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中医治肺结核(肺痨)九个秘方
肺痨的中药治疗方法

肺痨的中药治疗方法
肺痨是一种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主要侵犯人体呼吸系统,严重危害人的健康。
而中药治疗肺痨具有疗效确切、副作用小、治疗周期短等优点,被广大患者所接受。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一些中药治疗肺痨的方法。
一、百合鳖甲汤
百合鳖甲汤是治疗肺痨的一种常用中药汤剂。
具体制法是:取百合12克、鳖甲15克,煎汤饮服,每日1剂,连服2周为1个疗程。
此汤剂有清热化痰、止咳平喘的作用,对肺痨患者的症状有明显的缓解作用。
二、沙棘生薏苡仁汤
沙棘生薏苡仁汤是一种利湿祛痰的中药汤剂,对于肺痨患者的症状有较好的缓解作用。
该汤剂的制法是:取沙棘30克、生薏苡仁30克,煎汤饮服,每日1剂,连服2周为1个疗程。
此汤剂具有清热散结、行气止咳的功效,对于肺痨患者的咳嗽、胸闷等症状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三、猪胆汤
猪胆汤是一种具有清热解毒、消炎利肺的中药汤剂,对于肺痨患者有较好的疗效。
制法是:取猪胆10克,加入水中煎煮至胆汤呈黄色,去渣饮服,每日1剂,连服2周为1个疗程。
此汤剂具有清热解毒、散结消肿的作用,可有效减轻肺痨患者的咳嗽、胸闷等症状。
四、冬凌草花汤
冬凌草花汤是一种具有清热解毒、消炎止咳的中药汤剂,对肺痨患者有较好的疗效。
制法是:取冬凌草30克、细辛6克,煎汤饮服,每日1
剂,连服2周为1个疗程。
此汤剂具有清热散结、宣肺平喘的作用,对于肺痨患者的咳嗽、喘息等症状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祖国医学采风录》偏方三——肺痨类

《祖国医学采风录》偏方三——肺痨类《祖国医学采风录》偏方——肺痨类1、吐血吐稠痰:鸡菌草30鹿衔草30淫羊藿15炖老鸭汤服。
又:小红檬子根、红八角风根煮鸡蛋。
咳嗽剧带血加过路黄二两。
2、虚痨发热恶寒或但热不寒但寒流不热,日轻夜重:熟地鳖甲归芍地骨皮陈皮银柴胡麦冬首乌白芥子青蒿枣皮五味子丹皮。
3、肺痨吐血(肺结核空洞形成)毛桐子(又名红孩儿)根花叶果均用,每用60-120克,炖鸡吃,忌铜铁器。
4、肺痨咳嗽吐痰喘促心烦口渴:沙参百部川贝百合麦冬石斛白芍桑白皮甜杏仁。
5、吐血下血及内脏出血,久不止者均效:三七30乌贼骨60仙鹤草150嫩松叶210每服三钱,开水服。
6、骤吐血将虚脱:鲜鸡血冲童便服,加代赭石为末更妙。
7、肺痨潮热,常吐血者:三七15乌贼骨60明参150白芨120棕榈子为末每服三钱,对肺结核空洞出血有效。
8、咳吐痰涎潮热失眠胁间粘痛:淮山60枣5枚桔梗10生地30白芍15丹皮15白术15。
9、肺痨常吐血或有空洞者:三七15白芨60嫩松叶90川贝60有生肌止血之效。
结核方:白芍生地丹皮青蒿茯苓红枣泡参通草猪苓郁金甘草。
又方:肺痨草。
虚痨咳嗽喘累:党参白术土鳖红花乳香苏木苡仁破故纸淮牛膝冬花桔红甘草猪八戒油冰糖白茅根。
肺痨骨蒸咳嗽声嘶,自汗盗汗:小鸡一只花椒三两入鸡仔内蒸吃。
肺结核吐血:童便兑韭菜汁,又方生吃大蒜。
咯血用白芨30黄芩12甘草12茅根30。
结核又方:苡仁杏仁入白鸭中蒸吃,共12只。
咳吐血方:玄参麦冬桔梗藕节甘草竹茹。
方二茜草旱莲草茅根陈棕炭血余炭莲蓬百合款冬花结核:黄连60胡黄连60党参蜂蜜。
又方:百合60五倍子12牡蛎90雄精10辰砂150赭石150半夏45海蛤粉45黄连30炒麦芽30酒大黄30麝香3犀牛黄3活血砂60每服五分开水下。
咳嗽吐咯血:嫩松叶麦冬茅根煅牡蛎桑白皮杏仁麦冬黄芩紫苑白前茜草根阿胶赤芍十灰丸。
肺痨咳气喘不平:百合地黄麦冬党参贝母枇杷叶杏仁蛤蚧马兜玲侧柏叶艾叶阿胶五倍子茜草根。
治疗肺结核国医大师验方,比感冒还好治!

