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多地出台禁酒令.doc

合集下载

全国多地出台禁酒令

全国多地出台禁酒令

全国多地出台禁酒令特殊情况需饮酒应报纪委审核批准新疆近日出台的《自治区公务接待禁止饮酒的规定》提出,自治区范围内所有的公务接待一律不准饮酒。

因外事接待和招商引资等特殊情况需饮酒的,报本级纪委(纪检组)审核批准。

《规定》还特别指出,所称一律不准饮酒,是指一律不得饮用任何人和任何单位提供的任何酒类。

省内公务活动一律不饮酒2013年12月8日,中办、国办印发《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对接待活动食、宿、行等关键环节提出了明确要求。

随后各省份陆续出台本地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同时为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不少省份还针对公务接待提出“禁酒”要求。

相对于大多省份工作日午餐一律不准饮酒的规定,新京报记者梳理发现,浙江、黑龙江、吉林、江苏、湖南、安徽等省份已出台更严的公务接待“禁酒令”,即不分午餐晚餐一律禁酒。

其中,黑龙江、吉林在2014年出台有关公务接待规定,要求省内公务活动一律不饮酒。

昨日,吉林长春市一名公务员坦承,公务接待“禁酒令”实施后,饭局都不再安排酒,也清静了许多,既减少了接待费用,也节省了用餐时间,“而且以前接待领导陪酒必喝多,身体也吃不消。

现在有了不喝酒的充分理由,也不再为了推酒绞尽脑汁。

”含酒精饮料果酒也被禁止目前出台公务接待“禁酒令”的一些省份,对于什么酒属于被禁止范围,也做出了详细规定。

今年7月安徽发布的《省内公务活动禁止饮酒规定》明确提出,一律不得饮用任何人和任何单位提供的酒类或含有酒精的饮料。

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在7月13日面向全省法院系统下发的《关于禁酒的八条规定》中,详细列举了被禁的酒品种类,“包括各类白酒、红酒、黄酒、啤酒、果酒及其他酒精性饮料。

”国企也被要求执行禁酒令对于“禁酒令”的适用人员范围,新疆做出了非常细化的规定,包括了自治区各级党的机关、人大机关、行政机关、政协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人民团体和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

安徽则在上述适用人员范围的基础上,提出国有企业、国有金融企业和不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也要参照该规定执行。

关于严格执行禁酒令的通知

关于严格执行禁酒令的通知

关于严格执行禁酒令的通知为了进一步落实国家的禁酒政策,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社会安宁,依据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通知如下:一、背景介绍近年来,酒精消费日益增加,给社会稳定和个人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威胁和负面影响。

为此,国家出台了禁酒令,要求全面禁止酒驾、醉酒滋事等危害行为,严禁未成年人和公职人员饮酒等。

为了使禁酒令真正落地生根,全体员工务必切实履行监督责任,维护社会的法纪和秩序。

二、执行原则1.党员干部带头,切实履行示范作用。

作为党员干部,务必要自觉遵守和积极践行禁酒令,严禁以权谋私、挥霍浪费,对自身悠久形象和党风廉政具有重要意义。

2.全体员工自觉遵守,严禁违反禁酒令。

所有员工必须时刻保持警醒,自觉遵守禁酒令,不得参与任何违法、违规和违纪行为。

对于发现的问题,应当及时报告上级主管部门。

3.紧密配合各级主管部门,共同落实禁酒令。

各级部门要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协助上级主管部门开展相关工作,加强对禁酒令的宣传和教育,推动禁酒令的贯彻执行。

三、工作措施1.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禁酒意识。

通过各种宣传渠道,向全体员工普及禁酒政策,提高禁酒意识。

定期开展禁酒知识讲座,加强员工的禁酒宣传教育工作。

3.强化管理措施,严肃违规违法行为。

对于发现的违规、违法和违纪行为,各级主管部门要依法依规进行严肃处理,绝不姑息迁就,确保禁酒令得到严格执行。

4.定期组织检查,查处违规行为。

各级主管部门要不定期进行禁酒令的检查工作,对发现的违规行为依法进行处理。

对于执行禁酒令情况较好的单位进行表扬和奖励,倡导一种健康向上的文化。

五、工作要求1.加强组织领导。

各级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禁酒令的执行工作,加强组织协调,确保禁酒令落地生根。

