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痨的中医治疗方法

合集下载

中医内科学——肺痨气阴耗伤——保真汤——阴阳解析

中医内科学——肺痨气阴耗伤——保真汤——阴阳解析

中医内科学——肺痨气阴耗伤——保真汤——阴阳解析保真汤是中医中常用的一种药物方剂,主要用于治疗肺痨患者的气阴耗伤症状。

本文将从中医内科学的角度,对肺痨气阴耗伤以及保真汤的阴阳解析进行探讨。

一、肺痨气阴耗伤的概念与病机1. 概念:肺痨,即肺结核,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

肺痨气阴耗伤是指肺痨病理过程中,气阴两虚导致的相关病理变化。

2. 病机:中医认为,肺为水道之官,主司呼吸,气机升降和肃降清化等功能。

肺痨患者由于病邪入侵或体质虚弱,导致肺气受损,肺阴耗损,从而出现气阴耗伤症状。

二、保真汤的药物组成及药理作用保真汤是由中药组成的方剂,主要包括人参、麦冬、石膏、栀子和生地黄等药物。

1. 人参:具有补气益肺,益阴生津的功效。

能够提升患者的机体免疫力,改善气虚症状。

2. 麦冬:有滋阴润肺,清热止渴的作用。

可以增加肺部的阴液,缓解阴虚、热盛等症状。

3. 石膏:有清热解毒,降火止渴的功效。

可以清除肺痨患者体内的病毒和毒素,减轻炎症反应。

4. 栀子:具有清热解毒,消肿镇痛的作用。

可以减轻肺痨患者的咳嗽和胸闷症状。

5. 生地黄:有滋阴清热,养阴生津的功效。

可以增加体内的阴液,缓解肺痨患者的阴虚症状。

三、保真汤的阴阳解析及临床应用1. 阴阳解析:保真汤以人参、麦冬、生地黄为阳药,以石膏、栀子为阴药。

通过平衡阴阳的关系,调节肺脏的阴阳平衡,修复和强化机体的正气和阴液,从而达到治疗肺痨气阴耗伤的目的。

2. 临床应用:保真汤一般用于肺痨气阴两虚,阴虚内热,咳嗽痰多,口干舌燥,身热盗汗等症状。

通过药物组合和配伍原则,可以减轻患者的症状,增强体质,并辅助抗结核药物的疗效。

四、保真汤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1. 疗效评价:临床研究表明,保真汤可以显著减轻肺痨患者的咳嗽、胸闷、盗汗等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同时,保真汤还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力,促进结核的治疗和康复。

2. 安全性评价:保真汤作为传统中药方剂,经过多年的临床应用,安全性相对较高。

肺痨的中药治疗方法

肺痨的中药治疗方法

肺痨的中药治疗方法
肺痨是一种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主要侵犯人体呼吸系统,严重危害人的健康。

而中药治疗肺痨具有疗效确切、副作用小、治疗周期短等优点,被广大患者所接受。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一些中药治疗肺痨的方法。

一、百合鳖甲汤
百合鳖甲汤是治疗肺痨的一种常用中药汤剂。

具体制法是:取百合12克、鳖甲15克,煎汤饮服,每日1剂,连服2周为1个疗程。

此汤剂有清热化痰、止咳平喘的作用,对肺痨患者的症状有明显的缓解作用。

二、沙棘生薏苡仁汤
沙棘生薏苡仁汤是一种利湿祛痰的中药汤剂,对于肺痨患者的症状有较好的缓解作用。

该汤剂的制法是:取沙棘30克、生薏苡仁30克,煎汤饮服,每日1剂,连服2周为1个疗程。

此汤剂具有清热散结、行气止咳的功效,对于肺痨患者的咳嗽、胸闷等症状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三、猪胆汤
猪胆汤是一种具有清热解毒、消炎利肺的中药汤剂,对于肺痨患者有较好的疗效。

