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具痕迹检验技术研究的现状及展望_杨敏
新形势下痕迹检验技术应用问题及对策

新形势下痕迹检验技术应用问题及对策一、背景介绍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痕迹检验技术在刑事侦查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然而,在新形势下,痕迹检验技术应用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围绕这些问题展开讨论,并提出相应对策。
二、问题分析1. 技术水平不足目前,我国的痕迹检验技术水平相对较低,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明显差距。
这导致在一些关键案件中,无法进行有效的痕迹检验,影响了案件的侦破效率和质量。
2. 数据库建设滞后在痕迹检验中,数据库是非常重要的工具。
但是,在我国,由于缺乏足够的投入和专业人才支持,数据库建设滞后。
这使得一些案件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比对和分析。
3. 知识产权保护薄弱在痕迹检验领域中,知识产权非常重要。
然而,在我国,由于相关法律法规尚未完善以及执法力度不足等原因,知识产权保护薄弱。
这使得一些关键技术和数据被非法窃取和使用,导致安全隐患和经济损失。
4. 人才短缺痕迹检验技术需要专业的人才支持,但是,在我国,由于相关专业教育体系不完善以及薪酬待遇不高等原因,导致人才短缺。
这使得一些关键案件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技术支持。
三、对策建议1. 提高技术水平加强相关专业教育的培训和推广,提高从业人员的技能水平。
加大对痕迹检验领域的科研投入力度,推动相关技术的创新和发展。
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提升我国痕迹检验技术水平。
2. 加强数据库建设加大对痕迹检验数据库建设的投入力度,完善相关数据采集、存储、管理和分析系统。
加强与其他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作机制,提高数据利用效率。
3.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
健全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建立知识产权保护的长效机制。
加强技术保密和信息安全管理,防止技术和数据被非法窃取和使用。
4. 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加强相关专业教育体系的建设,提高从业人员的薪酬待遇和职业发展空间。
加强与企业、高校等机构之间的合作,推动痕迹检验领域人才培养的多元化和专业化。
四、结论痕迹检验技术在刑事侦查中具有重要作用。
[痕迹,现状,工具]浅析工具痕迹检验现状与利用
![[痕迹,现状,工具]浅析工具痕迹检验现状与利用](https://img.taocdn.com/s3/m/29b5873a5ef7ba0d4a733bfe.png)
浅析工具痕迹检验现状与利用【摘要】通常情况下,犯罪现场均有犯罪痕迹,而比较常见的犯罪痕迹即工具痕迹。
因其特有的稳定性,对于案件的侦破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目前较为常用的工具痕迹鉴定中多为指纹痕迹,工具痕迹利用比较少,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所致呢?本文就此问题作出分析,根案件侦破的实况,提出几点工具痕迹的利用方法及技巧。
【关键词】痕迹检验;痕迹检验现状;工具痕迹利用【Abstract】Usually, the crime scene has the crime scene, but the comparison of common crime trace is the tool mark. Because of its unique stability, the detection of the case has played a vital role. At present, the more commonly used tools for the identification of traces of fingerprints, trace the use of tools, so what is the cause? In this paper, we make an analysis on this problem,and put forward some methods and techniques for the use of the tools.【Key words】Trace test; Trace inspection status; The use of tool marks0 引言在犯罪现场中,工具痕迹是最为多见的一种犯罪痕迹。
