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溶解度曲线题型
初中化学考溶解度曲线练习及答案

专题五溶解度曲线1.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列图。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A.将t1℃时b的饱和溶液加水可变为不饱和溶液B.将t2℃时a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溶液质量不变C.t2℃时,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a>bD.将t2℃时a、b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1℃,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2.以下列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B.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C.分别将t3℃时甲、乙、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则所得的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乙>甲>丙D.t1℃时,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3.以下列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将甲、乙、丙三种物质t2℃时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关系正确的选项是A.甲>乙>丙B.甲=乙=丙C.甲=乙>丙D.丙>甲=乙4.〔多项选择〕甲、乙两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列图,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20gB.t1℃时,30g甲加入到50g水中最多可得70g溶液C.t2℃时,乙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变成不饱和溶液D.t2℃时,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时,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甲<乙5.〔多项选择〕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列图。
20℃时,进行了如以下列图所示的实验,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B.实验过程中,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A溶液和C溶液C.实验过程中,只有B溶液和D溶液属于饱和溶液D.实验过程中,B溶液与E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6.〔多项选择〕甲、乙、丙三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列图,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t2℃时将50g甲物质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后得到100g甲溶液B.t2℃时配制等质量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甲所需要的水最少C.分别将t2℃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乙>甲>丙D.分别将t2℃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甲溶液中析出的晶体最多丙溶液中无晶体析出7.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以下列图所示。
初三化学中考专题(5)溶解度曲线练习及答案

初三化学中考专题(5)溶解度曲线练习及答案1.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将t1℃时b的饱和溶液加水可变为不饱和溶液B.将t2℃时a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溶液质量不变C.t2℃时,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a>bD.将t2℃时a、b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1℃,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2.下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B.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C.分别将t3℃时甲、乙、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则所得的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乙>甲>丙D.t1℃时,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3.下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将甲、乙、丙三种物质t2℃时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关系正确的是A.甲>乙>丙B.甲=乙=丙C.甲=乙>丙D.丙>甲=乙4.(多选)甲、乙两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20gB.t1℃时,30g甲加入到50g水中最多可得70g溶液C.t2℃时,乙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变成不饱和溶液D.t2℃时,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时,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甲<乙5.(多选)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20℃时,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B.实验过程中,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A溶液和C溶液C.实验过程中,只有B溶液和D溶液属于饱和溶液D.实验过程中,B溶液与E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6.(多选)甲、乙、丙三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t2℃时将50g甲物质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后得到100g甲溶液B.t2℃时配制等质量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甲所需要的水最少C.分别将t2℃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乙>甲>丙D.分别将t2℃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甲溶液中析出的晶体最多丙溶液中无晶体析出7.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
初三化学溶解度曲线习题(含答案)

初三化学溶解度曲线习题(含答案)和溶液,将它们混合并搅拌均匀,会发生下列哪种情况()A.溶液变成淡黄色B.溶液变成白色浑浊C.溶液变成淡红色D.没有任何变化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的浓度与溶剂的质量无关B.溶解固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C.溶解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D.溶解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力升高而升高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的沸点与溶质的种类有关,与溶液浓度无关B.溶液的沸点与溶液浓度有关,与溶质的种类无关C.溶液的沸点与溶液浓度和溶质的种类都有关D.溶液的沸点与溶液浓度和溶质的种类都无关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溶解固体时,固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B.溶解气体时,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C.固体的溶解度随溶剂温度升高而降低D.气体的溶解度随溶剂温度升高而降低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溶解固体时,固体的溶解度随压力升高而升高B.溶解气体时,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力升高而升高C.固体的溶解度随溶剂压力升高而降低D.气体的溶解度随溶剂压力升高而降低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相同条件下,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与溶液浓度相等B.在相同条件下,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与溶液浓度无关C.在相同条件下,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随溶液浓度升高而升高D.在相同条件下,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随溶液浓度升高而降低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溶质在溶液中的质量分数越大,溶液的浓度越低B.溶质在溶液中的质量分数越小,溶液的浓度越低C.溶质在溶液中的质量分数越大,溶液的浓度越高D.溶质在溶液中的质量分数越小,溶液的浓度越高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溶解固体时,固体的溶解度随溶剂温度升高而升高B.溶解气体时,气体的溶解度随溶剂温度升高而升高C.固体的溶解度随溶剂压力升高而升高D.气体的溶解度随溶剂压力升高而升高1.下列选项中,对于“10%的食盐溶液”的解释错误的是()。
A。
在100g食盐溶液中溶解了10g食盐B。
初三化学溶解度曲线专题

