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料检验标准

合集下载

面料一等品检验标准

面料一等品检验标准

面料一等品的检验标准主要包括以下方面:宽度:对面料进行测量,其宽度不能超过规定的最低采购宽度。

走线:观察面料的走线,要求走线紧密,无明显间隙。

粘胶:检查面料是否粘胶,以及粘胶的牢固度。

剪裁:检查面料的剪裁是否整齐,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布料:检查面料的质地,是否符合要求,如纱线细度、密度等。

疵点:对面料进行严格的检查,包括对色差、纬斜、破洞、毛粒、死皱等疵点的检查。

缝头:检查缝头的平整度,要求缝头平直,无接线等不良现象。

手感:对面料的手感进行检查,要求手感柔软、舒适。

色差:对面料的颜色进行检查,要求颜色鲜艳、无色差。

拉伸:对面料进行拉伸测试,检查面料的弹性及拉伸性能是否符合要求。

面料检验标准

面料检验标准

南京吉姆服饰有限公司
面料检验标准
JM/WI 029
一、面料质量检验规范:
1、面料入库后,裁剪车间调料前需按各款号各色号的抽样方法进行检验。

2、面料检验内肉及标准如下:
2.1 抽样方法:
检验标准按每批进料的5%抽检
2.2 面料检验方法:
采用验布机检验,在40W的日光灯3~4支光源下的斜平台上检验。

2.3 幅宽、涂层、色牢度、色差的接受范围:
2.4疵点类别:
2.5 判定标准:
A 判定面料(匹)标准:
(1)幅宽、纬斜、色牢度、色差、涂层:任何1个检验项目超出接受范围的,判定该匹面料不合格;
(2)疵点类别:累计≥10个疵点/匹的,判定该匹面料不合格
B 判定批量面料标准:
对于在批量范围内按抽样数量(匹)检验的;不合格数(匹)超出不合格判定数时,判定该批量面料不合格。

3、所有抽验过的面料应贴标识并做记录报质检部。

4、对于可接受面料按有关程序予以发放。

5、对于超接受范围面料的处理程序:
(1)顾客财产,有顾客QC在工厂跟单的,请QC在检验单上签字确认后报生产部、质检部,经同意后可以发料。

未经顾客确认的面料不可以发料。

(2)非顾客财产,按有关程序由质检部报业务部处理。

二、辅料质量检验规范:
1、辅料入库后,发放前需按各款好、各色号的3%数量进行检验。

2、辅料检验内容及接受范围如下:。

面料国标检测标准

面料国标检测标准

面料国标检测标准面料国标检测标准是指对面料进行检测的一系列标准,这些标准是由国家相关部门制定的,旨在保障消费者的权益,确保面料的质量和安全性。

以下是面料国标检测标准的详细介绍。

一、检测项目面料国标检测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检测项目:1. 成分检测:检测面料的成分,包括纤维成分、混纺比例等。

2. 物理性能检测:检测面料的物理性能,包括拉伸强度、撕裂强度、扭曲度等。

3. 色牢度检测:检测面料的色牢度,包括干摩擦、湿摩擦、水洗、汗水、唾液等。

4. 环保检测:检测面料的环保性能,包括重金属含量、pH值、甲醛含量等。

5. 其他检测:还包括防紫外线性能、防静电性能、防水性能等。

二、检测标准面料国标检测标准是由国家相关部门制定的,目前我国主要采用的是GB/T、GB、FZ/T、ISO等标准。

其中,GB/T是国家标准,GB是行业标准,FZ/T是纺织行业标准,ISO是国际标准。

三、检测机构面料国标检测标准的检测机构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国家质检总局认可的检测机构。

2. 国家纺织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3. 具有CNAS认可资质的检测机构。

4. 具有ISO/IEC 17025认可资质的检测机构。

四、检测流程面料国标检测标准的检测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样品准备:从生产厂家或市场上购买符合要求的面料样品。

2. 检测准备:根据检测项目,准备相应的检测设备和试剂。

3. 检测操作:按照检测项目的要求,进行相应的检测操作。

4. 数据处理: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得出检测结论。

5. 报告编制:根据检测结果,编制检测报告。

五、检测结果面料国标检测标准的检测结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合格: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

