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总胆红素和结合胆红素的测定
肝肾功能的解读

连续监测法:5~55U/L 赖氏比色法:5~25(卡门单位)
(3)血清胆红素水平不一定与疾病的转归相一致。 某些疾病已进入恢复期,其他指标已正常,胆红素仍可增高,或者总胆红素恢复正常后, 结合胆红素仍可持续增高一段时间。
3.总蛋白(英文缩写 TP) 【参考值范围】
成人非卧床者:64~83g/L(6.4~8.3g/dl) 成人卧床者: 60~78g/L(6.0~7.8g/dl) 【解读要点】
1.总胆红素(英文缩写 T-Bil) 【参考值范围】 5.1~19.0μmol/L(0.3~1.1mg/dl) 【解读要点】 (1)胆红素增高可使皮肤、巩膜等变黄即出现黄疸。 胆红素增高而无肉眼可见黄疸时,称隐性黄疸或亚临床黄疸。 (2)由肝脏疾病引起的黄疸,可见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急性黄疸型肝炎、慢性活 动性肝炎、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等。 (3)由肝外疾病引起的黄疸,可见于溶血性黄疸、胆石症、胰头癌、异型输血等。 (4)有些食物,或空腹、运动等也能引起胆红素暂时性升高。 (5)个体差异:有些人胆红素比常人偏高,自己没有不舒服的感觉、其他相关检查正 常,则不必在意。 (6)再生障碍性贫血,一些继发性贫血,血清总胆红素减少。 2.结合胆红素(也称直接胆红素,英文缩写 D-Bil) 【参考值范围】 1.7~6.8μmol/L(0.1~0.4mg/dl) 【解读要点】 (1)结合胆红素增高的意义与总胆红素增高基本相同。 (2)结合胆红素与总胆红素的比值可用于鉴别黄疸的类型,但其间会有重叠。
(3)前白蛋白是对营养不良的敏感监测指标。 7.蛋白电泳 【参考值范围】
白蛋白 0.570~0.680(57.0%~68.0%) α球蛋白 0.010~0.057(1.0%~5.7%) α球蛋白 0.049~0.112(4.9%~11.2%)
临床化学

临床化学[单项选择题]1、肝细胞对胆红素的转化在哪个部位进行()。
A.滑面内质网B.粗面内质网C.核糖体D.高尔基复合体E.胞浆参考答案:A[单项选择题]2、显性黄疸病人的血清胆红素含量高于(μmol/L)()。
A.34B.78C.68D.158E.178参考答案:A[单项选择题]3、诊断原发性肝癌特异性指标是()。
A.前清蛋白B.血红蛋白C.纤维连接蛋白D.甲胎蛋白E.癌胚抗原参考答案:D[单项选择题]4、生物转化反应分为两相反应,下列哪相不属于第一相反应的是()。
A.脱氢反应B.还原反应C.单加氧反应D.水解反应E.结合反应参考答案:E[单项选择题]5、胆红素在血浆中与下列哪种物质形成复合物的形式存在和运输()。
A.葡萄糖醛酸B.Y蛋白和Z蛋白C.清蛋白D.血红蛋白E.球蛋白参考答案:C[单项选择题]6、胆红素经下列哪种酶催化转变为结合胆红素()。
A.血红素加氧酶B.甲基转移酶C.乙酰基转移酶D.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E.还原酶参考答案:D[单项选择题]7、尿胆原是()。
A.结合胆红素排入尿中B.重吸收的胆素原排入尿中C.结合胆红素在尿中被氧化而成D.未结合胆红素排入尿中E.正常人尿中无参考答案:B[单项选择题]8、肝功能损伤对蛋白质合成影响较小的是()。
A.免疫球蛋白B.纤维蛋白原C.清蛋白D.前清蛋白E.凝血酶原参考答案:A[单项选择题]9、酗酒者最有可能增高的是()。
A.清蛋白B.前清蛋白C.球蛋白D.纤维蛋白E.γ-GT参考答案:E[单项选择题]10、吲哚绿滞留百分率在45min后,正常为()。
