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离你有多远

合集下载

这些关于癌症的说法是谣言

这些关于癌症的说法是谣言

这些关于癌症的说法是谣言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谣言也愈发猖獗。

尤其是有关癌症的谣言,更是让人们听之色变。

这些谣言不仅误导了很多患者,还让他们错失了最佳治疗时机。

下面我们一一来揭穿这些关于癌症的谣言。

1. “癌症是遗传的,只有基因有问题的人才会得癌症。

”事实上,只有5%至10%的癌症是由遗传因素引起的,多数癌症是由体内自然环境、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等因素引起的。

所以,让自己的生活健康,控制体重,定期进行体检,是降低癌症风险的有效途径。

2. “疫苗引起的癌症比自然感染更严重。

”疫苗是最有效的预防措施之一,没有疫苗,许多人就会失去生命或残疾。

而疫苗是通过在人体内引入弱毒株,激活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来进行预防的,疫苗并不会引起癌症。

3. “使用手机会导致脑癌。

”目前的研究结果显示,手机辐射对于导致脑癌的风险只有非常微小的贡献。

与辐射量有关的疾病也是非常罕见的。

患者应合理使用手机,特别是在人口稀少、网络信号不良的情况下不要在手机上长时间使用。

4. “饮用苦瓜汁能够治疗癌症。

”虽然苦瓜被认为有助于控制血糖和预防癌症等功效,但是饮用苦瓜汁并不能治疗癌症。

癌症需要的是科学标准化治疗,患者在接受治疗时应该选择正规的医疗机构,并按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

5. “黄芪和灵芝等草药能够治疗癌症。

”黄芪和灵芝等中草药被认为有提高免疫力的作用,但并不能治疗癌症。

中药合理使用,需要遵循专业医生的用药建议和正确用法,而不是将中药当成治疗癌症的方法。

6. “化疗的副作用比治疗本身更糟糕。

”化疗是常见的癌症治疗方法,虽然存在副作用,但是临床实践证明,化疗的帮助仍然极大。

与化疗相比,副作用较轻的是运动、跳舞等身体良好的方式,需要注意的是,不提倡使用那些不知道来源和成分的不明处方。

7. “大量摄入维生素C可以防止癌症。

”尽管维生素C在人体内有很多重要的生理作用,包括增强免疫力、抗氧化等等,但是并没有明确的证据表明大量摄入维生素C可以防止癌症。

因此,无论是维生素C还是其他营养物质,都需要摄入适量,而不是过度摄入。

癌症的发生与环境有关系

癌症的发生与环境有关系

癌症的发生与环境有关系世界卫生组织(WHO)研究得出,全球因癌症死亡的人数每年都在不断地增加。

癌症无情的吞噬着人类的生命,使许多人“谈癌色变”。

人类为了摆脱癌症的魔掌,在不断地同癌症作斗争。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要想打败癌症就要了解它,将它研究透,才能对症下药。

但在研究过程中,人们不断发现这个过去认为病因不明、神秘莫测的凶恶病症,主要不是人们以往所熟悉的细菌、病毒或寄生虫等原因引起的,而是与人们所生活的环境有着很大的关系。

这个结论让所有人都大吃一惊,有些癌症研究者甚至表示:90%以上的人类癌症是由环境因素引起的。

可以说,现代的许多疾病都不是自然发生的,几乎可以说是人工造成的,其中威胁生命最为严重的癌症制造者就是我们人类。

环境的污染造成了癌症患者数量的直线上升,有八至九成的癌症都与环境污染有关。

可见,环保和健康、环境和癌症息息相关,若想要斩除病根,就得从环境开始,减少污染。

癌症,大多是由环境引起的纵观世界,癌症的发病原因有多种,有人体本身的遗传因素,也有饮食方式与生活习惯方面的因素,还有地理环境及污染状况方面的因素。

研究发现,其中最主要的致癌因素就是环境的改变。

癌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存在着明显的地区差异。

例如,胃癌以日本、智利、冰岛的发病率最高,北美、大洋洲国家最低;食管癌以中国和新加坡发病率最高,欧美各国较低;印度口腔癌高发;以色列妇女的乳腺癌比日本妇女高8倍等等。

