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专题练习盐化肥(含解析)

中考化学专题练习盐化肥(含解析)
中考化学专题练习盐化肥(含解析)

盐化肥

一、选择题

1.鉴别下列各组无色溶液,所选试剂正确的是()

选项待鉴别溶液所选试剂(均为溶液)

A Ca(OH)2和KOH Na2CO3

B HCl和H2SO4 AgNO3

C AgNO3和K2SO4 BaCl2

D HNO3和NaNO3酚酞

A.A B.B C.C D.D

2.下列试剂:①pH试纸、②无色酚酞溶液、③紫色石蕊溶液、④碳酸钠溶液,其中能将稀盐酸、氯化钠溶液和澄清石灰水鉴别出来的是()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3.下列物质鉴别方法不能达到预期目的是()

A.用硝酸银溶液鉴别蒸馏水和海水

B.用酚酞试液鉴别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

C.用熟石灰鉴别硫酸铵和氯化铵

D.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

4.下列四组溶液,只用紫色石蕊试液能鉴别的一组是()

A.NaOH KOH HCl B.NaCl NaOH HCl

C.H2SO4 HCl NaOH D.NaCl Na2CO3 Na2SO4

5.只用下列鉴别方法不能把待鉴别的物质区分开的是()

待鉴别的物质鉴别方法

A 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加盐酸,观察现象

B 硬水和软水加肥皂水,振荡,观察产生泡沫情况

C 过氧化氢溶液和纯水加硫酸铜溶液,观察有无气泡产生

D 羊毛线和涤纶线点燃,闻燃烧产生的气味

A.A B.B C.C D.D

6.现有稀盐酸、澄清石灰水、氯化钠溶液三种无色溶液,小丽认为可用下列四种试剂进行一次性鉴别,你觉得不可行的是()

A.无色酚酞溶液 B.pH试纸C.Na2CO3溶液D.紫色石蕊溶液

7.下列各组溶液,不加其他试剂就能鉴别的是()

A.HCl、Na2CO3、BaCl2、Na2SO4 B.K2SO4、NaNO3、NaOH、FeCl3

C.KOH、Na2SO4、CuSO4、NaCl D.KCl、AgNO3、KNO3、NaCl

8.下列选项所用试剂无法鉴别组内物质的是()

A.用熟石灰鉴别氯化铵﹑氯化钾

B.用稀盐酸鉴别碳酸钠粉末﹑碳酸钾粉末

C.用硫酸铜溶液鉴别氢氧化钠﹑硝酸钠溶液

D.用硫酸铜溶液鉴别氢氧化钠﹑硝酸钠溶液

9.下表的实验方法中,能达到目的是()

目的方法

A 鉴别NaOH溶液和Ca(OH)2溶液加入稀盐酸

B 鉴别NaCl固体和NaOH固体加水

C 除去CO2中的水蒸气通过盛有NaOH固体的干燥管

D 除去炭粉中的铁粉加入足量的CuSO4溶液后过滤

A.A B.B C.C D.D

10.下列各组物质不能用水鉴别的是()

A.硫酸铜和氯化钠B.烧碱和纯碱

C.碳酸钙和碳酸钡D.熟石灰和生石灰

11.下列各组物质的水溶液,只用组内两两物质间的反应,不用其它试剂,不能将其一一区别的是()A.NaCl、Na2CO3、Ca(NO3)2、HCl B.CuSO4、NaOH、H2SO4、Ba(OH)2

C.K2CO3、H2SO4、HNO3、BaCl2D.Na2SO4、BaCl2、K2CO3、KNO3

12.下列各组溶液,只用一种试剂不能鉴别的是()

A.Na2SO4、CuSO4、NaCl B.NaCl、Na2CO3、Na2SO4

C.FeCl2、NaNO3、Na2SO4D.(NH4)2SO4、NH4Cl、NaCl

13.下列四组溶液,仅用组内物质就能鉴别出来且均为无色溶液的是()

A.K2CO3 FeCl3 KOH ZnSO4

B.NaCl MgCl2 K2SO4 CuSO4

C.NH4HCO3 Ba(OH)2 H2SO4 NaNO3

D.K2CO3 Na2SO4 BaCl2 NaOH

二、填空题

14.A、B、C、D分别是Na2SO4溶液、稀盐酸、Na2CO3溶液和BaCl2溶液中的一种,已知A和B反应有白色沉淀生成,在沉淀中加入D溶液,沉淀不溶解.A和C反应有白色沉淀生成,在沉淀中加入D溶液,沉淀全部溶解.则四种溶液分别是:

A、 B、 C、 D、

15.实验室有三瓶没有标签的无色溶液,分别是硝酸铵、碳酸钾和稀盐酸,现在只给NaOH和盐酸两种试剂.为了鉴别,小军同学进行了以下实验.请填写相应内容:

将三种溶液分别取少量置于三支试管,分别加入NaOH溶液,有刺激性气体放出的一定是,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将其余二种溶液分别取少量置于试管,分别加入稀盐酸,有气体放出的一定是,另一种则是.

16.实验与探究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和内容.

(1)今年5月,我市各学校进行了实验操作考查.小张同学进行的实验考查是“用稀盐酸鉴别氢氧化钠(NaOH)溶液和碳酸钠(Na2CO3)溶液,并测定碳酸钠溶液的pH”.

①小张同学的实验记录如下表,请补充完整:

操作步骤现象记录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取两支试管,分别往试管中加入2mL样品1、2,再往其中滴

入盐酸

样品1:无明显现象样品2:溶液中出现气

②用pH试纸测定碳酸钠溶液的酸碱度,简述操作的主要步骤:.

(2)在实验台上有三瓶未贴标签的溶液,已知分别是碳酸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为区别这三种溶液,在老师指导下,兴趣小组的同学把这三种溶液按A、B、C进行编号,然后分别各取适量作为样品加入到三支试管中,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探究活动:

步骤一中,C无明显现象,A、B溶液的颜色变成红色;

步骤二中,A、B溶液的颜色由红色变成无色,且B溶液中有气泡冒出.