制法是:取猪胆10克,加入水中煎煮至胆汤呈黄色,去渣饮服,每日1剂,连服2周为1个疗程。

此汤剂具有清热解毒、散结消肿的作用,可有效减轻肺痨患者的咳嗽、胸闷等症状。

四、冬凌草花汤
冬凌草花汤是一种具有清热解毒、消炎止咳的中药汤剂,对肺痨患者有较好的疗效。

制法是:取冬凌草30克、细辛6克,煎汤饮服,每日1
剂,连服2周为1个疗程。

此汤剂具有清热散结、宣肺平喘的作用,对于肺痨患者的咳嗽、喘息等症状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中医内科学肺系病症肺痨

中医内科学肺系病症肺痨
中药治疗需长期坚持,定期复诊,根据病情变化调整药方,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针灸治疗
针灸治疗是中医特色疗法之一, 通过刺激穴位,调节人体经络 气血,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 的。
对于肺痨患者,针灸治疗可以 选择肺俞、膏肓、足三里等穴 位,以缓解症状、减轻病情。
针灸治疗需由专业医师操作, 避免误伤经络,同时需注意与 中药治疗配合使用,以提高治 疗效果。
诊断过程
患者就诊时,医生通过详细询问病史和检查,发现患者有长期吸烟史和慢性咳嗽、咳痰等症状。结合肺部听诊和X线 检查,考虑为肺痨合并肺部感染。
治疗建议
医生建议患者进行抗痨和抗感染治疗,同时加强营养支持和生活护理。在治疗过程中,患者需定期复查, 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同时,医生还建议患者戒烟,以改善肺功能。
THANKS
感谢观看
多摄入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如新鲜蔬菜、水果等,有助于提高抵抗力。
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如辣椒、姜、蒜等,以免加重病情。
05
肺痨的案例分析
典型病例一
01
患者情况
患者李某,男性,35岁,长期从事IT行业,工作压力大,经常熬夜加班。
近半年来,出现咳嗽、咳痰、低热等症状,自认为是普通感冒,未予重
视。
02
诊断过程
中医内科学肺系病症肺痨
• 肺痨概述 • 肺痨的症状与诊断 • 肺痨的治疗 • 肺痨的预防与调理 • 肺痨的案例分析
01
肺痨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肺痨是中医内科学中一种常见的肺系 病症,主要是由于正气虚弱、感染痨 虫所致,以咳嗽、咯血、潮热、盗汗 及身体逐渐消瘦为临床特征。
特点
肺痨具有传染性,病程较长,病情易 反复,治疗难度较大。
肺结核

名中医治肺结核(肺痨)九个秘方

名中医治肺结核(肺痨)九个秘方

名中医治肺结核(肺痨)九个秘方治肺结核(肺痨)秘方(9首)13.1空洞型肺结核效方【来源】黄一峰,《中医杂志》(6)1989年【组成】南沙参15克,天麦冬各10克,炙百部10克,炙紫菀、桔梗各3克,肥玉竹15 克,茯苓10克,生甘草3克,地骨皮10克,生牡蛎30克(先煎),十大功劳叶10克,母鸡1只(约500多克)【用法】取母鸡净身之肉,不放盐、酒等佐料,文火煮浓汁6杯。

余药用水浸泡30分钟,文火煎煮40分钟,作取药液,加水再煎30分钟过滤,将两次药液混合成两杯(约400毫升),备用。

每日2次服中药、鸡汁各1杯。

【功用】补虚杀虫。

【方解】空洞型肺结核形精俱不足,非血肉有情之品,难以康复。

故方中以鸡汁大补五脏为主,培元固本;以百部、紫菀、桔梗、玉竹、地骨皮、甘草、生牡蛎、功劳叶等养阴润肺、止嗽化痰、降火凉血,兼除虚热,且有杀虫之功,现代药理研究也证明,以上药味均有不同程度的抗痨作用。

