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七种遗传现象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要点总结大全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要点总结生物的遗传和变异要点总结大全生物的遗传和变异要点总结大全文章摘要:一、遗传和变异现象;二、性状遗传的物质基础;三、性状遗传有一定的规律性;四、人的性别遗传及遗传病;五、生物的变异。
一、遗传和变异现象1.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
举例:种瓜得瓜。
2.变异:是指子代和亲代个体间的差异。
举例:一猪生九子,一窝十个相。
3.生物的性状:生物的形态结构特征、生理特征、行为方式。
4.相对性状:同一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
(如人的单眼皮和双眼皮)二、性状遗传的物质基础基因是控制生物的性状基本单位。
例:转基因超级鼠和小鼠。
生物遗传下来的是基因而不是性状。
1.基因:是染色体上具有控制生物性状的DNA 段。
2.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呈双螺旋结构。
3.染色体:细胞核内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
4.基因经精子或卵细胞传递。
精子和卵细胞是基因在亲子间传递的“桥梁”。
5.每一种生物细胞内的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都是一定的。
6.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分别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
7.在形成精子或卵细胞的细胞分裂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
三、性状遗传有一定的规律性1.等位基因:控制相对性状的'一对基因。
2.隐性性状基因组成为:dd 。
3.显性性状基因组成为:DD或Dd。
4.基因随配子代代相传。
四、人的性别遗传,遗传病1.每个正常人的体细胞中都有23对染色体(男:44+XY 女:44+XX)。
2.人的染色体中有22对男女都一样,叫常染色体。
有一对男女不一样,叫性染色体,男性为XY,女性为XX。
男性精子分两种:22条+X 或22条+Y;女性卵细胞只有一种:22条+X。
3.生男生女机会均等,为1:1。
4.我国婚姻法规定: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之间禁止结婚。
5.如果一个家族中曾经有过某种遗传病,或是携带有致病基因,其后代携带该致病基因的可能性就大。
如果有血缘关系的后代之间再婚配生育,这种病的机会就会增加。
利用变异和遗传的例子

利用变异和遗传的例子案例一:遗传现象的实例:种豆得豆,种瓜得瓜。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
小猫的后代还是小猫。
父母的血型是什么样的血型,子女的血型与父母的一致。
小狗的后代还是小狗。
变异现象的实例: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
一树结果,酸甜各异。
父母肤色正常,生了白化病的孩子。
在自然界找不到相同的两片树叶。
花生果实有大果和小果。
遗传现象是指经由基因的传递,使后代获得亲代的特征、性状的一种现象。
遗传学是研究这一现象的学科。
在丰富多彩的生物界中,蕴含着形形色色的变异现象。
在这些变异现象中,有的仅仅是由于环境因素的影响造成的,并没有引起生物体内的遗传物质的变化,因而不能够遗传下去,属于不遗传的变异。
有的变异现象是由于生殖细胞内的遗传物质的改变引起的,因而能够遗传给后代,属于可遗传的变异。
可遗传的变异有三种来源: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
没有变异就没有进化,这是从古至今所有进化论者毋庸置疑的共识。
但是,关于变异的来源以及如何交织于成种过程(渐变—突变)。
案例二:一般来讲,鼻子大、高而鼻孔宽呈显性遗传。
父母中一人是挺直的鼻梁,遗传给孩子的可能性就很大。
一般父母其中一方有酒窝的,剩下来的孩子一般都有酒窝。
红绿色盲,由X连锁隐性基因引起,男性发生率大约为10%,而女性则不常见。
在男性,引起色盲的基因来自母亲,母亲是色盲患者或者是具有正常视力的色盲基因携带者。
色盲基因不来自父亲,因为父亲提供Y染色体。
色盲父亲的女儿极少是色盲,但常常是色盲基因的携带者。
等显性遗传,两个基因均表达。
例如镰状细胞贫血;假如一个人有一个正常基因,同时又有一个异常基因,就可能产生正常和异常两种血红蛋白。
V形发际线,一般来讲父母其中一方有V形发际线,他们的小孩也会有V形发际线。
