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半固态金属加工技术
金属半固态成形

金属半固态成形一、引言金属半固态成形是一种新兴的金属成形技术,它是在半固态状态下对金属进行成形加工,具有高效、高精度、高质量等优点。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产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金属半固态成形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研究。
二、什么是金属半固态成形1.定义金属半固态成形是指在合适温度下,将金属材料加工到一定程度时,使其呈现出部分晶粒熔化和部分晶粒未熔化的状态。
这种状态被称为半固态状态。
在这个状态下进行成型加工可以得到具有优异性能的零件。
2.特点(1)高效:相比传统的铸造和锻造工艺,金属半固态成形具有更快的生产速度。
(2)高精度:由于采用了先进的数控技术和模具制造技术,使得加工精度更高。
(3)高质量:由于采用了先进的材料处理方法和模具制造技术,使得产品质量更高。
三、金属半固态成形的工艺流程1.原材料制备:将金属材料经过特殊处理,使其呈现出半固态状态。
2.模具设计:根据产品的形状和尺寸,设计出合适的模具。
3.加热处理:将金属材料加热到合适的温度,使其呈现出半固态状态。
4.成型加工:将半固态金属材料放入模具中进行成型加工。
5.冷却处理:将成型后的零件进行冷却处理,使其达到稳定状态。
6.后续加工:根据需要对零件进行后续加工和表面处理。
四、金属半固态成形的应用领域1.航空航天领域:由于航空航天领域对于零件质量和性能要求非常高,因此金属半固态成形技术在该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例如飞机发动机叶片、涡轮叶片等高精度零部件都可以采用该技术进行生产。
2.汽车制造业:汽车制造业是金属半固态成形技术的另一个重要应用领域。
例如汽车发动机缸体、曲轴等高精度零部件都可以采用该技术进行生产。
3.医疗器械领域:金属半固态成形技术在医疗器械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例如人工关节、牙科种植体等高精度零部件都可以采用该技术进行生产。
五、金属半固态成形的未来发展趋势1.智能化: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金属半固态成形技术将更加智能化,通过计算机控制和自动化设备,使得生产效率更高、产品质量更稳定。
3~4半固态成型

半固态铸造生产线及自动化
半固态流变成形生产线 该系统由铝合金熔化炉、挤压铸造机、转盘式制 浆机、自动浇注装置、坩埚自动清扫、喷涂料装置等 组成。其工艺过程为:浇注机械手3将铝液从熔化炉2 中浇入制浆机4的金属容器中冷却;同时浆料搬运机 械手5从制浆机的感应加热工位抓取小坩埚,搬运至 挤压铸造机并浇人压射室中成形;随后继续旋转将空 坩埚返回送至回转式清扫装置上的空工位,并从另一 个工位抓去一个清扫过的小坩埚旋转放置到制浆机上; 制浆机和清扫机同时旋转一个角度,进入下一个循环。
半固态铸造成形装备
半固态铸造成形装备主要包括半固态浆料 制备装备、半固态成形装备、辅助装置等。 按流变铸造和触变铸造分类,又有流变铸 造装备和触变铸造装备。 半固态浆料的制备方法主要有机械搅拌、 电磁搅拌、单辊旋转冷却、单/双螺杆法等。 其基本原理都是利用外力将固液共存体中的固 相树枝晶打碎、分散,制成均匀弥散的糊状金 属浆料。最新发展的还有倾斜冷却板法、冷却 控制法、新MIT法等。
半固态铸造成形装备
一步法— 流变铸造 半固态铸造成形是在液态金属凝固的过程中进行强烈 的搅动,使普通铸造凝周易于形成的树枝晶网络骨架被打 碎而形成分散的颗粒状组织形态,从而制得半固态金属液, 然后将其铸成坯料或压成铸件。 根据其工艺流程的不同,半固态铸造可分为流变铸造 二步法— 和触变铸造两大类。 触变铸造 流变铸造是将从液相到固相冷却过程中的金属液进行 强烈搅动,在一定的固相分数下将半固态金属浆料压铸或 挤压成形,又称“一步法”; 触变铸造是先由连续铸造方法制得具有半固态组织的 锭坯,然后切成所需长度,再加热到半固态状,再压铸或 挤压成形,又称“二步法”。
半固态铸造的其他装置
流变铸造采用“一步法”成形,半 固态浆料制备与成形联为一体,装备 较为简单; 触变铸造采用“二步法”成形,除 有半固态浆料制备及坯料成形装备外, 还有下料装置、二次加热装置、坯料 重熔测定控制装置等。
