上 。 3 贵州 省 拥 有 独 特 的喀 斯 特 地 形地 貌 , 候 温和 , 气 四季 分 明 , 景怡人 , 风 自然条件 得
地, 饲养 的主要 畜禽 品种 有 3 0多种 。各 种经 济林 木
讲, 贵州 省委 确定 的“ 二 五 ” 间 的主 基 调 和两 大 十 期
战 略是合 乎贵 州实 际 的。


“ 速 发展 、 快 转型 、 进 跨越 ” 加 加 促 符 种 类 繁多 , 、 、 资 源发 展 潜力 巨大 。繁 多 的 生 果 茶 桑
凉 的小 麦 、 菜 、 油 马铃 薯 ; 需 要 热 量 多 的 甘 蔗 、 从 芭 蕉、 橘, 柑 到需 热量 次多 的油 桐 、 油菜 ; 喜 温 的常绿 从 阔 叶林 种 到喜 干 的针 叶 林 种 , 省 内都有 适 宜 生 长 在 的地方 。全 省 有 天 然 牧 草 14 4 1种 , 畜 禽 喜 居 之 是
但储 量 丰富 的 自然资 源并 未能使 贵 州在全 国摆 脱“ 发达、 开发” 欠 欠 的经 济 地 位 , 源 的富 饶 和经 资 济 的贫 困仍然 是贵 州经 济社 会 的显著 特征 。据 国家
探 明了储 量 。储 量 排 在 全 国前 1 O位 的有 4 1种 , 其 中煤 的保 有储 量 为 389 9 .5亿 吨 , 品质 优 良。铝土 且
珍 稀濒 危保 护植 物 名 录 , 中有 4种 属 国家 一 级 保 其
护 植物 , 占全 国同类植 物 总数 的 5 % 。贵 州有 3 0 0 70
余 种药 用植 物 资 源 , 占全 国 中 医 药 品种 的 8 % , 0 是
全 国 四大 中药材产 区之一 。全 省农作 物 植物 品种 丰 富, 从亚 热带 到 暖温带 的作 物几 乎应 有尽 有 , 已栽 培 的有 近 6 0个 品种 。从 喜温 的水 稻 、 米 、 0 玉 甘薯 到喜
化水 平低 , 经济结 构不 合理 , 放型增 长 方式 尚未 根 粗
本 转 变 , 济社会 发 展 与 人 口 、 源 、 境 的 矛盾 加 经 资 环 剧 等 等 。针 对这 种状 况 , 中共 贵 州 省 委 十 届 十次 全 会 确定 : 加速 发展 、 快转 型 、 动 跨越 ” 贵州 省 “ 加 推 是 “ 十二五 ” 时期 主 基调 , 工业 强省 ” “ 镇 化 带 动 ” “ 、城 是 贵州今 后发 展重 点实施 的战略 。从理 论 和实践 上
经济 的发 展水 平 和综 合 实 力 的差 距 却 在 不 断 拉 大 ;
经济 总量 小 、 均水 平低 的“ 发 达 ” 情 也未 发 生 人 欠 省 根本 性转 变 。与此 同时 , 州 当前 经 济发 展 所 面 临 贵 的矛 盾与 问题却 更加 突 出 , : 如 工业 化 、 镇化 、 场 城 市
重 点是 实施 工 业 强 省 战 略和 城 镇 化 带 动 战 略 。 随 后 贵 州 省 工 业 发 展 大 会 提 出“ 二 五 ” 州 工 业 发 展 目标 : 2 1 全 省 工 十 贵 到 0 5年 业 总产 值 实现 翻 番 , 到 1万 亿 元 以 上 。 那 么 , 一 目标 能 否达 到 , 句 话 说 , 实 现 这 一 目标 贵 州 应 该 如 何 做 ? 对 此 , 刊编 达 这 换 要 本 辑 部 特 别 约 请 贵 州 经 济 理 论 界 部 分 学者 , 以笔 谈 形 式 表 达 他 们 的看 法 。
物 资源 , 贵州发 展 特 色 农 业 奠定 了优 越 的资 源 基 为 础, 也是 特 色农业 发展 得 天独厚 的先 决 条件 。
合贵 州 实 际
贵州 地 处 中 国西 南 部 , 自然 资 源 的 富 集 区 。 是
到 目前 为 止 , 省 已发 现 矿产 1 3种 , 中有 7 全 2 其 6种
[ 本刊专稿]
“ 州省 十二 ・ 贵 五经 济发 展 ” 专家笔 谈
贵州 财经学 院学 报
2 1 年第 1 总第 1 0 01 期( 5 期)
编者按 : 中共贵州省委十届十次会议提 出贵州“ 十二五” 时期经济发展 规划 : 主基调是 “ 加速 发展 、 快转 型、 加 推动跨 越” ,
文章 编号:0 3 6 3 (0 1 O 一 0 7 0 ; 10 — 6 6 2 1 ) l 0 0 — 3 中图分类号 : 17 文献标识码 : F2 : A
贵 州 经济 发 展 的主 基 调和 两人 战略
陈厚 义
( 州财经学院 , 帅 贵阳 贵 贵 l 5 00 ) 50 4
新 中 国成 立后 , 其是 改革 开放 以来 , 尤 贵州 充分 利用 其 资源优 势 大力 发 展 能 源 、 材 料 加工 业 等 重 原 化工 业 , 大促 进 了地 区经济 的增 长 , 极 改善 了地 区人
收 稿 日期 :O O一1 0 2l男 , 15 , 贵州遵义人 , 经济学博士 , 贵州财经学院院长 、 教授 、 硕士生导师, 省管专家 , 武汉 理工大学博 士生导师 , 研究方 向为欠发达地区产业结构 与政策 。 ①《 贵州六十年 14 - 2o }, 9 9 o9 贵州省统计局 、 中国统计出版社 ,09年。 2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