①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可知,B、C溶液分别是、.

②某小组同学在进行步骤一实验时出现异常现象:往A溶液中加入酚酞试液时,溶液颜色先变成红色,振荡后迅速变成无色.老师指出这是因为溶液浓度过大造成的.接着,老师往该试管的溶液中加入适量盐酸,观察到A 溶液的颜色又变成红色,此时溶液中含有的溶质主要是(酚酞除外).

17.现有四只烧杯,分别盛有稀盐酸、饱和石灰水、氯化钙溶液、碳酸钠溶液中的一种,并向其中滴加了酚酞

或石蕊溶液(如图所示).

已知:碳酸钠溶液呈碱性,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选用下列药品继续试验:铁、氧化钙、氧化铁、稀盐酸、饱和石灰水、碳酸钠溶液. 请依据试验回答问题: (1)B 中溶液是 .

(2)取A 中溶液于试管中,加入甲,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则甲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取C 中溶液于试管中,加入乙,溶液变浑浊;再加入丙,又变澄清,且由红色变为无色,无气泡产生,则乙的化学式为 .

(4)取D 中溶液于试管中,加入丁,溶液变浑浊;再加入丙,又变澄清,且红色变为无色,同时产生气泡. 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溶液变浑浊的原因: .

②最终所得溶液中溶质的组成为 (写出所有可能).

18.某校学生用碳酸钠溶液鉴别稀盐酸、食盐水和澄清石灰水.请你帮他完成下列实验探究. 【进行实验】

操作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分别用A ,B ,C 三支试管取样,然后各加入适量碳酸钠

溶液

A 中

B 中

C 中

A 中的物质是食盐水

B 中的物质是稀盐酸

C 中的物质是澄清石灰水

写出C 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发现问题】如何处理上述废液才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思考与分析】应先对废液中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后制定方案. 【实验与探究】

(1)甲同学将所有废液倒入乙洁净烧杯中,静置后得到上层清液.

(2)取少量清液加入足量的氯化钡溶液(中性),出现白色沉淀,静置 后向溶液再滴加几滴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为红色.由此现象说明甲同学所得上层清液中一定含有 和 ,一定没有 (填物质名称). 【方法和应用】以上探究的结论启示我们,处理上述废液的正确方法是 .

19.根据已知物质和未知物质的特性,运用实验的方法,可以鉴别某些物质.有3包白色粉末,它们分别是碳酸钠、氯化钠、氧化钙中的一种,先用实验的方法将它们一一区分.

(1)取少量3种粉末,分别装入编号为甲、乙、丙的三支试管中,加水后都能溶解,其中甲试管壁明显变热,由此可知甲试管中加的粉末是 .

(2)取甲试管中的溶液分别滴入另两支试管中,乙试管中出现白色沉淀,丙试管中无明显现象.请写出乙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0.现有A、B、C、D四种无色溶液,分别是稀盐酸、碳酸钠溶液、石灰水、氢氧化钠溶液中的一种,为了鉴别它们进行如下实验:①取四种溶液分别滴加酚酞试液,只有A中无色其它均为红色;②将A滴入余下的三种溶液中,只有B中出现气泡.

(1)B物质是;

(2)用B物质可将余下的两种溶液鉴别开,写出鉴别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1.实验室有四瓶失去标签的溶液,现标为A、B、C、D,分别是碳酸钠溶液、氯化钡溶液、硫酸钠溶液和稀盐酸中的一种.

【提出问题】如何区分出四种溶液?

【进行实验】甲同学实验如图所示:由此甲同学认为A一定不是

【表达与交流】甲同学向实验后的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酚酞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则甲同学的结论:A是氯化钡溶液.乙同学不同意甲同学的结论,乙同学的理由是.

于是乙同学另取少量A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一种试剂是溶液,

观察到的明显现象是.由此证明了甲同学的结论是错误的.同时确定了A.乙同学继续实验如图所示:

【收集证据】观察到C中产生气泡,D中产生白色沉淀.

【解释与结论】写出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乙同学最终通过实验区分出了四种溶液.

【反思与评价】请指出甲同学区分上述四种溶液时,在实验方法上的一点不足之处.

三、解答题

22.实验室有一瓶标签残缺的溶液,它可能是硫酸钠、碳酸钠和氯化钠溶液中的一种.龙龙、开开两位同学分别设计了下表方案进行鉴别.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龙龙①取少量待测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入几滴

溶液

②向步骤①的试管中滴入适量稀盐酸

①产生白色沉淀

②白色沉淀不消失

待测溶液是硫酸钠溶液

开开①取少量待测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适量稀硫

②向步骤①的试管中滴入适量氯化钡溶液

①无明显现象

②产生白色沉淀

待测溶液是硫酸钠溶液

根据上表回答问题:

(1)龙龙同学滴加的试剂可能是溶液(写出一种即可).

(2)龙龙同学认为开开同学方案存在缺陷,理由是.

23.复习课上,老师准备了四瓶没有标签的白色固体,分别是碳酸钠、氢氧化钙、氯化铵和氯化钠,要求同学们设计实验方案进行鉴别.

小刚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方案并进行实验(实验过程中每一步骤均取用原固体物质).

(1)所加试剂X是,鉴别出氯化铵所依据的实验现象是.

(2)所加试剂Y是,试剂Y与被鉴别出的物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步骤3中用蒸馏水鉴别氢氧化钙和氯化钠,所依据的现象是.

24.小强同学用三支试管,分别取适量的稀盐酸、澄清石灰水、碳酸钠溶液,进行相关实验探究.

步骤1:向三支试管中分别滴加酚酞后,Na2CO3溶液中显红色,说明Na2CO3溶液显性;

步骤2:小强把三支试管中的溶液同时倒入一只烧杯中,发现有气泡产生,最终有白色沉淀生成且溶液显红色;步骤3:把烧杯中的混合物进行过滤,得到滤液,滤液中一定不含.

