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溶解度的计算题
初三化学溶解度专题复习题(含答案)

溶解度专题复习一、溶液的形成1、溶液(1)溶液的概念: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2)溶液的基本特征:均一性、稳定性注意:a、溶液不一定无色,如CuSO4溶液为蓝色FeSO4溶液为浅绿色Fe2(SO4)3溶液为黄色b、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水是最常用的溶剂c、溶液的质量= 溶质的质量+ 溶剂的质量溶液的体积<溶质的体积+ 溶剂的体积d、溶液的名称:溶质的溶剂溶液(如:碘酒——碘的酒精溶液)2、溶质和溶剂的判断(1)固体、气体溶于液体时,固体、气体是溶剂;(2)两种液体相溶时,量多的是溶剂,量少的是溶质。
(3)溶液中若有水存在,无论水的量多还是量少,水都是溶剂。
(4)在不指明溶剂时,溶剂一般是水。
3、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1)概念: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2)判断方法:要确定某一溶液是否饱和,只要看在一定温度下有没有不能继续溶解的剩余溶质存在,如有,且溶质的质量不再减少,则为该溶质的饱和溶液;否则为该溶质不饱和溶液。
(3注:①Ca(OH)2②最可靠的方法是:加溶质、蒸发溶剂(4)浓、稀溶液与饱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关系①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②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如饱和的石灰水溶液就是稀溶液③在一定温度时,同一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要比它的不饱和溶液浓(5)溶解时放热、吸热现象溶解吸热:如NH4NO3溶解溶解放热:如NaOH溶解、浓H2SO4溶解溶解没有明显热现象:如NaCl二、溶解度1、固体的溶解度(1)溶解度的定义: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四要素:①条件:一定温度②标准:100g溶剂③状态:达到饱和④质量:溶解度的单位:克(2)溶解度的含义:20℃时NaCl的溶液度为36g含义:在20℃时,在10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36克NaCl或在20℃时,NaCl在100克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为36克(3)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①溶质、溶剂的性质(种类)②温度大多数固体物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如KNO3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如NaCl极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初三化学溶解度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三化学溶解度试题答案及解析1. A 、B 、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1)P 点表示t 2℃时完全溶解30gA 物质至少需 g 水.(2)t 2℃时等质量的A 、B 、C 三种饱和溶液中所含溶剂质量最多的是 (序号下同) (3)现有A 、B 、C 三种物质的浓溶液,适用于海水晒盐原理进行结晶的是(4)将t 1℃时A 、B 、C 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升温至t 2℃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答案】(1)100;(2)C ; (3)B;(4) B >C >A【解析】 根据ABC 的溶解度曲线可知,(1)P 点表示t 2℃时完全溶解30gA 物质至少需100g 水;(2)t 2℃时等质量的A 、B 、C 三种饱和溶液中所含溶剂质量最多的是应该为该温度下溶解度最小的物质C ;(3)现有A 、B 、C 三种物质的浓溶液,适用于海水晒盐原理进行结晶的是B ,因为蒸发结晶是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的物质;(4)将t 1℃时A 、B 、C 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升温至t 2℃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B >C >A ,综合起始温度和终了温度的溶解度的数值可知答案。
【考点】溶解度曲线2. a 、b 、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
