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学前教育 ppt课件

合集下载

外国学前教育史PPT课件

外国学前教育史PPT课件
创新教育方法与手段
探索适合当代儿童发展的教育方 法和手段,如项目式学习、游戏 化教学等,以激发儿童的学习兴 趣和创造力。
THANKS
感谢观看
03
中世纪学前教育
Chapter
中世纪儿童观与教育观
儿童是“小大人”
教育内容以宗教经典为主
中世纪人们普遍认为儿童是成人的缩 影,具有与成人相似的身体和智力特 征,因此教育应尽早开始。
儿童从小就要学习宗教经典和教义, 了解宗教仪式和规范。
教育目的是培养宗教信仰
在中世纪,宗教是人们生活的中心, 教育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儿童的宗教信 仰和道德观念。
外国学前教育史的研究对象与范围
研究对象
外国学前教育史的研究对象是外国古 代至近现代的学前教育思想、制度和 实践。
范围
包括古代东方和西方国家的学前教育、 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学前教育、近 代欧美国家的学前教育以及现代世界各 国的学前教育等。
学习外国学前教育史的目的与方法
目的
通过学习外国学前教育史,了解不同历史时期的学前教 育思想、制度和实践,掌握学前教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 规律,为当今学前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历史借鉴和启 示。
学前教育机构的发展
随着时间的推移,学前教育机构逐渐得到社会的认 可和政府的支持,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同时,学 前教育机构的教育内容和方法也不断更新和完善, 从最初的简单读写和算术教育发展到包括语言、数 学、科学、艺术、社会等多个领域的综合教育。
近代学前教育的特点与影响
特点
近代学前教育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以儿童为中心,关注儿童的身心发展需求;二是注重全面发展,培养儿童 的认知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多方面素质;三是强调游戏和活动的教育价值,让儿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 学习和成长。

法国学前教育ppt课件

法国学前教育ppt课件
这个时期,法国学前教育存在双轨制的现象,幼儿 园是上流社会子女的专利品,贫民子女只能进传统 的托儿所。
法国学前教育沿革
4、母育学校
新型的学前教育机构“母育学校”的先驱的教育家凯果 玛——领导了19世纪80年代法国学前教育机构的改革, 促使政府将日间看护中心改造为母育学校,并将其纳入 国民教育体系。
⑤ 必须支持家庭每日的需要,以便增强家长的能力,改良儿童生活的文化 和家庭的环境。
⑥ 残疾儿童的教育以及其他状况必须加以改进,以便使他们能在所有的机 构中都得到和其他儿童一起享受相同的应有权利。
真题练习
1.法国学前教育承担着教育、保育、诊断和治疗四种职能 ,其课程涵盖的三大领域是
A.交往、科学及语言 B.社会、卫生及心理 C.社会、卫生及母育 D.情感、认知及运动 B 2.1844年,设立法国第一所婴儿日间看护中心的是( ) A.柯夏 B.马尔波 C.德瑞 D.奥柏林 B
(二)巩固发展时期
《费里教育法》
这一政令在法国近代学前教育史上有重要意义: ①统一了各 种幼教机构的名称,将母育学校纳入公共教育系统,使其目的 由慈善性质的看护机构变为看管加照顾的国民教育机构。 ② 以年龄编班取代封建色彩的性别分班,以道德教育代替宗教教 育。③1881年政令,意味着法国近代学前教育的基本确立。
该文件明确指出:“法国母育学校的教育总目标在于儿童的各 种可能性得以发展,以便使他们能够形成自己的人格,并且为 他们提供在学校和生活上取得成功的最佳机会”。
每个年龄班教学活动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小班、中班、大班。
根据上述文件的规定,母育学校的具体目标有三方面:(1) 使儿童接受学校教育,(2)使儿童社会化,(3)使儿童进 行学习和练习。
1881年,法国政府发布政令,将各种教育机构统一为“ 母育学校”。以“母性养护及早期教育为宗旨”,对全 体儿童进行德、智、体全面发展教育。招收2---6岁儿童 ,根据年龄发展阶段编班。保育内容包括:道德教育的 初步原理、语言训练等。教学方法强调利用实物。