A.无B.<5%C.<10%D.<15%E.<25%参考答案:B[单项选择题]11、反映肝纤维化的酶是()。
A.ASTB.ALTC.ALPD.CRPE.MAO参考答案:E[单项选择题]12、血氨水平下降的是()。
A.贫血B.尿毒症C.消化道出血D.肝炎E.肝癌参考答案:A[单项选择题]13、梗阻性黄疸时()。
血清总胆红素及结合胆红素测定PPT优秀课件

【试剂】
1.0.1mol/LTris-HCl缓冲液(pH8.2) 称取三羟甲基氨基甲烷 (Tris)1.211g,胆酸钠172.3mg,十二烷基硫酸钠(SDS)432.6mg, 溶于去离子水90ml中,在室温(25~30℃)用1mol/L盐酸调节pH至 8.2(约用6ml),再加蒸馏水至100ml,置冰箱保存,此液含 4mmol/L胆酸钠、15mmol/L SDS。
4.总胆红素标准液(342μmol/L) 按胆红素测定J-G法中方法配制,或 市售合乎要求的标准液。
5.结合胆红素标准液 将DTB配于胆红素浓度可忽略不计的人血清中, 或用冻干品按说明书要求重建。配制后分装于聚丙烯管内,-70℃保 存,可稳定6个月。冻干品未重建前置低温中,至少稳定1年。
【操作步骤】
• (3) 新生儿溶血症 血清胆红素有助于了解疾病严重程度。
• (4) 再生障碍性贫血及数种继发性贫血(主要见于癌或慢性 肾炎引起),血清总胆红素减少。
【临床意义】
2.血清结合胆红素测定的意义 结合胆红素 与总胆红素的比值可用于鉴别黄疸类型。
• (1) 比值<20% 溶血性黄疸,阵发性血红 蛋白尿,恶性贫血,红细胞增多症等。
2.0.2mol/L磷酸盐缓冲液(pH4.5)。
3.BOD溶液 如系冻干品,按说明书要求复溶,但复溶后冰箱保存不宜 过长(约可保存1周),如系液体(可能含有甘油),置4℃冰箱可保存较 长时间,BOD贮存溶液的酶活性一般在数千至1万~2万U/L,BOD 工作液酶活性可按反应液中BOD终浓度达0.3~1.0U/ml计算。
•
【操作步骤】 1.样品的测定 取3支试管,按下表程序操作.
混匀后,波长600nm,对照管调零,读取吸 光度,在标准曲线上查出相应的胆红素浓度。
血清总胆红素和结合胆红素测定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病理因素
肝病
肝炎、肝硬化等肝病可能导致血 清总胆红素水平升高。
胆道疾病
胆结石、胆囊炎等胆道疾病可能导 致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升高。
其他疾病
如溶血性贫血、急性胰腺炎等也可 能导致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升高。
药物因素
抗生素
长期使用某些抗生素如红霉素、 氯霉素等可能导致血清总胆红素
水平升高。
抗结核药
抗结核药物如利福平、异烟肼等 可能导致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升高。
抗肿瘤药
抗肿瘤药物如顺铂、阿霉素等可 能导致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升高。
05
血清总胆红素和结合胆红 素测定的注意事项
标本采集注意事项
空腹采集
为避免食物中色素对血清总胆红素和 结合胆红素测定的干扰,采集标本前 应确保受检者空腹至少8小时。
避免溶血
避免使用止血带
使用止血带会阻断静脉回流,导致血 液浓缩,影响测定结果。
正常值范围
成人
0-6.8μmol/L(0-0.3mg/dl)
新生儿
2.5-10μmol/L(0.1-0.4mg/dl)
03