取t 2℃的a 、b 、c 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蒸发等质量的水后恢复至t 2℃,再降温到t 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降温至t 2℃时,三种溶液一定都是饱和溶液B .原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是a>b=cC .恢复至t 2℃时,析出溶质的质量一定是a>b=cD .降温至t 1℃, 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a=c>b【答案】D【解析】A .由题意可知,将饱和溶液恒温蒸发水,析出晶体,剩余的溶液仍为饱和溶液.故A 说法正确;B .由a 、b 、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知,在t 2℃时的a 、b 、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的大小是:a >b=c ,由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可知,溶质的质量分数是a >b=c ,故B说法正确; C .由于在t 2℃时的a 、b 、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的大小是:a >b=c .所以,分别蒸发等量水恢复至t 2℃时,析出溶质的质量a >b=c .故C 说法正确; D .由a 、b 、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知,a 、b 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在降温时析出晶体,得到t 1℃的溶液仍是饱和溶液;由于c 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降温时得到的是不饱和溶液,由于t 1℃,a 的溶解度大于b 的溶解度,都大于c 在t 2℃时的溶解度,所以,降温至t 1℃,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a >b >c ,故D 说法不正确.【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3. (6分)下表是Ca(OH)2和NaOH 的溶解度数据。
初三化学化学溶解度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含答案)含答案

初三化学化学溶解度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含答案)含答案一、初中化学溶解度1.甲、乙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物质的溶解度可能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B.t1℃时,60克甲的饱和溶液中加入10克乙物质,溶液质量可能仍为60gC.t2℃时,甲、乙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1℃,析出甲的质量可能比乙大D.t2℃时,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可能大于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答案】B【解析】【详解】A、由溶解度曲线可知,甲物质的溶解度可能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B、t1℃时,60克甲的饱和溶液中加入10克乙物质,全部溶解,故溶液质量是70g,说法错误;故符合题意;C、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增大明显,故t2℃时,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1℃,甲析出晶体的质量比乙多,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D、t2℃时,甲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乙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若不是饱和则有可能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如图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t2℃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B.t1℃时,甲、乙各25g加到50g水中,均得70g溶液C.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D.t2℃时,将溶剂均为100g的甲、乙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时,析出晶体的质量甲>乙【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由图像可知,t2℃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正确;B、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是40g,所以各25g分别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的溶液质量都是70g,故B正确;C、t1℃时,溶液的饱和状态不确定,所以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一定等于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故C错误;D. t2℃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将溶剂均为100g的甲、乙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时,析出晶体的质量甲>乙,正确;故选C。
初中化学 北京版九年级下册第9章溶液 第三节 溶解度习题