2. 不合格:不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

3. 待定:需要进一步检测或确认的结果。

六、检测意义面料国标检测标准的检测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保障消费者权益:通过检测,保障消费者购买的面料的质量和安全性。

面料检验标准

面料检验标准

面料检验标准面料是服装制作中的重要材料,其质量直接影响着服装的舒适度、外观和耐久性。

因此,对面料的检验标准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面料检验的一般标准和常见的检验项目,希望对相关从业人员有所帮助。

首先,面料的检验应该从外观质量开始。

外观质量是面料的一个重要指标,包括面料的色泽、光泽、纹理、整体平整度等。

在检验时,应该注意观察面料的色彩是否均匀,是否有色差、色斑或色牢度不佳的情况。

同时,还需要检查面料表面是否有起球、起毛、起皱等现象,以及是否有明显的破损、污渍或污点。

这些外观质量的问题都会直接影响到服装的美观度和质量感。

其次,面料的手感也是一个重要的检验项目。

手感包括面料的柔软度、光滑度、厚薄度等。

在检验时,可以通过手感来感受面料的舒适度和质地,判断其是否符合产品要求。

同时,手感也与面料的弹性和伸缩性有关,这些都是影响服装舒适度和穿着感受的重要因素。

除了外观质量和手感,面料的物理性能也是需要检验的重点之一。

物理性能包括面料的拉伸性能、撕裂强度、抗拉强度等。

这些性能直接关系到服装的耐久性和使用寿命,因此在检验时需要严格把关,确保面料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最后,面料的化学性能也是需要重点检验的项目之一。

化学性能包括面料的色牢度、耐磨性、耐洗性等。

这些性能直接关系到服装的使用寿命和清洁保养,因此在检验时需要特别注意,确保面料不会因为化学性能不达标而影响服装的品质和使用寿命。

综上所述,面料的检验标准涉及到外观质量、手感、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等多个方面。

只有在这些方面都符合相关标准要求,面料才能够被认定为合格的产品。

因此,从业人员在进行面料检验时,需要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要求进行,确保产品质量,为消费者提供优质的服装产品。

希望本文的介绍对面料检验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服装工厂针织面料检验标准及检验方法

服装工厂针织面料检验标准及检验方法

服装工厂针织面料检验标准及检验方法As a person, we must have independent thoughts and personality.服装工厂针织面料检验标准及检验方法一目的通过介绍针织面料的基本特性和检验标准/检验方法,让服装工厂掌握针织面料的验收标准和使用方法,准确把握裁剪单耗,合理安排生产工艺。

二适用范围及说明针织面料的质量控制包括:面料外观风格确认,布面疵点形态,物化指标测试等几十项质量指标,涉及到国际国内通行的量化检测标准有十分制和四分制两种。

但这些通行的量化标准只适用于专业检验机构和面料的出口货柜验收,对服装工厂不具备实际操作性。

下面介绍的验收标准和方法,是服装工厂从业多年的一线人员根据实际操作经验做出的标准和方法汇总,操作简单,准确实用。

三检验标准及检验方法针织面料检验范围包括:外观风格,颜色,克重,幅宽,布重及布长,布面疵点,色牢度,缩率稳定性,面料异味等。

对于仅仅做服装加工的生产企业,其核心指标有两个:一是控制布面品质符合客户要求,避免因为布面疵点造成服装返修或退货;二是服装单耗控制准确,避免单耗超标造成服装短装出货。

下面有侧重的对相关检验标准和方法逐一做出介绍:1.外观风格:对照客户确认样衣使用的面料,实物对比做出判断。

强调一点,面料的正反面要分辨清楚,裁剪前做出清晰标注。

2.颜色:大货面料到厂后核对面料颜色是否正确。

不同缸号的面料要取样对比,看不同缸号的颜色误差是否在客户允许的缸差范围内。

3. 克重:针织面料因为其良好的弹性很难准确测量其长度,实际生产时是通过严格控制面料的平方米克重来控制面料的实际码长。

克重可以通过克重仪非常便利的检测出来。

这方面要注意的是,正规的面料生产企业通常测试的克重是回潮率很小的面料干燥状态下的克重,服装工厂测试的往往是面料在空气中充分回潮后的克重,两者之间会有5-10克的差距,这方面的分歧往往都是误会。