遗传学知识点

遗传学知识点遗传学是研究遗传现象和遗传规律的科学领域,它研究的对象是生物的遗传信息的传递和变异。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遗传学知识点,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遗传学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一、遗传物质遗传物质是指决定个体遗传特征的物质,包括DNA和RNA。
DNA 是双螺旋结构的分子,在细胞中起着存储、复制和传递遗传信息的作用。
RNA是由DNA转录而成的单链分子,参与蛋白质的合成。
二、基因基因是指位于染色体上的遗传信息的基本单位。
它决定了一个个体的遗传特征。
人类基因由核苷酸序列组成,它们按照一定顺序排列,编码了蛋白质的合成。
基因的突变和重组是遗传变异的基础。
三、遗传规律遗传规律是指遗传现象中存在的一些普遍规律。
其中最著名的是孟德尔的遗传规律,它包括显性和隐性遗传、基因分离和基因自由组合两个方面。
孟德尔的遗传规律为后来的遗传学发展奠定了基础。
四、遗传性状遗传性状是个体所具备的遗传特征,包括形态、生理、行为等方面的特征。
遗传性状可以通过基因的表达来确定,例如眼睛的颜色、血型等。
有些遗传性状是显性的,即只需一个显性基因即可表达;而有些是隐性的,需要两个隐性基因才能表达。
五、遗传病遗传病是由于基因突变引起的疾病。
遗传病可以分为常染色体遗传和性染色体遗传两类。
常染色体遗传包括显性遗传、隐性遗传和连锁遗传等,而性染色体遗传则包括X连锁和Y连锁遗传。
六、基因工程基因工程是指利用遗传学知识进行人为的基因操作。
它可以用于治疗遗传病、改良农作物、开发新药等方面。
基因工程的应用是遗传学在实践中的重要体现,有着广阔的前景。
七、进化与遗传进化是物种适应环境变化而产生的变异和适应的过程。
遗传是进化的基础,通过遗传物质的传递和变异,物种才能不断适应环境。
遗传学研究了进化的遗传基础和遗传机制。
综上所述,遗传学是一门重要的科学领域,它研究的是生物遗传信息的传递和变异。
遗传学的知识有助于我们理解个体遗传特征的形成原理和遗传病的发生机制。
同时,基因工程等应用也为人类的生活带来了许多福祉。
遗传学名词解释★

遗传学名词解释遗传学:是研究生物遗传和变异的科学遗传:亲代与子代相似的现象就是遗传。
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变异:亲代与子代、子代与子代之间,总是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这种现象就叫做变异。
真核细胞:比原核细胞大,其结构和功能也比原核细胞复杂。
真核细胞含有核物质和核结构,细胞核是遗传物质集聚的主要场所,对控制细胞发育和性状遗传起主导作用。
另外真核细胞还含有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等各种膜包被的细胞器。
真核细胞都由细胞膜与外界隔离,细胞内有起支持作用的细胞骨架。
染色质:在细胞尚未进行分裂的核中,可以见到许多由于碱性染料而染色较深的、纤细的网状物,这就是染色质。
染色体:含有许多基因的自主复制核酸分子。
细菌的全部基因包容在一个双股环形DNA构成的染色体内。
真核生物染色体是与组蛋白结合在一起的线状A双价体;整个基因组分散为一定数目的染色体,每个染色体都有特定的形态结构,染色体的数目是物种的一个特征。
染色单体:由染色体复制后并彼此靠在一起,由一个着丝点连接在一起的姐妹染色体。
着丝点:在细胞分裂时染色体被纺锤丝所附着的位置。
一般每个染色体只有一个着丝点,少数物种中染色体有多个着丝点,着丝点在染色体的位置决定了染色体的形态。
染色体组型分析或称核型分析:指对生物细胞核内全部染色体的形态特征所进行的分析。
细胞周期:括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和两次分裂之间的间期。
其中有丝分裂过程分为:DNA合成前期(G1期),DNA合成期(S期),DNA合成后期(G2期)和有丝分裂期(M期)。
同源染色体:生物体中,形态和结构相同的一对染色体。
异源染色体:生物体中,形态和结构不相同的各对染色体互称为异源染色体。
无丝分裂:也称直接分裂,只是细胞核拉长,缢裂成两部分,接着细胞质也分裂,从而成为两个细胞,整个分裂过程看不到纺锤丝的出现。
在细胞分裂的整个过程中,不象有丝分裂那样经过染色体有规律和准确的分裂。
有丝分裂:包含两个紧密相连的过程:核分裂和质分裂即细胞分裂为二,各含有一个核。
《寻找遗传与变异的秘密》 知识清单

《寻找遗传与变异的秘密》知识清单一、遗传的基本概念遗传,简单来说,就是生物将自身的特征传递给后代的现象。
从我们的外貌、身高,到性格、疾病易感性,都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
遗传物质的载体是染色体,而染色体主要由DNA(脱氧核糖核酸)和蛋白质组成。
DNA 是一种双螺旋结构的大分子,就像一个长长的密码本,记录着生物体的遗传信息。