血清总胆红素和结合胆红 素测定的临床意义
鉴别黄疸的类型
鉴别黄疸类型
血清总胆红素和结合胆红素测定可以 鉴别黄疸的类型,如溶血性黄疸、肝 细胞性黄疸和梗阻性黄疸。
判断黄疸程度
通过测定血清总胆红素和结合胆红素 水平,可以判断黄疸的严重程度,为 后续治疗提供依据。
采血时应避免采血部位发生溶血,因 为红细胞中的胆红素会干扰测定结果。
测定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仪器校准
为确保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应定期对测定仪器进 行校准。
避免试剂污染
在操作过程中,应避免试剂被污染,以免影响测 定结果。
2022-2023年检验类《临床医学检验技术(中级)》预测试题13(答案解析)

2022-2023年检验类《临床医学检验技术(中级)》预测试题(答案解析)全文为Word可编辑,若为PDF皆为盗版,请谨慎购买!第壹卷一.综合考点题库(共50题)1.网织红细胞计数,应在油镜下计数全部红细胞达A.100个B.200个C.300个D.500个E.1000个正确答案:E本题解析:网织红细胞计数时,在油镜下计数至少1000个红细胞中网织红细胞数,计算网织红细胞百分数(%)和网织红细胞绝对值。
2.人体中枢免疫器官包括()。
A.胸腺和脾B.骨髓和淋巴结C.胸腺和淋巴结D.骨髓和乳膜淋巴组织E.骨髓和胸腺正确答案:E本题解析:中枢免疫器官又称一级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发生、发育、分化与成熟的场所;同时对外周免疫器官的发育亦起主导作用。
中枢免疫器官包括骨髓和胸腺。
3.患者女,30岁,因关节痛就医。
实验室检查发现其血清ANA,RF均升高。
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正常人体内可能ANA阳性,单RF不可能同时阳性B.该患者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C.正常人体内可能RF阳性,单ANA不可能同时阳性D.该患者ANA,RF升高,应进一步检查以明确判断E.患者可诊断为类风湿关节炎正确答案:D本题解析:抗核抗体(ANA)泛指抗各种核成分的抗体,是一种广泛存在的自身抗体。
ANA的性质主要是lgG,也有IgM和IgA,甚至lgD和lgE。
ANA可以与不同来源的细胞核起反应,无器官特异性和种属特异性。
ANA主要存在于血清中,也可以存在于其他体液如滑膜液、胸水和尿液中。
类风湿因子(RF)是一种抗人或动物IgG分子Fc片段抗原决定簇的抗体,是以变性IgG为靶抗原的自身抗体,RF主要为IgM类自身抗体,但也有IgG类、IgA类、IgD类和IgE类。
该妇女虽ANA、RF增高,但仍可能是正常人,ANA阳性患者应对其自身抗体的种类进行分析,故应进一步进行ENA抗体谱的检测。
4.患者女性,45岁。
右肾结石病史5年,三天前突发高热,寒战,感全身不适,腰痛,并有尿频,尿急及排尿疼痛,查体:T39℃,右脊肋区压痛及叩击痛,尿检:外观混浊,RBC =8/HP),WBC:30/HP,临床诊断为急性肾盂肾炎。
血清肝功能9项解读

血清肝功能9项解读
血清肝功能9项包括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ALT、AST、GGT、ALP、总胆红素、结合胆红素等指标,以下是它们的解释:
1. 总蛋白:血浆中的总蛋白,包括白蛋白和球蛋白。
2. 白蛋白:血浆中最多的一种蛋白质,由肝脏合成。
低白蛋白可以提示肝功能异常或营养不良。
3. 球蛋白:除了白蛋白以外的血浆蛋白。
