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色谱原理
离子色谱法基本原理

离子色谱法基本原理
离子色谱法(Ion Chromatography, IC)是一种利用离子交换
树脂对离子进行分离和分析的方法。
它是一种高效、灵敏、选择性
好的分离和分析技术,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食品安全、生物医药
等领域。
离子色谱法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离子交换树脂对离子进行选择性
分离,然后通过对分离后的离子进行检测和定量分析。
离子交换树
脂是一种具有交换作用的高分子化合物,它能够与待分离的离子发
生交换反应,实现离子的分离和富集。
在离子色谱法中,样品首先通过进样系统被引入色谱柱,色谱
柱中填充有离子交换树脂。
不同离子在色谱柱中的迁移速率不同,
根据它们与离子交换树脂的亲和力不同而发生分离。
经过色谱柱后,离子被逐一分离开来,然后通过检测器进行检测和定量分析。
离子色谱法的检测器主要有电导检测器、折射率检测器、荧光
检测器等。
其中,电导检测器是离子色谱法最常用的检测器之一,
它能够对离子进行高灵敏度的检测,适用于大多数离子的分析。
离子色谱法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可以用于分析无机离子、有机酸、氨基酸、葡萄糖等各种离子物质。
在环境监测领域,离子色谱法可以用于水质和大气中离子成分的分析;在食品安全领域,离子色谱法可以用于食品中添加剂、重金属离子等有害物质的检测;在生物医药领域,离子色谱法可以用于药物中杂质的检测和分析。
总之,离子色谱法作为一种高效、灵敏、选择性好的分离和分析技术,对于各种离子物质的分析具有重要意义,为环境监测、食品安全、生物医药等领域的科研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离子色谱法在分析领域的应用前景将会更加广阔。
离子色谱仪工作原理

离子色谱仪工作原理
离子色谱仪是一种常用的分析仪器,用于分离和测定溶液中的离子物质。
它基于离子在带电柱上的吸附和洗脱过程实现分离。
离子色谱仪的工作原理涉及以下几个步骤:
1. 供液系统:样品通过注射器进入供液系统,与流动相混合。
流动相通常为离子交换剂,具有与待分离离子具有相反电荷的功能基团。
2. 色谱柱:色谱柱是离子色谱仪中的关键部件。
它通常由具有离子交换官能团的固体填料组成,例如阴离子交换柱和阳离子交换柱。
样品离子在色谱柱中与填料表面的离子交换基团发生吸附作用。
3. 洗脱剂:为了洗脱吸附在色谱柱上的样品离子,色谱仪使用洗脱剂。
洗脱剂一般是具有高离子强度的溶液,在洗脱过程中与样品离子竞争吸附位点。
洗脱剂的选择取决于待分离的目标离子。
4. 检测器:洗脱后的样品离子进入检测器。
离子色谱仪中常用的检测器包括电导检测器和光学检测器。
电导检测器测量通过检测器的电流变化来确定样品中的离子浓度。
光学检测器通过吸收或散射光来实现对样品中离子的定量测量。
离子色谱仪的工作原理可用于分析和测定水、食品、环境等多
种样品中的离子物质。
它具有操作简便、分离效果好、灵敏度高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科学研究和质量监控领域。
离子色谱的基本原理

离子色谱的基本原理离子色谱(Ion chromatography,简称IC)是一种分析技术,主要用于分离和测定溶液中的离子。
它是基于固体相和液体相之间的化学相互作用原理,通过控制流体和固体相之间的交互作用,将需要测定的离子从溶液中分离出来,并通过检测器进行定量分析。
离子色谱的基本原理主要包括固体相、溶液流动、保留效应和检测器。
