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策略
小学语文教学中童话教学的有效策略

小学语文教学中童话教学的有效策略一、精心选择优秀童话文本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认知水平,精心选择适合的童话文本。
优秀的童话文本应该具有精彩的情节、丰富的想象力和深刻的寓意,能够引发学生的兴趣。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经典的童话作为教材,如《青蛙王子》、《小红帽》、《拇指姑娘》等。
还可以选择一些现代的优秀童话作品,如《海底两万里》、《火焰山历险记》等。
这样既可以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结合,也能够满足学生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
二、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在童话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情境化教学法,创设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让学生进入到童话故事的世界中去。
教师可以改变教室布置,让其变成一个林间小屋或者是幻想的森林;还可以配上相应的背景音乐或者是音效,让学生听到蛙鸣、鸟叫等声音。
这样的环境能够让学生更好地融入到童话故事中,增强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
三、多媒体教学的运用在童话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投影仪、电脑等设备,展示童话故事的图片,让学生通过图像的辅助理解故事的内容。
还可以播放相应的录音或者是视频,让学生听到故事的语音,看到故事的情节。
这样可以使学生更加直观地感知和理解故事,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听说能力。
四、让学生主动参与在童话教学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成为童话故事的主人公。
教师可以利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扮演故事中的角色,亲身体验故事情节,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问题或者是活动,让学生进行思考、讨论和互动。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的隐含意义;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展开展示,让学生互相倾听和交流。
五、开展相关的活动在童话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一些与童话相关的活动,如绘画、手工制作、创作等。
这样的活动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还可以促进学生对童话故事的理解和表达。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绘画任务,让学生根据故事情节进行绘画,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还可以让学生制作一些手工作品,如故事角色的面具、故事情节的模型等,展示给同学们观赏。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作:我来编童话 精简教案(多篇)

习作:我来编童话【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感受童话世界的有趣和美好。
语言运用: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
思维能力:借助教材提示的内容,发挥想象,编写童话故事。
审美创造:学会观察课文插图,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
【课前解析】教材第一部分提出了编童话的习作任务,并呈现了“国王、黄昏、厨房”等3组词语,分别表示角色、时间、地点。
其中,角色的词语指向人、动物、植物,符合童话故事万物都可以像人一样活动和思考的特点;时间的词语指向一天中的某个时间段、某一天、某个季节,提示学生故事发生的时间有多样的可能;地点的词语指向家里、公共场所、大自然,提示学生故事发生的地点也可以放开来想象。
此外,教材提供的这些词语也可以自由交叉组合,形成多样的故事情境,如“啄木鸟、星期天、厨房”。
这样编排,是为了尽可能多角度地为学生提供素材,便于学生展开想象,打开编童话的思路,产生习作兴趣。
教材第二部分以3个问题提出了本次习作要求。
第一个问题针对故事角色的选择,提示学生可以从上面任选一个或几个角色,也可以添加自己喜欢的其他角色,给出了较大的选择空间。
教材第三部分提出了自读修改和给故事加题目的要求。
本次习作的自读修改,重在落实语文园地中提出的“运用修改符号修改习作”的要求,让学生实践“改正、增补、删除”3种修改符号的运用。
给故事加题目,是本套教材第一次提出的习作要求,为学生从段的练习走向篇章的练习奠定基础。
【教学目标】1.能借助教材提示的内容,发挥想象,编写童话故事。
(重、难点)2.能尝试运用改正、增补、删除的修改符号自主修改习作,初步形成修改习作的意识。
能给习作加题目。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评改略)。
【教学过程】一、交流童话故事,引入话题1.说一说。
(出示课件3)提问:同学们,你喜欢读童话吗?你读过哪些童话故事?(出示课件4-6)学生充分交流。
预设:丑小鸭、卖火柴的小女孩、小红帽、皇帝的新装、白雪公主、木偶奇遇记。
引导:谁想和大家交流一下,你最喜欢哪一篇童话?简单地说说理由。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单元《童话世界》整体教学设计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单元《童话世界》整体教学设计一、单元内容分析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单元《童话世界》选入了多篇经典的童话故事,如《白雪公主》、《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等。
这些故事内容丰富,情节生动,富有想象力,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同时,本单元还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策略,如预测、推理、概括等。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故事内容,把握人物形象。
(2)研究生字词,丰富词汇量。
(3)学会通过细节描写理解故事情节,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合作研究,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2)运用阅读策略,提高学生的自主研究能力。
(3)学会欣赏童话故事,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阅读的惯,激发对童话故事的兴趣。
(2)学会关爱他人,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3)懂得珍惜美好生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故事内容。
(2)研究生字词,丰富词汇量。
(3)通过细节描写理解故事情节,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教学难点:(1)运用阅读策略,提高自主研究能力。
(2)欣赏童话故事,培养文学素养。
四、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课文相关资料,如图片、视频等。
(2)学生预课文,了解故事内容。
2. 课堂导入:(1)教师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料引导学生进入童话世界。
(2)学生分享预成果,介绍故事背景。
3. 课堂讲解:(1)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课文,理解故事内容。
(2)学生研究生字词,丰富词汇量。
(3)教师讲解故事情节,引导学生通过细节描写理解故事。
4. 课堂互动:(1)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增强体验感。
(2)教师组织讨论,引导学生分析人物形象,总结故事主题。
5. 课后作业:(1)学生按要求完成课后练。
(2)教师批改作业,及时反馈。
6. 教学评价:(1)教师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方面评价学生。
部编版小学语文《习作我来编童话》教学设计