2.切实履行责任。

各级部门和各单位要明确责任分工,进一步加强禁酒令的执行力度,确保维护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3.完善配套措施。

各级主管部门要进一步健全相关的法规和规章制度,完善相关的工作机制,推动禁酒令的贯彻执行。

《公务接待禁止饮酒的规定》

《公务接待禁止饮酒的规定》

《公务接待禁止饮酒的规定》“禁酒令”升级要求干部纪律意识进阶,看看《公务接待禁止饮酒的规定》细则内容是怎样的,以下是unjs小编精心整理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公务接待禁止饮酒的规定》第一条为贯彻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进一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自治区党委十条规定精神,深入推进作风建设,持之以恒纠正“四风”,维护党政机关良好形象,根据《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等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自治区各级党的机关、人大机关、行政机关、政协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人民团体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

第三条自治区范围内所有的公务接待一律不准饮酒。

因外事接待和招商引资等特殊情况需饮酒的,报本级纪委(纪检组)审核批准。

第四条本规定所称公务接待,是指符合《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的接待活动。

第五条本规定所称一律不得饮酒,是指一律不得饮用任何人和任何单位提供的任何酒类。

第六条对违反本规定的,根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视情给予批评教育、组织处理和纪律处分。

第七条对执行不力、导致管辖范围内违规违纪行为多发频发,或者因发生违反本规定行为而产生不良社会影响或造成严重后果的地区、部门和单位,根据《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严肃追究主体责任、监督责任和领导责任。

第八条本规定由自治区党委负责解释,具体工作由自治区党委办公厅商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及有关部门承担。

第九条本规定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落实公务接待禁止饮酒的规定多地“禁酒令”升级,从午间禁酒到公务活动一律不准近期,全国省、市、县不同层级的地方政府都加大对违规饮酒的查处力度,出台了升级版的“禁酒令”,对公务接待的饮酒行为更加严格监管。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近期印发的《公务接待禁止饮酒的规定》要求,自治区范围内所有的公务接待,一律不得饮用任何人和任何单位提供的任何酒类,因外事接待和招商引资等特殊情况需饮酒的,报本级纪委(纪检组)审核批准。

禁酒令落实情况报告

禁酒令落实情况报告

禁酒令落实情况报告
一、引言
随着社会对健康生活方式的关注度不断提高,禁酒令作为一种有效的公共卫生政策,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报告旨在评估禁酒令的落实情况,并分析其对社会的影响。

二、禁酒令实施情况
1. 法律法规制定: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明确规定了禁酒令的具体内容,包括禁止销售、进口、生产含酒精饮料,禁止饮酒等。

2. 执法力度:政府设立了专门的执法机构,负责监督禁酒令的执行情况,并对违反禁令的行为进行处罚。

3. 宣传教育:政府通过各种渠道进行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禁酒令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三、禁酒令实施效果
1. 饮酒率下降:禁酒令实施后,饮酒率明显下降,尤其是在青少年和年轻人中。

2. 健康状况改善:禁酒令实施后,心血管疾病、肝脏疾病等与饮酒
相关的疾病发病率有所降低。

3. 社会治安改善:禁酒令减少了因饮酒引发的暴力事件和社会治安问题。

四、存在问题与改进建议
1. 法律法规不完善:部分法律法规过于宽泛,缺乏具体操作细则,导致执法难度大。

建议政府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明确执法标准。

2. 执法难度大:由于禁酒令涉及面广,执法难度较大。

建议政府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提高执法效率。

3. 公众认知度不高:部分公众对禁酒令的认知度不高,需要政府加强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公众的重视程度。

五、结论
禁酒令的实施取得了显著成效,对促进社会健康、维护社会治安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政府不断完善法律法规和执法机制,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认知度。

《公务接待禁止饮酒的规定》全文

《公务接待禁止饮酒的规定》全文

《公务接待禁止饮酒的规定》全文精品文档《公务接待禁止饮酒的规定》全文近期,全国省、市、县不同层级的地方政府都加大对违规饮酒的查处力度,出台了升级版的“禁酒令”,对公务接待的饮酒行为更加严格监管。

以下是pincai 小编精心整理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公务接待禁止饮酒的规定》全文第一条为贯彻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进一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自治区党委十条规定精神,深入推进作风建设,持之以恒纠正“四风”,维护党政机关良好形象,根据《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等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自治区各级党的机关、人大机关、行政机关、政协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人民团体和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