(选填答案:A、稀盐酸 B、澄清石灰水 C、碳酸钠溶液)

【实验猜想】步骤3所得滤液中溶质可能为:

①NaCl Na2CO3;②NaCl CaCl2和NaOH;③NaCl Na2CO3和NaOH;④…

【实验验证】(提示:CaCl2溶液显中性)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CaCl2溶液猜想③成立

【反思评价】有同学提出CaCl2溶液改为稀盐酸,若观察到有气泡产生且红色消失,则证明猜想③成立.小刚同学认为不正确,其理由是:.

盐化肥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1.鉴别下列各组无色溶液,所选试剂正确的是()

选项待鉴别溶液所选试剂(均为溶液)

A Ca(OH)2和KOH Na2CO3

B HCl和H2SO4 AgNO3

C AgNO3和K2SO4 BaCl2

D HNO3和NaNO3酚酞

A.A B.B C.C D.D

【考点】酸、碱、盐的鉴别.

【专题】物质的鉴别题;物质的检验、鉴别与推断.

【分析】可根据各物质的化性质结合反应后的现象进行分析解答.鉴别题关键要利用物质的性质,并且产生不同的现象才能鉴别开.

【解答】解:A、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碳酸钠与氢氧化钾不反应,没有现象,所以碳酸钠能鉴别开,故A正确;

B、盐酸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硫酸与硝酸银结合得到的硫酸银微溶于水,也会产生白色沉淀,所以不能鉴别,故B错;

C、硝酸银与氯化钡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硫酸钾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也是白色沉淀,所以不能鉴别,故C错;

D、硝酸不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硝酸钠显中性,也不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所以不能鉴别,故D错.

故选A.

【点评】鉴别题关键是要对物质的组成和物理、化学性质十分熟悉,同时要求对物质溶解性表熟悉.

2.下列试剂:①pH试纸、②无色酚酞溶液、③紫色石蕊溶液、④碳酸钠溶液,其中能将稀盐酸、氯化钠溶液和澄清石灰水鉴别出来的是()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考点】酸、碱、盐的鉴别.

【专题】物质的鉴别题.

【分析】①根据pH试纸能测出溶液的pH,pH<7的溶液呈酸性,pH=7的溶液呈中性,pH>7的溶液呈碱性分析.

②根据酸和盐不能使酚酞变色,碱能使酚酞变红色分析,

③根据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盐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色,碱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分析.

④根据稀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氯化钠和碳酸钠不反应、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氢氧化钠分析.

【解答】解:①pH试纸能测出溶液的pH,pH<7的溶液呈酸性,pH=7的溶液呈中性,pH>7的溶液呈碱性.稀盐酸是酸,pH<7;氯化钠属盐呈中性,pH=7;氢氧化钙属碱它的溶液呈减性,pH>7,故该方法能鉴别.

②酸和盐不能使酚酞变色,碱能使酚酞变红色,只能鉴别出氢氧化钠,稀盐酸和氯化钠溶液不能鉴别,该方法不能鉴别.

③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盐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色,碱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所以能使石蕊变红色的就是盐酸,不能使石蕊变色的就是氯化钠溶液,使石蕊变蓝色的就是澄清的石灰水,故该方法可行.

④稀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氯化钠和碳酸钠不反应、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氢氧化钠,该方法可行.

故选B.

【点评】鉴别物质就根据物质不同的性质设计实验,现象要明显不同才能区分.

3.下列物质鉴别方法不能达到预期目的是()

A.用硝酸银溶液鉴别蒸馏水和海水

B.用酚酞试液鉴别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

C.用熟石灰鉴别硫酸铵和氯化铵

D.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

【考点】酸、碱、盐的鉴别;硬水与软水;铵态氮肥的检验.

【专题】物质的鉴别题.

【分析】A、根据海水中含有氯化钠能和硝酸银生成白色沉淀氯化银同时产生硝酸钠,蒸馏水中不含其他物质只含有水,不能和硝酸银反应解答;

B、根据酚酞试液在碱性溶液中变红解答;

C、根据铵根离子那个和碱性物质混合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氨气分析;

D、根据肥皂水在硬水和软水中的不同现象进行分析.

【解答】解:A、海水中含有氯化钠能和硝酸银生成白色沉淀氯化银同时产生硝酸钠,蒸馏水中不含其他物质只含有水,不能和硝酸银反应,不会产生白色沉淀,故硝酸银能鉴别海水和蒸馏水;

B、将酚酞试液分别滴入两种溶液中,酚酞试液变成红色的是氢氧化钠溶液,不变色的是稀硫酸,现象不同,可以鉴别;

C、硫酸铵和氯化铵都能够和氢氧化钙反应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氨气,现象相同,不能鉴别;

D、硬水和软水的区别在于所含的钙镁离子的多少,生活中可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产生泡沫较多的是软水,较少的硬水,用皂水可以鉴别;

故选项为:C.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在解决鉴别物质题时,判断的依据是:所选试剂需要与待鉴别的物质反应并出现明显不同的现象.

4.下列四组溶液,只用紫色石蕊试液能鉴别的一组是()

A.NaOH KOH HCl B.NaCl NaOH HCl

C.H2SO4 HCl NaOH D.NaCl Na2CO3 Na2SO4

【考点】酸、碱、盐的鉴别.

【专题】物质的鉴别题.

【分析】根据紫色石蕊溶液遇酸性溶液变红,遇碱性溶液变蓝,而在中性溶液中不变色结合物质的性质分析.【解答】解:A、NaOH KOH都是碱,都能使石蕊试液变成蓝色,现象相同,因此不能鉴别;

B、NaOH、NaCl和稀HCl三种溶液分别显碱性、中性、酸性,使石蕊溶液分别显蓝色、紫色、红色,能出现三种明显不同的现象,故可以鉴别;

C、H2SO4 HCl都是酸,都能使石蕊试液变成红色,现象相同,因此不能鉴别;

D、NaCl Na2CO3 Na2SO4三种物质都是盐,且NaCl、Na2SO4都显中性,都不能使石蕊试液变色,现象相同,因此不能鉴别;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属于常见物质的鉴别题,在解此类题时,先要分析需要鉴别的物质的性质,然后选择的试剂与之一一混合出现不同的现象即可鉴别.

