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视域下的对外汉语教学研究

合集下载

对外汉语文化因素中的茶文化知识教学研究

对外汉语文化因素中的茶文化知识教学研究

教文化、 佛教文化相联系 , 同时也与不 同区域 的乡土文化相渗透 , 成为 了 影 响国人精神世界的文化要件。
3 对 国外 学员 的学 习适 应性 分析
以英美学员为例 , 这里有必要对 国外学员的学习适应性 进行分析:
1 . 2 帮助 国外 学 员 了解 国人 的 生活 习惯
许多国外学员学 习汉语 的 目的一方面来源 于 自身的兴趣 , 而 另一方 面则来 自于 自身 的工作或 出行需要 。这就意 味着 , 他们 中的许 多人将会 来到 中国, 或者在本 国与 中国进 行人际往来 。帮助 国外学员 了解 国人的 生活 习惯 , 则能更好助 力他们 与国人进行 交往。以商务活动为例 , 国人习 惯于在 日常生活范畴来洽谈商业合作 , 而 不局 限于谈判 桌前。因此 , 国外 学员若能充 分了解国人 的这一 行为 偏好, 便能在 商务 洽谈中与 国人 的心
关键词 : 对 外 汉语 教 学 : 茶 文化 知 识 : 传播 : 对 策 随着 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 体, 使 得 近 年 来 对 外 汉 语 教 学 方 兴 未 艾 。以孔 子学院为载体 的对 外汉 语教学活动 , 不仅 促进 了中国文化 向世 的 难 题 。之 所 以要 建 立 起 兼 容 效 果 , 目的 在 于 要 使 得 国 外 学 员 能 以知 识
整体的形态将 中国传 统文化植入 自己的脑海 , 而且 由于 国外学员 习惯 于 直线和逻辑 思维 , 所以建立起 传统文化之 间的逻辑 关系 , 以及相对 清 晰 的并列发展路径, 也是强调兼容性的原 因。然而 , 在现实的教学 中教师往 往 以模 块化教学方式, 而与其它传统文化知识相割裂 。
界的进程 , 也使得国外学员进 一步的 了解 了中国文化 和中国人 。对外汉 语文化教 学涉及 到对我国传统文化 的传 播 , 但在教 学实践中往往 因国外 学员的文化背 景使然, 导致他们难 以充分理解我 国传 统文 化深刻 的人文 内涵, 而是仅仅能从器物层面来感性的对其进行把握 。为此 , 这一 问题值 得从事对外汉语 文化教学的师资重视 。以茶文化知识 教学为例 , 从器物 层 面来把握我 国茶文化 并不难, 但如何将 茶文化 内在 的哲 学思想和养身 理念传 递出去 , 则存在着 较大的信息传递 障碍 。这一障碍一 方面归因于 教 学模式 问题 , 另一方面则来 自于国外学员先验的本国文化影响 。从而, 破解这一 教学难题便 构成了本 文立 论的出发点。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茶文化教学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茶文化教学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茶文化教学随着我国社会科学不断进步,汉语国际教育事业发展日益成熟,汉语作为中国文化对外交流的重要纽带,作用愈加显著。

从文化年建设开始,一直发展到在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开设孔子学院、派遣对外汉语教师和志愿者,丰富对外汉语人才培养等内容,使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更有保障和基础,为普及中国传统茶文化的相关知识、完善茶文化研究体系提供了可能。

一、茶文化教学的课程规划刘珣在《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中指出:“要想真正学好一门语言,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必须学习和掌握该语言所承载的文化。

”[1](142)对外汉语教学开设文化课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多方面了解中华民族文化的特色,促进对汉语语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通过对外汉语理论和茶文化教学相关内容的研究,将文化与语言紧密结合。

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不仅是中华文化丰富内涵的重要体现,还是第二语言文化教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茶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体现在文化中的物质、精神、语言等各个方面。