在判断犯罪实施手段、方法中,工具痕迹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它不仅可以判断犯罪工具种类,甚至还可以判断犯罪行为人的职业等特点。
在揭露犯罪时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
目前指纹鉴定利用率比较高,远远高出工具痕迹。
新形势下痕迹检验技术应用问题及对策

新形势下痕迹检验技术应用问题及对策引言在当前社会形势下,痕迹检验技术的应用面临着一系列新的问题。
为了保持公正、高效和准确性,我们需要认真对待这些问题,并制定相应的对策。
本文将全面、详细、完整且深入地探讨这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新形势下的痕迹检验技术应用问题技术更新和发展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痕迹检验技术也在不断更新和发展。
新的检验工具和方法的出现,给痕迹检验带来了很多新的挑战。
例如,新的材料和复杂的犯罪手段可能导致传统的检验方法无法适应。
此外,技术更新也意味着犯罪分子可能利用新技术来掩盖痕迹,给检验工作带来了更大的困难。
数据管理和隐私保护在新形势下,痕迹检验工作所涉及的数据量越来越大。
如何高效地管理这些数据,确保其完整性和安全性,成为了一个重要问题。
另外,由于痕迹检验工作的特殊性,其中可能涉及到个人隐私信息,如何合理使用这些信息,保护相关当事人的隐私权,也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
专业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随着痕迹检验工作的复杂性增加,对专业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但是在现实中,专业人才的供应却面临着短缺的问题。
如何培养和引进更多的痕迹检验专业人才,并建设一支高水平的痕迹检验队伍,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痕迹检验工作涉及到各种司法案件和刑事侦查活动,对其进行准确、公正、合法的判断和应用是非常重要的。
为了确保痕迹检验工作的可靠性和权威性,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至关重要。
然而,当前这方面的工作还有待加强。
如何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是我们需要着重关注的问题。
新形势下痕迹检验技术应用问题的对策技术研发和创新面对技术更新和发展带来的挑战,我们应当增加技术研发和创新,提升痕迹检验技术的水平和能力。
加强与科研机构和高校的合作,开展前沿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为痕迹检验工作提供更加有效的工具和方法。
数据管理和隐私保护的技术手段在数据管理和隐私保护方面,我们应当采取一系列的技术手段来确保数据的安全和隐私的保护。
工具痕迹检验现状与研究

工具痕迹检验现状与研究作者:谢胜友周莹柳文兵来源:《法制博览》2016年第11期摘要:一般来说,在犯罪现场,犯罪者都会或多或少留下一些犯罪的痕迹。
根据多年的办案经验,常见的犯罪痕迹就是工具痕迹。
因为相对其他犯罪痕迹而言,工具痕迹的稳定性较强,对办案具有较大的利用价值。
基于此,本文将对工具痕迹的检验方法进行概述,希望能够对公安事业起到帮助。
关键词:工具;检验;现状;研究;痕迹中图分类号:D918.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379-(2016)32-0155-02作者简介:谢胜友(1970-),男,土家族,法学学士,湖北省利川市公安局刑侦大队,痕迹检验工程师。
对于公安事业来说,工具痕迹就是办案过程当中经常会接触到的名词,是常见也常利用的一种犯罪痕迹。
通过对工具痕迹进行检验和分析,能够对犯罪的方式、工具种类,甚至是犯罪人的特征进行一定的推测。
但是从目前的利用情况来看,工具痕迹的利用率远低于指纹痕迹等犯罪痕迹。
所以,本文将对工具痕迹检验进行分析,希望能够引起重视。
一、工具痕迹检验概述所以工具痕迹,就是在使用工具的过程当中,将工具作用于某一客观物体上,由于两者的接触而留下的痕迹。
从宏观上讲,工具痕迹检验不仅仅局限于对作案活动的分析,同时也可以对人身侵害、作案准备、作案销毁等活动进行研究和分析。
一般情况下,相对于脚印、手印等痕迹,工具痕迹更容易留下,出现的频率也更高。
不仅如此,工具痕迹的稳定性较高,因而对办案活动来说具有很大的利用价值。
但是与此同时,由于工具的种类繁多,因而工具痕迹也具有较强的复杂性和多样的结构性。
不仅如此,即使是同一件工具,由于使用力度、角度等的不同,也会留下不同的痕迹。
所以,工具痕迹的影响因素较多,导致其同样具有较大的检验难度。
此外,在当前的犯罪痕迹检验技术水平以及专业人员队伍的限制下,想要进行更有效的工具痕迹的检验和分析,还具有较大的难度,这也就导致工具痕迹的利用频率较低。
浅论工具痕迹检验现状及有效利用的方法