化学溶解度曲线专题例题:A 、B 、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判断下列说法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B 的溶解度小于A 的溶解度。
( )2、t 3℃时,将A 、B 的饱和溶液都蒸发掉10克水,A 析出的晶体质量大。
( )3、通过降低温度可使C 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 )4、A 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 2℃降温到t 1℃时变为不饱和溶液。
( )5、t 2℃时A 、B 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 )6、t 2℃时A 、B 两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 )7、t 2℃时A 、B 两饱和溶液分别含A 、B 两物质的质量相等。
(即溶质质量相等)。
( )8、降低温度可使接近饱和的B 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 )9、t 3℃时,A 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a% ( )10、采用降低温度、增加溶质、蒸发溶剂都可使C 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 )11、对A 物质的M 点溶液降温至t 2℃时,其溶质质量分数增大。
( )12、t 3℃时,N 点表示A 、B 两物质的不饱和溶液,表示C 物质的饱和溶液。
( )13、t 2℃时B ,C 两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 1℃时都会析出晶体。
( )14、A 物质的溶液分别处于M 、Q 、P 、N 四点时,溶液中A 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M>Q>P=N 。
( )M NP15、把t 1℃时A 、C 两饱和溶液升温到t 2℃时,两溶液仍都为饱和溶液。
( )16、t 2℃时A 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 1℃时,溶液变稀了。
( )17、把t 1℃时C 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 2℃时,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 )18、把t 1℃时A 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 2℃时,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 )19、把t 2℃时C 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 1℃时,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 )20、把t 2℃时A 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 1℃时,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 )21、用降温结晶的方法可除去混在A 中的C 物质。
中考化学专项复习之溶解度曲线问题汇总(三)

中考化学专项复习之溶解度曲线问题汇总(三)D.t2℃时,将甲和乙各15g分别加入100g水中均能完全溶解3.如下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三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B.1t C 时20g丙加入50g水中,充分搅拌得到70g溶液C.2t C 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1t C ,所得溶液中甲和丙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D.甲的饱和溶液中混有少量乙,可通过降温结晶获得较纯净的甲4.A、B、C三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2t℃时,A、B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B.3t℃时,A、B、C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 B CC.3t℃时,将A、B、C的饱和溶液降温到2t℃时,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A B C D.将A、B的饱和溶液从3t℃降温到1t℃时,析出晶体A的质量一定大于晶体B的质D.10℃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中甲的溶解度最大7.下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正确的是A.t1℃时,a、c两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0%B.将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至t1℃,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b>a=cC.将接近饱和的c物质的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用加溶质、降温等方法D.将150g a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3℃降温至t1℃,可析出30g a物质8.如图是甲、乙固体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溶解度比乙的溶解度大B.可用t1℃时20%的甲溶液配制10%的甲溶液C.P点所表示的溶液是t3℃时甲的饱和溶液D.若甲中含有少量乙,可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甲图中11.图甲是M、N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
20℃时,将等质量的M、N两种固体,分别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乙;升温到40℃时,现象如图丙。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烧杯a中加入的固体为N B.20℃时,烧杯a中为饱和溶液,b中为不饱和溶液C.40℃时,烧杯a、b中均为不饱和溶液D.40℃时,烧杯a、b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相等12.如图为硝酸钾和硫酸铜的溶解度曲线,则表述正确的是A.KNO3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比CuSO4大B.除掉KNO3中的CuSO4可用溶解、过滤、蒸发提纯C.配制100克CuSO4和KNO3的饱和溶液用两种固体质量相等D.KNO3溶解度比CuSO4大C.图丙中曲线M表示a物质的溶解度曲线D.若a中混有少量b,可将其溶液加热后冷却结晶以提纯a15.T2℃时,将KNO3、KC1固体各70g分别加入到盛有200g水的两个烧杯中,完全溶解,然后降温到T1℃,现象如图1所示,图2是两者的溶解度曲线。
中考化学专项复习之溶解度曲线问题汇总(六)