由此不难看出,癌症的发生和发展与人们所生活的地理环境有很大的关系。

癌症的地区差异性表明某些地区的水土中可能含有天然致癌物质。

例如在河流下游三角洲平原地区,地层以冲积物质为主,气候湿润,雨量充沛,潜水水位高,地表水和地下水都很丰富。

但因其地势较低,流水不畅,再加上人口众多,工业发达,环境污染严重,空气和水质恶化,往往是肝癌的高发区。

研究者还发现,癌症的发病与日常饮水有着很大的关系。

据调查发现,很多岩溶地区癌症的发病率很高。

即使当地的降水量丰富,但由于其地形比较特殊,所以地壳水严重缺乏,居民大多饮用塘水和塘边的井水,部分居民饮用河水、沟区、山渠水,因水质不良而导致癌症频繁发生。

癌症的10个真相医生绝不会告诉你的秘密

癌症的10个真相医生绝不会告诉你的秘密

癌症的10个真相医生绝不会告诉你的秘密癌症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对患者和家人来说都是一次巨大的打击。

在面对癌症的治疗过程中,不少人会依赖医生的指导和建议。

然而,有些关于癌症的真相,医生可能不会直接告诉患者。

本文将揭示癌症的10个真相,这些是医生可能不会主动告诉你的秘密。

第一,每个人的癌症病情是独一无二的。

尽管同一种癌症可能在不同个体上有类似的症状,但每个人的生理和情况都是不同的。

因此,每个人的治疗方案与预后也会有所不同。

第二,医生无法确定治疗方案的成功率。

尽管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临床经验提供治疗建议,但实际上他们无法确切预测治疗的结果。

治疗的效果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患者的身体状况、癌症类型和病程等。

第三,化疗可能会引发其他健康问题。

化疗是一种主要的癌症治疗方式,但同时也会对患者的免疫系统和整体健康状况造成一定负担。

化疗可能导致恶心、脱发、疲劳等不良反应,同时还会增加感染风险和其他长期健康问题的可能性。

第四,适当的营养对癌症患者至关重要。

饮食对癌症患者的康复和治疗过程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医生可能会忽视这一点。

合理的饮食可以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减轻治疗的副作用,并促进康复。

第五,心理状况对治疗效果有重要影响。

癌症患者常常面临着各种心理压力和焦虑,这些情绪状态对治疗的效果和康复过程有着直接的影响。

然而,医生往往只关注体征和病情,而忽视了患者的心理健康。

第六,癌症的复发是一种常见现象。

尽管在治疗期间癌症可能会有所缓解,但复发是一种常见的现象。

医生可能不会主动提及复发的可能性,这样可以避免对患者造成不必要的焦虑。

第七,疗效评估可能存在误差。

医生通常根据肿瘤的大小和数量来评估治疗效果,但这种评估方法可能存在一定误差。

其他因素如肿瘤的生物学特征和患者的整体状况等,对治疗效果也有很大影响,医生往往不会深入解释这些细节。

第八,临床试验可能是一种治疗选择。

除了传统的治疗方式,一些癌症患者可能符合参与临床试验的条件。

健康生活远离癌症

健康生活远离癌症
癌,而女性的体脂比男性高,对酒精的消耗也就比男性 更多,因而喝酒对女性的危害比男性更大。
7.保存、加工、制作
限制盐 高盐饮食会增加胃癌的危险 每人每天不超过6克盐(5克) 避免盐腌食品 少吃剩菜 三餐规律
食物贮藏
不要食用在常温下存 放时间过长、可能受 真菌毒素污染的食物。
黄曲霉毒素:原发性 肝癌
克 , 患 胃 癌