专业检测机构测试的克重是公定回潮率下的克重。

面料质量控制

面料质量控制

面料质量控制一、引言面料质量控制是在纺织行业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之一,它直接关系到成衣的质量和客户的满意度。

本文将详细介绍面料质量控制的标准格式,包括面料检验标准、面料测试方法、面料质量评级等内容。

二、面料检验标准1. 外观检验外观检验是面料质量控制中的关键环节,主要检查面料的色差、瑕疵、纺织结构等方面。

常用的检验标准有以下几个:- 颜色一致性:根据客户要求和标准色卡,检查面料的颜色是否与样品一致。

- 瑕疵检查:根据国际瑕疵标准,检查面料上是否存在破洞、污渍、死结等瑕疵。

- 纺织结构检查:检查面料的纺织结构是否均匀,如纱线密度、纹理等。

2. 物理性能检验物理性能检验主要针对面料的强度、耐磨性、抗拉伸性等方面进行检测。

常用的检验标准有以下几个:- 强度测试:使用万能拉力机对面料进行拉伸测试,根据标准要求检测面料的断裂强度和延伸率。

- 耐磨性测试:使用Martindale耐磨仪对面料进行耐磨测试,评估面料的耐久性能。

- 抗拉伸性测试:使用拉力计对面料进行拉伸测试,评估面料的抗拉伸性能。

三、面料测试方法1. 面料成分分析面料成分分析是确定面料组成的重要步骤,常用的测试方法有以下几种:- 红外光谱法:通过红外光谱仪对面料进行分析,鉴定面料中的纤维成分。

- 化学试剂法:使用化学试剂对面料进行反应,根据反应结果判断面料的成分。

- 偏光显微镜法:使用偏光显微镜观察面料的纤维形态,结合经验判断面料的成分。

2. 面料色牢度测试面料色牢度测试是评估面料染色牢度的重要方法,常用的测试方法有以下几种:- 干摩擦法:使用干布对面料进行摩擦测试,评估面料的耐摩擦性能。

- 湿摩擦法:使用湿布对面料进行摩擦测试,评估面料的耐水性能。

- 光照法:将面料暴露在光照箱中,评估面料的耐光性能。

3. 面料尺寸稳定性测试面料尺寸稳定性测试是评估面料洗涤后尺寸变化的重要方法,常用的测试方法有以下几种:- 洗涤法:将面料放入洗衣机中进行标准洗涤程序,评估面料的尺寸稳定性。

面料检验标准

面料检验标准

面料检验标准一.目的为确保投入生产的面料质量能符合客户要求,避免因面料质量问题而造成不合格品。

检验人员必须对来料的品质进行检验,评定为合格品的才能允收入库。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所有面料的检验。