离子色谱的固体相是一个阴离子或阳离子交换树脂柱。
这种树脂由大量单元组成,每个单元上具有可交换离子的阴离子或阳离子。
当样品通过柱子时,柱子中的阴离子或阳离子会与样品中的离子发生选择性的化学反应,将样品中的离子吸附到树脂上。
固相也可以用吸附剂来取代树脂,吸附剂能够通过非共价作用吸附离子。
溶液通过离子色谱柱时,会由于溶质与固相之间的相互作用而被保留。
保留效应是离子色谱中的一个关键步骤,它决定了离子的分离和保留时间。
溶质通过柱子的速度取决于溶质与固相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如果固相对溶质有较强的吸附作用,那么溶质将在柱子内停留的时间更长,而如果溶质与固相之间的亲和性较低,那么溶质将流速更快。
离子色谱的溶液流动由移动相驱动,通过调节溶液的流动速率可以控制离子在柱子内的停留时间。
影响溶液流动的因素包括流速、流动相的成分和温度。
溶液的流速越快,样品中的离子在柱子中的停留时间就越短,从而会影响到离子的分离效果。
离子色谱的检测器用于检测通过离子色谱柱的离子。
常用的检测器包括电导检测器、折射检测器和荧光检测器。
电导检测器通过测量流过的溶液的电导性来检测离子的存在。
折射检测器测量流过柱子的溶液的折射率差异来检测离子的存在。
荧光检测器使用荧光信号的强度来检测离子。
总之,离子色谱的基本原理包括固体相、溶液流动、保留效应和检测器。
通过固相的选择性吸附作用和溶液流动的调节,可以对溶液中的离子进行分离和定量分析。
离子色谱在环境、食品和药品领域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离子色谱仪原理

离子色谱仪原理
离子色谱仪(Ion Chromatography,IC)是一种分析离子的方法,可用于测定水溶液中的离子组分。
离子色谱仪的原理基于溶液中的离子在固定相上的吸附、解吸作用以及离子交换作用。
离子色谱仪主要由以下部分组成:进样系统、流动相系统、色谱柱、检测器以及数据处理系统。
进样系统用于将待测样品引入色谱柱。
样品溶液首先通过进样阀,然后由进样泵送到流动相系统中。
流动相系统是将样品在色谱柱中运行的载体。
流动相由溶剂与缓冲剂组成,其中溶剂用于溶解离子,缓冲剂用于调节pH值
和离子强度。
色谱柱是固定相的载体,可以分为阳离子交换柱和阴离子交换柱两种类型。
阳离子交换柱对阴离子具有选择性,而阴离子交换柱对阳离子具有选择性。
当样品溶液通过色谱柱时,离子在固定相上发生吸附和解吸作用。
离子在柱中的停留时间取决于其在固定相上的亲和性,不同离子的停留时间也不同。
检测器用于检测通过色谱柱的离子。
常用的检测器包括电导检测器、紫外-可见光谱检测器和质谱检测器等。
数据处理系统用于记录和分析检测到的离子峰。
通过比较样品
和标准峰的保留时间和峰面积,可以确定样品中离子组分的浓度。
综上所述,离子色谱仪利用离子在固定相上的吸附、解吸作用和离子交换作用,通过色谱柱实现离子分离和分析。
该方法具有选择性好、分离效果好、重复性高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食品安全等领域。
离子色谱仪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离子色谱仪工作原理

离子色谱仪的基本原理和应用离子色谱仪工作原理离子色谱是液相色谱的一种,是分析阴阳离子的一种液相色谱方法,该方法具有选择性好、灵敏、快速、简便等优点,并且可以同时测定多种组分。
一般由流动相输运系统、进样系统、分别系统、抑制或衍生系统、检测系统及数据处理系统等几部分构成。
离子色谱仪的基本原理:分别的原理是基于离子交换树脂上可离解的离子与流动相中具有相同电荷的溶质离子之间进行的可逆交换和分析物溶质对交换剂亲和力的差别而被分别。
适用于亲水性阴、阳离子的分别。
