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化剂

合集下载

乳化剂的种类及特征

乳化剂的种类及特征

乳化剂的种类及特征
乳化剂是一种能够将两种不相溶的液体混合在一起的化学物质。

它们在许多工业和食品加工过程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乳化剂的种类和特征有很多,下面我们来一一了解。

1. 磷脂类乳化剂
磷脂类乳化剂是一种常见的乳化剂,它们通常是从大豆、玉米或蛋黄中提取出来的。

这种乳化剂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乳化性能,可以用于制作各种食品和药品。

2. 蛋白质类乳化剂
蛋白质类乳化剂是一种天然的乳化剂,它们通常是从牛奶、鸡蛋或豆类中提取出来的。

这种乳化剂具有良好的乳化性能和稳定性,可以用于制作各种食品和药品。

3. 脂肪酸类乳化剂
脂肪酸类乳化剂是一种常见的乳化剂,它们通常是从植物油或动物脂肪中提取出来的。

这种乳化剂具有良好的乳化性能和稳定性,可以用于制作各种食品和药品。

4. 硅类乳化剂
硅类乳化剂是一种新型的乳化剂,它们通常是从硅烷化合物中合成
出来的。

这种乳化剂具有良好的乳化性能和稳定性,可以用于制作各种化妆品和药品。

总的来说,乳化剂的种类和特征各不相同,但它们都具有良好的乳化性能和稳定性,可以用于制作各种食品、药品和化妆品。

在使用乳化剂时,我们需要根据不同的需求选择不同的乳化剂,以达到最佳的效果。

农药各乳化剂的功能

农药各乳化剂的功能

农药各乳化剂的功能
农药乳化剂是一种能够将农药与水混合均匀的助剂,它在农药制剂中起到以下几种功能:
1.乳化稳定性增强:农药往往是油性或胶体性的,不易与水充
分混合。

乳化剂能够使农药微粒分散均匀,并且形成稳定乳状悬浮液,提高农药与水的接触面积,增强药效。

2.降低表面张力:乳化剂可以降低液体的表面张力,使农药乳
液在施药过程中更容易润湿作物表面或病虫害的体表,提高药效。

3.增加粘附性:乳化剂能够增加农药颗粒与作物表面或病虫害
体表的粘附力,延长药效时间,提高防治效果。

4.提高吸收速度:乳化剂能够改善农药在植物体内的渗透性和
吸收速度,加快农药进入作物组织内部,提高药效。

5.减少病原菌的抗药性:乳化剂可以促使农药在病原菌体内的
渗透性和吸收速度增加,减少病原菌对农药的抗药性,提高防治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农药适用的乳化剂种类和浓度会有所不同,使用时应根据具体农药的要求选择合适的乳化剂。

乳化剂名词解释

乳化剂名词解释

乳化剂名词解释
乳化剂是一种物质,能够使液体和固体或液体和气体之间形成乳状体系。

乳化剂通常是有机化合物,能够使不相容的物质达到均匀分散或混合的效果。

乳化剂可分为两类:非离子乳化剂和离子乳化剂。

非离子乳化剂是指没有电荷的乳化剂,如硬脂酸酯类乳化剂、聚氧乙烯乳化剂等。

离子乳化剂是指带有电荷的乳化剂,如阴离子乳化剂、阳离子乳化剂等。

乳化剂的应用广泛,在化妆品、食品、制药、农药、洗涤剂等领域都有使用。

乳化剂具有较强的乳化能力,能够使不相容物质形成稳定的乳状体系。

乳化剂

乳化剂

1.D-95分子蒸馏单甘酯以天然植物油脂为原料生产的单硬脂酸甘油酯,简称单甘酯,经分子蒸馏技术提纯有效成分达到90%以上,又称为分子蒸馏单甘酯,是应用最广泛的食品添加剂,安全用于食品、医药、塑料等的生产加工中,占市场乳化剂用量的一半以上。

分子蒸馏单甘酯中,具有乳化作用的单硬脂酸甘油酯含量更高,剔除了削减效率的杂质,所以乳化能力比粗酯提高了3-4倍,添加0.05~2%一般就能达到食品等产品加工需要,具有颜色洁白,无嗅,性能稳定的特点。