克 ,
危 险
入 量
患性

胃可
○ 100
400
150
处吃 ?蔬
菜 有 什 么 好
特别推荐具 有抗癌作用 的食物
胡萝卜、红薯(马铃薯)、菠菜、杏、甜 瓜
番茄 花椰菜、甘蓝(卷心菜)、莴笋; 大蒜、洋葱、大葱; 大枣、猕猴桃、香菇(菌类)、芦笋 全麦、糙米、燕麦
特别提醒
十大恶性肿瘤发病率排序
男性发病前十位(占86%) :肺癌、胃癌、肝癌、结肠/直肠 癌、食管癌、膀胱癌、胰腺癌、白血病、淋巴癌、脑肿瘤 女性发病前十位(占82%) :乳腺癌、肺癌、结肠/直肠癌、 胃癌、肝癌、卵巢癌、胰腺癌、食管癌、子宫癌、脑肿瘤
食管癌
吞咽食物有迟缓、滞留或轻微梗噎感,可自行消退, 但数日后又可出现,反复发作,并逐渐加重。 或在吞 口水或吃东西时,总感觉胸骨有定位疼痛。 平时感觉 食管内有异物且与进食无关,持续存在,喝水及咽食 物均不能使之消失。
身体活动
坚持体力 活动
每天应进行约1小时的快走或类似的运
○ 动量;
每星期至少进行1小时出汗的剧烈运动。
有充分证据表明可以预防结肠癌,可能
○ 预防肺癌和乳腺癌,以及可预防那些与 ○ 肥胖有关的癌症。
哪些运动是有氧运动?
特点:强度低、有节奏、不中断、持续时间较长。 快走、慢跑、游泳、健身操等; 不是的有:散步、做家务等达不到强度;

癌症的10个真相医生绝不会告诉你的秘密

癌症的10个真相医生绝不会告诉你的秘密

癌症的10个真相医生绝不会告诉你的秘密癌症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它是导致全球死亡率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之一。

我们往往追求医生的建议和治疗,希望能够击败这个可怕的疾病。

然而,有些关于癌症的真相医生却从不会告诉你。

下面是癌症的10个真相,它们可能对改善我们的健康和疾病治疗提供帮助。

第一,饮食是重要的。

虽然医生通常会讲述关于癌症治疗的药物和手术,但他们很少提及饮食的重要性。

饮食直接影响到我们的免疫系统和身体的能量水平。

饮食应该富含蔬菜和水果,避免过多摄取加工食品和含糖饮料。

第二,癌症治疗不仅仅是化疗和手术。

化疗和手术是常见的癌症治疗方式,但是他们的副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医生也对其他更自然的治疗方式进行研究,如中药、针灸和饮食疗法等,并取得了一些积极的结果。

第三,情绪对癌症的影响非常大。

情绪的稳定对癌症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积极的心态和情绪能够增强机体免疫能力和身体抵抗力,对治疗和康复有着积极的影响。