升高可能与某些炎症、感染或肿瘤有关。
4. AL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反映肝细胞的损伤。
当肝细胞受损时,ALT就会进入血液中升高。
5. AS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主要存在于肝脏、心脏和肌肉中。
肝功能异常时AST也会升高。
6. GGT:谷氨酰转移酶,主要存在于肝脏和胰腺中。
肝功能
异常或酒精摄入过量时GGT会升高。
7. ALP:碱性磷酸酶,主要存在于肝脏、骨骼和肠道中。
肝功能异常或胆管阻塞时ALP会升高。
8. 总胆红素:包括结合胆红素和游离胆红素。
肝细胞端粒酶的活性下降或胆汁淤积导致总胆红素升高。
9. 结合胆红素:肝细胞合成后,结合在胆汁中通过肠道排泄。
肝细胞功能异常或胆汁淤积时结合胆红素会升高。
肝功能中各检测项目的测定方法【精选】

肝功能中各检测项目的测定方法、测定原理和临床意义1、血清总胆汁酸TBA :(1)测定方法:A 、酶循环法,B 、3a-HDS 法(3-a 羟类固醇脱氧酶)(2)测定原理方法A :胆汁酸被3α羟基类固醇脱氢酶(3a-HSDH )及口-硫代烟酰胺嘌呤二核苷酸氧化型特异性的氧化,生成3酮类固醇及}硫代烟酰胺嘌呤二核苷酸还原型。
此外,生成的3酮类固醇在3α羟基类固醇脱氢酶及β硫代烟酰胺嘌呤二核苷酸还原型存在下,生成胆汁酸及β烟酰胺嘌呤二核苷酸氧化型。
以上依据循环酶而放大量的胆汁酸测定生成的β-硫代烟酰胺嘌呤二核苷酸还原型的吸光度,计算血清中胆汁酸的量。
方法B :在3-a 羟类固醇脱氧酶作用下,各种胆汁酸C3上α位的羟基脱氧形成羰基,同时氧化型NAD 还原成NADH 随后NADH 上的氢由黄递酶催化转移给硝基四氮唑蓝(NTB )产生甲替,用磷酸中止反应,甲替的产量与总胆汁酸成正比,在波长540nm 比色,与同样处理的标准品比较,计算其含量。
(3)临床意义1.测定血清中胆汁酸可提供肝胆系统是否正常,肝、胆疾病时周围血循环中的胆汁酸水平明显升高。
急性肝炎早期和肝外阻塞性黄疸时可增至正常值的100 倍以上。
对肝胆系统疾病的诊断具有特异性。
2.可敏感地反映肝胆系统疾病的病变过程。
肝胆疾病时血清胆汁酸浓度的升高与其他肝功能试验及肝组织学变化极为吻合,在肝细胞仅有轻微坏死时,血清胆汁酸的升高,常比其他检查更为灵敏。
据报道,急性肝炎、肝硬化、原发性肝癌、急性肝内胆汁郁滞、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以及肝外阻塞性黄疸,其血清胆汁酸均100 %出现异常。
上述疾病时均有血清胆汁酸含量的增高。
2、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1)测定方法:酶偶联法,赖氏法,连续监测法(2)测定原理:L-丙氨酸 + α-酮戊二酸---ALT ----L-丙酮酸 + L-谷氨酸 丙酮酸 +NADH+H +---------LD -------L--乳酸+NAD +4 11 201628(3)临床意义:谷丙转氨酶升高临床意义就在于对急性乙型肝炎、慢性肝炎、HBV 携带者、重型肝炎以及肝硬化、肝癌等一系列病毒性肝炎的诊断和分析,ALT 的升高只表示肝脏可能受到了损害。
临床医学检验技师初级师临床化学肝胆疾病的实验室检查-试卷1_真题(含答案与解析)-交互

临床医学检验技师初级(师)临床化学(肝胆疾病的实验室检查)-试卷1 (总分52, 做题时间90分钟)1. A1型题1.溶血性黄疸的特点是SSS_SINGLE_SELA 血中结合胆红素含量增高B 血中胆素原剧减C 尿中胆红素增加D 未结合胆红素浓度增高E 粪便颜色变浅分值: 2答案:D解析:溶血性黄疸时,血中游离胆红素明显增高,尿胆素原和粪胆素原增加。