第三节溶解度一、单选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12.0分)1.如图是M、N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在t1℃时,往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先后加入agM和bgN(两种物质溶解时互不影响,且溶质仍是M、N),并充分搅拌。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1℃时得到M的不饱和溶液B.t1℃时得到N的不饱和溶液C.温度升高到t2℃时,M、N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得到M、N的不饱和溶液D.温度升高到t2℃时,M、N的溶解度相等,得到M、N的饱和溶液2.实验室有溶质质量分数为30%的氯化钾溶液,李晓取出一部分溶液,向其中加入60g 水后溶质质量分数变为10%,则李晓稀释后的溶液中溶质质量为()A.3g B.9g C.15g D.18g3.将一不饱和溶液进行恒温蒸发水20克,析出晶体(不含结晶水)3克;若向原溶液投入该晶体7克后,发现溶液中有2克晶体不能溶解,求该温度下该溶质的溶解度为()A.15克B.30克C.45克D.40克4.某温度下,将A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水溶液分成等质量的两份。
向第一份加入9gA 物质,充分搅拌,还有1g固体不能溶解;将第二份溶液蒸发掉40g水,并恢复到原温度,溶液恰好饱和(无A析出)。
A物质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是()A.40g B.20g C.8g D.无法计算5.已知某盐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若把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2%的该盐溶液由50℃逐渐冷却,则开始析出晶体的温度范围是()温度(℃)010203040溶解度(g)11.515.119.424.437.6 A.30℃-40℃ B.20℃-30℃ C.10℃-20℃ D.0℃-10℃6.下列关于溶解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一定温度下,该物质在100克溶剂中所溶解的克数B.一定温度下,该物质在100克饱和溶液中所含溶质的克数C.该物质在100克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所溶解的克数D.一定温度下,该物质在100克溶剂中最多能溶解的克数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0分)7.A、B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根据曲线回答下列问题(1)t2℃时,A的溶解度______B的溶解度(填”>”或”<”或﹦”)(2)t1℃时,A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液质量比______(3)若B中含有少量A,应用______法提纯B;(4)若将A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时,一定不会发生改变的是______.A.溶解度B.溶剂质量C.溶质质量D.溶质质量分数.8.t℃5%的硝酸钾溶液200克,若蒸发掉150克水,恢复到t℃恰好变成饱和溶液,则t℃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______克,该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______。
初三化学溶解度的运算

1.发射通信卫星的火箭用联氨(N2H4)做燃料,用四氧化二氮(N2O4)助燃,生成物不会对大气造成污染。
(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2H4+N2O4=3 +4H2O,请在横线上填写化学式以完成该化学方程式。
(2)请计算9.6g N2H4完全燃烧需要助燃物N2O4的质量。
2.实验室有一瓶未知浓度的BaCl2溶液,某同学取出150g该溶液于烧杯中,向其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26.5%的Na2CO3溶液。
反应过程中生成沉淀的质量与所用Na2CO3溶液质量的关系如图甲所示。
已知:BaCl2+Na2CO3=BaCO3↓+2NaCl 请计算:(1)配制26.5%的Na2CO3溶液80g,需要Na2CO3固体g。
(2)BaCl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到0.1%)3.实验室制取氧气所用的氯酸钾通常含一定量的杂质。
小明同学称取6.00g样品与2.00g 二氧化锰混合,加热使其完全反应,冷却至室温。
将剩余固体与17.02g水充分溶解,过滤,得到的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4.9%。
若不考虑实验中药品的损耗,氯酸钾样品中的杂质不参与反应,也不溶于水。
请回答下列问题。
(结果精确到0.01g)(1)要完全回收反应生成的氯化钾,还需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可回收氯酸钾的质量为________;(2)计算样品中氯酸钾的质量是多少?(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O-16Cl-35.4.某纯碱样品中含有少量氯化钠。
为测定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现称取该样品11g,加入到盛有50g稀盐酸的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最后称得烧杯中溶液的质量为56.6g。
