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佛寺简介
正定大佛寺的景点介绍

正定大佛寺的景点介绍
正定大佛寺位于河北省正定县城东北约40公里处的塔园村。
建于北周天和二年(569年),原名为隆兴寺,后改为大佛寺。
隋开皇三年(583年),又改为广惠寺。
宋开宝二年(971年),
宋太祖赵匡胤为母祈福,命人在寺址上建造了一座规模宏伟的木
结构寺院。
寺内保存着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一座木结构建筑——佛光寺。
大佛寺中轴线上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楼及东西
两侧的配殿等,建筑面积约3000平方米。
大雄宝殿是全寺的核
心建筑,重檐歇山顶,殿内塑有高达17.20米的释迦牟尼佛像。
大殿左右有钟鼓楼,又称钟楼鼓楼,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两座木结
构建筑。
大殿前后两廊,共悬着七口铜钟,一口在大殿的南檐柱下,另一口在大雄宝殿前东西廊房的墙上。
钟楼和鼓楼之间是一
座“藏经楼”,藏经楼是寺院里最大的殿宇,也是寺内保存最完
整的一座建筑。
大雄宝殿之后是观音殿和地藏殿。
—— 1 —1 —。
山丹大佛寺的景点介绍

山丹大佛寺的景点介绍
山丹大佛寺位于甘肃省张掖市山丹县,是一座历史悠久的佛教寺庙。
以下是关于山丹大佛寺的景点介绍:
1. 大佛殿:大佛殿是山丹大佛寺的核心建筑,内有一尊高大的佛像,令人震撼。
佛像的雕刻细致入微,展现了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
2. 经堂:经堂是僧侣诵经、讲经的地方,内部装饰典雅,墙上挂有各种佛教经文,为信徒提供了一个宁静的修行场所。
3. 山门:山门是寺庙的正门,两侧有石狮子守护,门楼上刻有“山丹大佛寺”四个大字,昭示着寺庙的历史和地位。
4. 佛教文化展览:寺内有一处佛教文化展览区,展示了佛教的历史、文化和艺术,让游客更加深入地了解佛教。
5. 禅房:禅房是僧侣打坐、修行的地方,环境宁静,空气清新,为僧侣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修行环境。
6. 古树:寺庙内有几棵古老的大树,树龄都在百年以上,为寺庙增添了一份古老和神秘的氛围。
山丹大佛寺是一个充满历史和文化的地方,无论是对于信徒还是游客,都是一个值得一游的景点。
如果你对佛教文化感兴趣,或者想要体验一下宁静的寺庙生活,山丹大佛寺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山西临汾广胜寺简介

山西临汾广胜寺简介
广胜寺,又称广胜寺大佛寺,位于山西临汾市襄汾县新城镇
南街村,在临汾城北25公里处,始建于北魏太和年间(公元
477-499年),现存建筑为明洪武年间(公元1368-1398年)重修。
寺内有大雄宝殿、天王殿、观音阁、钟楼等建筑。
广胜寺大雄宝
殿为中国现存最大的宋代木构建筑,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木构建筑。
殿内供奉释迦牟尼佛、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等佛像,殿前两
侧立有韦驮像和金刚力士。
在大雄宝殿中的西壁还悬挂着一口铜钟,钟上铸有“永定三年四月八日”字样。
广胜寺内保存了许多
珍贵的佛教文物。
广胜寺大雄宝殿面阔五间,进深四间,单檐歇山顶,黄琉璃
瓦顶。
这组佛像群雕与龙门石窟中的佛龛造像风格基本一致,而