离子色谱仪应用范围:阴离子分析:理想的方法阳离子分析:碱金属碱土金属,有机胺和铵多元素同时测定,价态形态分析有机化合物:水溶性和极性化合物,有机酸,有机胺,糖类,氨基酸,抗生素离子色谱仪的结构构成和分类介绍离子色谱仪是高效液相色谱的一种,故又称高效离子色谱(HPIC)或现代离子色谱,其有别于传统离子交换色谱柱色谱的紧要是树脂具有很高的交联度和较低的交换容量,进样体积很小,用柱塞泵输送淋洗液通常对淋出液进行在线自动连续电导检测。
离子色谱仪紧要包括输液系统、进样系统、分别系统、检测系统等4个部分。
此外,可依据需要配置流动相在线脱气装置、自动进样系统、流动相抑制系统、柱后反应系统和全自动掌控系统等。
1)输液系统:作用是使流动相以相对稳定的流量或压力通过流路系统。
2)进样系统:基本要求是耐高压、耐腐蚀、重复性好、操作便利。
3)分别系统:分别机理紧要是离子交换,基于离子交换树脂上可离解的离子与流动相中具有相同电荷的溶质离子之间进行的可逆交换,不同的离子因与交换剂的亲和力不同而被分别。
4)分别系统:紧要有电导检测器,紫外可见光检测器,安培检测器,荧光检测器等。
a)抑制器、电导检测器b)色谱—质谱连用等技术通常情况下,离子色谱可以分为三种类型:离子交换色谱、离子排斥色谱、离子对色谱。
1.离子交换色谱:离子交换色谱以离子间作用力不同为原理,紧要用于有机和无机阴、阳离子的分别。
离子色谱法基本原理

离子色谱法基本原理
离子色谱法是一种用于分离和分析离子和极性化合物的分析技术。
它基于样品中离子与色谱柱填料表面上离子交换基团之间的相互作用。
离子色谱法的基本原理是在色谱柱中填充有离子交换基团,这些基团能与溶液中的离子发生相互作用。
当样品溶液通过色谱柱时,溶液中的离子与离子交换基团之间发生竞争吸附和解吸附过程。
不同离子与离子交换基团的亲和性不同,因此会在柱中停留的时间长度也不同。
在离子色谱分析中,通常使用阳离子交换柱或阴离子交换柱。
阳离子交换柱上的离子交换基团为负离子基团,能吸附和分离阳离子;而阴离子交换柱上的离子交换基团为正离子基团,能吸附和分离阴离子。
根据样品中所含离子的性质,选择适当的色谱柱进行分离。
离子色谱法的分析步骤通常包括样品预处理、样品注入、溶液流动、柱后检测等过程。
检测器可以根据离子的特性选择不同的检测方式,常见的有电导检测器、紫外检测器和荧光检测器等。
离子色谱法广泛应用于环境分析、食品安全、制药等领域,可用于分析水、食品、药物等中的离子污染物和有机酸等离子化合物。
它具有分离效果好、分析速度快、操作简便等优点,是一种重要的分析方法。
离子色谱 工作原理

离子色谱工作原理
离子色谱是一种基于离子交换过程的分离技术,其工作原理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步骤:
1. 样品处理:将待测样品溶解在水中,加入必要的处理剂以调节 pH 值和离子强度,使得样品中的离子化合物呈现出易于分离的性质。
2. 样品进样:将处理后的样品通过进样系统引入离子色谱仪中。
3. 分离柱分离:样品进入分离柱后,离子交换树脂会对其中的阳离子或阴离子进行选择性吸附,并将其与其他离子分离开来。
4. 洗脱:通过控制洗脱缓冲溶液的 pH 值和离子强度来调节吸附和洗脱离子的时间和顺序,使得吸附的离子以特定顺序逐一被洗脱出来。
5. 检测:离子在离子色谱仪柱后通过检测器进行检测,检测器通常采用电导检测器或荧光检测器进行检测。
通过以上步骤,离子色谱可以对水样、食品、环境样品等复杂样品中的离子进行高效、快速、准确的分离和检测。
- 1 -。
离子色谱原理及应用

离子色谱原理及应用离子色谱(Ion Chromatography)是一种基于化学物质电离的原理,用于分离和分析溶液中离子的方法。
离子色谱是一种高效、灵敏、准确、可靠的分析技术,在环境监测、食品安全、药物化学、化工生产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离子色谱的原理及其应用。