计算:(1)完全反应后生成CO的质量;(2)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结果精确到20.1%)5.小明同学想测量某赤铁矿样品中氧化铁的纯度(假设其他成分不和酸反应,也不溶于水),进行如下实验:称取10g 赤铁矿样品,加入到烧杯中,再加入92.5g 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
初三化学溶解度曲线习题含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6小题,共32.0分)1.对“10 %的食盐溶液”的含义解释错误的是()A.100g食盐溶液中溶解了10g食盐B.100g水中溶解了10g食盐C.将10g氯化钠溶解在90g水中所得的溶液D.将食盐和水按1:9的质量比配成的溶液2.下列洗涤或去污过程利用乳化原理的是()A.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B.用刷子刷去杯子上的油污C.用酒精除去衣服上的碘D.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3.下列物质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A.面粉B.冰块C.花生油D.蔗糖4.在蒸馏水中加入NaOH颗粒,不断搅拌,用温度传感器记录溶解过程的温度变化如图a、c两点观察到溶液中有固体存在,b点固体完全消失。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NaOH固体溶于水是放热过程B.a、c两点时,NaOH的溶解度相同C.b点时,该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D.c点时的溶剂质量等于a点时的溶剂质量5.如图,在分别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放入KNO3充分溶解,则说法正确的是()温度cti tzKN@的溶解度Cg/lDOg水)躺90A.甲、乙混合后为t1℃的不饱和溶液B.乙升温至t2℃,溶液质量增加C.乙、丙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D.丙降温至t1℃,有晶体析出6.曼曼用盛有150g水的烧杯进行如图操作,得到相应的溶液①〜③。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工 片七 £3也加入3()g^ 继续加入升温J J ,卢:\固体$ _______ ^。
吕固体%'^ ___ 并蒸发50 g 本 ------------ - -------------------------------- > —■ ------------------ > 二二二二二 €<«-J 匕三三J150再水 ① ② ③甲f 溶解度/gA.固体W 的溶解度曲线是图乙中的bB.①〜③溶液中,只有②是饱和溶液C.①〜③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③,②〉①D.若将②升温至t 2℃,固体不能全部溶解7 .要将一瓶接近饱和的石灰水变成饱和溶液,小明选择了如下方法。
溶解度计算

初三化学练习(溶解度)班级:姓名:1、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10g,则60℃时,将70g硝酸钾放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g2、已知某温度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20g,则在该温度时,将50g硝酸钾放入200g水中形成硝酸钾溶液的质量为 g,所得硝酸钾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g。
3、20℃时,将38gNaCl放入100g水中搅拌以后,烧杯底部仍有2g固体,则该溶液中溶质为 g,溶剂为 g,溶液为 g,该溶液(是不是)饱和溶液。
4、t℃时,将500g硝酸钾溶液蒸发掉10g水后析出晶体4g,又蒸发10g水后析出晶体6g,再蒸发20g水析出晶体的质量是_________,硝酸钾在t℃时的溶解度为________。
5、一定温度下,某物质的溶解度为25g,现欲配制200g该物质的饱和溶液,需要水多少克?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6、在20℃时,将102g饱和的食盐水蒸干,得到27g食盐。
求:①该饱和食盐水的溶质质量分数;② 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
7、100g40%的氯化铵溶液不饱和溶液,从50℃降温至10℃时,溶质质量分数变为25%。
问:从50℃降至10℃的过程中有无氯化铵晶体析出?若能析出晶体,则晶体的质量为多少?8、已知NH4NO3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下表20℃时,把70 g NH4NO3溶解在50 g水中。
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所得溶液是否饱和?(要求写出判断依据)(2)若上述溶液不饱和,用哪些方法可使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9、在一定温度下将240g15%的硝酸钾溶液蒸发掉150g 水,然后冷却至原来的温度,结果析出了22.5g 硝酸钾。
求:(1)蒸发后的硝酸钾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2)该温度下硝酸钾的溶解度。
10、在一定温度下,将240g15%的某溶液蒸发掉150g 水,然后冷却至原来的温度,恰好得到饱和溶液。
求:(1)蒸发后的硝酸钾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2)该温度下硝酸钾的溶解度。