时间
地点
国王、啄木鸟、玫瑰花
……
黄昏、冬天、星期天
……
厨房、森林超市、小河边
……
师小结:丰富的时间和地点,能够让我们的童话故事更加精彩。同学们,这些词语还可以自由组合,交叉使用。
2.交流创编童话故事的方法
①师:看到这组词语:玫瑰花、大树、啄木鸟医生、春天、小河边,你能想到怎样的故事呢?
②生想象汇报。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发挥想象创编故事,能把童话故事写清楚、写完整。
2.学会设计多个角色,并运用语言描写把故事写生动、写有趣。
3.学习根据多元评价表修改并评价习作。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猜故事、说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与人交流的能力。
2.通过编故事,学习创编童话故事的方法,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
(1)语句通顺,故事完整。
(2)故事里有多个角色,角色会说话。
(3)大胆想象,情节有趣。
【设计意图:设计《小星星童话集》征稿启事,课堂更具趣味性,同时,将学生带入童话创编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创编童话我来猜
1.看图猜童话
出示:《稻草人》、《小红帽》
2.看视频,猜童话
预设:春天到了,生长在小河边的大树生病了,玫瑰花到森林医院请来了啄木鸟医生为大树治病,大树的病好了,玫瑰花将自己身上的一片花瓣送给啄木鸟医生表示感谢。
③师生交流方法
方法一:大胆发挥想象;
方法二:把故事写完整。
④出示《在牛肚子里旅行》片段,师生继续交流方法。
a.青头不顾身上的疼痛,一骨碌爬起来,让红头不要怕。可红头还是悲哀地哭了起来。
教学难点:
1.运用语言描写,把故事写生动、写有趣。
童话教学的方法和策略

童话教学的方法和策略童话教学这样重要,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如何针对童话的文本特点,在课堂教学中采用与之适应的教学对策呢?(一)在想象中走进童话的神奇意境幻想是童话的基本特征。
童话常常采取夸张、拟人、象征等手法编织奇异的情节,营造浓厚的幻想氛围。
在《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充分想象,在思维和情感上走进童话的幻想意境,从而更好地理解文章丰富的思想感情和蕴含的深刻道理。
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理解小女孩在擦火柴的过程中产生的幻想。
如教师在教学人教版上册童话《去年的树》第一部分时,可以重点让学生边读边想像大树和鸟儿在一起的幸福时光,为后面理解鸟儿与树分别的牵挂和经历千辛万寻找不到的悲伤情景埋下伏笔。
作者描写鸟儿和树根、大门、小姑娘的三次对话,是为了表现鸟儿寻找树的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再次让学生想像,鸟儿在途中可能遇到的困难。
学生在想像中激活了思维,有的学生想到了鸟儿可能遇到猎人的捕杀,有的学生想到了鸟儿可能遇到狂风暴雨等,但是这一切都不能阻挡它寻找朋友的脚步。
这一想象让学生充分地体验到小鸟对友谊和诺言的忠诚。
课文最后一部分,鸟儿和化身为灯火的大树告别的情景,引导学生第三次想像,想像鸟儿盯着灯火看时,可能在想些什么?想像分别重逢,却不是原来的好朋友大树时,鸟儿又会说些什么?这样的想像将学生带到一个独特的场景中去,学生仿佛身临其境,真切地感受到了鸟儿和大树之间生死不渝的友谊,使学生的情感产生共鸣。
想像把学生带进童话的意境,而童话的神奇意境让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
(二)大胆创新,激发质疑,不通讲课文,只讲关键处很多童话作品,因为情节曲折的缘故,篇幅相对其他体裁的文章而言较长。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大胆创新,采“用长文短教”的办法。
要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讨论问题;要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主动地理解课文。
学生在把课文读正确、流利的基础上,提出疑难问题或不理解的词语和句子。
教师梳理、归纳学生提出的问题后,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书,去思考,想办法解决问题。
小学语文教学中童话教学的有效策略研究

