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主观色彩在动画场景设计中的运用

合集下载

浅析动画场景设计中的色彩应用

浅析动画场景设计中的色彩应用
浅析动画场景设计中的色彩应用
1、相关定义
1.1、动画的定义
文的anima,代表灵魂的意思;英文为Animation,意思是赋予某物以灵魂,使它能够活动。因此对动画一词的理解,从某种程度上可以定义为通过影片制作与放映的手段,使原本不具有生命的事物,能够像有生命一样活动。动画作为视听艺术的一种,相对于电影、舞台剧来说,能更直观的表达和抒发人们的感情,可以把现实生活中不能看到的事物和实现的情景表现出来,通过动画,人们几乎可以实现自己所有天马行空的想法,这是其他影像手段所完成不了的。因此动画已成为被大众所喜爱的艺术形式之一。动画是一门充满想象的艺术,综合了文学、绘画、电影、数字媒体、摄影、音乐等众多艺术门类,它能够超越现实,来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而动画呈现的基本原理与电影、电视一样,都是利用了人的”视觉暂留”原理,传统动画创作是把人的表情、动作等分段绘制,再连续播放实现动作的连续性呈现。随着科技的发展,动画的创作手段逐渐多元化,动画发展到今天,已经基本摒弃了传统的手绘画面,取而代之的是无纸化的全电脑创作。这种全电脑的绘制,为动画的创作过程带来了许多便利,特别是对于上色这一浩大的工程来说,更是节约了不少人力、物力,也为我们今天研究色彩的设定与应用带来了大量的有用素材。
1.6、动画景设计总体造型创作中,对单元空间环境的设计[7]。通俗的来说就是动画影片中除角色造型以外的随着时间改变而改变的一切物的造型设计。其中包括角色所处的生活场所、社会环境、自然环境、陈设道具以及作为社会背景出现的群众角色。每部动画都是由若干组剧情的单元场景空间环境既场景组成,这些场景又具体分为几十到几百个小单元场景。场景应体现动画剧本的规定情景,有利于刻画角色和进行描述。场景设计主要包括:根据动画场景表现内容等方面要求,在构思场景画面总体空间造型基础上,确立总体场景形象布局结构;再将场景分类组合为若干单元场景,分别从场景的布局结构与规模,色彩基调与气氛效果,以及风格样式等方面作出造型处理和细节设计。动画场景从宏观上决定了动画的整体风格,是动画影片中重要组成部分,通常安排在创作的前期。每个场景都是提供故事展开的空间,动画片中人物角色的每一个动作都是在场景中发生的,它不仅是环境与角色的个性标记,也是角色心理作用的外延;设计一个优秀的动画场景需要配合动画剧情发展、人物角色塑造进行创作与设定。根据剧情发展和出现在这个场景中的角色,进行比较、分析、选择、设计出事件发生的场地,角色穿着的服饰、佩带的物品、使用的道具。对场景中所有出现的元素、及其排列方式也应进行艺术再加工。此外动画场景也是动画画面构图、镜头调度及任务活动的依据。选择好的动画场景可以使构图更为美感,同样的事件由于场景及镜头角度的偏差,所营造的氛围及叙述风格就可以产生巨大的差异,影响整部动画片的视觉效果。可以看出优秀的动画场景设计最能烘托出事件发生氛围、人物形象性格,为15制作出好的动画作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影响动画场景制作的因素也是多种多样的,要平衡好各个环节的关系才能得到和谐的动画场景作品。

影视动画色彩运用思索

影视动画色彩运用思索

影视动画色彩运用思索影视动画中融入色彩艺术是影视动画20世纪最大的成就,色彩艺术总是赋予影视动画更加斑谰的世界。

静态图片可以刻画动画人物的性格,动态图片可以营造动画的气氛和意境。

色彩通过自己的颜色来装扮影片中的人、物和具。

今天的中国,富有装饰性和艺术性的色彩已经广泛地运用于动画创造过程中,给了观众许多美的享受,但这种享受仍然是视觉效果上的,并没有从心理攻克观众。

我们要认真分析色彩心理.研究艺术主观色彩在影视动画中的应用,为中国的动画大放异彩作点贡献。

色彩心理是指通过色彩的应用,接近观众与动画的距离,超越形式放言的作用,贴近观众的心理需求。

色彩艺术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它光彩夺目,层次分明,能像语言文字那样声情并茂地处理故事情节。

