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材料学实验报告格式
工程材料实验报告

工程材料实验报告
姓名
班级
学号
实验报告(一)
实验名称:
实验记录:
本组金属试样尺寸记录:材料:
直径(mm) 标距(mm)
拉抻前d0= L0= 拉伸后d1= L1=
本组非金属试样尺寸记录:材料:
厚度宽度截面积
= b =
拉抻试样 d
= b =
冲击试样 d
载荷:
F S= K N F b = K N
A k = J
实验结果汇总
20 45 塑料夹布胶木
σs MPa
强度
σb, MPa
δ %
塑性
Ψ %
硬度 HRB
冲击韧性a k J/cm2
结果分析
1、HRB、HRC在测量时所用的压头、载荷和读数方法有什么区别,各适用于测量什么材料。
标度压头类型载荷读数方式(内圈/外圈)适用材料HRB
HRC
2、分析含碳量对碳钢机械性能的影响。
3、分析合金元素对机械性能的影响。
4、分析为什么铝含金在航空领域应用广泛。
5、比较钢铁、有色金属、非金属三大类材料性能特点。
实验报告(二)
实验名称:
实验记录:
将观察到的各种钢的显微组织选择有代表性的部分画出,并指明各组成部分名称。
工业纯铁20#钢45#钢
T8钢T12钢
预习报告实验名称: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及说明:
实验报告(三)实验表格设计及数据记录:
实验结果分析:。
工程材料科学期末实验报告

工程材料科学期末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对不同工程材料的性能测试和分析,深入理解工程材料科学的基本原理和实际应用,培养我们的实验操作能力、数据分析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材料和设备1、实验材料金属材料:低碳钢、中碳钢、高碳钢、铝合金、铜合金等。
陶瓷材料:氧化铝陶瓷、氮化硅陶瓷等。
高分子材料: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等。
2、实验设备万能材料试验机硬度计金相显微镜热重分析仪差示扫描量热仪三、实验内容和步骤1、金属材料的拉伸实验制备标准拉伸试样,按照国家标准进行加工。
将试样安装在万能材料试验机上,设置加载速度和试验温度。
启动试验机,进行拉伸试验,记录拉伸过程中的力位移曲线。
试验结束后,测量试样的断后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计算材料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等力学性能指标。
2、金属材料的硬度测试选择不同硬度的金属材料试样,如低碳钢、中碳钢、高碳钢等。
分别使用布氏硬度计、洛氏硬度计和维氏硬度计对试样进行硬度测试。
记录每个试样的硬度值,并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和比较。
3、陶瓷材料的性能测试制备陶瓷材料试样,如氧化铝陶瓷和氮化硅陶瓷。
使用热重分析仪对陶瓷材料进行热稳定性测试,测量材料在不同温度下的质量变化。
使用差示扫描量热仪对陶瓷材料进行热性能测试,测量材料的比热容、热导率等参数。
使用金相显微镜观察陶瓷材料的微观结构,分析其晶粒尺寸、晶界分布等特征。
4、高分子材料的性能测试制备高分子材料试样,如聚乙烯、聚丙烯和聚苯乙烯。
使用万能材料试验机对高分子材料进行拉伸试验,测量其弹性模量、屈服强度和断裂伸长率等力学性能指标。
使用热重分析仪对高分子材料进行热稳定性测试,测量材料在不同温度下的质量变化。
使用差示扫描量热仪对高分子材料进行热性能测试,测量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熔点等参数。
四、实验数据处理和分析1、金属材料的拉伸实验数据处理根据拉伸试验得到的力位移曲线,计算材料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断后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等力学性能指标。
2013.4 材控工程材料学实验一报告格式

11级材控专业工程材料学实验报告格式
实验一:铁碳合金平衡组织的金相分析
一、预习内容(请于实验前在实验报告上完成,并于实验课中交给老师检查)
1. 金相光学显微镜的成像原理。
2. 金相试样的制备过程及注意事项。
3. 工业纯铁、亚共析钢、共析钢、过共析钢、亚共晶白口铸铁、共晶白口铸铁和过共晶白口铸铁的平衡结晶过程。
二、实验内容
1. 实验目的
2. 实验设备及材料
3. 实验步骤
1)制备一种未知成分的纯铁或者碳钢金相试样,根据所观察到的平衡组织推断
其成分。
2)对于工业纯铁、亚共析钢、共析钢、过共析钢、亚共晶白口铸铁、共晶白口
铸铁和过共晶白口铸铁,观察这7种材料的显微组织,用铅笔画出其组织示意图。
具体要求:
①都各画在一个 50mm的圆内,并用箭头引注出图中各相组织,组织名称
用相应符号表示。
②在圆的下方标注材料名称,热处理状态,放大倍数和浸蚀剂等。
三、实验结果(7种材料的显微组织示意图)
四、论述题
1.试论在铁碳合金平衡组织中渗碳体的存在方式、组织形态及形成条件。
2.根据实验结果,阐明碳含量对铁碳合金组织的影响的大致规律。
3.结合实验过程,总结自己在实际制样中出现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材料实验报告样板范文