二、分子蒸馏单甘酯的应用领域:随着人们对绿色、环保、卫生、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分子蒸馏单甘酯,来自于天然原料,具有安全、有效、稳定的食品添加剂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人们生活的更多领域。

比如:1.食品领域:蛋糕油、奶油、冷食、液固体饮料、乳制品、奶糖、饴糖、水果糖、巧克力、面包、饼干、花生/核桃/豆/芝麻/椰子酱(奶)、香肠、火腿肠、米面制品、面条、淀粉等。

2.化妆品领域:霜膏3.医药领域:膏剂、营养液等4.塑料助剂领域:食品包装膜、电器包装、卫生材料等。

三、分子蒸馏单甘酯的使用方法及用量:用量: 0.3%-0.5%(按产品配方原料重量计),若产品油脂、蛋白质等成份较多,或含不易乳化的原料,则应增加分子蒸馏单甘酯的用量至1%-5%。

方法一:因为分子蒸馏单甘酯易溶于油脂,将分子蒸馏单甘酯与油脂一起熔化后搅拌混合,再投料,本方法适用于人造奶油、糕点油等产品。

方法二:将分子蒸馏单甘酯粉末与其它原料粉末(如面粉、奶粉)直接混合均匀投料,即可。

方法三:制成水合物,将一份分子蒸馏单甘酯徐徐地加入50-70℃水中搅拌使其溶化,即可以生成水合物膏体,再投料使用。

建议选择此法,可以最好发挥分子蒸馏单甘酯的功效。

2. 蔗糖脂肪酸酯蔗糖脂肪酸酯又称脂肪酸蔗糖酯、蔗糖酯,简称SE。

一种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由蔗糖和脂肪酸经酯化反应生成的单质或混合物。

因蔗糖含有8个—OH基,因此经酯化,从单酯到八酯的各种产物均可生成。

乳化剂的概念和相关知识介绍

乳化剂的概念和相关知识介绍

乳化剂的概念和相关知识介绍一、乳化剂的定义和概念a. 乳化剂的定义乳化剂是指可以将两种不能混合的液体,在一定的条件下制成乳状混合液的一类物质。

乳化剂可以通过减小油水、油油、水水的表面张力来实现乳化。

根据乳化剂的不同性质和用途,可以分为阴离子型、阳离子型、非离子型、复合型等多种类型。

b. 乳化剂的作用乳化剂的主要作用是降低油水、油油、水水的表面张力,使得两种不相容的液体能够混合。

此外,乳化剂还可以提高液体的稳定性、改善乳液的低温稳定性、增强润湿能力以及提高溶液与分散相之间的黏附力和内聚力等。

乳化剂还具有良好的悬浮、分散、乳化、增稠等多种功能。

c. 乳化剂的种类乳化剂根据化学结构可分为阴离子型、阳离子型、非离子型、复合型等不同类型。

其中,非离子型乳化剂是使用最广泛的一种,常见的有聚氧乙烯硬脂酸酯、聚乙烯醇、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等;阴离子型乳化剂常见的是脂肪酸、磺酸钠、植物甾醇酯等;阳离子型乳化剂一般是四级胺类或季铵化合物,如十二烷基三甲铵氯等;复合型乳化剂则是由两种或多种乳化剂组合而成,如阴离子型与非离子型、阳离子型与非离子型等。

二、乳化剂的特性和表现形式a. 乳化剂的物理化学特性乳化剂具有表面活性剂的结构特征,其分子分为疏水基团和亲水基团。

乳化剂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疏水基团脂溶性较强,亲水基团是水溶性较强;一种是疏水基团水溶性较强,亲水基团脂溶性较强。