将茶文化作为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的一部分是十分必要的。

但目前我国关于茶文化的教学多集中在介绍中国茶史、茶文化与传统文化的渊源等领域,缺乏从跨文化角度对茶文化进行的研究,因此要加强对这一方面的理论及实践探索。

(一)茶文化的理论教学茶文化的理论研究主要体现在茶文化的教育功能上。

茶的起源和分类等基础知识可以作为初级学习内容。

茶被认为是“君子之饮”,通过沏茶、闻茶、品茶等程序将茶的文化内涵和礼仪相结合,影响社会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对培养人们的精神修养起了重要的作用,茶文化中级学习者可以将此作为学习内容。

周朋(2013)指出:“佛教的禅学精神与茶文化的精神内涵真正地融会贯通;道家有茶顺为茗品的说法;茶文化和儒家文化中的中庸思想、伦理道德相关。

”[2]像这些关于茶道精神等比较有深度的思想,可以作为高级茶文化学习的内容。

(二)茶文化的实践教学针对外国学习者的茶文化实践教学应该着重于中国茶艺和茶道。

浅析中国茶文化在对外汉语教学的导入研究

浅析中国茶文化在对外汉语教学的导入研究

2020年第09期学术专业人文茶趣作者简介:曾慧瑜(1985-),女,广东广州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英语口语、商务英语、对外汉语、TESOL 。

收稿日期:2020年8月5日。

全球经济一体化后,中国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

其中,中国的优秀文化吸引了大批外国留学生前来。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汉语的普及率直线上升,国外友人对于汉语显现出浓厚的兴趣,极大程度上推动汉语教学发展。

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为学生渗透茶文化知识,是传播国内文化的有利契机。

教学中涵盖茶文化,不但丰富了学生对本国传统文化的知识构架,为教学带来新鲜感,还能带动学生更投入的参与到教学中来。

1对外汉语教学中导入茶文化的目的对外汉语教学并不是单纯的进行语言教学,更是一种文化教学。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对外汉语教学事业发展达到一定高度,汉语背后的中国文化备受世界各国留学生的瞩目。

在国际汉语教学大纲中对现阶段的汉语教学提出新的要求,现有的对外汉语语言教学课程占据教学活动的比重较大,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因为时间因素的限制,无法为学生介绍更多的中国文化。

依靠留学生对汉语的喜爱自行学习,对其难度非常大,也无法获得较好的效果。

对此,在教学中渗透中国文化显得很有必要。

大多数前往中国学习汉语言的留学生,并非是为了深入研究汉语。

而是想通过掌握汉语的基础内容,在国内从事相关的工作。

因此,留学生学习汉语言时会渴望学习到中国文化,对中国文化有进一步了解。

这样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融合文化和语言,提升其语言能力。

相对于其他国家对于茶文化的重视程度,中国的茶文化发展历史悠久,并且是茶的发祥地。

即便是这样的背景,茶文化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却未能受到应有的重视。

在对汉语教学进行研究后,可以发现教学中几乎不会涉及到茶文化。

随着汉语国际教育事业不断发展,教学水平也在不断提升,教育界需要针对对外汉语教学的课程结构进行研究,将茶文化导入在实际教学课程中,推动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同时,提升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理解,进一步提升其语言水平。

论中国茶文化精神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影响与传播

论中国茶文化精神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影响与传播

2020年第09期教师要在全面剖析汉语言文学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准确运用茶文化知识促进汉语言文学教学活动的开展,在此教师可以利用分层教学法实施教学活动,即在对汉语言文学内容、茶文化知识点进行合理化分层的基础上,将汉语言文学知识分层导入到课堂教学情境中,使得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更好的学习汉语言文学知识。

同时,教师还可以在教学中合理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法、探究式学习法、翻转课堂学习法等,讲解汉语言文学知识的同时巧设课堂思考问题,让学生在具有针对性、层次性、探索性、开放性的学习氛围中,以茶文化为导向,共同思考、探究、分析教师提出的问题,在此过程中不断内化、迁移、整合汉语言文学知识与茶文化。