三.面料疵点简述面料的生产需要经过很多工序,任何工序的操作不当都会以疵点的形式出现在面料上。

面料疵点简述如下:1.由纱疵形成的面料疵点由于原料的品质不良形成的面料疵点。

粗节纱:在织物表面出现某一根纱线的某一段较粗,其直径数倍于正常纱线。

连续的粗节纱称为竹节纱。

偏细纱:在织物上有一根或数根纱线的细度明显细于其他正常纱线。

扭结纱:织物上的纱线有扭结或卷曲的外观。

毛丝:织物上某些部位纤维突出端点或呈茸毛状外观。

亮丝:织物上某一根纱线的光泽明显亮于其他纱线的正常光泽。

结头;织物的表面呈现明显的纱线结头。

污渍纱:织物上的纱线带有油污等其他污渍。

杂物织入:有回丝、异色纤维等杂物织入面料。

条干不匀:由于采用了条干不匀的纱线,布面呈现分散性的纱线不匀外观。

2.经向疵点加工经纱形成的疵点或在织造中产生的经向疵点。

直条痕:织物的经向有一根或几根纱线异于临近的正常纱线,在布面明显的直条状外观。

粗经:织物上的某根经纱粗于其他经纱。

松经:布面上的某根经纱呈松弛或起皱的外观。

紧经:某根经纱的捻度过大,使经纱的屈曲程度不正常。

吊经:织物上一根或几根经纱的张力过大,致使这些经纱不正常被拉紧。

缺经:由于织造时断经未及时处理,布面上通匹或一段长度内缺少一根经纱。

断疵:经纱的断头纱尾在布内。

经缩:由于经纱张力不匀,布面呈现块状或条状的起伏不平或起皱外的形态。

双经:两根经纱并列或重叠,织物的组织被破坏。

扣痕:在织物的幅宽方向呈现局部或全部经纱排列不匀的纹路。

扣路:织物的相邻两根经纱之间有空隙。

穿错:由于穿经错误而导致织物的组织发生错误。

错经:组织错误或其他错误,使织物部分经纱与相邻的其他经纱明显不同。

针路:由于卷布刺毛辊不良使织物的经向有密集的针痕。

服装行业面料质量检验标准

服装行业面料质量检验标准

服装行业面料质量检验标准随着时尚行业的蓬勃发展,服装品质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

对于消费者而言,选择一件符合质量标准的服装不仅可以提升其形象和舒适度,而且还能保护其身体健康。

在服装行业中,面料质量是评估服装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

本文将从面料的物理性能、化学性能、色彩牢度以及环保性等方面,介绍服装行业的面料质量检验标准。

一、面料物理性能1. 厚度:面料的厚度是指面料在垂直方向上的厚度,通常由面料的厚度测量仪进行测量。

标准要求中将不同类型的面料划分为不同的厚度范围,并且规定了不同厚度范围内面料的最佳用途。

2. 质量:面料的质量是指面料的重量,通常使用平衡数码秤进行测量。

面料的质量与面料的用途密切相关,标准要求中对于不同类型的面料,规定了其相应的质量范围。

3. 式样:面料的式样是指面料的花纹、图案等。

标准要求中对于面料的式样,通常规定了某种类型的面料所应具备的基本式样要求。

二、面料化学性能1. 防皱性:面料的防皱性是指面料经过一定的试验条件后的抗皱性能。

通过对面料进行模拟使用、水洗等测试,评估面料的防皱性能。

标准要求中规定了不同类型面料的防皱性能指标。

2. 防水性:面料的防水性是指面料对水的透过性能。

通常通过测量面料的防水指数、防水时间等指标来评估面料的防水性能。

标准要求中对于不同类型的面料,规定了其相应的防水性能要求。

3. 透气性:面料的透气性是指面料对空气渗透的能力。

通过对面料进行透气性测试,可以评估面料的透气性能。

标准要求中对于不同类型的面料,规定了其相应的透气性能指标。

三、面料色彩牢度1. 水洗色牢度:面料的水洗色牢度是指面料在水洗过程中的色牢度。

通过将面料与标准染料一起洗涤,然后使用色差仪等仪器对洗涤后的面料进行测试,评估面料的水洗色牢度。

标准要求中通常规定了面料在水洗后的色牢度等级。

2. 摩擦色牢度:面料的摩擦色牢度是指面料在摩擦过程中的色牢度。

通过将面料与标准摩擦布进行反复摩擦,然后使用色差仪等仪器对摩擦后的面料进行测试,评估面料的摩擦色牢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面料的品质管理第一节规划面料的品质管理规划中有很多重要因素,分为A,B两类。

其中A类针对面料本身。

B关则是相关要素。

一规划中的A类要素1 立即检验面料到厂第一时间进行检验,时效性非常重要,面料合格方可入库存,不合格的面料不入库,不开裁。

2 抽样检验的数量抽样方案:抽验时按每批次计算,单批次数量1000码以内全检,1001至5000码抽30%(不少于是1000码),5000码以上抽检20%不(不少于是2500码)。