治疗肺结核国医大师验方,比感冒还好治!张锡纯:珠玉二宝粥,治脾肺阴分亏损,饮食懒进,虚热劳嗽;并治一切阴虚之证。
生山药120克,生薏米120克,柿霜饼24克。
上3味,先将山药、薏米捣成粗渣,煮至烂熟,再将柿霜饼切碎,调入融化,随意服之。
一少年,因感冒懒于饮食,犹勤稼稻,枵腹力作,遂成劳嗽;过午发热,彻夜咳吐痰涎。
医者因其年少,多用滋阴补肾之药,间有少加参、芪者。
调治两月不效,饮食减少,痰涎转增,渐至不起,脉虚数兼有弦象,知其脾肺皆有伤损也。
授以此方,俾一日两次服之,半月痊愈。
--《哀中参西》上册赵学敏:长寿粉,治痨瘵症。
芡实240克苡仁240克山药1500克糯米500克人参90克茯苓90克莲子250克白糖适量各为末,每日调服30克;如不欲调服,以水打成丸如元宵服,上下午服更妙。
--《串雅外编》卷三陈修园:雪梨膏,治咯血吐血,痨嗽久不止。
(热证)雪梨60个(取汁20匙) 生地葛根藕各取汁10杯萝卜麦冬各取汁5杯将6味煎,炼入蜂蜜500克、饴糖240克、姜汁半杯,再熬如稀粥,则成膏矣。
每日用一二匙含咽。
--《医学从众录》卷二张锡纯:一味薯蓣饮,治劳瘵发热,或喘或嗽,或自汗,或心中怔仲,或因小便不利,致大便滑泄,及一切阴分亏损之证。
生淮山药120克,切片,煮汁两大碗,以之当茶,徐徐温饮之。
一室女,月信年余未见,已成劳瘵,卧床不起,治以拙拟资生汤,复俾日用生山药120克,煮汁当茶饮之,一月之后,体渐复初,月信亦通,见者以此证可愈讶为异事。
--《衷中参西》上册青浦君:治痨病痰嗽。
老白鸭1只,去毛,水洗净,用竹刀剖开,去净秽物,不见生水,再入龙眼肉49个,桃仁10个,莲肉45克,贝母15克,线缝紧密,入新锅内,加陈酒500克,童便1000克,甜水500克,煮极烂熟。
先食肚内果子,鸭汤、鸭肉陆续食之皆可。
至重者,四五次痊愈。
--《寿世编》卷下。
肺痨名医屡效方

肺痨名医屡效方
肺痨——保肺散(李聪甫方)
【组成】北沙参12g,云茯苓9g,百合9g,肥玉竹9g,黑芝麻9g,炙紫菀9g,蒸百部9g,苦桔梗6g,广陈皮5g,粉甘草3g,薄荷叶2g。
1剂量。
【用法】将黑芝麻淘净炒香,其他药味烤燥,共研细末。
每次服6g,每日服3次,米汁或白糖开水冲服。
【功效主治】主治虚劳(肺结核)病,咳嗽吐血,或痰带血丝,头昏身倦,胸痛背胀,潮热自汗,喉燥咽干等症。
【方解】本方的制定,是在“损其肺者益其气”和“劳者温之”的理论指导下组成的方剂。
方中沙参、玉竹、百合、胡麻、甘草、茯苓以甘平益脾滋肺为主;辅以紫菀、百部、橘皮、桔梗等苦辛微温,温养肺气,助肺化痰;用少量薄荷辛凉以清咽喉,相辅相成,有“补土生金”的作用。
据临证观察,肺痨病多属阴虚,方中虽具滋阴润肺之品,对于阴虚患者,加入怀山药、麦冬、天冬,疗效尤著。
【方源】《李聪甫医论》。
有效治疗肺结核的中医验方

有效治疗肺结核的中医验方
1、鲜卫生草30克。
用水煎,分3次口服,每天1剂。
本方适用于肺结核咳血。
2、鲜马齿苋60克。
洗净,水煎,早晚分服,l至2个月为—疗程。
3、鲜百合适量。
捣烂,加水滤计,用水煮沸,待凉后慢慢饮之。
4、大金发藓30克。
捣烂,水煎加白糖服。
本方适用于肺结核咳血。
5、鲜山芝麻根30克,冰糖15克,百部30克,积雪草30克。
用水煎,分3次服。
6、鬼针草15克,葫芦草15克,鲜马齿苋45克。
用水煎服。