实验名称:XXX材料的力学性能测试实验日期:2023年X月X日实验地点:材料力学实验室实验者:XXX一、实验目的1. 了解XXX材料的基本力学性能。
2. 掌握XXX材料力学性能测试的方法和原理。
3. 分析XXX材料在不同加载条件下的力学行为。
二、实验原理XXX材料的力学性能主要包括抗拉强度、抗压强度、弹性模量、泊松比等。
本实验通过拉伸和压缩试验,测定XXX材料的上述力学性能。
三、实验仪器与材料1. 实验仪器:- 电子万能试验机- 切割机- 精密天平- 秒表- 标准拉伸试样- 标准压缩试样2. 实验材料:- XXX材料四、实验步骤1. 样品制备:将XXX材料切割成标准拉伸试样和标准压缩试样,试样尺寸应符合国家标准。
2. 样品预处理:对试样进行表面处理,去除氧化层、油污等,确保试样表面光滑。
3. 试验前准备:将试样安装在电子万能试验机上,调整试验机夹具,确保试样固定牢固。
4. 拉伸试验:- 设置试验机加载速度,一般为5mm/min。
- 启动试验机,记录试样断裂时的最大载荷和断裂位置。
- 测量试样原始长度和断裂后的长度,计算拉伸强度和伸长率。
5. 压缩试验:- 设置试验机加载速度,一般为1mm/min。
- 启动试验机,记录试样破坏时的最大载荷和破坏位置。
- 测量试样原始高度和破坏后的高度,计算抗压强度和抗压弹性模量。
6. 数据整理与分析:将实验数据整理成表格,并绘制相应的曲线。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拉伸试验结果:- 抗拉强度:XXX MPa- 伸长率:XXX%- 断裂位置:XXX2. 压缩试验结果:- 抗压强度:XXX MPa- 抗压弹性模量:XXX MPa- 破坏位置:XXX分析:根据实验结果,XXX材料的抗拉强度较高,伸长率较大,具有良好的延展性。
在压缩试验中,抗压强度较高,抗压弹性模量较大,表明材料具有良好的抗压性能。
六、实验结论1. XXX材料具有较高的抗拉强度和抗压强度,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
工程材料学实验报告

一、实验名称工程材料学实验二、实验目的1. 熟悉工程材料的基本性能和测试方法。
2. 了解不同工程材料的结构特点及其应用。
3. 掌握材料的力学性能、热性能和化学性能的测试方法。
三、实验时间2023年X月X日四、实验地点XX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实验室五、实验仪器与材料1. 仪器:- 电子万能试验机- 高温炉- 热分析仪- 水平式冲击试验机- 氧化锆磨损试验机- 显微镜- 尺寸千分尺- 精密天平2. 材料:- 钢铁材料- 铝合金材料- 塑料材料- 橡胶材料六、实验内容及步骤1. 材料力学性能测试(1)拉伸实验:将材料试样安装在电子万能试验机上,进行拉伸实验,记录试样断裂时的最大载荷和伸长量。
(2)压缩实验:将材料试样安装在电子万能试验机上,进行压缩实验,记录试样压缩过程中的最大载荷和压缩量。
2. 材料热性能测试(1)高温实验:将材料试样放入高温炉中,加热至预定温度,记录材料在高温下的变形和重量变化。
(2)热分析实验:将材料试样放入热分析仪中,记录材料在加热过程中的热重变化和热失重曲线。
3. 材料化学性能测试(1)腐蚀实验:将材料试样浸泡在腐蚀溶液中,观察材料表面变化,记录腐蚀速率。
(2)磨损实验:将材料试样放入氧化锆磨损试验机中,进行磨损实验,记录材料磨损量。
4. 材料微观结构观察(1)金相实验:将材料试样进行磨光、抛光、腐蚀等预处理,利用显微镜观察材料的微观结构。
(2)尺寸测量:利用尺寸千分尺测量材料的尺寸,记录测量结果。
七、实验结果与分析1. 材料力学性能分析根据实验数据,分析不同材料的拉伸强度、压缩强度、屈服强度、延伸率等力学性能,对比不同材料的力学性能差异。
2. 材料热性能分析根据实验数据,分析不同材料的热膨胀系数、热导率等热性能,对比不同材料的热性能差异。
3. 材料化学性能分析根据实验数据,分析不同材料的耐腐蚀性、磨损性能等化学性能,对比不同材料的化学性能差异。
4. 材料微观结构分析根据显微镜观察结果,分析不同材料的晶粒大小、组织结构等微观结构特点,对比不同材料的微观结构差异。
工程材料实验报告

