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欣赏课件1
合集下载
《古诗词三首》课件PPT

在绿草如茵的郊野,一个孩子头戴斗笠,身披蓑衣,在那里放牛。天晚了,他骑着牛回家,偶尔拿出竹笛迎着晚风,吹出几支悠扬的曲子。回到家里,饱饱地吃一餐晚饭。天近黄昏,他连蓑衣也不脱,就露宿在明亮的月光下面。——作者把放牛娃的生活写得如此优美、如此快活,目的是劝告钟弱翁与其去追名逐利、巧用心机,倒不如过他这种悠闲自在的生活。
句意
一叶渔船两小童, 收篙停棹坐船中。 一叶渔船上,有两个小孩子, 他们收起了撑船的竹竿,停下了船桨,坐在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 不是遮头是使风。 怪不得没下雨他们就张开了伞, 原来他们不是为了遮雨,而是想利用伞使风让船前进。
我仿佛看到了………………
01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阔无垠为牧童的出场铺垫了一个场景,笛声的悠扬悦耳,使我们想象到晚归牧童劳作一天后的轻松闲适的心境。未见牧童,先闻其声,给人无限美好的想象空间。当然,这里的“六七里”和“三四声”不是确指的数字,只是为了突出原野的宽阔和乡村傍晚的静寂。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诗人笔锋一转,开始写吃饱饭的牧童休息的情景。把以地为床,以天为帐,饥来即食,困来即眠,无牵无挂,自由自在的牧童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没有家人聚集的场景,没有伙伴嬉戏的情景,吃饱了饭的牧童,连蓑衣都不脱,就躺在月夜里的草地上。是累了,想躺下来好好地舒展一下身子?是喜欢月夜的景色,想好好地欣赏一下?仰望明亮的月儿,牧童心里会想些什么?或者什么都没想,就睡着了……诗人似乎只把他之所见如实地写了下来,却让我们不禁浮想联翩。
这真是一个____的村居! 这更是一个____的村居!
上片
村中环境: 村中人(老夫妇):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
秀丽 恬静
下片 (动作)
古诗鉴赏专题课件共33张

综合赏析提问句型:
常见修辞手法:
比喻、拟人
设问、反问
常见表现手法:
联想、想象、虚实结合衬托、对比渲染、烘托动静结合直抒胸臆、借景抒情/融情于景
常见修辞手法: 比喻、拟人设问、反问常见表现手法:联想、想象
鉴赏诗歌的意象和意境
意象情感 / 思想例句及出处 1、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
羌笛
多传达离别之苦、相思之情和内心的孤寂。唐代边塞诗中经常提到。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2.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渔家傲》范仲淹)3.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凉州词》王之涣)
情感把握提问句型:
品味语言
提问句型:1.……字用得极妙,请你说说它的妙处。2.请你找出诗句中感受最深的字,并说说它的好处……答题步骤: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品味语言提问句型:
综合赏析
提问句型:1.请你赏析……这句诗。2.……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涉及整句诗的分析)答题步骤: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2.结合诗句阐释用了这种手法的作用。 3.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鉴赏诗歌的意象和意境
鉴赏诗歌的意象和意境2020年中考专题复习《古诗鉴赏专题》课
月(残月、明月、新月、玉盘)
在许多诗人笔下都是思乡、念亲的标志,多传达离愁别恨、寂寞思归之情。
1、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2、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3、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枫桥夜泊》张继)4、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渡荆门送别》李白)5、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无题》李商隐)
常见修辞手法:
比喻、拟人
设问、反问
常见表现手法:
联想、想象、虚实结合衬托、对比渲染、烘托动静结合直抒胸臆、借景抒情/融情于景
常见修辞手法: 比喻、拟人设问、反问常见表现手法:联想、想象
鉴赏诗歌的意象和意境
意象情感 / 思想例句及出处 1、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
羌笛
多传达离别之苦、相思之情和内心的孤寂。唐代边塞诗中经常提到。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2.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渔家傲》范仲淹)3.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凉州词》王之涣)
情感把握提问句型:
品味语言
提问句型:1.……字用得极妙,请你说说它的妙处。2.请你找出诗句中感受最深的字,并说说它的好处……答题步骤: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品味语言提问句型:
综合赏析
提问句型:1.请你赏析……这句诗。2.……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涉及整句诗的分析)答题步骤: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2.结合诗句阐释用了这种手法的作用。 3.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鉴赏诗歌的意象和意境
鉴赏诗歌的意象和意境2020年中考专题复习《古诗鉴赏专题》课
月(残月、明月、新月、玉盘)
在许多诗人笔下都是思乡、念亲的标志,多传达离愁别恨、寂寞思归之情。