7、仕鹃花15克,白茶花10克,旱莲草15克,白木槿花15克。
用水煎服。
8、乌蔹莓根9至12克,侧柏叶9克,地榆9克。
用水煎服。
本方适用于肺结核咳血。
9、鲜白鹤灵芝枝叶30克,冰糖适量。
用水煎服。
本方适用于早期肺结核。
10、鲜江南星蕨60至90克,冰糖适量。
用水煎,冲冰糖服。
本方适用于肺结核咳血。
11、排钱草30克,茜草30克,小母鸡1只。
小母鸡宰杀洗净、切块,合二药同炖服。
12、磨盘草根15至30克,岗梅根15至30克,十大功劳9至15克。
水煎。
13、猫爪草60克。
用水煎服。
专治肺结核民间验方荟萃

专治肺结核民间验方荟萃肺结核的症状: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发的肺部感染性疾病。
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
肺结核患者常有一些结核中毒症状,其中发热最常见,一般为午后37.4~38℃的低热,可持续数周,热型不规则,部分患者伴有脸颊、手心、脚心潮热感。
1 民间验方:藕节汤【组成】藕节5个,白茅根、白糖各30克。
【用法】水煎服。
每日1剂,水煎2次,将两汁混合,对入白糖,日服2次。
或将藕节、白茅根洗净,制为粗末,一同放入杯中,加白糖,用沸水冲泡即可。
【功效】清热利尿。
【主治】肺结核。
2 民间验方:四草汤【组成】夏枯草、鱼腥草各30克,金荞麦、百部各15克,冬虫夏草10克。
【用法】水煎服。
每日1剂,日服2次。
【功效】清热化痰。
【主治】肺结核咳喘。
3 民间验方:猪肺方【组成】猪肺1个,白及30克,百部、麦冬、川贝母、黄芪、杏仁各15克。
【用法】先将后6味药共研细末,以蜜调成稀糊状,灌入猪肺内,将气管扎住,加少许食盐,置瓦罐内,加水煮熟烂即可。
每日1剂,分2次服完。
【功效】润肺止咳。
【主治】肺结核。
4 民间验方:黄芪汤【组成】黄芪30克,熟地黄、玄参、当归各15克。
【用法】水煎服。
每日1剂,日服2次。
【功效】滋阴泻火。
【主治】肺结核。
5 江苏省南通市中医院主任医师朱良春验方:肺结核方【组成】北沙参12克,麦冬12克,蒸百部18克,柴胡4.5克,黛蛤散(包煎)12克,旋覆花(包煎)9克,生白芍9克,黄芩4.5克,瓜蒌皮9克,丹皮4.5克,焦山栀4.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主治】肺结核咳嗽。
6 湖北中医学院著名老中医张梦侬验方:培土生金膏方【组成】太子参、北沙参、明玉竹、怀山药、白茯苓、天冬、甜杏仁、生熟地各120克,生甘草、紫菀、百合各60克,五味子、川贝母各30克,白茅根240克。
【用法】上药多加水浓煎2次,滤去渣。
另用冰糖1500克,先烊化熬至滴水成珠,后加入药汁收成膏,瓷瓶密贮,埋入土中7日后取出。
名医治肺结核特效妙方

名医治肺结核特效妙方
云南名医治肺结核方
处方:党参20克,北芪30克,熟枣仁、柏子仁、麦冬、炙甘草各9克,百合、白芍、淮山各15克,五味子6克,红枣12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益气养阴。
主治气阴两虚型昼夜汗出不止,常伴恶风,心悸,干咳少痰,五心烦热,失眠多梦,大便干结,小便量少,形体消瘦,面色萎黄,舌质红干无苔,脉细数无力。