规模略小一些,但依然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 1 —1 —。
乌鲁木齐红山公园大佛寺介绍

乌鲁木齐红山公园的大佛寺是一座历史悠久的佛教寺庙。
该寺庙位于红山公园内,是乌鲁木齐市区内的一座著名佛教圣地。
大佛寺是一座汉传佛教寺庙,有着丰富的佛教文化和历史背景。
据历史记载,大佛寺始建于唐朝中宗三年,是乌鲁木齐最早的佛教圣地之一。
在红山公园内,大佛寺以其庄严的建筑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了无数信众前来朝拜。
大佛寺的主要建筑包括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殿和地藏殿等。
这些建筑都具有独特的佛教风格,体现了汉传佛教的建筑艺术和文化特色。
在红山公园内,大佛寺还拥有美丽的自然景观。
公园内的山峦起伏,绿树成荫,为游客提供了一个宁静祥和的宗教氛围。
在这里,人们可以感受到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也可以欣赏到红山公园的美丽景色。
总之,乌鲁木齐红山公园的大佛寺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佛教寺庙。
它不仅是乌鲁木齐市区内的一座著名佛教圣地,也是游客们欣赏自然风光和感受佛教文化的绝佳去处。
正定大佛寺千手观音介绍

正定大佛寺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内,是当地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
大佛寺的主要建筑包括天王殿、弥勒佛殿、释迦牟尼佛殿和千手观音殿等。
其中,千手观音殿最为著名,因其供奉了一座高达21.3米的千手千眼观音铜立像而得名。
千手千眼观音是佛教的重要象征,具有消除灾难、保佑平安的美好寓意。
这座千手千眼观音铜立像创建于北宋开宝四年(971年),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千手千眼观音铜像,被誉为“国宝级文物”。
该铜像身高21.3米,有42只手臂,每只手臂各持有一种不同的法器,代表了观音的各种能力。
铜像的面部表情生动逼真,服饰华丽精美,线条流畅自然,展现了我国古代雕塑艺术的高超水平。
除了千手千眼观音铜立像外,正定大佛寺内还有一座藏经楼,收藏有大量的珍贵佛经和文献。
此外,大佛寺周围还有许多古迹和自然景观,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参观游览。
总的来说,正定大佛寺是一处集历史、文化和宗教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景点,值得游客前往观赏体验。
山西稷山大佛寺的简介

山西稷山大佛寺的简介:
大佛寺,又名稷山佛阁寺,位于稷山县城东北1公里的高崖之上,距今已逾800年历史。
大佛寺,始建于金代皇统二年(1142年),元,明,清各代曾多次重修或扩建.原寺规模较大,拾级而上,坡道两旁殿宇棋布有序,塑像极多,因战乱大部分建筑遭毁,现仅存正殿,垛殿及十王洞,十六罗汉洞等,正殿,系楼阁式建筑,殿内有一尊高20余米,宽6.7米,保存完好的释迦牟尼佛像,佛身穿之阁之上下,攀木梯登至顶层,不仅可瞻仰佛之整体,整个县城全景均历历在目,在华夏大佛的范畴里,尽管有驰名的乐山和强巴大佛,可它们分别为石质和铜质,而稷山大佛独具特色,佛身是以土崖雕塑而成,亦可谓出类拔萃。
大佛寺位居高地,土雕大佛又以此为基,更显其气势恢宏,巍峨壮观,稷山大佛,实堪称天下第一土雕大佛。
山丹大佛寺文物保护单位