3.5开展汉语言文学实践活动教师首先要确定学生已经基本掌握汉语言文学的理论知识,在此基础上开展实践活动,旨在帮助学生进一步增强对汉语言文学的感悟,同时也促使学生在此过程中掌握将理论运用到实践活动中的能力。

教师要注重在组织的实践活动中,深度衔接以及整合茶文化、汉语言文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在多样化的实践中高效运用汉语言知识。

教师可以将实践活动的主题定位为茶文化展示,比如茶文化知识大比拼,学生可以利用互联网平台搜集与茶有关的历史文化知识,并通过合理的逻辑思维将这些知识整合利用,形成以茶文化为基础的汉语言文学知识体系,然后在活动中充分展现自己的所学、所想与所悟。

比如组织观赏经典影片,《茶、一片树叶的故事》纪录片讲述了关于茶的种种,值得每个学习者观看;《功夫·咏春》虽然是一部功夫片,但影片中却用较长的篇幅来展示茶艺文化;《赤壁(下)》电影中有一段小乔使用“茶计”的桥段,向人展示出泡茶的精髓之处;此文中所列举的影片还只是冰山一角,教师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多寻找与此有关的影片,为汉语言文学的教学活动积累更多素材。

另外,除了这些停留在理论方面的活动以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亲自参与到与茶有关的实践活动中,比如煮茶与品茶,在此活动中,学生可以真切的感受到煮茶需要掌握的技艺,学会在繁杂的尘世间静下心来感受来自大自然的馈赠,茶,仿佛是连接古今人类的桥梁,教师引导学生一边品茶一边吟诗,在那种特定的环境与心境下,我们大概能够实现与古人在情感上的共鸣,这就使得学生能够从情感高度理解汉语言文学的学习与体验;在锻炼学生汉语言文学能力的同时受到茶文化的熏陶,让学生养成心平气和、淡然处世等品质。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茶文化教学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茶文化教学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茶文化教学
中国的茶文化非常悠久,它不仅在中国流传了几千年,而且向世界其他地方的文化传播的很宽泛,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茶文化教学也备受重视,本文旨在研究茶文化在汉语教学中应用的重要意义。

一、茶文化课程在汉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茶文化课程能够让中外学生有机会体验中国茶文化,从而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包括茶文化的历史、茶文化的形式、中国茶文化在各种社会场合中的应用、茶文化中的民间传说以及当代茶文化的发展。

认识茶文化有助于汉语学习者更好地理解中国文化,不仅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中国文化,而且还可以提高他们的汉语水平,更好地理解汉语习语、俗语,更容易掌握汉语形式和文字知识,从而更好地实现对汉语的全面掌握。

二、推广茶文化教学的有效办法
1.把茶文化纳入汉语教学课程
将茶文化纳入汉语教学课程,可以帮助汉语学习者深入了解中国茶文化,更好地了解汉语文字。

可以通过汉语教学让学生体验茶文化,比如通过汉语课程介绍茶的分类、茶的种类、茶的制作工艺、茶的品味以及茶的文化内涵。

2.开展茶文化体验活动
开展茶文化体验活动是一种很有趣的方式去学习茶文化,可以让学生体验茶文化,使其理解茶文化的真谛。

可以邀请茶文化专家给大家讲解茶文化,可以安排学生采摘茶叶,可以安排学生观看茶艺或茶
草表演,还可以安排学生亲自体验煮茶的方法。

三、总结
茶文化教育在汉语教学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可以帮助汉语学习者更好地理解中国文化,更好地学习汉语,从而更好地实现对汉语的全面掌握,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茶文化教学非常重要。

推广茶文化教学的有效办法是把茶文化纳入汉语教学课程,以及开展茶文化体验活动。

信阳茶文化在国际汉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信阳茶文化在国际汉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信阳茶文化在国际汉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阳茶文化在国际汉语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可以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中国文化,更好地理解汉语文化。

通过让学生了解阳茶文化,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文化中的习俗、仪式、文学、艺术等内容,掌握汉语的语言文化背景,更好地掌握汉语。