*******大学工程材料实验报告院系:机械工程学院班级:10届机电一班组员:实验项目名称:金相试样的制备及铁碳合金平衡组织观察与分析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通过观察和分析,熟悉铁碳合金在平衡状态下的显微组织,熟悉金相显微镜的使用;2.了解铁碳合金中的相及组织组成物的本质、形态及分布特征;3.分析并掌握平衡状态下铁碳合金的组织和性能之间的关系。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1 概述碳钢和铸铁是工业上应用最广的金属材料,它们的性能与组织有密切的联系,因此熟悉掌握它们的组织,对于合理使用钢铁材料具有十分重要的实际指导意义。
⑴碳钢和白口铸铁的平衡组织平衡组织一般是指合金在极为缓慢冷却的条件下(如退火状态)所得到的组织。
铁碳合金在平衡状态下的显微组织可以根据Fe—Fe3C相图来分析。
从相图可知,所有碳钢和白口铸铁在室温时的显微组织均由铁素体(F)和渗碳体(Fe3C)所组成。
但是,由于碳含量的不同,结晶条件的差别,铁素体和渗碳体的相对数量、形态,分布和混合情况均不一样,因而呈现各种不同特征的组织组成物。
碳钢和白口铸铁在室温下的平衡组织见表1。
表1 各种铁碳合金在室温下的平衡组织a)工业纯铁——室温时的平衡组织为铁素体(F),F为白色块状(如图1所示);b)亚共析钢——室温时的平衡组织为铁素体(F)+珠光体(P),F呈白色块状,P呈层片状,放大倍数不高时呈黑色块状(如图2所示)。
碳质量分数大于0.6%的亚共析钢,室温平衡组织中的F呈白色网状包围在P周围(如图3所示);c)共析钢——室温时的平衡组织是珠光体(P),其组成相是F和Fe3C(如图4、5所示);d)过共析钢——室温时的平衡组织为Fe3CⅡ+P。
在显微镜下,Fe3CⅡ呈网状分布在层片状P周围(如图6所示);e)亚共晶白口铸铁——室温时的平衡组织为P+Fe3CⅡ+ Ld'。
Fe3CⅡ网状分布在粗大块状的P的周围,Ld'则由条状或粒状P和Fe3C基体组成(如图7所示);f)共晶白口铸铁——室温时的平衡组织为Ld',由黑色条状或粒状P和白色Fe3C基体组成(如图8所示);g)过共晶白口铸铁——室温时的平衡组织为Fe3CⅠ+ Ld',Fe3CⅠ呈长条状,Ld'则由条状或粒状P 和Fe3C基体组成(如图9所示)。
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实验实验报告--格式