合而用之,共奏补虚、杀虫之功。

本方具有两大作用,一方面培补正气,增强抗病能力;一方面杀虫。

是针对病因治疗,以标本兼治。

若长期坚持服用,可获良效。

【主治】空洞型肺结核,属阴虚火旺、形瘦潮热、口干舌绛少津或见痰血者。

【疗效】屡用屡验,一般连服2个月即可痊愈。

13.2抗痨弥洞散【来源】谢明福,《四川中医》(1)1986年【组成】蜈蚣84克,冬虫夏草70克,百部、山药各100克,黄芪200克,鸡子28枚。

【用法】先将蜈蚣、冬虫夏草分研细末和匀,再平分为28等分。

另将黄芪、百部、山药等药同时浓煎后冷却,再入鸡子,以文火煮熟,连同药渣浸泡10天。

每日服2次,每次服药鸡蛋1枚,药粉1包。

(此法宜于冬季,若在夏季可将鸡子和药渣放入冰箱内储存,以免霉烂变质。

)14天为1疗程。

【功用】补虚杀虫。

【方解】本方的制方原则是,一则杀其虫以绝其根本,一则补其虚以复其真元,故方中用蜈蚣味辛有毒,能攻毒散结;百部润肺止咳、杀虫;冬虫夏草补虚损、益精气、止咳化痰、治虚喘痨嗽。

中医关于“肺痨”的古医书论述摘抄

中医关于“肺痨”的古医书论述摘抄

中医关于“肺痨”的古医书论述摘抄一、肺痨肺痨是以咳嗽、咯血、潮热、盗汗及身体逐渐消瘦等为主症的传染性疾病。

西医学中的肺结核病以及某些肺外结核出现肺痨表现者属于本病范畴,可参照本节辨证论治。

二、关于“肺痨”的古医书论述摘抄古代文献中有关本病的相关病名很多,大致有两大类:一类以其具有传染性而定名,如月注、虫、传尸、鬼等;一类以其症状特点而定名,如痨、骨蒸、劳嗽、肺痿疾、伏连、急痨等。

1.《黄帝内经》有对本病类似的慢性虚损性疾病临床特点的描述,如《素问·玉机真脏论》说:“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胸中气满,喘息不便,内痛引肩项,身热,脱肉破…肩髓内消。

”《灵枢·玉版》云:“咳,脱形,身热,脉小以疾2.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曰:“若肠鸣、马刀、侠瘿者,皆为劳得之。

”华佗《中藏经·传尸论》详述传尸、鬼、尸注等,认识到本病具有传染性。

3.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尸注候》有“死后复易旁人,乃至灭门”的记载,说明本病当时流行猖獗。

4.唐·王焘《外台秘要·虚劳骨蒸方》提出“生肺虫,在肺为病”。

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把尸注、鬼、飞尸等列入肺脏方篇,有“肺劳热生虫,在肺”的描述。

5.宋·许叔微《普济本事方·诸虫飞尸鬼》言:“肺虫居肺叶之内,蚀人肺系,故成察疾,咯血声嘶。

”指出本病的病因、病位及症状。

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首次出现了“劳察”的病名。

元·朱丹溪强调“劳主乎阴虚”,确立了滋阴降火的治疗大法。

葛可久《十药神书是现存第一部治疗肺痨的中医专著,收载了治痨十方6.明·李梴《医学入门·痨》指出:“潮,汗(或见血,或遗精),咳,泄,分轻重。

轻者六症间作,重者六症兼作。

”归纳了肺痨常见主症。

虞抟《医学正传·痨察》提出“杀虫”与“补虚”为两大治疗原则。

龚居中《痰火点雪》对痨擦的病因病机阐发系统而精辟,审证论治周详,预防调护亦多卓识,为虚损痨察的重要专著之一。

什么是肺痨

什么是肺痨
——何氏肺痨方 • 清热解毒,清肺散结, 止咳化痰,适用于肺 结核患者。 • 整体论治,祛痨虫、 补惠气,清肺止咳, 增强人体免疫力,全 面治疗肺结核。 • 苗药“何氏肺痨方” 祝你健康
中药治疗肺痨
肺痨的 注意事 项
• 宜多吃小米、小麦、豆类、 玉米以及各种新鲜蔬菜水 果如黄瓜、白菜、藕、百 合、银耳、胡桃、栗子、 大枣、白果、西瓜、苹果、 梨等。 • 禁酒。酒能增加抗痨药物 对肝脏的毒性作用,导致 药物性肝炎,并能扩张血 管,引起咯血的可能。
肺痨有哪些注意事项
祝你健康
何氏肺痨方官网: /hsflf/
什么是肺痨
肺痨是什么病 中药何氏肺痨方治疗肺痨有奇效。
• 肺痨:中医指以咳嗽、咯血、潮热、盗 汗、身体消瘦为主要特征的传染性、慢 性、消耗性疾患。又称痨瘵、尸注、鬼 注 。相当于西医的肺结核。多因体质虚 弱,气血不足,痨虫传染所致。初起病 变主要在肺,久之则累及脾肾,甚则传 遍五脏。
什么是肺痨
肺痨的治疗方法