中考化学专项复习之溶解度曲线问题汇总(六)者小于后者D.若KCl溶液中含有少量Na2CO3,可采取蒸发浓缩、降温至T2℃结晶、过滤等操作提纯3.两个烧杯中分别盛装X、Y的饱和溶液,两只试管中分别装有NaOH和NH4NO3固体,向两只试管中分别滴加适量水,现象如图一所示,结合图二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Y的溶解度曲线为b曲线B.降温可使X的饱和溶液变浑浊C.X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大D.t3℃时,X、Y的饱和溶液质量相等,则溶剂质量X>YE.t2℃时,X、Y的饱和溶液所含溶质质量相等4.如图是KNO3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物质可能是Ca(OH)2固体B.20℃时,甲、乙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C.从乙的饱和溶液中析出晶体,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D.30℃时,向甲的饱和溶液中加入100g水,甲的溶解度不变7.低钠盐是以碘盐为原料,再添加了一定量的氯化钾等物质。
如图是氯化钠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0℃时,氯化钾溶液比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B.氯化钠和氯化钾都属于易溶物C.80℃时,将等质量的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20℃,氯化钾析出晶体少D.80℃时,氯化钾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50%8.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10.如图,图一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t1℃时,将等质量的A和B分别加入盛有100g水的两只烧杯中,充分搅拌并恢复至原温度后,现象如图二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烧杯甲中加入的是A,烧杯乙中加入的是BB.烧杯甲中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于烧杯乙中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C.将两个烧杯中的溶液混合,充分搅拌后,烧杯中一定还有剩余固体D.将温度升高到t2℃,两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不考虑水的蒸发)11.20℃时,将等质量ab两种固体分别放入100克水中充分溶解,如图甲,然后升温到50℃,如图乙,图丙是ab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中a、b形成的两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B.乙中a、b形成的两溶液一定都是不饱和溶液A.a的溶解度大于c的溶解度是丙>乙=甲D.要使t1℃时的甲、丙的饱和溶液均析出晶体,可采用升高温度的方法14.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
初三化学中考专题(5)溶解度曲线练习和答案

专题五溶解度曲线1.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将t1℃时b的饱和溶液加水可变为不饱和溶液B.将t2℃时a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溶液质量不变C.t2℃时.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a>bD.将t2℃时a、b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1℃.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2.下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B.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C.分别将t3℃时甲、乙、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则所得的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乙>甲>丙D.t1℃时.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3.下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将甲、乙、丙三种物质t2℃时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关系正确的是A.甲>乙>丙B.甲=乙=丙C.甲=乙>丙D.丙>甲=乙4.(多选)甲、乙两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20gB.t1℃时.30g甲加入到50g水中最多可得70g溶液C.t2℃时.乙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变成不饱和溶液D.t2℃时.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时.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甲<乙5.(多选)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20℃时.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B.实验过程中.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A溶液和C溶液C.实验过程中.只有B溶液和D溶液属于饱和溶液D.实验过程中.B溶液与E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6.(多选)甲、乙、丙三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t2℃时将50g甲物质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后得到100g甲溶液B.t2℃时配制等质量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甲所需要的水最少C.分别将t2℃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乙>甲>丙D.分别将t2℃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甲溶液中析出的晶体最多丙溶液中无晶体析出7.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
(完整版)九年级化学中考溶解度曲线习题