5.只用下列鉴别方法不能把待鉴别的物质区分开的是()

待鉴别的物质鉴别方法

A 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加盐酸,观察现象

B 硬水和软水加肥皂水,振荡,观察产生泡沫情况

C 过氧化氢溶液和纯水加硫酸铜溶液,观察有无气泡产生

D 羊毛线和涤纶线点燃,闻燃烧产生的气味

A.A B.B C.C D.D

【考点】酸、碱、盐的鉴别;硬水与软水;棉纤维、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的鉴别.

【专题】物质的鉴别题.

【分析】根据物质的性质差异进行分析,选择的鉴别方法与被鉴别的物质应该出现不同的实验现象方能鉴别,据此解答.

【解答】解:A、盐酸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氯化钙和水,没有现象;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氯化钠和水,没有现象,现象相同,无法鉴别;

B、硬水中含有较多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能与肥皂水混合产生浮渣;软水含有少量或不含可溶性钙镁化合物,

与肥皂水混合产生泡沫,现象不同,可以鉴别;

C、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硫酸铜溶液会产生大量的气泡,而纯水中加入硫酸铜溶液没有现象,现象不同,可以鉴别;

D、羊毛线灼烧有烧焦羽毛的气味,而涤纶线灼烧没有烧焦羽毛的气味,现象不同,可以鉴别;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的鉴别,完成此题,可以依据物质的性质差异进行.

6.现有稀盐酸、澄清石灰水、氯化钠溶液三种无色溶液,小丽认为可用下列四种试剂进行一次性鉴别,你觉得不可行的是()

A.无色酚酞溶液 B.pH试纸C.Na2CO3溶液D.紫色石蕊溶液

【考点】酸、碱、盐的鉴别.

【专题】物质的鉴别题.

【分析】A、无色酚酞试液遇到酸或中性溶液都不变色;B、pH试纸可测出溶液的酸碱度;C、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气体,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沉淀;D、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遇中性溶液不变色,遇碱变蓝色.【解答】解:A、稀盐酸是酸,澄清石灰水是碱,氯化钠溶液是中性溶液,酚酞试液遇到盐酸、氯化钠溶液都不变色,所以不能鉴别开,故A正确;

B、稀盐酸是酸,澄清石灰水是碱,氯化钠溶液是中性溶液,用pH试纸可测出溶液的酸碱度,所以完全能鉴别开,故B错;

C、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二氧化碳,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氢氧化钠,碳酸钠与氯化钠不反应,所以能鉴别开,故C错;

D、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遇中性溶液不变色,遇碱变蓝色.稀盐酸是酸,澄清石灰水是碱,氯化钠溶液是中性溶液,所以能鉴别开,故D错.

故选A.

【点评】在解此类物质的鉴别题时,首先要知道需要鉴别的物质性质的不同,然后根据各自的性质选择合适的试剂出现不同的现象进行鉴别,或者利用本组中鉴别出的物质在鉴别其他的物质.

7.下列各组溶液,不加其他试剂就能鉴别的是()

A.HCl、Na2CO3、BaCl2、Na2SO4 B.K2SO4、NaNO3、NaOH、FeCl3

C.KOH、Na2SO4、CuSO4、NaCl D.KCl、AgNO3、KNO3、NaCl

【考点】酸、碱、盐的鉴别.

【专题】物质的鉴别题.

【分析】不加其他试剂进行物质鉴别,则需要根据物质两两之间的反应,然后根据反应现象的不同进行判断,解答该类题目时一般先看颜色、闻气味,再相互反应根据化学特性进行判断,然后用已鉴别出的物质作已知物

再去鉴别其它物质,出现不同现象时方可鉴别.

【解答】解:A、两两混合,BaCl2能与碳酸钠和硫酸钠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故先鉴别出的是氯化钡和盐酸,盐酸遇到碳酸钠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遇到硫酸钠无现象,即可鉴别;故A正确;

B、氯化铁溶液呈现黄色,首先被鉴别出,能够和氯化铁反应生成沉淀的是氢氧化钠,剩余的硝酸钠和硫酸钾无法鉴别,不能鉴别,故B错误;

C、硫酸铜溶液呈蓝色,首先被鉴别出,能够和氯化铜反应生成沉淀的是氢氧化钾,剩余的氯化钠和硫酸钠无法鉴别,不能鉴别,故C错误;

D、硝酸银遇到氯化钾和氯化钠能产生白色的氯化银沉淀,故能鉴别出硝酸银和硝酸钾,但氯化钠和氯化钾,无法鉴别,不能鉴别,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此类题主要是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不但要求学生具备有关化合物的基础知识,而且要有实验操作的经历和分析、解决化学实验问题的能力,解题时需要认真分析题目给出的条件,根据溶液的颜色,生成气体和沉淀的情况进行推断.

8.下列选项所用试剂无法鉴别组内物质的是()

A.用熟石灰鉴别氯化铵﹑氯化钾

B.用稀盐酸鉴别碳酸钠粉末﹑碳酸钾粉末

C.用硫酸铜溶液鉴别氢氧化钠﹑硝酸钠溶液

D.用硫酸铜溶液鉴别氢氧化钠﹑硝酸钠溶液

【考点】酸、碱、盐的鉴别.

【专题】物质的鉴别题.

【分析】A、根据铵态氮肥和碱混合会生成氨气进行分析;

B、根据酸和碳酸盐反应都会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进行分析;

C、根据硫酸铜和氢氧化钠会生成蓝色沉淀进行分析;

D、根据硫酸铜和氢氧化钠会生成蓝色沉淀进行分析.