第六章半固态金属加工

第六章半固态金属加工技术6.1半固态金属加工技术概论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的Flemings教授等研究者们提出了一种金属成型新方法,即半固态加工技术(Semi-Solid Metal or Semi-Solid Forming,简称SSM 或SSF)。
所谓半固态加工是指金属在凝固过程中,对其施以剧烈的搅拌或扰动作用,得到一种均匀悬浮着一定量的球状初生固相或退化的枝晶固相的固-液混合浆料,进而进行加工成型的一种新技术。
这种固-液混合浆料具有很好的流变性能,因此称为流变浆料。
依据流变料浆是否直接用于金属件的加工成形,半固态加工又分为半固态流变成型和半固态触变成型两类。
前者是将制备好的半固态浆料直接用于成型,后者是将流变浆料凝固成锭,在成形时,重新加热至金属的半固态温度区,恢复其流变特性,实现加工成型。
流变料浆凝固成的金属锭一般称为半固态金属坯料。
金属材料从形态来分,主要有两种状态,液态和固态。
相应地传统的金属成形主要分为两类,金属液态凝固成形,如铸造、液态模锻、液态轧制、连铸等,和金属塑性加工成形,如轧制、拉拔、挤压、锻造、冲压等。
凝固成形利用了液态金属的良好流动性,实现成形过程中的充填、补缩,并且可以借助机械压力充填型腔,改善成形件内部质量和尺寸精度。
但从凝固机理知道,凝固加工要想完全消除成型件内部的缺陷是极其困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
塑性加工成形是利用固态金属在高温下呈现的良好塑性流动性,在外力的作用下,完成成形过程中的形变和组织转变。
与凝固加工相比,采用塑性加工成形的产品质量明显提高,但由于固态金属变形抗力高,所需变形力大,因此要消耗大量能源,对于复杂零件需要多道工序才能完成。
半固态是金属介于液态和固态的中间态,是金属从液态向固态转变或从固态向液态转变的中间阶段,即金属固相和液相共存的一种状态,对于结晶温度区间宽的合金,半固态阶段较长。
金属在半固态呈现出与液态金属、固态金属明显不同的物理特性,半固态加工技术正是利用这些特性,而发明的一种不同于传统的凝固加工、塑性加工的金属成形加工新方法。
半固态加工技术的发展及其研究现状

技术瓶颈与挑战
流变行为复杂
半固态加工过程中,材料的流变行为受多种因素影响,如温度、 应变速率等,导致加工过程难以控制。
界面问题
在半固态加工过程中,由于固液两相的存在,界面问题成为一大挑 战,如固液界面稳定性、颗粒分散等。
设备与工艺匹配
半固态加工需要特殊的设备和工艺,如何实现设备和工艺的匹配, 提高加工效率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未来发展前景与展望
拓展应用领域
随着半固态加工技术的不断成熟, 其应用领域将进一步拓展,如航 空航天、汽车、新能源等领域。
绿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可持续发展
半固态加工技术具有节能减排的潜 力,未来将在绿色可持续发展领域 发挥重要作用。
智能化与自动化
随着智能制造技术的发展,半固态 加工将实现智能化与自动化,提高 加工效率和产品质量。
01
02
03
汽车工业
研究半固态加工技术在汽 车零部件制造中的应用, 提高零部件的性能和轻量 化水平。
航空航天工业
探索半固态加工技术在航 空航天领域的应用,满足 高性能、轻质材料的需求。
电子产品
研究半固态加工技术在电 子产品外壳、连接器等制 造中的应用,实现产品的 小型化、轻薄化。
04 半固态加工技术的挑战与 前景
输标02入题
应用领域:航空航天业
01
03
优势特点:半固态加工技术能够控制零件的内部结构 和微观组织,提高零件的疲劳寿命和可靠性,满足航
空航天器的高性能要求。
04
技术应用:半固态加工技术用于制造航空航天器的关 键零部件,如发动机叶片、机翼结构件等。
成功应用的案例三
案例名称
医疗器械制造
应用领域
医疗器械制造业
半固态金属成形技术

二、半固态成形技术的发展简史
起源和发展