A B C0 t 1 20 t 2 温度/℃ g 40溶解度全国中考化学汇编之溶解度曲线1.右图是a 、b 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 的溶解度大于a 的溶解度B.t 1℃时,将a 、b 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恒温蒸发 等质量的水,析出晶体的质量一定相等C.将t 2℃时的b 的不饱和溶液降温至t 1℃, 一定能得到b 的饱和溶液D.t 2℃时,a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小于 b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2.右图所示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t 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 乙物质的溶解 度(填“>”、“=”或“<”)。
(2)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的是 物质。
(3)t 2℃时,把100g 乙物质放入100g 水中,充分搅拌, 所得溶液是 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4)t 2℃时,有一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可采用 的方法(任写一种)使它变为饱和溶液。
3.右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乙小 B .15℃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C .30℃时乙的溶解度为30gD .升高温度可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为饱和.. 4.请根据图7中A 、B 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l)在____℃时,A 、B 两种物质溶解度相同。
(2) t 2℃时,100g 水中溶解_ gA 物质恰好达到饱和,该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 ___,若要把该饱和溶液稀释成质量分数为10%的溶液,应加水 g 。
(3)将t 2℃时A 、B 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 1℃(其它条件不变),溶质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的是___ _。
5.(5分) 右图为A 、B 、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 ⑴ t 20C 时,A 、B 、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顺序是 ______。
⑵ 将t 20C 时三种物质等质量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00C 时,析出溶质最多的是 ___ ,无溶质析出的是 __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溶解度/g t/℃ 21m m m m 溶解度的定义: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 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
1:溶质、溶剂的性质种类
2:温度
大多数固体物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
如硝酸钾。
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
如氯化钠。
极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如氢氧化钙。
结晶的两种方法:蒸发溶剂、降低温度
饱和和不饱和之间的相互转化:
1、 溶解度曲线点
①曲线上的点:表示对应温度下该物质的溶解度。
如:下图中a 表示A 物质在t 1℃时溶解度为m 1g 。
曲线上方的点:表示在对应温度下该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存在不能继续溶解的溶质。
如:图中b 表示在t 1℃时,A 的饱和溶液中有(m 2-m 1)g 未溶解的溶质。
曲线下方的点:表示在对应温度下该物质的不饱和溶液。
如:图中C 表示在t 1℃时,A 的不饱和溶液中,还需要加入(m 1-m 3)gA 物质才达到饱和。
②曲线交点:表示在对应温度下不同物质的溶解度相同。
如图中d 表示在t 2℃,A 、B 两物质的溶解度都为m 4g 。
2、溶解度曲线线
溶解度/g
如图中A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明显增大,A曲线为“陡升型”。
如KNO3等大多数固体物质:
图中B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B曲线为“缓升型”,如NaCl等少数固体物质。
图中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C曲线为“下降型”,如气体及Ca(OH)2等极少数固体物质。
1 如图分别表示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t1℃时,甲的溶解度小于乙的溶解度
B.M点处甲、乙的溶解度相等
C.t1℃时,向盛有50 g水的烧杯中加入22 g甲,充分溶解后所得的溶液为饱和溶液
D.t2℃时,甲、乙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甲<乙
2 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溶解度等于乙的溶解度
B.升高温度可以将甲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C.20 ℃时,100 g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是30 g
D.40 ℃时,分别用100g水配制甲、乙的饱和溶液,所需甲的质量大于乙的质量
3 右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将甲、乙、丙三种物质t l℃时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关系正确的是
A.甲>乙>丙B.甲=乙=丙
C.甲=乙>丙D.丙>甲=乙
A.依据溶解度曲线可判断,甲的溶解度比乙的大
B.将甲、乙的饱和溶液从t2℃降到t1℃,析出甲的质量大
C.将t2℃时甲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取降温的方法
D.t1℃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各100g,其溶质的质量一定相等
5 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溶解度等于乙的溶解度
B.将20℃时甲的饱和溶液升温至30℃,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大
C.30℃时,向20g甲固体中加入50g水,充分搅拌后得到70g溶液
D.甲中含有少量乙时,可以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甲
6 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b>a>c
B.t2℃时,30 g a物质加入到50 g水中不断搅拌,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37.5% C.将t1℃时c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变为不饱和溶液
D.t2℃时,将相同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析出晶体最多的是a
(1)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2)当A中混有少量B时,可用方法提纯A;
(3)t2℃时,在100g水中放入适量A物质恰好形成饱和溶液,
此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8 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t2℃时,甲、乙两种物质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B.t3℃时,将甲、乙的饱和溶液都蒸发掉10g水,析出甲的晶体质量比析出乙的晶体质量大
C.t1℃时,把甲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溶剂质量不一定变
D.若甲中混有少量乙,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9 如图为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t2℃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B.温度大于t2℃时,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大小关系是甲>乙>丙
C.当甲中混入少量乙时,可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得到较纯净的甲
D.t2℃时甲、丙两物质的饱和液降温到t1℃时,两者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的分数一定相等10 下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
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①℃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关系是(1)。
(用“<”“>”或“=”
表示)
②将A的不饱和溶液转变成饱和溶液的方法是(2)(写一种)。
③A中含有少量B,分离得到较纯的A的方法是(3)。
④℃时,将30A物质加入到50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是(4)(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5)。
⑤将℃时A和C的饱和溶液同时升高一定温度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
系是(6)。
(用“>”“<”或“=”表示)
11 下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S单位:g/100g水,t单位:℃)回答以下问题:
①20℃时,A物质的溶解度(6)(填>、=、<)B物质的溶解度。
②20℃时,将20克A物质溶于150克水,得到的溶液是(7)(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得到溶液的质量为(8)克。
③20℃时,将等质量的B和C分别加入盛有等质量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其中一个烧杯中仍有少量固体未溶解,则未溶解的固体是(9)。
④用同一种方法可以使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都有晶体析出,该方法是
10)。
⑤将30℃时120克A的饱和溶液稀释成10%,需要加水(11)g。
12 如图为a、b、c三种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
①t1℃时c物质的溶解度是(38);
②P点的含义是(39);
③t2℃时,向60g的水中加入35g a物质,充分搅拌,所得溶液的质量
是(40)g;
④t1℃时,相同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所含溶剂的质量最少的
是(41)(填“a”或“b”或“c”);
⑤欲将b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42)(填序号)。
Ⅳ.可倾倒出一些水
13 下图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B溶液为(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2)在t2℃时,将等质量的A、B物质配制成饱和溶液,所得溶液
质量较大的是。
(3)将t2℃时100gA的饱和溶液稀释成10%,需要加水g。
14 根据如图A、B、C三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回答:
(1)要使C的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
(2)将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温度分别从50 ℃降到20 ℃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大的是。
15 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
(1)2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g;
(2)40℃时,把40g甲物质放入100g水中,所得的溶液是(填“饱和”或“不饱和”);
(3)欲将40时℃乙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