第四,预防胜于治疗。

癌症的预防比治疗更加重要。

远离吸烟、健康饮食和规律的锻炼等可以降低患癌症的风险。

因此,定期体检和预防措施的采取是非常必要的。

第五,沟通是重要的。

与医生和家人之间的良好沟通对癌症患者的康复有着巨大的帮助。

及时与医生沟通疾病的进展和治疗效果,能够让医生更好地调整治疗方案。

第六,化学物质的危害。

我们身边的化学物质对癌症的发生有一定的影响。

长期接触有毒化学物质的工作环境和食品,很容易增加患癌症的风险。

减少这些有害物质对我们的身体有着积极的影响。

第七,癌症并不总是遗传的。

虽然遗传因素是癌症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并不是所有癌症都是遗传的。

饮食、环境和生活方式等都与癌症的发病率有关。

第八,自我治愈是可能的。

虽然官方医学界并不承认自我治愈的可能性,但是有很多病例证明了自我治愈的可能性。

积极的心态、健康饮食和良好的生活习惯都有助于患者的自我治愈。

第九,医生并不总是对的。

虽然医生具有专业知识和丰富的经验,但并不代表他们的意见一定是正确的。

肿瘤离我们有多远

肿瘤离我们有多远

惹胃癌的那些习惯 关键词:三餐、腌制、烫
三餐不定:有调查显示,经常三餐不定时者发生胃癌的危险性是正常人群的1.3倍。胃是一 个“守时”的器官,一天中胃液的分泌存在生理性的高峰和低谷,以便于及时消化食物。胃酸 和胃蛋白酶如果没有食物中和,就会消化胃黏膜本身,对胃黏膜造成损害。 喜食烟熏、腌制食物:腌肉、熏鱼等加工肉类制品中含有大量亚硝酸盐,极易形成亚硝酰胺 ,在胃中直接诱发肿瘤,这也是沿海地区胃癌高发的原因。瑞典科学家发现,每天摄入加工肉 类制品的量每增加30克,患胃癌的几率就提高15%—38%。 吃得太烫:人体消化道黏膜非常娇嫩,只能耐受50—60℃的食物,超过这个温度,黏膜就会 被烫伤。如果经常吃过烫的食物,黏膜损伤尚未修复又受到烫伤,反复地烫伤、修复,会引起
外部因素主要是指环境污染,主要有: 1.大气污染:卫生部门调查显示,相对于农村居民,城市人口得肺癌 的比率明显偏高,这是因为城市居民更多受到环境的影响,汽车尾气和工 业污染相较农村多一些。另外,大气污染与吸烟可能还会对癌症的发病起 到互相促进的作用。现在的居家装修污染也是导致肺癌的一大原因。很多 室内装修材料含有苯等化学物质,也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2.职业因素:长期接触石棉、铬、镍、氡、砷等物质的职业人群,其 肺癌发病率会明显高于其他人。
演员傅彪 因肝癌去世
做好四点防肝癌 打疫苗:疫苗接种是最实际和有效的方法,主要是乙肝疫苗接种。有研究 显示,全民性乙型肝炎疫苗接种,可在10年后有效地把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 原携带率由10%降低至1.3%。并在16年后使肝癌发病率明显降低。 不吃发霉食物:产生黄曲霉素的真菌主要生长在潮湿的热带和亚热带,能 使玉米、花生和其他粮食霉变,因此要避免食用这些发霉的食物。 控制情绪:情绪、工作压力,尤其是不良心态对免疫系统有较大的打击, 火上浇油。不少人在得知自己感染了乙肝病毒后,恐惧、抑郁,整天不思茶