第三条自治区范围内所有的公务接待一律不准饮酒。

因外事接待和招商引资等特殊情况需饮酒的,报本级纪委(纪检组)审核批准。

第四条本规定所称公务接待,是指符合《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的接待活动。

第五条本规定所称一律不准饮酒,是指一律不得饮用任何人和任何单位提供的任何酒类。

第六条对违反本规定的,根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1 / 3精品文档条例》、《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视情给予批评教育、组织处理或纪律处分。

第七条对执行本规定不力、导致管辖范围内违规违纪行为多发频发,或者因发生违反本规定行为而产生不良社会影响或造成严重后果的地区、部门和单位,根据《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严肃追究主体责任、监督责任和领导责任。

第八条本规定由自治区党委负责解释,具体工作由自治区党委办公厅商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及有关部门承担。

第九条本规定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中央纪委官网2016年以来通报全国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查处的各类违反规定饮酒案例超过30起。

“新华视点”记者了解到,中央八项规定出台4年间,全国多地陆续出台规定:公务活动一律不准饮酒。

这比此前各地曾规定的“工作日中午不准饮酒”更为严格。

“禁酒令”升级:公务活动一律不准饮酒

“禁酒令”升级:公务活动一律不准饮酒

“禁酒令”升级:公务活动一律不准饮酒作者:来源:《新传奇》2016年第49期据了解,中央八项规定出台4年间,全国多地陆续出台规定:公务活动一律不准饮酒。

这比此前各地曾规定的“工作日中午不准饮酒”更为严格。

近期,各地更是加大对公职人员各类违规饮酒现象的监督查处力度。

不过,记者调查发现,一些基层干部仍然通过种种方式搞变通违规喝酒。

近期,全国省、市、县不同层级的地方政府都加大对违规饮酒的查处力度,出台了升级版的“禁酒令”,对公务接待的饮酒行为更加严格监管。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近期印发的《公务接待禁止饮酒的规定》要求,自治区范围内所有的公务接待,一律不得饮用任何人和任何单位提供的任何酒类,因外事接待和招商引资等特殊情况需饮酒的,报本级纪委(纪检组)审核批准。

对执行不力,导致辖区违规违纪行为多发频发的地区、部门和单位,将严肃追责。

安徽省7月份出台的《省内公务活动禁止饮酒规定》中明确,除外事接待和招商引资等活动外,省内公务活动一律不得饮用任何人和任何单位提供的酒类或含有酒精的饮料。

公务员、国企、事业单位均按此规定执行。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表示,近期部分地区出台升级版“禁酒令”,意味着对公职人员饮酒行为约束更为严格。

过去多数地区普遍执行的是工作日中午禁酒,现在,无论午餐还是晚餐,只要属于公务活动或接待,就不能饮酒。

“禁酒令”升级还体现在执行查处上。

据了解,目前各地在强化制度刚性约束之外,各级纪检监察部门通过暗访、督察等方式,推进公务接待“禁酒令”落实。

今年6月,中央巡视组向安徽反馈巡视“回头看”情况中,專门提到“酒桌文化尚未得到有效治理”。

安徽省8月下旬通报称,安徽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专项整治,公开举报电话,开展明察暗访,点名道姓曝光,加大了查处力度。

专项整治中查处“酒桌辦公”典型问题20起,处理67人。

统计各地纪检系统2015年以来公开披露案件发现,公职人员饮酒致人死亡事件有25起,涉及9个省份,其中湖南省纪委在今年2月份,一次通报4起饮酒致人非正常死亡典型问题。

解放军最严“禁酒令”的台前幕后

解放军最严“禁酒令”的台前幕后

解放军最严“禁酒令”的台前幕后作者:孙瑞丽刘斌来源:《文萃报·周二版》2018年第10期2017年9月底,中央军委向全军和武警部队印发了《关于严禁违规宴请喝酒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列出了关于喝酒的“十一个严禁”,此举被称为解放军史上最严“禁酒令”。

“已经上升到政治高度了”“这次不仅是不让喝酒的问题,已经上升到政治高度了。

”海军驻东南某部干部孙兴说,这次禁酒不仅将所有人纳入监督范围,喝酒者被抓时的通报,伴随着“降职降衔”的处罚,“还会记入档案,这就意味着,被抓住后,在部队的前途差不多算毁了。