初三化学物质的溶解度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三化学物质的溶解度试题答案及解析1.某饱和溶液加水稀释后,发生了改变的量是( )A.溶质质量B.溶液质量C.溶解度D.溶质质量分数【答案】BD【解析】分析向饱和溶液中加水稀释后对溶液的影响。
A、加水稀释,溶剂质量增加,对溶质质量没有影响,因此溶液中溶质质量不变;B、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加水后溶液中溶剂质量增加,所以溶液质量也会增加;C、物质的溶解度是指一定温度下,100g水所能溶解溶质的最大值,与溶剂的多少无关,因此加水稀释不能改变物质的溶解度;D、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溶质质量占溶液质量的百分比,加水后溶液质量增大而溶质质量不变,因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会减小。
故选BD【考点】本题考查溶液、溶质和溶剂的相互关系与判断点评:饱和溶液加水后会变成不饱和溶液,溶液的组成和状态都发生了改变。
2.在一定温度下,将一瓶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转变为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有:①升高温度②降低温度③增加硝酸钾④减少硝酸钾⑤增加溶剂⑥蒸发水,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②③⑥【答案】D【解析】饱和溶液是指在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不能再继续溶解某溶质的溶液;而不饱和溶液则是在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仍能继续溶解该溶质的溶液;因此,向接近饱和的溶液中增加溶质或蒸发溶剂都可以使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对硝酸钾不饱和溶液升高温度,故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可采取降温的方法使其变成饱和溶液。
故选②③⑥,D【考点】本题考查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点评:增加溶质、减少溶剂都可以把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但改变温度使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时却要具体分析溶质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
3.下列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少的是( )A.食盐B.熟石灰C.硝酸钠D.硫酸铜【答案】B【解析】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的一般规律是:大部分固体随温度升高溶解度增大,如硝酸钾;只有少数固体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如食盐(氯化钠);极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反而减小,如熟石灰,故选B。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三化学专题------有关溶解度的计算题
【模拟试题】
一. 选择题(每小题有1-2个正确答案,将正确答案填在题后的括号里)
1. 40℃时,25g 水中溶解16 g 硝酸钾恰好形成饱和溶液。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硝酸钾的溶解度是16 g
B. 4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16g
C. 硝酸钾的溶解度是64 g
D. 4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64g
2. 下列接近饱和的溶液升高温度后能达到饱和的是( )
A. NaCl 溶液
B. KNO 3溶液
C. 2)(OH Ca 溶液
D. NH 4Cl 溶液
3. 要增大硝酸钾的溶解度,可采用的措施是( )
A. 增大溶剂量
B. 充分振荡
C. 降低温度
D. 升高温度
4. 在20℃时,食盐的溶解度是36 g ,将5 g 食盐放入10 g 水中,在20℃时,所得食盐
饱和溶液( )
A. 15 g
B. 14 g
C. 13.6 g
D. 12.5 g
5. 下列关于溶解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表示在一定温度下,100 g 溶剂与某固体物质制成的饱和溶液中,固体物质的质量 B. 表示在指定温度下,某物质在溶剂中所能溶解的最多克数 C. 表示在一定温度下,100 g 溶剂与某固体物质制成的溶液中,固体物质的质量 D. 表示某物质在100 g 溶剂中所溶解的最多克数
6. 20℃时,25g 水中溶解0.1g 某物质即达到饱和,该物质的溶解性是( ) A. 难溶 B. 易溶 C. 可溶 D. 微溶
7. 下列因素中,对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有影响的是( ) A. 溶液的质量 B. 溶液的浓度 C. 溶液的温度 D. 溶液体积
8. 25℃时,80g 水中最多能溶解8gM 晶体,50℃时,100g 水中最多能溶解10 g N 晶体,则M 和N 的溶解度相比( )
A. M >N
B. M <N
C. M =N
D. 无法比较
9. 某温度下,a g 饱和硝酸钾溶液蒸干得bg 硝酸钾,此温度下,硝酸钾的溶解度计算式正确的是( )
A. a b ×100 g
B. b a b -(g )
C. b a b -×100g
D. a b a
-×100(g )