山丹大佛寺文物保护单位
【原创实用版】
目录
1.山丹大佛寺简介
2.文物保护单位的设立背景
3.文物保护单位的意义
4.山丹大佛寺的文物保护工作
5.结语
正文
山丹大佛寺位于我国甘肃省张掖市山丹县,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内涵的古刹。
这座寺庙始建于北魏时期,距今已有 1600 多年的历史。
山丹大佛寺因为寺内拥有一尊高达 35 米的大佛而闻名于世,这尊大佛被誉为“天下第一佛”。
为了保护山丹大佛寺的文物和历史文化遗产,我国政府于 1988 年将其设立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这一举措旨在加强对山丹大佛寺的保护和管理,确保这一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得到传承和发扬。
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山丹大佛寺在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它是我国古代佛教文化的见证,对于研究佛教在我国的传播和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其次,山丹大佛寺的壁画、雕塑等艺术作品展现了古代艺术家的高超技艺,为研究古代艺术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
最后,山丹大佛寺作为丝绸之路上的重要文化遗产,它见证了古代丝绸之路的繁荣,对于研究古代中西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在山丹大佛寺的文物保护工作中,政府和相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加强了对寺庙的日常维护和管理,确保文物的安全。
其次,对寺庙
进行了多次修缮,恢复了部分损毁的文物。
此外,还加大了旅游管理和宣
传力度,提高游客对文物保护的意识,减少人为破坏。
总之,山丹大佛寺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它的保护和传承,对于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
大佛寺的景点介绍

大佛寺是一座位于中国的著名佛教寺庙,以下是对该寺庙的景点介绍:
1. 大佛殿:大佛寺的主要建筑之一,也是寺庙最重要的景点之一。
大佛殿内供奉着一尊巨大的佛像,它被认为是佛教信仰中的重要象征。
游客可以在这里感受到浓厚的佛教文化氛围,欣赏佛像的壮丽和庄严。
2. 观音阁:观音阁是大佛寺中的一座独立建筑,供奉着观音菩萨。
这座建筑通常具有精美的雕刻和绘画,展示了中国传统艺术的精髓。
游客可以在这里静心祈福,欣赏艺术作品。
3. 禅修院:大佛寺还设有禅修院,提供给修行者和游客进行冥想和禅修的场所。
在这里,您可以体验到宁静和平和的氛围,远离喧嚣的城市生活,寻找内心的宁静。
4. 园林景观:大佛寺周围通常有美丽的园林景观,包括花草树木、池塘和小桥流水。
在这里漫步,您可以欣赏到自然之美,感受到大自然的宁静与和谐。
5. 寺庙文化活动:大佛寺还定期举办各种佛教文化活动,如法会、佛诞节庆等。
这些活动不仅可以增进人们对佛教文化的了解,还为游客提供了参与其中的机会。
请注意,以上介绍是基于虚构的大佛寺,实际存在的寺庙可能会有所不同。
如果您想了解具体的大佛寺,请告诉我所在的城市或地区,我将尽力为您提供准确的信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佛寺简介[日期:2011-09-20] 来源:作者:[字体:大中小]大佛寺位于广州市惠福东路,与北京路商业步行区交界处,香客络绎不绝,固定修行者众。