专家点评:肺痨日久,耗气伤阳,阳损及阴,进而导致阴阳两虚,阴虚不能内守,阳虚卫外不固,因而昼夜汗出不止,自汗盗汗并见;兼见心悸,干咳少痰,五心烦热,失眠多梦,大便干结,小便量少,舌质红干无苔,脉细数无力等心肺阴津亏虚之象。
方中用大剂量党参、北芪以益气固表,使卫外固密而汗自止。
以熟枣仁、柏子仁、麦冬养心安神,使心悸、失眠、梦多之症可除。
更以五味子、白芍、百合、淮山、红枣、炙甘草等酸甘合用,具有“酸甘化阴”之意。
诸药合用,使卫表得固,心肺之阴得复,则自汗、盗汗得以自愈。
创方者:周永宁
江苏名医治肺结核方
处方:党参、生地、百合各20克,黄精、沙参、桔梗各25克,天冬、麦冬各40克,川贝母、百部、甘草各10克,白前15克,石斛12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一剂。
功效主治:滋阴降火,养肺固金。
用于治疗肺结核,中医辨证属阴虚火旺型,症见头晕乏力,饮食减少,继则咳嗽,胸痛,气息不利,自汗盗汗,时潮热,形体瘦弱,颜面少泽两颧潮红,舌质红,脉细数。
创方者:何英
作者:朱东。
名医偏方--内科:肺结核

名医偏方--内科:肺结核
2018-01-05 |
肺结核
1.九龙百部汤
【用料】九龙草60克,白茅根,枇杷叶各30克,百部根9克。
【制法】水煎服(浓煎),日服2次。
【功效】清热凉血,杀虫化痰。
2.石榴方
【用料】石榴(开白花的,不论大小)1枚,冰糖1撮。
【制法】将石榴刻成莲花状,置冰糖1撮于其中,蒸溶去渣,服其糖浆,每日1个,连服3~5次。
【功效】收敛消炎,止咳止血。
3.白芨丸
【用料】白芨600克,川贝母、百部、甘草各200克。
【制法】上药共研细末,水泛为丸,如绿豆大,白糖为引。
每日早、午、晚饭前30分钟各服5克,温开水送下。
【功效】润肺生肌,化痰杀虫。
4.蜈蚣散
【用料】蜈蚣若干条(去头足)。
【制法】置新瓦上烘干研细末内服,每日3次,每次3条。
连服1个月,停药休息1周后,可继续服第2疗程。
【功效】解毒通络。
5.复方白芨方
【用料】生百部、煅牡蛎、白芨(按1∶2∶3比例)。
【制法】上药共研细末。
每次4克,日服3次,温开水冲服。
【功效】养阴润肺,化痰止咳。
6.柳菊蛇草方
【用料】柳叶、野菊花、白花蛇舌草各30克。
【制法】制成糖浆或糖衣片。
每次6克~9克(或8片),日服3次,温开水冲服。
【功效】清热解毒,抑菌除痨。
7.贝母三七散
【用料】川贝母6克,三七3克,茜草6克,陈皮6克。
【制法】上药共研细末。
每次6克,日服2次。
【功效】退热活血,止血止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中医治肺结核(肺痨)九个秘方治肺结核(肺痨)秘方(9首)13.1空洞型肺结核效方【来源】黄一峰,《中医杂志》(6)1989年【组成】南沙参15克,天麦冬各10克,炙百部10克,炙紫菀、桔梗各3克,肥玉竹15 克,茯苓10克,生甘草3克,地骨皮10克,生牡蛎30克(先煎),十大功劳叶10克,母鸡1只(约500多克)【用法】取母鸡净身之肉,不放盐、酒等佐料,文火煮浓汁6杯。
余药用水浸泡30分钟,文火煎煮40分钟,作取药液,加水再煎30分钟过滤,将两次药液混合成两杯(约400毫升),备用。
每日2次服中药、鸡汁各1杯。
【功用】补虚杀虫。