法国学前教育

法国学前教育
(一)职前培养
1.招生幼儿教师和小学教师属于初等教育的教师,有资格教授
2~11 岁的儿童。 取得初等教育教师资格需参加学区举办的招 聘考试,报考者需具有硕士文凭或同等学历,被录用后需到 所在学区的大学师资培训学院接受培训 ,并需到幼儿园实习 , 期满 1年经考评通过正式聘用
• 报考人数与录取人数之比:10:1
2009年,3-5岁 100%。2岁 15.2% • 职能:
教育、保育、诊断和治疗—社会、卫生、心理三结合, 重视人格的健康发展和潜能的发展。 重视发现天才和防治低能。母育学校开设三种“适应班”, 招收有生理障碍和发展困难儿童。
• 法国的幼儿园分公立和私立两类,并且大 多附设于学校内,独立园很少。其中,公 立幼儿园约占 70%,由国家承办;私立幼 儿园约占 30%,多数为天主教会学校。
3.托儿所
• 1844,第一家婴儿日间看护中心 马尔波
15天-3岁儿童 12小时-8小时 政府通过地 方当局对托儿所提供财政资助
4.福禄贝尔幼儿园传入 • 1855 别劳夫人
福禄贝尔方法在母育学校被采用
二、20c上半期法国学前教育概况
• 母育学校免费
三、二战后法国学前教育的发展
郎之万-瓦隆教育改革方案:教育民主化、儿童 中心
1.学前和小学合二为一:三个“学习阶段” 2.合并幼小督导工学前教育的特点、问题及
发展趋势
• 一、特点和问题 1.特点:
• 重视学前 • 中央集权教育领导体制 • 重视研究儿童的个别差异和教学个别化 • 注重幼小衔接
2.问题
• 管理效率不高(教育行政部门机构庞大,文件过多) • 对学前教育的研究不够重视 • 学前教育机构供不应求
• 20世纪70年代以后,终身教育思潮的影响 教育部规定,每位教师从工作的第5年起到 退休前5年止,有权带薪接受累计时间为一 年(36周)的继续教育。

第一节 学前教育的产生和发展ppt课件

第一节 学前教育的产生和发展ppt课件
作为一位新旧交替时期的历史人物,夸美纽斯仍有其局限性。他的学前教育思想 乃至整个教育思想,仍受宗教观的束缚。但以其贡献而论,总的来说,有人将他称 作“在教育史上居于首屈一指的地位”,不算过分溢美之词,夸美纽斯在学前教育 史上的地位亦是如此。
返回章目录
第一章 学前教育概述
二、学前教育理论的初创 (二)卢梭的学前教育思想
返回章目录
第一章 学前教育概述
二、学前教育理论的初创
评价—— 夸美纽斯写出了教育史上第一部学前教育专著《母育学校》和与之配套的历史上
第一本看图识字课本《世界图解》。不仅在他之前,甚至在他之后的近200年中, 我们尚未见到一个人对学前教育作过当时条件下允许的系统研究,更没有人写过全 面论述学前教育的专门著作。近代的著名教育家福禄贝尔、蒙台梭利在创立自己的 理论的时候都明显地受到了他的影响。
卢梭(1712——1778)是18世纪法国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教育家。是 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启蒙运动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
学前教育思想—— “自然主义教育”——卢梭教育思想的核心是“归于自然”。 “以儿童为本位”——卢梭认为“儿童不仅是人,而且是儿童”。
评价—— 卢梭的教育思想中包含了崭新的儿童观和教育观。他认为,儿童并不是 可以任意塑造和填充的容器,而是有固有规律的“自然物”因此,他主张教 育遵循儿童的自然本性,被誉为“儿童的发现者”。
评价—— 19世纪末,在美国形成了福禄贝尔主义,影响遍及世界各国。福禄贝尔对幼儿教育的推广和强 调,今日已为世界上大多数人所接受。他的教育思想,如重视游戏和儿童自主活动、重视手工作业 和园艺等,迄今仍支配着学前教育理论。他所设计的系列玩具恩物仍在韩国、日本等国流行。
返回章目录
第一章 学前教育概述