大佛寺始建于南汉时期(公元917—971年),初名为新藏寺,元朝((公元1271—13 68年)易名为福田庵,明代((公元1368—1644年)扩建为龙藏寺,(当时寺院范围,东起今北京路,西至龙藏街(龙藏街由此得名),南接惠福路,北达西湖路。
明末,寺址被改为巡按御使公署。
清兵入粤,公署毁于战火,寺址沦为废墟。
康熙二年((公元1663年),平南王尚可喜鉴于攻克广州死难者众,为安抚民心,乃自捐王俸,在龙藏寺旧址重建佛寺,建成后大雄宝殿高18米,建筑面积达1277平方米,大雄宝殿正中供奉三尊以黄铜精铸高各6米、重各10吨的大佛像,时人称(人过大佛寺,寺佛大过人”,当时佛寺之大,大佛之大,堪称(岭南之冠”,大佛寺之名也由此而得。
大殿用的巨型楠木柱为安南(今越南)王所捐赠,经近350年仍完整无损;其建筑艺术仿京师官庙兼具岭南风格。
2009年省政府授予大佛寺大殿(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称号,大佛寺在海内外影响不断提高。
在经历民国初年为支持北伐大佛寺寺产被充公拍卖及文革”期间的劫难,改革开放后,1986年广州市委、市政府批准开放大佛寺,僧人重新入住,当时市佛协副会长广明法师被委派为开放后首任住持,进行了前期寺院修复工程。
1996年,耀智法师继任住持至今,带领大佛寺僧众努力建设庄严道场:一是在白云山岭征回原祖地,恢复重建祖师塔园。
二是成立大佛寺念佛堂,目前登记共修信徒3700余人,分班每天轮流共修。
三是创办大佛寺图书馆和素食餐厅。
图书馆目前馆藏图书22000种19万册,自2009年9月成立至今接待读者逾350万人次。
图书馆馆刊(如是雨林》自2008年9月创刊以来,每两月出版一期,目前发行量近10万份。
素食餐厅命名为大佛寺素食阁,2008年2月开放,至今已接待来访宾客、法师及信众逾10000人次,大家对我寺素食与服务加以好评,充分发挥了素食阁弘扬素食文化、慈悲护生理念的作用。
四是扩建大佛寺,重新征回占用大佛寺历史用地的民居,自20 05年4月份开始实施征地拆迁补偿工作以来,征地红线内总拆迁建筑面积23535m2,计划于2010年完成拆迁工作,并进行大佛寺复建工程,建成后将恢复寺院的基本格局,建设费用逾3亿元,其中迎亚运建设项目 佛教文化中心大楼”拟在亚运会开幕前完成基础建设,以接待来访宾客。
千年古刹几沧桑[日期:2006-03-06] 来源:作者:[字体:大中小]记大佛寺历史沿革杨劲南汉王好佛,曾以上应天上二十八宿之数,在羊城地籍东南西北四个方位,各建七间佛寺,合称“南汉二十八寺”。
随着岁月流逝,朝代交替,二十八寺中绝大部分已钟停鼓息,物换星移,或沦为市廛,或变为民居,无可稽查。
惟有地处现广州市区中心繁华地带的大佛寺,史迹可寻,沧桑有据。
大佛寺前身为南汉(公元件917-971)二十八寺中北七寺之新藏寺。
据史载:此地前有仙湖,后枕西湖,绿水澄清,九曜奇石峰飞跃,仙城风景以此为最。
汉王辄留连不忍去。
遂召集僧侣,议塑佛像,创立占地不广的梵宫佛殿——新藏寺,可惜时至宋代便默默无闻而废。
至元代(1271-1368),在新藏寺旧址,再建殿宇,名曰福田庵。
明代扩建为龙藏寺。
其时寺宇颇具规模:南控南城脚(今之北京路丽都酒家附近),北枕拱北楼(北京路与西湖路口交界处),山门朝西直通龙藏街。
(龙藏街由此得名)。
明季,佛教渐趋式微,香客稀疏,布施甚少,殿宇垂危,无能修葺,被当局改建为巡按御史公署。
清朝顺治六年(1649),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继茂,受命南征,直逼百粤,史称“两王入粤”,合围穗城,攻战持续1 0个月,公署毁于兵燹,沦为废圩。