基因是DNA 上具有特定功能的片段,它们决定了生物的各种性状。
比如,控制眼睛颜色的基因、决定血型的基因等等。
二、遗传的规律1、孟德尔遗传定律(1)分离定律:在杂合子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当细胞进行减数分裂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开,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2)自由组合定律: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2、连锁与互换定律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的基因常常有连在一起遗传的倾向,但在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之间也会发生交叉互换,导致基因重组。
三、变异的类型1、可遗传变异(1)基因突变:基因内部发生的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导致基因结构的改变。
基因突变是产生新基因的途径,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
(2)基因重组: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
包括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的交叉互换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3)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结构变异(缺失、重复、倒位、易位)和染色体数目变异(个别染色体的增加或减少、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地增加或减少)。
2、不可遗传变异由环境因素引起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的变异。
比如,晒黑的皮肤、通过锻炼而增强的肌肉等。
四、遗传与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遗传使生物的性状相对稳定,保持物种的延续性;变异则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材料,使生物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
高中生物常见人类遗传病分类及遗传特点

常见人类遗传病分类及遗传特点
细胞质遗传病:细胞质遗传物质存在于线粒体、叶绿体中..由于受精卵中的细胞质主要来源于卵细胞;因而细胞质遗传病取决于母本;表现为“母病子女全病”的特点..
例题、人类遗传病中;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由X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控制的;甲家庭中丈夫患抗维生素D佝偻病;妻子表现正常;乙家庭中;夫妻都表现正常;但妻子的弟弟患红绿
色盲;从优生角度考虑;甲、乙家庭应分别选择生育
A.男孩;男孩B.女孩;女孩C.男孩;女孩 D.女孩;男孩
二、常见遗传病优生方案表解。
分离定律特殊遗传现象

特例三
不完全显性
不完全显性:如等位基因A和a分别控制红花和白花 ,在完全显性时,Aa自交后代中红花∶白花=3∶1 ,在不完全显性时,Aa自交后代中红花(AA)∶粉红 花(Aa)∶白花(aa)=1∶2∶1。
例3:在阿拉伯牵牛花的遗传实验中,用纯合子红色牵牛花和纯合子白色牵 牛花杂交,F1全是粉红色牵牛花。将F1自交后,F2中出现红色、粉红色和白 色三种类型的牵牛花,比例为1∶2∶1,如果取F2中的粉红色的牵牛花和红
解析:由题干知,基因型是AA和Aa的该植物在25℃条件下都开红花、而在30℃条件 下均开白花,说明环境能影响生物的性状,A正确; B、探究一株该植物的基因型是AA、Aa还是aa,最简单可行的方法是在25℃条件下进 行自交,并在25℃的条件下培养后代,如果后代全部是红花植株、说明该植植株的基因 型为AA,如果都开白花、说明该植株的基因型为aa,如果既有开白花的植株,也有开红 花的植株,则说明该植株的基因型为Aa,B错误; C、由题干知,在25℃的条件下生长的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是aa,此种基因型的个体自交 后代的基因型仍为aa、表现为白花,后代中不会出现红花植株,C正确; D、由题干知,在30℃的条件下,各种基因型的植株均开白花,所以在30℃的条件下生长 的白花植株自交,产生的后代在25℃条件下生长可能会出现红花植株,D正确.
