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类型乳化剂对丙烯酸脂乳液

合集下载

聚乙烯醇对阳离子型丙烯酸酯乳液性能的影响研究

聚乙烯醇对阳离子型丙烯酸酯乳液性能的影响研究

聚乙烯醇对阳离子型丙烯酸酯乳液性能的影响研究孟凡磊;徐丽丽;马凤国【摘要】以聚乙烯醇(PVA)为保护胶体,采用预乳化种子半连续乳液聚合工艺合成阳离子型聚丙烯酸酯乳液.探讨了不同乳化剂体系条件下,PVA种类及含量等因素对乳液聚合及乳液稳定性的影响,并对保护胶体的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采用m(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m(脂肪醇聚氧乙烯醚B9)∶m(脂肪醇聚氧乙烯醚B20)=2∶1∶1乳化体系、PVA-124为保护胶体的聚合体系,所制得阳离子丙烯酸酯乳液的粒径较小,乳液最稳定.【期刊名称】《涂料工业》【年(卷),期】2016(046)002【总页数】6页(P42-47)【关键词】聚乙烯醇;阳离子型;丙烯酸酯乳液;稳定性【作者】孟凡磊;徐丽丽;马凤国【作者单位】山东省烯烃催化与聚合重点实验室,橡塑材料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山东省橡塑材料与工程重点实验室,青岛科技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青岛266042;山东省烯烃催化与聚合重点实验室,橡塑材料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山东省橡塑材料与工程重点实验室,青岛科技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青岛266042;山东省烯烃催化与聚合重点实验室,橡塑材料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山东省橡塑材料与工程重点实验室,青岛科技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青岛26604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637.81阳离子型聚丙烯酸酯乳液具有耐候、耐酸碱、耐老化、耐沾污、成膜性好、无毒无害等优点[1-2],此外,阳离子型聚丙烯酸酯乳液还具有防腐、杀菌、抗静电的作用,从而在皮革[3]、压敏胶、废水处理、造纸[4]、涂料[5]、织物整理[6]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但由于阳离子型聚丙烯酸酯乳液的聚合对乳化体系及引发体系有较高要求,通常需要加入阳离子型功能单体来提高乳液稳定性,成本较高,阻碍了其发展。

保护胶体聚乙烯醇(PVA)是一种水溶性高聚物,在乳液聚合过程中加入PVA,可以控制乳胶粒的粒径及其分布,并且PVA不会向表面迁移 [7-8]。

乳化剂对丙烯酸酯微乳液聚合的影响

乳化剂对丙烯酸酯微乳液聚合的影响
重要 因素之 一 , 化 剂 的种 类 直接 影 响 到聚 合反 应 速 乳 率, 乳胶 粒粒 径 , 乳液 的洁净度 、 稳定 性 、 度等 性 能 。 黏
水, 室温 下强 烈搅 拌制 得透 明 的微 乳 液 。 通氮气 1 i 0mn
后 , 温 至 5  ̄ 在 搅 拌 下 加入 由最 少量 水 溶 解 的引 升 0C,
1 合 成 方法 . 2
种 子微 乳 液 聚合 法 :在 装 有冷 凝 器 、 力 搅拌 棒 磁
的 三颈 烧 瓶 中 , 入 20gMM 50g 化 剂 和 5 . g 装 . A、 . 乳 8 0
得 稳 定 的 高 分 子 微 乳 液 产 品 , 且 可 使 材 料 获 得 一 而 些 特殊 的性 能 和功 能 , 高 功能 化 的纳 米粒 子 等 。在 如 油 田提 高石 油 采 收率 的过 程 中 , 乳 液 和聚 合 物微 乳 微 液也 体 现 了优越 的性 能 。 化剂 是 影 响微 乳 液 聚合 的 乳
( ) 黏 度 测 定 :2 ℃下 , 2 0mL 品于 样 品 4 5 取 0 样
除去 阻聚 剂 ;反 应 型 乳 化 剂 ( S 0 ) 工 业 品 ;阴离 T 一2 ,
子 乳 化 剂 十 二 烷 基 硫 酸 钠 ( D ) 非 离 子 乳 化 剂 壬 S S、 基 酚 聚 氧 乙烯 醚 ( P 1 、阳 离 子 引 发 剂 十 二 烷 基 O 一 0)
第 4 卷 第 4期 8 21 0 0年 4月
上 海 涂 料
S ANGHAIC0ATI H NGS
Vo. 1 48 No. 4 Ap . 01 r2 0
乳 化 剂 对 丙烯 酸 酯微 乳 液 聚 合 的影 响
张 臣 ( 南师 范 大学化 学与 环境 学院 , 州 5 00 华 广 10 6)