一、艺术主观色彩二、影视动画中的艺术主观色彩(一)场景主观色彩(二)人物主观色彩人物主观色彩体现在影片中人物性格的刻画,为了突显影视动画中主人物奇异的个性,色彩也要进行一些主观处理。

这种主观处理体现在不同场景需要,人物的色彩发生变化。

不同情绪的需要,人物的色彩也发生变化。

在动画片<花木兰>中,花木兰这个主要人物的色彩就多处因为主观需要而作处理。

在影片开始的时候,在展现木兰的家乡场景时,运用象征木兰侠义性格的明艳色调,表现匈奴兵凶悍出场时用的是阴森冷暗的色调。

在展现烧毁军营这个场景时,导演巧妙地利用高与低间的强烈转变来加强木兰在面对险境时的无畏精神。

灰白青冷色系如雪山,是战争的象征;暗红色系如皇城,则象征威严和危险;在表现花木兰家乡场景时,温暖祥和的农家色彩,犹如水墨画般的行云流水,将中国特式的田园生活景象很好地展现了出来。

从木兰从小生活的环境中我们能也体会到花木兰的开朗活泼。

在一个大雨连绵、电闪雷鸣、风雨交加的夜晚,木兰在黑暗中作出了那个改变她人生命运的决定——代父从军,这个时候的色彩基调是代表黑夜的暗色色调,流动的夜与木兰手中的剑形成鲜明的对比.正是这样的决心,让她将世俗礼教抛到脑后,这种明亮的颜色反复在我们的眼前浮现。

影视动画场景设计中的主观色彩运用

影视动画场景设计中的主观色彩运用

影视动画场景设计中的主观色彩运用作者:高猛来源:《神州·下旬刊》2013年第06期摘要:动画创作的元素包括特殊含义和充分利用色彩表现的动画场景。

动画设计师必须充分利用主体感觉对客观事物进行正确的认识和判断并自主选择色彩,同时把握和理解颜色及其变化之间的关系。

动画场景设计中应该考虑整体和局部动画色彩的关系,某些颜色可以体现人物的内心情感世界,应该把握这种关系和空间环境的色彩,努力展现出独特的风格。

关键词:动画片场景设计主观色彩在影视动画创作过程中,除了精心设计周围环境模型元素外,整体色彩的设计是非常重要的,它是作品表达特殊意义的一种常用方法。

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颜色知觉随着主观意识的形成也逐渐加深对色彩的理解。

一、动画场景设计中主观色彩体现。

动画是一种虚拟的艺术,它的角色和场景建模是源于现实生活中的一系列艺术形象。

因此,影视动画中的色彩大多是主观的色彩,体现在动画的主观经验、主观意识和音调或场景人物的色彩氛围中。

我们都知道动画艺术具有夸张和变形的特征,其中也包含颜色夸张的漫画系列的元素。

场景设计是基于创造者主观的意识和符合主题的思想,进而创造出适合影视场景的色彩。

用场景的色调、亮度和饱和度的更改表现出夸张的变化。

例如动画片《凯尔斯经的秘密》,这部电影获得了奥斯卡提名奖,利益于该影片优美的色彩运用,导演大量使用“夸张色彩”和“变形色彩”这两个技术,描绘出一个个完美的画面,这些画面场景让观众感受到一种颜色的美,这种美是导演利用动画和色彩共同创造一个良好的效果,可以触及到人们的内心世界,使观众产生出一种认同的情绪,正因为有这样完美的思想,才创造如此完整和优美的世界。