”武警某部军官小段回忆,“十一条禁令”到达某武警部队时,部队里立即装上了酒精检测仪,“出入测酒精”,此外,他发现还有“督察组”全天驻守部队。

由于本轮“禁酒令”异常严格,哪怕是朋友间的私下聚会也要小心谨慎。

副师职干部李强透露,他和同事们绝对不会在工作日期间,跑到单位附近的小饭馆吃饭。

“无论喝不喝酒都不去,那样被领导看到了很麻烦,领导对上级也不好交代。

”李强说。

军校队干部郑新发现,自己所在的院校食堂以前周末还有人喝酒,从去年9月份以后,所有的酒精饮料食堂都不卖了。

工作日期间,同事之间也不得互相請客吃饭,“中午和晚上更不能喝酒,现在90%以上的人都有这根弦。

”林笠所在的空军某部,督察组甚至晚上埋伏在大门口墙根处,看叫外卖的新兵会不会夹带酒进来,如果带了,很容易被他们抓住。

“如今,因为它的‘威严’、处罚都很重,大部分士兵从心理上开始‘谈酒色变’。

”林笠说,“部队有个行话,‘年头出事儿,一年白干;年尾出事儿,白干一年’。

所以大家都绷着那根弦,不去触碰‘高压线’。

”愈发严厉的“禁酒令”解放军并不是第一次下达“禁酒令”,在过去十年中,已经有不同军兵种、不同层次的多个“禁酒令”出台。

空军是中国最早推行“禁酒令”的部队。

2008年8月1日,空军部队颁布《空军部队从严控制饮酒的规定》。

2012年党的十八大召开后,中央军委发布《加强自身作风建设十项规定》,要求在接待工作中不安排宴请、不喝酒。

公安部关于转发山东省公安厅《关于在全省公安机关实施禁酒令的通知》的通知-

公安部关于转发山东省公安厅《关于在全省公安机关实施禁酒令的通知》的通知-

公安部关于转发山东省公安厅《关于在全省公安机关实施禁酒令的通知》的通知正文:---------------------------------------------------------------------------------------------------------------------------------------------------- 公安部关于转发山东省公安厅《关于在全省公安机关实施禁酒令的通知》的通知(1996年6月14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厅、局:现将山东省公安厅《关于在全省公安机关实施禁酒令的通知》转发给你们,请各地公安机关结合贯彻公安部党委最近下发的《公安部关于当前反腐败工作着重解决几个问题的意见》(公委通字〔1996〕12号),将解决公安机关长期存在的民警执行公务活动中的饮酒问题,作为当前公安机关加强队伍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一件大事,抓紧抓好。

各地可参照山东的做法,制订切合实际的规定,严格执行。

年内公安部将采取多种形式,对各地执行禁酒规定的情况进行检查。

附山东省公安厅关于在全省公安机关实施禁酒令的通知(1996年4月3日)各市、地、县公安局、处,济南铁路公安局,各企、事业公安处:近几年来,我省各级公安机关认真贯彻从严治警方针,特别是开展学习济南交警活动以来,不断强化各项管理措施,队伍纪律作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存在的问题仍然不少。

尤其是围绕“酒”的问题所造成的负面影响比较突出。

主要表现是少数干警酒后滥用警械;酒后驾车,造成交通事故;酒后失态,影响正常工作和人民警察形象,在社会上造成了不良影响。

为杜绝此类问题的发生,进一步深化学习济南交警活动的深入开展,促进公安机关廉政建设,提高队伍的战斗力,树立人民警察的良好形象,省公安厅党委决定,特制定以下禁酒令:一、严禁在工作时间和工作日中午饮酒;二、严禁值班、备勤和执行公务时饮酒;三、严禁携带枪支、警械、机密文件和驾驶车辆时饮酒;四、严禁着警服在社会公共场所饮酒;五、严禁到发案单位和与案件处理有直接利害关系的人员饮酒;六、严禁与来公安机关办理审批手续的人员饮酒;七、严禁到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各种场合饮酒;八、严禁与社会上有劣迹的人饮酒;九、严禁在正常接待工作中不文明饮酒;十、严禁在任何时间、任何场合酗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多地出台禁酒令
新闻:多省份出台公务接待禁酒令
近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发布规定,要求在自治区范围内的所有公务接待一律禁止饮酒。