丙烯酸酯乳液聚合的影响因素_王巍

丙烯酸酯乳液聚合的影响因素_王巍

收稿日期:2009-06-02作者简介:王巍(1984-),女,哈尔滨市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胶黏剂的研究工作。

前言乳液聚合是在用水或其它液体作介质的乳液中,按胶束(M iceell)机理或低聚物(oligmer)机理生成彼此孤立的乳胶粒,并在其中进行自由基加成聚合来生产高聚物的一种聚合方法[1]。

作为高分子合成手段之一的核-壳乳液聚合以其独特的结构形态大大改善了聚合物乳液的性能,其应用非常广泛。

例如,(1)用于抗冲改性剂和增韧剂[2]:许多树脂本身脆性较大,限制了它们在许多领域的应用。

在脆性聚合物中引入橡胶态聚合物,是提高脆性聚合物抗冲击性和韧性的有效方法。

但是由于橡胶相与基体树脂常存在兼容性的问题,导致了橡胶相的聚集,影响了增韧改性的效果。

而在弹性粒子表面包覆一层与基体树脂兼容或能与其反应的聚合物,则就可以解决上述问题,并能增加两相接口的相互作用。

所以,以橡胶态聚合物为核,硬聚合物为壳的复合粒子被广泛用做高分子材料的抗冲改性剂和增韧剂,这也是核-壳聚合物最多和最重要的研究领域[3];(2)特种涂料和胶黏剂[4]:由于核-壳结构乳胶粒子的核与壳之间存在着某种特定的相互作用,在相同原料组成的情况下,这种核-壳化结构可以显著提高聚合物的耐水、耐磨、耐候、抗污及粘合强度等力学性能,并可显著降低乳胶的最低成膜温度,且核-壳结构聚合物一般都是由乳液聚合得到的,因此它首先被用做涂料和胶黏剂[5]。

以PSi 为种子、丙烯酸酯类为第二单体进行乳液聚合所得胶乳,具有很好的耐水性和耐候性,用于涂料、胶黏剂和密封剂等领域可直接作为金属、塑料和纸张等的胶黏剂[6]。

具有核-壳结构的P(St/MM A)的乳液可以配成上光涂料;采用不同玻璃化温度的聚合物为核或壳,可以设计理想的具有较低成膜温度的涂料,成膜性有明显的改进和提高[7]。

将乳液混合到水泥中形成聚合物水泥砂浆,能显著改善水泥的性能,提高水泥的抗张强度,使水泥不易龟裂,还能增加水泥的粘接力和抗磨性、防止土壤侵蚀,是合成乳丙烯酸酯乳液聚合的影响因素王巍1,张斌1,2,张绪刚2(1.哈尔滨工程大学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01;2.黑龙江省石油化学研究院胶黏剂工程技术中心,黑龙江哈尔滨150040)摘要:采用乳液聚合法,以BA 、M M A 为主链结构,GM A 为官能单体,合成出具有活性结构的丙烯酸酯核-壳纳米粒子。

乳化剂对丙烯酸乳液性能的影响

乳化剂对丙烯酸乳液性能的影响

乳化剂对丙烯酸乳液性能的影响作者:霍堂英来源:《科学与财富》2019年第22期摘要:市场销售的活性乳化剂的基本单体,包括丙烯酸甲酯和丙烯酸丁酯:通过无乳液,无预乳化半连续聚合,颗粒度分析制作马来酸类型的反应性乳化剂,然后用NIR,SEM,纳米激光粒度仪等对乳液进行合成从而确定乳液的硬度结构和性质,并测试膜的特性的量以研究单体的转化率和乳液的稳定性。

与由十二烷基硫酸盐(SDS)丙烯酸乳液作为乳化剂制备的胶乳膜相比,胶乳颗粒分布的粘度,尺寸和效果以及胶乳膜的耐水性,硬度和粘附性都比较好。

结果表明,无皂乳液的胶乳粒径大于具有最复杂乳液膜性能的常规乳液。

关键词:乳化剂;丙烯酸乳液;性能;影响常规乳化剂通过物理方式结合到胶乳颗粒的表面上,并且是符合由外部环境影响迁移分析的主題,例如膜稳定性,膜强度,耐化学性和反应速度,还有产品的稳定性。