动画场景设计中主观意识也属于与客观相对的意识范畴。

二、动画场景设计和整体色彩和局部色彩处理和关系色彩与音乐作品之间的关系具有一定的节奏。

同样,一部影视作品的整体色调也应该灵活,张艺谋的《红高粱》中红色成为主色调,表达出全国上下爱国主义活动热血沸腾。

浅议色彩在动画场景中的运用

浅议色彩在动画场景中的运用

浅议色彩在动画场景中的运用一、动画场景设计与色彩的含义动画场景设计是指动画形状的任何对象以外的角色造型设计、场景变化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场景”是一个复合词,“场”表示的是时间概念的,指戏剧、电影和电视的小段故事的每一个部分,而“景”是表空间概念的,指风景和物体。

在一部动画作品中,角色须要有本身的活动空间,不管景别如何变换,全景、近景甚至特写中,都能看到角色行走在其间的场景。

动画场景设计不是孤立于动画创作之外的,它是动画制作整体中的一个子系统。

场景设计既要有高度的创造性,又要有很强的艺术性。

色彩学家约翰内斯·伊顿说过:“无论造型艺术如何发展,色彩永远是首要的造型因素。

” 色彩的运用在动画场景中发挥着不能替代的作用。

在任何一个动画作品中,动画场景设计是整个动画片制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色彩的运用又是视觉动画场景设计的重要途径,为渲染气氛、塑造形象、丰富画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一般情况下,当今的动画片都是色彩片,这也就意味着动画的场景设计必须要结合色彩,以便施展最大限制的艺术感染力。

正确的色彩设计是场景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牛顿著述《光学》中,揭示出光和色的奥秘,从理论研究的角度,为颜色的理论研究和实际运用提供了科学依据[2。

色彩在历史的沉淀和积累中演变,逐步形成了一些共同的认知和固定的解释,让一些色彩和色彩搭配变成了特殊的概念和特征。

二、色彩在动画场景设计中的作用动画是一个富有想象力的视觉表现形式。

从美学的角度来看,外形柔美,色彩艳丽,构图变换多样形成了丰富多彩的画面成果,能给观众以视觉的美感,动画艺术设计师的任务是创造美感来最大程度的吸引观众。

1.色彩运用对故事情节的作用一部动画作品的好坏,与动画的故事情节是分不开的。

首先要有一个好的剧本,一个吸引人的剧情,才能引起观众的观赏欲,其次要有和谐漂亮的色彩烘托,才能让动画更加生动,更加吸引观众。

《大闹天空》中孙悟空在花果山中,绿树蓝天,水清花开,场景的色调很是明亮欢快,无忧无虑,在托塔李天王奉玉帝之命,带着十万天兵天将来捉拿孙悟空时,场景一下子就变的灰暗起来,乌云密布,鲜亮的色彩都被覆盖,在这种对比强烈的色彩环境下,营造出了一种紧张刺激的氛围,让观众为孙悟空处境担心起来,引发观众的情绪变化,在情节处理上,影片注意配合剧情发展,节奏明快,色彩鲜明,快人快语,让观众心驰神往,叹为观止。

浅析动画设计中的色彩运用

浅析动画设计中的色彩运用

图1 大圣的形象对比是我们炎黄子孙特有之色。

而对于大圣落魄潦倒时的着装颜色搭配,浅米色更加贴近民众生活。

我们可以想像出麦子在初长成时需要农民辛勤劳作才能成熟,这里上衣的配色暗示着大圣需要经历磨练最终去除浑身的戾气和对世俗的厌弃。

浅蓝紫的裤子配色中,蓝色象征着大海,无边无际的展望,是自由的象征,在中国传统里,紫色是王者的颜色,如北京故宫又称为“紫禁城”,亦有所谓“紫气东来”。

这里传递出即使大圣流落民间,但本身的高贵依旧永存。

通过着装的变化、颜色的变换而展示出人物的魅力,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色彩对动画人物的设定具有重要的作用。