两王平定全粤后,尚可喜对屠城之惨烈,事后良心有所发现,遂生营造庙堂之念,以此或可达到“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之愿。
于是召集僧侣,商议建寺。
顺治十八年(1661)五月,适清政府封安南(今越南)王都统使莫敬耀为归化将军,以其子元清为都统使,元清随安南王上京朝觐时,顺路观光百粤。
尚可喜在拱北楼置酒迎送。
事前告诉寺僧到席间化缘,恳求资助木材。
安南王即席表态:满足所求。
大批优质楠木,很快便运到广州。
康熙二年(1663)春,尚可喜自捐王俸,重建佛寺,并亲自董理;翌年冬竣工。
主要建筑有:头门、钟楼、鼓楼、天王殿、大雄宝殿、毗卢殿、两侧建廊庑、方丈室、香积厨、斋堂、库房、僧舍、客堂。
殿宇布局及制式,悉仿京师官庙,寺中诸佛和范金,亦仿北方艺术风格。
大雄宝殿正中供奉以黄铜精铸的3尊三世佛像,各高6米、重10吨,成为岭南之冠,故取名大佛寺。
由“赐紫开山沙门真修僧纲司僧纲”首任住持。
“康熙三年岁次甲辰孟冬吉日”,由“平南王尚未可喜薰沐题”的 鼎建大佛寺记》石碑,至今仍保存在大雄宝殿前面左侧。
另有 鼎建大佛寺题名碑》则兀立大殿右侧。
这两碑对研究大佛寺历史沿革,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康熙六年(1667)八月初一,尚可喜之子尚之隆,晋秩额驸(满族语,即附马)后,偕固伦公主来粤省亲,并聘请班禅喇嘛僧40人,同来广东,驻锡大佛寺,接着在大佛寺内,大修49天“无遮胜会”,斋醮之盛,近世罕见。
据传,尚可喜到了晚年,往往预感有“不祥之”。
如何偿还“屠城”罪业,告慰无辜冤魂?求计于谋士金澄,金献策“逃禅避祸”。
于是决意皈依三宝,广招沙弥,盛开法会,大佛寺呈现兴旺景象。
山门联:“大道有岸;佛法无边”,就在这时出自金澄之手。
以“大佛”二字作鹤顶,言简意骇,虽上下联第二字平仄欠工,但至今不改。
由于尚可喜罪业深重,虽然“放下屠刀”也难以“成佛”。
终于在康熙十二年(1673)带着双目失明离开大佛寺回辽东“养老”。
大佛寺兴旺景象也随之回落。
康熙中叶,有一行脚僧自乐禅师,云游到此,目睹大佛寺殿宇庄严,金身雄伟,竟无高僧大德驻锡,甚至连出家人也不多见,实属憾事!于是亲自到海幢寺,诚请下正目禅师来大佛寺兼任主持。
正目禅师深受感动,愿圆所请。
由此海幢、大佛两寺僧众过从甚密,亲如兄弟,大佛寺也渐趋兴旺。
正十一年(1733)四月十一日,世宗皇帝向全国颁布谕布谕旨,整顿僧伽。
广州知府刘庶接旨后,即选大佛寺作宣旨之所,特于殿前建宝谕亭。
同时在大殿两侧,增建韦驮、伽蓝二殿及僧舍,在寺院外街建东西两座门楼—东标“佛境”,西榜“禅林”。
此时寺院范围:东起今之北京路,西枕龙藏街,南连惠福东,北接西湖路,佛事兴旺,寺僧倍增,为开山以来最鼎盛时期。
与光孝、华林、海幢、长寿(在长寿路,已废)四寺齐名,合称广府五大丛林。
道光十九年(1839),林则徐以钦差大臣身份到广州查禁鸦片烟活动,“收缴烟土烟枪总局”设在大佛寺内,(见 对西方挑战的首次回应—鸦片战争》图片集196页)。
咸丰年间(1851-1861),太平天国起义,粤府借此机会占用大佛寺西边的大半僧舍设立善后局。
僧人失去寺务管理权,纷纷离寺。
仅 3人看管寺门。
民国初年,当局占用殿宇,设立广州市政公所。
民国十年(1921),广府五大丛林寺僧及知名居士,鉴于“世风日下,人欲横流,功利之说甚盛,道德之基益摇”,联名发起在大佛寺组织广州佛教阅经社,以佛教文化及教义影响社会、净化人心。
此举深得孙中山大总统嘉许,亲笔书赠“阐扬三密”四字大匾(墨迹沿存,现已复制展出)。
民国十一年(1922),当局以筹集北伐军饷和市政建设为名,将大佛寺全部房地产标价拍卖,计划将具有历史悠久、文化艺术价值很高、驰名海内外的大佛寺从广州地籍一笔勾销。