反应性乳化剂与聚合物化学结合,克服了传统乳化剂的缺点,并且在过去几年中具有很大的热点。

1实验部分1.1原料丙烯酸丁酯(B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羟丙酯(HPA),上海佳美精密化工有限公司;以及硫酸钾(KI,S)NaHCO3(),马来酸酐,无水乙酸钠,十二烷基硫酸钠(SDS),用于分析评价国药化学试剂有限公司;十二烷醇-9-乙氧基化物(AE()_ 9,工业级),海安县国家化工有限公司。

1.2马来酸类反应性乳化剂的制备分别在三个烧瓶中加入29.059十二烷氧基乙基醚-9-(AE)(9)4.909 0.349马来酸酐,无水乙酸钠,加热至60℃,然后将三种试剂完全混合,然后将温度升至80℃,搅拌几个小时后将温度降至60℃并缓慢滴加5%氢氧化钠溶液直至系统的pH达到6。

1.3丙烯酸酯乳液的制备将4,059 MMA,4,959 BA,O.089 KPS,O.089 NaHC()H 359,水和适量的乳化剂混合一下,再将18,000 rpm搅拌1分钟后均质化5分钟得到乳液乳液前体,为了将速度控制在3rpm,放置四个沙丘烧瓶并通过将温度调节至82℃而使其均匀沉淀,直至乳液变为蓝色,此外,将预乳液(22.959MMA,28.059BA,0.249hPa,水(459)和适量的乳化剂,乳化条件跟前面一样)以均匀的速度滴入蓝色乳液中,在3小时后降低速度至280REV / min,并且反应2小时。

MMA-St-BA-AA共聚乳液的制备工艺条件研究

MMA-St-BA-AA共聚乳液的制备工艺条件研究

MMA-St-BA-AA共聚乳液的制备工艺条件研究尚成新;秦鹰;苏禹铭【摘要】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苯乙烯(St)、丙烯酸丁酯(BA)为主单体,丙烯酸(AA)为功能单体,SDS/OP-10为复合乳化剂,过硫酸铵为引发剂,采用单体预乳化、种子乳液聚合的方法制备丙烯酸酯乳液.系统地研究了乳化剂的用量及配比、引发剂用量、单体用量及配比对乳液聚合过程和乳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复合乳化剂用量为2%~4%,SDS/OP-10配比为1∶2~1∶1,引发剂用量为0.2%~0.4%,AA用量为1%~2%,主单体总量为40%,软硬单体质量比为1∶1时,聚合反应的稳定性及乳液性能良好.【期刊名称】《应用化工》【年(卷),期】2016(045)010【总页数】4页(P1930-1933)【关键词】丙烯酸酯乳液;种子乳液聚合;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丙烯酸丁酯【作者】尚成新;秦鹰;苏禹铭【作者单位】山西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山西太原030006;山西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山西太原030006;山西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山西太原0300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320.6为了降低涂料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造成的污染,低VOC水性涂料已经成为涂料工业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1]。

在水性涂料中,丙烯酸酯乳液涂料凭借其良好的耐候性、耐擦洗性、耐水性和低廉的价格,占据了大部分的市场[2-3],广泛应用于内墙涂料、外墙涂料、水性防锈涂料、金属表面涂料、粘合剂、纸加工处理剂、木器涂饰剂等领域[4-6]。

目前,丙烯酸酯乳液的生产工艺主要有间歇法、连续法、半连续法3种,其中半连续法的种子乳液聚合应用最多。

种子乳液聚合时既可以将单体直接滴加到种子乳液中,又可以采用将单体预先乳化的方法[7-8]。

研究表明,采用种子乳液聚合、预乳化的方法,可使乳液的粒径均匀,提高乳液聚合的稳定性[9-12]。

传统的丙烯酸酯乳液多采用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等单体,组成三元共聚体系,如苯丙乳液、纯丙乳液。

丙烯酸乳液的成分

丙烯酸乳液的成分

丙烯酸乳液的成分
丙烯酸乳液是一种常见的乳液类型,主要由以下成分组成:
1. 丙烯酸酯类单体:丙烯酸乳液的主要成分是丙烯酸酯类单体,例如丙烯酸乙酯、丙烯酸甲酯等,这些单体是丙烯酸乳液的基础,可通过聚合反应形成聚合物。