3 测试面料测试项目包括物理和化学性能的测试及外观测试。

外观测试只是测试的一部份目测所不能及的必需由实验室完成。

(如:色牢度,强力,PH值,甲醛,APEO,偶氮染料等)二规划中的B要素1 面料检验员要求有丰富的经验员,并要求检验员做好检验记录和检验报告。

2 检验光线在标准光源下进行,或使用验布机。

3 客供面料即使是客供面料也要进行检验,并将结果告知客户。

4 不合格的面料不合格的面料不开裁,这是面料品质管理的其本原则。

检验面料不合格即时通知相关部门和人员解决。

第二节面料品质管理的主要项目一、面料的组织结构1 面料的组织面料的组织是指纱线交织的规律。

对机织物而言,是指经纬纱的交织规律,如平纹、斜纹、缎纹以及提花等。

对针织物,如平纹、罗纹、单面、双面、经缎等。

我们检布不需要精确的分析纱线的交织规律,只需要检验花纹的外观和大小是否符合确认样。

可以目测或借助放大镜、照布镜观察面料的纱线交织规律和花纹外观。

任何组织或花纹的错误,都判为重大疵点,为不合格品。

2 纱线的支数纱线的支数表示纱线的粗细,目测不能判断,一般由实验室做。

如果发现面料的厚度密度和重量不符合确认样时,可送专业测试机构测试。

3 面料的密度机织物经向或纬向单位长度内的纱线根数,有经密和纬密之分。

通常有以下几种检验方法。

(1)分解拆纱法:剪取一定尺寸,一般大于2.54CMX2.54CM的矩形式试样,从边缘起逐根拆除,然后计算得到单位长度内的纱线根数。

(2)照布镜分析法:在照布镜窗口,点经纱、纬纱根数。

照布镜的尺寸是2.5CMX2.5CM,点数的结果为1英寸内的经纬纱根数.(3) 斜光栅密度分析法:一种简单的测定方法但误差太大,(不采用)4 面料的重量针织物一般用单位面积重量(如克/平方米,俗称克重)来表示规格,机织物也有单位面积重量规定 .可以用标准取样器取样,电子天平称重得出,或通过整匹称重用以下公式计算得出:克(克/平方米)=每匹重量(克)/整匹布面积(匹长(米)X平均宽度(米)).进行公英制单位换算可以下化式:盎司/平方码=单位面积重量(克/平方米)/0.0295如果已知不同幅宽的每码重量可通过查阅表得到到平方米克重.(要需要表可找作者拿)在进行面料重量检验时,将实际重量和要求重量进行对比.一般允许差异为-2%、+5%。