1、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2、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3、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枫桥夜泊》张继)4、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渡荆门送别》李白)5、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无题》李商隐)
《古诗词鉴赏》PPT课件

加强实践与应用 建议学生加强实践与应用,如参加诗词朗诵比赛、创作诗 词作品等,将所学的古诗词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 自己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古迹、文物、历史人物等历史元素,营造厚 重深远的历史文化氛围
赠友送别诗
01
代表作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别董大》 等
风格特点
情感真挚,表达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和离别时的感伤与祝福之情
03
02
诗人群体
李白、王勃等为代表的赠友送别诗 人
意象运用
长亭、古道、芳草、杨柳等送别元 素,营造依依不舍的离别氛围
04
诗词的韵律、节奏和音韵美。
03 经典古诗词解读
《静夜思》-李白
诗歌背景
介绍李白的生平和创作背景,以 及《静夜思》的创作时间和地点。
诗句解析
逐句解读诗歌,分析诗中的意象 和情感表达,如“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 思故乡。”中所表现的孤独和思
乡之情。
艺术特色
探讨李白诗歌的艺术特色,如自 然、豪放、飘逸等,以及《静夜 思》中运用的比喻、夸张等修辞
有现代性的新作品。
影视音乐作品创作灵感来源影视作品中 Nhomakorabea古诗词元素
古诗词与现代艺术的融合
许多影视作品中都融入了古诗词元素, 如引用经典诗句、借鉴诗词意境等, 为作品增添了浓厚的文化底蕴。
一些艺术家将古诗词与现代艺术手段 相结合,创作出具有独特魅力的艺术 作品。
音乐作品中的古诗词元素
许多音乐作品也以古诗词为创作灵感 来源,通过音乐的旋律和节奏来表现 诗词的意境和情感。
社会价值
古诗词不仅是文学艺术的重要载体,还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对于传承 中华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古诗词中的思想情感、审美追 求等也对现代社会具有启示作用。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古迹、文物、历史人物等历史元素,营造厚 重深远的历史文化氛围
赠友送别诗
01
代表作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别董大》 等
风格特点
情感真挚,表达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和离别时的感伤与祝福之情
03
02
诗人群体
李白、王勃等为代表的赠友送别诗 人
意象运用
长亭、古道、芳草、杨柳等送别元 素,营造依依不舍的离别氛围
04
诗词的韵律、节奏和音韵美。
03 经典古诗词解读
《静夜思》-李白
诗歌背景
介绍李白的生平和创作背景,以 及《静夜思》的创作时间和地点。
诗句解析
逐句解读诗歌,分析诗中的意象 和情感表达,如“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 思故乡。”中所表现的孤独和思
乡之情。
艺术特色
探讨李白诗歌的艺术特色,如自 然、豪放、飘逸等,以及《静夜 思》中运用的比喻、夸张等修辞
有现代性的新作品。
影视音乐作品创作灵感来源影视作品中 Nhomakorabea古诗词元素
古诗词与现代艺术的融合
许多影视作品中都融入了古诗词元素, 如引用经典诗句、借鉴诗词意境等, 为作品增添了浓厚的文化底蕴。
一些艺术家将古诗词与现代艺术手段 相结合,创作出具有独特魅力的艺术 作品。
音乐作品中的古诗词元素
许多音乐作品也以古诗词为创作灵感 来源,通过音乐的旋律和节奏来表现 诗词的意境和情感。
社会价值
古诗词不仅是文学艺术的重要载体,还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对于传承 中华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古诗词中的思想情感、审美追 求等也对现代社会具有启示作用。
诗词赏析《一剪梅》课件1 (共36张PPT)

2.“轻解罗裳,独上兰舟”是作者在孤寂中所想
发掘,它的深刻意蕴是什么呢?
到的排遣寂寞的方法。她排遣掉寂寞吗? 3.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这 是一个倒装句,其意味是什么? 4.“花自飘零水自流”的意义分析 5.领略词人“一种相思,两处闲愁”中所表露 的情感是什么 6.名句赏析“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 上心头”
《 一 剪 梅 》
李 清 照
翻译
其实《一剪梅》句句皆是“精美绝伦”
1、4组:第一句 2、5组: 10、11、12组:第五句 13、 14 组:第六句
每组再自选一句进行解读赏析
诗词鉴赏方法:
品味语言, 把握意象, 想象意境, 体悟诗歌情感。
1.“红藕香残”“玉簟秋”不仅表明秋天已至,进一步
1.“红藕香残”“玉簟秋”不仅表明秋天已至,进一 步发掘,它的深刻意蕴是什么呢
“红藕相残”,虽然是表明秋天来了荷花凋谢,
红颜易老 之意;“玉簟秋”, 也含有青春易逝 _______,________ 人去席冷 虽然是暑退秋来,竹席凉了也含有 ______之 意。衬托出词人冷清与孤寂。 客观景物 “红藕香残”从______ 来表现秋的到来。 “玉 簟秋”从主观感受 _______来表达秋的到来。 这样一句话,把客观和主观,景和情都融化 在了一起。
1.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李清照《武陵春》 2.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 在心头。 李 煜 《相见欢》 3.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 煜 《虞美人》 4.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秦 观 《江城子》
拓展阅读
《声声慢》与《一剪梅》的比较阅读
阅读《一剪梅》和《声声慢》两词,两篇中都 写“愁”绪,乍一看是相同的,而细细品味,我们 便可发现这“愁”的内涵是不同的,正所谓“一般 愁字别样情”。细品两词,体会两者之愁有何区别? 在这两首词中,作者都运用了直抒胸臆和融情于 景两种抒情方式,我们先来看看浸染词人愁情的景 (意象花和雁)。
发掘,它的深刻意蕴是什么呢?