【解答】解:A、取样品,加入氢氧化钠,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的是氯化铵,没有明显现象的是氯化钾,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A正确;

B、取样品,加入稀盐酸,都有气体产生,现象相同,不能鉴别,故B错误;

C、取样品,加入硫酸铜溶液,生成蓝色沉淀的是氢氧化钠,没有明显现象的是硝酸钠,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C正确;

D、取样品,加入硫酸铜溶液,生成蓝色沉淀的是氢氧化钠,没有明显现象的是硝酸钠,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D正确.

故选:B.

【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被鉴别物质的性质,然后选择适当的试剂和方法,出现不同的现象即可鉴别.

9.下表的实验方法中,能达到目的是()

目的方法

A 鉴别NaOH溶液和Ca(OH)2溶液加入稀盐酸

B 鉴别NaCl固体和NaOH固体加水

C 除去CO2中的水蒸气通过盛有NaOH固体的干燥管

D 除去炭粉中的铁粉加入足量的CuSO4溶液后过滤

A.A B.B C.C D.D

【考点】酸、碱、盐的鉴别;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金属的化学性质.

【专题】物质的检验、鉴别与推断.

【分析】除杂的基本原则是:除去杂质,而不能引入新的杂质,原理要简单,过程要简洁;

而鉴别则主要是利用待鉴别的物质的性质结合相应的方法利用不同的实验现象进行区分;

依据以上两个原则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

A、鉴别NaOH溶液和Ca(OH)2溶液,加入稀盐酸,两者加入适量的稀盐酸后,反应都没有明显现象,故不能鉴别出来;

B、NaCl和NaOH固体溶于水时氢氧化钠放热温度升高,而氯化钠溶于水溶液的温度几乎不会变化,所以用加水溶解并测温度的方法可以鉴别两者;

C、除去CO2中的水蒸气,可以通过浓硫酸的洗气瓶;如果通过盛有NaOH固体的干燥管,把二氧化碳也一起除掉了;

D、除去炭粉中的铁粉,如果加入足量的CuSO4溶液后,铁粉被除掉的同时又带入了铜粉,不能起到除杂的目的.故选:B.

【点评】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10.下列各组物质不能用水鉴别的是()

A.硫酸铜和氯化钠B.烧碱和纯碱

C.碳酸钙和碳酸钡D.熟石灰和生石灰

【考点】酸、碱、盐的鉴别.

【专题】压轴实验题;物质的鉴别题;空气与水.

【分析】根据物质的性质差异进行分析,用水鉴别需要考虑物质的水溶性、溶液的颜色,据此解答.

【解答】解:A、硫酸铜溶于水溶液为蓝色,氯化钠溶于水溶液为无色,可以鉴别;

B、烧碱是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纯碱是碳酸钠,溶于水放热不明显,可以鉴别;

C、碳酸钙和碳酸钡都是不溶于水的物质,加水无法鉴别;

D、熟石灰溶于水放热不明显,氧化钙与水反应会放出大量的热,可以鉴别;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的鉴别,完成此题,可以依据物质的性质差异进行.

11.下列各组物质的水溶液,只用组内两两物质间的反应,不用其它试剂,不能将其一一区别的是()A.NaCl、Na2CO3、Ca(NO3)2、HCl B.CuSO4、NaOH、H2SO4、Ba(OH)2

C.K2CO3、H2SO4、HNO3、BaCl2D.Na2SO4、BaCl2、K2CO3、KNO3

【考点】酸、碱、盐的鉴别.

【专题】物质的鉴别题.

【分析】根据物质的性质差异进行鉴别,不用其他试剂,则物质两两混合需要出现明显不同的实验现象,据此解答.

【解答】解:A、将这四种物质两两混合,其中两种物质混合会产生气泡,这两种物质是碳酸钠和盐酸,其余两种物质是氯化钠和硝酸钙,取产生气泡的两种物质中的一种,与另外两种物质混合,若其中一种产生沉淀,另一种无现象,则取的试剂是碳酸钠,剩余的试剂是盐酸;与碳酸钠反应产生沉淀的是硝酸钙,另一种是氯化钠,只用组内两两物质间的反应,不用其它试剂,能将其一一区别,故A不符合题意;

B、观察颜色,蓝色的为硫酸铜溶液,将硫酸铜溶液与其他三种试剂分别混合,无变化的是硫酸,产生蓝色沉淀的是氢氧化钠,产生蓝色沉淀和白色沉淀的是氢氧化钡,只用组内两两物质间的反应,不用其它试剂,能将其一一区别,故B不符合题意;

C、将这四种溶液两两混合,其中一种试剂能与另外的两种试剂产生白色沉淀,该物质是氯化钡,能与其产生沉淀的是碳酸钾和硫酸,另外一种试剂是硝酸;将硝酸与产生的沉淀混合,若沉淀溶解,则与氯化钡反应生成该沉淀的物质是碳酸钾,若沉淀不溶解,则与氯化钡反应生成该沉淀的是物质是硫酸,只用组内两两物质间的反应,不用其它试剂,能将其一一区别,故C不符合题意;

D、将这四种溶液两两混合,其中一种试剂能与另外的两种试剂产生白色沉淀,该物质是氯化钡,能与其产生沉淀的是碳酸钾和硫酸钠,另外一种试剂是硝酸钾;但是硝酸钾与生成的沉淀都不反应,因此就无法确定硫酸钠和碳酸钾,故只用组内两两物质间的反应,不用其它试剂,不能将其一一区别,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的鉴别,完成此题,可以依据物质间的反应进行.要求同学们熟练掌握常见物质间反应的实验现象,以便灵活应用.

12.下列各组溶液,只用一种试剂不能鉴别的是()

A.Na2SO4、CuSO4、NaCl B.NaCl、Na2CO3、Na2SO4

C.FeCl2、NaNO3、Na2SO4D.(NH4)2SO4、NH4Cl、NaCl

【考点】酸、碱、盐的鉴别.

【专题】压轴实验题;物质的鉴别题.