解析:无尾猫自交,后代中出现有尾猫,说明无尾为显性,有尾为隐性。 设控制无尾性状的基因为A,有尾性状的基因为a,则有尾猫的基因型为aa,无尾 猫的基因型为Aa或AA。无尾猫自由交配多代,后代性状分离比保持为无尾:有尾 =2:1,可推测AA基因型的个体无法存活,即无尾猫基因型均为Aa。所以无尾猫 和有尾猫杂交后代中,无尾猫约占1/2,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25℃(正常温度) 35℃
生物的遗传现象

生物的遗传现象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里,生物的遗传现象无处不在。
从我们自身的身体特征,到周围动植物的各种性状表现,都离不开遗传的影响。
遗传,简单来说,就是亲代将自身的特征传递给子代的过程。
这一过程就像是一场神秘而又有序的接力赛,亲代将自己的“接力棒”——遗传信息,准确无误地交给子代,使子代能够继承亲代的部分或全部特征。
人类作为地球上最具智慧的生物之一,自身的遗传现象十分明显。
比如,我们的眼睛颜色、头发颜色和质地、身高、体型等特征,很大程度上都受到了父母遗传的影响。
如果父母双方都是双眼皮,那么他们的孩子是双眼皮的概率就会相对较高;如果父母中有一方是卷发,孩子也有可能遗传到这一特征。
除了人类,动物界也充满了各种各样的遗传现象。
以狗为例,不同品种的狗具有独特的外形和性格特点,而这些特点往往能够稳定地遗传给它们的后代。
比如金毛犬的温顺友好、德国牧羊犬的聪明忠诚,这些特性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来。
在植物界,遗传现象同样普遍存在。
我们常见的水果,如苹果,不同品种的苹果在果实大小、颜色、口感等方面存在差异,而这些差异会通过种子传递给下一代。
那么,生物是如何实现遗传的呢?这就涉及到细胞中的遗传物质——染色体和基因。
染色体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它们存在于细胞核中。
人类的体细胞中有 23 对染色体,其中 22 对是常染色体,1 对是性染色体。
而基因则是染色体上具有特定功能的片段,它们决定了生物的各种性状。
在生殖过程中,亲代通过减数分裂产生生殖细胞,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量只有体细胞的一半。
当精子和卵子结合形成受精卵时,染色体的数量又恢复到正常水平,同时也完成了遗传物质的传递。
基因的遗传遵循一定的规律。
比如孟德尔发现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分离定律指出,在生物体的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自由组合定律则表明,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个遗传现象有哪些?
现实生活中,普通百姓对亲缘关系的知识往往一知半解。
“长阿得不像爹妈,该不是别人的种吧?”“我A型血,你B型血,怎么我们的孩子O型血?”下面看看这些令人啼笑皆非的遗传现象吧……其实,只要多了解一些遗传学的知识,就不会闹出叫人啼笑皆非的笑话了。
疑问一:不像爹来不像妈,这个孩子谁的娃?