一、离子色谱原理离子色谱的分离原理主要有两种:离子交换和离子排斥。
离子交换色谱基于样品中离子与固定相上的离子交换,而离子排斥色谱则是通过固定相上的聚电解质形成一个可渗透的层,排斥离子进入该层,从而实现分离。
离子交换色谱的固定相通常是排列在芯片上的离子树脂。
当样品通过色谱柱时,柱中的离子树脂将与溶液中的离子进行交换。
离子交换色谱主要通过相对亲和性分离带电离子。
该技术适用于分析阴离子和阳离子,如无机阴离子、有机阴离子、无机阳离子等。
离子排斥色谱则通过多离子型聚合物系列中的阴离子聚合物、阳离子聚合物,使样品在聚合物束缚的空间内滞留时间不同来实现分离。
聚电解质通常是以聚乙烯醇(PVA)为基础的聚合物。
离子排斥色谱主要通过对溶液中离子的亲和性差异来实现分离。
离子排斥色谱适用于带电离子的溶液分析,如各种离子实和氨基酸等。
离子色谱方法是一种多步骤分析方法,主要包括样品制备、样品进样、离子交换、离子分离和检测等步骤。
二、离子色谱的应用离子色谱在环境监测、食品安全、药物化学、化工生产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1.环境监测离子色谱在环境监测中主要用于分析质量浓度低、含有多种离子的水样。
例如,可以用离子色谱法分离并测定水中的氯化物、硫酸盐、亚硝酸盐、硝酸盐等离子。
通过离子色谱法的分析结果,可以评估水环境的质量。
2.食品安全离子色谱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非常重要。
离子色谱可以用于分析食品中的营养成分、食品添加剂、防腐剂、重金属等有害物质。
例如,可以用离子色谱法分析食品中的防腐剂如亚硝酸盐的含量,以评估食品是否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3.药物化学离子色谱在药物化学中可用于药品质量控制、功效评价等方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艳玲 Dionex 中国有限公司上海代表处
History of Ion Chromatography 离子色谱发展史
1975年 Small先生发表了第一篇有关 离子色谱的文章 第一台商品化的离子色谱仪诞生 第一家离子色谱公司诞生——戴安公 司 2006年,戴安公司仪器销售已经达 到50000台 戴安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离子色谱 公司,也在流体色谱公司中排名前 三名
-
CO32- HCO3-
HCO3-
+ HCO3 2- + CO SO3 4 - + + HCO3- +CO 2- 3 + + HCO3- Cl- 3- + HCO + HCO3- + + CO32-
-
CO32- Cl-
HCO3-
+ HCO3 + SO42- + + HCO3- + CO 2- 3 + + HCO3- + Cl- + HCO3- + + CO32-
CO32-
SO42- HCO3-
HCO3-
定性定量分析
分析定性:根据不同离子的保留时间不同,进行定性 影响保留时间参数: 离子价数-待测离子的价数越高,保留时间越长 离子大小-水合离子半径大,保留时间长
极化度-易极化的离子则保留时间长
酸的强度-如正磷酸盐与淋洗剂的pH有关 分析定量:根据峰面积,积分定量分析
什么是离子色谱 ?
利用色谱技术测定离子态物质的方法
色谱 : 用于分析的一种分离技术 离子态物质 : 在水溶液中电离,具有 + 或 – 电荷的元素
• 阴离子 : Cl-,NO2-,SO42-,等 • 阳离子 : Na+,NH4+,Ca2+等 • 有机化合物:有机酸、有机碱等
离子色谱的几个基本概念
3. 最新进展: 只用水,不用化学试剂 !