【分析】根据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只用一种试剂可以鉴别,则需要与物质混合时产生不同的现象,据此解答.【解答】解:A、使用氢氧化钡溶液,能与氢氧化钡混合产生白色沉淀的是硫酸钠,产生蓝色沉淀的是硫酸铜,无现象的是氯化钠,使用一种试剂可以鉴别;

B、这三种物质的阳离子相同,则反应只能是通过阴离子的反应进行鉴别,因此只使用一种试剂无法鉴别;

C、观察颜色,浅绿色的为氯化亚铁,然后向剩余的两种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钡溶液,产生沉淀的是硫酸钠,无现象的是硝酸钠,只使用一种试剂可以鉴别;

D、使用氢氧化钡溶液,无现象的是氯化钠,有刺激性气味且产生沉淀的是硫酸铵,只有刺激性气味的是氯化铵,可以鉴别;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的鉴别,完成此题,可以依据物质的性质差异进行.

13.下列四组溶液,仅用组内物质就能鉴别出来且均为无色溶液的是()

A.K2CO3 FeCl3 KOH ZnSO4

B.NaCl MgCl2 K2SO4 CuSO4

C.NH4HCO3 Ba(OH)2 H2SO4 NaNO3

D.K2CO3 Na2SO4 BaCl2 NaOH

【考点】酸、碱、盐的鉴别.

【专题】压轴实验题;物质的鉴别题.

【分析】溶液的鉴别可以采用观察,将有颜色的溶液先鉴别出来,然后借用该溶液鉴别其它物质;若都是无色溶液,可采用两两混合看现象的方法.

【解答】解:A、氯化铁溶液是黄色,故A错;

B、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组内物质应该均为无色溶液,故B错;

C、四种试剂各取少量相互滴加,产生两次沉淀,一次气体的是Ba(OH)2,产生一次沉淀,两次气体的是NH4HCO3,产生一次沉淀,一次气体的是 H2SO4,剩余的溶液是硝酸钠,故C正确;

D、四种试剂各取少量相互滴加,BaCl2和K2CO3、Na2SO4反应现象相同,无法鉴别,故D错.

故选C.

【点评】此题主要是考查同学们的综合分析能力,不但要求同学们具备有关化合物的基础知识,而且要有实验操作的经历和分析、解决化学实验问题的能力.解题时需要认真分析题目给出的条件,根据溶液的颜色,生成气体和沉淀的情况进行推断.

二、填空题

14. A、B、C、D分别是Na2SO4溶液、稀盐酸、Na2CO3溶液和BaCl2溶液中的一种,已知A和B反应有白色沉淀生成,在沉淀中加入D溶液,沉淀不溶解.A和C反应有白色沉淀生成,在沉淀中加入D溶液,沉淀全部溶解.则四种溶液分别是:

A、BaCl2溶液

B、Na2SO4溶液

C、Na2CO3溶液

D、稀盐酸.

【考点】酸、碱、盐的鉴别.

【专题】物质的鉴别题;物质的检验、鉴别与推断.

【分析】根据题干提供的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氯化钡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碳酸钡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氯化钡、水和二氧化碳;氯化钡能与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硫酸钡不溶于酸.

【解答】解:A和C反应有白色沉淀生成,在沉淀中加入D溶液,沉淀全部溶解.由此可知能溶解沉淀的是酸,所以D是稀盐酸,A和B反应有白色沉淀生成,在沉淀中加入D溶液,沉淀不溶解,说明该沉淀不溶于酸,硫酸钠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的硫酸钡沉淀是不溶于酸的,两种沉淀的生成都离不开氯化钡,所以A是氯化钡溶液,A和B反应生成的白色沉淀不溶于酸,所以B是硫酸钠溶液,所以剩余的C就是碳酸钠了.

故答案为:BaCl2溶液;Na2SO4溶液;Na2CO3溶液;稀盐酸.

【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混合物成分的推断,完成此题,可以依据题干提供的实验现象结合物质的性质进行.要完成此类题目,要熟练掌握常见物质的性质,以及反应时的有关现象.

15.实验室有三瓶没有标签的无色溶液,分别是硝酸铵、碳酸钾和稀盐酸,现在只给NaOH和盐酸两种试剂.为了鉴别,小军同学进行了以下实验.请填写相应内容:

将三种溶液分别取少量置于三支试管,分别加入NaOH溶液,有刺激性气体放出的一定是硝酸铵,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OH+NH4NO3=NaNO3+NH3↑+H2O ;将其余二种溶液分别取少量置于试管,分别加入稀盐酸,有气体放出的一定是碳酸钾,另一种则是稀盐酸.

【考点】酸、碱、盐的鉴别.

【专题】物质的鉴别题.

【分析】根据硝酸铵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氨气、水和硝酸钠;碳酸钾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钾、水和二氧化碳解答.

【解答】解:硝酸铵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氨气、水和硝酸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OH+NH4NO3=NaNO3+NH3↑+H2O;碳酸钾和氢氧化钠不反应,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但无现象;碳酸钾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钾、水和二氧化碳;故答案:硝酸铵;NaOH+NH4NO3=NaNO3+NH3↑+H2O;碳酸钾;稀盐酸.

【点评】熟练掌握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和常见酸碱盐的溶解性是解题的关键.

16.实验与探究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和内容.

(1)今年5月,我市各学校进行了实验操作考查.小张同学进行的实验考查是“用稀盐酸鉴别氢氧化钠(NaOH)溶液和碳酸钠(Na2CO3)溶液,并测定碳酸钠溶液的pH”.

①小张同学的实验记录如下表,请补充完整:

操作步骤现象记录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取两支试管,分别往试管中加入2mL样品1、2,再往其

中滴入盐酸

样品1:无明显现象NaOH+HCl=NaCl+H2O

样品2:溶液中出现

气泡Na2CO3+2HCl=2NaCl+H2O+CO2↑②用pH试纸测定碳酸钠溶液的酸碱度,简述操作的主要步骤:用玻璃棒蘸取碳酸钠溶液滴在pH试纸上,把试纸呈现的颜色

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2)在实验台上有三瓶未贴标签的溶液,已知分别是碳酸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为区别这三种溶液,在老师指导下,兴趣小组的同学把这三种溶液按A、B、C进行编号,然后分别各取适量作为样品加入到三支试管中,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探究活动:

步骤一中,C无明显现象,A、B溶液的颜色变成红色;

步骤二中,A、B溶液的颜色由红色变成无色,且B溶液中有气泡冒出.