10. t ℃时,在m g 水中溶解某物质ng ,溶液恰好达到饱和,t ℃时该物质的溶解度计算
式正确的是( )
A. n m 100
B. m n 100(g )
C.n m n
+100 D.m n (g )
11. 20℃时,100 g A 物质的溶液,温度不变,蒸发掉10 g 水后有2 g A 析出,又蒸发
掉10 g 水有4 g A 析出,则:20℃时A 物质的溶解度为( )
A. 20g
B. 40 g
C. 30 g
D. 无法计算
12. t ℃时,M 物质的溶解度为S g ,则b g M 物质在t ℃时,可配成的饱和溶液的质量是 ( )
A. g S S b )100(+
B.(100+S +b )g
C. g b b S )100(+
D. g
S b 100
13. t ℃时,M 的饱和溶液m g 中含溶质a g ,N 的饱和溶液m g 中含溶质b g ,则此温度下M 的溶解度与N 的溶解度之比是( ) A.b a B. a bm b
am -- C. )()(b m b a m a -- D. )()(a m b b m a --
14. 在t ℃时,向一瓶某溶质的饱和溶液,加入一些该溶质的晶体(设不含结晶水),则( )
A. 晶体质量减少
B. 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
C. 晶体质量不变
D. 溶质的溶解度变化
15. 有A 、B 、C 三种物质,20℃时分别溶解在水中制成饱和溶液。
已知A 物质1 g 溶解后得到11 g 饱和溶液;B 物质130 g 制成1150 g 溶液;C 物质25 g 溶解在350 g 水里,三种物质中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A. A > B >C
B. B>A>C
C. B> C > A
D. C >B>A
℃时,NaNO3的溶解度是25g,现向盛有200g 10%NaNO3溶液的烧杯中,加入30g NaNO3固体,则此时烧杯中()
A. 溶液质量是230g
B. 溶质质量是50g
C. 溶剂质量是170g
D. 溶质质量是45g
17. 将两杯20℃时的食盐饱和溶液,甲为500g,乙为1000g,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分别蒸发掉15g水,析出的食盐晶体的质量()
A. 甲=乙
B. 甲<乙
C. 甲>乙
D. 无法判断
18. t℃,将一定量A(不含结晶水)的不饱和溶液分成三等份,分别加热蒸发水,然后冷却至t℃,已知三份溶液分别蒸发水10g、20g、30g,析出A依次为ag、bg、cg,则a、b、c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A. c=a+b
B. c=2b-a
C. c=2a+b
D. c=2a-b
19. t℃时,向硫酸铜的饱和溶液中加入ag无水硫酸铜,析出bg硫酸铜晶体,则(b-a)g 是()
A. 饱和溶液失去溶剂的质量
B. 减少的饱和溶液的质量
C. 析出无水物的质量
D. 饱和溶液失去溶质的质量
二. 计算题
1. 已知氯化铵在100℃时的溶解度为75 g,现将100℃的氯化铵的饱和溶液50 g,经加热蒸发结晶后剩余饱和溶液3
2.5g(100℃),求蒸发掉多少克水
2. 在加热情况下,300 g水中溶解了231.9 g氯化铵,如果把这种溶液冷却到10℃,会有多少克氯化铵析出如果把析出的氯化铵在10℃又配成饱和溶液,需加水多少克(10℃时
氯化铵溶解度为33.3 g)
3. 在20℃时,将氯化钠与一种不溶物组成的固体混合物30 g,投入40 g水中,搅拌、溶解、过滤后,尚余15.6 g固体,将这15.6 g固体再加入40 g水中,搅拌、溶解、过滤,还剩余5 g固体,求原混合物中氯化钠的质量及其20℃时的氯化钠的溶解度。
4.把50克20℃时的硝酸钾饱和溶液蒸干,得到12克硝酸钾。
求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
(1)把20℃时53.6克氯化钾饱和溶液蒸干,得到13.6克氯化钾。
求20℃时,氯化钾的溶解度
(2)20℃时,把4克氯化钠固体放入11克水中,恰好形成饱和溶液。
求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
5.把100克20℃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蒸干,得到24克硝酸钾。
则:
(1)若配制350克20℃的硝酸钾的饱和溶液,需硝酸钾和水各多少克
(2)若将78克硝酸钾配成20℃时的饱和溶液,需水多少克
【典型】
1、已知氯化铵在30℃时的溶解度为45.8克。
30℃时将68.7克氯化铵配制成400克的溶液,通过计算:
(1)溶液是否饱和
(2)若不饱和,为了使其饱和,可用下面的方法:
①蒸发溶剂法:需蒸发多少克水才能成为饱和溶液
②加溶质法:需再加入多少克氯化铵,溶液才能成为饱和溶液
2. 现有500g20℃的A物质溶液,若保持温度不变,蒸发掉20g水后,有5gA 析出,若再蒸发掉20g水后,又有7gA 析出,求在20℃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
3. 20℃时,将一定质量的NH4NO3完全溶解于100g水中,将所得溶液分成两等份,其中一份蒸发18.75g水,可使溶液饱和,另一份加入36g NH4NO3也达饱和,求⑴20℃时, NH4NO3的溶解度。
⑵原溶液中NH4NO3的质量。
4. 已知硝酸钾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入下表:
现有20℃时硝酸钾饱和溶液100g,若将其升温至60℃,还需加入多少克硝酸钾才能饱和若降温至10℃,可得饱和溶液多少克
【试题答案】
一.
二.
16. 10克
17. 132克;克
18. 25克;36克。
提示:依题意知40克水中能溶解氯化钠14.4克,将剩余固体15.6克再用40克水溶解,仍然有5克固体,说明最后5克固体均不溶物。
由此推断,氯化钠的质量为25克,然后依据题意进行求解氯化钠的溶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