人体最易得癌的器官

人体最易得癌的器官

人体最易得癌的器官预防癌症,从生活做起!健康的身体需要细心呵护,癌症离你有多远,我们永远都无法知晓。

但可以通过日常调理和保健,让癌症离我们远点。

1、肺——肺部最脆弱:无论男女,排在首位的都是肺癌。

为什么肺部会如此脆弱呢?“就目前的致癌原因分析,主要有两点,第一是吸烟。

据统计,30%的肿瘤发病都与长期吸烟有关,其中关系最密切的就是肺癌。

2、乳腺——乳腺癌最常见:乳腺癌是世界上女性最常见的癌症。

发生因素主要有:吃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精神压力大、晚婚晚育等。

3、胃——最易忽视:胃癌是世界上第4位最常见的癌症,而每3个病例中就有2个是男性。

除了盐、盐腌食物、红辣椒、加工肉类、烟熏食物、烧烤动物食物等是胃癌发生的原因外,胃黏膜的改变以及萎缩性胃炎也可导致胃癌发生。

另外,“共餐”也会增加胃癌直接诱因幽门螺旋杆菌的传播机会。

因此,甚至有人把胃癌归为了传染病。

4、膀胱——憋出来的癌:膀胱癌是世界上第10位最常见的癌症。

研究表明,饮用水中的砷是膀胱癌发生的原因之一,此外,常憋小便也能增加该癌发生的风险。

5、淋巴:淋巴和造血系统的癌症主要包括淋巴瘤、白血病和多发性骨髓瘤。

这组癌症与肝癌并列为世界第6位高发癌症。

环境污染、病毒感染以及肥胖是导致该癌发生的原因。

6、肝——喝出来的癌:肝癌是世界上第6位最常见的癌症。

目前有证据表明,“乙肝病毒”,食用被黄曲霉毒素污染的谷类和豆类,同时,长期饮酒都是导致肝癌发生的直接原因。

7、食管——吃出来的癌:食管癌是世界上第8位最常见的癌症。

导致食管癌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喜欢吃烫的食物,比如常饮热茶等。

此外,吸烟、肥胖、食用加工肉类等因素是直接诱因。

胃酸反流也是增加食管癌的危险因素。

8、胰腺——富贵病:胰腺癌是世界上第13位常见癌症,是癌症中“富贵病”的代表,肥胖和糖尿病都会导致该病发生。

9、大肠——最危险:这是世界上第3位最常见的癌症。

红肉、大量饮酒(仅指男性)、高温油炸食物、常忍便意等,都有可能导致大肠癌。

健康之路2017全集

健康之路2017全集

健康之路2017全集•20170621《健康之路》 20170621 顺时养出健康来·夏(一)•20170620《健康之路》 20170620 五脏都怕啥(五)•20170619《健康之路》 20170619 五脏都怕啥(四)•20170618《健康之路》 20170618 五脏都怕啥(三)•20170617《健康之路》 20170617 五脏都怕啥(二)•20170615《健康之路》 20170615 女人如花全靠它•20170614《健康之路》 20170614 这些头痛要警惕•20170613《健康之路》 20170613 孩子腹泻巧应对(下)•20170612《健康之路》 20170612 孩子腹泻巧应对(上)•20170611《健康之路》 20170611 糖尿病用药大拷问(下)•20170610《健康之路》 20170610 糖尿病用药大拷问(上)•20170609《健康之路》 20170609 看手辨健康(下)•20170608《健康之路》 20170608 看手辨健康(中)•20170607《健康之路》 20170607 看手辨健康(上)•20170606《健康之路》 20170606 别让它蒙上你的眼•20170605《健康之路》 20170605 你早更了吗•20170604《健康之路》 20170604 肝癌其实防得住•20170603《健康之路》 20170603 女人养生贵在通(下)•20170602《健康之路》 20170602 女人养生贵在通(上)•20170601《健康之路》 20170601 胆结石的祸与惑•20170531《健康之路》 20170531 颈肩腰腿痛之谜•20170530《健康之路》 20170530 俗语中的养生智慧(下)•20170529《健康之路》 20170529 俗语中的养生智慧(中)•20170528《健康之路》 20170528 俗语中的养生智慧(上)•20170527《健康之路》 20170527 血管堵了该咋办•20170526《健康之路》 20170526 血管藏“炸弹” •20170525《健康之路》 20170525 危险的误吞•20170524《健康之路》 20170524 十八般武艺巧斗痔•20170523《健康之路》 20170523 中医对症止腹泻•20170522《健康之路》 20170522 便秘就是上火了吗•20170521《健康之路》 20170521 补品你吃对了吗•20170520《健康之路》 20170520 中医减肥有门道(下)•20170519《健康之路》 20170519 中医减肥有门道(上)•20170518《健康之路》 20170518 藏在身边的致癌雷区•20170517《健康之路》 20170517 中医教你养孩子(下)•20170516《健康之路》 20170516 中医教你养孩子(中)•20170515《健康之路》 20170515 中医教你养孩子(上)•20170514《健康之路》 20170514 是是非非胆固醇(下)•20170513《健康之路》 20170513 是是非非胆固醇(上)•20170512《健康之路》 20170512 心梗信号早知道•20170511《健康之路》 20170511 扶正祛邪除顽疾(四)•20170510《健康之路》 20170510 扶正祛邪除顽疾(三)•20170509《健康之路》 20170509 扶正祛邪除顽疾(二)•20170508《健康之路》 20170508 扶正祛邪除顽疾(一)•20170507《健康之路》 20170507 想健康做减法(下)•20170506《健康之路》 20170506 想健康做减法(上)•20170505《健康之路》 20170505 肠胃也会闹情绪•20170504《健康之路》 20170504 找对根源去头屑•20170503《健康之路》 20170503 掉头发就是肾虚吗•20170502《健康之路》 20170502 白发变黑有门道•20170501《健康之路》 20170501 养生先养气(四)•20170430《健康之路》 20170430 养生先养气(三)•20170429《健康之路》 20170429 养生先养气(二)•20170428《健康之路》 20170428 养生先养气(一)•20170427《健康之路》 20170427 有种痒叫湿疹•20170426《健康之路》 20170426 最强急救(下)•20170425《健康之路》 20170425 最强急救(中)•20170424《健康之路》 20170424 最强急救(上)•20170423《健康之路》 20170423 日子就要润着过(下)•20170422《健康之路》 20170422 日子就要润着过(上)•20170421《健康之路》 20170421 七大法宝防乳癌(下)•20170420《健康之路》 20170420 七大法宝防乳癌(上)•20170419《健康之路》 20170419 癌症其实防得住(五)•20170418《健康之路》 20170418 癌症其实防得住(四)•20170417《健康之路》 20170417 癌症其实防得住(三)•20170416《健康之路》 20170416 癌症其实防得住(二)•20170415《健康之路》 20170415 癌症其实防得住(一)•20170414《健康之路》 20170414 中医清法调睡眠•20170413《健康之路》 20170413 中医消法理脾胃•20170412《健康之路》 20170412 中医汗法抗过敏•20170411《健康之路》 