2. 乳化剂:乳化剂是丙烯酸乳液中不可或缺的成分,能够将单体分散在水相中,并防止聚合物形成粒子沉积。

常见的乳化剂有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等。

3. 助剂:助剂是丙烯酸乳液中的辅助成分,可调节其性能。

常见的助剂有缓冲剂、稳定剂、增稠剂、着色剂等。

4. 水:水是丙烯酸乳液中的溶剂,能够与单体和助剂混合,形成稳定的乳液。

水的含量通常在50-70%。

总之,丙烯酸乳液的成分复杂多样,其中主要成分是丙烯酸酯类单体和乳化剂,同时还需要助剂和水的辅助作用,才能形成稳定的乳液。

- 1 -。

丙烯酸酯的乳液聚合

丙烯酸酯的乳液聚合

丙烯酸酯的乳液聚合1 前言丙烯酸酯类聚合物是工业生产中应用比较广泛的原料,可以用于生产涂料、粘合剂、塑料等产品,具有良好的性能,价格便宜。

丙烯酸酯类单体多是通过乳液聚合的方式进行聚合反应。

乳液聚合是高分子合成过程中常用的一种合成方法,因为它以水作溶剂,在乳化剂的作用下并借助于机械搅拌,使单体在水中分散成乳状液,由引发剂引发而进行的聚合反应。

其特点是聚合热易扩散,聚合反应温度易控制; 聚合体系即使在反应后期粘度也很低,因而也适于制备高粘性的聚合物; 能获得高分子量的聚合产物; 可直接以乳液形式使用。

本实验利用丙烯酸酯乳液聚合来探究其性质以与应用。

2 实验目的1)掌握丙烯酸酯乳液合成的基本方法和工艺路线;2)理解乳液聚合中各组成成分的作用和乳液聚合的机理;3)了解高聚物不同玻璃化转变温度对产品性能的影响;3 实验原理在乳液聚合过程中,乳液的稳定性会发生变化。

乳化剂的种类、用量与用法、pH值、引发剂的类型与加入方式、单体的种类与配比、加料方式、聚合工艺、搅拌形状与搅拌速度等都会影响到聚合物乳液的稳定性与最终乳液的性能。

功能性单体如硅烷偶联剂、丙烯酸、丙烯酰胺、丙烯酸羟乙酯等作为交联单体参与共聚,在一定程度上可提高乳液的稳定性,但因其具有极强的亲水性,聚合过程中若在水相发生均聚形成水溶性大分子,会产生絮凝作用,极易破乳。