NO8外国近代学前教育史 《学前教育史》教学课件

NO8外国近代学前教育史 《学前教育史》教学课件

第一节
德国的近代学前教育
2. 柏林最早的托儿学校
1819年,德国的幼儿教育家、《柏林工农周刊》杂志 编辑瓦德切克(Wozzeck,1762—1823)创立了柏林最早的 托儿学校。同巴乌利勒季节性托儿所不同,这所托儿学校面 向的是城市劳动阶级的子弟,是常设托儿所,目的是为幼儿 提供营养膳食、细心照料、良好管理和整洁环境。最初,托 儿学校招收了12名9个月至2岁的婴幼儿,实行24小时保育。
第一节
德国的近代学前教育
二、 弗利托娜的幼儿学校运动
弗利托娜(Fliedner,1800—1864)从1822年开始担任阿尔萨 斯州威尔特城的新教派牧师,曾两次前往英国参观幼儿学校。 1835年5月,她在自己的教区建立了奥柏林式的编织学校,一年后 更名为“幼儿学校”,招收2岁至义务教育年龄的贫穷工人子女40 名。幼儿学校校舍十分宽敞,房屋周围有极好的游戏场。弗利托娜 的幼儿学校对以莱茵省为中心的地区产生了深远影响。在她的影响 下,1842年成立的幼儿学校达27所。弗利托娜十分重视幼儿教师 培训,1836年,她把“看护修女养成所”合并到她的幼儿学校。
第一节
德国的近代学前教育
图8-1 福禄培尔式幼儿园
第一节
德国的近代学前教育
(二) 别劳夫人的历史贡献
别劳夫人是德国福禄培尔主义幼儿园的领袖,为支持福禄培尔幼 儿园的普及,为根据福禄培尔方法全面改造教育和向国外宣传福禄培 尔幼儿园做出了突出贡献。福禄培尔幼儿园被普鲁士政府禁止开办时, 别劳夫人曾为撤销“幼儿园禁令”而奔走努力。福禄培尔去世后,她 一方面在国内积极组建各种福禄培尔协会,宣传福禄培尔思想,并用 这些思想指导幼儿园实践;另一方面还向国外宣传福禄培尔幼儿园。 1850年,她利用教育博览会的机会到伦敦讲演宣传;1851年,她奔赴 巴黎,耗时三年宣传并实践福禄培尔教育方法;1858年,她应邀访问 比利时、荷兰,在那里播下了幼儿园发展的种子;1860年,她历访瑞 士各个都市;1871年,她走访意大利,把福禄培尔幼儿园引入那里。