乳化剂在某些条件下可以在任意一种液体的表面上吸附形成一层亲水、疏水结合的薄膜,这种膜称为单分子膜,其厚度只有分子层面积大小的一半。

b. 乳化剂的表现形式乳化剂的表现形式主要是液态和固态两种。

液态乳化剂是指具有较好的溶解度和稳定性的液态润滑剂或油剂,常常是油脂或石油化工产品中的一种。

固态乳化剂是指固态颗粒体系,主要有硬脂酸盐、脂肪醇聚氧化物、聚合物等。

固态乳化剂的优点是储存方便、使用方便、无浪费等。

c. 乳化剂的选择原则乳化剂的选择原则取决于分散相、连续相和使用条件。

乳化剂大全

乳化剂大全
9、脂肪酸聚氧乙烯酯系列
性状与用途:本系列产品外观为琥珀色液体至乳白色固体,属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具有良好的乳化、增溶、润湿、分散、柔软及抗静电等表面活性,且无毒、无刺激性。因而,在化妆品、医药、食品、农药、造纸及纺织加工等行业中有着极为广泛的应用,脂肪酸聚氧乙烯酯系列质量指标
指标/品种 椰油酸酯-9 LE-4 LE-12 LE-40 OE-4 OE-12 OE-40 SE-4 SE-12 SE-40
性能及用途:本品为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室温下是淡黄色液体至乳白色蜡状固体。本品做为乳化剂、增溶剂、润湿剂、软化剂、抗静电剂,广泛用于纺织助剂行业中做为纤维加工润滑剂、抗静电剂、柔软剂和匀染剂;在农药行业中做为杀虫剂、除草剂的乳化剂、分散剂在皮革、涂料、民用洗涤剂等行业中也有广泛的应用。蓖麻油聚氧乙烯醚系列质量指标
NP-8 无色透明液体 30-34 12.3 5-7 洗漱、润湿、乳化、渗透
NP-9 无色透明液体 56-61 13.0 5-7 合成洗涤剂的主要原料,
NP-10 白色液体 60-67 13.3 5-7 洗漱、染色助、乳化、渗透
NP-15 白色膏体 85-90 14.9 5-7 乳化、洗涤、分散
700#-1 棕黄色粘稠液体 5.0-7.0 0.5 95- 14-15
600#系列、33#、34#:具有良好的分散、润湿、渗透、粘着等作用,是广泛用于农药乳化剂和工业、民用等方面表面活性剂。
BY系列:用于农药、民用表面活性剂、橡胶填充剂。与SOPA复配对农药具有明显的润湿增效作用。700#系列:用于农药乳化剂和其它工业用表面活性剂。
NP-1.5 无色透明液体 - 5.2 5-7 油品消泡、抑泡剂
NP-4 无色透明液体 羟值138.7-144.7 8.9 5-7 乳化剂、润湿剂

什么是乳化剂

什么是乳化剂

鑫湘食品添加剂经营进口和国产食品添加剂、食品原料辅料和香精香料
什么是乳化剂
(鑫湘食品添加剂)
乳化剂又称表面活性剂,具有亲水和亲油基二重性基团,能使油水均匀混合及分散。

饮料中的乳化剂有赋香、起泡、着色等效果。

1.食用乳化剂主要应用于:焙烤淀粉制品、冰激凌、植物蛋白饮料、糖果巧克力等。

2.乳化剂在日化护理行业中的应用:产品里最常见的就是卸妆油的生产。

除了卸妆油用到了乳化剂,化妆品中还有很多乳状液产品,你平时使用的面霜、乳液、卸妆乳、基本洁面大多数皆为乳状液,这些产品为了要实现包装盒上标识的
至少三年的保质期,都需要使用乳化剂来提高稳定性。

乳化剂的性能和作用机理及其在化妆品配方当中的应用

乳化剂的性能和作用机理及其在化妆品配方当中的应用

乳化剂的性能和作用机理及其在化妆品配方当中的应用一、本文概述乳化剂是一种重要的表面活性剂,其独特的性能和作用机理使其在化妆品配方中占据重要地位。

乳化剂的主要作用是通过降低界面张力,使互不相溶的油水两相形成稳定的乳状液。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乳化剂的性能和作用机理,并详细分析其在化妆品配方中的应用,以期为化妆品的研发和生产提供有益的参考。

本文将介绍乳化剂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包括其化学结构和性质,以及不同类型乳化剂的特点。