因此选择合适的乳化体系和聚合工艺对乳液聚合过程的稳定性具有极重要的意义。

聚合物乳液承受外界因素对其破坏的能力称为聚合物乳液的稳定性。

在乳液聚合过程中局部胶体稳定性的丧失会引起乳胶粒的聚结形成宏观或微观的凝聚物,即凝胶现象。

凝胶多为大小不等、形态不一的块状聚合物,有的发软、发粘,有的发硬、发脆、多孔。

在搅拌作用下凝胶分散在乳液中,可通过过滤法或沉降法除去,但有时也会形成大量肉眼看不到的、普通方法很难分离的微观凝胶,使乳液蓝光减弱颜色发白,外观粗糙。

严重时甚至整个体系完全凝聚,造成抱轴、粘釜和挂胶现象。

水性丙烯酸乳液2篇

水性丙烯酸乳液2篇

水性丙烯酸乳液2篇【第一篇】水性丙烯酸乳液的制备方法水性丙烯酸乳液是一种重要的水性乳液,广泛应用于涂料、胶黏剂、纺织染整、造纸和印刷等领域。

它具有优异的性能,如良好的附着性、耐候性、耐化学性和抗刮擦性。

本文将介绍两种常用的水性丙烯酸乳液的制备方法。

一、颗粒乳液聚合法颗粒乳液聚合法是一种将丙烯酸酯单体在水相中进行聚合制备乳液的方法。

具体步骤如下:1. 原料准备:将丙烯酸酯单体、乳化剂和引发剂加入一定量的水中,并进行充分搅拌。

2. 固定条件:将试验体系固定在一定的温度下,通常为70-80℃。

3. 引发聚合:在固定条件下引发聚合反应,可采用自由基引发剂或还原剂引发剂。

聚合反应时间为2-4小时。

4. 过滤洗涤:将反应完成的乳液经过滤器进行过滤,同时用水洗涤。

5. 储存稳定:将洗涤后的乳液进行储存,添加稳定剂进行稳定处理,可使乳液存放时间更长。

二、纳米乳化法纳米乳化法是一种将丙烯酸酯单体以及其他助剂在纳米级乳化剂的作用下聚合制备乳液的方法。

具体步骤如下:1. 负载纳米乳化剂:将纳米级乳化剂溶解在水中,形成胶束。

乳化剂的种类和浓度会对乳化程度产生影响。

2. 制备乳液体系:将丙烯酸酯单体、引发剂和其他助剂加入纳米级乳化剂溶液中。

3. 引发聚合: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引发聚合反应。

此时,纳米乳化剂的存在可促使丙烯酸酯单体均匀分散在水相中,从而形成乳液微粒。

4. 脱水除溶剂:将乳液中的溶剂通过蒸馏等方法进行脱除,保留乳液微粒。

5. 储存稳定:将脱水后的乳液进行储存,并加入稳定剂进行稳定处理。

以上就是水性丙烯酸乳液的两种常用制备方法。

通过颗粒乳液聚合法和纳米乳化法,可以得到质量稳定、应用性能优良的水性丙烯酸乳液,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

【第二篇】水性丙烯酸乳液的应用领域水性丙烯酸乳液由于其优异的性能,被广泛应用于涂料、胶黏剂、纺织染整、造纸和印刷等多个领域。

下面将介绍水性丙烯酸乳液在这些领域的应用情况。

一、涂料领域水性丙烯酸乳液是一种绿色环保的涂料材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同类型乳化剂对丙烯酸脂乳液
压敏胶粘剂耐水性能影响的研究
王峰杨玉昆
(中科院化学研究所 100080)
摘要:用两种低分子乳化剂(SDS,钠盐和CO-436,铵盐)和两种可聚合乳化剂(AMPS-Na和AMPS—NH4)分别在最佳条件下制得了四种主体成分相同的丙烯酸酯乳液压敏胶。

测试并比较了四种乳液和压敏胶的性能,较系统的研究了不同类型的乳化剂对丙烯酸酯乳液压敏胶耐水性能的影响。

关键词:低分子乳化剂可聚合乳化剂丙烯酸酯乳液压敏胶耐水性能
1 前言:
丙烯酸酯乳液压敏胶因其价廉,无污染,使用方便和安全等特点在我国压敏胶制造工业中有着特殊而重要的地位。

目前,我国70%以上的压敏胶制品是丙烯酸酯乳液压敏胶制造的;其年生产和使用量已超过十万吨。

[1]
然而,丙烯酸酯乳液压敏胶与相应的溶剂型压敏胶相比还存在着压敏胶性能较差,特别是胶层的耐水性较差和对高湿环境敏感等缺点。

这主要是由于胶层中少量乳化剂的存在引起的。

[2]用可聚合乳化剂代替普通低分子乳化剂是提高乳液聚合物耐水性能的重要途径。

也有人认为用铵盐乳化剂制得压敏胶比用钠盐乳化剂制得的相应压敏胶的耐水性能要好。

[3]但还未见到过不同类型的乳化剂对丙烯酸乳液压敏胶耐水性能影响的系统研究报道。

本文采用一种普通的低分子钠盐乳化剂(十二烷基硫酸钠,商称SDS),一种低分子铵盐乳化剂(硫酸—(—2—对壬基酚氧—)—乙酯铵盐,Rhodapex CO—436)以及两种可聚合乳化剂(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基硫酸钠盐,AMPS—NA和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基硫酸铵盐AMPS—NH4)分别在最佳的实验条件下制得了四种主体成分相同的丙烯酸酯乳液压敏胶,分别标记为EPS—1,EPS—2,EPS—3,EPS—4。

四种乳化剂的分子式如下:
用国家标准测试方法测试了四种乳液以及将它们涂布于PET膜上制得的压敏胶粘带的性能。

进而测试并比较了四种乳液压敏胶膜经水浸泡后的吸水率和溶出率以及粘贴于不锈钢板和木材板上的压敏胶带180°剥离强度随水浸泡时间的变化。

系统的研究了不同类型乳化剂对丙烯酸乳液压敏胶耐水性能的影响。

2 实验部分(略)
3 结果与讨论
3.1 聚合物乳液性能
由表1的结果可以看出,用可聚合乳化剂制得的压敏胶乳液(EPS—3和EPS—4)在单体转化率,乳液粘度,聚合稳定性等方面均较用低分子乳化剂制得的相应乳液(EPS—1和EPS—2)有所下降。