到的排遣寂寞的方法。她排遣掉寂寞吗? 3.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这 是一个倒装句,其意味是什么? 4.“花自飘零水自流”的意义分析 5.领略词人“一种相思,两处闲愁”中所表露 的情感是什么 6.名句赏析“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 上心头”
《 一 剪 梅 》
李 清 照
翻译
其实《一剪梅》句句皆是“精美绝伦”
1、4组:第一句 2、5组: 10、11、12组:第五句 13、 14 组:第六句
每组再自选一句进行解读赏析
诗词鉴赏方法:
品味语言, 把握意象, 想象意境, 体悟诗歌情感。
1.“红藕香残”“玉簟秋”不仅表明秋天已至,进一步
1.“红藕香残”“玉簟秋”不仅表明秋天已至,进一 步发掘,它的深刻意蕴是什么呢
“红藕相残”,虽然是表明秋天来了荷花凋谢,
红颜易老 之意;“玉簟秋”, 也含有青春易逝 _______,________ 人去席冷 虽然是暑退秋来,竹席凉了也含有 ______之 意。衬托出词人冷清与孤寂。 客观景物 “红藕香残”从______ 来表现秋的到来。 “玉 簟秋”从主观感受 _______来表达秋的到来。 这样一句话,把客观和主观,景和情都融化 在了一起。
1.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李清照《武陵春》 2.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 在心头。 李 煜 《相见欢》 3.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 煜 《虞美人》 4.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秦 观 《江城子》
拓展阅读
《声声慢》与《一剪梅》的比较阅读
阅读《一剪梅》和《声声慢》两词,两篇中都 写“愁”绪,乍一看是相同的,而细细品味,我们 便可发现这“愁”的内涵是不同的,正所谓“一般 愁字别样情”。细品两词,体会两者之愁有何区别? 在这两首词中,作者都运用了直抒胸臆和融情于 景两种抒情方式,我们先来看看浸染词人愁情的景 (意象花和雁)。
2024版《古诗词鉴赏》ppt课件

鲜明的时代感和民族精神。
柳永、李清照等
作品多描写爱情和离愁别绪,风 格婉约柔美,情感细腻动人。
2024/1/24
17
其他著名诗人词人简介及作品欣赏
01
02
03
04
白居易
唐代著名诗人,作品风格平易 近人,语言通俗易懂,多反映
社会现实和人民疾苦。
2024/1/24
元稹
唐代诗人,与白居易并称“元 白”,作品多涉及爱情和人生
王维、孟浩然等
作品多描写山水田园风光,风格清 新自然,具有恬静、淡雅之美。
2024/1/24
16
苏轼、辛弃疾等宋代词人及其作品风格
苏轼
作品风格豪放、开阔,既有对人 生的深刻思考,也有对自然的热 爱和赞美,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
的精神境界。
辛弃疾
作品风格激昂、慷慨,多抒发爱 国之情和壮志难酬的悲愤,具有
学生3
3
我觉得《长恨歌》是一首非常美的长诗,通过讲 述唐玄宗和杨玉环的爱情故事,展现了唐朝盛世 的辉煌和衰落。
2024/1/24
24
讨论如何将古诗词鉴赏融入日常生活和学习中
在语文课堂上积极参与古诗词的学习 和讨论,通过深入了解背景、意境和 表达技巧,提高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
尝试创作古诗词,通过实践锻炼自己 的诗词创作能力,更深入地体会古诗 词的魅力和内涵。
《古诗词鉴赏》PPT课件
2024/1/24
1
目录
2024/1/24
• 古诗词概述与背景 • 鉴赏方法与技巧 • 经典古诗词解读 • 诗人词人及其作品风格探讨 • 古诗词在现代社会中的影响与应用 • 互动环节:学生自选主题进行分享和讨论
2
01
古诗词概述与背景
柳永、李清照等
作品多描写爱情和离愁别绪,风 格婉约柔美,情感细腻动人。
2024/1/24
17
其他著名诗人词人简介及作品欣赏
01
02
03
04
白居易
唐代著名诗人,作品风格平易 近人,语言通俗易懂,多反映
社会现实和人民疾苦。
2024/1/24
元稹
唐代诗人,与白居易并称“元 白”,作品多涉及爱情和人生
王维、孟浩然等
作品多描写山水田园风光,风格清 新自然,具有恬静、淡雅之美。
2024/1/24
16
苏轼、辛弃疾等宋代词人及其作品风格
苏轼
作品风格豪放、开阔,既有对人 生的深刻思考,也有对自然的热 爱和赞美,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
的精神境界。
辛弃疾
作品风格激昂、慷慨,多抒发爱 国之情和壮志难酬的悲愤,具有
学生3
3
我觉得《长恨歌》是一首非常美的长诗,通过讲 述唐玄宗和杨玉环的爱情故事,展现了唐朝盛世 的辉煌和衰落。
2024/1/24
24
讨论如何将古诗词鉴赏融入日常生活和学习中