20170411 小心帕金森病找上你•20170410《健康之路》 20170410 别让心脏老得快•20170409《健康之路》 20170409 春季最怕肝火旺•20170408《健康之路》 20170408 春防过敏有妙招(下)•20170407《健康之路》 20170407 春防过敏有妙招(中)•20170406《健康之路》 20170406 春防过敏有妙招(上)•20170405《健康之路》20170405 “看相”识怪病•20170404《健康之路》 20170404 清明养生吃什么•20170403《健康之路》 20170403 天生一对养五脏(五)•20170402《健康之路》 20170402 天生一对养五脏(四)•20170401《健康之路》 20170401 天生一对养五脏(三)•20170331《健康之路》 20170331 天生一对养五脏(二)•20170330《健康之路》 20170330 天生一对养五脏(一)•20170329《健康之路》 20170329 莫名咳嗽谁在作祟•20170328《健康之路》 20170328 皮肤上的健康流言(下)•20170327《健康之路》 20170327 皮肤上的健康流言(上)•20170326《健康之路》 20170326 别让健康差一克(下)•20170325《健康之路》 20170325 别让健康差一克(上)•20170324《健康之路》 20170324 前列腺癌早发现•20170323《健康之路》 20170323 你离宫颈癌有多远•20170322《健康之路》 20170322 你该做个肠镜吗•20170321《健康之路》 20170321 春季养阳正当时(下)•20170320《健康之路》 20170320 春季养阳正当时(上)•20170319《健康之路》 20170319 给肝脏减减肥•20170318《健康之路》 20170318 隐匿的肝脏杀手•20170317《健康之路》 20170317 中医支招治反酸(下)•20170316《健康之路》 20170316 中医支招治反酸(上)•20170315《健康之路》 20170315 上品补药(下)•20170314《健康之路》 20170314 上品补药(上)•20170313《健康之路》 20170313 妙手祛腿痛•20170312《健康之路》 20170312 妙手祛腰痛•20170311《健康之路》 20170311 妙手祛颈痛•20170310《健康之路》 20170310 磕磕碰碰莫大意•20170309《健康之路》 20170309 女人养生暖当先(下)•20170308《健康之路》 20170308 女人养生暖当先(中)•20170307《健康之路》 20170307 女人养生暖当先(上)•20170306《健康之路》 20170306 吃得对才补肾•20170305《健康之路》 20170305 选对药才补肾•20170304《健康之路》 20170304 胃癌五问•20170303《健康之路》 20170303 耳聋背后有隐情•20170302《健康之路》 20170302 双脚保卫战(下)•20170301《健康之路》 20170301 双脚保卫战(上)•20170228《健康之路》 20170228 别拿没劲儿不当事儿•20170227《健康之路》 20170227 莫让糖尿病伤了肾•20170226《健康之路》 20170226 中医帮您腿脚轻松(下)•20170225《健康之路》 20170225 中医帮您腿脚轻松(上)•20170224《健康之路》 20170224 治咽炎找脾胃•20170223《健康之路》 20170223 好父母会推拿(下)•20170222《健康之路》 20170222 好父母会推拿(上)•20170221《健康之路》 20170221 有种痛叫风湿(下)•20170220《健康之路》 20170220 有种痛叫风湿(上)•20170219《健康之路》 20170219 癌症测出来(下)•20170218《健康之路》 20170218 癌症测出来(上)•20170217《健康之路》 20170217 颈动脉危机•20170216《健康之路》 20170216 止咳药你用对了吗(下)•20170215《健康之路》 20170215 止咳药你用对了吗(上)•20170214《健康之路》 20170214 警惕房颤会致命•20170213《健康之路》 20170213 关节止痛有妙招•20170212《健康之路》 20170212 手到病除(下)•20170211《健康之路》 20170211 手到病除(中)•20170210《健康之路》 20170210 手到病除(上)•20170209《健康之路》 20170209 出血背后有火情(下)•20170208《健康之路》 20170208 出血背后有火情(上)•20170207《健康之路》 20170207 水果你吃对了吗?•20170206《健康之路》 20170206 调味品你用对了吗?•20170205《健康之路》 20170205 水,你喝对了吗?•20170204《健康之路》 20170204 胃的节日病(下)•20170203《健康之路》 20170203 胃的节日病(上)•20170202《健康之路》 20170202 这是我的菜(七)•20170201《健康之路》 20170201 这是我的菜(六)•20170131《健康之路》 20170131 这是我的菜(五)•20170130《健康之路》 20170130 这是我的菜(四)•20170129《健康之路》 20170129 这是我的菜(三)•20170128《健康之路》 20170128 这是我的菜(二)•20170127《健康之路》 20170127 这是我的菜(一)•20170126《健康之路》 20170126 跟着俗语来养生(下)•20170125《健康之路》 20170125 跟着俗语来养生(上)•20170124《健康之路》 20170124 皮肤问题你治对了吗?•20170123《健康之路》 20170123 神秘的冠心病家族•20170122《健康之路》 20170122 这样补钙才有效•20170121《健康之路》 20170121 补肾怎样才算对(下)•20170120《健康之路》 20170120 补肾怎样才算对(上)•20170119《健康之路》 20170119 干痒背后•20170118《健康之路》 20170118 男性不育谁之过•20170117《健康之路》 20170117 惹祸的石头•20170116《健康之路》 20170116 心梗发生有信号•20170115《健康之路》 20170115 中成药你用对了吗?(下)•20170114《健康之路》 20170114 中成药你用对了吗?(中)•20170113《健康之路》 20170113 中成药你用对了吗?(上)•20170112《健康之路》 20170112 心跳会说话•20170111《健康之路》 20170111 大家一起来战“痘”(下)•20170110《健康之路》 20170110 大家一起来战“痘”(上)•20170109《健康之路》 20170109 肝癌其实防得住•20170108《健康之路》 20170108 孩子养生养什么•20170107《健康之路》 20170107 男人养生养什么•20170106《健康之路》 20170106 破解“霾”伏•20170105《健康之路》 20170105 心急时刻有妙招(下)•20170104《健康之路》 20170104 心急时刻有妙招(上)•20170103《健康之路》 20170103 冬日暖身菜(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癌症离你有多远
凤凰健康发布健康风险意识调查报告,旨在提高公民对于各项疾病的重视程度。