【方解】空洞型肺结核形精俱不足,非血肉有情之品,难以康复。
故方中以鸡汁大补五脏为主,培元固本;以百部、紫菀、桔梗、玉竹、地骨皮、甘草、生牡蛎、功劳叶等养阴润肺、止嗽化痰、降火凉血,兼除虚热,且有杀虫之功,现代药理研究也证明,以上药味均有不同程度的抗痨作用。
合而用之,共奏补虚、杀虫之功。
本方具有两大作用,一方面培补正气,增强抗病能力;一方面杀虫。
是针对病因治疗,以标本兼治。
若长期坚持服用,可获良效。
【主治】空洞型肺结核,属阴虚火旺、形瘦潮热、口干舌绛少津或见痰血者。
【疗效】屡用屡验,一般连服2个月即可痊愈。
13.2抗痨弥洞散【来源】谢明福,《四川中医》(1)1986年【组成】蜈蚣84克,冬虫夏草70克,百部、山药各100克,黄芪200克,鸡子28枚。
【用法】先将蜈蚣、冬虫夏草分研细末和匀,再平分为28等分。
另将黄芪、百部、山药等药同时浓煎后冷却,再入鸡子,以文火煮熟,连同药渣浸泡10天。
每日服2次,每次服药鸡蛋1枚,药粉1包。
(此法宜于冬季,若在夏季可将鸡子和药渣放入冰箱内储存,以免霉烂变质。
)14天为1疗程。
【功用】补虚杀虫。
【方解】本方的制方原则是,一则杀其虫以绝其根本,一则补其虚以复其真元,故方中用蜈蚣味辛有毒,能攻毒散结;百部润肺止咳、杀虫;冬虫夏草补虚损、益精气、止咳化痰、治虚喘痨嗽。
以上三药据中药大辞典记载,对结核杆菌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黄芪益气固表托毒生肌,补肺弥洞;山药滋脾阴,以利土生金。
取药补不如食补之意,仿大小定风珠之滋阴潜阳法而入鸡子。
诸药配伍为用,共奏补虚杀虫之功,故用之多效。
【主治】肺结核,无论是浸润性肺结核,慢性粟粒性肺结核,还是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均可用之。
【加减】纤维空洞型者加白芨100克,五倍子10克;病重者再加蟾酥少许。
【疗效】治疗肺痨10例,结果痊愈7例,明显好转3例。
13.3月华消瘰汤【来源】宋光铸,《新中医》(2)1987年【组成】牡蛎30克,夏枯草、浙贝母、玄参、白芨、天冬、北沙参各15克,百部10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滋阴降火,散结软坚,化痰止咳。
【方解】本方系从《医学心悟》月华丸和消瘰丸化裁而成。
方用月华丸,其作用是滋阴降火,消痰祛瘀,止咳定喘,保肺平肝,消风杀尸虫;消瘰丸的作用是清热散结软坚,加夏枯草作用更强,由痨虫引起的“息贲”、“风消”,二方合用有标本同治之妙。
【主治】浸润或空洞型肺结核。
【加减】吐血加生地、阿胶(烊)各15克,田三七6克;阴虚加百合30克,麦冬、怀山药各15克;潮热盗汗加青蒿、地骨皮各15克;血瘀加当归10克,丹参20克,赤芍15克;纳呆加鸡内金10克。
【疗效】治疗46例,用药3~4疗程(以40天为1疗程,休息一周,进行下1疗程),结果:痊愈26例(肺部一切正常),显效16例(空洞愈合,浸润吸收,尚有少量斑片状阴影)好转2 例(空洞缩小,浸洞部分吸收),无效2例。
13.4和解宣化汤【来源】程门雪,《程门雪医案》【组成】银柴胡(水炒)、远志各3克,炙鳖甲、甜杏仁、象贝母、炒谷芽、炒麦芽各9克,竹沥、半夏、紫菀各6克,黄芩(酒炒)、知母(酒炒)、橘红各4.5克,生薏苡仁12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和解宣化,凉营退热。