正解:孩子长得不像爹也不像妈,这并不等于孩子就不是亲生的。
人的相貌、身高、性格和智力这类特征的遗传除受多个基因控制外,还受到非遗传的环境因素影响。
类的遗传特征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单纯由某一对等位基因决定的遗传特征,称为单基因遗传特征如血型、DNA多态性等。
父亲与母亲分别将自己的一个基因传给后代,组成孩子的基因型,一旦形成,不再改变。
另一类是复杂的遗传特征,如人的身高、胖瘦、肤色、智商、性格、行为和相貌等。
这些遗传特征是由多对基因和环境等条件共同作用后形成。
每对基因的作用是微小的,多对基因的共同作用就决定了个体的特征。
在精子、卵子成熟的减数分裂时,位于不同染色体上的基因是随机组合的,因此同胞间各自得到的基因可以不相同,相貌也就不完全相同。
另外复杂的遗传特征受环境影响较大,如身高和体重就与生活环境、营养状况、生活习惯等后天因素直接相关;智商与受教育情况有关。
疑问二:“黑李逵”能生“白雪公主”吗?
正解:可以。
人类肤色遗传是由2对以上的基因控制的,不同肤色的基因对后代作用是相同的,不存在显隐性的区别,所以如果父亲肤色较黑,而母亲皮肤白皙,那么孩子会得到一个“中和”的肤色。
在相同人种间婚配,其后代子女肤色相差多不大,如果一个白人和一个黑人通婚,那么生下的后代就是灰黑色。
疑问三:父母都是A型,生仔可以是O型吗?
正解:可以。
普通人大都知道人类ABO血型系统有O、A、B、AB4种血型,实际上这4种为表现型。
其基因型有00型、AO型、AA型、B0型、BB型以及AB 型6种,所以同是检测到的A型血,其基因型可为AA或AO,B型血也是同理。
正因如此,那些所谓A型父母可能不是AA,而是AO,那么当父母双方携带O型遗传因子的精卵结合时,子女就是O型血了。
还有,一个人的血型未必终生不变,患癌症、输血、服药以及接受放射性治疗等,血型会发生短期改变,过一段时间会恢复原状。
而那些患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孩子接受骨髓移植后,血型可永久变得与供者相同。
此外,由于人类对血型尚未完全了解,发现有极少数情况会“违背”上述遗传规律。
疑问四:同居才两月多,怀孕怎能三个月?
正解:有可能。
因为妇产科医生计算孕期是从末次月经算起,并不是从实质性行为或实际受孕那天开始,胎龄自然就比同居时间要长了。
父母还会遗传什么给孩子?
疑问:小时候是矮鼻梁,长大后有可能成为高鼻梁吗?
当然有可能,这正是鼻子遗传的有趣之处。
鼻子的遗传基因会一直持续到成人阶段。
当然想要拥有笔直、高挑、窄孔的鼻子,爸妈必须都是小鼻孔、窄鼻子,而且至少一方鼻子高直。
疑问:爸爸是黑眼睛,妈妈是蓝眼睛,宝宝的眼睛是什么颜色的?
眼球颜色的遗传遵循着“黑色等深颜色相对浅颜色是显性遗传”的原则。
也就是说,如果你想让宝宝有蓝眼睛的话,即使你选择了蓝眼睛的爱人,可因为你是黑眼睛,你生的宝宝是蓝眼睛的几率会很小。
疑问:少秃顶遗传吗?
少秃顶是遗传的,而且在男宝宝身上为显性遗传,在女宝宝身上为隐性遗传。
概括地说,少秃顶是由爸爸遗传给儿子的。
如果爸爸是秃顶,外祖父也是秃顶,男宝宝的发生率大概是100%;如果爸爸不是秃顶,外祖父少秃顶,男宝宝有25%的可能;如果爸爸不是秃顶,外祖父满头浓发,那宝宝秃顶的可能性几乎为0。
此外,少白头也与遗传有很大的关系。
如果爸爸少白头的话,宝宝少白头的可能性会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