浅论工具痕迹检验现状及有效利用的方法吴闻飞【摘要】在犯罪现场,工具痕迹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犯罪痕迹,由于工具痕迹自身的稳定性非常强,这也给案件侦破提供了很多有价值的线索,但是在实际的工具痕迹利用上,利用率却非常低,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很多,本文主要从主客观两大因素入手分析了工具痕迹利用率低的原因,并根据当前案件侦查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提高工具痕迹利用率的方法和途径.%Tool traces are very common traces of crime at the crime scene.The stability of tool traces provides a lot of valuable clues to the detection of cases.However, the utilization of tool traces is very low in practical usage, which caused by many reasons.The reasons for the low utilization of tool traces were analyzed from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factors, and methods to improve the utilization of tool traces were put forward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the current case investigation.【期刊名称】《黑龙江科学》【年(卷),期】2017(008)003【总页数】2页(P100-101)【关键词】工具痕迹;检验;利用率;数字化【作者】吴闻飞【作者单位】齐齐哈尔市公安局富拉尔基分局刑事技术大队,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D918工具痕迹在犯罪现场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犯罪痕迹,工具痕迹可以直接判断出犯罪嫌疑人的作案手段,有时候甚至能够确定犯罪嫌疑人的职业。
我国工具痕迹检验的发展及其展望

我国工具痕迹检验的发展及其展望作者:刘钰昊来源:《西部论丛》2017年第09期摘要:利用痕迹检验来收集和检验刑事案件侦破中的证据经过了长时间的历史发展和进化。
作为痕迹检验的一个分支,工具痕迹检验很难找到足够的文件来验证其来源。
然而,总体而言,中国工具痕迹检验是一个长期而且复杂的过程。
本文从刀具检验的简史入手,分三个阶段介绍了我国工具痕迹检验的历史,并展望了当前的工具痕迹检验。
关键词:工具痕迹痕迹检验学发展历史展望一、我国工具痕迹检验发展的历史1.1.自发使用时期工具标记应用和发展的第一个历史时期大约在公元9世纪之前。
这个时期经历了原始的新旧石器和铁器时代,人们平常生活中使用的工具类型也发生了转变,从刚开始的木材、到石头,最后发展成为铁和铜。
案例中工具痕迹的发生率也在逐渐增加。
但总的來说,自发使用阶段,由于工具还很原始,大家的利益冲突也很少,所以社会犯罪案件发生的次数很少,并且发审的案件也不太复杂。
少数处理此案的官员以他们的常识和智慧,以简单的唯物主义思想为指导,很看重工具痕迹的物件证据。
这个时期,应用工具标记完全根据人的想法来决定。
1.2初步发展阶时期经过长时间的自发应用,工具痕迹检验也在不断发展和改进,并逐渐步入了初步发展时期。
这个时期,人们已经积累了大量的痕迹使用经验,并且有人将这些经验写成了文章。
工具痕迹检验技术在我国的应用也从简单的推断工具类型发展到判断犯罪者的个人特征和识别简单的工具。
1.3全面发展时期自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工具痕迹检验就得到了相关部门的关注,并且随着研究团队的不断扩展,痕迹检验就开启了全面发展和建设。
经过50多年的努力,特别是在过去的20年里,工具轨迹测试在研究自身的理论的同时,介入了其他的学科理论和方法,并得到了相关研究人员的充分认可,取得了很大的发展。
(1)刀具痕迹分类理论研究上世纪50年代,全国学术领域普遍开始接收使用苏联的理论方法来对工具进行分类和标记。
一些专家将它分为两种类型:由挤压形成的静态三维标记和由摩擦形成的动态三维标记。
现代痕迹检验技术的发展趋势及研究

现代痕迹检验技术的发展趋势及研究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痕迹检验技术也在不断地更新换代。
从最初的简单的指纹识别技术,到现在的DNA分析技术,痕迹检验技术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本文将从技术发展趋势、研究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三个方面,对现代痕迹检验技术进行全面的探讨。
一、技术发展趋势1. 多元化现代痕迹检验技术已经不再局限于单一的手段,而是借鉴了多个学科的知识和技术,如物理学、化学、生物学、计算机科学等。