半固态加工起源于美国。20世纪70年代初,麻省理工学院 Spencer和Flemings等人发现凝固过程中的金属材料经强力搅 拌,会生成近球状晶或球状晶组织。 3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SSM技术在制坯、重熔加热、零件成 形、组织与力学性能、加工环节数值模拟以及合金流变学研究 等许多方面取得重大进展。目前,这项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汽车 工业领域,在航空、航天以及国防工业领域也正处于应用的起 步阶段,具有广阔的前景。 半固态金属加工技术是近多年来才诞生和发展起来的现代 冶金加工新技术。它虽然诞生晚, 但发展很快, 只用十几年的 时间就从试验室过渡到试生产, 又很快实现了产业化和商品化。 被世人称为新一代的合金成形工艺。
三、半固态金属加工的优缺点
优点:
(1) 由于在半固态, 合金具有独特的触变 行为, 可成型复杂的薄壁的零部件
(2)加工件的精度高, 几乎是近净成形, 尺 寸公差接近机加精度 (3)成形件表现平整光滑, 内部组织致密, 缺陷少, 晶粒细小, 力学性能高,可达锻 件性能
(4)节省原材料、能源, 生产同样的零部件, 它与普通铸造相比, 节能约35% (5)成品率高, 几乎达100%
半固态金属成形
一、概念
半固态金属成形技术(Semi-Solid Metal processing,SSM),它是利用在固-液态区间 获得一种液态金属母液中均匀地悬浮着一定固 相组分(50%-60%)合金的混合浆料进行加工 成形的方法。 半固态成形是利用金属材料从固态向液态, 或从液态向固态的转换过程中具有半固态的特 性所实现的成形。
影响因素对结构影响的具体分析
1、板长固定,不同板角下的组织形貌
20度
5度
7.5度
第四章半固态金属加工技术PPT课件

图4-19 压射室制备半固态合金浆料和流变成形示意图
21.11.2020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教研组
19
第4章 半固态金属加工技术
图4-20单螺旋流变射铸工艺原理示意图 1—金属液输入管;2—保温炉;3—螺杆;4—筒体;5—冷却管;6—绝热管;
7—加热线圈;8—半固态金属累积区;9—绝热层;10—注射嘴;11—加热线圈; 12—单向阀
图4-23 低过热度浇注和短时弱机械搅拌制备
半固态合金浆料示意图
21.11.2020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教研组
23
第4章 半固态金属加工技术
(a) 搅拌速度的影响
(b) 搅拌时间的影响
图4-24 搅拌速度和搅拌时间对半固态合金浆料初生固相形状因子的影响
21.11.2020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教研组
24
11—射嘴
21.11.2020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教研组
15
第4章 半固态金属加工技术
(a)各种通信设备的外壳
(b) 翻盖式手机外壳
(c) 相照机外壳,重量为98g
(d) 电脑显示器外壳
21.11.2020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教研组
16
第4章 半固态金属加工技术
(e) 摩托车轮毂,直径40cm,重量1.8kg (f) 汽车方向盘,重量560g
10—压铸合金
21.11.2020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教研组
3
第4章 半固态金属加工技术
(a) 间歇式
(b) 连续式
图4-5 半固态机械搅拌装置示意图
21.11.2020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教研组
4
第4章 半固态金属加工技术
图4-6 转轮式制浆装置
半固态加工方法及特点_庄文玮

>?@A: [ 1] FGH, JK, MNO. PQE"#$%12. RP Q, 2004 ( 11) : 43- 46. [ 2] VWXY. Z[\]^E"# ZA 27 _P‘abc ( 6) : 385- 387 dAef. gh12, 2002 [ 3] jk , lm . E"#n./0op . gh12 , 2001 ( 3) : 26- 29 [ 4] rst , uXv . E"#gh12ABCwx. : *gh>yz_P, 1996 ( 2) : 29- 33 [ 5] |} , M~+ , . E"#gh_Pn., ( 3) : 44- 48 BCwx. :*gh>yz_P, 2000 [ 6] , . E"#PQ$%12>op [M ] . : P%W, 1999.