小学语文教学中童话教学的有效策略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随着时代的变迁,小学生的阅读习惯也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改变,他们更喜欢浅显易懂、情节曲折、具有趣味性的文学作品。
传统的散文和诗歌在一定程度上无法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而童话故事则是他们热衷阅读的文学形式之一。
研究童话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策略,对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1.2 研究意义小学语文教学中,童话教学一直被广泛应用,其独特的魅力和教育效益备受重视。
童话故事是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故事形式,具有浓厚的想象力、寓意深刻、情节精彩的特点,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进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素质提升。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童话教学不仅能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情感认知能力,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童话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和实践价值。
童话故事蕴含丰富的人生哲理和道德教育内容,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
童话故事情节简单生动,语言通俗易懂,适合小学生的接受和理解能力,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童话故事还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对小学语文教学中童话教学的研究和探讨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利用童话故事进行教学,提升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小学语文教学中童话教学的有效策略,旨在进一步明确童话教学在语文课堂中的重要性和作用,深入分析童话教学对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情感认知能力、语文学习兴趣以及综合素质发展的影响,旨在总结出童话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实践方法,为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提供可行的指导和建议。
通过本研究的深入探讨和分析,旨在为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的童话教学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促进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推动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童话”单元主题整体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设计通用模板单元教学内容、学情与目标设定单元学习评价设计单元教学结构设计第 2课时教学设计通用模板本课时教学内容、学情与目标设定本课时教学结构设计本课时学习评价设计【主要内容】1.默读课文,了解故事内容。
【评价反馈】1.自学单的完成情况。
【主要内容】1.小女孩每一次擦燃火柴,都在火光中看到了不同的景象,这些景象表达了小女孩怎样的愿望呢?请选择适当的词语,写在情节梯下,并在文中画出你的依据。
2.(1)小女孩美好愿望的表达,主要是通过想象。
我们再来读一读课文第6自然段,用“”画出描写现实生活的句子,再用“”画出描写想象画面的句子,看看有什么发现。
(2)同学们,你能再从课文中找出一处吗?说说你的发现。
【评价反馈】1.课堂上,通过“自学”“交流”以及老师的点拨和引导,完成了相关的读写练习。
2.通过对题目的反思,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感受童话故事的魅力。
【主要内容】1.小练笔:如果小女孩也没有朋友,模仿故事“现实+想象”的方法,写一段话来表达小女孩对友谊的渴望吧。
她很孤单,于是又擦着了一根火柴。
2. 在正确的读音下面划横线。
挣扎(zhēngzhèng) 几乎 (jī jǐ) 摇晃(huǎnghuàng) 喷香(pēn pèn)挣钱(zhēngzhèng) 几个 (jī jǐ)明晃晃(huǎnghuàng) 喷水(pēn pèn)3. 看拼音,写词语。
huǒchái wéi qún nuǎn huo huǒyàn()()()()làzhúnǎpàhán lěng()()()4.抄写词语。
【评价反馈】1.查看“评价”,了解学生理解故事内容的情况。
2.通过批阅,了解学生对词语理解情况。
本课时教学过程设计1. 同学们,老师相信大家应该都有读过安徒生的童话,那让你印象深刻的有哪些故事呢?谁来说一说?2. 指名回答。
小学语文教材中童话教学的策略分析

小学语文教材中童话教学的策略分析引言童话作为小学语文教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还能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和道德意识。
如何有效地开展童话教学,是语文教师亟需研究和掌握的教学策略。
一、选择适宜的童话文本适合年龄和认知水平:选择符合小学生心理发展和认知水平的童话故事,确保内容易懂、有趣,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
具有教育意义:选择富有教育意义的童话,帮助学生理解友谊、勇气、诚实等道德价值。
二、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情境创设: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创设故事情境,使学生更容易进入故事角色,增强代入感。
角色扮演:鼓励学生分组扮演童话中的角色,通过表演加深对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的理解。
讨论与交流:引导学生围绕童话中的情节和人物进行讨论,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三、注重阅读与写作的结合阅读理解:在阅读过程中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故事的发展和人物的心理,增强阅读理解能力。
续写童话: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续写童话故事的结尾或续编新的故事情节,锻炼他们的写作能力和创造力。
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欣赏与分析:引导学生欣赏童话中的语言美和情节美,分析作者的写作手法,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绘制插图:鼓励学生根据童话故事绘制插图,通过视觉艺术表达他们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五、结合实际生活,增强实践性实际生活中的童话:将童话中的道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培养他们的社会实践能力。
社会调查:组织学生进行与童话主题相关的社会调查,如访问童话中的职业角色,增强他们对社会的认知和理解。
结语童话教学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占据重要地位,通过选择适宜的文本、运用多样的教学方法、注重阅读与写作的结合、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以及结合实际生活,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素质。
希望通过不断探索和实践,能找到更多适合小学生的童话教学策略,使童话教学更加生动、有趣且富有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