2.阻塞性黄疸时,重氮反应为SSS_SINGLE_SELA 直接反应阴性B 直接反应阳性C 直接反应阴性,间接反应强阳性D 双相反应阴性E 双相反应阳性分值: 2答案:B解析:结合胆红素可与重氮试剂作用迅速产生颜色反应,称直接反应阳性。
阻塞性黄疸时因结合胆红素增加,故直接反应阳性。
3.下列叙述错误的是SSS_SINGLE_SELA 肝脏是脂肪酸p-氧化的主要器官B 肝脏可合成VLDLC 肝脏是利用酮体的主要器官D 肝脏可将胆固醇转化为胆汁酸E 肝脏可生成HDL分值: 2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肝脏与脂的关系。
肝细胞具有丰富的酶,可以合成大量的蛋白质,因而是脂的重要器官。
且肝脏是游离胆红素与血脂肪酸p·氧化的主要器官,可合成VLDL及HDL,将胆固醇转化为胆汁酸。
肝脏是生成酮体的器官,但不能使酮体进一步氧化分解,在长期饥饿或某些疾病情况下,由于葡萄糖供应不足,心、脑等器官也可转变来利用酮体氧化分解供能。
4.下列有关胆汁酸的描述,错误的是SSS_SINGLE_SELA 初级胆汁酸在肝脏合成B 次级胆汁酸在小肠合成C 与甘氨酸或牛磺酸结合称为结合型胆汁酸D 人胆汁中结合型胆汁酸以牛磺酸结合物为主E 人胆汁中几乎不含游离型胆汁酸分值: 2答案:D解析:人胆汁中结合型胆汁酸以甘氨酸结合物为主。
蛋白结合,不能通过肾小球而随尿排出,所以尿胆红素呈阴性。
5.在微粒体中使血红素氧化成胆绿素的酶是SSS_SINGLE_SELA 血红素加单氧酶B 胆绿素还原酶C 葡萄糖醛酸转移酶D 细胞色素氧化酶E 过氧化物酶分值: 2答案:A解析:血红素加单氧酶氧化血红素形成胆绿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概述
1、胆红素的代谢 2、结合胆红素和未结合胆红 素的概念
胆红素的代谢
1
4
结合胆红素和未结合胆红素的概念
未经肝脏 处理的胆 红素
间接胆红素
直接胆红素
重氮试剂
经过肝脏处理,与葡萄 糖醛酸(少量与硫酸) 结合后的胆红素
二、实验:
血清总胆红素和结合胆 红素的测定
参考值
• 血清总胆红素 5.1~19μmol/L
• 血清结合胆红素 1.7~6.8μmol/L
临床意义
• 总胆红素 ——反映黄疸的程度
• 结合胆红素 ——鉴别黄疸的类型
注意事项
• 标准和标本应尽量避光 ——胆红素对光敏感
• 避免严重溶血 ——血红蛋白可与重氮试剂反应, 产物可破坏偶氮胆红素
操作
• 样品的测定 • 校正曲线的制作
样品的测定
加入物(ml) 总胆红素管 结合胆红素管 对照管
血清
0.2
0.2
0.2
咖啡因-苯甲酸钠 1.6
--
1.6
对氨基苯磺酸
--
--
0.4
重氮试剂
0.4
0.4
--
37℃水浴10min
叠氮钠
--
0.05
--
咖啡因-苯甲酸钠
--
1.55
--
碱性酒石酸
1.2
1.2
1.2
充分混匀,波长600nm,对照管调零。
校正曲线的制作
加入物(ml)
管号
0
1
2 34
胆红素标准贮存液
--
0.1 0.2 0.3 0.4 0
(100μmol/L)
同一稀释用血清 0.2 0.4 0.3 0.2 0.1
相当于胆红素浓度 0 20 40 60 80 1
充分混匀,按总胆红素测定法操作。用0号管调零。
方法
重氮反应法 胆红素氧化酶法 直接分光光度法
改良J-G法测定血清总胆 红素和结合胆红素
原理
非结合胆红素
咖啡因-苯甲酸钠
结合胆红素
胆红素
试剂
• 咖啡因-苯甲酸钠试剂 • 碱性酒石酸钠溶液 • 对氨基苯磺酸溶液 • 重氮试剂 • 叠氮钠溶液 • 胆红素标准液(100μmol/L)
• 取空腹血 ——血脂对测定有一定的干扰
Thanks