2.4
其他方法
制备半固态的方法还有: 液相线铸造法、 剪切冷却辊 法、 电磁脉冲法、 紊流管道法、 溅射沉积法等, 以上方法主 要在实验室应用。
20 世纪 70 年代美 国 麻 省 理 工 学 院 Fleming 教 授 开 发
出半固态 加 工 技 术 方 法 , 它 是 将 普 通 铸 造 成 形 时 易 于 形 成 的树枝晶网络骨架 , 在成型温度达到液固两相区时 , 进行强 烈搅拌 , 将其打碎而保留分散的颗粒状组织 , 悬浮于剩余液 相中 , 形成多晶核组织 , 并且这种颗粒非枝晶的显微组织 , 在 固相 率 达 0.5- 0.6 时 仍 具 有 一 定 的 流 动 性 , 从 而 可 利 用 常 规的成形工艺如压铸、 挤压、 模锻等实现金属的成形。
2.1
机械搅拌法
Fleming 等人用一套由同心 带 齿 内 外 筒 组 成 的 搅 拌 装
半固态金属成形技术

半固态加工的主要成形手段有压铸和锻造
其工艺路线有两条:
一是将半固态金属浆料冷却凝固后下料, 再将此半固态金属坯料重新加热到半固态 温度进行成形, 通常称为触变成形。
另一条是将搅拌获得的半固态浆料在保持 其半固态温度条件下, 直接成形, 称为流 变铸造。
五、半固态金属加工的适用范围
合金
铝、镁、锌、铜、镍、钢铁等有较宽液-固 共存区的合金体系均适用。尤其是低熔点的铝镁 最为适用, 因此, 目前铝合金及镁合金利用半固 态加工技术, 大批量生产其零部件并已获得广泛 应用。
六、具体应用实例
斜板法对球墨铸铁结构的影响
什么是斜板法?
斜板法是一种将剪切应力应用于生产具有球状 半固态铸件的新方法。在这种方法中,适当过热的融 化的金属在流过斜板后被浇注进模具中。由于在金属 和斜板之间的热转移,固态形核发生了。然后,由于 剪切应力和金属流动,形核颗粒从表面分离。这些颗 粒进而分散到金属中。在斜板法中,像过热,斜板长 度,模具材料,倾斜,斜板材料这些因素都影响最后 的微观结构。
影响因素和最佳工艺参数
斜板法中,板的长度和倾斜度对铸件 结构有比较大的影响
最佳的石墨球形化和固态颗粒球形化 的条件为:冷却速率为67 K·s−1,倾斜板 的倾斜角度为7.5度,倾斜板的长度为 560mm。结果还显示,当全部的加工时间很 短的时候,倾斜板很容易阻止变质剂失效。
优点:
与压铸方法和传统的铸造方法相比, 这种方法有更好的机械性能,并且减少 孔隙率,这是由于缩减体积的减少以及 更能均匀的填充模具。
与传统金属加工的方法比较
传统的金属加工方法主要分为压力加工和 铸造加工,而半固态加工被世人称为现代冶金 加工新技术, 以上三种方法分别利用了金属固 有的特性进行加工成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 连续式
图4-5 半固态机械搅拌装置示意图
几种机械搅拌装置示意图 (a)棒式 (b)螺旋式 (c)底浇式 (d)倾转式
2、电磁搅拌法
电磁搅拌法是利用感应线圈产生的平行于或者垂直于 铸形方向的强磁场对处于液-固相线之间的金属液形成强 烈的搅拌作用,产生剧烈的流动,使金属凝固析出的枝晶 充分破碎并球化,进行半固态浆料或坯料的制备。
剪切速率对表观粘度的影响
(3)冷却速度对表观粘度的影响
不同冷却速度下ηa—fs曲线
(4)合金成分对表观粘度的影响
不同合金成分的ηa—fs曲线
3、流变性与组织的关系
半固态金属材料的性质(如表观粘度)必然受到材料内 部微观组织状态的影响。
部分凝固合金的内部组织状态由它的固相组织状态决定。
固相的数量、大小、形状和分布等参数决定了表观粘度的高 低。
(1) 固相分数
固相分数越高,部分凝固合金液相量越少,流动性 越差。表观粘度随固相分数增加而上升。 (2) 搅拌强度对半固态组织的影响
电磁搅拌用磁感应强度描述搅拌强度,电磁搅拌造 成“晶粒倍增”。
不同搅拌强度下Al-6.6%Si合金组织
在电磁搅拌作用下,铝液的湍流对流不断将热脉冲带到液 固界面,加速枝晶臂的熔化,枝晶臂被分离后,随湍流带到 稍微过冷的液体中,形成新的晶体,造成晶粒倍增。 搅拌强度越大,晶粒倍增现象越明显,晶粒越细小。
(3)随着固相分数的降低,呈现黏性流体特性,在微小外力作用下