综上所述,动画设计师在设计作品的色彩搭配时需要考虑作品受众的年龄、喜好、文化积累等特点,根据作品受众的不同需求进行配色,从而优化作品色彩搭配,使之为作品的传播和发展助力。

1.2 在角色结构方面对于角色结构,我们可以很清楚地了解在美术中,在写生头像时,根据光影关系我们可以给所绘制的画面增加立体效果,而我们只能通过手中的铅笔来表现暗面、灰面、浅灰面、亮面、高光,这样一来,呈现出来的作品具有多种色彩,有了立体效果。

在动画中,我们需要板绘在电脑上合成整个动作或者表情的系列动画,这里通过颜色的深浅变化就很容易地解决了我们的困扰。

例如江流儿这个角色,角色的-22-23--Vol.43/No.10/Westleather脸部轮廓就需要通过一个色系的颜色不同深浅来变现空间上的关系,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脸上的颜色,肉色接近真实皮肤的颜色,对于脸颊用了轻微的又深于皮肤颜色的浅粉色,考虑到儿童脸上粉嘟嘟的样子,这里对角色的脸颊部位又进一步进行颜色的加深,体现出脸部的弹性。

对于动画中不同的角色设计,配色也是不同的,所给观众的效果自然不一样。

总的来说,对于色彩理论和实践,我们必须把握其合理性和科学性,这样我们才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同时在叙述影片的情节过程中更好的表达故事,展现内心的活动及审美。

2 场景与色彩动画里的每一个场景无非就是交代故事的背景和当时所处的生活状态,而故事里的角色所做所为也仅仅受限于这个场景。

主观色彩对影视动画场景设计分析论文

主观色彩对影视动画场景设计分析论文

主观色彩对影视动画场景设计分析论文主观色彩对影视动画场景设计分析论文动画设计工作是在故事板的基础上,确定背景、前景及道具的形式和形状,完成场景环境和背景图的设计、制作。

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主观色彩对影视动画场景设计分析论文,欢迎大家参考借鉴。

摘要:色彩在影视动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动画设计师应当学会运用主观色彩,把握好审美需求与动画主题之间的关系,以期展示丰富的动画艺术效果,增强动画的表现力度,进而设计出完美的作品。

本文主要从色彩的设计定位、重构与采集,运用色彩架构动画场景空间,运用色彩传情达意三个层面来简要阐述主观色彩在影视动画场景设计中的应用。

关键词:影视动画;场景设计;主观色彩;应用一、主观色彩在影视动画场景设计中的作用1.突出画面美在影视动画作品的设计中,色彩的表现形式具有高度的自由性以及强烈的画面感。

设计者只有灵活自由地运用色彩,才能发挥出色彩的作用,凸显出作品的画面美,使观众体会到作品的魅力与风格。

在刻画人物性格时,不同的人物搭配不同的色彩氛围,色彩的对比运用能够使多种人物角色在同一空间表达情绪,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2.展现情感美观众具有联想感悟的能力,影视动画作品中可以利用不同色彩的特定氛围和情绪基调来刺激观众的视觉神经,形成画面色彩的整体倾向性。

色彩能够表现剧中人物的心理和情感特征,合理利用色彩可以使观众与剧中人物的情感产生共鸣。

在不同的影视题材中灵活使用色彩,不仅能够达到以景动人、情景交融的效果,而且能够引导观众体会剧中人物的情感[1]。

3.增强运动美在影视动画作品设计中,色彩的调和和对比是相互关联的,色彩太过统一,整个场景过于温和,不能突出重点;色彩对比过度,画面过于浮夸,不协调。

要灵活运用色彩,才能充分展现作品中时间和空间的转变。

设计者可以利用色彩的变化表现出忽明忽暗的天空,表现出角色由高兴到失落、由暴躁到温柔的情感特征,使画面具有动态感,让观众产生如身临其境般的真实感受。

二、影视动画场景设计中主观色彩运用分析在影视动画场景设计中,设计者需要对色彩进行采集、重构和设计定位。

浅谈动画设计中的色彩运用

浅谈动画设计中的色彩运用

浅谈动画设计中的色彩运用动画设计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视觉传达方式,色彩在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色彩不仅仅是为了美感,更重要的是通过色彩设计能够传达出动画片中所蕴含的情绪和信息,为动画片设计带来更加立体、丰富和鲜明的表现。