在语文课堂上积极参与古诗词的学习 和讨论,通过深入了解背景、意境和 表达技巧,提高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
尝试创作古诗词,通过实践锻炼自己 的诗词创作能力,更深入地体会古诗 词的魅力和内涵。
《古诗词鉴赏》PPT课件
2024/1/24
1
目录
2024/1/24
• 古诗词概述与背景 • 鉴赏方法与技巧 • 经典古诗词解读 • 诗人词人及其作品风格探讨 • 古诗词在现代社会中的影响与应用 • 互动环节:学生自选主题进行分享和讨论
2
01
古诗词概述与背景
七年级上册语文课外古诗词诵读课件(1)

2.《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首句中“_登__高___”二字呼应题目中的 “九日”,点明诗歌写于重阳佳节,而“无人送酒来”一句则传达 出军旅途中诗人的_孤__单__寂__寞___。
3.“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示例】长安城中战火纷飞,残垣断壁间,一丛丛菊花依然寂寞地 开放着。
夜上受降城闻笛
qí
岐王宅里寻常见, 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 落花时节又逢君。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唐玄宗的弟弟李范, 封岐王。
经常。
指殿中监崔涤,唐玄宗的 宠臣。“九”是他的排行。 唐代习惯以同曾祖或同祖 父兄弟的排行相称。
诗意:当年在岐王府里经常见你演出,在崔九堂前也曾多次
听到你的歌声。
指阴历九月九 日重阳节。
故乡。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岑参
作者简介
岑参(约715—770),江陵(今属湖北)人,唐代诗人。与高适齐 名,并称“高岑”,同为盛唐边塞诗派的代表。其诗气势豪迈,情辞慷 慨,语言变化自如。
背景链接
本诗选自《岑参集校注》卷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唐玄 宗天宝十四载(755),安史之乱爆发,次年长安被叛军攻陷。唐肃宗至 德二载(757)二月,肃宗由彭原行军至凤翔,岑参随行。这首诗原有小 注说:“时未收长安。”同年九月,唐军收复长安。此诗可能是诗人于 当年重阳节在凤翔写的。
典型考题
1.理解性默写。 (1)李白的《峨眉山月歌》一诗中,写月映清江美景、点秋夜行 船之事的诗句是:_峨__眉__山__月__半__轮__秋__,_影__入__平__羌__江__水__流__。 (2)中国古代诗歌中,有一种浓浓的思乡情结。遇见夕阳西下, 便引发“日暮穷途”之感,马致远写下“_夕__阳__西__下__,_断__肠__人__在__天__ _涯___”(《天净沙·秋思》)的名句,游子漂泊,心境凄苦;离峨 眉山越远,便愈加想念那半轮秋月,李白写下“_夜__发__清__溪__向__三__峡__, _思_君__不__见__下__渝__州___”(《峨眉山月歌》)的诗句,故土渐远,故人 难见。
小学生古诗词赏析ppt课件

思乡怀远(Yuan)诗
第十七页,共二十二页。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Ren)回 边塞 诗 (Sai)
第十八页,共二十二页。
千古(Gu)兴亡多少事
咏史怀古(Gu)诗
第十九页,共二十二页。
一草一木总关(Guan)情
咏物(Wu)诗.
第二十页,共二十二页。
诗
忧国忧民之感慨 国破家亡之痛楚 游子逐客之凄凉 征夫思妇之幽怨
第七页,共二十二页。
这是一首写隐者的闲适生活情趣的诗。诗 的用字造语、写景(幽篁、深林、明月),
析 情写人(独坐、弹琴、长啸)都极平淡无奇。 然而它的妙处也就在于(Yu)以自然平淡的笔 感调,描绘出清新诱人的月夜幽林的意境, 融情景为一体,蕴含着一种特殊的美的艺 术魅力,使其成为千古佳品。 赏以弹琴长啸,反衬月夜竹林的幽静,以明 月的光影,反衬深林的昏暗,表面看来平 平淡淡,似乎信手拈来,随意写去其实却 是匠心独运,妙手回天的大手笔。
中国古诗词赏 析. (Shang)
第一页,共二十二页。
中国古诗词(Ci)简介
• 古诗词是中华文化之瑰宝,三千年来我国诗 人辈出,佳作如林。在现在课本中选录了许 多古代诗词,或写景或叙事,或豪放或委婉, 无不是作者的精辟之作。这些优美的名人佳 句,往往以(Yi)简洁明了的词语表现丰富多彩、 深邃的意境,让读者产生无限空间的遐想, 给人以(Yi)美的享受。
第十二页,共二十二页。
此词是中秋望月怀人之作,
表达了对胞弟苏辙的无限怀 念。词人运用形象描绘手法, 勾勒出一种皓月当空、美人 千里、孤高旷远的境界氛围, 反衬自己遣世独立的意绪和 往昔的神话传说融合一处, 在月的阴晴圆缺当中,渗进 浓厚的哲学意味,可以说是 一首将自然和社会高度契合 的感喟(Kui)作品。
第十七页,共二十二页。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Ren)回 边塞 诗 (Sai)
第十八页,共二十二页。
千古(Gu)兴亡多少事
咏史怀古(Gu)诗
第十九页,共二十二页。
一草一木总关(Guan)情
咏物(Wu)诗.