即可很容易变形流动; (4)当固相分数在极限值(约75%)以下时,浆料可以进行搅拌, 并可很容易混入异种材料的粉末、纤维等;
图4-2 半固态金属和强化粒子(纤维)的搅拌混合
(5)由于固相粒子间几乎无结合力, 在特定部位虽然容易分离,但由
半固态金属变形时液相
普通铸造组织中初晶呈发达的树枝晶。 半固态合金其初晶组织呈球状,近球状或半树枝状。
半固态金属的加工特点
(1)粘度比液态金属高,容易控制:模具夹带的气体少, 减少氧化、改善加工性,减少模具粘接,可进行更高速的 部件成形,改善表面光洁度,易实现自动化和形成新加工 工艺; (2)流动应力比固态金属低:半固态浆料具有流变性和触 变性,变形抗力非常小,可以更高的速度成形部件,而且 可进行复杂件成形,缩短加工周期,提高材料利用率,有 利于节能节材,并可进行连续形状的高速成形(如挤压), 加工成本低; (3)应用范围广:凡具有固液两相区的合金均可实现半固 态加工。可适用于多种加工工艺,如铸造、轧制、挤压和 锻压等,并可进行材料的复合及成形。
于液相成分的存在,又可很容易
地将分离的部位连接形成一体化 而且与一般固态金属材料也容易
形成很好的结合;
(a)分离
(b)结合
半固态金属的分离
(6)即使是含有陶瓷颗粒、纤维等
难加工性材料,也可通过半熔融状态
在低加工力下进行成形加工; (7)当施加外力时,液相成分和固
相成分存在分别流动的情况,一般情
况下,存在液相成分先行流动的倾向 或可能性;
半固态合金成形的发展
1. 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科学家发现部分凝固的合金 (partially solidified alloy)仍具有流动性,并发明了 流变铸造法(Rheocasting)。之后美国和其它国家进行 了深入研究,并逐渐应用于生产。目前,该方法已有许多 新的发展,国外已大量用于工业生产,国内仍处于研究和 试验阶段。 2. 近几年开发了许多半固态合金制备方法,如等温处理法、 超声波处理法、SCR(shearing cooling rolling)法、 粉末冶金法和控制浇注温度法等。
(4)合金成分 合金浓度越高,越有利于产生成分过冷,使固液界 面不稳定,结果使界面不光滑,颗粒包裹的液相多,表 观粘度增加。
Al-Cu合金流变组织(fs=46%)
(a)Al-5%Cu合金
(b)Al-10%Cu合金
三、半固态加工的基本方法
合金原料设计、配制 加热、熔炼 搅拌(机械或电磁等) 半固态浆料
振动,不仅可以获得球状晶粒,还可以使合金的晶粒直径
减小,获得非枝晶坯料。
图4-10 超声波振动半固态浆料制备原理示意图
4、应变诱导熔化激活法
利用传统连铸方法预先连续铸造出晶粒细小的金属锭 坯,将该金属锭坯在回复再结晶的温度范围内进行大变形
量的热态挤压变形,通过变形破碎铸态组织,然后再对热
态挤压变形过的坯料加以少量的冷变形,在坯料的组织中 储存部分变形能量,最后按需要将经过变形的金属锭坯切
液态模锻挤压铸造 液态挤压 连续铸挤 液态轧制
主要方法:
(1) 液态模锻 介于压力铸造与模锻之间的工艺。
(2) 液态挤压 具有液态模锻和热挤压变形特点的方法。 在高压下→发生流动、结晶凝固→挤压至成形模口→大
塑性变形→成形成制品。
(3)连续铸挤
将已凝固和待凝固的金属一起挤压变形,实现半固态加工。
铸造顺利完成,对部分凝固合金表观粘度的控制至关重要。
(1)固相体积分数对表观粘度的影响
不同搅拌转速下的ηa—fs曲线
(2)剪切速率对表观粘度的影响
在相同固相体积分数下, 表观粘度随剪切速率的上升 而下降,满足Power定律: η =k·γ
n-1
式中η 为表观粘度, γ 为 剪切速率,k为反映稠密度 的常数,n为常数。
该方法不污染金属液,金属浆料纯净,不卷入气体, 可以连续生产流变浆料或连铸锭坯,产量可以很大。
影响电磁搅拌效果的因素有:搅拌功率、搅拌时间、 冷却速度、金属液温度、浇注速度等。由于加工过程的局 限性,通常认为, 直径大于150mm(6英寸)的铸坯不宜采 用电磁搅拌法生产。
(a)垂直搅拌式
(b)水平搅动式
后重新加热(即坯料的二次加热)至金属的半固态区,这时的金属锭 一般称为半固态金属坯料。利用金属的半固态坯料进行成形加工,