那么在动画设计中如何运用色彩呢?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色彩运用在表现情绪中的作用色彩在动画设计中是情感表现的重要手段之一。

比如,在表现快乐、温暖的情感时,可以运用红、黄、橙等暖色系调配,通过这些色彩运用传递出既感性又丰富的情感信息。

反之,在表现悲伤、沮丧、紧张等情感时,可以运用冷色调,如蓝色、灰色、黑色等,来表现出内心深处的痛苦和无奈。

二、色彩在角色设计中的作用在角色设计中,_color_ color=blue色调和配色的设计可以为角色增添个性和特色。

比如,在动画片《熊出没》中,熊大的特色黄色帽子和蓝色外套设计,形象独特,非常容易被观众记住。

而小熊们身上的色彩,则大多采用鲜艳、明快的颜色,让它们活泼可爱,非常符合儿童喜欢的调调。

运用冷色调、暖色调,以及不同鲜明度的颜色搭配,不仅能够表现穿着打扮的不同,还能够表现出角色的性格特点。

在背景设计过程中,色彩的应用不仅要注重层次和立体感的创造,更要注重背景和主角之间的和谐配合。

背景中的色彩不仅要跟角色、剧情、场景等相搭配,还要突出主角的出场和关键事件的发生。

比如在动画片《小鳄鱼达达》中,清静优雅的背景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主要是通过地面上的石头和绿色的植被来点缀,在给人以美的享受之外,还给人带来一种安静与平和的状态,让人赏心悦目、心情愉悦。

颜色的选择和运用还可以传达动画片的意境和氛围。

比如在动画片《功夫熊猫》中,动画画面的色彩运用相当成熟,蓝色、红色、白色等颜色组成的画面更突显中国传统文化和功夫文化的内涵和特点,一些画面色彩还受到了包装色彩的影响,比如一些黑市贩子名义下的跑商团队出现的时候,它们的服装和随行车辆可以看出软渠区的颜色偏暗,暗示了它们的黑暗阴霾特点。

浅析色彩在动画场景中的视觉感受

浅析色彩在动画场景中的视觉感受

浅析色彩在动画场景中的视觉感受作者:王秒白建强来源:《文艺生活·下旬刊》2016年第12期摘要:色彩是动画片场景中最重要的构成要素之一,对动画片情绪的渲染、内容的表达、意境营造等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色彩;情感;作用;应用方式中图分类号:J9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36-0123-01一、动画场景设计中的色彩特征1.地域特征。

世界上不同国家、地域的人们对色彩有着自己的喜好。

在中国,人们对红色和黄色比较喜爱。

中国黄色代表权力的象征,红色代表着喜庆。

红色的使用如节日,婚宴重要场合等;但在很多国家的人们忌讳红色,如泰国人认为红色是不吉利的颜色;而非洲人一般喜欢纯度较高的原色等。

那么设计师在设计动画场景用色时,首先要分析色彩的地域特征,了解不同国家人们对色彩的偏好。

①2.色彩的情感特征。

人们对色彩的认识方式,经过时间的推移累积,慢慢形成了自己的审美观点,有了自身对颜色的主观判断和认知能力。

我们要深入了解色彩的象征性和暗示性,积极运用色彩的这些情感特质,使观众在观看动画片时,能引起心理上的共鸣。

一般来说,红色画面代表着快乐激情,让人感到温暖。

蓝色给人安静,凉爽的感觉。

灰色使人感到压抑等等。

所以,动画场景色彩可以展现环境语言,形成某种特定的情感氛围,影响到观众的心理,从而达到升华主题的作用。

二、在动画场景设计中色彩的作用1.客观色彩在动画场景设计中的作用。

客观颜色是客观存在生活中各种物体本身的色彩,主观色彩指的是在客观颜色的基础上,根据动画剧情要求和个人主观意识所创作出来的色彩。

客观色彩就是自然界真实存在的各种物体色彩,是设计师创作的原始素材。

在动画创作中,虽说主观色彩和客观色彩一般是相互影响、交叉融合在一起的,但动画作品首先应了解客观存在的色彩,然后根据剧情发展需要对“客观颜色”进行深化加工,形成符合作品发展需求的“主观色彩”。