第二十页,共二十二页。
诗
忧国忧民之感慨 国破家亡之痛楚 游子逐客之凄凉 征夫思妇之幽怨
第七页,共二十二页。
这是一首写隐者的闲适生活情趣的诗。诗 的用字造语、写景(幽篁、深林、明月),
析 情写人(独坐、弹琴、长啸)都极平淡无奇。 然而它的妙处也就在于(Yu)以自然平淡的笔 感调,描绘出清新诱人的月夜幽林的意境, 融情景为一体,蕴含着一种特殊的美的艺 术魅力,使其成为千古佳品。 赏以弹琴长啸,反衬月夜竹林的幽静,以明 月的光影,反衬深林的昏暗,表面看来平 平淡淡,似乎信手拈来,随意写去其实却 是匠心独运,妙手回天的大手笔。
中国古诗词赏 析. (Shang)
第一页,共二十二页。
中国古诗词(Ci)简介
• 古诗词是中华文化之瑰宝,三千年来我国诗 人辈出,佳作如林。在现在课本中选录了许 多古代诗词,或写景或叙事,或豪放或委婉, 无不是作者的精辟之作。这些优美的名人佳 句,往往以(Yi)简洁明了的词语表现丰富多彩、 深邃的意境,让读者产生无限空间的遐想, 给人以(Yi)美的享受。
第十二页,共二十二页。
此词是中秋望月怀人之作,
表达了对胞弟苏辙的无限怀 念。词人运用形象描绘手法, 勾勒出一种皓月当空、美人 千里、孤高旷远的境界氛围, 反衬自己遣世独立的意绪和 往昔的神话传说融合一处, 在月的阴晴圆缺当中,渗进 浓厚的哲学意味,可以说是 一首将自然和社会高度契合 的感喟(Kui)作品。
古诗词鉴赏优秀课件(共34张PPT)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翻译:
泰山是如此雄伟,青翠的山色望不到边际。大自然在这里凝 聚了一切 钟灵神秀,山南山北如同被分割为黄昏与白昼。望着山中冉冉升起的云霞,荡 涤着我的心灵,极目追踪那暮归的鸟儿隐入了山林。我一定要登上泰山的顶峰, 俯瞰那众山,而众山就会显得极为渺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作者在曲中表达出深深的伤感悲愤之情。
末句;作者对以往历史所作的概括与评判:在漫长的封建社会
中,无论怎样改朝换代,人民依旧过着痛苦的生活。作者以 满腔义愤揭示了封建社会对人民残酷的剥削和压迫,语言刚 正率直,说理入木三分,表现了深刻的思想性。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 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解:在细雨的滋润下,小草偷偷地钻出地面,远远望去, 大地呈现出一片极淡极淡的青青之色,当你欣喜地走近细
看时,小草又似乎悄悄地躲了起来,让你看不清什么颜了。
表达了对早春的喜爱之情。
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解题方法:画面+主旨
质疑
诗中表现了怎样的意境?
答:诗中描述了诗人在幽深的竹林中享受着安宁与自在的生活, 时而独坐冥想,时而弹弹琴,时而长啸,无人来扰,到了夜晚, 自有明月相伴,展现出如诗如画的美景。表现了诗人淡泊的生 活态度高雅的生活情趣。
寓情于景
“枯藤”老树“”“昏鸦”“古 道”“西风”“瘦马”一个个让人 刻骨铭心的凄凉镜头正是天涯断肠 人心境的直接反映,与“小桥流水 人家”形成对比,体现了背井离乡 之人愁肠寸断的悲苦与寂寞.
解题方法: 表达技巧 +内容+主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释:公元810年,元稹因弹劾不法官吏被贬为江 陵士曹参军,公元815年,白居易因事得罪权贵, 被贬为江州司马。
渔家傲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 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 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渔家傲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 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密码二:“情语”
武陵春 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在山明水秀之处,还有南朝遗留下来的数以 百计的佛寺,这些佛寺被迷蒙的烟雨笼罩,若隐若 现、似有似无,给江南的春天更增添了朦胧迷离的 色彩,令人心旷神怡。
练一练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目。
山亭夏日 唐 高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1.这首诗描写了绿树阴浓,楼台倒影,
2.诗的三、四句生动传神,请从修辞角度进行赏析。
考场顺意! 人生诗意!