但如果出口到重量限额出口的国家,则不适合该允差。

二面料的幅宽幅宽一般分最大幅宽和有效幅宽,最大幅宽是指布边布边的距离,有际幅宽是指针孔以内可能使用的最大距离。

在检验时一匹布最少测5次幅宽,即头尾各一次中间不同位置若干次,若测得的有效幅宽小于要求的有效幅宽,当判定为重大疵点。

三、面料的匹长单匹布的长度、假开剪长度均不能低于27.4米(30码)。

面料匹长的检验可以在验布机上进行,验布机上的码表可以反映出长度数量。

如果是折叠包装的面料,可以最度折叠层的长度,至少在不同的折叠量度5次,计算平均值,则:折叠包装的面料长度=折叠层长度(多层平均值)X层数X2。

单匹短不能小于标示长度的1%。

四、面料的花型颜色1 花型面料的花型与确认样核对必须准确无误。

2 颜色严格的说,面料的颜色与确认样也要准确无误。

但从面料的实际生产来说,要求完一样似乎并不可能一般的与确认样色差在四级以上(评定变色用灰色样卡)也可接受。

在检验大货面料颜色时要特别注意同一匹面料的前后色差(俗称段差),和左右色差(俗称中边差)以及匹与匹之间的色差(俗称缸差)。

同一匹面料前后色差和左右色差是不能接受的。

而缸差如果在四级以上,一般可以接受,但生产中必须分色。

进行颜色检验的方法如下:(1)在待检面料上剪下全幅宽5英寸布条,并标计左右边,用该布条在匹布的中、间、尾端各核对若干次,确保面料无色差。

(2)在其它待检面料上剪下布条,同样检验前后、左右有无色差。

(3)最后集中所有布条检查匹与匹之间的缸差情况。

如果缸差情况勉强达到四级,且目测有色差,则需对所有的面料分色。

制作缸差卡,将数据提供给相关部门,做大货排版、裁剪依据。

4、色牢度(1)水洗色牢度变褪色牢度要求4级以上,沾色牢度在3—4级以上。

简单的测试方法为按洗标要求正常洗涤后对比色差样。

(2)摩擦色牢度摩擦色牢度分为干擦和湿擦两种。

准确的测试给果一般只能通过实验室取得,也可用手工方法取得但结果相对误差大,结果只能作为内部参考用。

一般的要求为:干摩擦4级以上,湿摩擦3级以上。

5、染色牢度褪色样卡和染色牢度沾色样卡染色牢度褪色样卡和染色牢度沾色样卡是评订色牢度的工具。

级是样卡上的读数,也是试验后样品和原色样色差的读数。

沾色样卡也由9对灰色片组成,分别表示不同牢度的沾色。

5级最好,1级最差。

颜色评定是用目测来进行的,为保证评定的正确性,应尽可能在标准的人造光源下进行。

五、纬斜与纬弧纬斜与纬弧是面料的一种常见疵点,主要是整理造成,纬斜是指经纬纱线交叉不垂直,纬弧是指纬纱不直,的弯曲现像。

一般要求纬斜纬弧不大于3%,大于2%拉布时就要手工整纬,大于3%当退回工厂重新整理。

六、缩水率缩水率是指面料洗水前后尺寸变化情况,一般全棉和弹力面料洗水前后尺寸变化较大。

七、面料强力我们比较多用的几种面料强力检验如下:(1)拉破强力指面料在完好的性况下最大的拉破力量,一般单位用N表示;测试剪5CMX20CM矩形做拉断力测试。

(2)撕破强力指面料在有受力点情况下的单纱断裂最小受力情况,一般单位N表示。

(3)顶破强力指面料在较小单位面料面料的受破坏最小受力情况,机织物用比较少测,针织都需要测试。

第三节面料的疵点检验一、由纱疵形成的面料疵点由于原料的品质不良而形成的面料疵点。

1 粗节纱:在织物表面出现某一根纱线的某一段较粗,且直径数倍于正常纱线。

连续的粗节纱称为竹节纱。

2 偏细纱:在织物上面有一根或数根纱线的细度明显细于其它正常纱线。

3 扭结纱:在织物上的纱线有扭结或弯曲的外观。

4 毛纱:在织物上纤维突出端点或成茸毛状外观。

5 亮丝:织物上某一断纱线的光泽明显亮于其它正常纱线光泽。

6 结头:织物的表面呈明显纱线结头。

7 污渍纱:纱物上的纱线带有油污等其它污渍。

8 杂物织入:有回纱、异色纤维等杂物织入面料。

9 条干不均:由于采用了条干不匀的纱线,布面呈现分散性的纱线不均匀。

二、经向疵点加工经纱形成的疵点或在织造中产生的经向疵点。

1 直条痕:织物的向有一根或几根纱线异于临近的正常纱线,在布面有明显的直条壮外观。

2 粗经:织物上的某根经纱粗于其它经纱。