如动画场景中,一般都以客观存在的物体颜色为基调,根据剧情需要和设计师的主观意识适当加以改造,形成更具视觉冲击力的场景色彩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 众 文 艺
67
摘要:动画场景设计中的主观色彩运用,是动画场景色彩设计中理性筛选刻画对象的基本能力,是提高动画场景设计效果的重要手段,主观色彩的训练,是学习动画场景设计事半功倍的捷径。

关键词:主观色彩;动画场景;作用;训练
应用动画场景设计中主观色彩的运用,是从事动画场景设计教学的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功。

色彩给我们生理的认知,更是我们的精神家园。

心理的联想是人们在生活中的感知和经验积淀的情感体现,一个初生婴儿从对火、太阳光的感知,到对温暖色调的情感联想,是自身对事物的经验。

因此,强烈的精神感光通过自身的联想可以引发另外一种相适的感受。

温暖、卑鄙、恐怖、活泼、动力、羡慕等人类的思想情感,可以在色彩中相对应,这正是色彩语言在视觉艺术中的奥妙所在。

一、主观色彩在动画场景设计中的作用
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独特的艺术,因而,艺术是有风格的。

主观色彩意识在动画场景设计中,范畴是属于自我认知的方面,与“客观因素”相对应。

根据对实际画面的反复参照观察,从而在自身感观上的意识。

将动画场景设计之中这种自身感观的意识的运用,每一个设计者就便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画风与个性。

比如在动画片《萤火虫之墓》中,作为影片场景的“小镇”,场景的色彩搭配,把日本明治时代的怀旧风格体现的淋淋尽致,运用日本固定的的朱红、草绿、蓝绿和黑色做对比,这种色彩体系在日本的浮世绘和神社里面得到广泛的运用,体现了民族和社会的时代特征。

同画一个景物时有了主观意识的发挥和存在,才会使许多设计师色彩的感觉绝然不同。

色彩具有使人心理联想的特征,可以达到人的精神共鸣。

制作动画中需要的情绪,如美好、高兴、忧伤、希望、恐怖等,可以通过色彩的运用来表达。

结合于音乐在色彩中的共鸣,使得动画片的感染力远远超越于绘画作品,对色彩动画场景设计的初学者来说,只注重外形的刻画,把动画场景设计画得逼真具体,不对实际的场景进行系统的分析,不对其进行取舍,而忘掉了起主导地位的色彩颜色设计,这也是初学者的通病,这是动画场景设计色彩的大忌。

在户外的学生写生训练中,因客观条件不能满足画面的需要时,你的主观色彩意识就会起主导作用了,它根据作者在日常的生活阅历,以及对色彩的认识学习的理解,从而构成另一种与现实不一致的色彩画面,对色调及光源和暗面进行一些调整,使主题突出,形成画面的视觉效果,达到作者传递的艺术作品的美感享受,从而使画面达到作者理想型的完美与合理。