“送”“别” —— 送别诗 “塞”“军”“征” —— 边塞诗 “咏××”“××怀古”—— 怀古诗、写景咏物诗 “田园”“村居”—— 山水田园诗 “怨”“闺怨”—— 闺怨诗
《送杜十四之江南》孟浩然 《从军行》王昌龄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田园乐》王维 《江南春》杜牧 《春怨》刘方平
写景诗 寄寓的大多是对自然山水的喜爱和赞美,抒发 沉醉自然的超凡脱俗的情怀。
“炼字”题
答题步骤:
① 理解词的本意和语境义; ② 体会词语对描写对象所起的作用,即词语描写
了对象怎样的特点,其中蕴含着怎样的情味; ③ 关注词中所运用的表现手法,主要指修辞手法。
“炼字”题
村 晚 雷震(09 台州)
草满池塘水满陂① , 山衔落日浸寒漪② 。 牧童归去横牛背, 短笛无腔③信口吹。
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元稹(09·无锡)
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注释:公元810年,元稹因弹劾不法官吏被贬为江 陵士曹参军,公元815年,白居易因事得罪权贵, 被贬为江州司马。
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元稹(09·无锡)
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了一幅
的夏日美景。
等风光,构成
2.欣赏这首诗,我们可以感触到诗人怎样的情怀?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目。
春 日 秦观 一夕轻雷落万丝,霁①光浮瓦②碧参差。 有情芍药③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注释:①霁:雨过天晴。②浮瓦:晴光照在琉璃瓦上。 ③芍药:牡丹。
1.根据一、二两句,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诗中画面的内容。
整合听写五(1.25)
(1—5)5个古诗默写
(6)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7)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8)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无所寄,废寝食者。
(9)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复习专题
课外古诗词鉴赏 (一)
1.25
考试目标:
初步鉴赏浅易的古诗词。
——《2010年浙江省初中毕业生考试说明》
古诗词鉴赏要点:
1.写了什么? 2.想要表达什么? 3.用什么方法来表达的?
关于“内容”的题目:
1.一、二句写出了“雨”怎样的特点?
(09 杭州)
2.第一句诗中的“寒灯”渲染了除夕之夜旅馆中怎样的氛围?
(09 温州)
3.诗歌前两句用哪些词语写出了荷花池塘雨后的静态美?
(07 湖州)
关于“主题”的题目:
关于“语言”的题目
语句赏析:
1.“东风忽起垂杨舞”一句极为传神,请作简要赏析。 (08 湖州)
2. 诗的三、四两句和白居易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都写小草,且有异曲同工之妙。请就此作比较赏析。
(09 杭州) 3.本词给人们展示了一幅优美的画面,试用简洁优美的语言 进行描绘。
密码一:题目
《春愁》 《在狱咏蝉》 《喜见外弟又言别》
“手法”题
答题步骤:
① 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② 结合诗句分析,何以见得是用了这种手法; ③ 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或有什么
表达效果。
丰乐亭游春(其一)(09 扬州)
欧阳修
绿树交加山鸟啼,晴风荡漾落花飞。 鸟歌花舞太守醉,明日酒醒春已归。
1.这首诗用了哪两种修辞手法?两种手法各具有怎 样的表达效果,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 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除夜作(09·温州)
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 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 霜鬓明朝又一年。
除夜作(09·温州)
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 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 霜鬓明朝又一年。
昔人论诗词,有景语、情语之别。 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
江南春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1. 结合诗题,展开合理想像,用优美流畅的语言, 把这首诗一二句(或三四句)所呈现的画面具体 描述出来。
示例:
辽阔的千里江南,黄莺在欢乐地歌唱,丛丛 绿树映着簇簇红花;傍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迎 风招展的酒旗,一一在望。
春日
宋·晁冲之
(09·湖州)
阴阴①溪曲绿交加,小雨翻萍上浅沙。 鹅鸭不知春去尽,争随流水趁②桃花。
【注释】 ① 阴阴:草木阴阴。② 趁:追逐。
1. 这首诗通过描绘
、细雨翻萍、
的春
日景象,构成了一幅优美而完整的画面。(2 分)
2. 三、四句中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 分)
古诗词鉴赏设题角度: 一、主题 二、景物 三、炼字 四、手法 五、语言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炼字”题
村 晚 雷震(09 台州)
草满池塘水满陂① , 山衔落日浸寒漪② 。 牧童归去横牛背, 短笛无腔③信口吹。
注释: ①陂(bēi):水岸。②漪:水波纹。 ③腔:曲调。
1. 诗中的“衔”“横”两字富有表 现力,请选择其中一字作简要赏析。
答题步骤: ① 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② 结合诗句分析,何以见得是用了这种手法; ③ 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或有什么表达效果。
示例:
拟人和夸张。 “鸟歌花舞太守醉”一句中的“歌”和“舞”用 拟人手法写鸟语花飞,生动表现出春光的迷人、充 满生机; “明日酒醒春已归”一句用夸张手法说酒醒春已 归,感叹春天的短暂,暗含着诗人对春光的留恋。
——王国维《人间词话》
常见意象
莲花:高洁的人格 柳树:离情别意 月亮:思乡、怀人 斜阳:凄凉失落、苍茫沉郁之情 红豆:相思 浮云:漂泊的游子 ……
墨 梅 王冕
吾家洗砚池头树, 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 只留清气满乾坤。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边塞诗 多写边关将士建功报国的志向和孤独苦闷的情 怀。
怀古诗 多有借古讽今的意味和物是人非的感慨,也有 借历史英雄抒发自己的报国之志或壮志难酬、 报国无门的悲叹。
闺怨诗 多写女子孤独寂寞的情感和美人迟暮的伤感。 羁旅诗 多写游子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之情。 送别诗 多写对友人亲人的留恋、牵挂和祝愿。 …… ……
注释: ①陂(bēi):水岸。②漪:水波纹。 ③腔:曲调。
1. 诗中的“衔”“横”两字富有表 现力,请选择其中一字作简要赏析。
示例:
衔:“衔”字运用拟人手法,写活了 山,形象地写出了落日将沉未沉的情 态。 横:“横”字表明牧童不是规矩地骑, 而是随意横坐在牛背上,表现了牧童 的调皮可爱、悠闲自适、淳朴无邪的 特点。
1. 这首诗融情于景,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09 台州)
2. 三、四句中“疑”“急”二字,描绘出一个怎样的农村儿
童形象?