3 松经:布面上的某根经纱呈松弛或起皱的外观。

4 紧经:某根经纱的捻度过大,使经纱的屈曲程度不正常。

5 吊经:织物上一根还几根经纱的张力过大,致使这些经纱不能正常被拉紧。

6 缺经:由于织造时断经而未及时处理,布面上通匹或一段内缺少一根经纱。

7 断疵:经纱的断头纱尾藏在布内。

8 经缩:由于经纱张力不匀,布面出现块状或条状起伏不平或起皱外观形态。

9 双经:两根经纱并列或重叠,织物的组织被破坏。

10 扣痕:在织物的幅宽方向呈现局部或全部经纱排列不匀的纹路。

11 扣物:织物的相邻两根经纱之间有空隙。

12 穿错:由于穿经错误而导致织物组织发生错误。

13 错经:组织错误或其它错误使组织部份经纱与相邻的其它经纱明显不同。

14 针路:由于卷布刺毛辊不良使织物的织向有密集的针痕。

15 布辊皱:由于布辊不良形成的经向皱折。

三、纬向疵点加工纬纱形成的或在织造中形成的纬向疵点。

1 纬档:织物纬纱方向出现的横档,明显不同于正常织物的外观。

2 稀密路:横档的一种,某一段密度过大,或某一段密度过小。

3 粗纬:织物上的某根纬纱明显粗于其它正常纬纱。

4 松纬:某根纬纱的张力高于相邻纬纱,呈松弛或起皱的外观。

5 紧纬:某根纬纱的张力高于相邻纬纱,使其不正常被拉紧。

6 断纬:纬纱断裂或断纱。

7 纬缩:纬纱在布面扭转或起圈。

8 双纬:两根纬纱并列或重叠,改变了织物的外观。

9 缺纬:由于断纬未及时处理,致使纬向全幅缺少一根纬纱。

10 亮纱:某根纬纱的光泽明显亮于其它正常纬纱。

11 错纬:一根或部份纬纱明显不同于相邻纬纱,可能是组织错误或其它错误。

12 拆痕:在织造时拆去原来纬纱重织时留下的痕迹。

13 云织:织物上呈现短片段纬纱稀密不匀,似云雾状。

14 百脚:由于织物组织错乱而在布面上产生锯齿状或线条状的纹路。

四、边部疵点在布边或距布边一定距离内的疵点。

1 松边:布边在长度方向比布身松弛,边部呈波浪形状。

2 紧边:布边在长度方向比布身紧缩,布边内凹。

3 破边:布边上相邻两根或两根以上的经纱断裂。

4 烂边:布边上多根纬纱断裂,布边凹凸不平整。

5 荷叶边:布边缘呈现波浪状。

6 卷边:织物的边部卷起成绳状。

7 边撑疵:边部纱线被擦伤起毛或断裂,有小洞,织物变形。

8 毛圈边:织物的纬纱呈圈状,并在布边外。

五、整理疵点面料上的疵点经过修整后留下的痕迹。

1 整修不良:修整时操作不当,织物的局部超毛,起皱或其它不良外观。

2 织补痕:疵点经过织补后留下的明显痕迹。

3 洗迹:清洗织物的斑痕留下的痕迹。

六、染色疵点在染色过程中产生的疵点。

1 渗色:染色时染料渗至周围部分。

2 折皱色条:染整时织物有折叠,结果在折叠处产生了颜色不匀和经向条纹。

3 染料迹:由于过浓染剂或助剂的作用,使匹染织物的局部颜色呈现与临近部位有差异的分散色块痕迹。

4 晕疵:染色织物上某些部位呈现较浅的颜色。

5 水渍:织物有水印痕迹。

6 斑点:纤维之间的吸色有差异,使染色织物局部有颜色斑点。

7 经向条花:染色织物经向呈不规则的条状轻微色差。

8 夹花:由于纤维的吸色差异,织物上形成色泽差异。

9 前后色差:一匹织物的前后两端颜色有差异。

10 布边色差:布身和布边的颜色有差异。

11 左右色差:沿织物的幅宽方向一边与另一边的颜色有差异。

12 经向条痕:由于织入了一根或多根其它性质的纤维或纱线,吸色不同,染色织物表面出现单根或多根异色、错色。

13 雨状条影:由于经纱的条干不匀,在染色后经向呈现雨丝条痕。

七、印花疵点在印花过程中产生的疵点。

1 脱浆:印花织物上部分花纹缺色。

2 拖浆:色浆沾在印花织物花型以外部分。

3 刮刀条花:印花织物表面有多余色浆或形成经向条纹。

4 色档:织物上有深浅不一的色档。

5 对花不准:印花织物上的花纹相对位置彼此不准确。

6 渗化:前后套色浆不准确的相接,或相邻两种颜色在分界处渗化,至使印花织物部分图案模糊,或呈现第三种颜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