称之为触变成形。
半固态金属的上述两种成形方法合称为金属的半固态成形或半固
态加工(semi-solid forming or procesing of metals),目前在国际上,
(4)液态轧制 将液态金属直接浇入两轧辊组成的辊缝之间,随轧辊旋转 带入变形区,实现半固态轧制。
4、复合铸造
指对处于液固两相区的金属进行强烈搅拌,同时加入陶 瓷颗粒或短纤维等增强相,形成复合材料半固态浆料,再进 行流变成形,触变成形和铸锻成形的工艺。半固态合金的触 变性能使增强相分散存在。
四、半固态金属关键成形技术
二、半固态金属的流变学行为
通常铸造条件下,合金固相分数为20-30%时, 其宏观流动性已基本消失。但对经受搅拌的部分凝 固合金,即使固相分数高达50-60%,固相呈分散粒 状,仍具有一定流动性。
1、表观粘度
半固态金属的流变学性质一般通过测定合金的表观 粘度来研究。
普通铸造过程浇铸温度高于液相线,合金以全液态 形式浇入铸型,全液态金属属于牛顿液体,粘度是一常 数。不随切变速率γ变化。
搅拌速度越高,固相颗粒比较分散,而低搅速下固相 颗粒聚集现象明显。
Al-10%Cu在不同搅拌速度下的流变组织 (a)n=2.38r/s (b)n=7.16r/s
(3) 冷却速度 固相分数一定时,低冷却速度的固相颗粒平均尺寸 较大。原因是达到同样固相分数所需的时间较长,颗粒 生长的时间长;高冷却速度,达到同样固相分数所需时 间较短,颗粒长大受到限制,颗粒较小。
金属半固态加工就是在金属凝固过程中,对其施以剧烈的搅拌作
用,充分破碎树枝状的初生固相,得到一种液态金属母液中均匀 地悬浮着一定球状初生因相的固-液浆料(固相组分一般为50%左
右),即流变浆料, 利用这种流变浆料直接进行成形加工的方法称
之为半固态金属的流变成形
如果将流变浆料凝固成锭,按需要将此金属锭切成一定大小,然
部分凝固合金属于非牛顿流体,属于伪塑性体,粘 度不是常数,随切变速率的变化而改变。用表观粘度的 概念表征非牛顿流体。 表观粘度为:
ηa=τ/γ
ηa为表观粘度,Pa· s; γ为切变速度,s-1; τ为切应力,Pa
2、影响流变性的因素
部分凝固合金虽然具有流动性,但其表观粘度远远高于 全液态合金,这种高粘度固—液两相流体的铸造是困难的。 表观粘度构成了凝固合金流变性的主要方面,为使流变
第4章 半固态金属加工技术
一、 半固态加工的概念与特点
传统的金属成形
金属的液态成形:
铸造; 液态模锻; 液态轧制; 连铸等
金属的固态成形:
轧制; 拉拔;
挤压;
锻造; 冲压等
半固态成形
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Flemings教授等提出了一种
金属成形的新方法,即半固态加工技术。
经加热熔炼的合金 原料液体通过机械搅 拌、电磁搅拌或其他 复合搅拌,在结晶凝 固过程中形成半固态 浆料。
流 变 成 形
半固态坯料制备 流变压铸成形 其他流变成形 二次加热 触变成形
触 变 成 形
部件毛坯
1、流变成形:将制备出的半固态金属浆料直接成形; 优点是工艺流程短,生产成本低,但工艺路线的 可控性差,目前还处于研究阶段。
3. 成形工艺有较大发展,触变成形工艺已很成熟,在工业中 应用广泛。而流变成形工艺发展较慢。目前只有射铸成形 (injection molding or thixmolding)技术应用于镁合金 零件生产。但与触变成形相比,流变成形有诸多优点,因 而是未来成形技术的发展方向。 4. 计算机技术在工艺中得到广泛应用,包括成形过程的数值 模拟及软件。 5. 半固态合金的流变性能研究,流变性能与组织的关系及性 能的影响。
(一)半固态金属浆料的制备
1、机械搅拌法 优点:是最早采用的方法,设备构造简单,操作方便;通过 控制搅拌温度、搅拌速度和冷却速度等工艺参数,使初生 树枝状晶破碎成为颗粒结构。 缺点:高温下机械搅拌构件的热损耗大,被热蚀的构件材料 对半固态浆料会产生污染,因此对搅拌构件材料的高温性 能要求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