我梳理发现,近两年,浙江、黑龙江、吉林、江苏、湖南、安徽等省份已出台公务接待“禁酒”规定。

特殊情况需饮酒应报纪委审核批准
新疆近日出台的《自治区公务接待禁止饮酒的规定》提出,自治区范围内所有的公务接待一律不准饮酒。

因外事接待和招商引资等特殊情况需饮酒的,报本级纪委(纪检组)审核批准。

《规定》还特别指出,所称一律不准饮酒,是指一律不得饮用任何人和任何单位提供的任何酒类。

省内公务活动一律不饮酒
2013年12月8日,中办、国办印发《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对接待活动食、宿、行等关键环节提出了明确要求。

随后各省份陆续出台本地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同时为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不少省份还针对公务接待提出“禁酒”要求。

相对于大多省份工作日午餐一律不准饮酒的规定,新京报记者梳理发现,浙江、黑龙江、吉林、江苏、湖南、安徽等省份已出台更严的公务接待“禁酒令”,即不分午餐晚餐一律禁酒。

其中,黑龙江、吉林在2014年出台有关公务接待规定,要求省内公务活动一律不饮酒。

昨日,吉林长春市一名公务员坦承,公务接待“禁酒令”实施后,饭局都不再安排酒,也清静了许多,既减少了接待费用,也节省了用餐时间,“而且以前接待领导陪酒必喝多,身体也吃不消。

现在有了不喝酒的充分理由,也不再为了推酒绞尽脑汁。


“禁酒令“焦点新闻
含酒精饮料果酒也被禁止
目前出台公务接待“禁酒令”的一些省份,对于什么酒属于被禁止范围,也做出了详细规定。

今年7月安徽发布的《省内公务活动禁止饮酒规定》明确提出,一律不得饮用任何人和任何单位提供的酒类或含有酒精的饮料。

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在7月13日面向全省法院系统下发的《关于禁酒的八条规定》中,详细列举了被禁的酒品种类,“包括各类白酒、红酒、黄酒、啤酒、果酒及其他酒精性饮料。


湖南省纪委驻湖南高院纪检组副组长、湖南高院监察局局长谭辉雄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公务接待既包括工作日的公务接待,也包括休息时间、法定节假日的公务接待,《八条规定》要求禁止的饮酒,不仅包括用公款购买的酒水,还包括私人自带的酒水。

【】
国企也被要求执行禁酒令
对于“禁酒令”的适用人员范围,新疆做出了非常细化的规定,包括了自治区各级党的机关、人大机关、行政机关、政协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人民团体和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

安徽则在上述适用人员范围的基础上,提出国有企业、国有金融企业和不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也要参照该规定执行。

同时还列明须禁酒的省内公务活动范围,如参加会议、考察调研、执行任务、学习交流、检查指导工作、请示汇报工作等。

各地屡现“夺命酒局”
2015年4月29日湖南永州市长向曙光等人参加了由永州零陵机场迁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承办的公务接待用餐,喝了白酒,导致用餐的一名工作人员在当晚非正常死亡,经司法鉴定系急性乙醇中毒继发重要部位出血而致死。

之后,向曙光被免职。

2014年11月18日四川省宜宾市林业局造林营林管理科科长卢刚按工作安排带队到江安县检查造纸原料林基地建设情况。

当晚的接待就餐过程中,检查组一名工作人员饮酒后意外死亡。

2014年7月14日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来凤县地税局一名年轻干部,在陪同上级部门领导用餐时饮用了白酒,因呕吐物堵塞窒息死亡。

各地禁酒令
新疆
自治区范围内所有的公务接待一律不准饮酒。

因外事接待和招商引资等特殊情况需饮酒的,报本级纪委(纪检组)审核批准。

所称一律不准饮酒,是指一律不得饮用任何人和任何单位提供的任何酒类。

安徽
除外事接待和招商引资等活动外,省内公务活动一律不准饮酒,工作日午间一律不准饮酒。

所称一律不准饮酒,是指一律不得饮用任何人和任何单位提供的酒类或含有酒精的饮料。

吉林
省内公务活动一律不饮酒,接待省外人员按《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执行,不得提供香烟和高档酒水,不得使用私人会所、高消费餐饮场所。