第二章法国的学前教育

第二章法国的学前教育

哈比教育法
• 1975年,法国政府颁布的《哈比教育法》 规定了学前教育的目标,促进了学前教育 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战后法国学前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 (1)郎之万——瓦隆教育改革计划。首次提出“教育民 主化”,强调须照顾儿童的个别差异,被称为一个真正 “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改革计划。其原则影响战后几十 年法国教育改革的方向和进程。 (2)1969年,“三分段教育法”(三分制教学):基础 学科(语文、数学)、启蒙知识科(历史、地理等)和体 育。克服分科教学的绝对性,使各科有机联系,使儿童统 一、协调和整体地去认识世界。 (3)1989年,《教育方针法》强调了法国学前教育的四 重作用:启蒙作用、社会化作用、诊断和治疗作用、与小 学衔接作用。 (4)20世纪90年代,建立新的教学组织形式“学习阶 段”。其意义:重视学生的个别差异和幼小衔接,并以学 生为中心来组织教学。
• 1975年《阿比改革法》、1989年《教育方 针法》、1990年《教育法案实施条例》中 都提出要加强幼小衔接工作 。
第三节 改革动向
• 一、特点和问题 • 1.特点: • (1)政府重视,视之为国民教育的重要基础和解决 母亲不能照顾子女的社会问题的重要手段。 • (2)建立有效的教育行政和管理制度,通过教育立 法和有关规定和文件,使学前教育工作有章可循; • 同时给地方和学校一定自主权。 • (3)重视研究儿童的个别差异和教学的个别化。 • (4)重视幼小衔接的做法和经验值得借鉴。
费里法案
• 背景:法国到了第三共和国时期,由于大 革命以来共和派教育思想的影响,第二次 工业革命成就的推动,普法战争中失利的 刺激,在教育部长费里的努力下,法国政 府推出一系列法令,《费里法案》就是其 中的一部法案 。
• 内容:该法案由法国教育部长费里于18811882年制定 。1881年颁布的第一个《费里 法》规定初等教育免费,1882年颁布的第 二个《费里法》规定对7~13岁的儿童实行 义务教育,规定了教育的非宗教原则和义 务制(实施6~13岁的7年义务教育),而 1886年又明令禁止宗教人士在公立学校任 教。这些法令加强了国家对教育的领导 。

法国的学前教育

法国的学前教育
能力,发展幼儿对美的欣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增强幼儿适应环境的能力,使幼儿懂得民 主、科学,学会遵纪守法,发展健康的人格 ,以增进人类的幸福。
• 二、法国学前教育的活动与要求 • (一)体育活动、(二)艺术活动 • (三)交往活动、(四)科技活动 • 三、学前儿童的家庭及社会教育 • (一)家长委员会、(二)参与园教 • (三)接送交流、(四)参观展览 • 四、法国学前教育教学的发展趋向
第三节 法国学前教育的课程与教学
• 一、法国学前教育的目标与要求 • 2)激发幼儿的求知欲,培养幼儿的学习兴
趣、学习习惯、探索精神和口语表达能力, 为读写算做好准备,发展幼儿解决问题的能 力和创造力,提高幼儿的思维水平,充分发 挥幼儿的各种潜能。
第三节 法国学前教育的课程与教学
• 一、法国学前教育的目标与要求 • 3)培养幼儿的乐感、绘画能力和手工制作
本章小结
法国是世界上学前教育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 学前教育的普及率遥遥领先,有着宝贵的学前 教育发展经验。本章首先介绍法国学前教育的 发展状况,接着阐述了法国学前教育的法规与 体制、课程与教学,以及师资培养几个问题, 从多方面向大家介绍了法国学前教育的发展以 供我们借鉴。
思考与练习 • 1.法国学前教育机构主要采用几种形式来
• (二)儿童年龄分期及教育
• 1.0~2岁,婴幼儿期的教育 • (1)反对束缚儿童 • (2)父母应亲自教养儿童 • (3)让儿童保持自然的习惯 • (4)努力增强儿童体质 • (5)训练儿童的感官 • (6)对儿童进行语言训练 。 • (7)尽量避免看病吃药 • 2.2~12岁,儿童期及教育 • (1)对儿童实行消极教育 • (2)“自然后果”律
督体系的规定 • 二、法国学前师资的培养
师资主要由师范学校培养 实行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相互补充