①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可知,B、C溶液分别是碳酸钠溶液、稀盐酸.

②某小组同学在进行步骤一实验时出现异常现象:往A溶液中加入酚酞试液时,溶液颜色先变成红色,振荡后迅速变成无色.老师指出这是因为溶液浓度过大造成的.接着,老师往该试管的溶液中加入适量盐酸,观察到A 溶液的颜色又变成红色,此时溶液中含有的溶质主要是氯化钠、氢氧化钠(酚酞除外).

【考点】酸、碱、盐的鉴别;溶液的酸碱度测定;酸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

【专题】压轴实验题;科学探究.

【分析】(1)①氢氧化钠+稀盐酸→氯化钠+水,碳酸钠+稀盐酸→氯化钠+水+二氧化碳↑,据此来书写反应方程式;

②根据用pH试纸测定所配制溶液的pH值的方法考虑;

(2)酚酞试液遇酸不变色,与碱变红色.稀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

水和二氧化碳气体.

【解答】解:(1)①稀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气体,其反应方程式为:

样品1:NaOH+HCl=NaCl+H2O;

样品2:Na2CO3+2HCl=2NaCl+H2O+CO2↑;

故填:

①NaOH+HCl=NaCl+H2O;Na2CO3+2HCl=2NaCl+H2O+CO2↑;

②用pH试纸测定所配制溶液的pH值的方法是:在白瓷板或玻璃片上放一小片pH试纸,将被测液滴到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即可得出该溶液的pH值.

故填:用玻璃棒蘸取碳酸钠溶液滴在pH试纸上,把试纸呈现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2)碳酸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都显碱性,所以它们都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稀盐酸显酸性,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

所以,步骤一中,C无明显现象,说明C是稀盐酸;A、B溶液的颜色变成红色,说明A、B溶液是碳酸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

步骤二中,“A、B溶液的颜色由红色变成无色”说明这两种溶液均与稀盐酸反应,“B溶液中有气泡冒出”说明B溶液中含有碳酸根.故B是碳酸钠.

经过推断可知A是氢氧化钠,根据②中的“氢氧化钠溶液浓度过大”造成的异常现象和稀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可以推断,此时溶液中含有的溶质主要是氯化钠、氢氧化钠.

故填:①、碳酸钠溶液、稀盐酸.

②氯化钠、氢氧化钠.

【点评】掌握中和反应的概念及其应用;掌握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时的操作方法.

17.现有四只烧杯,分别盛有稀盐酸、饱和石灰水、氯化钙溶液、碳酸钠溶液中的一种,并向其中滴加了酚酞或石蕊溶液(如图所示).

已知:碳酸钠溶液呈碱性,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选用下列药品继续试验:铁、氧化钙、氧化铁、稀盐酸、饱和石灰水、碳酸钠溶液.

请依据试验回答问题:

(1)B中溶液是饱和石灰水或碳酸钠溶液.

(2)取A中溶液于试管中,加入甲,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则甲是氧化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6HCl ═2FeCl3+3H2O .

(3)取C中溶液于试管中,加入乙,溶液变浑浊;再加入丙,又变澄清,且由红色变为无色,无气泡产生,则

乙的化学式为CaO .

(4)取D中溶液于试管中,加入丁,溶液变浑浊;再加入丙,又变澄清,且红色变为无色,同时产生气泡.

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溶液变浑浊的原因:Na2CO3+Ca(OH)2=CaCO3↓+2NaOH .

②最终所得溶液中溶质的组成为氯化钠、氯化钙,酚酞或氯化钠、氯化钙、氯化氢、酚酞(写出所有可能).【考点】酸、碱、盐的鉴别;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

【专题】压轴实验题;物质的鉴别题;物质的检验、鉴别与推断.

【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石蕊试液在酸性溶液中为红色,在碱性溶液中为蓝色,酚酞试液在碱性溶液中为红色,在酸性或中性溶液中为无色;由于B中溶液为蓝色,故B中溶液呈碱性,可能是氢氧化钙溶液或碳酸钠溶液;盐酸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黄色溶液;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而使饱和石灰水变浑浊;碳酸盐遇酸化气,据此解答.

【解答】解:(1)由于B中溶液为蓝色,故B中溶液呈碱性,可能是氢氧化钙溶液或碳酸钠溶液,故填:饱和石灰水或碳酸钠溶液;

(2)A中溶液为无色,说明溶液为盐酸和酚酞,加入甲,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则甲是氧化铁,氧化铁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故填:氧化铁,Fe2O3+6HCl═2FeCl3+3H2O;

(3)C中溶液呈红色,可能是盐酸和石蕊试液,也可能是石灰水或碳酸钠溶液中的一种与酚酞试液的混合液;溶液中加入乙变浑浊,根据题目提供的物质,可以排除溶液中含有盐酸的可能,故C中可能含有碳酸钠或氢氧化钙,加入乙后,加丙溶液变澄清,红色变无色,说明丙是盐酸,加入盐酸溶液中无气泡产生,则原溶液中不含有碳酸钠,故C为氢氧化钙溶液,乙是氧化钙,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消耗了水生成氢氧化钙,使氢氧化钙从水中析出,溶液变浑浊,故填:CaO;

(4)根据浑浊的溶液中加入丙有气泡产生,说明浑浊的原因是产生了碳酸盐沉淀,则D中盛有的是碳酸钠溶液,加入的是氢氧化钙溶液,碳酸钠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加入盐酸,由于溶液变为无色,无色溶液可能呈中性,也可能成酸性,故溶质可能是氯化钠、氯化钙、酚酞,也可能是氯化钠、氯化钙、氯化氢、酚酞,故填:

①Na2CO3+Ca(OH)2=CaCO3↓+2NaOH;

②氯化钠、氯化钙、酚酞,或氯化钠、氯化钙、氯化氢、酚酞.