中医治疗肺部疾病古代案例

中医治疗肺部疾病古代案例

中医治疗肺部疾病古代案例
在古代,中医治疗肺部疾病有很多案例。

以下是其中一些典型的案例:
1. 张仲景治肺痨:张仲景是东汉末年的名医,他在《伤寒杂病论》中记载了一例治疗肺痨的案例。

患者为一名年轻男子,长期咳嗽、气喘,体弱多病。

张仲景给予患者草乌、附子等药物进行治疗,通过温通经络、补益肺肾的方法,最终使患者康复。

2. 孙思邈治肺热:孙思邈是唐代著名医学家,他在《备急千金要方》中记载了一例治疗肺热的案例。

患者为一名中年男子,经常咳嗽、咳痰,咽喉干燥,口渴。

孙思邈施以清热解毒、润燥化痰的草药,引导热邪下行,最终使病情缓解。

3. 李东垣治肺燥:李东垣是明代医学家,他在《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记载了一例治疗肺燥的案例。

患者为一名老年妇女,干咳、痰少,喉咙干痒,精神萎靡。

李东垣给予患者滋阴润肺、清热化痰的药物,通过滋养阴液、化痰止咳的方法,最终使患者症状得到缓解。

这些古代案例表明,中医治疗肺部疾病注重辨证施治,通过调理气血、清热化痰、滋阴润肺等方法,达到治疗肺部疾病的目的。

这些经验对现代中医临床治疗肺部疾病仍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古代案例的治疗方法可能会因时代和环境的变化而有所调整,具体治疗方案仍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

肺痨中医分析报告模板

肺痨中医分析报告模板

肺痨中医分析报告模板患者XXX,性别XX,年龄XX岁,现主诉XX症状,已持续XX时间。

经过详细询问病史、观察舌质、脉诊等中医辩证分析方法,得出以下肺痨中医分析报告:1. 辩证分析:根据病史和症状,患者表现出肺痨的典型临床特征,如咳嗽、咳痰、盗汗、消瘦等。

基于中医理论和辩证分析,将其归纳为肺痨的证候。

2. 证候分析:2.1 肺虚盗汗:患者表现出明显的盗汗症状,尤其在夜间更为明显,多见于肺痨病。

这是肺气虚弱所致,肺主气,故盗汗成为典型体征。

2.2 肺肾气虚:患者出现咳嗽、痰多、虚汗等症状,与肺肾气虚有关。

肺肾为先天之本,肺主呼吸,肾主纳气,两者共同维系人体正常气机运行,若肺肾气虚,则会导致气机失调。

2.3 脾胃虚弱:患者可能出现纳呆、消瘦等脾胃虚弱的症状。

肺痨病人由于长期咳嗽、气喘、痰多,容易出现消瘦乏力,这是脾胃不健所致。

3. 中医治疗建议:3.1 补肺气,益肺阴:根据辩证分析结果,治疗肺痨的关键是补肺气和益肺阴。

采用中药调理体内的肺气,可选用黄芪、百合、麦冬等药物,以滋养肺脏,增强其功能。

3.2 补益脾胃:脾胃虚弱是肺痨患者常见的病理变化,因此通过中药调理脾胃,增强其消化功能,可选用人参、党参、白术等药物。

3.3 养阴清肺:肺肾气虚是肺痨的病因之一,因此需要选用滋养阴液的药物,以养阴清肺。

可选用熟地、麦冬、枸杞子等,以清热滋阴,增加肺部免疫能力。

4. 饮食调理建议:4.1 增加蛋白质摄入:高蛋白的食物对于肺痨患者特别重要,可选择鸡肉、鸭肉、鱼类等食物,以帮助患者恢复体力。

4.2 多食用富含维生素的蔬菜水果:维生素能够增强患者的免疫力,多食用新鲜的蔬菜水果,如深色蔬菜、柑橘类水果等。

5. 注意事项:5.1 避免过度劳累:患者应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

5.2 注意保暖:肺痨患者易受寒邪侵袭,应注意保暖,避免受凉。

总结:根据中医辨证分析,患者可初步诊断为肺痨病,并给出了治疗和饮食调理的建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肺痨的中医治疗方法
肺痨是具有传染性的慢性虚弱疾患,以咳嗽、咯血、潮热、盗汗及身体逐渐消瘦为主要临床特征。