法国学前教育产生与发展

法国学前教育产生与发展

01
在18世纪以前,法国的学前教 育尚未形成系统的体系,主要 由教会和私人办园为主,且主
要服务于贵族和富裕家庭
02
当时的学前教育理念 尚不清晰,主要是以 看护和保育为主,未 涉及全面的教育内容
2初创与发展(18世 纪-1世纪)初创与发展(18世纪-19世纪)
01
02
03
在18世纪和19世纪,随着工 业革命的推进和社会经济的 发展,法国社会对教育的需 求逐渐增加
近年来,法国政府继续致力于提高学前教育的质量和普及率。一方面,通过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力度, 建设更多的公立幼儿园和托儿所,提高学前教育的可及性;另一方面,通过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 师待遇等措施,提高学前教育的教育质量。此外,法国政府还积极推动家庭与学校的合作,鼓励家 长参与孩子的教育工作,共同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
发展与成熟(20世纪至今)
总体来看,法国学前教育的产生与发展经 历了多个阶段,并逐渐形成了以政府为主 导、以公共财政为支撑、以教师为主导、
以家长和学生为主要参与者的教育体系
在未来的发展中,法国政府将继续致力于 提高学前教育的质量和普及率,为儿童的 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
T感H谢A聆NK听S
发展与成熟(20世纪至今)
20世纪以来,法国学前教育逐渐走向了体系化和制度化。1975年,法国政府颁布了《教育法案》, 将学前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并对其发展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和规划。此后,法国的学前教育逐渐 形成了以政府为主导、以公共财政为支撑、以教师为主导、以家长和学生为主要参与者的教育体系
在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法国政府又陆续推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旨在提高学前教育的质量、公平 性和普及率。其中,最为重要的是1990年的《教育法案》改革,该法案提出了"全民教育"的理念, 强调了学前教育对于儿童全面发展和未来学业、职业成功的重要性。此外,该法案还扩大了学前教 育的对象范围,将所有3-6岁的儿童纳入学前教育体系,并提高了学前教育的公共财政投入比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前比较教育
第六章 法国学前教育
法国学前教育沿革 法国学前教育现状 法国学前教育存在问题
及发展趋势
法国学前教育沿革
(一)初创时期
1、创立编织学校
法国最早的学前教育机构是编织学校。1770年,法国 新教派牧师奥柏林创立“编织学校”,照顾和教育4-7 岁的学前儿童。旨在培养儿童纪律性,使儿童理解宗 教教义和提高语言能力,培养儿童勤劳品质,并使他 们掌握劳动技术的幼儿教育机构。每周开放两次,开 设的课程有:编织、缝纫、阅读、书法、唱歌、背诵 、算术、自然史、圣经等。
这一时期,法国的学前教育机构的管理方面已形成制度。公立 的母育学校由国家和地方自治团体开办并支付费用,母育学校 实行免费制度。
(三)改革和发展时期
1.《郎之万—瓦隆教育改革方案》
首次提出了“教育民主化”的思想,并强调教育必须照 顾儿童的个别差异,要求根据儿童的年龄、能力和心理 特点来设计学校,被称为一个真正“以儿童为中心”的 可以改革计划。其原则影响战后几十年法国教育改革的 方向和进程。但从未实施
1881年,法国政府发布政令,将各种教育机构统一为“ 母育学校”。以“母性养护及早期教育为宗旨”,对全 体儿童进行德、智、体全面发展教育。招收2---6岁儿童 ,根据年龄发展阶段编班。保育内容包括:道德教育的 初步原理、语言训练等。教学方法强调利用实物。
法国学前教育沿革
4、母育学校
1881、1882年《费里教育法》,在官方教育文献中第一 次正式使用“母育学校”名称,标志法国近代资本主义 教育制度初步确定。
在学前教育史上,人们一般都把奥伯林的编织学校看作近代 学前教育设施规范建设的萌芽。