【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成分的推断,完成此题,可以依据物质的性质进行.要注意根据反应的实验现象进行判断.

18.某校学生用碳酸钠溶液鉴别稀盐酸、食盐水和澄清石灰水.请你帮他完成下列实验探究.

【进行实验】

操作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分别用A,B,C三支试管取样,然后各加入适量碳酸钠

溶液A中无明显现象

B中有气泡产生

A中的物质是食盐水

B中的物质是稀盐酸

C中有沉淀生成C中的物质是澄清石灰水写出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OH)2+Na2CO3=CaCO3↓+2NaOH .

【发现问题】如何处理上述废液才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思考与分析】应先对废液中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后制定方案.

【实验与探究】

(1)甲同学将所有废液倒入乙洁净烧杯中,静置后得到上层清液.

(2)取少量清液加入足量的氯化钡溶液(中性),出现白色沉淀,静置后向溶液再滴加几滴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为红色.由此现象说明甲同学所得上层清液中一定含有碳酸钠和氯化钠,一定没有氢氧化钙、盐酸(填物质名称).

【方法和应用】以上探究的结论启示我们,处理上述废液的正确方法是使用酸碱中和的方法使溶液呈中性.【考点】酸、碱、盐的鉴别;书写化学方程式.

【专题】压轴实验题;物质的鉴别题.

【分析】根据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碳酸钠与盐酸逆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与氢氧化钙反应产生碳酸钙沉淀,与氯化钠溶液不反应,据此解答.

【解答】解:进行试验:A中是食盐水,而碳酸钠与氯化钠不反应,该实验中无明显现象;B中是稀盐酸,盐酸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有气泡产生;C中物质是石灰水,碳酸钠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溶液会变浑浊,则C中发生的是碳酸钠与氢氧化钙的反应,这两种物质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故填:操作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分别用A,B,C三支试管取样,然后各加入适量碳酸钠

溶液A中无明显现象

B中有气泡产生

C中有沉淀生成

A中的物质是食盐水

B中的物质是稀盐酸

C中的物质是澄清石灰水

Ca(OH)2+Na2CO3=CaCO3↓+2NaOH;

实验与探究:(2)氯化钡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溶液能使酚酞变红,说明溶液呈碱性,溶液中一定含有氢氧化钠,可能是氢氧化钡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的,也可能是原来的清液中含有的,一定含有的是氯化钠,碳酸钠能与氢氧化钙反应,故一定不会含有氢氧化钙和盐酸,故填:碳酸钠,氯化钠,氢氧化钙、盐酸;

方法和应用:处理废液要将废液中的酸碱性物质除掉,可以利用中和反应的原理,故填:使用酸碱中和的方法使溶液呈中性.

【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的鉴别以及废液的处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物质的性质进行.

19.根据已知物质和未知物质的特性,运用实验的方法,可以鉴别某些物质.有3包白色粉末,它们分别是碳酸钠、氯化钠、氧化钙中的一种,先用实验的方法将它们一一区分.

(1)取少量3种粉末,分别装入编号为甲、乙、丙的三支试管中,加水后都能溶解,其中甲试管壁明显变热,由此可知甲试管中加的粉末是氧化钙.

(2)取甲试管中的溶液分别滴入另两支试管中,乙试管中出现白色沉淀,丙试管中无明显现象.请写出乙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OH)2+Na2CO3=CaCO3↓+2NaOH .

【考点】酸、碱、盐的鉴别.

【专题】压轴实验题;物质的鉴别题.

【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并放出大量的热,氢氧化钙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而变浑浊,据此解答.

【解答】解:(1)氧化钙与水反应会放出大量的热,故甲是氧化钙,故答案为:氧化钙;

(2)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故乙中是碳酸钠,故填:Ca(OH)2+Na2CO3=CaCO3↓+2NaOH.

【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的鉴别,完成此题,可以依据物质的性质进行.

20.现有A、B、C、D四种无色溶液,分别是稀盐酸、碳酸钠溶液、石灰水、氢氧化钠溶液中的一种,为了鉴别它们进行如下实验:①取四种溶液分别滴加酚酞试液,只有A中无色其它均为红色;②将A滴入余下的三种溶液中,只有B中出现气泡.

(1)B物质是碳酸钠;

(2)用B物质可将余下的两种溶液鉴别开,写出鉴别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2CO3+Ca(OH)2═CaCO3↓+2NaOH .【考点】酸、碱、盐的鉴别;书写化学方程式.

【专题】压轴实验题;物质的鉴别题;物质的检验、鉴别与推断.

【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酚酞试液在碱性溶液中为红色,在酸性和中性溶液中为无色;碳酸盐遇酸化气;碳酸钠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

【解答】解:(1)取四种溶液分别滴加酚酞试液,只有A中无色其它均为红色,根据氢氧化钠溶液、碳酸钠溶液以及氢氧化钠溶液为碱性,盐酸伪酸性,可以知道A是盐酸;将A滴入余下的三种溶液中,只有B中出现气泡,根据碳酸钠能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可以知道B是碳酸钠溶液,故填:碳酸钠;

(2)碳酸钠溶液能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而使溶液变浑浊,而碳酸钠与氢氧化钠不反应,故可以使用碳酸钠鉴别氢氧化钠溶液和石灰水,故填:Na2CO3+Ca(OH)2═CaCO3↓+2NaOH.

【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的鉴别,完成此题,可以依据物质的性质差异进行.

21.实验室有四瓶失去标签的溶液,现标为A、B、C、D,分别是碳酸钠溶液、氯化钡溶液、硫酸钠溶液和稀盐酸中的一种.

【提出问题】如何区分出四种溶液?

【进行实验】甲同学实验如图所示:由此甲同学认为A一定不是碳酸钠溶液或硫酸钠溶液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