根据本病临床表现及其传染特点,与西医学的肺结核基本相同。

肺痨的病因病机
病因:①感染痨虫②正气虚弱
基本病机:痨虫蚀肺,肺体受损,肺阴耗伤
肺痨的诊断依据
1.有与肺痨病人的密切接触史。

2.以咳嗽、咯血、潮热、盗汗及形体明显消瘦为主要临床表现。

3.初期病人仅感疲劳乏力、干咳、食欲不振,形体逐渐消瘦。

肺痨的辨证论治
辨证要点
首辨病变之脏器,次辨虚损之性质,三辨夹火、夹痰、夹瘀之不同。

1.辨病变之脏器主要在肺
兼有乏力、纳少、腹胀便溏——累及脾
兼有腰膝酸软,五更泄泻,男子遗精,女子经闭——累及肾
兼有心烦易怒,失眠心悸——兼及心肝
2.辨虚损之性质
咳嗽、咯血、潮热、盗汗、消瘦、舌红、脉细——阴虚为主
出现咳嗽无力,气短声低,自汗畏风,舌质转淡——气阴两虚
兼有喘息少气,咯血暗淡,形寒肢冷,脉虚大无力——阴阳两虚
3.辨夹火、夹痰、夹瘀
发热明显,午后潮热,骨蒸颧红,五心烦热,盗汗量多,心烦口渴——夹火
痰黄量多——兼夹痰热;痰白清稀或起泡沫——湿痰、寒痰
唇紫舌暗,反复咯血色暗——夹瘀
治疗原则
补虚培元,抗痨杀虫
尤需重视补虚培元,增强正气,以提高抗病能力。

调补重点在肺,注意肺脾肾的生理病理关系,补益脾肾。

根据“主乎阴虚”病理特点,滋阴为主
火旺——兼以降火合并气虚——兼以益气
合并阳虚——兼以温阳
杀虫主要是针对病因治疗。

忌苦寒太过伤阴败胃。

当以甘寒养阴为主,适当佐以清火,苦寒之品不宜单独使用。

即使内火标象明显者,亦只宜暂予清降,中病即减,不可徒持苦寒逆折,过量或久用,以免苦燥伤阴,寒凉败胃伤脾。

肺痨的辨证论治——证治分类
1.肺阴亏损
证候主症:干咳,咳声短促,或咯少量黏痰,或痰中带有血丝,色鲜红,胸部隐隐闷痛,午后自觉手足心热,或见少量盗汗,皮肤干灼,口干咽燥。

近期曾有与肺痨病人接触史。

舌苔薄白,舌边尖红,脉细数。

证机概要:阴虚肺燥,肺失滋润,肺伤络损
治法:滋阴润肺
代表方:月华丸
常用药:北沙参、麦冬、天冬、玉竹、百合、白及、百部
2.虚火灼肺
证候主症:呛咳气急,痰少质黏,或吐痰黄稠量多,时时咯血,血色鲜红,混有泡沫痰涎,午后潮热,骨蒸颧红,五心烦热,盗汗量多,口渴心烦,失眠,性情急躁易怒,或胸胁掣痛,男子可见遗精,女子月经不调,形体日益消瘦。

近期曾有与肺痨病人接触史。

舌干而红,苔薄黄而剥,脉细数。

证机概要:肺肾阴伤,水亏火旺,燥热内灼,络损血溢。

治法:滋阴降火。

代表方:百合固金汤合秦艽鳖甲散
常用药:南沙参、北沙参、麦冬、玉竹、百合、百部、白及、生地、五味子、玄参、阿胶、龟板。

3.气阴耗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