法国学前教育沿革
2、日间看护中心和托儿所运动
1826年,柯夏创立了法国第一所日间看护中心。招收因 年龄太小不能上学,或因父母太穷或太忙不能受到照顾 的2--6岁儿童,其课程是宗教教义、阅读、拼写、画线、 手工、唱歌和体育练习。
母育学校的保育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一是初步的道德教育;二是日常生活中的实用知识; • 三是唱歌、绘画、书法、初步阅读、语言练习、儿童故
事、博物和地理的基础概念;四是手工作业的训练; • 五是按年龄阶段进行的身体锻炼。
法国学前教育沿革
4、母育学校
母育学校的特点
• 一是母育学校的教育特别偏重于智育,学习范围较广泛; • 二是清除了宗教教育内容,而代之以资产阶级道德教育; • 三是注意让儿童学习日常生活中的实用知识; • 四是根据儿童的身心发展水平进行教育; • 五是采取直观教学法,注意儿童的游戏活动。
(三)改革和发展时期
2.采用三段分期教育法
20世纪60年代末,法国在初等教育阶段全面推 行合科教育以取代传统的分科教学。
1969年,“三分段教育法”(三分制教学): 基础学科(语文、数学)、启蒙知识科(历史、 地理等)和体育。主要为了克服分科教学的绝对 性,使各科有机联系,使儿童统一、协调和整体 地去认识世界。
法国学前教育沿革
1、创立编织学校
学校有两名指导老师,一名任手工技术指导,另一名任文化 、游戏方面的指导,另挑选一些年龄较大的女孩作为“助教 ”,教学内容包括:标准法语、宗教赞美歌、格言和童话故 事、植物采集与观察、绘画、地理、以及儿童游戏等。
奥柏林的编织学校实际上把教育置于比保育更重要的地位 。奥柏林的编织学校和当时普遍存在的“教会学校”有相 同的性质,都是一种慈善机构。
1833《基前教育沿革
2、日间看护中心和托儿所运动
1835年,颁布了《关于在各县设立初等教育的特别视 学官的规定》,视学官有权视察和监督。这是法国政 府正式管理日间看护中心的开端。
1836年,布雷文件,标志着法国日间看护中心由面向 平民的慈善救济事业转向面向全体的国民教育事业。
这个时期,法国学前教育存在双轨制的现象,幼儿 园是上流社会子女的专利品,贫民子女只能进传统 的托儿所。
法国学前教育沿革
4、母育学校
新型的学前教育机构“母育学校”的先驱的教育家凯果 玛——领导了19世纪80年代法国学前教育机构的改革, 促使政府将日间看护中心改造为母育学校,并将其纳入 国民教育体系。
3.颁布《哈比教育法》与改革母育学校
20世纪70年代,法国政府更加重视公立学前教育的发展, 把它列为第七个五年计划的主要任务之一。
1975年《哈比教育法》涉及从学前教育到小学和中学的整 个普通教育领域。
目标是启发儿童个性;消除儿童由于出身和家庭条件差异 而造成的成功机会的不均等;早期发现和诊治儿童智力上 的缺陷及身体器官上的残疾;帮助儿童顺利完成学前教育 向小学教育的过渡。
根据此法令,法国学前教育实际上发挥着四重作用,即教 育、补偿、诊断治疗及与小学衔接的作用。
4.确定教育优先区与修订《教育方针法》
中央、省和市镇三级政府分摊经费
教育优先区
1989年,《教育方针法》规定学前教育目标:对美感 的启蒙、对身体的意识、对灵巧动作的掌握,对集体 生活的学习,培养幼儿的语言实践能力和个性,发现 幼儿在感觉运动和智力方面的障碍并及早诊治。强调 了法国学前教育的四重作用:启蒙作用、社会化作用 、诊断和治疗作用、与小学衔接作用。
(二)巩固发展时期
《费里教育法》
这一政令在法国近代学前教育史上有重要意义: ①统一了各 种幼教机构的名称,将母育学校纳入公共教育系统,使其目的 由慈善性质的看护机构变为看管加照顾的国民教育机构。 ② 以年龄编班取代封建色彩的性别分班,以道德教育代替宗教教 育。③1881年政令,意味着法国近代学前教育的基本确立。
法国学前教育沿革
2、日间看护中心和托儿所运动
1844年,法国第一所托儿所由巴黎政府官员马尔 波设立。以出生15天到3岁的儿童为对象,地方当 局实行财政资助。马尔波撰写了《幼儿托儿所》呼 吁人们关心3岁以下幼儿的生命和健康问题。
法国学前教育沿革
3、福禄贝尔幼儿园运动
别劳夫人系统介绍了福禄贝尔教育思想、方法及德 国福禄贝尔幼儿园运动,并向法国领导人提出在法 国日间看护中心引进福禄贝尔教育方法。把福禄贝 尔教育方法引进法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