在实际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观看有关阳茶文化的视频,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阳茶文化的历史、习俗、文化价值,从而加深对汉语文化的理解。

另外,教师还可以利用阳茶文化的元素来设计课程,如利用茶礼示范教学礼仪,以及利用茶道比喻来教授汉语句子结构等。

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阳茶文化的元素来进行比较研究,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汉语文化的不同研究方法,并建立起汉语文化的国际理解框架。

总之,阳茶文化在国际汉语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教师可以利用阳茶文化丰富汉语文化课程,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汉语文化,更好地掌握汉语。

这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汉语,提高汉语水平,进一步推动汉语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

中国茶文化与汉语国际教育

中国茶文化与汉语国际教育

中国茶文化与汉语国际教育茶,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人民的生活方式。

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体现了中国人的生活哲学和审美情趣,还是中国文化的重要传播载体。

茶文化与汉语国际教育的结合,不仅可以加深外国人对中国文化的了解,还可以为中国文化的传播和推广提供更好的平台。

一、茶文化的历史与地位茶文化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700年左右的夏朝时期。

据史书记载,当时的人们已经开始饮用茶汤。

茶文化在唐宋时期达到了顶峰,成为了一种文化现象。

唐代的《茶经》和宋代的《大观茶论》等茶学经典,成为了茶文化的重要载体。

茶文化不仅是一种生活方式,还是一种精神文化,它所代表的是中国人的生活智慧和审美情趣。

茶文化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是无可替代的。

茶文化不仅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还是中国文化的重要传播载体。

茶文化在中国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是一种饮品,更是一种生活方式。

在茶道中,人们不仅可以品味茶的香气和滋味,还可以感受到茶的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

二、茶文化与汉语国际教育的结合茶文化与汉语国际教育的结合,可以为外国人提供更好的了解中国文化的机会。

在汉语教学中,将茶文化融入到教学内容中,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的精髓和内涵。

通过茶文化的学习,学生不仅可以了解中国茶的历史和文化,还可以感受到中国人的生活智慧和审美情趣。

茶文化与汉语教学的结合,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的独特之处。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品尝茶叶,感受茶的香味和滋味,同时讲解茶的历史和文化,让学生了解茶文化所代表的中国文化精髓。

通过茶文化的学习,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的独特之处,增强对中国文化的认知和理解。

茶文化与汉语教学的结合,还可以为中国文化的传播和推广提供更好的平台。

通过茶文化的学习和传播,可以让更多的外国人了解中国文化的独特之处,增强对中国文化的认知和理解。

同时,茶文化的传播还可以为中国茶叶的推广提供更好的平台,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茶叶的品种和特点,增强对中国茶叶的认知和了解。

对外汉语教学中茶文化的传播研究

对外汉语教学中茶文化的传播研究

2018年第08期作者简介:廖慧冰(1982-),女,福建泉州人,英语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英语、对外汉语教学。

语言教学一直是当前时代的特殊教学形式之一,在当前时代的发展当中,我国开始与国际接轨,不仅加强了与世界各国的经济贸易交流,还深化了与世界各国的语言文化交流。

同时,语言交流是一个互动的双向过程,不仅仅是指英语的对内流入,还包括汉语的对外教学。

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必不可少地会接触一部分语言文化,而正是由于语言文化的存在,才使得整个语言教学变得十分合理有效。

在对外汉语教学的开展当中,茶文化属于十分重要的语言文化,而对于这一语言文化的传播整体较为简单,不仅是因为国外已经拥有了一定的茶文化基础,也是由于茶文化的推广较为简单,已经在当前国际上拥有了较高的声誉。

在了解中国文化的过程中,国外优先了解的内容往往都是茶文化,也正是由于茶文化的独特姿态,才使得对外汉语教学变得十分完善有效。

在新时期的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对外汉语教学中茶文化传播,要努力加强对茶文化的合理引导,从传播方向、传播方法展开深入挖掘,不断创新发展,便于更多的人认识到茶文化的内涵。