这主要是因为用可聚合乳化剂制备压敏胶乳液时,AMPS取代了功能性单体丙烯酸(AA)。

[4]这体现了功能性单体丙烯酸(AA)在提高丙烯酸酯压敏胶聚合物乳液性能方面的独特作用。

3.2 乳液压敏胶的胶粘性能
由表2的结果可以看出:(1)用高分子乳化剂制得的乳液压敏胶(EPS—3和EPS—4),其180°剥离强度值皆较用低分子乳化剂制得的乳液压敏胶(EPS—1和EPS—2)的值低,这主要可能也是因为前者的共聚单体中缺乏功能性单体丙烯酸(AA)的缘故。

(2)由两种铵盐乳化剂制得的乳液压敏胶(EPS—2和EPS—4)的初粘,180°剥离强度和持粘值分别比由两种钠盐乳化剂制得的相应乳液压敏胶(EPS—1和EPS—3)的值要高。

这体现了不管是可聚合乳化剂还是低分子乳化剂,铵盐乳化剂在合成丙烯酸酯乳液压敏胶上有较大优势。

3.3 乳液压敏胶层的吸水率和溶出率
由表3的结果可以看出,由低分子钠盐乳化剂制得的乳液压敏胶(EPS-1)经涂布于干净玻璃板并烘干所得到的胶膜在常温自来水中浸泡4天就脱落,吸水率高达66.41%,溶出率高达0.55%。

而以由高分子铵盐乳化剂合成的乳液压敏胶(EPS—4)胶膜浸泡15天仍未脱落,吸水率仅约为EPS—1的1/3,溶出率更是小的多。

这表明不同的乳化剂对丙烯酸乳液压敏胶的耐水性有很大影响。

从表3的数据可以进一步看出:(1)不管是钠盐还是铵盐,可聚合乳化剂制得的乳液压敏胶的耐水浸泡性能皆比低分子乳化剂为好; (2)不管足可聚合乳化剂还是低分于乳化剂,
铵盐乳化剂制得的乳液压敏胶的耐水浸泡性皆比相应的钠盐乳化剂为好。

这说明铵盐乳化剂在提高乳液耐水性方面较相应的钠盐乳化剂为好。

这可能是由于在乳液成膜过程中铵盐受热分解成相应的酸,而酸的亲水性较铵盐弱的缘故。

3.4 乳液压敏胶粘带的耐水性
将由四种不同类型乳化剂制得的乳液压敏胶按国标制成压敏胶粘带,分别粘贴于不锈钢板和木材板上制成180°剥离强度待测片。

接着置于60℃的恒温干燥箱烘烤两星期,使压敏胶与基材充分粘附,以消除随时间的推移,因压敏胶与基材的进一步浸润而导致剥离值上升带来的影响。

然后,浸泡于室温下的自来水中,每隔一定时间取样,测试并观察180°剥离强度随浸泡时间延长而发生的变化。

实验结果列于图1和图2。

由两图的结果可以看出,随浸泡时间的延长,粘贴于木材板上的胶粘带180°剥离强度下降的幅度较不锈钢板大的多,这显然是由于木材的多孔性造成的。

可见基材对压敏胶的耐水性也有较大的影响,由两图还可以看出:(1)无论是钠盐还是铵盐乳化剂,由可聚合乳化剂制得的乳液压敏胶粘带的耐水性较低分子乳化剂为好;(2)无论是可聚合乳化剂还是低分子乳化剂,由铵盐乳化剂制得的乳液压敏胶粘带的耐水性较钠盐有较大的优势。

4 结论
1.与用低分子乳化剂SDS和CO—436相比,用可聚合乳化剂AMPS—Na和AMPS-NH4较难制得实用性好的丙烯酸酯乳液压敏胶。

2.无论是铵盐还是钠盐,用可聚合乳化剂(AMPS—Na和AMPS-NH4)制得的丙烯酸乳液压敏胶的耐水性分别优于用低分子乳化剂(SDS和CO—436)制得的相应乳液压敏胶。

3.无论是低分子乳化剂还是可聚合乳化剂,用铵盐乳化剂(CO—436和AMPS—NH4)制得的丙烯酸乳液压敏胶的耐水性能分别优于用钠盐乳化剂(SDS和AMPS-Na)制得的相应乳液压敏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