只需控制电流,就可以产生不同浓度的流 动相。
四、色谱分离机理
淋洗液
SO42NO3-
F-
临时性 过程
离子交换分离机理
CO32- SO42-
+ HCO3 + CO32- + + HCO3- + CO32- + + HCO3- + HCO3- + HCO3- + + CO32-
数据处理:
离子色谱系统构成
淋洗淮贮 存罐 淋洗液输 送 泵
抑制器装置
抑制电导 检测 电导池
样品注射
保护柱 离子交换 分离 色谱工作站 分析柱
数据采集和仪 器控制
11811-02
三、流动相
对固定相亲合力,且不会与固定相反应
1. 阴离子分析流动相: 弱酸盐,CO32-/HCO3-, OH-; 2. 阳离子分析流动相: 矿物酸,硫酸,甲基磺酸;
五、Conductivity Detection (电导检测)
Total conductivity = + + =o + o25e[ K( T – 25 ) ] ; i.e. 1.7 change/℃ Conductivity Detection is best when the analytes Has a pKa or pKb< 7 (4.5)
Conductivity
Back Ground: H2CO3 (15μS) Retention time
The Role of Chemical Suppression
Without Suppression
Eluent (Na2CO3) Sample F-, CI-, SO42-
Counter Ions
CISO42NO3MSA-*
76,4
80,0 71,5 48,8
Na+
K+
50,1
73,5Βιβλιοθήκη *MSA-: Methanesulfonate
常见阴离子的分析
(用 RFIC 作方法发展非常方便)
14
5 9 11 10 12 6 7 µS 1 23 8 4 13 14 17 19 16 15 18
色谱峰: [mg/L] 色谱柱: 淋洗液: IonPac AS18 KOH: 12–44 mmol/L from 0–5 min and 44–52 mmol/L from 8–10 min EGC-KOH用CR-ATC 30°C 1 mL/min 25 µ L 抑制电导, ASRS- ULTRA 自动抑制, 循环模式 1. 氟离子 2. 乙酸根 3. 甲酸根 4. 亚氯酸 5. 氯离子 6. 硝酸根 7. 亚硒酸 8. 亚硫酸 9. 硫酸根 10. 溴离子 0.5 2.5 1 5 3 6 10 10 10 10 11. 硒酸根 12. 硝酸根 13. 氯酸根 14. 磷酸根 15. 钼酸根 16. 钨酸根 17. 砷酸根 18. 硫氰酸 19. 铬酸根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FCISO42-
mS
Analytical Column (Anion Exchanger )
Na2CO3 Background
Time
NaF, NaCI, Na2SO4 in Na2CO3
With Chemical Suppression
CIFmS H2CO3 SO42-
Na+
Anion Suppressor (Cation Exchanger) Waste H+
-
CO32-
CO32- HCO3-
HCO3-
+ HCO3- + SO42- + + HCO3- + CO 2- 3 + + HCO3- Cl- 3- + HCO + HCO3- + + CO32-
CO32- CO32- HCO3-
Cl-
+ HCO3- 2- + CO SO3 4 + + HCO3- + CO32- + + HCO3- + HCO3- + HCO3- + + CO32-
H2 O
阳离子交换膜
自动连续再生阴离子抑制器中电化学反应和离子移动
+ Cl =HCl Na+H Cl = NaCl 350 += 76126 =426 50 +76
离子的当量电导
Cations Ion L (µ S cm-1) H+ 349,8
Anions Ion OHL (µ S cm-1) 198,6
淋洗源: 温 度: 流 速: 进样量: 检测器:
-2
0
2
4
6 8 Minutes
10
12
14
The fastest, easiest, most economical way to optimize IC separations
21407
HF, HCI, H2SO4 in H2CO3
Time
11309-02
阳极 废液
Na+, X-
在 NaOH 淋洗液中
废液
阴极
H2O, O2
H+
H + + O2 H2 O
H+ + OHH2 O H+ , X Na+
NaOH , H2 H2 + OH -
H+ , X- in H2O
H2 O
H2 O
检测器
Conductivity Conductivity
~ ~
(700μS)
Retention time
NaF
NaCl
NaNO3 Na2HPO4
Na2SO4
~ ~
Back Ground: Na2CO3 / NaHCO3
(700μS)
Retention time
Waste
HF HCl HNO3 H3PO4 H2SO4
没有选择性,检测所有离子态物质
电导检测器
测定溶液流过电导池电极时的电导率 可检测大部分离子型化合物
至检测池 电 极
溶液
检测池
Role of Suppressor(抑制器的作用)
NaF,NaCl,NaNO3 Na2HPO4,Na2SO4
Back Ground: Na2CO3 / NaHCO3
一 应用范围
二 仪器结构
三 流动相 四 分离机理 五 检测器
一. 应用范围
1. 阴离子分析:
2. 阳离子分析:
首推和首选的方法
碱金属碱土金属,有机胺和铵
多元素同时测定,价态形态分析
3. 有机化合物: 水溶性和极性化合物,有机酸 ,
有机胺,糖类,氨基酸,抗生素
二、离子色谱的基本构成
输液系统: 泵(用不被酸碱和络合剂腐蚀的PEEK材料。 ) 样品进样 : 样品环进样(六通阀-定量环进样) 分离 检测 : : 离子交换分离(阴、阳离子交换分离柱) 电导检测(抑制型) 变色龙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