接着,我们将详细阐述乳化剂的作用机理,包括其在油水界面上的吸附行为、降低界面张力的机制,以及形成乳状液的过程和稳定性原理。

随后,本文将重点分析乳化剂在化妆品配方中的应用。

我们将讨论乳化剂在不同类型化妆品(如乳液、膏霜、洗发水等)中的作用和选择原则,并探讨乳化剂与其他原料的相互作用和配伍性。

我们还将关注乳化剂对化妆品稳定性和安全性的影响,以及其在化妆品中的用量和使用方法。

本文将总结乳化剂在化妆品配方中的重要性,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通过深入了解乳化剂的性能和作用机理,以及其在化妆品配方中的应用,我们可以为化妆品的研发和生产提供更加科学、合理和高效的解决方案。

二、乳化剂的性能乳化剂是一类具有特殊性质的表面活性剂,其分子结构通常包含亲水基团和亲油基团两部分。

这种两亲性结构使得乳化剂在油水界面上具有高度的活性,能够有效降低油水界面的张力,从而实现油水混合体系的稳定化。

乳化剂的主要性能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界面活性:乳化剂能够在油水界面形成稳定的膜层,有效降低界面张力,这是乳化剂实现乳化作用的基础。

界面活性越高,乳化效果越好。

乳化能力:乳化剂能够将油相和水相混合形成稳定的乳状液,防止油水分离。

乳化剂的乳化能力与其分子结构、浓度、温度等因素密切相关。

稳定性:乳化剂形成的乳状液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能够在一定时间内保持油水混合体系的稳定。

稳定性好的乳化剂能够有效延长产品的保质期。

安全性:乳化剂在化妆品中的使用需要符合相关法规标准,保证其对人体皮肤的安全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 乳化剂 蛋白质
脂肪
糖类 食品的“形”和质构
各组分的物理性质
食品组织状态
食品加工工艺性能
一、乳化和乳化剂的基本理论
乳化现象 乳化液的类型 乳化剂的作用 HLB值 乳化剂分子结构特点与性能 HLB值与乳化剂的使用 CMC的概念
乳化现象





油剂 乳


界面张力 使物体保持最小表面积的趋势
10ml油 分散 0.1um 小油滴 面积 300m2 100万倍
牛奶 椰奶
乳化液 内相(分散相)
外相(连续相)
油包水(W/O)型
奶油
水包油(O/W)型 多重型(W/O/W)型
乳 冰淇淋
详解
水包油(O/W,the oil dispersed in water):牛奶 特点:导电,可用水稀释,易干燥,易清洗,表现出 连续相溶液的特性。
油包水(W/O, the water dispersed in oil ):黄油 特点:电的不良导体,可被溶剂或油稀释,抗干燥, 难清洗,表现出连续相油的特性。
复合乳化剂
HLBAB=
HLBA×mA+HLBB×mB mA + mB