这种多元化的趋势使得痕迹检验技术更加全面、准确和可靠。
2. 自动化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进步,痕迹检验技术的自动化程度也越来越高。
比如,自动化指纹识别技术、自动化DNA分析技术等,都已经成为现代痕迹检验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3. 互联网化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痕迹检验技术也开始向互联网化方向发展。
比如,现在很多痕迹检验实验室都已经建立了在线服务平台,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痕迹检验服务的申请和查询。
二、研究现状1. 指纹识别技术指纹识别技术是痕迹检验技术中最早应用的一种技术,也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指纹识别技术也在不断地更新换代。
现在已经出现了自动化指纹识别技术,可以大大提高指纹识别的准确性和效率。
2. DNA分析技术DNA分析技术是目前最先进的痕迹检验技术之一,也是最具有前景的一种技术。
DNA分析技术可以通过分析DNA序列,确定个体的基因信息,从而确定个体的身份、亲缘关系等信息。
目前,DNA分析技术已经成为犯罪侦查和司法鉴定中不可或缺的技术手段。
3. 痕迹检验仪器随着科技的发展,痕迹检验仪器也在不断地更新换代。
比如,现在已经出现了高分辨率显微镜、高灵敏度质谱仪等先进的痕迹检验仪器,可以大大提高痕迹检验的准确性和效率。
三、未来发展方向1. 个性化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痕迹检验技术也将向个性化方向发展。
比如,现在已经出现了基因组学技术,可以通过分析个体的基因组信息,确定个体的身份、亲缘关系等信息。
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工具痕迹识别研究

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工具痕迹识别研究
杨敏;牟丽;付一鸣
【期刊名称】《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2022(28)1
【摘要】目的为了提高工具痕迹检验鉴定结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方法。
方法使用基于迁移学习的思想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VGG16模型的机器学习算法,对8个断线钳、10个钢丝钳和10个螺丝刀制作的2800个工具痕迹的2D图像数据集,进行单独和综合训练学习。
结果训练后的模型对测试数据进行识别,对于在精确定位工具刃口条件下制作的钢丝钳剪切痕迹和螺丝刀线条痕迹样本可达到98%以上的准确率,对于工具刃口剪切位置误差为1.5 mm以内的条件下制作的断线钳剪切痕迹样本可达88.3%的准确率,对3种工具的综合数据集的综合识别率达到95.5%的准确率。
结论实验结果表明,不需要预先对工具痕迹做特征工程处理,就能够达到较高的识别率。
【总页数】5页(P1-5)
【作者】杨敏;牟丽;付一鸣
【作者单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司法鉴定技术应用与社会治理学科创新基地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918.91
【相关文献】
1.基于小波变换的工具痕迹图像识别研究
2.基于局部小波能量工具痕迹识别的研究
3.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钳剪工具痕迹识别
4.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曲轴智能识别方法研究
5.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点云三维目标识别方法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具痕迹检验技术研究的现状及展望杨 敏(广东警官学院, 广东广州510440) 摘 要:工具痕迹在现场出现率高,但对其利用率很低。
人的主观因素和技术上的客观因素是造成 工具痕迹利用率低的主要原因,技术上的客观因素从根本上制约了对现场工具痕迹的利用。
要着重剖 析工具痕迹检验的技术上原因,深入了解工具痕迹检验技术的现状以及工具痕迹检验技术的国内外研 究情况,并分析研究中所存在的问题,从而探寻工具痕迹检验技术的发展和研究方向。
关键词:工具痕迹;检验技术;现状;展望 中图分类号:D918.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5750(2011)04-0052-(05) 一、引言工具痕迹在刑事案件现场上出现率较高,这是多年办案实践已经证明的一个特点。
据不完全统计,工具痕迹出现率占刑事案件现场的70%以上,有的地区则占80%左右。