调查上线五天,参与人数到达两万余人,其中大多数网友对于癌症的关注度极高。

为此凤凰健康特别邀请全国肿瘤登记中心副主任陈万青对这癌症相关知识进行解读。

1、35%的人生病选择扛着小心积累发展成癌
陈万青:不建议生病选择扛着,肿瘤是慢性疾病,它的危险因素是长期积累的,现在身体已经暗示生活方式有问题了,要不及时纠正长期积累就很危险。

比如胃病可能早期只是一个胃炎,长期下去要不及时处理,可能慢慢地会萎缩性胃炎,逐渐发展成癌。

这是癌症发展的一个过程,所以还是希望身体告诉你一个信号,提醒你要及时地纠正。

年轻人觉得自己可能离癌症还很远,毕竟癌症是一个老年性疾病,但它是从年轻时候积累下来的,所以还是建议有什么问题就去医院就医。

2、每5个人有1个人一生当中必得癌
据我们全国肿瘤登记中心的数据表明,现在每年的新发病例大概有300多万,每年因为癌症死亡的200多万,算起来就是每分钟差不多有6个患者诊断为肿瘤。

所以整体讲,全国癌症的负担还是比较重的。

另外数据表明跟前几年比,发病率和死亡率还是逐渐上升的。

当然这里的原因有很多,其中老龄化是主要的原因。

因为肿瘤是一个老年性疾病,随着老年比例增高,随着期望寿命的增高,癌症发生的机率越来越高。

而且累计发病率到74岁的时候,患病机率有多少,现在数字大概22%,就是差不多每5个人有1个人这一生当中会患癌,如果你能活到74岁,但现在我们的期望寿命已经超过74岁了,所以这个机率可能还会高。

主要的癌症现在肺癌排第一位,因为以前城市第一位发病是肺癌,以前农村第一位是消化道的癌症,最近这两年的数据表明,肺癌现在在农村也成第一位了,已经取代消化道了。

消化道的食管癌、胃癌、肝癌,像这些以前都是在我们国家
很高发的,现在这些肿瘤有下降的趋势。

但是肺癌、乳腺癌、结直肠癌、前列腺癌和女性的甲状腺癌都是上升速度很快的。

3、生活方式是癌症最大诱因?
在关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调查问题中,35%的人选择了爱吃油腻食品,而蔬菜水果摄入不够以16%排在第二位。