标准
(HLB)值测定 通过乳化标准油实验来测定
石蜡(HLB=0)
油酸钾 (HLB=20) 十二烷基硫酸钠 (HLB=40)
规定 亲油性100%乳化剂 其HLB为0
亲水性为100%乳化剂 其HLB为20 20等分 HLB值越高表明乳化剂亲
阳离子型:胺盐、季胺盐、其他含氮碱
2 非离子型(nonionic emulsifying agents) 在水中不电离,溶于水时,疏水基和亲水基在同一分 子上,分别起到亲油和亲水的作用。 甘油脂肪酸酯、吐温、斯潘
3两性电解质(ampholytic) 分子也是由亲水的极性部分和亲油的非极性部分组 成。亲水的极性部分既包含阴离子,也包含阳离子。
多重型: O/W/O ; W/O/W 液包气(air/liquid):蛋白酥皮筒
鉴别: 色泽 状态 水中分散性
决定乳化剂的两亲特性因素
乳化剂的亲水性 HLB值 亲水基的种类 亲油基的种类 脂肪基 带脂烃链的芳香基 芳香基 带弱亲水基的亲油基 分子结构与相对分子量
分子结构(两亲性) 亲水基:能被水湿润,易溶于水的基团 亲油基:与油脂中的烃类结构类似,易溶于 油的基团
我国主要以脂肪酸多元醇酯及其衍生物和天然乳化剂 大豆磷脂为主。用量最大的是脂肪酸甘油酯,其他还 有司盘(Span)、吐温(Tween)、丙二醇酯、木糖醇酯、 甘露醇酯、硬酯酰乳酸钠和钙、大豆磷脂等20多个品 种,产量近3万t。
乳化剂在食品中的作用
乳化作用 起泡作用 悬浮作用
泡沫是气体分散 在液体里产生的
乳化作用 (W/O) 润湿作用
乳化作用 (O/W) 去污作用 增溶作用
离子型 乳化剂
乳化剂的分类
阴离子型 烷基羧酸盐 阳离子型 磷酸盐 两性乳化剂 卵磷脂
非离子型 甘油单油酸酯 乳化剂
作用机理
1.静电作用:卵磷脂、蛋白质等能解离出 带电亲水基
2.立体作用:非离子乳化剂,亲水基表面 形成水膜亲水基为聚合物,构型限制了 集结
提高面团的气孔率,面团充气均匀,质构好,降低 蛋糕用蛋量
增加糕点的柔软性
促进糕点中水分、奶油的乳化,缩短搅拌时间
防止奶油类糕点“反油”
面包中: ❖面团调整剂:提高面团的发酵、焙烤质量 ❖防止老化:乳化剂与直链淀粉络合 ❖常用单甘酯、硬脂酰乳酸酯和二乙酰酒石酸单甘酯
回 生
乳化剂与淀粉的作用
亲油基和亲水基与所亲合的基团 结构越相似,则他们的亲合性越好。
亲水基位置在亲油基链一端的乳 化剂比亲水基靠近亲油基链中间的乳 化剂亲水性要好。
分子量
分子量大的乳化分散 能力比分子量小的好
直链结构 的乳化剂
8个碳原子 10~14个碳原子 乳化与分散性
HLB值
乳化剂的亲水亲油平衡值 (Hydrophilic Lipophilic Balance)
提高乳化剂浓度,
乳化剂的分子就会在溶 液内部进行集聚,构成 亲油基向内、亲水基向 外球状的胶束。
CMC是这个过程完成的标志
在临界胶束浓度时,界面状态再不 改变,界面张力曲线基本上停止下降。
不互溶的两相之间的界面被乳化 剂分子完全打通。
水溶液界面张力以及许多其他物理 性质都与纯水有很大差异。
临界胶束浓度的测量
N
10.5
N
11.0
N
13.3
N
14.9
N
15.0
N
16.3
N
30
N
15.0
N
3.6
N
16.0
A
5.1
A
8.3
N
8.0
HLB值与乳化剂的使用
HLB值 1.5~3 3.5~6
适用性 消泡性 水/油型乳化剂
7~9 8~18
润滑剂 油/水型乳化剂
13~15 洗涤剂(渗透剂)
15~18
溶化剂
作用 消泡作用
聚氧化乙烯(20)山梨醇酐三硬脂酸酯 聚氧化乙烯(20)山梨醇酐三硬脂酸酯 聚氧化乙烯(4)山梨醇酐单月桂酸酯 聚氧化乙烯(20)山梨醇酐单硬脂酸酯 聚氧化乙烯(20)山梨醇酐单油酸酯 聚氧化乙烯(20)山梨醇酐单月桂酸酯 蔗糖二硬脂酸酯 蔗糖单月桂酸酯 乙二醇单硬脂酸酯 聚氧化乙烯(20)乙二醇单硬脂酸酯 硬脂酰乳酸钙 硬脂酰乳酸钠 大豆磷脂
乳化剂可 调理生面团,促进结构 络合淀粉 形成均匀,改善性能。
结晶控制 巧克力 花生奶油 糖果涂层