【方解】方中柴胡,鳖甲滋阴清虚热;杏仁、贝母、柴菀宣肺止咳;谷芽、麦芽健胃消食;竹沥、半夏化痰降逆;黄芩、知母清热凉血;远志安神除烦;橘红宽胸理气;薏苡渗湿利水。
诸药配伍为用,共奏和解宣化,凉营退热之功,故对阴虚潮热诸证,有较好的疗效。
【主治】阴虚潮热,缠绵不愈,或肺痨发热、口苦、咳嗽有痰、胃纳不香等。
【加减】咳嗽重加款冬花6克,炙枇杷叶9克。
【疗效】屡用均有较好疗效。
13.5清肺活肝理痨汤【来源】武明钦,《中国中医药报》1990年【组成】黄芩、青蒿各10克,制鳖甲15克,地骨皮10克,知母、山慈菇各15克,川贝母10克,生白芍25克,干生地15克,郁金10克,玉竹15克,仙鹤草30克。
【用法】上药加水文火煎,每日1剂,分两次温服。
【功用】清肺止咳,滋肾活肝。
【方解】痨证每由火起,此阴火也。
禀赋不足或后天失调,或情志不遂,致肝郁化火,耗伤气阴,外邪侵袭,肺主皮毛为之藩篱,内则肝火上侮肺金,下耗肾液,肺内外合邪,宣降失司而为肺痨咳嗽,故方用仙鹤草、生白芍、干生地、玉竹,山慈菇滋肾活肝以固其本;知母、鳖甲、青蒿、地骨皮,黄芩育阴清热;郁金、川贝母活肝解郁,共奏清肺活肝理痨之效。
【主治】肺痨咳嗽,肝咳。
【加减】胸胁疼痛,呛咳加竹茹、橘络、川楝子、元胡;心烦易怒,左关脉弦而有力者为肝郁火盛,加羚羊角粉、琥珀粉;痰中带血或吐血,右关脉数者多为肺胃火盛,本方去青蒿、鳖甲,加生石膏、百部、三七粉、京墨;咳血吐血暴急者加生龙牡,龟板以收敛阴气;腰痛腿软加枸杞、怀牛膝,炒杜仲以补肾气。
【疗效】经多年临床应用,效果良好。
13.6紫侧功劳方【来源】《中国中医秘方大全》【组成】紫金牛60克,侧柏叶24克,十大功劳叶30克,五指毛桃60克,百合18克。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加适量蜜糖,制成蜜丸。
每日3次,每次服2丸。
【功用】益气固表,止血除嗽。
【方解】方中以紫金牛、侧柏叶为主祛瘀解毒止血,体外试验有一定的抑制结核杆菌作用;五指毛桃可健脾化湿,行气止痛,除痰止咳;十大功劳叶能补益肝肾;百合滋养强壮、镇咳。
各药协同能增强体质,调节机体抗病能力。
【主治】浸润型肺结核,或在抗痨治疗过程中对第一、二类抗痨物产生副作用而不能耐受者,均可用之。
【疗效】治疗105例肺结核病人,治疗62~310天(平均疗程131天),结果显效26例(病灶吸收2/3范围以上,空洞闭合,痰菌转阴,血沉下降20毫米以上),有效52例(病灶吸收小于2/3,空洞缩小,痰菌“G”号级数降低,血沉下降5~20毫米),总有效率为74.3%;无效20例(19%),恶化7例(6.7%)。
其中100例浸润性肺结核患者,显效26例,有效51例,总有效率77%。
亚急性血行播散型1例有效。
纤维空洞型4例,经治疗均未见效。
【附记】本方为广州市结核病医院经验方。
临床实践观察:本方对浸润型肺结核的疗效比其他类型要好,而且对接受长期其他抗痨药物治疗的病人,其疗效并不亚于初治者。
用本方治疗后,能改善食欲,增加体重,保护预防药物性肝功能损害。
药后可略有便溏。