陈万青表示现在慢病都被称为生活方式引起的疾病,癌症也是慢病的一种,实际上它跟遗传因素有关系,但关系不是太大,可能现在的数据跟遗传有关的只有5%到10%,其中大部分是跟生活方式和环境有关系的。

比如肝癌中乙肝病毒的肝癌就是乙肝跟肝癌的关系,还有螺旋杆菌跟胃癌的关系,很多感染是跟肿瘤是相关的。

另外生活方式比如吸烟、饮酒、不规律的生活习惯、少运动等都跟肿瘤发生是有关系的,所以肿瘤还是一个生活方式的疾病。

4、改善不良生活方式 50%的癌症可以预防
世界卫生组织有一个数据,就说40%的肿瘤是可以预防的,实际上根据我们的研究,可能在中国这个比例还要高,通过生活方式的改变一半的肿瘤是可以预防的。

因为现在属于经济发展比较快速的时期,以前一些好的生活习惯都改变了,比如像年轻人的吸烟、饮酒、不规律生活、快餐饮食,还有大环境如空气污染更严重了,这些都是跟肿瘤的发生是有关系的。

所以知道哪些因素跟肿瘤是相关的,避免这些不良的生活方式就可以很好地预防。

5、癌症有年轻化趋势?
现在癌症的年轻化有一个指标是发病的平均年龄,或者叫中位年龄,这个从我们的数据来看,实际上还没有很明显的年轻化趋势,但是从医院的角度来看,现在确实是年轻患者比以前的多,比如我刚毕业的时候几乎见不到像二三十岁的肺癌肝癌病人,现在偶尔都能见到,我们见过十几岁的肝癌病人,二十岁出头的乳腺癌病人现在也经常能够见到。

但是从整体大环境的数据来看,这个并非是一
个年轻化的趋势。

但是生活方式和癌症有很大关系,我记得前一段时间,有一个临床医生跟我说一个9岁的孩子患肝癌,这个孩子就是从小就开始吃那些垃圾食品、快餐食品,天天喝可乐,这个肯定是跟生活方式有关系,所以不是说年轻人就不得癌,还是奉劝家长和这些年轻人,尽量远离对健康不利的食品。

6、对健康人群的3点建议
(1)了解癌症常识避免不良生活习惯
健康人群首先要知道癌症离我们很近,因为一生患癌的机率五个人里肯定有一个,所以这机率还是很高的。

对于我们来讲,其实随时都可能得癌的,所以首先一定要知道癌症的一些常见知识,比如什么因素跟癌的发生有关系,在平时生活当中尽量避免这些不良生活习惯。

(2)定期查体特别是高危人群
另外就是定时查体,建议每年一次查体是必要的,如果你是某方面很高危的话,比如长期吸烟40岁到50岁每年做一次薄层CT检查是有必要的。

比如有长期胃炎,一年或者两年做一次胃镜,做一次食管镜还是有必要的。

比如家族有结肠息肉,定期查一查结肠镜或者是大便的潜血都是必要的。

(3)发现不适立即就医
另外如果发现身体不适,应该及时去正规医院就医。

因为很多人都说癌症早期没有症状,其实很多症状是被大家忽略的,比如长期感到疲劳,大家都觉得可能累,实际上可能是身体的一些不适暗示应该去检查了,另外现在年轻人长期熬夜,因为肿瘤和免疫关系非常大,经常免疫力低下,癌细胞就很容易乘虚而入,
所以还是尽量地不要去做使免疫力下降的事情。

比如长期熬夜,不规律的生活,或者长期的疲劳工作不休息,这些都是应该避免的。

另外对患者来讲也应注意。

因为现在癌症的治愈率很高,像美国五年生存率都是达到70%了,大部分人都可以治疗治愈的,甚至不治愈是可以长时间带瘤生存的,是不影响健康的,我们要增强信心,即使得了也要积极面对,配合医生正规的治疗,不要听信传言,家属也要积极的给病人信心,从生活上对患者要进行照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