二、如何训练动画场景设计中主观色彩意识
色彩除了可以控制人的情绪表现出强有力的作用外,也具有寓意和象征功能。

色彩意识在进行色彩写生训练时,既要加强对学生进行基础理论的教育,更要加强学生的实践观察能力训练,例如光与色、色彩的分类、色彩的感情特征等训练。

根据不同程度的训练计划与目标设置不同特点的学生,在这方面不要过于着急,循序渐进。

但是要将户外色彩写生整体观察力的训练,放到首要位置。

其次,训练学生在景物场景中的判断力和复杂的敏锐辨析能力,以及冷暖色彩的搭配运用取舍结合,调整色彩的协调能力训练,养成主观意识的感知。

大自然的变化,光线的强弱冷暖无一相同,在这缤纷绚丽的环境中展示动画场景设计色彩的奥妙和魅力。

作为动画场景设计艺术,无论是写生还是创作,它与摄影最大的区别,就是在观察景物时,相机只能按照实际的场景通过像素的大小抄袭,而绘画可以更有灵活的主动的选择性,作者认为不该有的可以主观地对其进行删减,从而达到画面效果的整体颜色协调与完美性,体现出设作者的色彩修养。

总之,现实的色彩环境中,自然界千变万化的色彩现象及景物如何观察和研究,如何体验色彩神奇的变幻规律和解读光照,达到动画场景设计色彩表现的主观色彩意识,是要学习的目标,也是今后要讨论的话题。

学会修补色彩关系,还原场景的色彩明暗和冷暖倾向,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色调。

例如,我们在皖南写生时,就让学生在同一位置作画,然后拍一张照片进行对比分析,观察同一景物写生在经过主观色彩意识处理后,与实际画面的色彩冷暖、强弱差异和效果,理解色调变化的技巧,测试学生是否掌握写生中主观色彩意识的运用能力,通过多幅色彩练习,大有裨益。

在实地教学中,我们把景物概括成天、地、物三大块色区,归纳成三个不同深浅层次的变化空间,舍去影响整体效果的某些局部,或减弱它们的色彩对比,使天、地、物三大块色彩在对比中求得和谐与统一。

这主要是对画面上物体的重新排列组合,构成完美的画面,将不同物体迁移至画面所需位置,因天气的变化重新组织光源色、环境色,将景物的受光、背光、反光进行适应新环境的主观色彩处理,让该景物在特定的光线环境中呈现出丰富而细腻的色彩变化。

这种将甲地景物移植到乙地画面上的教学方法,我们称之为动画场景设计写生的“蒙太奇”法,意在追求画面的丰富色彩和整体效果。

三、动画场景设计中主观意识的应用
在动画场景设计实践中,不仅要重视素描课程,保证形体的准确性,还要注重色彩写生课程的实践。

要求学生做到理解色彩的基本原理及规律,娴熟地运用主观色彩意识的艺术规律,有助于学生对其它专业设计课程的学习。

这种能力运用的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自身生活环境、生活经验、受教育程度等。

它取决于个人健全的神经及健康的心理因素,以及对事物的组织能力。

主观色彩意识的应用成熟与否,直接影响到在场景调度、动画场景设计、分割重组构成、视觉元素的表现等,为了达到最大的视觉满足,也可以将色彩分割组合生成新的视觉色彩关系。

可以说,动画场景设计中,主观色彩的应用能力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作者的作品的质量,也是从事动画场景设计专业必备的技能,它能推动动画场景设计领域的艺术创造活动,完成更新更美的动画场景设计作品,从而培养出一批能适应现代动画市场需求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俄)康定斯基.《艺术中的精神》.李政文、魏大海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北京,2003.
浅析主观色彩在动画场景设计中的运用
周艳燕 孙迎春 (河北美术学院 河北新乐 050700)
的设计,反而会导致视觉流程混乱,造成视觉疲劳。

有序设计,准确把握整体和部分的关系,视觉手段的适度运用,才能达到好的传达效果。

因此,优秀的电子书设计,应该是书籍内容表达准确,信息流程清晰,注重书籍文化内涵、艺术品位和设计的人性化。

参考文献:
[1]龙真.传统书籍与电子图书的并存——解读数字时代电子图书设计的特征[J].饰.2006, (2)
[2]张勇.数字时代的书籍设计之路[D].东南大学,2009.
[3]高英强. 信息时代的电子书及设计[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2008, (1).[4]吕敬人.书艺问道[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6
[5]杉浦康平.亚洲的书籍、文字与设计[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
作者简介:
肖洒,女,重庆工商职业学院教师。

理论研究・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