(08 湖
州)
3.“惟有鹭鸶知我意”中的“我意”指的是什么?(09 丽 水)
关于“语言”的题目
炼字:
1.古典诗词讲究炼字,末句中的“闲”字用得好,请你说
说好在哪里?
(09 绍兴)
2.历来被认为佳句的“菜花香过秀州城”中,你认为哪个
词用得最妙?请写出你的理由。
(09 嘉兴)
3.诗歌末句中的“烂醉”一词历来为人称颂。你认为它好 在哪里?
关于“语言”的题目 手法:
1.诗的后两句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08 嘉兴)
2.欧阳修诗的三四两句,除用拟人手法外,还用了什么修辞 手法?两种手法各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09 扬州)
诗歌中常见的艺术手法:
比喻、拟人、对比、衬托、夸张、象征、双关、 动静结合、以动写静、化静为动、以乐景写哀情、 直抒胸臆、借景抒情、托物言志……
“语言”题
答题角度:
① 抓住诗中所描写的主要景物。 (注意景物的色彩、变化、特征等)
②展开合理的联想和想象,将景物串接成一幅画面。 ③恰当地运用一些修辞手法,使内容生动形象。
渔家傲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 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 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渔家傲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 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密码二:“情语”
武陵春 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在山明水秀之处,还有南朝遗留下来的数以 百计的佛寺,这些佛寺被迷蒙的烟雨笼罩,若隐若 现、似有似无,给江南的春天更增添了朦胧迷离的 色彩,令人心旷神怡。
练一练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目。
山亭夏日 唐 高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1.这首诗描写了绿树阴浓,楼台倒影,
2.诗的三、四句生动传神,请从修辞角度进行赏析。
考场顺意! 人生诗意!
“送”“别” —— 送别诗 “塞”“军”“征” —— 边塞诗 “咏××”“××怀古”—— 怀古诗、写景咏物诗 “田园”“村居”—— 山水田园诗 “怨”“闺怨”—— 闺怨诗
《送杜十四之江南》孟浩然 《从军行》王昌龄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田园乐》王维 《江南春》杜牧 《春怨》刘方平
写景诗 寄寓的大多是对自然山水的喜爱和赞美,抒发 沉醉自然的超凡脱俗的情怀。
“炼字”题
答题步骤:
① 理解词的本意和语境义; ② 体会词语对描写对象所起的作用,即词语描写
了对象怎样的特点,其中蕴含着怎样的情味; ③ 关注词中所运用的表现手法,主要指修辞手法。
“炼字”题
村 晚 雷震(09 台州)
草满池塘水满陂① , 山衔落日浸寒漪② 。 牧童归去横牛背, 短笛无腔③信口吹。
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元稹(09·无锡)
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注释:公元810年,元稹因弹劾不法官吏被贬为江 陵士曹参军,公元815年,白居易因事得罪权贵, 被贬为江州司马。
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元稹(09·无锡)
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了一幅
的夏日美景。
等风光,构成
2.欣赏这首诗,我们可以感触到诗人怎样的情怀?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目。
春 日 秦观 一夕轻雷落万丝,霁①光浮瓦②碧参差。 有情芍药③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注释:①霁:雨过天晴。②浮瓦:晴光照在琉璃瓦上。 ③芍药:牡丹。
1.根据一、二两句,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诗中画面的内容。
整合听写五(1.25)
(1—5)5个古诗默写
(6)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7)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8)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无所寄,废寝食者。
(9)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复习专题
课外古诗词鉴赏 (一)
1.25
考试目标:
初步鉴赏浅易的古诗词。
——《2010年浙江省初中毕业生考试说明》
古诗词鉴赏要点:
1.写了什么? 2.想要表达什么? 3.用什么方法来表达的?
关于“内容”的题目:
1.一、二句写出了“雨”怎样的特点?
(09 杭州)
2.第一句诗中的“寒灯”渲染了除夕之夜旅馆中怎样的氛围?
(09 温州)
3.诗歌前两句用哪些词语写出了荷花池塘雨后的静态美?