乳化剂捕捉游离的花生油而阻止分离
提高结晶速度、促进细小晶体形成
润湿作用
润滑作用 在焦糖中加入固体甘油单酸酯
和甘油二酸酯能减少对切刀、包装 物和消费者牙齿的黏结力。
临界胶束浓度CMC (Critical Micelle Concentration)
CMC是充分发挥乳化剂功效的一个重要 的量的理论指标
CMC是一个比较狭窄的浓度范围
食品乳化剂的应用
1 乳蛋白质 酪蛋白 乳清蛋白
为什么牛奶要均质?
降低脂肪球的粒径,增加表面积,避免结奶油, 形成重组膜,其密度更接近连续相。
脂肪球被骤然击破,表面张力增加到15mN/m, 两亲分子迅速吸附到脂肪颗粒来降低该值。 吸附层主要由乳清蛋白和酪蛋白胶束。
极稀 溶液
水的界面上还没有很 多乳化剂,界面的状 态基本没变,水的表 面特性与纯水差不多。
乳化剂的浓度稍有上
升,表面张力曲线急剧 下降,此时加入的乳化 剂会很快地聚集到界面, 使界面状态大大改变, 同时水中的乳化剂分子 也集聚在一起,亲油基 靠拢,开始形成小胶束。
临界胶束浓度
乳化剂浓度升高到一定范 围后,水的表面集聚了足量的 乳化剂,形成了一个单分子覆 盖膜。此时,水与空气间的界 面被乳化剂最大限度地改变, 完全不同于原来的情况,这时 乳化剂的浓度称临界胶束浓度。
冷饮甜食 蛋糕 糖果
悬浮液是不溶性 物质分散到液体 介质中形成的稳
定分散液
乳化剂,对不 溶性颗粒也有 润湿作用,这 有助于确保产
品的均匀性
巧克力 饮料
破乳作用和消泡作用 冰淇淋
采用相反类型乳化剂或投入超出所 需要的乳化剂起破乳化作用
控制破乳化作用,这有助于使脂肪形 成较好颗粒,形成最好的产品。
络合作用 面包 蛋卷
乳化剂溶液的一些物理性质, 除了界面张力外,电阻率、渗透压、 冰点、蒸汽压、粘度、增溶性、光 学散射性及颜色变化等,在CMC时 都有显著变化,通过测定发生这些 显著变化时的突变点,就可以得知 临界胶束浓度。
CMC的应用
CMC是油水两相之间界面被乳化剂分子 完全打通的标志
乳化剂浓度稍高于CMC时才能充分显示 其作用
乳化剂的作用
表面活性剂 降低界面张力 在分散相表面
形成保护膜 形成双电层
乳化剂分子结构特点
乳化剂分子结构的两亲性特点,使乳化剂具 有了油、水两相产生水乳交融效果的特殊功能。
乳化剂是一类具有亲水基团(极性的、疏油的) 和疏水基团〔非极性的、亲油的)的表面活性剂, 而且这两部分分别处于分子的两端,形成不对称 的结构。
乳化剂分子性能
在乳化液中,乳化剂分子为求自身的 稳定状态,在油水两相的界面上,乳化剂 分子亲油基伸入油相,亲水基伸入水相, 这样,不但乳化剂自身处于稳定状态,而 且在客观上又改变了油、水界面原来的特 性,使其中一相能在另一相中均匀地分散, 形成了稳定的乳化液。
乳化液的类型
多相体系
天然乳化液 人工乳化液
水性越强,反之亲油性越强。
甘油单油酸酯 甘油单硬脂酸酯 甘油单月桂酸酯 二乙酰化甘油单硬脂酸酯 二乙酰化酒石酸单甘油酯 聚氧化乙烯(20)甘油单硬脂酸酯 山梨醇酐单油酸酯 山梨醇酐单硬脂酸酯 山梨醇酐单月桂酸酯 山梨醇酐三油酸酯 山梨醇酐三硬脂酸酯
N 3.4 N 3.8 N 5.2 N 3.8 N 8.0 N 13.1 N 4.3 N 4.7 N 8.9 N 1.8 N 2.1
乳化剂与蛋白的作用
5 乳制品和充气食品
搅打奶油、甜点中用以稳定泡沫 丙二醇酯、乳酰单甘酯、乙酰单甘酯
A. Overview (a) and fat globules (f); bar = 30 um. B. Internal structure of the air bubble; bar = 5 um. C. Details of the partially coalesced fat layer, Bar = 3 um.
乳化特性 许多功效
亲水基 亲水性
亲油基 憎水性
格尔芬(Griffin) 相当的平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