黑龙江
省级班子领导和省直单位干部职工到省内市(地)及以下基层单位从事公务活动,就餐中一律不允许饮酒。

涉及外事接待,招商引资,接待海外华侨华人中的知名人士、港澳台政要及各界知名人士的公务接待活动,可按标准提供省内地产酒,绝不允许提供高档酒。

浙江
各地各单位和各级党员干部要切实做到省内公务活动一律不准提供各类烟酒。

江苏
省内公务接待一律不喝酒。

“禁酒令”相关问题
1 如何识别违规饮酒行为?
纪检部门明察暗访;到饭店可查消费明细
出台公务接待“禁酒令”的各省份都明确提出,纪检监察机关是监督查处违法“禁酒令”行为的主要部门,他们如何识别一场饭局中是否存在违规饮酒行为?
合肥市纪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对“酒桌办公”问题的查处上,主要是通过财务检查、审计和明察暗访等形式。

一名纪检部门的工作人员向新京报记者透露,查处违规吃喝问题最集中的时间段,就是节假日期间,各级纪检部门会组成调查组,到饭店、会所等地抽查,“调查组的成员中,有当地的纪检工作人员,他们会调查发票开具情况及消费明细,还会向饭店工作人员询问了解。

”另外,来自各界的举报信息,也是纪检部门对“酒桌办公”进行调查的主要依据。

今年端午节期间,安庆市各级纪委组成了28个明察暗访组,到饭店、旅游景点、农家乐、超市、垂钓园等场所抽查公款消费情况,查实问题9起、立案9人。

南通市纪委近日也对145个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和16家饭店进行检查,发现了42条问题线索,其中就包括接待前未审批、报支凭证附件不齐全等问题。

新疆此次发布的《规定》也明确,自治区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会同督查、财政、审计、公安等部门,采取专项督查、联合检查、明察暗访、受理举报等方式,及时发现、查处违反《规定》的行为,对执行不力、违规
饮酒造成严重后果或恶劣影响的,在严肃处理直接责任人的同时,还要坚决追究主体责任、监督责任和领导责任。

2 招商饭局为何网开一面?
专家称边喝酒边谈合作是惯性思维,应禁酒
黑龙江公务接待“禁酒令”提到,涉及外事接待、招商引资等较特殊的公务接待活动,可按标准提供省内地产酒,严禁提供高档酒。

安徽的公务接待“禁酒令”虽明确省内公务活动一律不准饮酒,但也提出,外事接待和招商引资等活动除外。

【留学论坛 bbs.】
招商引资、外事活动等,是否会成为违规饮酒行为的借口?上述纪检部门工作人员表示,目前各地区基本都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接待审批流程,“进行一场公务接待之前,需要说明被接待人员身份、人数、接待目的、预算等,十分细化,而且要逐级报批。

”他说,尤其是招商引资,如果是对方主动前来考察,机关单位需要进行接待,那么也需要对方发函说明情况,“接待目的和规格,其实并不难把握。


“在谈合作时,很多中国人都认为边喝酒边谈可信度比较高,更容易拉近距离,以及迅速提高熟悉程度,但其实这只是一个习惯性的思维,很多洽谈合作就算不喝酒,也并不影响合作的达成。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执行院长毛寿龙认为,公务活动之中,目前允许在招商引资时适量饮酒,也应被禁止。

3 禁酒令如何落实和监督?
专家建议完善追查措施,加大处罚力度
多个省份出台的公务接待禁酒令让一些网友叫好的同时也提出疑问,如何让禁酒令能够彻底执行,如何保证公务接待饭局不会出现违规饮酒情况。

更有网友称,有公务接待饭局上,官员将茅台灌入矿泉水瓶中拿到饭局上饮用。

类似情况如何监管?
毛寿龙说,公务接待虽然在事前会列入计划且需要报批,但在进行接待行为的过程中,即使出现了饮酒问题,也只能由纪检部门事后追
查,“这就是‘禁酒令’在落实过程中的最大难点。


他举例,“比如给酒换个‘包装’偷着带上饭桌,或者在开发票及明细时,把点的酒以其他名目代替,事后追查时,其实很难识别。

”毛寿龙认为,这些证据本来就不好掌握,而且单靠纪检部门的抽查,很难将“禁酒令”彻底落实。

毛寿龙建议,应针对公务接待“禁酒令”出台更完善的追查措施,以及更公开透明的举报及曝光平台,“各级部门应时常对‘禁酒令’适用人员进行政策宣传,向社会公众宣传多种举报渠道。

”另外,处罚力度也应加大,只是谈话、警告的处罚,很难起到更好的警示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