(07 湖州)
关于“主题”的题目:
关于“语言”的题目
语句赏析:
1.“东风忽起垂杨舞”一句极为传神,请作简要赏析。 (08 湖州)
2. 诗的三、四两句和白居易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都写小草,且有异曲同工之妙。请就此作比较赏析。
(09 杭州) 3.本词给人们展示了一幅优美的画面,试用简洁优美的语言 进行描绘。
密码一:题目
《春愁》 《在狱咏蝉》 《喜见外弟又言别》
“手法”题
答题步骤:
① 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② 结合诗句分析,何以见得是用了这种手法; ③ 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或有什么
表达效果。
丰乐亭游春(其一)(09 扬州)
欧阳修
绿树交加山鸟啼,晴风荡漾落花飞。 鸟歌花舞太守醉,明日酒醒春已归。
1.这首诗用了哪两种修辞手法?两种手法各具有怎 样的表达效果,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 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除夜作(09·温州)
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 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 霜鬓明朝又一年。
除夜作(09·温州)
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 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 霜鬓明朝又一年。
昔人论诗词,有景语、情语之别。 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
江南春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1. 结合诗题,展开合理想像,用优美流畅的语言, 把这首诗一二句(或三四句)所呈现的画面具体 描述出来。
示例:
辽阔的千里江南,黄莺在欢乐地歌唱,丛丛 绿树映着簇簇红花;傍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迎 风招展的酒旗,一一在望。
春日
宋·晁冲之
(09·湖州)
阴阴①溪曲绿交加,小雨翻萍上浅沙。 鹅鸭不知春去尽,争随流水趁②桃花。
【注释】 ① 阴阴:草木阴阴。② 趁:追逐。
1. 这首诗通过描绘
、细雨翻萍、
的春
日景象,构成了一幅优美而完整的画面。(2 分)
2. 三、四句中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 分)
古诗词鉴赏设题角度: 一、主题 二、景物 三、炼字 四、手法 五、语言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炼字”题
村 晚 雷震(09 台州)
草满池塘水满陂① , 山衔落日浸寒漪② 。 牧童归去横牛背, 短笛无腔③信口吹。
注释: ①陂(bēi):水岸。②漪:水波纹。 ③腔:曲调。
1. 诗中的“衔”“横”两字富有表 现力,请选择其中一字作简要赏析。
答题步骤: ① 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② 结合诗句分析,何以见得是用了这种手法; ③ 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或有什么表达效果。
示例:
拟人和夸张。 “鸟歌花舞太守醉”一句中的“歌”和“舞”用 拟人手法写鸟语花飞,生动表现出春光的迷人、充 满生机; “明日酒醒春已归”一句用夸张手法说酒醒春已 归,感叹春天的短暂,暗含着诗人对春光的留恋。
——王国维《人间词话》
常见意象
莲花:高洁的人格 柳树:离情别意 月亮:思乡、怀人 斜阳:凄凉失落、苍茫沉郁之情 红豆:相思 浮云:漂泊的游子 ……
墨 梅 王冕
吾家洗砚池头树, 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 只留清气满乾坤。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边塞诗 多写边关将士建功报国的志向和孤独苦闷的情 怀。
怀古诗 多有借古讽今的意味和物是人非的感慨,也有 借历史英雄抒发自己的报国之志或壮志难酬、 报国无门的悲叹。
闺怨诗 多写女子孤独寂寞的情感和美人迟暮的伤感。 羁旅诗 多写游子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之情。 送别诗 多写对友人亲人的留恋、牵挂和祝愿。 …… ……
注释: ①陂(bēi):水岸。②漪:水波纹。 ③腔:曲调。
1. 诗中的“衔”“横”两字富有表 现力,请选择其中一字作简要赏析。
示例:
衔:“衔”字运用拟人手法,写活了 山,形象地写出了落日将沉未沉的情 态。 横:“横”字表明牧童不是规矩地骑, 而是随意横坐在牛背上,表现了牧童 的调皮可爱、悠闲自适、淳朴无邪的 特点。
1. 这首诗融情于景,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09 台州)
2. 三、四句中“疑”“急”二字,描绘出一个怎样的农村儿
童形象?
(08 湖
州)
3.“惟有鹭鸶知我意”中的“我意”指的是什么?(09 丽 水)
关于“语言”的题目
炼字:
1.古典诗词讲究炼字,末句中的“闲”字用得好,请你说
说好在哪里?
(09 绍兴)
2.历来被认为佳句的“菜花香过秀州城”中,你认为哪个
词用得最妙?请写出你的理由。
(09 嘉兴)
3.诗歌末句中的“烂醉”一词历来为人称颂。你认为它好 在哪里?
关于“语言”的题目 手法:
1.诗的后两句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08 嘉兴)
2.欧阳修诗的三四两句,除用拟人手法外,还用了什么修辞 手法?两种手法各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09 扬州)
诗歌中常见的艺术手法:
比喻、拟人、对比、衬托、夸张、象征、双关、 动静结合、以动写静、化静为动、以乐景写哀情、 直抒胸臆、借景抒情、托物言志……
“语言”题
答题角度:
① 抓住诗中所描写的主要景物。 (注意景物的色彩、变化、特征等)
②展开合理的联想和想象,将景物串接成一幅画面。 ③恰当地运用一些修辞手法,使内容生动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