工具痕迹在现场出现率高,但对其的利用率却低。
某市公安部门近五年的统计结果显示:全市公安技术鉴定室平均每年共勘查12486起刑事案件现场,其中入室抢劫盗窃案件勘查占据勘查案件总数的89.0%,达10323起。
从这些案件的现场提取痕迹物证种类来看,提取到手印的案件4482起,占盗窃现场勘查数的41%;提取到足迹的案件6145起,占盗窃现场勘查数的48%;提取到工具痕迹的案件191起,占盗窃现场勘查数的14.4%。
目前,基层技术员在现场勘查过程中,比较注重手印的发现与提取,对工具痕迹一般只采取照相处理,有的甚于不予处理。
在现场勘查中,由于对现场的工具痕迹处理得不够好而直接造成对其的利用率较低。
工具痕迹利用率低并不说明工具痕迹在案件侦查中的作用不大,相反,工具痕迹包含了大量反映作案工具及作案人的相关信息,对案件的分析起重要作用。
关于工具痕迹利用率低的原因已有相关研究,[1]但其研究主要侧重点于人的管理、主观意识等方面;对工具痕迹检验发展与展望也有研究,[2]但其研究只针对了我国的工具痕迹检验问题,且其对检验技术的阐述不够深入。
本文主要针对工具痕迹利用率低的技术原因进行剖析,并在阐述国内外工具痕迹检验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探讨工具痕迹检验技术的未来研究方向。
二、工具痕迹利用率低的原因剖析当前,我国正处于刑事犯罪的高发期,诱发、滋生违法犯罪的各种社会因素大量存在。
随着法律的不断完善,庭审制度、诉讼模式的变革,刑事侦查、诉讼对证据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对刑事科学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对于刑事案件,痕迹检验鉴定是主要的破案手段;在法庭上,痕迹物证及其科学的鉴定结论是判别案件性质的有力证据。
在实际的案件现场勘查和案件侦破过程中,使用最多的痕迹物证是指印。
其主要原因包括:指印特征的特定性,即每个人的指纹特征均不同;指印在犯罪现场出现率高;已有较成熟的指纹识别系统。
随着作案人反侦查意识增强,在很多犯罪现场,罪犯往往有意识地戴上手套作案,以至于在现场提取不到可用的指纹。
犯罪工具痕迹是现场勘查中最常见的一种痕迹,且在现场不容易被破坏或伪装,出现率高,特征稳定,一般有较好的鉴定价值,这些优势是其它类型痕迹难以比拟的。
但是,从办案的实际效果来看,与手印、足迹和枪弹痕迹相比,工具痕迹在现场的发现提取率、检验鉴定率相差甚远,究其原因,主要有人的主观和技术上的客观两大因素。
收稿日期:2010-12-19 责任编辑:陈 汇基金项目:本文系公安部科技应用创新项目《基于知识的工具及其痕迹查询与分析数据库的研究》(项目编号:2009YYCXGDST070)之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杨敏(1974-),男,广东警官学院刑事技术系副教授,博士。
—52—2011年8月第21卷第4期 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Journal of Shanghai Police College Aug .,2011Vol .21 No .4 1.人的主观因素:领导和技术人员不重视。
一直以来,司法机关均认为手印为证据之首,造成一些刑侦领导及现场勘查人员在现场非常注重手印的发现与提取,而对工具痕迹不作过多要求。
特别是现场勘查人员对工具痕迹的认识存在误区,有些同志认为,对工具痕迹的检验鉴定能力不强,不如指纹、DNA等具有强大的直接指向和证明作用,从而导致了不能充分发挥工具痕迹在侦破工作中的作用,阻碍了痕检工作的整体发展。
2.技术上的客观因素。
工具痕迹检验包括现场工具痕迹的分析及鉴定,现场工具痕迹的分析与鉴定涉及多门学科,如力学、材料学、物理学等,且工具的种类繁多、痕迹变化复杂,相关知识的深度与广度造成技术人员难以掌握。
目前鉴定技术单一,设备简陋也同样影响了工具痕迹的检验鉴定。
工具痕迹的利用率低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笔者认为,技术上的客观因素是造成工具痕迹利用率低的一个重要原因,由于技术上的制约,技术人员即使提取到工具痕迹也用不上。
在痕迹检验鉴定技术中,犯罪工具痕迹的分析与鉴定是一大难题,本文试图从技术上阐述国内外工具痕迹检验鉴定技术的现状,目前国内外工具痕迹检验技术研究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探讨工具痕迹检验技术的未来发展和研究方向。
三、目前工具痕迹检验技术状况目前,工具痕迹检验比对的理论基础主要是基于空间几何的形态学和拓扑学。
不管是工具痕迹检验分析还是鉴定,其主要手段是用肉眼或借助于显微镜观察比较工具痕迹的形态及线条特征,比较检验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四种:1.特征对照法。
这是工具痕迹检验的主要方法之一,特别适宜于静态印压接触痕迹的比较,如打击痕迹或撬压痕迹等。
其具体方法是:拍照条件相同的等大照片对照;检验工具痕迹或其模型与可疑工具相关部位对照;检材工具痕迹与自然工具样本痕迹对照;检材工具痕迹与实验样本痕迹对照。
2.特征重叠法。