1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茶文化传播对外汉语教学本身属于一门语言教学,而在语言教学的过程中,文化就会不自觉的渗透其中,虽然在很多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文化上,我国都与国外有较大的区别,但是在一些文化内容上,依旧存在较多的共同点,便于对方加以接受和认可。

现如今,随着国际化大环境的持续发展,人们对于对外汉语教学,已经形成了全新的认知,不仅想要积极地完善这一教学内容,还要通过对外汉语教学实现文化的合理传播。

而在传统文化的过程中,需要优先选择一些共通文化,即国外也有一定文化基础的文化内容。

而茶文化在这个时候便涌现了出来。

茶文化对于我国而言,是一种基础文化内容,它已经覆盖到了多个国家,并且不同的国家都在国内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茶文化内容。

但是从本质上而言,这些茶文化的传播始终是以国内的茶文化为基础的,因而一旦以茶文化作为核心进行语言文化传播,很容易得到人们的认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总而 言之 , 中国传 统茶文 化 以其渊源 的历 史浓缩 了儒 、 释、 道 二 家
3 . 1 开展经典 诵读活动 , 通 过茶诗来提 高学生 的道 德素养 我 国诗歌文化 源远流长 , 以茶为歌 咏对象的 诗歌也数不 胜数 , 世人
通过 以茶为意 象来抒发 自己的心 L } I 所 思所想 , 出现 了很 多的咏茶诗 。 而 开展 丰富多彩 的诵读活动 ,可 以让大 学生在 日常 的学习生 活之 余放松 身 心、 陶冶情操 , 接 受传统 诗歌文化 的熏陶 , 提高 自己的人文修 养 。 如元 稹 的宝塔诗 《 一字 至 七 字 诗 ・ 茶》: “ 茶, 香叶, 嫩芽 , 慕 诗客 , 爱僧 家。 碾雕 [ j 玉, 罗织 红纱 。铫煎 黄蕊色 , 碗转 曲尘花 。夜后邀 陪明月 , 晨 前命对朝 霞。 洗尽古今 人不倦 , 将至醉 后 岂堪 夸。” 整 首诗对 仗工整 , 意蕴 清丽素 雅, 用茶 叶为载体道 出了对人 生古 今的 思考 。又 比如 茶圣 陆羽 曾在有
作者 简介 :梁 茜 ( 1 9 8 2 一 ),女,陕西西安人,硕士,讲师,研 究方向 :汉语言文字学,对外汉语教学 。
3 中国传统茶 文化在 大学生思想教 育中 的应 用
当代大 学生思 想教育非常重 视让大学生 学习 、 认 识、 领悟 和运用 中 国传统 的优 秀文化 , 用传统文化 中蕴含 的人 生观 、 价值观 来提 升大学 生 的思 想 品德素 质水 平 。中 国传统 的茶 文化 以其 蕴含 的独特 的 “ 和” 、 “ 静” 、 “ 美” 、 “ 清” 等人文 精神 , 对 当代大 学生规 范思 想教 育具有 很强 的 文化教 育功能 ,因此,我们要积 极运用 中国传统条 文化 的文化传承 功 能、 社 会教育功 能和修身养 l } 牛功能 , 通过 各种 方式来 提高大 学生 的思想
学是一 项相对 简单的课程 , 但 是其却不容许任何差锚 。一旦教学过程 巾
1 对外 汉语教 学 原则 1 . 1 规范 性原 则
对 外汉语是 以语言学 习为 目的,教师输 出学生输 入的形 式而进 行 的。因此 , 无论 是组 织课堂 , 还 是指令 下达抑或 是情 景对话 等系列教学活 动, 都必须 以规范化原则 为指导 。毕 竟, 教师 在课堂 教学 中的任何 一句
出现了不规 范现象 , 那 么学牛也会 照此模仿 , 从 而影响 其对汉语 的深入