郑州航院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实验课设报告学生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学生班级: 1106092 学生姓名:张八淇学生学号: 110609230 指导教师:赵程老师所在学院:机电工程学院报告日期:一、综述(黑3)1. 马氏体组织综述(黑4)马氏体、索氏体、屈氏体、回火马氏体、回火索氏体、回火屈氏体等等组织来源、特征、性能、应用等等2. 索氏体组织综述成分、组织、性能、常用热处理工艺、用途等等二、实验过程1. 热处理加工方法、过程淬火(45#钢850℃、20#钢910℃)——用水冷却回火(45#钢、20#钢均为600℃)——空气中冷却30min2.硬度测试方法、过程用洛氏硬度测量方法,将工件磨平置于载物台缓慢一动到测试针尖,使小表盘指针对齐红点,然后对大表盘进行对零操作,增加压力,读数。
3.金相试样加工方法、过程先用粗砂纸打磨,然后依次增加砂纸牌号,对试样进行细磨,最后抛光,用电子显微镜拍腐蚀前的金相照片,最后进行腐蚀再次拍金相照片。
三、实验结果1. 热处理加工结果2. 硬度测试结果3. 组织分析结果四、实验结果分析1. 20钢硬度、组织2. 45钢硬度、组织3. 硬度、组织横向、纵向比较五、结论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得出如下结论:⑴⑵⑶参考文献:[1] 作者,作者,作者.杂志名,年,卷(期):页码. ********参考金属热处理的参考文献标注方式[2] 作者,作者,作者.杂志名,年,卷(期):页码.[3] 作者,作者,作者.杂志名,年,卷(期):页码. 等等说明:全文行间距1.5倍一级标题黑体三号二级标题黑体四号正文宋体小四号。
材料工程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材料力学性能测试一、实验目的1. 了解材料力学性能测试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掌握拉伸、压缩、冲击等力学性能测试的操作步骤。
3. 分析不同材料在不同条件下的力学性能。
二、实验原理材料力学性能测试是研究材料在外力作用下的力学行为的重要手段。
本实验主要测试材料的拉伸、压缩和冲击性能。
拉伸试验主要测试材料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延伸率等指标;压缩试验主要测试材料的抗压强度和变形等指标;冲击试验主要测试材料的冲击韧性。
三、实验仪器与材料1. 实验仪器:万能试验机、拉伸试验机、冲击试验机、硬度计、温度计等。
2. 实验材料:钢材、铝合金、塑料等。
四、实验步骤1. 拉伸试验(1)将试样安装在万能试验机上,调整试验机至拉伸状态。
(2)调整试验机夹具,使试样与夹具紧密接触。
(3)打开试验机,以一定的速度拉伸试样,记录拉伸过程中的应力-应变曲线。
(4)观察试样断裂情况,记录断裂时的应力值。
2. 压缩试验(1)将试样安装在压缩试验机上,调整试验机至压缩状态。
(2)调整试验机夹具,使试样与夹具紧密接触。
(3)打开试验机,以一定的速度压缩试样,记录压缩过程中的应力-应变曲线。
(4)观察试样变形情况,记录最大压缩应力值。
3. 冲击试验(1)将试样安装在冲击试验机上,调整试验机至冲击状态。
(2)调整试验机夹具,使试样与夹具紧密接触。
(3)打开试验机,以一定的速度冲击试样,记录冲击过程中的能量-时间曲线。
(4)观察试样断裂情况,记录断裂时的能量值。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拉伸试验结果与分析通过拉伸试验,得到钢材、铝合金和塑料的应力-应变曲线。
从曲线中可以看出,钢材具有较好的抗拉强度和延伸率,而铝合金和塑料的抗拉强度和延伸率相对较低。
2. 压缩试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压缩试验,得到钢材、铝合金和塑料的应力-应变曲线。
从曲线中可以看出,钢材具有较好的抗压强度,而铝合金和塑料的抗压强度相对较低。
3. 冲击试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冲击试验,得到钢材、铝合金和塑料的能量-时间曲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程材料学》实验
铁碳合金平衡组织的金相分析
一、预习内容(请于实验前在实验报告上完成,并于实验课中交给老师检查)
1. 金相光学显微镜的成像原理。
2. 金相试样制备的工艺流程。
3. 工业纯铁、亚共析钢、共析钢、过共析钢、亚共晶白口铸铁、共晶白口铸铁和过共晶白口铸铁的平衡结晶过程。
二、实验内容
1. 实验目的
2. 实验设备及材料
3. 实验步骤
1)制备一种未知成分的纯铁或者碳钢金相试样,根据所观察到的平衡组织推断其成分。
2)对于工业纯铁、亚共析钢、共析钢、过共析钢、亚共晶白口铸铁、共晶白口铸铁和过共
晶白口铸铁,观察这7种材料的显微组织,用铅笔画出其组织示意图。
具体要求:
①都各画在一个 50mm的圆内,并用箭头引注出图中各相组织,组织名称用相应符号
表示。
②在圆的下方标注材料名称,热处理状态,放大倍数和浸蚀剂等。
三、实验心得
四、论述题
1.试论在铁碳合金平衡组织中渗碳体的存在方式、组织形态及形成条件。
2.根据实验结果,阐明碳含量对铁碳合金组织的影响的大致规律。
3.结合自己所观察到的金相,选择自己较为熟悉的一种,从微观结构分析其性能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