13.7二麻四仁汤【来源】陈苏生,《中国中医秘方大全》【组成】净麻黄(带节蜜炙)、麻黄根各4.5克,苦杏仁(去皮)、白果仁(打碎)、桃仁、郁李仁各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开肺达邪,润燥涤痰。
【方解】本方在重视整体治疗的同时,运用辨证祛邪扶正之法,独辟蹊径。
方用麻黄开肺定喘,发散肺经之邪;麻黄根止汗固表,无肺气开泄之弊;杏仁降气化痰而宁嗽;桃仁活血润燥以止咳;郁李仁泄浊解凝以利疾;白果仁敛肺抗炎以制菌。
本方二麻一开一合,四仁一气一血一滑一涩,互补短长,相得益彰。
诸药合用,达邪而不发汗,涤痰而不伤肺,有顺气宁嗽,宽胸定喘之功效。
确为治疗重症肺结核虚中挟实证之良方。
【主治】重症肺结核。
【加减】有外感发热者加土茯苓、连翘、忍冬藤;呛咳不止者加百部、款冬花、车前草;食欲不振者加夜交藤,合欢皮;胸膈痞满者加柴胡、牡蛎、菖蒲;气阴两亏、舌光口干者加党参、沙参、麦冬;心气不振、足肘浮肿者加附子、干地黄、酸枣仁;阳浮于上、烦躁失眠、下肢不温者加附子、活磁石、补骨脂。
【疗效】本方治疗患者多为经长期西药治疗而病变好转不多,持续排菌,并经常合并感染的重症肺结核,服用本方3~6个月,临床症状多见消失或缓解、痰菌转阴、胸片复查病灶明显吸收或空洞关闭,疗效显著。
13.8托里内消汤【来源】郑侨,《千家妙方·上》【组成】金银花45克,当归12克,玄参15克,车前子12克,蒲公英30克,甘草6克,肉苁蓉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服用。
【功用】清热解毒,消痈散结。
【方解】病由阴虚火旺,灼伤肺阴而起,以及宿食化热,侵入腹膜,热郁成毒而致腹皮痈症。
故方用金银花清热解毒,仍必须重用,方可收效;当归活血生新;玄参养阴制火;车前子利尿,使毒从便解;蒲公英消痈散结;因大便燥结,用肉苁蓉增液润肠,使热清,毒解,阴充,病必自愈。
【主治】浸润性肺结核,合并结核性腹膜炎。
【加减】随证加减必效。
【疗效】多年来余本方用治疗肺结核,收到满意的效果。
【附记】临床实践体会到,方中金银花必须重用,方可收效,一般可用至60~90克。
13.9抗结核合剂【来源】陈茂梧,《豫章医萃——名老中医临床经验精选》【组成】猫爪草40克,天葵子20克,苡米仁30克,蒸百部15克,生牡蛎30克(先煎),天龙末3克(冲服)。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次。
亦可煎水外洗,3个月为1疗程。
【功用】清热祛痰,软坚散结,抗痨杀虫。
【主治】全身内外各个部位(各种)结核病。
【加减】结核性脑膜炎加藏红花、珍珠粉(冲);肺结核加麦冬、北沙参;淋巴结核加元宝草、浙贝母;结核性胸膜炎加葶苈子、大枣;结核性腹膜炎加制附片、败酱草;肾与膀胱结核加水芦根、冬瓜子;骨结核加黄芪、鹿角胶;皮肤结核加升麻、乌梢蛇;喉结核加甘草、僵蚕、红花、桃仁;肠结核加怀山药、芡实、黄芪、升麻;子宫内膜结核加红花、桃仁、田三七(冲)。
【疗效】共治疗各种结核病千余例,疗效较理想。
【附记】又邓铁涛教授治疗肺结核方,药用:党参、黄芪、怀山药、知母、玄参、生龙骨、生牡蛎各15克,丹参9克,三棱、莪术各10克。
每日1剂,水煎服。
功能补气养阴,活血化瘀。
故屡用效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