学习。
1 . 2 交 际性原 则
对 外 汉 语作 为 一 种 语 言 组 织 形 式 , 其 最 终 落 脚 点 是 生 活 交 际 。因 而 ,
对外汉语 的实质 是培 养学生的汉语交 际能力, 让不会汉语不懂汉语 的人
话, 都 将 会 对 学 生 产 生 潜 移 默 化 的 影 响 。所 以, 教 学 过 程 中 教 师 时 刻 谨 记规范化 理念 , 从 课堂用语 、 内 容 讲 解 到 语 言 转 化 等 都 以标 准 汉 语 为 媒 介正确输 出, 为 学 生 起 到 正 面 的积 极 引 导 作 用 。不 仅 每 一 汉 宁 的 发 音 与 书写都要做 到规范化 , 而 且 甚 至 连课 文 朗 读 中 的语 气 情 感 把 握 也 要 做 到 最佳 , 使 学 生 从 抑 扬 顿 挫 的激 昂情 绪 中 领 略 汉 语 文 化 之 美 。 虽 然 语 言 教
教育水 平。
文素养 的提 高仍然是 国 内众 多教 育学家 的关注点 。通 过大学 生毕业 就 业 问卷调 查 ,我们可 以发现现代 企业重视 的不仪仪是 大学生 的文化 素 养, 更重视 其人文 素养 , 要求大 学生拥有 良好 的品质 、 坚毅的 性格 , 而 现 代茶道 精神 中的“ 美律 、 健康 、 养性 、 明伦 ” 则 与大学 牛人 文素养 的 内涵 相契合 , 因此 , 在高校 课程 中加 入茶道选 修课程势在 必行 。若论茶道 精 神的学 习, 曰本茶 道比 中国茶道在 国民思想的深入 中作用更 甚 , 日奉 很 多学校 从小学就开 始要求 学生学 习茶 道,从茶道 的研习 中培养对长 的尊敬 意识 、 练 习 良好 的礼 仪、 学 习人 生的哲理 。为 了更好 的体现 L } I 国 传统 茶文化在 大学牛思想 教育 中的应 用, 中国 高校应 该学 习 日本 , 在 大 学生 的选修课程 中更多 的设置茶道课程 ,让大学 生在紧张 的课业 之余 放松 身心 , 修身养性 , 提 高 自己的审 美品格 和人 文素养 , 加 强中 国传 统 条文 化在大学 牛思想教 育中的广泛应 刖。 4 结语
学术 专业 人文 茶趣
茶文化视 域下 的对外 学院 , 陕两 西安 7 1 0 0 7 7 )
摘 要: 对 外汉语教 学是在跨 文化背 景下开展 的教 学活动 , 其本质是一种语 言性质的学 习行 为。博 大精深 的荼 文化与对外汉
语 相 融合 。 也 就 意味 着 , 传 统 文化 开始 步 入世 界舞 台 。本 文 透过 茶 文 化 这一 视 角 , 对对 外 汉语 教 学进 行 了探 讨 性 分 析 。在 论 述 了对 外汉语的教学原则后, 又分 别 从三 个 角度 阐释 了对 外 汉 语 中茶 文 化 课 程 的 教 学 问题 , 并 最 后 据 此 提 出 了解 决 方 案 与 措 施 。 关键 词 : 茶文化; 对 外 汉语 : 课程 体系 : 文 化 内涵
在 学 习 了对 外 汉 语 后 , 能用汉语进行 日常的交际活动 , 能用汉语 对话, 能 用汉语 写文章 , 能看汉语 书籍等, 而 不 是 一 种 孤 立 的 汉 语 学 习 状 态 。 所 以, 对 外 汉 语 教 学 必 须 遵 循 交 际 性原 则 , 以交 际 为 日的 , 培 养 学 生 的 汉 语 实 际运 用 能力 。 在 教 学 过 程 中 , 教师会创设各种诰境 , 使 学生融入其 巾, 并 将 其 所 掌握 的 汉 语 通 过 课 堂 交 际 这 种 形 式 反 馈 出来 , 从而 不 断 提 高 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