此方法主要用于痕迹轮廓清晰完整、特征明显、变化不大的打击和撬压痕迹的检验,其方法是利用可以重叠比较的显微镜将检材工具痕迹和实验样本痕迹的细节特征进行物像重叠,或者用拍摄、洗印条件相同的幻灯片或底片重叠放映成图像或制作成正片进行观察。
3.线痕接合法。
此种方法主要适用于线条状痕迹的检验。
其方法是将检材工具痕迹与实验样本痕迹的凸凹线条,左右相对接合在同一个平面上,观察其符合点或差异点。
检验时,可利用比较显微镜进行线痕对接,也可利用相同条件拍摄制作的比对照片剪接,以发现其能对接和不能对接的线形痕迹特征。
4.线痕计算机识别法。
用轮廓仪或其他光电扫描仪将检材工具线痕和实验样本线形痕迹的某一部位横切面波形扫描成电信号,经过图像输入、处理、识别、判断并输出结果,以发现波形图的吻合与差异情况。
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化痕迹检验所具有的优势为刑侦技术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
针对传统工具痕迹的提取与检验存在的缺陷,数字化工具痕迹检验正在以其强大的技术优势成为新时代刑侦技术的宠儿。
数字化工具痕迹检验不仅可以更直观检验校正犯罪痕迹,还可以借助互联网实现不同区域的远程查询比对,从而可以更有效提高办案效率。
传统的工具痕迹比对、串并工作往往仅局限在一个县市区或者一个地级市,而大量的入室盗窃案件中流窜作案跨度大,工具痕迹多,但常常因案件小,难以有效地组织力量从工具痕迹上寻找突破口。
数字化科技的发展及计算机网络的建设,可以建立健全犯罪现场勘查信息系统,工具痕迹数字化提取技术可以依靠网络开展工具痕迹的网上会诊、网上串并、远程查询、异地审查犯罪嫌疑人携带的可疑作案工具等。
对于工具痕迹的比对,计算机图像处理软件的应用已经慢慢改变了只使用比对显微镜在人眼观察下的现状。
对于图像处理软件(如PHOTOSHOP)在工具痕迹检验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凹陷状工具痕迹检验。
可用图像重叠比对法检验,也可用图像并列特征对照比较法检验。
将其中一幅图像拖移到另一幅比对图像中,拖移的图像与比对图像成为一个图层,设置图层的透明度为50%左右,使用移动、编辑变换、旋转等命令可实现两幅图像的重叠比对。
(2)线条状痕迹的检验。
以特征线条对接的方式检验更为直观快速,同样首先要保证比对的数字图像比例大小一致,再通过裁剪、托移、拼接的步骤实现特征线条对接,最后再合并所有图层,保存文件。
在操作中应避免使用透视、扭曲、斜切、缩放等影响图像比例大小的命令,对于比对的两幅工具痕迹图像尽量保证是在相同的比例下拍摄而成的图像。
工具痕迹检验的应用可以追溯到二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当时有文字记载了利用工具痕迹分析作案工具的案例。
长期以来,工具痕迹的检验分析主要靠肉眼观察工具痕迹的形态特征,如面积、尺寸、线条和凸凹点等,在上个世纪末才广泛使用显微镜和比对显微镜等工具来观察工具痕迹的形态特征。
对于两个工具痕迹之间的比较,通过形态特征已经可以很好地解决—53—问题了。
近些年来,计算机及图像处理软件已应用到工具痕迹检验中来,大大改善了工具痕迹检验的手段,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人工的劳动强度,提高了检验效率。
但是,不管是利用比对显微镜还是图像处理软件,对工具痕迹的检验均还是凭借检验人员的肉眼观察痕迹的形态特征,比对显微镜和图像处理软件只是增强人眼观察能力的工具,对于两个痕迹的比对,其的确比单凭肉眼观察要方便得多,但是对于多个工具痕迹之间的比对,还是显得不够用,对于海量工具痕迹数据检验就更不可能了。
比对显微镜和图像处理软件并不能自动提取工具痕迹的相关特征,还需要人眼来分离出特征再进行比较,整个检验过程均靠检验人员的主观判断与分析,因此,此类方法只适合于两个工具痕迹之间的比对任务,对于数量多的工具痕迹之间的比对,劳动强度就非常大。
同时,工具痕迹特征的提取还是要依靠检验人员的实际经验,致使检验可靠性受到影响。
为了解决多样本工具痕迹间比对困难的问题,以及工具痕迹比对的定量化问题,有学者从事于研究工具痕迹特征自动提取的方法,目前,研究出的方法在工具痕迹检验中已有了应用,其检验过程如图1所示。
图1:工具痕迹自动处理流程图1所示的工具痕迹自动处理流程,其实也非完全自动处理,只能算是半自动处理。
此方法主要用于线条类工具痕迹的检验。
首先把工具痕迹通过光电扫描设备(轮廓仪或激光探头类的仪器)沿着某个方向进行扫描,获得该方向上的线条轮廓信号,该信号可能是光信号,然后需要把该信号转换为数字电信号,并对数字信号进行滤波去噪处理,最后对处理后的信号进行特征表示,主要有小波特征和傅立叶特征,以用来进行工具痕迹之间的比较。
特征的比较可以由检验人员来完成,也可以通过计算机的识别算法来完成。
上述方法可以实现工具痕迹特征的自动提取及特征比对,但其过程并不能实现完全自动化且有一定的局限性。
其问题主要表现在:工具痕迹的轮廓信号需要专门设备来提取,轮廓仪是专业设备,而激光探头类仪器需要专门设计制作,两者的成本很昂贵;在工具痕迹的轮廓信号提取时也需要人工确定提取的位置,并不能由仪器自动提取,从而降低了提取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