寺僧闻讯,惊惶失措!住持敬胜法师率领僧众30多人到省府请愿。
省长陈策微服到大佛寺暗访,得悉大佛寺的历史悠久与文化艺术的保留价值,遂取消投变全寺之意,保留部分殿宇,延续佛事活动。
寺僧亦作艰苦努力,募集资金,优先赎回部分房地产,计有大雄宝殿、毗卢殿、禅堂、祖堂、库房、方丈室、客堂、僧舍、斋堂等六千多平方米建筑物,仍不失为丛大格局。
1926年3月26日,“中山舰事件”发生后,军事委员会政冶训练部,在大佛寺大雄宝殿背后祖堂及部分僧舍,举行高级政治训练班,吸收50多名从第一军及其他部门排挤出来的共产党员入班学习,培养高级政治干部,以满足北伐军中政治干部的需要。
训练班由周恩来任班主任,学员结业后,分派到参加北伐的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第二军、第六军中任职。
民国二十二年(1933),经寺僧艰苦努力,请愿、募缘挣回的房地产,又被广州市警察教练所强借去,后经海军司令姜西园出面交涉,才肯退还。
姜司令意识到大佛寺房地产往往被人觊觎,是因为住僧不多、弘法不力……。
于是亲到云南昆明,礼请著名诗僧八指头陀月溪法师,驻锡大佛寺,开展讲经说法,接受三皈依,果然道风大振,佛事兴旺。
1934年,由护法居士谢英伯、梁致广、罗碧瑜等发起全面修葺殿宇、重光圣像。
广大善信,踊跃随缘。
工程告竣,住持志光法师主动让贤,四众弟子也一致推举月溪法师担当住持。
月溪法师不负众望,积极收徒,弘法利生。
1938年秋,日寇侵占华南,敌机滥炸广州,人心惶惶,佛事寥寥。
为逃兵凶战危,寺僧四散。
月溪法师也离穗旅港,另创殿宇,设讲经,暇修吟咏,成书垂后。
抗战胜利后,玩经法师首先回寺住持,其佘同修也陆续归来,恢复暮鼓晨钟。
在抗战期间,广州市日伪政府邮电部门占用大佛寺2000多平方米房地产,堆放电讯器材,后又在这里办起邮电职工训练班、邮电职工子弟学校,训练班与学校撤出后,越秀区教育局于1956年接着办起惠新西街小学。
这2000多平方米房地产,至今还未交还大佛寺使用,成为历史这遗留问题,严重影响大佛寺的完整性与丛林古刹的格局。
1966年8月,在破“四旧”立“四新”口号下,部分群众和红卫兵捣毁大佛寺。
僧人被逐、殿宇被占、文物被毁。
三尊大铜佛像,也被分割数截,送到某单位金属废品仓库待熔。
后得周恩来总理及时电示:凡文物铜像不能毁,才免入熔炉。
经文物部门策划焊接复原,供奉在六榕寺重建之大雄宝殿。
自正本清源,重申宗教信仰自由后,1986年冬,中共广州市委、市政协批准恢复开方大佛寺。
市人大、市政协也频频视察,敦促占用单位还寺于僧。
1991年春,占用单位将大雄宝殿,移交广州市佛教协会管业后,佛协副会长广明老法师出任住持,开展边开放、边集资、边重建工作。
海内外善信闻讯,奔走相告,喜舍财物。
日本友人山冈容冶先生暨夫人严苏虾女,许诺布施一亿日元(实报实销),资金有了保证,工程很快完成。
纵观大佛寺千年历史:时盛时衰,有兴有废,在劫数难逃时刻,往往有关键人物出现,力排业障,使寺院得以保存,慧灯方可续焰。
大佛寺不但在弘扬佛法,振兴祖道作了贡献,在革命历史上也留下极其光辉的一页。
1993年,广州市政府公布大佛寺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四众弟子也为之额手称庆。
对广州建设国际大都市也起着增辉作用。
自从1996年3月,北京中国佛学院本科毕业生、青年僧人耀智法师(现为广州市佛协副会长、市政协常委),进院座接任住持后,决心发扬佛教优良传统、继承大佛寺弘扬佛教文化、坚持正信,每周日开展讲经说法和共修法会,并经主管部门同意,礼请海外高僧、著名居士进寺宣讲佛法,护国利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